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专题(二)-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399.04 KB
- 文档页数:8
2017年9月6日断句(一)1.【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1 2018年1月27日 周末培优 高考频度:
★★★★☆ ┇ 难易程度:★★★☆☆
【2016—2017学年山西太原五中第一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金•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
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
注:①“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
②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句中“鸟羽轻”意义双关: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紧急;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的
迅疾。
B .“敝裘羸马月三更”,紧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诗人连夜赶路的
情景。
C .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
向邓州进发。
D .“未能免俗私自笑”,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
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D 2.情感:①希望终老田园;②心念国事;③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矛盾、无奈之情。
文言文阅读专题(二)【江西省鹰潭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罕字师言,以荫知宜兴县。
县多湖田,岁诉水,轻重失其平。
罕躬至田处,列高下为图,明年诉牒至,按图示之,某户可免,某户不可免,众皆服。
西方用兵,仍年科箭羽于东南,价踊贵,富室至豫贮以待鬻。
罕白郡守,倍其直市之,而令民输钱。
旁州闻之,皆愿如常州法。
累迁户部..判官。
修太宗别庙,中贵人大虑材,将一新之。
罕白是特岁久丹漆黯暗,但当致饰耳,榱栌皆如故,唯易一楹,省缗钱..十万。
出为广东转运使。
侬智高入寇,罕行部在潮,广州守仲简自围中遣书邀罕,罕报曰:“吾家亦受困,非不欲归,顾独归无益,当求所以相济者。
”遂还惠州。
州之恶少年正相率为盗,惠人要罕出城,及郊,遮道求救护者数千计。
罕择父老可语者问以策,曰:“吾属.皆有田客,欲给以兵,使相保聚。
”罕曰:“有田客者如是,得矣,无者奈何?”乃呼耆长发里民,补壮丁。
募有方略者,许以官秩、金帛,使为甲首。
久之,无至者。
有妇人诉为仆夺钗珥,捕得之,并执夺攘者十八辈,皆枭首..决口置道左,传曰:“此耆长发为壮丁不肯行者也。
”观者始有怖色。
乃简卒三千,顺流而下。
将至广,悉众登岸,营于南门。
智高临观,相去三十步,见已严备,不敢犯。
罕徐开门而入,智高遂解去。
徙知潭州。
为政务适人情不加威罚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却之则勃骂前守每叱逐之罕独引至前委曲徐问久稍可晓。
乃本为人妻,无子,夫死,妾有子,遂逐妇而据家资,屡诉不得直,因愤恚发狂。
罕为治妾而反其资,妇良愈,郡人传为神明。
以光禄卿卒,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王罕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为政/务适人情/不加威罚/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却之/则勃骂前守/每叱逐之/罕独引至前/委曲徐问久/稍可晓。
B.为政务适人情/不加威罚/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却之则勃骂/前守每叱逐之/罕独引至前委曲/徐问久/稍可晓。
2018年1月20日周末培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6-2017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4题。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平坦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用来…2.下列加方框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孰能讥之乎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B.不随以止也无物以相之C.造物者之无尽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D.于人为可讥何为其然也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B.悟言一室之内C.而今安在哉D.渺渺兮予怀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A.后代人犯了错并使之流传下去,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B.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为它正名的事情,怎能说得好呢!C.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D.后代人犯了错并使之流传下去,却没有人能够为它正名的事情,怎能说得完呢!(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5-7题。
黄冈竹楼记王禹偁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2017年12月3日每周一测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流觞.(shānɡ)属.客(shǔ)符契.(qì)清流激湍.(tuān)B.袅.袅(niǎo)修禊.(xì)愀.然(qiǔ)山川相缪.(liáo)C.会稽.(jī)舳.舻(zhú)酾.酒(lī)游目骋.怀(chěnɡ)D.桂棹.(zhào)蜉.蝣(fú)枕藉.(jiè)放浪形骸.(hái)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一世②俯仰B.①而.不知其所止②客喜而.笑C.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②悟言一.室之内D.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②不知东方之.既白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A.顺流而东.也 B.齐.彭殇为妄作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麋鹿4.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全部循环一次为60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标记日期的,农历每月初一为晦,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朔。
C.“修禊事也”中的“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在三月三日这一天,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D.“苏子”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孟子等。
也用以尊称对方,如“吾不能早用子”中的“子”。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两句来表达自己反对把生和死、长寿与短命等同的看法。
(2)苏轼《赤壁赋》中“,”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个体生命短暂渺小的感慨。
12018年3月31日 周末培优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阅读《勾践灭吴》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 .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 致:走到 B .将帅二三十子夫妇以蕃.蕃:从事农业生产 C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释:免除 D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食:给……吃 2.下列各组加点虚词意思和用法一样的一项是A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B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 C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将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D .其.达士,洁其居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3.下列各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勾践说于国人曰。
