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7年上半年中西医结合医师:金匮要略方论序2013-11-29考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26.18 KB
- 文档页数:6
天津2017年上半年中医综合《方剂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睑废属A.目色主病B.目神主病C.目形主病D.目态主病2、患者张某,男,27岁,聚餐后出现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治宜A.大承气汤B.藿香正气丸C.半夏泻心汤D.保和丸3、主病为气滞血瘀的脉象是A.革脉B.虚脉C.涩脉D.疾脉4、大秦艽汤中用以凉血、清热的药物是A.石膏、黄芩、生地B.石膏、知母、生地C.黄芩、赤芍、生地D.黄芩、赤芍、知母5、身热夜甚,口不渴,时有谵语,心烦不眠,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者,治宜选A.清营汤B.清瘟败毒饮C.竹叶石膏汤D.犀角地黄汤E.青蒿鳖甲汤6、下列补气药中,属于清补之品的是A.黄芪B.白术C.太子参D.党参7、防止病邪侵害属于A.因时制宜B.未病先防C.因人制宜D.因地制宜8、望色十法中,散抟主A.病之表一B.病之阴阳C.病之新,D.病之虚实9、哪种治法是根据五行相克规律制定的A.滋水涵木B.益火补土C.培土生金D.泻南补北10、导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的情志因素是A.喜B.怒C.思D.惊E.悲11、患者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头昏胀痛,口渴心烦,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象数,治疗选用A.银翘敞B.藿香正气散C.黄连香薷饮D.新加香薷饮E.玉枢丹12、组成药物中不含乳香、没药的方剂是A.七厘散B.小金丹C.小活络丹D.复元活血汤E.活络效灵丹13、虚劳的预后,与哪些脏腑的关系最密切A.肺、脾B.脾、胃C.肝、肾D.脾、肾E.心、肾14、大黄牡丹汤的功用是A.解毒消痈,活血祛瘀B.泻热散结,逐瘀排脓C.清热解毒,消肿溃坚D.泻热破瘀,散结消肿E.泻火解毒,凉血止痢15、为“妇科之要药”的药物是____A.柴胡B.川芎C.香附D.木香16、牡蛎散的功用是A.镇惊安神B.益气养阴C.益阴潜阳D.益气固表E.固表敛汗17、患者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右脉数大。
《金匮要略》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B )A、《伤寒论》B、《金匮要略方论》C、《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C)A、指导辨证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C、言病因病机D、言病位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A)A、未病先防B、既病防传C、一般治疗D、以上都不是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D)A、五脏元真通畅B、厥阳独行C、客气邪风D、五邪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B )A、风痹B、湿痹C、血痹D、历节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C)A、风湿在表B、寒湿在表C、风湿兼气虚D、风湿兼阳虚7、百合病的病机是(D)A、心脾两虚B、心肾不交C、肝肾亏虚D、心肺阴虚内热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B)A、甘草泻心汤B、赤小豆当归散C、苦参汤D、雄黄散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A、但臂不遂B、肢体麻木C、昏不识人D、半身不遂10、张某,风湿病四年。
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
治疗宜选用()A、黄芪桂枝五物汤B、桂枝附子汤C、桂枝芍药知母汤D、乌头汤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A、肢体疼痛B、肢体困重C、肢体麻木D、肢体萎软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A、心脾B、肺脾C、脾肾D、心肾13、虚劳腰痛,治宜()A、麦味地黄丸B、六味地黄丸C、七味都气丸D、八味肾气丸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A、小半夏汤B、麦门冬汤C、甘草干姜汤D、半夏泻心汤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A、麻黄、石膏B、生姜、半夏C、甘草、大枣D、桂枝、甘草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A、百脉一宗B、胃强脾弱C、阳微阴弦D、正气引邪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A、实热B、寒实C、虚寒D、虚热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
