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基础知识-网络基本知识
- 格式:pptx
- 大小:418.42 KB
- 文档页数:8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一、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计算机网络(以资源共享为目的)。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硬件组成一样,都是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四大部分组成的。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
例如:共享外围设备、共享数据、共享应用程序、使用电子邮件等。
(软件、硬件、数据、通信信道)3、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根本区别是: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操作系统软件来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管理的,而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用户只能把网络看做是若干个功能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集合,为了访问这些资源,用户需要自行确定其所在的位置,然后才能调用。
因此,计算机网络不只是计算机系统的简单连接,还必须有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
4、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应用的最高形式,从功能角度出发,计算机网络可以看成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的;从用户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则是一个透明的传输机构。
5、计算机网络具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通信距离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网、树形网、环形网和总线网等;按通信介质可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和卫星网;按传输带宽可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按信息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综合交换网。
广域网(WAN),又称远程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其分布范围广,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网络(例如电话)来实现。
广域网的布局不规则,使用权限和网络的通信控制比较复杂,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控制当局所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规程,传输率低,误码率高。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大全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1、什么是防火墙?什么是堡垒主机?什么是DMZ?防火墙是在两个网络之间强制实施访问控制策略的一个系统或一组系统。
堡垒主机是一种配置了安全防范措施的网络上的计算机,堡垒主机为网络之间的通信提供了一个阻塞点,也可以说,如果没有堡垒主机,网络间将不能互相访问。
DMZ成为非军事区或者停火区,是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增加的一个子网。
2、网络安全的本质是什么?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包括物理安全、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和信息基础设备安全等。
3、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分为哪几类?从人的角度,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
从人的因素考虑,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包括:(1)人为的无意失误。
(2)人为的恶意攻击。
一种是主动攻击,另一种是被动攻击。
(3)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4、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那些内容?网络攻击:网络扫描、监听、入侵、后门、隐身;网络防御: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
5、分析TCP/IP协议,说明各层可能受到的威胁及防御方法。
网络层:IP欺骗攻击,保护措施;防火墙过滤、打补丁;传输层:应用层:邮件炸弹、病毒、木马等,防御方法:认证、病毒扫描、安全教育等。
6、请分析网络安全的层次体系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成四个层次上的安全: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和联网安全。
7、请分析信息安全的层次体系信息安全从总体上可以分成5个层次:安全的密码算法,安全协议,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以及应用安全。
互联网专业知识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在线教育还是信息搜索,我们都离不开互联网。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掌握互联网专业知识变得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基础知识1. 互联网的定义和历史互联网是全球网络互联起来的庞大系统,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军事研究项目。
通过了解互联网的历史和演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TCP/IP协议互联网是基于TCP/IP协议来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的。
了解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分层结构以及常用的网际协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是理解互联网基础的重要一步。
二、网页技术1. HTML和CSSHTML是用来描述网页内容的标记语言,而CSS则用来控制网页的样式和布局。
熟悉HTML和CSS的语法和常用标签,能够编写出符合规范且美观的网页。
2. JavaScriptJavaScript是一种用于网页交互和动态效果实现的脚本语言。
了解JavaScript的语法和常用函数,可以实现实时验证表单、响应用户操作等功能。
三、数据库管理1. 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重要方式。
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SQL语句的编写和常见的操作方法(增删改查),可以有效地操作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2. NoSQL数据库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NoSQL数据库逐渐流行起来,它具有分布式、可扩展等特点,适用于大数据量和高并发的场景。
了解NoSQL数据库的类型和常见的使用场景,可以为互联网应用的数据存储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四、网络安全1. 网络攻击与防范互联网的普及也带来了网络攻击的威胁。
