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车转运操作流程

平车转运操作流程

平车转运操作流程
平车转运操作流程

(三十二)平车运送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目的】运送不能起床的患者入院,做各种特殊检查、治疗、手术或转运。

【注意事项】

1.搬运时注意动作轻稳、准确,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2.搬运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造成损伤等并发症。

3.保证患者的持续性治疗不受影响。

4.搬运病人过程中注意病情观察,推行时护士应站在病人头侧,以便观察;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不适。

5.颅脑损伤、颌面部外伤及昏迷病人,应注意头偏向一侧;带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的患者,头部切勿后仰,搬运者身体水平上移,以防气管插管脱出。

6.病情危重者备急救器材和药品。

(三十八)患者约束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目的】限制不合作患者身体或肢体的活动,防止自伤或伤人,确保患者安全和各项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注意事项】

1.使用保护具时,应保持肢体及各关节处于功能位置,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保证患者安全舒适。

2.使用约束带时,首先应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使用时,其下须垫衬垫,固定松紧适宜,并定时松解,每2小时放松约束带一次。注意观察受约束部位的末梢循环,每15分钟观察一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3.确保患者能随时与医务人员取得联系,如呼叫器的位置或有陪护人员监测等,保障患者的安全。

4.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相应的护理措施及解除约束的时间。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操作流程图

简易呼吸器得辅助呼吸操作流程图简易呼吸器就是一种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就是由单向阀控制得自张呼吸囊,携带与使用方便,有无氧源均可立即通气。使用简易呼吸器解决了抢救人员口对口人工呼吸得不便,可减轻工作人员得疲劳,避免较长时间采用口对口呼吸造成得低氧血症。 简易呼吸器得结构 面罩、单向阀、球体、氧气储气阀、氧气储气袋、氧气导管。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取下

二简易呼吸器工作原理 吸气动作流程: 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出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 需用氧气时,则氧气经氧气储氧阀充满储气袋,随球体复原得吸气作用(负压),暂存于球体内,再次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 吸气动作流程:

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出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 需用氧气时,则氧气经氧气储氧阀充满储气袋,随球体复原得吸气作用(负压),暂存于球体内,再次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 动作流程: 将被挤压得球体松开,鸭嘴阀即刻向上推,并处于闭合状态,以使患者吐出得气体由出气阀放出。 三、目得: 维持与增加机体通气量 纠正威胁生命得低氧血症 四、适应证: 心肺复苏; 各种疾病所致得呼吸抑制与呼吸肌麻痹; 各种大型得手术中; 转运危重患者时; 在意外事件中得应用(突然氧气供应中断或压力过低、停电、呼吸机故障无法正常运作时 )。 五、简易呼吸器操作方法 简易呼吸器操作步骤介绍: (一) 评估适应证 (二) 开放气道 (三) 使用面罩 (四) 挤压球囊 (五) 观察与监测 评估 就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器得指征与适应证 立即通知医生。 准备并连接面罩、球囊;如有可能应备氧气进行辅助氧疗,根据需要调节氧气流量使储气袋充盈。 开放气道

转运呼吸机操作评分标准

转运呼吸机操作评分标准 质量考核标准标 准 分 姓名 用物准备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用物:转运呼吸机、氧气接头、氧气筒1个、电插板(必要时)、弯盘1个、急救用物。 7 病人:病人半坐卧位或根据病情调节卧位。 3 评估1、评估氧气压力表指针,如果低于725PSI,更换氧气瓶 5 2、如果语音导航提示打开,注意语音提示信息 3 操作流程1、缓慢逆时针打开氧气瓶,查看压力表;按压开启/关 闭键,打开主机 5 3、根据病人类型,选择按下对应键,再次按压退出; 注意不同颜色区,小儿、儿童、成人潮气量(100/200/600ML) 5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通气模式:A/C为1,SIGH为3,SIMV为5,SPONT为7 5 4、根据病人情况设置通气参数,包括VT(潮气量),I:E (吸呼比),Freq(通气频率)和Pmax(气道压力上线), 按下参数激活键10激活,通过导航旋钮8调节并确定 10 5、根据病人情况旋转氧浓度旋钮9设置合适的氧浓度10 6、患者上机前,检查设置参数是否正常,报警是否正 常,显示数据是否正常。 10 7、倾斜患者后脑紧固面罩,进行机械通气,注意设备 报警信息及观察病人通气状况 5 8、通过屏幕观察病人呼吸波形与各通气实时监测情况 是否正常,如需要加以调整 10 9、长按开启/关闭键直到语音提示“关闭氧气瓶”时, 松开按键,主机关闭 5 10、清洁主机,消毒面罩及相关呼吸管理和附件 5 质量评价1、设备各性能完好,报警功能完好 4 1、熟悉转运呼吸机性能,操作熟练,动作迅速准确, 参数设置准确。 3 2、用物齐备,处理规范。 2 合计分数100

