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65.50 KB
- 文档页数:13
统计学考试(试卷编号161)1.[单选题]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合计数应该为( )A)大于1B)等于1C)小于1D)不等于1答案:B解析:2.[单选题]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A)260B)230C)215D)185答案:B解析:3.[单选题]已知5个水果商店香蕉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香蕉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答案:C解析:4.[单选题]下列现象之间的关系哪一个属于相关关系?( )A)播种量与粮食收获量之间关系B)圆半径与圆周长之间关系C)圆半径与圆面积之间关系D)单位产品成本与总成本之间关系答案:A解析:5.[单选题]对某停车场上的汽车进行一次性登记,调查单位是( )A)全部汽车B)每辆汽车C)一个停车场解析:6.[单选题]对入库的一批产品抽检10件,其中有9件合格,能以( )概率保证合格率不低于80%。
A)95.45%B)99.73%C)85.13%D)90%答案:A解析:7.[单选题]统计调查中的调查项目是( )A)统计分组B)统计指标C)统计标志D)统计数据答案:C解析:8.[单选题]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 )A)长期指标和短期指标B)当期指标和远期指标C)长期指标、中期指标和短期指标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答案:D解析:9.[单选题]如果将每一标志值都扩大 5 倍,则算术平均数( )A)保持不变B)也扩大C)缩小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10.[单选题]若一组数据的峰态系数小于零,偏态系数大于零,则其数据的分布情况是A)尖峰,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B)尖峰,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C)平峰,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D)平峰,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答案:D11.[单选题]在回归直线方程中,b表示A)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a的数量B)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的数量C)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D)当y增加一国单位时,x的平均增加量答案:C解析:12.[单选题]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它的大小取决于()A)最末水平的大小B)最初水平的大小C)总速度的大小D)各期发展水平总和的大小答案:C解析:13.[单选题]次数分配数列是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答案:D解析:14.[单选题]设个人收入(万元)为自变量x、消费支出(万元)为因变量y的直线回归方程为=-4.5+0.87x,则回归糸数b的经济意义是( )A)个人收入每增加1万元,消费支出平均增加0.87万元B)个人收入每增加1万元,消费支出增加0.87万元C)个人收入每增加1万元,消费支出平均减少3.63万元D)个人收入每增加1万元,消费支出减少3.63万元答案:A解析:15.[单选题]出勤与出勤率,分别属于( )。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一、判断题1.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4.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为:均值<中位数<众数。
()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9.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动四种。
()1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
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 100所中学B 20个城市C 全国的高中生D 100所中学的高中生2.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
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截面数据D 时间序列数据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
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A 24B 25C 26D 274.两组数据相比较( )。
A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B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C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D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
A 产量指数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C 生产工时指数D 销售量指数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或100%)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一、单项选择(1.5*12=30)1、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 C )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2、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3、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他注意到,雇员要么从家里带饭,要么在公司餐厅就餐,要么在外面的餐馆就餐。