《金匮要略》试题(B卷)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1、《金匮要略》在明确病名诊断的基础上,其杂病辨证的核心是()A、六经辨证B、八纲辨证C、脏腑辨证D、卫气营血辨证2、“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是以脉象来()A、指导辨证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C、言病因病机D、言病位3、“先表后里”的治法适用于()A、表邪易内陷入里B、但解表则里证不去,但治里则外邪不解C、正气虚弱,元阳颓败D、以上都不是4、外湿最易侵犯人体的部位是()A、皮肤、经脉B、皮肤、肌肉C、皮肤、关节D、肌肉、关节5、风湿在表,兼有化热之征象时,可选用()A、麻黄加术汤B、麻杏石甘汤C、麻杏苡甘汤D、防己黄芪汤6、麻杏苡甘汤的功效以下列哪项为主()A、祛风除湿B、散寒除湿C、益气祛风除湿D、轻清宣化,解表祛湿7、百合地黄汤的主要治法是()A、润养心肺,凉血清热B、养阴清热,润燥补虚C、养阴清热,和胃降逆D、养阴清热,益气生津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A、甘草泻心汤B、赤小豆当归散C、苦参汤D、雄黄散9、以下哪些是对中风的病机论述()A、络脉空虚,贼邪不泻B、阳微阴弦C、百脉一宗,悉致其病D、脉沉而弱,汗出入水中10、临床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有骨变筋缩之变化者,除祛风散寒除湿外,常配合()A、调和脾胃B、气血双补C、活血化瘀D、补益肝肾11、血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阳微阴弦B、百脉一宗C、肝肾不足,水湿浸渍D、气血不足,加被微风12、黄某,男,恣情纵欲,致精神不固,夜寐不安,寐则梦遗,头晕身倦,六脉皆虚,宜选方()A、黄芪桂枝五物汤B、天雄散方C、桂枝加龙牡汤D、小建中汤13、何某某,女,因久患失眠,诸药无效,形体消瘦,神气衰减,心烦不寐,多梦纷纭,神魂不安,脉弦细,治宜选下列何方治疗()A、甘麦大枣汤B、柏子养心丸C、酸枣仁汤D、百合知母汤14、肺痈的病机是()A、重感风热之邪,肺生痈脓B、上焦热盛,肺热叶焦C、热在上焦,津液枯燥D、肺气痿弱不用15、越婢加半夏汤的功效是()A、宣壅导滞,利窍涤痰B、解表化饮,清热除烦C、宣肺泻热,降逆平喘D、散寒宣肺,降逆化痰16、饮逆奔豚,方选()A、奔豚汤B、桂枝加桂汤C、苓桂甘枣汤D、桂支加龙牡汤17、、胸痹心痛的病机是()A、百脉一宗B、胃强脾弱C、阳微阴弦D、正气引邪18、栝蒌薤白半夏汤的功效是()A、宣痹通阳,豁痰利气B、宣痹通阳,化痰降逆C、宣肺利气化痰D、通阳化饮,下气降逆19、潘某某,男,43岁。
天津2017年上半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综合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吴茱萸汤(《伤寒论》)原方生姜的用量是A.三两B.四两C.五两D.六两E.半斤2、心血虚证与肝血虚证的主要鉴别症状是A.面色萎黄B.唇睑淡白C.月经量少D.舌质淡白E.脉细无力3、脾虚水肿者,首选药物是A.泽泻B.猪苓C.茯苓皮D.茯苓4、饭后神疲思困,食少纳呆多见于A.心肾阳虚B.痰湿困脾C.寒邪直中太阴D.中气不足5、舌苔腻而滑,多为A.时邪夹湿B.外感风寒C.食积内停D.痰饮上泛6、病人吞咽梗阻,胸膈痞闷,口干咽燥,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弦滑,选方A.启膈散B.增液汤C.五汁安中饮D.大黄甘草汤7、金锁固精丸的药物组成中无__A.龙骨B.牡蛎C.芡实D.白蒺藜8、哮证发作的病理关键是A.宿痰内伏于肺B.外邪侵袭,触动伏痰C.痰气相搏,气道被阻D.邪客于肺,肺气不利E.痰瘀互结,肺失宣降9、体现“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治法的代表方剂A.小承气汤B.调胃承气汤C.大承气汤D.桃核承气汤10、止嗽散的功用是A.解肌散寒,温助卫阳B.疏风清热,宣肺止咳C.宣利肺气,疏风止咳D.辛凉宣肺,清热平喘11、下列除哪项外,都说明阴阳互根的关系A.重阴必阳,重阳必阴B.阴损及阳,阳损及阴C.孤阴不生,独阳不长D.阴在内,阳之守也12、根据骨度分寸定位法,相距为3寸的两穴是A.内关与郄门B.孔最与尺泽C.神门与通里D.外关与支沟13、下列药物中,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且止痛作用强的药物是A.郁金B.姜黄C.莪术D.延胡索14、我国现存最早的验舌专书是A.《伤寒金镜录》B.《伤寒观舌心法》C.《舌胎统志》D.《辨舌指南》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十剂”内容的是A.轻、重B.温、清C.滑、涩D.宣、通E.补、泄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紧脉主病的是A.痰饮B.寒证C.痛证D.宿食17、平胃散的功用是A.清胆利湿,和胃化痰B.燥湿运脾,行气和胃C.行气消痞,健脾和胃D.行气温中,燥湿除满E.清胃凉血,降逆止呕18、下列除哪组外都是镇心安神药组A.龙骨、牡蛎B.朱砂、磁石C.龟板、鳖甲D.珍珠、琥珀E.珍珠母、紫贝齿19、水气凌心之心悸的临床特点是A.心悸头晕,面色不华B.心悸不宁,少寐多梦C.心悸而烦,善惊痰多D.心悸喘咳,水肿尿少20、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脉弦者,治疗宜首选A.人参归脾丸B.安神定志丸C.黄连温胆汤D.炙甘草汤E.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21、完带汤主治证候所涉及的脏腑是A.心、脾B.脾、肾C.肝、肾D.肝、脾E.脾、肺22、病人先见全身恶寒、战栗,而后大汗出,称A.自汗B.盗汗C.战汗D.绝汗23、哪味药能治疗疥癣牙痛、跌打损伤A.麝香B.樟脑C.苏合香D.菖蒲E.冰片24、尿道灼痛,尿频尿急,尿有砂石,属于A.小肠湿热B.大肠湿热C.脾胃湿热D.肝胆湿热E.膀胱湿热25、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功效的药物是A.藁本B.羌活C.防风D.荆芥26、血厥实证的治法是A.平肝潜阳,理气通淤(瘀) B.清热泻火,化淤(瘀)开窍C.涤痰息风,开窍通络D.清肝泻热,凉血开窍二、多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金匮要略》考试试题及答案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
