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对高血压病人痰湿体质作用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3
二陈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机制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高血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病发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而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则是一种特殊的高血压类型,其发病机制更是需要深入研究。
二陈汤作为传统中医药方剂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本文将从机制研究的角度,对二陈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二陈汤是由陈皮、炙甘草为主要药材组成的中药方剂。
研究表明,二陈汤具有清热利湿、调理气血的功效。
临床研究表明,二陈汤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提高血液循环,改善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研究人员通过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测,发现二陈汤对其血压调节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具体来说,二陈汤可以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减少动脉舒张压和心率,从而降低血压。
此外,二陈汤还可以减少体液的潴留,防止血容量的增加,减轻心脏负担,进一步降低血压。
此外,二陈汤还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改善微循环状态,从而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研究还发现,二陈汤可以通过调节激素和炎症因子的水平,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从而发挥降低血压的作用。
具体来说,二陈汤可以降低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增加一氧化氮的释放,减少血管收缩,从而降低血压。
此外,二陈汤还可以抑制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的分泌,减轻血管壁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功能,进一步降低血压。
总之,二陈汤作为一种中医药方剂,在临床上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交感神经活性、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炎症反应等多方面有关。
然而,当前对二陈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例如研究样本较小,研究结果缺乏长期随访,缺乏对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等。
中医药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是高血压中期临床常见证型。
笔者以中医学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为基础,阐述了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概况,介绍现代中医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虽然治疗方法各异,但均从脾入手,从痰论治。
标签:高血压;痰湿壅盛;辨证论治;研究进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高,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随之呈明显上升趋势[1],其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2]。
因此,防治高血压病形势不容乐观。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病”的范畴,而痰湿壅盛证是眩晕病的常见证型,根据中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指导思想,及时采用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延缓该证型向虚证类转变的时间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故探索痰湿壅盛型的论治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1 病因病机中医学理论认为痰湿壅盛是高血压病发病的一个重要机制。
《丹溪心法·头眩》言“无痰不作眩”。
《太平圣惠方》云“风与痰相结,上冲于头,则令头眩也”。
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提出“头风眩晕,…皆胸中有宿痰之使然也”。
痰作为无形病理产物,是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程杏轩医案》云“痰生于湿,湿生于脾,由土薄也,土厚则无湿,无湿则无痰矣”说明脾虚则水湿积聚成痰浊。
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痰浊来源或为饮食失节,嗜食肥甘厚味,生湿成痰;或因劳倦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水谷运化不能化为精微,生痰阻中;或由久病耗阴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克伐脾土;或因情志不遂,肝乘脾犯胃,津液不行而酿痰生湿;亦或禀赋素弱,聚湿生痰。
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多见于高血压病中期,病机多属痰湿内阻、痰热瘀互结。
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脾气虚弱无力运化水谷精微,壅塞成痰,故可见舌淡或胖大,苔白腻,脉滑;脾又为气血化生之源,饮食不节,嗜酒无度,过食肥甘厚味,使脾失健运,以致水湿内停,痰浊中阻,精微物质输布壅遏成痰,故可见胸闷,腹胀,呕恶痰涎;脾主四肢,脾病则四肢不得禀水谷气,筋骨肌肉故不用,四肢不用久则痰浊结聚,挟风上扰,蒙蔽清窍,故可见眩晕或头重如裹。
中医食疗对痰湿体制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通过中医食疗来了解痰湿高血压患者的生活状况,在食疗上如何控制好患者的血压,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的抽查,通过观察来体现中医食疗对患者产生的生存影响。
在此之间要进行观察、对照,以及干预的方法。
结果:干预方法之后明显的有变化,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明显的下降,而维度明显的增高。
结论:通过中医食疗进行治疗,着对于痰湿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的有变化,这种治疗办法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调节高血压患者的体制,有助于控制好血压以及各项生存指标,这样保证好痰湿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中医食疗;痰湿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日益的在好转,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高,在当今社会高血压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项生命指标。