他收集数据的方法属于( D )A、访问调查B、邮寄调查C、个别深度访问D、观察调查4、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A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5、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D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6、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组的向下累计次数表明 ( B )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7、已知变量x的算术平均数为x,A为任意数,则( D )。
A、22)()∑∑--Axxx(B、()∑∑--22)(AxxxC、()()∑∑-=-22AxxxD、()()∑∑-≤-22Axxx8、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
在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 B )A、1200B、经济管理学院C、200D、理学院9、有8名研究生的年龄分别为21,24,28,22,26,24,22,20岁,则他们的年龄中位数为( B )A、24B、23C、22D、2110、下列各项中,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有 ( B )A、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B、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C、已知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各企业产值,求平均劳动生产率D、已知生产同一产品的各企业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11、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
统计学原理试卷与答案统计学原理试题(6)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设某地区有2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
A.每一家工业企业B.20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2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2.有6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些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6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B.600家公司的每一位职工C.600家公司所有职工的全部工资D.6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3.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指标B.可以有多个指标C.只能有一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标志4.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5.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B.变量C.指标值D.指标6.年龄是()。
A.变量值B.连续型变量C.离散型变量D. 连续型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处理7.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登记的方便B.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C.确定调查的范围D.确定调查的单位8.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A.职工调查B.工业普查C.工业设备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9.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普查10.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10月1日至15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A.调查时间C.调查期限D.标准时间1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B.确定组距和组中值C.确定组距和组数D.确定全距和组距1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小组为开口组,组限为4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00,则下开口组的组中值为()。
A.200B.300C.400D.60013.统计表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排在统计表的()。
《统计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最为恰当的一项。
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关于参数和统计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参数是随机变量B、样本统计量都是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C、对一个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统计量的表达式是唯一的D、样本统计量是随机变量2、2009年6月新浪网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中,把调查问卷刊登在网站上,然后由感兴趣的网民自行填写。
在回答问题的人员中有47.5%的人认为高考会改变个人一生的命运。
对于此项调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简单随机抽样B、这是方便抽样C、这是雪球抽样D、这是全面调查3、根据第2题中的调查,有媒体得出结论认为“全国居民中有47.5%的人认为高考会改变个人一生的命运”。
这一结论()。
A、完全正确B、不准确,因为没有给出置信区间C、不准确,因为样本缺乏对目标总体的代表性D、不准确,因为不知道调查的样本量,只有样本量足够大才可靠4、一名研究人员希望用图形说明5月份以来我国每天新增甲型流感确诊病例数的变化趋势,你认为适合的图形是()。
A、饼图B、箱线图C、线图D、茎叶图5、在第4题中,如果要描述5月份以来我国每天新增甲型流感确诊病例数的统计分布情况,则最不适当的图形是()。