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按考试规定的方式将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的字母涂黑。
)。
1.<<金匮要略>>的辨证方法是:(E)。
A卫气营血辨证B经络辨证C六经辨证D三焦辨证E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和的辨证2.冬至之后,“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中的“未至而至”是指:(E)。
A以得甲子,天未温和B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C以得甲子,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D未得甲子,天未温和E未得甲子,天因温和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治宜:(B )。
A白术附子汤B桂枝附子汤C甘草附子汤D防己黄芪汤E麻杏苡甘汤4.“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该文中“小便反少”的病机(D )。
A风寒犯肺,肺失通调,津液不布B寒邪盛,寒性收引,气不布津C无汗邪不外达,气上冲胸,津液随之上行而不下降D在里之津液已伤E邪闭三焦,津不四布5百合病的病理“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其中“一宗”是指:(B)。
A先天之本肾脏B主血脉的心脏C朝百脉的肺脏D心肺两脏E血脉的原动力宗气6.百合知母汤所治百合病是:(B)。
A病形如处者B发汗后者C下之后者D吐之后者E变发热者7.据《金匮要略》原文,甘草泻心汤主治狐惑病何证?( D)。
A前阴腐蚀B后阴蚀烂C眼部化脓D咽喉腐蚀E面部变色8.鳖甲煎丸的作用主要以:(A)。
A驱邪为主B扶正为主C截疟为主D杀虫为主E调和寒热为主9.寒湿历节的主方是:(C)。
A桂枝芍药知母汤B麻黄加术汤C乌头汤D大乌头煎E麻杏苡甘汤10.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选用何方治疗?( D)。
A风引汤B头风摩散方C桂枝芍药知母汤D黄芪桂枝五物汤E乌头汤11.小建中汤的药物组成:(D)。
《金匮要略》习题绪论一.选择题(一)A型题1.《金匮要略》的理论核心是:A 阴阳五行学说B 五运六气学说C 四诊八纲学说D 脏腑经络学说E 六经辨证学说2.校订《金匮要略方论》的作者是:A 张机B 王叔和C 王洙D 巢元方E 林亿(二)B型题3.《金匮要略方论》的原作者是:4.在宋翰林院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是:A 张仲景B 王叔和C 王洙D 林亿E 赵开美(三)C型题5.《金匮要略》前22篇共载方:6.《金匮要略》前22篇共用药:A 205首B 113首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四)X型题7.《金匮要略》的主要内容包含:A 内科学B 妇科学C 外科学D 护理学E 预防医学8.《金匮要略》的治疗手段包括:A 药物B 针灸C 外治D 食疗E 按摩9.《金匮要略》中药物剂型有:A 汤剂B 丸剂C 散剂D 洗剂E 坐药二、问答题10.《金匮要略》的学术成就有哪些?包含哪些基本论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 D2.E(二)B型题3. A4C(三)C型题5. A6.D(四)X型题7.A B C D E8. A B C D E9. A B C D E二、问答题10.《金匮要略》的学术成就有哪些?包含哪些基本论点?学术成就主要有①建立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②创制应用广泛、配伍严谨,疗效显著的杂病治疗方剂。
基本论点有:①重视整体,以脏腑经络为辨证核心;②强调治未病;③据脉论理;④治病求本,重视人体正气;⑤因势利导(xx)一、选择题(一)A型题1.《金匮要略》中治未病的含义是:A 未病先防B 早期治疗C 既病防传D 谨防误治E 适时治疗2.病者xx浮,一般主病是:A 发热B 表气虚C 主里虚D 主表证E 主肾虚3.早春之时,脉毛,色白,其病机是:A 肝血亏虚B 肺气失宣C 外邪袭肺D 木受金克E 水不涵木4.病人语声喑喑然不彻者,病在:A 头中B 骨节间C 心膈间D 腹中E 脏腑5.病人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病在:A 头中B 骨节间C 心膈间D 腹中E 脏腑6.虚劳病的面色主要是:A 色青B 色赤C 色黄D 色白E 色黑(二)B型题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7.“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治宜:8.表里同病,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治宜:A 表里同治B 急当救表C 急当救里D 先治卒病,后治痼疾E 随其所得而攻之9.卒厥病入脏的症状是:10.卒厥病入腑的病机是:A 身热、汗自出B 唇口青、身冷C 呼吸动摇振振D 身和、无汗E 身和、汗自出(三)C型题11.xx语声喑喑然不彻者,病在:12.xx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病在:A 头中B 腹中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3.《金匮要略》治未病的含义是:14.