2018年4月3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2017年高考浙江卷】例文略,参考4月2日典例部分。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2)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
【参考答案】
(1)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2)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劝学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
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
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
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
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
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
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
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
圣人生于疾学。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
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
1。
2017年11月12日每周一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婆娑.(suō)瞥.见(piě)浆.液(jiāng)管窥蠡.测(lí)B.镶嵌.(qiàn)萧索.(suǒ)荔.枝(lì)涸.辙之鲋(gù)C.蕈.菌(xùn)绿.林(lǜ)纤.腰(xiān)孜.孜不倦(zī)D.折.腾(zhē)磐.石(pán)猗.郁(yī)浅尝辄.止(zh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瞋目绿洲淬火了截爽直B.繁密笙萧忸怩急不瑕择C.惺松蠕动臆测惮精竭虑D.愀然撷取松弛气冲宵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天晚上月朗风清,四下一片寂静。
难得相聚在一起,大家坐在院子里喝着茶,谈笑..自若..,每个人都有了不知今夕何夕的感受。
B.在大好形势下,执黑棋的一方走得非常不冷静,先是走出两手昏棋,几手后竟然又鬼.使神差...地走出了一步让人看不懂的败棋。
C.高中的好朋友知道我非常喜欢悬疑文学,毕业前夕,她送给我一套珍藏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直到现在我还敝帚自珍....。
D.冬日的暖阳会吸引蚂蚁们倾巢出动....。
在阳光下,它们活动筋骨,悠闲踱步,一旦感受到寒意,就会立刻躲进温暖的洞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亚洲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给世界带来了信心。
B.世界上独一无二、风格奇特的福建客家土楼民宅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C.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D.他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厂子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他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在座谈会上,抗洪救灾英模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水库除险加固、河流治理、城市供排水、道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②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③毕业时,虽然我们班的同学都没有许下海誓山盟....,但是我们在心中一直把彼此当做一辈子的朋友。
④在热烈的掌声中,这次为期一周的漫长的论证会终于打退堂鼓....了。
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⑤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者....,他对 20 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⑥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扎克伯格,创办了自己的公司facebook,如今已是亿万富翁。
A.①②④ B.①③⑤C.②⑤⑥ D.③④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福彩“双色球5亿派奖”最后一期因技术原因取消直播、延迟开奖,有关方面尽管连续发布声明并道歉,但质疑声音难以平息。
B.梁启超是一代大儒,学识超群,才华横溢,是一致公认的晚清第一学者,被评为中国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C.有人认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成效不大,是由于长期以来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紧密相关的制度改革滞后造成的。
D.公安部部长说,将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规定领导干部凡对司法活动打招呼的,都要进行记录,造成后果的要倒查责任。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蔚蓝的天空覆盖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人生。
,;;。
,就会看到最精彩的世界和完美的人生。
①无论你走哪样的路②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③幸福的光芒来到时,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悄悄地走过那些平坦、崎岖的道路④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⑤犹如一抹抹阳光,这一抹抹阳光洒在那平坦、崎岖的道路上⑥只有抱着永不停息的信心和希望一步一步向前迈,才能闯荡出人生的辉煌A.①④②⑤⑥③B.①②④⑥③⑤C.⑤①④②⑥③ D.⑤②④⑥③①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作者鲁迅。
每日一题君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言文阅读每日一题君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言文阅读2017年3月20日碑志类文言文(一)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5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
呜乎!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
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
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
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
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
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
女七人。
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人纯实不欺欺:欺骗B.不治科举文词治:研究C.要必申其意申:施展D.召君问其制问:询问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申:表达。
要善于运用学过的书本知识,解决书外问题。
如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这里的申就是表达,说明的意思。
2018年1月16日文言文阅读专题(二)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
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馀,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①,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
年三十三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注释:①釐(xī):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属:撰写B.谦让未遑.也遑:闲暇C.冯敬之属尽害.之害:损害,伤害D.为赋以吊.屈原吊:慰问,引申为悼念死者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B.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C.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D.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秀才: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设秀才科,后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称呼,文中指优异的才能。
