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方法页
- 格式:pdf
- 大小:5.95 MB
- 文档页数:29
初中阅读专题: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方法一、答题方法及步骤1.常见问法①文中的××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
②简要概括××这个人物形象。
③通过文中××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是个什么样的人?④文中××的……(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⑤第×段中画线的句子,刻画了××怎样的性格特征?2.解题技巧(1)人物形象包括:①外在形象: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
②内在形象:性格、品质。
③思想感情:喜欢……、对……的爱等。
(2)概括人物形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等。
②人物做了什么事。
③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
人物形象的概括,都有较固定的术语。
如正面人物常用以下词语概括:公正、勤劳淳朴、仁慈善良、宽容大度、乐于助人、严于律己、聪明能干、机智勇敢、深谋远虑、有志气、有作为、有担当、深明大义、目标专一、立场坚定、乐观坚强、忠厚老实、诚实守信、忠贞不渝、谦虚谨慎、生活节俭、衣着简朴、博学多才、一视同仁、正直无私、义无反顾、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克己奉公、忍辱负重、表里如一、执着隐忍、幽默乐观、沉着镇定、尽职尽责、廉洁正直、舍己为人、行事果断、富有爱心、关爱家人、吃苦耐劳、思虑周全、教子有方、热情好客、善解人意、热爱生活、乐观自信、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细心周到、热情开朗、成熟稳重、温柔体贴、积极进取、活泼可爱、安分守己、温文尔雅、临危不惧、能说会道、聪明伶俐等等。
反面人物则换成相应的反义词语即可,常用词语有:不拘小节、做事马虎、见风使舵、唯利是图、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尖酸刻薄、媚上欺下、阴险狡诈、凶狠残暴、斤斤计较、鼠目寸光、好高骛远、心口不一、奢侈浪费、贪图享乐、心胸狭窄、好吃懒做、放荡不羁、桀骜不驯、卑躬屈膝、不学无术、落后保守、自私自利、自命清高等等。
阅读理解题:人物形象题怎么答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题目: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的XX是一个怎样的人。
首先,我们认真审题,规范答题格式。
看清要求:1.结合文章内容;2.要进行简要分析;3.要总结概括某某的人物形象(总结词)。
综上,建议的答题的格式总结词,从文中的……(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可以看出。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答:自食其力(总结词),从文中他虽然穷困潦倒,但不愿拖累家人,以卖生蚝为生,可以看出于勒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结合文章分析)。
注:审清题目,要你分析你就分析,4分就最少答两点,6分最少答三点。
多答不扣分。
其次,我们不仅要有格式,还要积累一定的总结人物形象的词汇。
例如:谦卑、固执、圆滑、善良、懦弱、胆小怕事、活泼开朗、古灵精怪、目中无人、温文尔雅、重情重义、开朗大方、性格活泼、乐天达观、成熟稳重、幼稚调皮、温柔体贴、内向害羞、外向开朗、善解人意、风趣幽默、积极进取、小心谨慎、悲观失意、好吃懒做、处事洒脱、视死如归、附庸风雅……积累这些词汇,才能在考试的时候信手拈来。
接着:人物分类,知点知面现在,我要讲很重要的一点,是我自己的一点心得。
很多同学会了格式,积累了词汇,但依然写不准确。
不知道如何分析。
我们想一想,我们经常考的都是哪几类的人物?第一种:伟大而著名的“大人物”伟大的政治家,战火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为祖国事业奉献一生的科学家,默默耕耘一生的文学家……那这些成了“家”的人,有没有共同点呢?哪些词汇可以用来形容他们。
这个时候,你仅仅只用善良、简单,这样的词汇,就不足以概括人物的灵魂。
这些人,之所以成功著名,为人们所谨记,他们一定是品格伟大的,有奉献精神的,执着,有着坚定信念的人。
可能涉及到的词汇:朴素、节俭、纯洁、坚毅、执着、强烈的信念感、视死如归、伟大的奉献精神。
第二种:“大人物”的对面,是“小人物”小人物里面有作者持褒奖态度的小人物,也有持批评态度的小人物。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类考题的答题新课标卷的一个重大改变就是有了选考题,而选考题多是小说阅读和传记阅读。
小说阅读常设的一个题就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怎样准确、全面把握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呢?教学中我们试着采用多种方法。
1.可以借助联想与想象,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自己的头脑里“活”起来,让作品中的人物走到我们面前与我们做心灵的对话。
2.从人物描写切入,看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
比如鲁迅先生的《祝福》,我们从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中就可以看出她的命运变化和性格特点。
3.可以从环境切入,看人物性格成长的背景。
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人物成长、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场所,它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
可以说环境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基石。
4.紧扣小说文体知识去答题。
小说的三大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小说中的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法来进行描写。
学生使用这样的方法,确实对答题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能很快地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的文句段落,找到人物相关的描写句子,也能答出一些要点。
但是,往往不够全面,容易遗漏要点,白白丢了很多分,很是遗憾。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帮助学生少遗漏要点或不遗漏要点呢?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这样的办法,感觉效果很是不错。
现权且把它叫做“分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流程”。
具体流程如下:①确定小说主人公;②以主人公为叙述对象,理清情节发展脉络;③抓住每一个情节过程中的人物描写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一、确定小说主人公,把握人物形象。
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即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
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其他次要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人公起一定的映衬作用。
①第一人称有可能是主人公;②着墨多的人物有可能是主人公;③焦点人物有可能是主人公;④主题思想涉及的人;⑤细节刻画的人物;⑥次要人物衬托的人物。
高考语文人物形象分析答题技巧和方法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类考题的答题方法新课标卷的一个重大改变就是有了选考题,而选考题多是小说阅读和传记阅读。
小说阅读常设的一个题就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怎样准确、全面把握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呢?教学中我们试着采用多种方法。
1.可以借助联想与想象,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自己的头脑里活起来,让作品中的人物走到我们面前与我们做心灵的对话。
2.从人物描写切入,看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
比如鲁迅先生的《祝福》,我们从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中就可以看出她的命运变化和性格特点。
3.可以从环境切入,看人物性格成长的背景。
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人物成长、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场所,它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
可以说环境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基石。
4.紧扣小说文体知识去答题。
小说的三大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小说中的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法来进行描写。
学生使用这样的方法,确实对答题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能很快地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的文句段落,找到人物相关的描写句子,也能答出一些要点。