《内经》治未病的含义是:A 未病先防B 已病防变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四) X型题15.《金匮要略》中提到的预防思想有:A 未病先防B 既病防变C 早期治疗D 防止误治E 避免外伤16.《金匮》中治疗杂病提出了哪些治疗原则?A 虚实必须异治B 表里当分缓急C 新旧宜分先后D 攻邪当随其所得E 先解表后治里17.“千般疢难,不越三条”指的是:A 外邪中皮肤肌表B 经络受邪入脏腑C 情志刺激D 房室金刃,虫兽所伤E 饥饱失调18.《金匮》第一篇中诊断举例有: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E 腹诊二、问答题19.肝虚证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其意义何在?20.xx对杂病发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1.仲景对杂病提出的治疗原则有哪些?一、选择题参考答案(一)A型题1. C2. D3. D4. C5. A6. E(二)B型题7. C8. B9. B10. E(三)C型题11. D12. A13. B14. A(四)X型题15. A B C E16. A B C D17. A B D18. A B D二、问答题19.肝虚证的治疗原则是“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金匮要略》习题练习绪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金匮要略》的全称是A.《金匮要略方论》B.《金匮玉函要略方》C.《金匮玉函经》D.《伤寒杂病论》E.以上都不是2.《金匮要略》认为杂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是A.房劳 B.客气邪风侵袭 C.七情 D.五脏元真不足 E.虫兽灾伤3.《金匮要略》中使用最多的方剂是A.麻黄汤 B.小建中汤 C.桂枝汤 D.大承气汤 E.小柴胡汤4.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时代谁人所着A. 华佗 B.王叔和 C.扁鹊 D.赵开美 E.张仲景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是A.《内经》 B.《难经》 C.《金匮要略》 D.《易经》 E.《中藏经》6. 《金匮要略》的辨证方法是A.卫气营血辨证 B.经络辨证 C.六经辨证 D.三焦辨证 E.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7. 在《金匮要略》成书过程中作过贡献的2个人是A.王洙、林亿 B.王叔和、王洙、 C.赵开美、林亿 D.陈修园、唐容川 E.徐忠可、尤在泾8. 《金匮要略》一书的基本理论是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运行学说 D.脏腑经络学说 E.三因学说9.《金匮要略》的诊脉部位是A.寸口三部法 B.趺阳诊法 C.寸口与趺阳诊法并存D.寸口与趺阳、少阴诊法并存 E.寸口、趺阳、少阴、少阳四种诊法并存10. 《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为A.五脏元真通畅B.厥阳独行C.客气邪风D.五邪中人E.以上都不是11. 《金匮要略》一书的主要精神是A.贯彻了阴阳五行学说 B.重视天人相应,强调整体观念C.以脏腑病机结合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D.强调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精神 E.治疗重视因势利导12. 浊邪是指A.雾露之邪B.水湿之邪C.寒邪D.风邪E.谷饪之邪14. 调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A.未病先防B. 既病防变C.一般治疗D. 扶正祛邪E. 以上都不是13.《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所论病症分类,阳病是指A.属外表经络的病证B.属内部脏腑的病证C.外感病证D.邪实病证E.热性病证14. “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中的“至而不至”是指A.以得甲子,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B.以得甲子,天未温和C.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D.以得甲子,天温和不去E.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15.其性重浊、易流关节、伤及下部的病邪是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清邪 E.火邪16. 其性散漫、多中肌表、发病常见于午前的病邪是A.湿邪B.风邪 C.寒邪 D.清邪 E.燥邪17. 《金匮》认为杂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在于A.五脏元真不足 B.客气邪风侵袭 C.七情 D.房劳 E.虫兽灾伤18.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反应了张仲景辨证论治注重A.人体正气B. 病治异同C. 标本缓急D. 致病邪气E.脏腑经络的病机变化19.望诊见鼻头色微黑的病机是A.虚劳 B.肝病 C.肾水反侮脾土 D.瘀血 E.痰饮20.肝病乘脾,临床上望诊常见A.鼻头色白 B.鼻头色青 C.鼻头色黄 D.鼻头色赤 E.鼻头色黑21.病在中焦属实者的呼吸特点为A.其吸而微数 B.其吸远 C.其吸促 D.呼吸动而振振摇E.喘22.病在下焦的呼吸特点为A.其吸而微数 B.其吸远 C.呼吸动而振振摇 D.息引胸中上气E.其吸促23.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属A.头中病 B.骨节间病 C.心膈间病 D.腹中痛 E.肝胆病24.病人头中有病,闻诊可见A.语声喑喑然不彻 B.语声寂然,喜惊呼 C.语声洪亮 D.语声啾啾然细长 E.语声低微1.简述五邪中人的特点。