了解网络攻击的类型(如DDoS攻击、SQL注入、XSS攻击等)和防范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并有效保护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
2. 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互联网的通信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了解数据加密的原理(如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数字证书的概念和使用,可以确保通信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和真实性。
第六章网络基础一、选择题1.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中,最底层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数据链路层2.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
A.OCTPUS B.Nowell C.DATAPAC D.ARPANET3.为了指导计算机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互访,ISO颁布了OSI参考模型,其基本结构分为( )。
A. 4层 B. 5层 C. 6层 D. 7层4.是属于网络传输媒体。
A.电话线、电源线、接地线 B.电源线、双铰线、接地线C.双铰线、同轴电缆、光纤 D.电源线、光纤、双铰线5.不是信息传输速率比特的单位。
A.bit/s B.b/s C.bps D.t/s6.网络类型按地理范围分为。
A.局域网、以太网、广域网 B.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C.电缆网、城域网、广域网 D.中继网、局域网、广域网7.下列操作系统中不是NOS(网络操作系统)的是。
A.DOS B.NetWare C.Windows NT D.Linux8.局域网硬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 服务器B. 工作站 C.公用打印机 D.网卡9.LAN是的英文的缩写。
A.城域网 B.网络操作系统 C.局域网 D.广域网10. 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联系统的区别是有无为依据。
A. 高性能计算机 B.网卡 C.光缆相连D.网络协议11.计算机网络的通信传输介质中速度最快的是。
A.同轴电缆 B.光缆 C.双绞线 D.铜质电缆12.通过网上邻居将网络上某计算机共享资源中的文件删除后。
A.不可恢复B.可以在本机回收站中找到C.可以在网络上其他计算机上找到D.可以在被删除的计算机上找到13.OSI模型的最高层是,最低层是。
A. 网络层/应用层 B.应用层/物理层C. 传输层/链路层 D.表示层/物理层14.以下不是计算机网络常采用的基本拓扑结构。
A. 星型结构 B.分布式结构 C.总线结构 D.环型结构15.计算机网络最显着的特征是。
互联网基础知识大全••【互联网的一些名词】•一些系统名词••内容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呼叫中心•前端•产品的用户使用的部分•运营系统•一般指产品运营人员使用的系统•即虚拟现实••应用程序••用网页形式提供服务••页面形式提供服务•过去网络还是2G的时候常用•H55•5的形式提供服务•互联网职位•高层管理•()•首席执行官,一般是老板•()•首席运营官,整理公司运营管理等•()•首席技术官•()•首席财务官,负责财务融资等• ( )•首席信息官,主管企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自己百度去查• ( )•副总裁• ()•运营•()•产品经理,之前也有管项目经理为的• ( )•视觉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对产品界面研究• ( )•研发,就是所谓的程序员们、技术同学,作为以后经常撕逼的对象• ( )•测试功能工程师们,找的• ( )•商务拓展•对外谈商务合作的• ( )•公关,你的产品出现在一些媒体的报道,可能是他们干的• ( )•用户体验设计• ( )•客户执行• ( )•人力资源• ()•大客户部门,关键客户•()•前端开发•互联网的一些数据名称•网页•流量( )•页面浏览量•访客( )•通过互联网访问、浏览这个网页的自然人•跳出率()浏览单页即退出的次数、访问次数•退出率()从该页退出的页面访问数、进入该页的页面访问数•平均访问时长()•( )•着陆页()•用户•平均用户贡献收入()•用户流失率()•顾客的流失数量与全部消费产品或服务顾客的数量的比例•客户终身价值()•每个购买者在未来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总和•客户保有率()•忠诚度较高的客户(通常是用消费额度衡量)比所辖客户总数•活跃用户数()•流失用户数()•电商•上架量()•上架费()•销售量()•佣金()•转化率()•网站转化率=进行了相应的动作的访问量/总访问量•人均消费额()•毛利润()•毛利润=销售价格-原料进价-人工费•购置成本()•购置成本是指存货本身的价值,经常用存货数量与单价的乘积来确定•重复购买率()•(库存单位)•电商交易额()•移动•用户保有率()•活跃用户数()•流失用户数()•日活•月活•次日留存率•7日留存率•应用加载、登入时间()•投资回报率( )•通过投资而应返回的价值,即企业从一项投资活动中得到的经济回报•技术名词•( )•域名指向转发的•( )•网关通过对数据包的加密和数据包目标地址的转换实现远程访问•,统一资源定位符,指独一无二的互联网地址•就是所谓的网址•( )•写好的应用接口•()•软件开发工具包••服务器端•一些行业•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社交•互联网的一些商业模式•电商•B2B ()•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专用网络或,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传递,开展交易活动的商业模式。
职高计算机网络知识点1. 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由多个计算机互相连接而成的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 网络拓扑:描述网络中各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形、总线型等。
- IP地址:每个连接到网络上的设备都被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用于标识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 子网掩码:用于划分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 路由器:网络设备,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
- 网关: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用于转发数据包。
2. 网络协议- TCP/IP协议:用于互联网通信的一组协议,包括IP、TCP、UDP等。
- IP协议: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
-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UD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
- DNS协议:域名系统,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 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上传输文件。
- 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发送电子邮件。
3. 网络安全- 防火墙: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保护网络免受攻击。
- VPN:虚拟专用网络,通过加密和隧道技术来实现远程安全连接。
- 加密算法:用于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常见的加密算法有DES、AES等。