机械通气重症患者转运操作指南

(初稿)李建民赵飞刘志光 一、转运前物品准备: 1、呼吸机:转运呼吸机(LTV1000)或急救呼吸机 转运呼吸机(LTV1000)准备: 1)检测呼吸机备用电池是否充足(如在未接外部电源时,电池Battery监测界面显示Battery L ow或Battery Empty表明电池点量不足,需充电2-4小时,才能使用) 2)检测氧气罐氧气是否充足(氧气压力保持在10MP以上) 3)连接呼吸回路,予以模肺检测呼吸机工作正常,转运期间配备模肺 急救呼吸机准备: 2、呼吸气囊及面罩,氧气储气袋,口咽通气道及气管 3、吸痰管及50ml注射器 4、心电监护仪(检测蹑手蹑脚,脉搏,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 5、药品准备阿托品,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洛贝林,尼可刹米,多巴按,力月西,备用液体 (5%GS250ml,%NS500ml),注射器( 2 ml,5 ml,10 ml) 6、知情谈话及签字: 将转运患者的原因,必要性及转运途中可能发生意外 详细告知家属,并要求家属签字。 二、转运操作步骤 1、转运前处理: 1)建立静脉通道,测定血气。 2)评估当前患者BP,P,R,HR,SP02等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3)转运前酌情吸痰(包括口腔),保持气道通畅。 2、转运操作 1)设置转运呼吸机参数与当前使用呼吸机相同,换用转运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将LTV1000设置低

压氧源),并予氧气瓶低压供氧,评估患者BP,P,R,HR,SP02等生命体征是否平稳(5分钟), 如无异常,可行转运。 2)转运时,需陪同至少一名本院医生,一名本院护士及患者家属(协助搬动患者),转运全程密 切监测患者BP,P,R,HR,SP02等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及呼吸机是否运作正常,如运转过程中出现意 外情况,应立即处理并报告上级医生。 3)如转运目的完成后需返回病房的患者,应在完成转运目的后立即返回病房,返回病房后换用 转运前所使用呼吸机(设置相同参数),评估患者BP,P,R,HR,SP02等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4)转运完毕后,必要时吸痰,予以病历记录。 5)如需搬过病人,应注意保护气管导管防止脱出。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制度 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 转运前对患者病情未做个面评估,对预后及可能的病情变化估计不足; 未充分作好各项准备工作(患者、药品、仪器)等;未提前通知目的科室做好接收患者进行检查或住 院的准备 ;转运方法不当,出现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处理; 未与家属进行必要的医患沟通并记录。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注意事项》,规 范转运工作流程,保证医院内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畅。 一、转运前正确评估病情危重患者转运途中监护及抢救措施受到限制,病情变化快,尤其是易 出现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的不稳定而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危重患者如何转运,急诊科护 士必须与主管医生一起充分评估院内转运的可行性。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生命体 征、呼吸节律、血氧饱和度、用药情况、伤口处理等。其他情况评估:是否存在内环境紊乱(如低钾

