阿里木慈善事迹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草根慈善家——阿里木
在“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现场,主持人说了这样一段话“传说贵州晴天很少,阿里木的行动给这里带来了照亮人内心世界的热烈的阳光。
”的确,在贵州这个多雨多雾的地区,“异乡人”阿里木成为了人们心中驱逐云雾的艳阳。
阿里木是地地道道的新疆人,2001年,他从遥远的新疆只身来到贵州毕节。
为了谋生,他在街头摆了个地摊,专卖新疆特色的烤羊肉串,正宗的口味、娴熟的技艺、热情风趣的吆喝,很快就让阿里木的生意红火了起来。
虽然烤羊肉串的生意很红火,收入也不低,但是阿里木却依然过着寒酸的生活:每天只花10元填饱肚子,住月租只有100元的简陋民房……。
乍一看,阿里木是一个对自己异常苛刻而又吝啬的人,但是了解阿里木为人的人都知道,这些年,阿里木一直都是一个“草根慈善家”——毕节发生山火,阿里木冲在扑火的前线奋力扑火,山火扑灭后政府奖励他300元钱,拿到钱后他直接走进了妇联办公室,把连同自己身上的200元一起捐给了一个濒临辍学的学生;得知山区一所小学学生们都没有书包,阿里木翻山越岭,把自己购买的200余个书包送到学生们手中;听说有40多个学生因为交不想学费而面临辍学,阿里木顶着大雨把5000元钱送到学校……。
十余年来,无论是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还是贵州雪灾,阿里木都踊跃捐款、捐物,到目前为止阿里木累计捐款捐物价值已超过15万元,相当于捐献了50
万串羊肉串……
爱,是社会前进的动力,阿里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草根”的爱,由这位“草根慈善家”我不由地想起了易可纺家纺品牌理念中所说的那如诗般的话语“山顶覆盖着积雪,倒映在明镜般的湖中,纯净、新鲜的空气掠过松树林,太阳的光芒温暖着青绿的田野……”如果社会上能够有更多向阿里木这样的“太阳”,我们拥有晴天的日子将会更多。
阿里木事迹介绍阿里木,男,1971年生,新疆维吾尔族,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和静县人。
1989年在新疆石河子某部服役,1992年退伍后,在当地供销社工作。
1997年供销社破产后,阿里木离开新疆走南闯北,靠卖羊肉串谋生。
2000年,阿里木来到毕节。
2006年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助学金。
烤羊肉串的慈善家,贵州省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2011年被评选为“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
39岁的维吾尔族汉子阿里木并不觉得自己是“草根英雄”。
2011年1月13日,他登上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颁奖台。
领奖前一天,他却私下问与他颇为相熟的记者:“北京能不能烤羊肉串?我想找个地方,自己烤烤肉串。
几天没摆摊,手痒了……”整整8年,在贵州省毕节市,阿里木烤羊肉串赚钱为生,同时还用卖烤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他的故事,使无数网民为之动容,誉之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平凡如此,却又不平凡如此,阿里木其人其事,缘何打动人心?网络投票高居榜首——是什么让众多网民“力挺”这位新疆汉子?“阿里木是个并不富裕的小商贩,但财富有价,爱心无价。
并不富裕的阿里木用一颗赤诚之心,支撑起最朴实也最沉甸甸的慈善事业。
”——网民“郭杨阳”如此评价。
2010年底,新华社发起“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人物评选。
作为候选人之一,阿里木最终获得24万多张网络投票,高居榜首。
当年9月,阿里木获评贵州省道德模范,到任刚满一个月的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被其感人故事深深打动,并号召全省人民向阿里木学习。
之后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栗战书在不同地方、不同场合多次“力挺”阿里木。
而在“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发起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也给阿里木投了一票,称他为新疆人民的“好巴郎”。
“一夜成名”之后,他依旧生活俭朴,依旧有滋有味地卖着肉串。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阿里木事迹篇一:阿里木事迹介绍阿里木事迹介绍阿里木全名阿里木江·哈力克,维吾尔族人,出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和静县,曾经在不对服过兵役,1992年退伍,退伍之后在当地的供销社工作。
直到1997年,阿里木离开了新疆开始南走北闯,靠着卖羊肉串谋生。
201X年,阿里木只身来到了贵州省毕节市。
在毕节,阿里木把主要靠卖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赠资助了上百名各民族贫困学生。
这些年,阿里木曾牵着马沿着陡峭的斜坡,给山坳里的孩子送去新书包和文具;曾只身前往玉树地震灾区救灾;在毕节学院、贵州大学他设立了这些学校金额最小而分量最重的助学金“阿里木助学金”。
一件15元的粗线毛衣,这个身材壮实的新疆汉子一穿就是4年多,一个馕加一杯水,常常就是他的一顿饭。
“很多有钱人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太复杂,我不喜欢。
生活嘛,吃饱就可以了”。
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其实,阿里木的全名叫阿里木江·哈力克,因为“阿里木”简洁上口,毕节人就这么称呼他了。
后来,大伙也就叫他阿里木。
在201X年年末,阿里木有点忙。