因此如何控制好高血压尤其是痰湿体制患者着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
在当前看来,高血压的主要治疗饿办法就是以药物为主要的治疗,但是长期的服用药物难免会给患者的体制增加不同程度的威胁指标,药物过多的服用有时候还可能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
在这种相对比较严峻的生存环境之中,我们要做好痰湿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保障十分的关键。
因此,许多专家提出了要采用中医食疗的办法对这种病症进行治疗,通过这种比较自然的办法来进行治疗,这能够在治疗的同时提高患者的体制,而且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患者的治疗成本。
同时能够增强患者的生存质量的保障。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对本地区的社区进行具体的患者统计,取1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观察组88例,平均年龄38.6岁,最小18岁,最大55岁。
通过对患者具体服用药物进行了解,此之间使用抗高压药物,在有无并发症等能力相对比较类似的状况下,专家通过临床的中医诊断,对这些患有痰湿高血压病人进行具体的跟踪观察,从而对照出不同的效果。
通过他们的性别、年龄、职业、服用药物的状况进行了解,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组的状况有明显的差异性。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疗效【摘要】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高血压类型,中医治疗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半夏白术天麻汤和温胆汤是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常用方剂,具有显著疗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主要由半夏、白术和天麻组成,有清热平肝、化痰止咳的功效;温胆汤包括泽泻、薏苡仁等药物,能调节体内湿热,有助于降血压。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机理在于清热化湿、平肝理气,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该联合方剂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方案,值得推广和应用。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该方剂的具体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范围,以提高其疗效和可信度。
【关键词】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中医治疗、机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总结、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概述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是中医常见的一类高血压类型,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伴有痰湿困滞、气血不畅的体质特征。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属于湿邪内郁、痰浊内滞的疾病范畴,治疗起来相对困难。
传统治疗方法一般通过调理气血、祛痰化湿、促进血液循环等手段来达到治疗效果。
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对患者身体机能产生较大影响,严重者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猝死风险。
及时有效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非常重要。
在中医领域,半夏白术天麻汤和温胆汤被广泛运用于治疗这类高血压,通过调理体内湿痰、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的效果。
对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密切关注自身体质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1.2 中医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重要性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其病机主要是由于体内湿浊积聚、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血压升高。
原发性高血压常见中医体质的中医食疗研究进展原发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在2002年有调查研究显示,全国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达到将近1.6亿,比1991年增长了31%,这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比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进行辩证,再利用中医膳食来调理病理体质来降低血压。
这对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社会压力及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对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1 、原发高血压常见体质中医体质大致分为阴虚质、正常质、湿热质、阳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气虚质、特察质和瘀血质。
如今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体质分型已做了比较多的大规模的研究,邓氏原发性高血压体质进行了分类,分为阳亢和痰湿两大类型,分类依据是临床特征和高血压的病机,认为高血压病理变化的整个过程都伴有两种体质类型的变化。
朱氏等随机对10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患性体质主要是阴虚质和痰湿质。
朱氏等1年里汇集我国9省市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和健康状况的横断面调查数据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的体质的因素包括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体质类型多以痰湿质、阴虚质为主的患者多为原发性高血压。
2、原发高血压的中医食疗中医食疗是控制高血压的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其特点在于能够针对不同的症候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
像阴虚质和痰湿质的患者在饮食方面的干预措施就有所区别,前者因其体内精、津、液亏损,侧重于滋阴生津、壮水制火,后者健运失司,聚湿生痰,痰浊中阻,侧重于健脾利湿食物。
根据人体体质类型的不同,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根据体质的差异,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中医膳食调护,会使原发高血压的治疗疗效事半功倍。