金匮要略选读练习题库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综合练习一、名词解释1.五常 2.风气 3.元真 4.客气邪风 5.疢难 6.导引7.吐纳 8.膏摩 9.未至而至 10.阳病 11.阴病 12.五劳13.七伤 14.六极 15.谷饪 16.五邪 17.厥阳 18.卒厥19.脉脱 20.四季脾王 21.痼疾 22.卒病二、填空题1.若,。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2.病人脉浮者在前,,浮者在后,,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3.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此为卒厥。
4.师曰:夫治未病者,,,。
5.夫肝之病,补用,助用,益用之药调之。
6.清邪,浊邪,大邪,小邪中里,谷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7.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也。
8.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后乃治其。
9.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如渴者,与猪苓汤。
余皆仿此。
10.五脏病各有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为病。
三、单项选择题1.《金匮》认为杂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A.客气邪风侵袭 B.七情 C.房室竭乏 D.五脏元真不足E.虫兽、金刃灾伤2.冬至之后,“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中的“至而不去”是指()A.以得甲子,天未温和 B.未得甲子,天因温和 C.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 D.以得甲子,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 E.未得甲子,天大寒不解3.《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中的“六微”是指()A.六种疾病 B.六淫 C.六经 D.六气 E.六腑4.其性散漫,中人肌表,发病常在午前的病邪是()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雾露之邪 E.热邪5.其性清轻上浮,易伤人上部和皮腠的病邪是()A.风邪 B.湿邪 C.寒邪 D.雾露之邪 E.热邪6.其性紧束,常在暮时发病,多中于经络之里的病邪是()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饪之邪 E.雾露之邪7.望诊见鼻头色微黑的病机是()A.虚劳 B.肝病 C.肾水反侮脾土 D.瘀血 E.痰饮8.肝病乘脾,临床上望诊常见()A.鼻头色白 B.鼻头色青 C.鼻头色黄 D.鼻头色赤 E.鼻头色黑9.病在中焦属实者的呼吸特点为()A.其吸而微数 B.其吸远 C.其吸促 D.呼吸动而振振摇 E.喘10.病在下焦的呼吸特点为()A.其吸而微数 B.其吸远 C.呼吸动而振振摇 D.息引胸中上气E.其吸促11.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属()A.头中病 B.骨节间病 C.心膈间病 D.腹中痛 E.肝胆病12.病人头中有病,闻诊可见()A.语声喑喑然不彻 B.语声寂然,喜惊呼 C.语声洪亮D.语声啾啾然细长 E.语声低微13.春季,下列各组色脉中,何者病情最重()A.色青脉石 B.色青脉毛 C.色白脉毛 D.色青脉弦 E.色青脉洪14.卒厥见身和、汗自出的病机为()A.表卫不固 B.阳气涣散 C.阴阳离决 D.气血通畅 E.亡阴15.早春时,出现色白,脉毛的机理是()A.肺气郁闭 B.邪犯肺卫 C.肺气虚 D.金克木 E.风邪恋肺16.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的病机是()A.邪热消谷 B.脏气为邪气所改变 C.胃阳渐复 D.邪气渐退E.虚阳浮越17.卒厥见唇口青,身冷的机理是()A.血液郁滞,阳气闭阻 B.气血逆乱 C.邪气闭阻,血液郁滞,阳气涣散D.阳气虚衰,阴寒内盛 E.气随血脱18.其性重浊,易伤人关节及下部的病邪是指()A.寒邪 B.雾露之邪 C.热邪 D.风邪 E.湿邪19.对虚劳望诊,可见()A.色白 B.色黑 C.色黄 D.色赤 E.色青四、多项选择题1.“治未病”的含义是()A.未病先防 B.早期治疗 C.已病防传 D.适时治疗 E.谨防误治2.《金匮》提出疾病的预防方法有()A.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 B.保持五脏元真通畅C.无犯王法,避免禽兽灾伤 D.房室勿令竭乏E.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3.《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提出杂病的治疗原则有()A.治未病 B.虚实异治 C.表里应分缓急 D.新久宜有先后E.攻邪当随其所得4.根据《金匮》对阳病的与阴病的分类,下列何种病属阳病()A.头痛 B.腰痛 C.肠鸣 D.脚挛急 E.哕5.《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对面部望诊指出()A.色青为痛 B.色白为亡血 C.色鲜明者为有留饮 D.色黄者便难E.色赤者为热6.《金匮》指出“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金匮要略》习题绪论一.