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201X年”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中,阿里木入选成为60名候选人之一,他的故事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就在201X年1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还顶了他一票:“民族兄弟阿里木,靠好心人帮助的百元本钱,烤卖30万串羊肉串,历经八年之久,攒十余万资金,全部回报社会,我为之动容!他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一员,是新疆人民的好巴郎!我顶阿里木兄弟一票。
”维吾尔族汉子感恩回馈牵出慈善情阿里木背着烤肉炉子开始闯荡始于1997年,陕西、北京、四川、广西、云南等地都留下过他执著而忙碌的身影。
201X年,揣着仅剩的10元钱,阿里木带着烤箱来到了贵州省毕节市。
阿里木事迹篇一:阿里木先进事迹阿里木·哈力克,新疆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和静县人。
1989年在新疆石河子某部服役,1992年退伍后,在当地供销社工作。
1997年供销社破产后,阿里木离开新疆走南闯北,靠卖每根仅有3毛左右利润的羊肉串谋生。
2000年,阿里木来到毕节。
20XX年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助学金。
烤羊肉串的慈善家,贵州省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的“慈善家”。
20XX年12月,新华社发起“中国网事·感动20XX”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
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网上为阿里木投票,并号召网民力挺阿里木。
此后,阿里木的得票数节节攀升,最终获得了245050张选票。
20XX年1月13日,阿里木等10位草根英雄从6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当选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XX”年度网络人物,并在北京参加盛大的颁奖典礼。
20XX年1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委十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为弘扬社会新风正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宣传阿里木江·哈里克的先进事迹,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年联合会决定授予阿里木江·哈里克同志“新疆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编辑本段经历阿里木是个快乐的卖烤羊肉串的新疆人。
毕节学院20XX年阿里木助学金颁发现场[1]8年前,他流浪到了贵州省毕节市(一个县级市),一下车,哇,那么多背箩筐的人,显然这里太穷了!他很开心,立刻决定在这里落脚烤羊肉串:一定没有人跟我竞争!阿里木的生意从不好到火得不得了,羊肉串好吃,风趣善良的阿里木更可爱啊!毕节人爱上了他的烤羊肉串,也爱上了快乐开朗的阿里木。
有一年春节,他一天卖了七千多块钱的羊肉串,居然赚了那么多钱!他那天高兴得不得了,那可是5毛钱一串的啊!快乐的阿里木就这样靠烤羊肉串赚钱,从五毛钱一串卖到一块钱一串。
阿里木事迹介绍阿里木全名阿里木江·哈力克,维吾尔族人,出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和静县,曾经在不对服过兵役,1992年退伍,退伍之后在当地的供销社工作。
直到1997年,阿里木离开了新疆开始南走北闯,靠着卖羊肉串谋生。
2001年,阿里木只身来到了贵州省毕节市。
在毕节,阿里木把主要靠卖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赠资助了上百名各民族贫困学生。
这些年,阿里木曾牵着马沿着陡峭的斜坡,给山坳里的孩子送去新书包和文具;曾只身前往玉树地震灾区救灾;在毕节学院、贵州大学他设立了这些学校金额最小而分量最重的助学金“阿里木助学金”。
一件15元的粗线毛衣,这个身材壮实的新疆汉子一穿就是4年多,一个馕加一杯水,常常就是他的一顿饭。
“很多有钱人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太复杂,我不喜欢。
生活嘛,吃饱就可以了”。
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其实,阿里木的全名叫阿里木江·哈力克,因为“阿里木”简洁上口,毕节人就这么称呼他了。
后来,大伙也就叫他阿里木。
在2010年年末,阿里木有点忙。
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中,阿里木入选成为60名候选人之一,他的故事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就在2010年1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还顶了他一票:“民族兄弟阿里木,靠好心人帮助的百元本钱,烤卖30万串羊肉串,历经八年之久,攒十余万资金,全部回报社会,我为之动容!他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一员,是新疆人民的好巴郎!我顶阿里木兄弟一票。
”维吾尔族汉子感恩回馈牵出慈善情阿里木背着烤肉炉子开始闯荡始于1997年,陕西、北京、四川、广西、云南等地都留下过他执著而忙碌的身影。
2001年,揣着仅剩的10元钱,阿里木带着烤箱来到了贵州省毕节市。
阿里木在最困难的时候遇上了好心的毕节人。
毕节人刘老二在毕节市倒天河畔经营一家小酒吧,阿里木想在酒吧门前的梧桐树下烤羊肉串,刘老二同意了,并借给他100元钱买材料。
因为爱心,让人们记住了这位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在贵州,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比节好人”。