A、直方图B、散点图C、箱线图D、茎叶图6、和开放式问题相比,封闭式问题的特点是()。
A、问题的答案将会被严格保密B、所有可能的答案都被列在问卷上C、不属于目标总体的人员不得填写问卷D、调查结果不利于计算机处理7、在抽样调查中以下哪一项会造成非抽样误差?()。
A、数据录入错误B、被调查者拒答C、调查员编造数据D、以上都对8、在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有限总体校正系数的使用()。
A.增大了样本均值的标准误B.不会影响样本均值的标准误C.缩小了样本均值的标准误D.缩小了样本标准差9、调查了一个企业10名员工上个月的缺勤天数,有3人缺勤0天,2人缺勤2天,4人缺勤3天,1人缺勤4天。
则缺勤天数的()A.中位数为2 B 中位数为2.5 C 中位数为4 D 众数为410、2009年6月19日,国务院决定在境内股市实施国有股转持,股改新老划断后,凡在境内首发上市的公司须按首发时实际发行股份数的10%将部分国有股转社保基金持有。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B )。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统计学原理试卷 1 (专科)05工商管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月工资D、工人体重2.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求平均数A、变量B、标志C、变量值D、指标3.统计设计的核心问题是()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B、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C、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4.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A、全面调查与专门调查B、定期调查与连续性调查C、连续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D、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5.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6.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非全面报表7.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A、是时期指标B、是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C、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共同影响D、不受各组次数的影响9.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A、只能是绝对数B、只能是相对数C、只能是平均数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10.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A、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B、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C、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C、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D、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12.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
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2.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项不是数据的类型()。
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离散数据D. 连续数据3.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
A. 均值B. 众数C. 峰度D. 偏度4. 假设检验中,用于确定拒绝或不拒绝原假设的临界值是()。
A. 显著性水平B. 置信区间C. P值D. 检验统计量5. 回归分析中,用于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的统计量是()。
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决定系数D. 标准误差6.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
A. 极差B. 四分位距C. 标准差D. 均值7. 以下哪项是用于衡量数据分布中心趋势的统计量()。
A. 方差B. 标准差C. 众数D. 极差8.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对称性的统计量是()。
A. 均值B. 众数C. 偏度D. 峰度9.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项不是数据的类型()。
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比数据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
A. 均值B. 众数C. 峰度D. 偏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之一是________。
2. 在统计分析中,数据的类型包括定性数据和________。
3.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之一是________。
4. 假设检验中,用于确定拒绝或不拒绝原假设的临界值是________。
5. 回归分析中,用于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的统计量是________。
6. 在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中心趋势的统计量之一是________。
7.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对称性的统计量是________。
8. 在统计分析中,数据的类型包括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和________。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 数据。