选择题(一)A型题1.《金匮要略》的理论核心是:A 阴阳五行学说B 五运六气学说C 四诊八纲学说D 脏腑经络学说E 六经辨证学说2. 校订《金匮要略方论》的作者是:A 张机B 王叔和C 王洙D 巢元方E 林亿(二)B型题3. 《金匮要略方论》的原作者是:4. 在宋翰林院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是:A 张仲景B 王叔和C 王洙D 林亿E 赵开美(三)C型题5. 《金匮要略》前22篇共载方:6. 《金匮要略》前22篇共用药:A 205首B 113首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四)X型题7. 《金匮要略》的主要内容包含:A 内科学B 妇科学C 外科学D 护理学E 预防医学8. 《金匮要略》的治疗手段包括:A 药物B 针灸C 外治D 食疗E 按摩9. 《金匮要略》中药物剂型有:A 汤剂B 丸剂C 散剂D 洗剂E 坐药二、问答题10. 《金匮要略》的学术成就有哪些?包含哪些基本论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 1. D 2. E(二)B型题 3. A 4 C(三)C型题 5. A 6. D(四)X型题7.A B C D E 8. A B C D E 9. A B C D E二、问答题10. 《金匮要略》的学术成就有哪些?包含哪些基本论点?学术成就主要有①建立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②创制应用广泛、配伍严谨,疗效显著的杂病治疗方剂。
基本论点有:①重视整体,以脏腑经络为辨证核心;②强调治未病;③据脉论理;④治病求本,重视人体正气;⑤因势利导(陶汉华)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一、选择题(一)A型题1.《金匮要略》中治未病的含义是:A 未病先防B 早期治疗C 既病防传D 谨防误治E 适时治疗2. 病者关前脉浮,一般主病是:A 发热B 表气虚C 主里虚D 主表证E 主肾虚3.早春之时,脉毛,色白,其病机是:A 肝血亏虚B 肺气失宣C 外邪袭肺D 木受金克E 水不涵木4. 病人语声喑喑然不彻者,病在:A 头中B 骨节间C 心膈间D 腹中E 脏腑5. 病人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病在:A 头中B 骨节间C 心膈间D 腹中E 脏腑6. 虚劳病的面色主要是:A 色青B 色赤C 色黄D 色白E 色黑(二)B型题7. “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治宜:8. 表里同病,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治宜:A 表里同治B 急当救表C 急当救里D 先治卒病,后治痼疾E 随其所得而攻之9. 卒厥病入脏的症状是:10. 卒厥病入腑的病机是:A 身热、汗自出B 唇口青、身冷C 呼吸动摇振振D 身和、无汗E 身和、汗自出(三)C型题11. 闻语声喑喑然不彻者,病在:12. 闻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病在:A 头中B 腹中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3. 《金匮要略》治未病的含义是:14. 《内经》治未病的含义是:A 未病先防B 已病防变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四) X 型题15. 《金匮要略》中提到的预防思想有:A 未病先防B 既病防变C 早期治疗D 防止误治E 避免外伤16.《金匮》中治疗杂病提出了哪些治疗原则?A 虚实必须异治B 表里当分缓急C 新旧宜分先后D 攻邪当随其所得E 先解表后治里17.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指的是:A 外邪中皮肤肌表B 经络受邪入脏腑C 情志刺激D 房室金刃,虫兽所伤E 饥饱失调18. 《金匮》第一篇中诊断举例有: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E 腹诊二、问答题19. 肝虚证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其意义何在?20. 仲景对杂病发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1. 仲景对杂病提出的治疗原则有哪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 1. C 2. D 3. D 4. C 5. A 6. E(二)B型题7. C 8. B 9. B 10. E(三)C型题11. D 12. A 13. B 14. A(四)X型题15. A B C E 16. A B C D 17. A B D 18. A B D二、问答题19. 肝虚证的治疗原则是“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天津2017年上半年中西医结合医师:金匮要略方论序2013-11-29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痰火上扰所致经行情志异常的首选方剂是A.生铁落饮B.二陈汤C.温胆汤D.小半夏汤E.导痰汤2、患者,男,70岁。
神志痴呆,表情淡漠,举止失常,面色晦滞,胸闷泛恶,舌苔白腻,脉滑。
其病机是A.痰迷心窍B.痰火扰心C.心血瘀阻D.肾精亏虚E.心脾两虚3、某女,58岁。
因劳累出现左胸不适,疼痛,心电图示急性心梗。
最为积极的治疗方法宜用A.药物治疗B.主动脉气囊反搏治疗C.静脉溶栓D.冠状动脉内形成及支架植入术E.外科手术治疗4、如果该膀胱结石患者具有下列情况则不宜行经膀胱镜碎石,除了A.结石大于5cmB.糖尿病患者C.尿道外伤性梗阻者D.膀胱憩室内结石E.结石较硬者5、下列不是消渴另一名称的为A.消中B.膈消C.肺消D.消瘅E.上消6、女性,24岁。