转运呼吸机操作详解

精品文档 转运呼吸机操作详解 素质要求: 核对医嘱:1床、张三、男、30岁、转运呼吸机使用送至 ICU ,两人核对并签名 评估:检查听诊器,携听诊器治疗单至床旁,核对床尾卡 张三对吗?(患者点头示意)核 对手腕识别带,张三,刚刚经过抢救及治疗, 你的病情已经趋于稳定, 现在要将你送 至ICU 病房,转运途中使用转运呼吸机帮助你呼吸,请您配合(患者点头示意)用听 诊器检查双肺呼吸音,检查气切套管固定牢固,观察环境,张三…… 汇报评估:1床 张三,心肺复苏成功后呼吸机使用中,现根据医嘱送入 ICU 病房并使用转 运呼吸机。患者神志清,能够配合转运呼吸机使用,双侧肺部呼吸音清晰, 气管套管 固定牢固,周围环境安静舒适,无有尘环境,适合使用转运呼吸机。 三擦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加压氧气面罩(检查)连接管(检查)听诊器 运呼吸机一台,各管路连接正确,呈备用状态。 操作过程:推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尾卡,再次核对姓名、年龄,手腕识别带并作解释,将患 者安置舒适卧位,一般取半卧位。固定气管套管, 检查气囊充气良好。 将呼吸机放置 与床旁合适位置,检查支架牢固度,固定刹车。打开氧气总阀,氧气压力〉 5MPa 逐 步调节流量阀,压力〈0.5MPa 打开转运呼吸机总开关,检查电源状况,启动呼吸机。 根据医嘱调整各参数, 模式(控制、辅助控制、SIMV )潮气量(6-8ml/kg )频率(12-20 次/分)吸呼比(1 : 1.5-2 )报警范围 低压(2-4cmh2o )高压(40-60cmh2o )观察 呼吸机及模拟肺工作状况正常。 与患者连接:先取下模拟肺,断开原来使用的呼吸机, 将转运呼吸机管路与患者气管套管相 连接,必要时使用连接管。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 固定好呼吸机支架。 观察患者双侧 胸廓起伏是否对称,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检查气囊是否漏气,人机是否同步, 观察患者的皮肤温度、颜色、湿度,及时处理报警并做好记录。 医护共同护送:途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呼吸机运转情况并做好记录 清理用物,做好终末消毒,氧气瓶压力不足及时更换,机器充电 记录纸笔氧气袋转 12小时

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试日期考核人得分 流程操作要求分 值 扣 分 1 职业 规范 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 2 2 评估(1)护士洗手,核对 (2)向患者及家属做解释,已取得配合 (3)评估患者年龄、体重、病情、意识状态 (4)评估患者的呼吸情况、血氧饱和度情况、血气分析结果、气管插管情 况及患者面部皮肤情况 (5)患者及家属对呼吸机使用配合的认知程度和心理反应 2 2 2 3 2 3 准备(1)护士:洗手,戴口罩 (2)用物:核对、备齐并检查用物,放置合理 (3)患者:情绪稳定,取半卧位或取平卧位(可根据病情决定) (4)环境:整洁、安全 2 2 2 2 4 操作(1)核对,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 (2)检查电源,接通电源线 (3)正确连接湿化装置,向湿化瓶内加灭菌注射用水或蒸馏水至水位线 1/2~2/3满,打开湿化器开关,调节湿化温度在32~37℃ (4)正确连接呼吸机管路、连接氧气 (5)检查呼吸机工作性能、管道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漏气、附件是否齐全(6)接上模拟肺,打开呼吸机主机开关,呼吸机自检,确认呼吸机正常工 作 (7)根据病情选择呼吸模式,设置呼吸机各参数(包括报警参数) (8)再次核对 (9)将呼吸机送气管道末端与患者面罩或人工气道紧密连接 (10)机械通气开始后,立即听诊双肺呼吸音 (11)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2 2 4 4 4 6 8 2 4 6 2 5 指导正确指导患者/家属 2 6 处置用物、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置 2 7 洗手流动水洗手 2 8 观察(1)观察患者有无自主呼吸,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同步 (2)观察呼吸频率、节律、胸廓活动度及双肺呼吸音 4 4 9 记录记录呼吸机的使用模式、参数及患者的生命体征 2 10 停用 呼吸 (1)遵医嘱停用呼吸机 (2)断开呼吸机与患者面罩或人工气道接头。按下待机键待机,按下报警 2 4