3、设总体X 的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 =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9%的置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
(Z 0.005=2。
58)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 =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 ,中位数为 。
6、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7、设总体X ~),(2σμN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
当σ未知,且为小样本时,则ns x μ-服从自由度为n —1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的数据,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4分) 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①、扩大2倍 ②、减少到1/3 ③、不变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的均值 的无偏估计值为 ( ) ①、32.5 ②、33 ③、39。
6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
1.统计是从现象的( C )。
A.质的方面去研究其量的方面B.量的方面去研究其质的方面C.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其量的方面 D.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其质的方面2. 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是( C)。
A.阿亨瓦尔B.凯特勤C.约翰·格朗特D.皮尔逊3. “统计”一词的含义可以包括的是( A )。
A.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方法C.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方法D.统计工作、统计学、统计方法4.以一、二、三等品来衡量产品质地的优劣,那么该产品等级是( A)。
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质量指标D. 数量指标5. 在出勤率、废品量、劳动生产率、商品流通费用额和人均粮食生产量五个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几个( B )。
A. 一个B. 二个C. 三个D. 四个6. 可以准确地计量两个数值之间的倍数的数据尺度是( D )。
A. 定类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比尺度7.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D )。
A. 职工人数B. 企业个数C. 设备台数D. 产品长度8.统计指标按核算的范围分为( B )。
A. 数量与质量指标B. 总体与样本指标C. 品质与质量指标D. 连续与离散指标9.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可采用的调查组织方式是( B )。
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10.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B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表11. 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A)。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B.将来资料具有可比性C.确定调查单位D.登记的方便12. 单项数列分组通常只适用于 ( C ) 的情况。
A.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多B.连续变量,但范围较大C.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D.连续变量,但范围较小13.由组距式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则( B )。
A.众数为零B.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C.众数不能确定D.众数组的组限就是众数14. 已知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7.8岁,18岁的人数最多,则该分布属于( B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统计调查的要求3、是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叫比率,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可分_____和______;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又分为___和____。
5、统计学的首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要了解某工厂4个车间120名工人的文化程度,则总体单位是()A、每一个工人B、每个车间C、每个工人的文化程度D、每个车间工人的平均文化程度2、某灯炮厂为了了解该厂全部灯炮的质量情况,应选择的调查方式是()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3、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有时正比有时反比D、两者无关系4、在统计分组时,泛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的上下限时,一般是()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另设一组D、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均可5、某厂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8%,实际执行结果比去年提高4%,则产值计划完成程度的提高数的计算方法是()A、1%8%4-B、1%4%8-C、1%108%104-D、1%104%108-6、平均数是对()A、单体单位数的平均B、变量值的平均C、标志的平均D、变异的平均7、工人劳动生产率动态数列,属()A、绝对数动态数列B、相对数动态数列C、静态平均数动态数列D、动态平均数动态数列8、用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的关键问题之一是()A、确定被比对象B、确定同度量及其固定时期C、确定对比基期D、计算个体指数9、在抽样推断中,必须遵循()抽取样本A、随意原则B、随机原则C、可比原则D、对等原则10、当变量x按一定数值变化时,变量 