- 安全漏洞:指系统或应用程序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数据泄露或被黑客攻击。
- 威胁分析:对系统进行全面评估,确定系统可能面临的威胁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以上是职高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三个阶段。
2、计算机网络的结构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所组成的。
网络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理实现,网络软件是网络系统中的技术支持。
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功能。
①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通信软件+网络通信协议②网络硬件=网络拓朴结构+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传输介质+网络设备█网络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为使用者提供了主要的网络资源。
网络服务器应是一台功能较强的计算机,一般用高档微型机或小型机作服务器。
与一般计算机相比主要区别:一是运算速度快;二是存储容量(包括内存和硬盘)大;三是可靠性、稳定性好。
另外,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一般服务器应装两套完全相同的硬盘,且处于热备份状态。
服务器一般分为文件服务器和打印服务器现类。
█网络工作站(客户机):是指供用户直接使用入网的计算机,只要求一般的计算机即可。
但在硬件上应配备网卡,软件上配备相应的网络软件。
█通信处理机:一方面作为资源子网的主机、终端连接的接口,将主机和终端连入网内;另一方面它又作为通信子网中分组存储转发结点,完成分组的接收、校验、存储和转发等功能。
█信息变换设备:对信号进行变换,包括: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接收和发送器、用于光纤通信的编码解码器等。
█网卡:网络与计算机相连的接口电路。
网卡是连接计算机与网络的基本硬件设备。
网卡插在计算机或服务器扩展槽中, 通过网络线(如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与网络交换数据、共享资源。
什么是网络的基础知识(一)IP地址分类与子网掩码有关计算一、IP地址1、IP地址基本概念IP地址在网络层将不同的物理网络地址统一到了全球唯一的IP地址上(屏蔽物理网络差异),是唯一标识互联网上计算机的逻辑地址(相当于手机号码,可以通过唯一的手机号码找到手机),所以IP地址也被称为互联网地址(可见其重要性)。
2、IP地址格式我们目前常用的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位二进制,在表示时,一般将32位地址拆分为4个8位二进制,再转为4个十进制数表示,每个数字之间用点隔开,如127.0.0.1(localhost),这种描述方式被称为点-数表示法。
IP地址层次: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两个层次。
网络号表示主机所属网络,主机号表示主机本身。
网络号与主机号的位数与IP地址分类有关。
3、IP地址分配IP地址分配的基本原则是:要为同一网络(子网、网段)内不同主机分配相同的网络号,不同的主机号。
4、IP地址常见分类A类IP地址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地址范围从1.0.0.0到126.0.0.0。
可用的A类网络有126个,每个网络能容纳1亿多个主机。
B类IP地址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地址范围从128.0.0.0到191.255.255.255。
可用的B类网络有16382个,每个网络能容纳6万多个主机。
C类IP地址一个C类IP地址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
范围从192.0.0.0到223.255.255.255。
C类网络可达209万余个,每个网络能容纳254个主机。
D类地址用于多点广播(Multicast)。
D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以1110开始,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
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Multicast)中。
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同一协议的一组计算机。
网络基础知识汇总大全1)什么是链接?链接是指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
它包括用于一个设备能够与另一个设备通信的电缆类型和协议。
2)OSI 参考模型的层次是什么?有7 个OSI 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什么是骨干网?骨干网络是集中的基础设施,旨在将不同的路由和数据分发到各种网络。
它还处理带宽管理和各种通道。
4)什么是LAN?LAN 是局域网的缩写。
它是指计算机与位于小物理位置的其他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5)什么是节点?节点是指连接发生的点。
它可以是作为网络一部分的计算机或设备。
为了形成网络连接,需要两个或更多个节点。
6)什么是路由器?路由器可以连接两个或更多网段。
这些是在其路由表中存储信息的智能网络设备,例如路径,跳数等。
有了这个信息,他们就可以确定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路由器在OSI 网络层运行。
7)什么是点对点链接?它是指网络上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直接连接。
除了将电缆连接到两台计算机的NIC 卡之外,点对点连接不需要任何其他网络设备。
8)什么是匿名FTP?匿名FTP 是授予用户访问公共服务器中的文件的一种方式。
允许访问这些服务器中的数据的用户不需要识别自己,而是以匿名访客身份登录。
9)什么是子网掩码?子网掩码与IP 地址组合,以识别两个部分:扩展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像IP 地址一样,子网掩码由32 位组成。
10)UTP 电缆允许的最大长度是多少?UTP 电缆的单段具有90 到100 米的允许长度。
这种限制可以通过使用中继器和开关来克服11)什么是数据封装?数据封装是在通过网络传输信息之前将信息分解成更小的可管理块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源和目标地址与奇偶校验一起附加到标题中。
12)描述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的布局。
它显示了设备和电缆的物理布局,以及它们如何连接到彼此。
13)什么是VPN?VPN 意味着虚拟专用网络,这种技术允许通过网络(如Internet)创建安全通道。
计算机基础知识之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使得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基本概念、组成要素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特点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互连成一个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整体。
它的主要特点包括:1. 分布式处理能力:计算机网络能够将任务分配给各个连接的计算机节点进行处理,提高了整体的计算能力。
2. 共享资源: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共享数据、打印机、存储设备等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3. 灵活性与可靠性:网络中的计算机节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连接、断开,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同时,网络中的多个节点可以互相备份和冗余,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要素1. 网络节点:计算机网络中的每个计算机称为一个网络节点,它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等。