3、中医食疗治疗原发高血压临床研究现今中医食疗对阴虚质研究较多,沈翠珍,彭美慈等10例小样本的先导性研究表明干预后实验组患者阴虚体质明显改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
患者面色潮红、失眠、头晕耳鸣、腰酸、心烦等阴虚症状也明显减少。
中药饮食文化对高血压病的调理效果研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世界各地的许多人都受到其困扰。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替代治疗方法,其中包括运用中药饮食文化来调理高血压病。
本文将探讨中药饮食文化对高血压病的调理效果,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中药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医药理论认为,高血压病是由于脾肾阳虚、肝阴亏损、气血不畅等原因引起的。
中药饮食文化是通过平补、扶正、祛邪的方法来调理身体,从而达到改善高血压病症状的目的。
首先,中药饮食文化强调调整饮食结构和烹饪方法。
根据中医药理论,高血压病患者应该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同时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一些中药饮食文化中的食材,如藕、紫苏、茭白等,被认为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
此外,采用清蒸、煮汤等健康的烹饪方法,也可以减少高血压病食物中的营养素流失,增加食物的营养价值。
其次,中药饮食文化注重药膳的应用。
药膳是将中药材和食材相结合,通过特定的方法烹制而成的食物。
其中,一些中药材被认为具有降血压的功效。
例如,芹菜具有降压、利尿的作用,常被用来制作药膳。
此外,人参、黄芪等中药材也被用来制作药膳,以调理高血压病患者的体质,增强体力和抵抗力。
中药饮食文化的调理效果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实现。
首先,中药饮食文化中的一些食材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对血管壁的损害,降低血压。
例如,蔬菜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及一些中药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黄酮醇等,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作用。
此外,一些中药材具有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的作用,可以减少动脉硬化和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血压。
例如,决明子中的蓝蓝素和车前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都具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有一定帮助。
另外,中药饮食文化也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改善体质达到调理高血压病的效果。
中医将高血压病看作是肾脏功能紊乱、血管壁张力失调等问题引起的,因此,中药饮食文化中的一些药材可以调节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改善体质,从而调理高血压病。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论述摘要: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复杂的基础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几年高血压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高血压疾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危因素。
当前在高血压的治疗上,主要通过西药降压药进行血液的控制,但西药控制的过程中尽管降压效果显著,但其导致的药物药物副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采用中药控制血压,能够更为有效平稳,同时不良反应比较少。
其中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中药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主要方剂,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在临床上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因此本文就半夏白术天麻汤在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以及效果进行研究,为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痰湿壅盛型;高血压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几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极大的提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1],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对血压的有效控制十分重要。
中医在治疗高血压上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心悸、麻痹等范畴,包括了痰湿壅盛型、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以及阴阳两虚型等[2]。
其中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治疗主要自安于燥湿化痰、平肝潜阳等,半夏白术天麻汤是治疗该高血压类型的常用药剂,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随着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的随症加减治疗得到了一定进步。
1.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基础药方为半夏、天麻、白术、陈皮、橘红以及甘草等,主要自安于燥湿化痰、平肝息风。
其中半夏起到了燥湿化痰、止咳降逆的作用,天麻起到了平肝息风、止头眩的作用,半夏与天麻是方剂的君药;另外药方中的白术能够起到健脾燥湿、橘红起到理气化痰、甘草能够调和各种药物的药效,从而充分发挥药物效果。
达到祛除湿痰、减轻眩晕、头晕、胸闷等临床症状。
天麻中所含的天麻素能够起到镇静安神,修复受损脑组织,缓解神经性头痛的效果,是药方中的活性成分,在该药方的实际使用中,除了白术与茯苓之外,其他药物均对天麻中的活性成分的提出率有不用效果。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疗效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而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种类型,主要由于体内湿气重,痰湿壅盛,导致血压升高。
传统中医认为,此类高血压病型多由脾胃虚弱,湿气内停引起,治疗时需要调理脾胃,清除湿气和痰浊。
半夏白术天麻汤和温胆汤是中医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两种常用方剂,它们分别具有清热化痰、健脾化湿和舒肝健胃的功效。
将这两方剂联合使用,可以达到清除湿气和痰浊,调理脾胃,缓解高血压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疗效。