y也近似地按固定数值变化,这表明变量x和变量y之间存在着()A、完全相关关系B、复相关关系C、直线相关关系D、没有相关关系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列宁指出:社会经济统计是“社会认识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统计学原理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所有工人为总体,则“工龄”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B、标志值D、质量指标2、在变量数列中,若标志值较小的组而权数大时,计算岀来的平均数()A、近标志值较大的一组B、接近标志值较小的一组C、不受次数影响D、仅受标志值的影响3、由组距数列确左众数时,如果众数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时,则()A、众数为零B、众数就是那个最大的变量值C、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D、众数就是当中那一组的变疑值4、某企业产品产疑增长30轨价格降低30%,则总产值()A、增长B、不变C、无法判断D、下降5、已知某厂甲产品的产疑和生产成本与直线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当产量为looo件时,n生产总成本为3万元,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0.6万元,则成本总额对产品产量的回归方程为()(4分)A、Yc二6+0.24X B Yc二6000+24XC、Yc二24-6000XD、Yc二2400+6X6、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情况下,如果抽样误差减少一半(英他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必须()A、增加两倍B、增加到两倍C、增加四倍D、增加三倍7、抽样误差的大小()A、即可避免,也可控制B、既无法避免,也无法控制C、可避免,但无法控制D、无法避免,但可控制8、如果时间数列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同,可以拟合()A、指数曲线B、抛物线C、直线D、无法判断9、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0. 4%,固左构成工资指数增长15%,则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A、96%B、126. 96%C、101. 56%D、125. 4%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答案有选错的,该题无分;选择无错,但未选全的,每选对—个得0. 5分,共10分)1、影响样本单位数的主要因素是()A、总体标志变异程度B、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C、极限误差的大小D、抽样方法和组织形式的不同E、人力、物力、财力的可能条件2、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A、社会活动过程的均衡性B、社会生产的规模和水平C、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D、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E、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3、在算术平均数中()A、算术平均数容易受极大值的影响B、涮和平均数容易受到极小值的影响C、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都不受极端值的影响D、中位数和众数不受极端值影响E、中位数易受极小值影响,众数易受极大值影响4、如果一个反映多种商品销售虽:变动的综合指数为110%,苴分子、分母之差为850万元,则可以说()A、平均说来,商品的销售量和价格上升了10%B、商品销售量增加了850万元C、商品销售额增加了10%D、商品销售量增加了10%E、由于商品销售量增加而使商品销售额增加了850万元5、某厂3位职工的工资分别为800元、1000元、1500元,则这里()A、有三个变量B、只有一个变量C、有三个变量值D、只有一个变疑值E、既有变量,也有变量值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小而增减。
统计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统计学的方法?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回归分析2. 假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将更接近于:A. 正态分布B. 泊松分布C. 偏态分布D. 均匀分布3. 在统计学中,用来描述数据集合的集中趋势的指标是:A. 方差B. 标准差C. 中位数D. 众数4. 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使用的指标是:A. 方差B. 标准差C. 中位数D. 均值5. 在回归分析中,被预测的变量称为:A. 因变量B. 自变量C. 中介变量D. 控制变量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统计学,以及统计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请解释什么是标准差,如何计算标准差并解释其意义。
3. 请解释什么是回归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在实际研究中的作用。
三、计算题1. 计算以下数据的方差:5, 8, 10, 12, 152. 计算以下数据集的相关系数:X: 2, 4, 6, 8, 10Y: 1, 3, 5, 7, 93. 根据以下数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X: 1, 2, 3, 4, 5Y: 3, 5, 7, 9, 11四、解答题1. 请说明在实际调查研究中,样本容量的大小对统计分析结果的影响。
2. 请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以及假设检验在研究中的作用。