2. 通信链路:通信链路是连接计算机节点的物理通道,可以是有线的或者无线的。
3.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数据传输和控制的规范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4. 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等。
5. 网络服务:网络服务包括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网页浏览等,它们为用户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功能和服务。
三、互联网的概念与架构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是由许多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
互联网的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 应用层:应用层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服务,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等。
2. 传输层:传输层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流量控制,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有TCP和UDP。
3.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将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常见的网络层协议有IP协议。
4. 链路层:链路层负责通过物理介质将数据从一个节点传输到相邻的节点,常用的链路层协议有以太网协议。
互联网初学者入门指南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交流方式。
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正确的入门指南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互联网初学者提供一份简洁明了的入门指南,帮助您尽快适应互联网世界的运作。
一、基本设备准备在开始探索互联网之前,你需要确保拥有以下基本设备:1. 电脑或移动设备:可以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设备。
2. 稳定的网络连接:无论是有线网络还是Wi-Fi,都需要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以便在互联网上畅通无阻地访问各种网站和应用。
3. 浏览器:选择一款常用的浏览器,如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Safari等,用于浏览网页和执行其他在线操作。
二、网络基础知识在开始使用互联网之前,了解一些基本的网络知识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网络术语及其解释:1. IP地址:互联网协议地址,它是个人电脑或其他设备在网络上的唯一标识符,类似于房屋的地址。
2. 网络浏览器:一种用于访问和浏览互联网上网页的软件程序,常见的有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等。
3. 常见网站:百度、谷歌、腾讯、阿里巴巴等是一些常见的搜索引擎和网站,用于获取信息和进行在线活动。
4. 电子邮件:通过互联网发送和接收的电子邮件,可以用于个人和商业用途,如Gmail、Outlook等。
5. 社交媒体: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了人们交流、分享和获取信息的渠道。
三、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互联网的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保护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1. 创建强密码:使用不易被猜测的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
2. 避免点击可疑链接:不打开未知来源或怀疑的链接,以免遭受网络钓鱼或恶意软件的攻击。
3. 安装杀毒软件:选择一款可信赖的杀毒软件并保持其更新,以防止计算机感染病毒或恶意软件。
4. 谨慎分享个人信息:避免随意向不熟悉的个人或网站透露个人信息。
网络与互联网基础知识现如今,网络与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和无限的可能性,但是你真的了解网络与互联网的基础知识吗?本文将深入探讨网络与互联网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以及其工作原理。
一、网络与互联网的定义网络是指由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相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它可以是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的形式存在。
而互联网则是全球多个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而成的庞大网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二、网络与互联网的组成部分1. 客户端:也称终端设备,是指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等用于访问互联网的设备。
2. 服务器:是指提供存储和处理请求的计算机,它们承担着互联网上的各种服务和应用。
3. 路由器:是网络中的设备,用于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它们在网络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
4. 网络协议:是指用于在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和约定,如TCP/IP协议。
5. 域名系统(DNS):将IP地址与域名进行映射,方便用户通过域名访问网站。
6. 网络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用于保护网络安全的硬件和软件。
三、网络与互联网的工作原理网络与互联网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传输:当用户在客户端输入请求时,数据将通过网络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并处理请求。
2. 路由定位:在传输过程中,路由器将根据IP地址将数据包传输到目标地址所在的网络。
3. 数据解析: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后,会对数据进行解析和处理,并将相应的内容返回给用户。
4. 数据显示: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数据,并将其显示在用户的终端设备上。
四、常见的网络与互联网应用1. 电子邮件(Email):用于在网络上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成为了人们重要的沟通工具。
2. 网页浏览器(Web Browser):如Chrome、Firefox等,用于访问和浏览网页。
3. 即时通信工具(Instant Messaging):如QQ、微信等,用于实时聊天和文件传输。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一、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1. 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通信和应用。