进餐时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目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约20分钟后抽搐停止神识清醒,自觉肢体酸痛。
头颅CT、血液生化检查均正常。
自幼有类似发病,其诊断足A.癔症性抽搐B.低血钙性抽搐C.脑寄生虫病D.癫癎大发作E.昏厥性抽搐7、患儿,9岁。
头晕、乏力、心悸、胸闷、食欲不振1周。
2周前曾患上呼吸道感染。
体格检查:面色苍白,心脏听诊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低平。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增高。
其可能的诊断是A.先天性心脏病B.风湿性心脏病C.病毒性心肌炎D.室间隔缺损E.房间隔缺损8、辨别寒热真假时,真象常反映在()A.皮肤B.四肢C.舌、脉D.面色E.以上均非9、下列各项,可闻及心尖部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的是A.主动脉瓣狭窄B.二尖瓣狭窄C.二尖瓣关闭不全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三尖瓣狭窄10、患者小便极少,甚至无尿,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神志昏蒙,恶心呕吐,四肢欠温,痰壅盛,苔白腻,脉沉缓,其治则是A.豁痰降浊,滋补肝肾B.豁痰降浊,辛温开窍C.清热化湿,温补脾肾D.豁痰降浊,平肝熄风E.以上都不是11、患者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
治疗应选用A.牛膝B.桃仁C.红花D.郁金E.鸡血藤12、下列各项,属妊娠剧吐肝胃不和证主要症状的是A.呕吐血性分泌物B.呕吐清水C.呕吐痰涎D.呕吐食物残渣E.呕吐酸水或苦水13、关于母乳喂养知识,下列错误的一项是A.营养丰富,易于吸收B.可增进婴儿免疫力C.贫血发生率较高D.促进母子感情E.钙磷比例适宜,较少发生低钙血症14、下不属于职业道德特点的是A.专业性B.稳定性C.多样性D.义务性E.适应性15、虚劳的辨证论治以何为纲A.气血阴阳B.外热内寒C.阴阳失调D.气血失和E.五脏虚证16、患者面色苍白,时而泛红如妆,其证型是A.实热内炽B.阴虚火旺C.肝胆湿热D.真寒假热E.真热假寒17、表证与里证最主要的区别是A.寒热B.汗出C.口渴D.头痛E.二便18、崩漏的常见病因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血瘀B.肾虚C.气虚D.脾虚E.血热19、消风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防风、羌活B.荆芥、白芷C.防风、细辛D.白芍、木通E.知母、石膏20、患者,女,29岁,已婚。
自然流产后5年,近3年一直未孕,月经稀发,量少,偶有闭经,体重增加明显,带下量多,胸闷纳差,舌淡胖,苔白腻,脉濡滑。
基础体温为单相。
治疗应首先考虑的方剂是A.开郁种玉汤B.苍附导痰丸C.温胞饮D.养精种玉汤E.右归丸21、脑出血出现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提示病变部位在A.小脑B.脑叶C.脑桥D.内囊E.丘脑22、SLE的诊断如符合诊断标准中的几项就可诊断A.二项以上B.三项以上C.四项以上D.五项以上E.六项23、患儿,女,10岁。
因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半月就诊。
现症见: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局部红肿,灼热,发热不退,头重身困,心悸气短,疲乏无力,心界扩大,心脏杂音,纳呆泛恶,舌苔腻,脉濡滑。
其首选方剂是A.桂枝芍药知母汤B.炙甘草汤C.大秦艽汤D.补阳还五汤E.蠲痹汤24、下列可出现急性腹痛的疾病是A.反流性食管炎B.慢性胃炎C.肝炎D.胃、十二指肠溃疡E.肠梗阻25、患儿,10个月。
腹泻3天,鼻塞流涕,每日大便10余次,呈稀水样,臭味不甚,尿黄。
查体:体温38℃,皮肤弹性尚好,前囟平,哭时有泪。
听诊心肺正常,肠鸣音亢进,舌苔薄白,指纹红,达于风关。
大便镜检无异常。
应首先考虑的是A.细菌性肠炎风寒证B.细菌性肠炎湿热证C.病毒性肠炎风寒证D.病毒性肠炎湿热证E.霉菌性肠炎风寒证26、头痛晕沉,腹泻自汗者,属于A.太阴经B.少阴经C.阳明经D.少阳经E.厥阴经27、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X线检查,心影表现为A.梨形心B.烧瓶心C.球形心D.靴形心E.普大心28、患者男性,症见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泻下完谷不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可用A.附子理中汤B.参苓白术散C.四神丸D.胃苓汤E.平胃散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某男,27岁。
症见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脉弦。
为A.表寒里热证B.半表半里证C.表热里寒证D.表邪入里证E.表热证2、患者,男,48岁。
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已2年半,服用马利兰治疗效果较好。
近期出现乏力,低热,鼻衄。
检查:脾大肋缘下6cm,血红蛋白70g/L,外周血原始粒细胞比例大于20%。
应首先考虑的是()A.脾功能亢进B.慢粒急变C.合并肺结核D.骨髓抑制E.急性溶血3、未经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平均生存期为A.1个月左右B.2个月左右C.3个月左右D.4个月左右E.半年4、患者,男性,40岁。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0天,对诊断最有帮助的血清酶是A.GOT B.CPK-MB同工酶C.CPK D.GPT E.LDH同工酶5、某患者查体所见:右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消失,叩诊呈实音,呼吸音消失,气管向左侧移位。