3. 请列举一个实际案例,说明如何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得出结论。
以上是统计学考试的试题,希望你能认真作答,祝你顺利通过考试!。
统计学考试(试卷编号121)1.[单选题]抽样平均误差反映的是样本指标值与总体指标值之间的( )A)实际误差B)可能的误差范围C)实际误差的绝对值D)平均误差值答案:D解析:2.[单选题]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则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A)1B)-1C)+1或-1D)大于-1,小于+1答案:C解析:3.[单选题]划分组显示相邻组的上下限如重叠,则( )。
A)与上限相等的变量值计入上一组B)与下限相等的变量值计入下一组C)与上限相等的变量值计入下一组D)与下限相等的变量值计入上一组答案:C解析:4.[单选题]下面的哪种方法不适合于对平稳序列的预测( )A)移动平均法B)简单平均法C)指数平滑法D)线性模型法答案:D解析:5.[单选题]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750和2500B)800和2250C)800和2500解析:6.[单选题]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将古典概率论引入社会经济现象研究的学者是( ) 。
A)阿道夫·凯特勒B)威廉·配第C)约翰·格朗特D)海尔曼·康令答案:A解析:7.[单选题]变量按性质可以划分为( )A)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B)离散变量和随机变量C)连续变量和确定性变量D)随机变量和确定性变量答案:D解析:8.[单选题]对某时间序列建立的趋势方程为Yt=100-5t,这表明该序列()A)没有趋势B)呈现线性上升趋势C)呈现线性下降趋势D)呈现指数下降趋势答案:C解析:9.[单选题]时间数列中,各时间上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A)相对数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答案:B解析:10.[单选题]数列中各项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时间数列是A)时点数列B)时期数列C)平均指标动态数列D)相对指标动态数列答案:B11.[单选题]当相关系数r=0时,则说明()A)两个变量之间弱相关B)两个变量之间不相关C)两个变量之间无线性相关D)两个变量之间无任何相关关系答案:C解析:12.[单选题]若要观察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展现出来的总态势,需要测定现象的A)季节变动B)循环变动C)长期趋势D)不规则变动答案:C解析:13.[单选题]既然总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那么平均发展速度就应按( )A)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B)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C)几何平均数计算D)调和平均数计算答案:C解析:14.[单选题]按地区人口平均计算的钢产量是()A)算术平均数B)比例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答案:D解析:15.[单选题]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平均数小,代表性大B)平均数大,代表性小C)无法进行判断D)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等答案:B解析:B)经常性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重点调查、科学推算答案:B解析:17.[单选题]某商店本年同上年比较,商品销售额没有变化,而各种商品价格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增(或减)的百分比为( )A)-6.54%B)-3%C)6.00%D)14.29%答案:A解析:18.[单选题]调查期限是指( )A)进行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B)调查资料所属时间C)登记资料的时间D)报送资料的时间答案:A解析:19.[单选题]为了用标准差比较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基本前提条件是(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该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该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该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该相等答案:B解析:20.[单选题]反映物量变动水平的指数是( )A)数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C)个体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答案:A解析:21.[单选题]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解析:22.[单选题]下列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A)圆的面积(S)与半径之间的关系B)单价一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人的身高和体重的关系D)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关系答案:C解析:23.[单选题]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D)调查资料的来源答案:B解析:24.[单选题]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A)选择分组的标志和划分各组的界限B)确定组距和组数C)区分事物的性质D)对分组资料再分组答案:A解析:25.[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数量指标的是()A)就业人数增减量B)国内生产总值C)第三产业增加值D)人口抚养比答案:D解析:26.[单选题]一家电脑配件供应商声称,他们所提供的100个配件中次品的个数分别是:0个(75%)、1个(12%)、2个(8%)、3个(5%),则该供应商所提供的配件次品数期望值为( )A)0.1527.[单选题]被马克思誉为“政治经济学之父,及某种程度上也是统计学的创始人”的是()。