他就是------阿里木。
2010年底,“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阿里木高居投票榜首,成为当之无愧的感动中国的人物。
他是一个从新疆和静县走出来的维吾尔族汉子,是一个从军营里走出来的战士;他用肩扛起了生活的艰辛,又用爱给贫困学生带去了光明与希望。
阿里木,用爱感动中国。
八年前,阿里木用爱心帮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虽然他的生活十分清贫,但他快乐着。
几年前,一个叫元元的小姑娘,由于家庭贫困,总是营养不良。
阿里木不仅替孩子交学费,还常常带她去吃东西。
有次走在路上,元元抬头望着阿里木说:“叔叔,你很像雷锋。
”听到这话,阿里木好开心。
这条慈善之路,他坚守着,而且乐此不疲。
“阿里木尽管生活贫困,但他帮助了上百名学生。
这个社会上有的是比阿里木生活宽裕的人,可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想到了别人,帮助别人。
阿里木想的太好了,无论捐助给别人多少钱,都是帮助了别人,都是一位好人。
正是有了这种心态,阿里木才在清贫的生活中过得快乐。
我要学习阿里木的这种心态,做个好人。
阿里木的感动中国故事阿里木,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一个从新疆来到祖国内地做烧烤生意的新疆人,一个具有伟大人格并让人佩服的中国人。
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祖国和人民需要你的时候,不管是谁,只要能及时站出来的,都是英雄”。
这就是阿里木,一个另人称道的真男人。
以下是阿里木的感动中国故事,欢迎阅读。
阿里木全名阿里木江·哈力克,维吾尔族人,出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和静县,曾经在不对服过兵役,1992年退伍,退伍之后在当地的供销社工作。
直到1997年,阿里木离开了新疆开始南走北闯,靠着卖羊肉串谋生。
2001年,阿里木只身来到了贵州省毕节市。
在毕节,阿里木把主要靠卖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赠资助了上百名各民族贫困学生。
这些年,阿里木曾牵着马沿着陡峭的斜坡,给山坳里的孩子送去新书包和文具;曾只身前往玉树地震灾区救灾;在毕节学院、贵州大学他设立了这些学校金额最小而分量最重的助学金“阿里木助学金”。
一件15元的粗线毛衣,这个身材壮实的新疆汉子一穿就是4年多,一个馕加一杯水,常常就是他的一顿饭。
“很多有钱人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太复杂,我不喜欢。
生活嘛,吃饱就可以了”。
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其实,阿里木的全名叫阿里木江·哈力克,因为“阿里木”简洁上口,毕节人就这么称呼他了。
后来,大伙也就叫他阿里木。
在2010年年末,阿里木有点忙。
由新华社主办的“感动2010年”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中,阿里木入选成为60名候选人之一,他的故事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就在2010年1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还顶了他一票:“民族兄弟阿里木,靠好心人帮助的百元本钱,烤卖30万串羊肉串,历经八年之久,攒十余万资金,全部回报社会,我为之动容!他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一员,是新疆人民的好巴郎!我顶阿里木兄弟一票。
”维吾尔族汉子感恩回馈牵出慈善情阿里木背着烤肉炉子开始闯荡始于1997年,陕西、北京、四川、广西、云南等地都留下过他执著而忙碌的身影。
阿里木的感动中国故事阿里木是一名普通的新疆青年,从小生长在草原上,从小就受到了草原外那辽阔的世界的吸引。
他深深地想要融入那个世界,想要成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阿里木努力学习汉语,无数个日日夜夜耕耘学习,步履蹒跚走过千山万水,最终终于考上了大学。
他兢兢业业,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当他了解到有很多人不同于他,他们面临着许多种种的问题,阿里木终于下定决心,成为他们的帮助者。
阿里木发扬汉民族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他成立了一家非营利组织,倡导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通过各种渠道,他不断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行动起来帮助受困群体,举办各种募捐和志愿者活动,力所能及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他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对着不同的群体,他总是以理解和关心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
不管他面对的是来自内地的孩子还是来自新疆的乡亲,他热情周到地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
看着阿里木的辛苦,群众们深深地感到了他们的帮助者是多么可爱,多么不可或缺。
他的努力没有落空,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在群众的共同助力下,他成功地完成了许多关心社会民生的事业,帮助了那些面临困境的人们。
阿里木完全融入了社会中,他的执着和决心感动着每一个与他有关的人。
阿里木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传颂。
他充满朝气的形象、智慧和勇气,不断引领着社会文明进步和公益事业的发展。
他的故事鼓励和激励着更多的人们走上公益之路,为社会做出贡献。