但是,往往不够全面,容易遗漏要点,白白丢了很多分,很是遗憾。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帮助学生少遗漏要点或不遗漏要点呢?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这样的办法,感觉效果很是不错。
现权且把它叫做分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流程。
具体流程如下:①确定小说主人公;②以主人公为叙述对象,理清情节发展脉络;③抓住每一个情节过程中的人物描写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一、确定小说主人公,把握人物形象。
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即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
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其他次要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人公起一定的映衬作用。
①第一人称有可能是主人公;②着墨多的人物有可能是主人公;③焦点人物有可能是主人公;④主题思想涉及的人;⑤细节刻画的人物;⑥次要人物衬托的人物。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答题技巧及训练(一)鉴赏小说形象小说的形象,既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又包括作为人物形象陪衬的事物形象。
鉴赏小说形象是小说考查的重点。
常见的设题类型有: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分析形象的作用。
考向一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
小说主要是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和感染读者。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几乎是小说阅读的必考题:有的试题只检测概括能力,不分析;有的试题是先概括后分析。
例、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解析:从文中看,吴秋明是一位“单身”“心理学博士”;熟知儿童心理,能够学以致用;质朴、善良,有爱心,真心爱儿童村的孩子,并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们。
简要总结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吴秋明是一个细心、耐心,有爱心,充满吸引力的单身心理学女博士的形象。
【设问方式】1.作品中××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他(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3.请概括××与××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知识储备】小说中的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
对比生活中的原型,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更具有代表性。
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
外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要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借助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表现人物小说中人物的身份,所拥有的社会地位,以及他的人生经历,个人涵养、教养等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人物形象分析类试题答题技巧作者:闫利品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中考》2019年第02期一、人物形象分析类试题主要题型人物形象分析类试题,是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常考题,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分析人物的特点,二是分析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分析人物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1.文中××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文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他(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3.请概括××与××的特点,并简要分析。
分析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下面几种题型:1.××这一形象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文中多次提到××,有什么用意?3.作品以××为中心叙事写人,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4.文章中的“我”有什么作用?二、如何分析人物的特点第一,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这些直接影响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结合作品对人物语言、外貌、动作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人物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和其他特点;③关注文中与人物有关的细节描写;④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⑤关注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
第二,进行精确定位,找出作品中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内容:①总体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确定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②找出作品中表现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相关人物进行评价的语句;③找出描写该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句子。
第三,根据所找出的句子,综合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
答题格式有两种:1.用一个判断句综合表述。
××是一个……(综合概括人物特点)+……(点明人物身份)+……(结合具体内容综合分析人物特点)。
人物形象概括解题方法1、抓住细节,展示人物风采。
主要抓住人物描写的方法。
2、抓住细节,丰满人物形象。
理清情节,演绎人物性格发展史。
找准冲突,展现人物思想境界。
3、纵横对比,挖掘人物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有时候不能孤立地来看,还要通过纵横对比来挖掘人物的性格。
4、用文中直接出现的词语。
要特别注意人物描写的语句。
常考题型1、以分析归纳为方式的解说题。
要求学生能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环境、情节、关键语句和具体的写人方法,说明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特征,并据此能概括出作品的主题。
2、以赏析评价为方式的论说题。
要求学生在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观点和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对人物形象的价值取向进行评价。
3、以感悟、联想为方式的延伸题。
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获得启示。
解答上述题型的基本方法有:A是要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入手去剖析,抓住关键的抒情议论语句去体会;B是要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理性的思考来品味人物的特征;C是要善于联想和想象。
出题形式填空题简答分析题选择题易错点1.词语概括不准确,词语积累不够。
对策:平时多积累人物形象的词语。
如亲情类的文章中,多出现母亲和父亲的人物形象的概括。
母亲:吃苦耐劳,关爱子女。
父亲:教子有方,机智聪明。
老师:关爱学生,教法独特,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爱岗敬业等等。
把握不好文章中关于人物描写的分析。
对策:根据文章中心,抓住文章的主要事件,概括出人物的主要形象。
抓住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经历。
品味语言描写,揭示人物思想、情感、性格。
留意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心灵轨迹。
紧扣动作描写,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揣摩心理活动描写,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2.对比的手法没有落到实处。
对策:纵比:即将同一人物个性发展的不同阶段相比较。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在出场时说自己是“罪囚”,听天由命,随遇而安,甚至打算在破庙里暂且安身。
当他明白高太尉派人定要他性命时,才杀死陆虞侯等人,“便出庙门投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