大学统计学考试(试卷编号131)1.[单选题]统计指数是一种反映现象变动的(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序时平均数答案:B解析:2.[单选题]一把直尺上的数据属于A)既是分类数据,也是顺序数据B)即是分类数据,也是数值型数据C)即使数值型数据,也是顺序数据D)单纯的数值型数据答案:C解析:3.[单选题]某工程单位月初工人人数和完成工程量资料如下:月份 1 2 3 4月初人数(人) 28 31 33 32完成工程量(平方米) 2900 3200 3300则该单位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约为()A)115平方米B)110平方米C)102平方米D)100平方米答案:D解析:4.[单选题]当列联表中的两个变量相互独立时,计算的列联相关系数c( )A)等于1B)大于1C)等于0D)小于0答案:C解析:5.[单选题]某工业企业的全年产品产量为 100 万台,年末库存量为 5万台,则它们( )C)都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答案:B解析:6.[单选题]根据两个匹配的小样本估计两个总体均值之差时,使用的是( )A)正态分布B)t分布C)卡方分布D)F分布答案:B解析:7.[单选题]累计次数或累计频率中的“向上累计”是指( )A)将各组变量值由小到大依次相加B)将各组次数或频率由小到大依次相加C)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低的一组向最高的一组依次相加D)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高的一组向最低的一组依次相加答案:C解析:8.[单选题]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答案:A解析:9.[单选题]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A)正比B)反比C)无比例关系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答案:B解析:10.[单选题]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时间数列?( )。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答案:D解析:11.[单选题]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出( )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各期逐期增长量答案:A解析:12.[单选题]当样本统计量充分大时,样本统计量充分地靠近总体指标的可能性趋于1,称为抽样估计的( )A)无偏性B)一致性C)有效性D)充分性答案:B解析:13.[单选题]某连续型等距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35题,24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计算分析题(35小题,共240.0分)(8分)[1]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某地的家庭人数,抽样比例为8%,样本容量为80户。
经计算得:样本户均人数为3.2人,样本户均人数的标准差为0.148人,试就下列两种情况分别估计该地的户均人数和总人数: (1)若给定概率保证程度95%; (2)若给定极限误差为0.296存款金额 张数(张)1000以下 1000—3000 3000—5000 5000—7000 7000以上30 150 250 50 20合计500(1)该储蓄所所有定期存单的平均存款范围、定期存款总额;(2)定期存款在5000元以上的存单数所占的比重、定期存款在5000元以上的存单张数 (6分)[3]欲在一个有50000户居民的地区进行一项抽样调查,要求估计“拥有电冰箱的户数所占的比重”(经验数据在49%—60%间)的误差不超过2%;并要求估计“拥有空调的户数所占的比重”(经验数据在10%—30%之间)的误差不超过2%,给定可靠度为95.45%,试确定必要的样本容量。
(7分)[4]某厂负责人欲估计6 000根某零件的长度,随机抽取350根,测验得其平均长度为21. 4mm,样本标准差为0. 15mm ,试求总体均值μ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8分)[5]进行一项单因素试验,该实验依据该因素分为4组,每组内有7个观察值,在下面的方差分析表中,计算出所有的缺失值: 方差来源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F 值组间 组内 SSB=? k-1=? SSE=560 n-k=? 801SSBMSB k ==- ?SSEMSE n k==-F=?总和SST=? n-1=?(8分)[6]为调查甲、乙证券公司投资者的投资存款数,分别从两家证券公司抽选由25名投资者组成的随机样本,两个样本均值分别为45000元和32500元。
根据以往经验知道两个总体均服从正态分布,标准差分别为920元和960元,试求12μμ-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8分)[7]某商品的外包装有4种不同颜色,分别为红、黄、绿和粉色。
除不同颜色之外,其他诸如价格、重量等全部相同,现把这4种不同颜色的同一商品并排放在货架上,一段时间后,其销售情况如下:红色 黄色 绿色 粉色 7796778096 82 74 92 86 90 68 86 88 89 82 80 92887575要求,分析该商品的颜色是否对销售量有影响。
(0.05)α=(8分)[8]考察温度对某一材质传导率的影响,选了五种不同的温度,在同一温度下做了三次温度 60 65 70 75 80 传导率90 92 8891 93 9296 96 9384 83 8884 86 82(7分)[9]对方差2σ已知的正态总体,问需要抽取容量n 为多大的样本容量,才能使总体均值μ的置信水平为(1)%α-的置信区间的长度不大于L?(7分)[10]为防止出厂产品缺斤少两,该厂质检人员从当天产品中随机抽取12包过称,称得重量(以g 为单位)分别为:9.9,10.1,10.3,10.4,10.5,10.2,9.7,9.8,10.1,10.0,9.8,10.3。
假定重量服从正态分布,试以此数据对该产品的平均重量求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
(8分)[11]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9),N X μ为容量为n 的样本均值,若已知(1)0.90P X μ-<≥试求n 至少应为多少?(7分)[12]在10块土地上试种甲、乙两种作物,假设作物产量服从正态分布并计算得30.97,21.79,26.7,12.1x y x y s s ====,显著性水平为1%,是否可以认为这两个品种的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别?(7分)[13]某高校有3000名走读学生,该校后勤部门想估计这些学生每天来回的平均时间。