一、对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介绍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最早见于《伤寒论》,由半夏、白术、生姜、甘草、天麻组成。
这方剂主要用于治疗痰涎壅盛所致痰迷、嗜卧、胸膈胀满、惊悸等症。
其中半夏化痰降逆,白术健脾祛湿,生姜解表散寒,甘草和白术共同调和诸药,天麻宣通神髓。
综合起来可以起到清热化痰,健脾化湿的功效。
在治疗高血压患者时,半夏白术天麻汤主要可以清热化痰,解除痰浊,改善脾胃功能,调理气血,降低血压。
尤其在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身上,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效更为显著。
半夏白术天麻汤成为治疗此类高血压患者的常用方剂之一。
二、对温胆汤的介绍温胆汤是由陈皮、香砂、枳实、砂仁、甘草组成的一个中药方剂。
温胆汤具有宣胸缓急,舒肝健脾,和胃消痰的功效,适用于心胸烦满、情志不畅、头晕耳鸣、神志恍惚等症。
对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来说,温胆汤可以调和胃气,消散痰浊,舒肝健胃,有利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状态。
在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时,半夏白术天麻汤和温胆汤的联合应用可以产生协同效应,能够更好地调理脾胃,清除湿气和痰浊,缓解高血压的症状。
半夏白术天麻汤具有清热化痰,健脾化湿的功效,可以清除体内湿气和痰浊,改善脾胃功能,有利于调节血压。
它也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的临床疗效观察》一、引言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中,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针对此类型高血压病,中医常采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
本文旨在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资料与方法1. 病例资料本研究共纳入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具体药物组成包括: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等。
根据患者病情,可适当加减药物。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等指标。
三、结果1. 血压变化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降幅大于对照组。
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头痛、眩晕、胸闷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情况更为显著。
3. 生活质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治疗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改善。
四、讨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化痰利湿、健脾和胃、平肝熄风等作用。
针对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该方剂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这可能与中药的多靶点、多途径作用机制有关,能够全面调节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五、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具有显著的疗效。
该方剂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中医食疗对高血压病人痰湿体质作用的研究1)Study on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od therapy on phlegmatic hygrosis constitution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沈翠珍,孙秋华,沈 勤,谷娟娟,王俊杰,李 玲Shen C uizhen,Sun Qiuhua,Shen Qin,et al(Nursing College o f Zhejiang T 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Univer sity,Zhejiang 310053China)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食疗对调理高血压病人痰湿体质、控制血压、提高生存质量和降低血脂的作用。
[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在社区选择中年高血压痰湿体质病人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医食疗结合常规健康宣教,对照组为常规健康宣教,干预时间12周。
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8周、12周评定病人痰湿体质表现、抗高血压药物用量、血压情况,以及干预前及干预后12周血脂及生存质量变化。
[结果]干预后8周、12周观察组病人痰湿体质分值明显下降(P <0.01),干预后4周抗高血压药物减量人数多于对照组(P <0.01),而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12周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下降明显(P <0.01),SF 36中6个维度得分明显提高(P <0.05或P <0.01)。
[结论]中医食疗可以调理高血压病人的病理体质,有助于控制血压、降低血脂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中医食疗;高血压;痰湿体质;生存质量Abstract Objective:T o probe into the effect o f traditio nal Chinese m edicinefoo d therapy on reg ulating phlegmatic hygr osis constitutio n,contro lling bloo d pressur e,enhancing life quality and decr easing blood lipids for hypertension patients.M ethods:A total of 112middle aged hy pertensio n patients o f phleg m atic hygr osis constitution in the co mmunity met to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 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 ided into test and co ntrol gro ups.Patients in test group had accep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od ther apy co mbined w ith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 for 12w eeks.Patients in contr ol g roup had only accepted general health education fo r 12w eeks.T hen all cases were evaluated befo re the intervention and 4w eeks,8w eeks,12w eek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pectively