阿里木的感动中国故事,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更是一种人类精神和道德的宝库。
它告诉人们,无论我们身处何处,我们都应该愿意担负自己的社会责任,努力为改善社会、服务大众,奉献我们的力量。
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事迹材料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事迹材料(民族团结教育材料)阿里木叔叔是一个很普通的维吾尔族人。
日于1971年,库尔勒市,和静县的房子内,有一个充满爱心和善良,他来到这个世界。
他曾是一名军人,并因此成为气质和素质;他有破产,直到供销合作社的工作,因此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的工作秩序,他离开新疆走南闯北,他们依靠的商业他唯一会的烤羊肉串生活......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叔叔,成立于2006年毕节学院阿里木助学金。
烤羊肉串的慈善家说,“帮助他人”的道德楷模,贵州省第二届会议。
他一直稳步辛辛苦苦卖烤羊肉的钱全部捐赠给贫困学生,你需要一个地方捐。
他穿着便宜的衣服,折扣鞋,吃水果,一顿简单的饭菜要坏的。
如果我们赚钱,多买车买房买你的梦想的东西少买衣服,买鞋子,买食物,或出去吃一顿饭慰劳慰劳自己。
但大叔阿里木比我们少挣钱,因为他没有完成学业,他赚钱比我们挣更多的销售毛利人的羊肉串3毛一串的前,他不得不花时间去烤羊肉串。
想到这些,你不能帮助,但我努力学习。
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自己的零花钱或捐赠一些钱,阿里木叔叔,哪怕是只有一元或5角,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心灵,它代表我们有一丝的爱,有一个良好的心。
强度在数量上的东西!如果在全中国的每个人都捐出一元钱,几乎超过了1.2亿!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即使有些人不像阿里木叔叔真诚地捐,哪怕他仅仅是为了名利,但也捐了,总是有用的,不是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阿里木叔叔是其他人的帮助下,开始帮助别人,因为他觉得感动,乐意为您提供帮助,但也很欣赏的帮助多么甜蜜的味道的人,像蜂蜜,“吃”心脏上的甜头,这也让我懂得了乐于助人的有多好,懂得感恩。
有一种说法:“五种颜色失明;五声音阶耳聋;酷口味使人口骑狩猎,非常的心狂。
“,但阿里木叔叔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还坚持8年捐资助学,因为他的心,他的简单,以专注于自己的爱富贵荣华美食丝绸服装虚名信誉都是浮云,我们都还小,只要它不教复杂,也必须像阿里木叔叔简单。
名人故事: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介绍名人故事: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介绍他是一个平凡的维吾尔族汉子,外出务工,以卖烤羊肉串为生。
然而,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却用辛苦积攒下的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这个汉子,就是来自新疆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
阿里木是一个身材壮实的新疆汉子,生活十分简朴,20元的土布褂子,8元的布鞋,他一穿就是好几年。
他喜欢吃水果,为了省钱,却总是挑快烂了的买,削掉坏的再吃。
阿里木的饭食也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经常是一个馕(或两个馒头)外加一杯水就能打发。
这样的生活,阿里木却过得很满足。
有人对他的行为表示很不理解,阿里木反问:“有很多钱快乐吗?我不觉得!我现在就是一个很快乐的人。
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才是物有所值。
”卖烤羊肉串的阿里木“我读书不多,只会烤羊肉串,绝不能让那些贫困的孩子们和我一样。
”阿里木出生在新疆和静县的一个贫困家庭里,父亲是供销社职工,一家9口,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维持生活。
读到高二时,家里实在供不下去了,懂事的阿里木选择了辍学参军。
长大后,历经生活艰辛的阿里木十分尊重文化教育,他的心里存有一个朴素的信念: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人的命运。
他起早贪黑、省吃俭用,省下的钱全部用作慈善。
据当地报纸不完全统计,10年来,阿里木卖烤羊肉30多万串,利润10多万元,其中近八成捐给了贫困家庭的孩子。
受他捐助的200多名孩子中,有10个孩子考上了大学。
阿里木和他资助的学生“我喜欢卖羊肉串,我会继续卖我的羊肉串,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
”如今,阿里木已经当上了“阿里木餐饮印象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
他开始谋划,要帮助家乡的年轻人创业、安家,让正宗的新疆羊肉串香飘内地。
他琢磨着,用10年时间,在他生活的贵州毕节市建一所学校,让那里的留守儿童接受好的教育。
名人故事: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介绍他是一个平凡的维吾尔族汉子,外出务工,以卖烤羊肉串为生。
然而,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却用辛苦积攒下的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阿里木·哈力克,新疆维吾尔族。
1971年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人。
1989年在新疆石河子某部服役,1992年退伍后,在当地供销社工作。