以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估计,并使估计值处在真值附近1分钟的误差范围之内,一个先前抽样的小样本给出的标准差为4.8分钟,试问应抽取多大样本?(7分)[14]最新一次人口普查表明某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为15.7%,为了检验该数据是否真实,普查机构又随机抽选了400名居民,发现其中有62人年龄在65岁以上,问:随机调查的结果是否支持该市老年人口比重为15.7%?(α=0. 05)(7分)[15]某电视机厂声称其产品质量超过规定标准1200小时,随机抽取100件产品后测得均值为1245小时,已知300σ=小时,试求样本均值1245x ≥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0.05α=,根据计算出的结果,能否说该厂的产品质量已显著地高于规定标准?如果0.1α=,结论又怎样?(7分)[16]某灭蚊新产品在广告中声称其灭蚊药性的持续时间比旧产品平均增加3小时。
根据资料,用旧灭蚊产品时药性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0.8小时,标准差为1.8小时,为了检验新产品在广告中的“声称”是否正确,收集到一组使用新灭蚊产品的药性持续时间(以小时为单位)为:16.7 12 14.1 11 17.2 15 13.4试问这组数据能否说明新灭蚊产品灭蚊效果有了新的提高? (0.1α=,假设新旧灭蚊产品的药性持续时间服从正态分布)(7分)[17]为比较两位银行职员为新顾客办理个人结算账目的平均时间长度,分别给两位职员随机安排了10位顾客,并记录下每位顾客办理账单所需的时间(单位:分钟),相应的样本均值和方差为:22112225.2,16.64,22.5,14.92x s x s ====。
假定每位职员办理的时间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试求两位职员办理账单的服务时间之差的95%的置信区间。
人均收入(元) 家庭户所占比重(%) 500以下 500~800 800~1100 1100以上15 55 20 10要求: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7分)[19]某酒店到三个农贸市场买草鱼,每公斤的单价分别为:9元、9.4元、10元,若各买3公斤、4公斤、5公斤,则平均价格为多少?若分别购买100元、150元、200元则平均价格又为多少?(7分)[20]设某公司下属三个企业的产量计划完成程度资料如下: 企业 计划完成程度(%) x 计划产值(万元) f 甲 乙 丙 95 100 115 210 340 400 合计-950要求:计算三个企业的平均利润率。
企业 计划完成程度(%) x 实际产值(万元) f 甲 乙 丙 95 100 115 199.5 340.0 460.0 合计-999.5要求:计算三个企业的平均利润率。
企业 销售利润率(%) 销售额(万元) 甲 乙 丙10 12 131500 1000 3000要求:计算三个企业的平均利润率。
企业 销售利润率(%) 销售额(万元) 甲 乙10 12150 240丙13390元,标准差为1138元,请考虑:(1)是否可以认为,在这5个级别的人员中,99.7%的人所挣工资在27086~33914元之间?为什么?(2)以下这样说是否正确:如果反复地从这些级别中每次抽取100人的简单随机样本,这些人的平均工资约有99.7%的概率落在30158.60~30841.40元之间。
(3)以下这样说是否正确:如果反复地从这些级别中每次抽取10000个人员的简单随机样本,这些人的平均工资约有99.7%的概率落在30272.40~30727.60元之间,为什么? (6分)[23]将某件物品在分析天平上重复称量12次,得如下数据(单位:克): 10.0001 9.9491 9.9873 10.0126 10.0243 9.9854 9.9959 10.0193 10.0044 9.9949 9.9716 10.0019假设称量结果服从正态分布,试分别在标准差已知和未知的条件下,求该物品质量的0.95置信区间。
(6分)[24]总体X 服从正态分布N 2(,)μσ。
12(,,,)n X X X 是来自总体X 的简单随机样本,X 是样本均值,2S 是样本方差。
在以下条件下分别试求总体均值μ的1α-置信区间:(1)假设总体方差220σσ=已知;(2)假设总体方差2σ未知。
(6分)[25]以往的统计资料表明,新旧两种工艺下生产的同一种产品的抗拉强度X 和Y 都服从正态分布,其标准差分别为30x σ=和52y σ=假设分别抽样检验了新旧产品各10件和13件,相应得样本均值44和38,试建立两种产品期望抗拉强度x μ和y μ之差的0.95置信区间。
(6分)[26]某县农村抽样调查2002年底居民户中拥有摩托车的情况,结果在调查的2500户中250户拥有,试求该县农户摩托车的拥有率的95%置信区间。
(8分)[27]下面给出的是某工厂随机选取的20只部件的装配时间(分): 9. 8 10.4 10.6 9.6 9.7 9. 9 10.9 11.1 9.6 10.2 10.3 9. 6 9.9 11.2 10.6 9.8 10.5 10.1 10.5 9.7设装配时间总体服从正态分布22(,),,N μσμσ均未知,是否可以认为装配时间的均值μ显著大于10(0.05)α=取?(6分)[28]商店销售分别来自甲、乙两个厂家的同一种产品,为比较其性能的差异,分别从两家的产品中各随意抽取了8件和9件,测定某项性能指标,得样本均值0.190和0.232,样本标准差为0.078和0.087。
假设两厂产品此项指标的测定结果X 和Y 都服从正态分布221122~(,),~(,)X N Y N μσμσ求: (1)方差比2212/σσ的0.95的置信区间;(2)均值差12μμ-的0.95置信区间。
(6分)[29]甲、乙两家化肥厂生产化肥,甲厂平均每小时生产100袋化肥,且服从正态分布,标准差为25袋;乙厂平均每小时生产110袋化肥,也服从正态分布,标准差为30袋。
现从甲、乙两厂各随机抽取5小时计算单位时间的产量,问出现乙厂比甲厂单位时间产量少的概率为多大?(6分)[30]某地区对上半年栽种的一批树苗进行了调查,假定我们已知树的成活率为85%,如果检查一个500株树苗组成的随机样本,其中存活率在80%和90%之间的概率为多少? (6分)[31]苏州市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该市老年人口老龄化(65岁以上)比率为14.7%。
若你作为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到苏州市对该市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研究,随机调查了400名当地市民,问其老龄化率为10%和16%之间的概率为多少?(6分)[32]要比较甲、乙两种橡胶轮胎的耐磨性,现从甲、乙两种轮胎中各抽取8个,各取一个组成一对。
再随机抽取8架飞机,将8对轮胎随机配给8架飞机,做耐磨试验。
飞行了一段时间的起落后,测得轮胎磨损量(单位:mg )数据如下:甲4 900 5 200 5 500 6 020 6 340 7 660 8 650 4 870 乙4 930 4 900 5 140 5 700 6 110 6 880 7 930 5 010 试问这两种轮胎的耐磨性能有无显著差异?(0.05)α=并计算检验的p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