网络的基本组成包括计算机、通信线路、交换设备和协议等。
2.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定义了网络中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和方式。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HTTP、FTP、SMTP等。
3. 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种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包括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网型等。
4.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中各种设备和数据不受非法的访问、破坏和攻击。
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密码学、身份认证等。
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 互联网:互联网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计算机网络之一,它让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和资料,也成为了商业和社交活动的重要渠道。
2.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计算机网络中最早的实用应用之一,它让人们可以轻松地发送和接收各种文件和信息。
3. 在线视频:在线视频是当今计算机网络中的热门应用之一,它让人们可以方便地观看和分享各种视频内容。
4. 在线支付:在线支付是当今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它让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付款和收款操作,成为了电子商务的重要支撑。
5. 云计算:云计算是当今计算机网络中的新兴应用之一,它让人们可以基于网络共享各种计算资源和数据,成为了IT行业的新动力。
三、结语计算机网络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商业应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也可以在多个领域中实现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学习和了解计算机网络成为了当今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互联网基础知识大全互联网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了解互联网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需求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网络安全以及云计算等主题,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互联网的全面了解。
一、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互联网是指将全球各地的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而成的庞大网络系统。
它通过各种通信线路和传输协议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互联网的基本架构由客户端和服务器组成,客户端通过浏览器等应用程序访问服务器上的各种资源。
二、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规则,它规定了互联网中数据的传输方式、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处理以及各种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核心协议,它采用分层结构,包括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子层。
三、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保护互联网和计算机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和损害的一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
互联网上存在着各种安全威胁,如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
为了确保网络安全,人们可以使用防火墙、加密技术和安全认证等手段,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四、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它将计算机资源(如存储、处理能力、软件等)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使用。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
云计算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
五、智能设备与物联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被连接到互联网,形成了物联网。
物联网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并通过互联网与用户进行交互。
智能家居、智能城市和智能工厂等都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它们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效益。
六、互联网与社会发展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商业模式和社交方式。
互联网经济正在崛起,各行各业都在加速数字化转型。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基本概念1.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2.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3.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4.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5.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6.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因特网的工作方式分为两大块:(老师提到)(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概念:处在因特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所有的主机。
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
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概念: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服务器软件的特点: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
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 P2P)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1.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2.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3.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