1997年供销社破产后,阿里木离开新疆走南闯北,靠卖每根仅有3毛左右利润的羊肉串谋生。
2000年,阿里木来到毕节。
2006年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助学金。
烤羊肉串的慈善家,贵州省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2007年贵州都市十大人物、贵州省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被新疆人民亲切地称为“好巴郎”;“烤羊肉串的慈善家”、“草根慈善家”等民间称号;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2011年新疆青年五四奖章;2011年第三届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奖。
个人经历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的“慈善家”。
强化“四种意识”,自觉做到廉洁自律
——党风廉政建设讲课稿
市二中符治彬
党中央多次强调,“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管理,德治和法治,必须双管齐下”,这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新要求。
德治与法治并重,这就要求每个党员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
要教育别人,弘扬正气势,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
共产主义信念,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本人认为必须强化四种意识,即:党性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和自律意识。
一、是强化党性意识,做到上下不愧党,下不负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段执政党的区别,就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权力,共产党员要有党性意识,这是对党员最起码的要求。
因此,每位领导干部必须真正解决好为谁服务的问题,牢固树立党性意识,这就要求每位党员、干部要增强全局观念,不能计较个人得失,工作尽心尽责,充分发挥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作用,服从组织领导,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是强化群众意识,做到勤政为民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
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始终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所在。
世界上一些老牌执政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背离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能否正确地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密切党内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体现。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做到尽心尽责工作
首先,要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自己,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切来自于组织的培养和教育,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关心和支持。
要懂得自己所取得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更应重视未来,职务意味着责任和义务,也意味着奉献。
要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带领广大职工积极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要维护好职工的利益和权力,不辜负他们的希望。
其次,要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要立足本职,尽心尽力,致力于做好各项工作。
干事业,必须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
对一名党员干部来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全身心投入,要认真履行自己本职工作,在从教从政中,让家长、学生满意,让社会认可。
四、是强化自律意识,做到公字当头,以廉服人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抵御腐朽思想侵蚀,必须牢固筑起廉洁自律的防线,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虽然本人在工作中没有多少权力,但是或多或少也有一点权力,必须要正确使用组织上赋予的权力,要把权力用于为造福人民群众,而决不能滥用职权,搞以权谋私,要做到严于律己,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自觉树立好自身的形象。
因此,在政治思想上,要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始终做到自尊、自省、自警、自励,同时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觉做到勤俭节约,在生活上要淡泊名利,甘于清贫,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