此体征符合A.左侧肺不张B.右胸腔积液C.右下大叶性肺炎D.右侧气胸E.右侧肺不张6、肺痈初期选方为A.桑菊饮B.银翘散C.麻杏石甘汤D.千金苇茎汤E.如意解毒散7、原发性闭经多由于____A.气血虚弱所致B.肝脾不调所致C.肝肾不足所致D.气滞血瘀所致E.湿热下注所致8、女性不孕症监测有无排卵时,下列哪项检查不必要A.阴道细胞学检查B.宫颈黏液涂片检查C.基础体温测定D.经前诊刮或子宫内膜活检E.腹腔镜检查9、对于瘀血所致崩漏,应采用的治法是A.滋补肝肾法B.收涩止血法C.益气摄血法D.塞因塞用法E.以上都不是10、医师张某,因嫌弃在医院工作工资太少,从医院辞职后从事医药销售工作已有二年,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其作如何处理A.处以罚款3 000元B.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C.处以罚款1万元以上D.令其在规定期限内回医院工作E.以上都不对11、恶性卵巢肿瘤与良性卵巢肿瘤相比错误的是A.病程短,迅速增大B.双侧多见C.肿块边界清晰D.逐渐出现恶病质E.表面不平12、某男,13岁。
感冒1周后出现皮肤淤点,血小板检查为40×109/L,骨髓象示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
曾服用药物治疗,反复发作,症状时轻时重,就诊时斑色暗淡,多散在出现,时起时消,过劳则加重,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弱。
应诊为A.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证B.过敏性紫癜,阴虚火旺证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不摄血证D.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妄行证13、测定中心静脉压时,测压玻璃管的零点应在A.胸骨角水平B.右心房中点水平C.锁骨中点水平D.剑突水平E.右心室中点水平14、在科学上,高能物理和天体物理的研究证明,地球上的核反应、元素蜕变现象与宇宙天体运动存在共同规律,这说明这两种现象之间具有__。
A.间接的联系B.内在的联系C.偶然的联系D.本质的联系E.外部的联系15、小蓟饮子与导赤散共有的药物不包括A.生地黄B.甘草C.竹叶D.木通E.滑石16、下列可导致嗜睡的是A.心脾两虚B.心肾阳衰C.营血亏虚D.心肾不交E.胆郁痰扰17、下列关于小儿热量需要的叙述,正确的是A.按体重算,每日需要的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B.生长愈快,需要热量愈多C.排泄所损失的热量占总热量的15% D.婴儿每日所需的总热量为418.6 kJ (100 kcal) E.小儿哭闹时,能量需要增加2倍18、患者,男,55岁。
慢性肾炎病史7年。
现水肿明显,下肢尤甚,面色咣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纳呆,阳萎,舌嫩淡胖有齿痕,脉沉细。
检查:尿常规示:蛋白(+++),镜检可见颗粒管型。
治宜A.附子理中汤合真武汤B.玉屏风散合六味地黄丸C.归芍地黄汤D.参芪地黄汤E.理中丸19、如若患者出现肢体疼痛麻木者,应加用A.鸡血藤、丹参、桃仁、红花B.炒枣仁、柏子仁、远志C.白芥子、胆南星D.附子、肉桂E.芍药20、对急性,肾炎诊断和鉴别诊断最有价值的血液化验是A.血沉增快B.白细胞总数增高C.4~8周总补体及C3下降D.轻度贫血E.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ASO)21、在骨髓细胞学检查中,粒红比值正常可见于哪种病变A.多发性骨髓瘤B.缺铁性贫血C.急性化脓感染D.急性溶血性贫血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2、富含油脂,能够润肠通便,治老人、虚人便秘多用的药物是A.火麻仁、郁李仁B.火麻仁、芦荟C.苦杏仁、当归D.番泻叶、牵牛子E.芒硝、柏子仁23、男性,70岁。
喘促气短,声低气怯,咳声低弱,咳痰稀白,自汗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弱无力。
治疗应首选A.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B.生脉散合补肺汤C.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D.参蛤散合金匮肾气丸E.苏子降气汤合二陈汤2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大黄的功效A.泻下攻积B.清热泻火C.凉血解毒D.逐瘀通经E.利尿通淋25、某男,40岁。
胃脘部刺痛,痛处固定,拒按,有痞块,腹满,纳少,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查:胃镜示早期胃癌。
治宜A.膈下逐瘀汤B.海藻玉壶汤C.血府逐瘀汤D.柴胡疏肝散E.开郁二陈汤26、头痛晕沉,腹泻自汗者,属于A.太阴经B.少阴经C.阳明经D.少阳经E.厥阴经27、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X线检查,心影表现为A.梨形心B.烧瓶心C.球形心D.靴形心E.普大心28、患者男性,症见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泻下完谷不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可用A.附子理中汤B.参苓白术散C.四神丸D.胃苓汤E.平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