B.博士:古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超迁:越级提拔。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也有作降职远调的。
古代表示官职提升的还有“擢”“陟”“除”等。
D.改正朔:改用新的历法。
正朔即正月初一。
夏商周以来,每更换一个朝代,也相应地改变一次历法,故有“夏历”“周历”之称。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
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
B.贾谊奉命制定新的法令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遭到朝中绛侯灌婴等人的诽谤,说他年轻学浅,总想擅权弄事。
C.贾谊被从长沙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说明,使文帝夜半前席。
D.贾谊多次上奏疏给皇上,反对分封,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否则将兴起灾难。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
(2)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参考答案】1.C2.D3.C4.B5.(1)贾谊已经辞别朝廷前往任所,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被贬谪而去的,心情抑郁(不愉快)。
(2)梁怀王是文帝的小儿子,很受文帝的宠爱,而且爱读书,(文帝)因此派贾谊担任他的老师。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B项结合文本内容‚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可知,‚奉命制定‛理解有误。
5.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第(1)句中,固定人名字保留‚贾谊‛,‚既‛译为已经,‚卑‛译为地势低洼,‚谪‛译为贬谪。
第(2)句中‚梁怀王,文帝之少子‛(判断句式),‚傅‛译为担任老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
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
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
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
上礼之恭,常自送之。
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
‛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丞相如有骄主色。
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
‛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
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
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袁盎常引大体忼慨。
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
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
‛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
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
赵同泣下车。
上幸上林②,皇后..、慎夫人从。
其在禁中,常同席坐。
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
慎夫人怒,不肯坐。
上亦怒,起,入禁中。
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
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
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
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
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
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整理标点本)【注】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
②上林:秦汉时皇家猎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B.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C.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D.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绛侯之“侯”是古代爵位名,它是春秋五等爵的第一等。
秦汉时代,侯爵作为非宗室人员可封的最高爵位,分为列侯和关内侯两等。
B.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是谥号。
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可以由朝廷赐予,也可由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
C.参乘,指陪乘或陪乘的人,《鸿门宴》中,樊哙给沛公担任参乘。
古代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一人在右陪坐,称为参乘或车右。
D.皇后,皇帝的正妻,是后宫众妃之主。
古代皇后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因此皇后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袁盎出身卑微,父亲曾当过强盗,吕后掌权时,他还是寄身吕禄门下的家臣,孝文帝时靠哥哥保任他为中郎。
后来他因为多次直言进谏,被调至外地任职。
B.袁盎曾劝文帝坚守君臣礼节,不要对周勃礼遇过厚,致使周勃很恨他。
但在周勃被无辜下狱时,他又替周勃辩说,使周勃因而获释,两人又成了好朋友。
C.袁盎有些行为可谓公私兼顾。
受宠的宦官赵同常常加害袁盎,于是袁盎找机会当面羞辱了他,但因袁盎所言符合礼制,文帝只能笑一笑,让赵同下车。
D.孝文帝与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举行宴会,袁盎拉慎夫人入座,惹慎夫人很生气,不肯入座,文帝也很恼怒。
经袁盎解释原因,皇上和慎夫人原谅了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2)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
陛下独不见‘人彘’乎?”5.课内文言文翻译。
(1)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1.D2.A【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识记常见的文化知识。
A项,‚‘侯’是古代爵位名,它是春秋五等爵的第一等‛表述错误,春秋五等爵位依次为:公、侯、伯、子、男。
3.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
D 项,‚袁盎拉慎夫人入座‛错,原文是‚袁盎引却慎夫人坐‛,即袁盎将慎夫人的座位向后拉了一些。
引,拉;却,后退,这样慎夫人就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了。
从下文也可以看出,袁盎强调妾主之间尊卑有序,慎夫人是妾,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
4.(1)不久绛侯责备袁盎说:“我和你兄长交好,现在你这小子却在朝廷上诋毁我!”袁盎最终也没有道歉。
(2)陛下用来替慎夫人考虑的方式,正好是会给她带来祸患的。
陛下难道没见过“人彘”吗?5.(1)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顺便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2)这样,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
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课内文言文语句。
注意关键字词的翻译。
(1)‚若‛、‚为‛、‚因‛;(2)‚然则‛、‚见陵‛被动、‚岂‛。
【参考译文】袁盎是楚地人,字丝。
他的父亲从前曾经与强盗为伍,后来搬迁定居在安陵。
吕后时期,袁盎曾经当过吕禄(吕后侄)的家臣。
等到汉文帝即位,袁盎的哥哥袁哙保举他做了中郎。
绛侯周勃担任丞相,朝觐之后,快步走出朝廷,很是踌躇满志。
皇上对他非常恭敬,常常亲自送他。
袁盎进谏说:‚陛下认为丞相绛侯是什么样的人?‛皇上说:‚他是国家重臣。
‛袁盎说:‚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不是国家重臣。
国家重臣,君主在他则与之同在,君主亡他则与之同亡。
在吕后时期,诸吕掌权,擅自争相为王,刘家的天下就像丝带一样细微,几乎快要断绝。
这个时候绛侯周勃当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