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类型:适用专业:

总学时数: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之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二、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该课程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来展开教学。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顺利实现由中学生活向大学生活的过渡;增强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调节、自我平衡的能力;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摆正自我的位置,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承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追求人格的完美;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有关理论,掌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有关道理,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基础上,从多方面获得理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求学生通过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参与和研究,逐渐体验其中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并教育学生怎样认识自我价值,怎样与人合作,怎样思考、判断,怎样面对人生、面对社会等。教学形式采用课堂讨论、材料分析、课件制作等方式,以论文方式进行考核。

四、教学学时分配

五、教学内容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什么要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及怎样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通过本课的讲解,使学生喜爱这门课,参与这门课。

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能了解大学和大学生活的特点,明确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顺利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教学重点:大学生怎样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教学内容:适应人生新阶段;肩负历史新使命;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明确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及其对人生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

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明确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教学重点: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及其对人生的作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想信念的确立、追求、实现;长期理想与近期理想的辩证关系。

教学内容: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和学习,要求学生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认识其具体性、历史性,进而实现对爱国主义这一概念的科学、准确、系统的掌握。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爱国主义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的特征表现和要求,认识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

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本质上是一致的;明确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内涵及其丰富、发展;正确认识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关系,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其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教学重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历史性、民族性;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大学生怎样理性爱国;中国人的主权意识与海权观念。

教学内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懂得人生环境及其在创造人生价值中的作用,并且学会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教学重点:人生目的及其分类;人生目的与人生意义。

教学难点:人生的目的选择与意义体验;正确树立“三观”。

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道德的一般理论,掌握道德的基本内涵、产生发展的历史功能、作用。通过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学习,认识到继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必要性,从而使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被发扬光大。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全面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认识集体主义的本质和作用,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摆正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履行自己对社会和集体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自觉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反对个人主义,努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道德的内涵、功能、作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如何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学内容: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公共生活中发生的道德现象和出现的法律问题,认识到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是提高公共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

教学基本要求:道德和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的主要调控手段,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了解和掌握,从而自觉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不断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做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