on constitutional manifestation of phlegm atic hygr osis,anti hy per tensive drugs am ount,blood pressure,the quality o f life and blood lipids lev el of patients at 12w eeks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Scores of phleg matic hyg rosis constitution o f test gro up cases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interv en tion (P <0.01).Number of patients w ith antihy pertensive drug s decrement w as mo re than that of contro l g roup (P <0.01).H ow ever,there w ere no sta tistical sig nificant differ ences betw een the tw o groups in terms of sy stolic pres 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P >0.05).T o tal serum cho lestero l and tr ig lycer ides o f test gro up cases w ere decrease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P <0.01).Conclusion:T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o d therapy m ay regulate the patho logical constitution for hyper tension patients.A nd it can help them to contro l blood pressure,to r educe bloo d lipids and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 f life o f patients.Key words tr 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foo d therapy;hy pertension;phlegmat ic hyg rosis constitution;quality of life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 sn.1009 6493.2011.07.006文章编号:1009 6493(2011)3A 0582 03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
血压水平的高低与高血压病的转归密切相关,长期的血压升高易导致脑卒中、冠心病、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2]。
因高血压长期服药所产生的副反应和经济费用,将对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3]。
因此,如何运用自然疗法有效控制血压和对高血压病早期进行防治,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研究利用中医对食物的独特理解 药食一体观 即食物与药物一样具有治疗作用,根据高血压病人痰湿体质的特点,选择针对性的食物,以探讨其对改善体质、控制血压、降低血脂和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纳入标准 年龄45岁~64岁; 高血压的诊断根据 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修订本)[4]的标准,服用1种或2种抗高血压药物,服药时间 10年,血压不限;或新发现的高血压病人,收缩压140mmH g (1mmH g =0.133kP a)~179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 g ~109mmH g,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 具有阅读能力,要求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 无并发症及其他慢性疾病; 临床中医专家辨证为痰湿体质。
1.2 一般资料 本研究获得病人的同意,并与每位研究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于2009年5月 2010年5月在杭州市上城区中医院所属的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纳入标准选择高血压病人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最终完成研究112例,其中观察组57例、对照组55例,脱失8例,脱失率为7.1%。
112例病人中,男42例,女70例,年龄57.3岁 14.2岁。
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高血压病程、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时间比较,经 2检验或t 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两组病人资料具有可比性。
1)为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专项课题,编号:2007W A002。
582 CH IN ESE N U RSIN G R ESEA RCH M arch,2011V ol.25N o.3A1.3 干预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干预前观察组病人根据血压调整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剂量,若血压 120/80mmHg 者,维持原治疗方案不变;血压<120/80 mmHg者,减抗高血压药物剂量。
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方案不变。
观察组采用中医食疗结合社区常规健康宣教,对照组仅为社区常规健康宣教,干预时间12周。
1.3.1 中医食疗 根据高血压痰湿体质的特点,在查阅文献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制定了高血压痰湿体质食疗方案。
为便于食疗方案的执行,向每位病人发放1本自编的 高血压痰湿体质食疗手册 ;要求病人记录每天的饮食情况,每周上交1次。
内容包括饮食原则和推荐的蔬菜、水果和常用食谱。
1.3.1.1 饮食原则 低盐,<6g/d; 低动物脂肪,每天食油的摄入量<25 g/L; 限酒,男性饮酒精<30g/d,女性<15g/d; 低热量,体质量指数(BM I) 25kg/m2者予主粮250g/d~ 300g/d; 蛋白质、钾、钙、镁、食物纤维丰富,多食具有降压、降脂作用的蔬菜、水果、杂粮和鱼类,每天蔬菜的摄入量> 400g,水果的摄入量>100g;要求少量多餐。
每天坚持食用推荐的蔬菜、水果。
1.3.1.2 推荐的常用食物 菜肴类如洋葱、大蒜、陈皮、山楂、芹菜、花生、黑木耳、芦笋、茄子、海带、西红柿、冬瓜、黄瓜、香菇、紫菜等; 水果类如苹果、梨、猕猴桃、葡萄等; 饮料类如山楂茶、绞股蓝茶、白菊花茶、绿茶、枸杞茶等; 注意限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鸡蛋黄、鱼籽等; 常用食谱,包括陈醋花生、腌大蒜、素炒洋葱、陈皮山楂鲤鱼汤、山楂木耳冬瓜汤等。
1.3.2 常规社区干预 社区安排定期的高血压健康教育讲座及每月1次的血压测量等。
1.4 评价指标1.4.1 痰湿体质常见表现的变化 根据王琦[5]报道的痰湿体质的客观化诊断标准,该评估表包括面色淡黄、眼睑略水肿、舌体肥胖、舌苔白腻、脉滑、腹部肥满松软、下肢水肿、胸闷、身重不爽、困倦、痰多黏白、口黏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