机械通气重症患者转运操作指南

机械通气重症患者转运操作指南 SOP (初稿)李建民赵飞刘志光 一、转运前物品准备: 1、呼吸机:转运呼吸机(LTV1000)或急救呼吸机 转运呼吸机(LTV1000)准备: 1)检测呼吸机备用电池就是否充足(如在未接外部电源时,电池Battery监测界面显示Battery L ow或Battery Empty表明电池点量不足,需充电2-4小时,才能使用) 2)检测氧气罐氧气就是否充足(氧气压力保持在10MP以上) 3)连接呼吸回路,予以模肺检测呼吸机工作正常,转运期间配备模肺 急救呼吸机准备: 2、呼吸气囊及面罩,氧气储气袋,口咽通气道及气管 3、吸痰管及50ml注射器 4、心电监护仪(检测蹑手蹑脚,脉搏,血压,心率及血氧饱与度) 5、药品准备阿托品,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洛贝林,尼可刹米,多巴按,力月西,备用液体(5%GS250ml,0、9%NS500ml),注射器( 2 ml,5 ml,10 ml) 6、知情谈话及签字: 将转运患者得原因,必要性及转运途中可能发生意外 详细告知家属,并要求家属签字。 二、转运操作步骤 1、转运前处理: 1)建立静脉通道,测定血气。 2)评估当前患者BP,P,R,HR,SP02等生命体征就是否平稳 3)转运前酌情吸痰(包括口腔),保持气道通畅。 2、转运操作 1)设置转运呼吸机参数与当前使用呼吸机相同,换用转运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将LTV1000设置低 压氧源),并予氧气瓶低压供氧,评估患者BP,P,R,HR,SP02等生命体征就是否平稳(5分钟), 如无异常,可行转运。 2)转运时,需陪同至少一名本院医生,一名本院护士及患者家属(协助搬动患者),转运全程密切监测患者BP,P,R,HR,SP02等生命体征就是否平稳及呼吸机就是否运作正常,如运转过程中出现意 外情况,应立即处理并报告上级医生。 3)如转运目得完成后需返回病房得患者,应在完成转运目得后立即返回病房,返回病房后换用

转运呼吸机操作详解 (自动保存的)

转运呼吸机操作详解 素质要求: 核对医嘱:1床、张三、男、30岁、转运呼吸机使用送至ICU,两人核对并签名 评估:检查听诊器,携听诊器治疗单至床旁,核对床尾卡张三对吗?(患者点头示意)核对手腕识别带,张三,刚刚经过抢救及治疗,你的病情已经趋于稳定,现在要将你送至ICU病房,转运途中使用转运呼吸机帮助你呼吸,请您配合(患者点头示意)用听诊器检查双肺呼吸音,检查气切套管固定牢固,观察环境,张三…… 汇报评估:1床张三,心肺复苏成功后呼吸机使用中,现根据医嘱送入ICU病房并使用转运呼吸机。患者神志清,能够配合转运呼吸机使用,双侧肺部呼吸音清晰,气管套管固定牢固,周围环境安静舒适,无有尘环境,适合使用转运呼吸机。 三擦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加压氧气面罩(检查)连接管(检查)听诊器记录纸笔氧气袋转运呼吸机一台,各管路连接正确,呈备用状态。 操作过程:推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尾卡,再次核对姓名、年龄,手腕识别带并作解释,将患者安置舒适卧位,一般取半卧位。固定气管套管,检查气囊充气良好。将呼吸机放置与床旁合适位置,检查支架牢固度,固定刹车。打开氧气总阀,氧气压力〉5MPa,逐步调节流量阀,压力〈0.5MPa 打开转运呼吸机总开关,检查电源状况,启动呼吸机。 根据医嘱调整各参数,模式(控制、辅助控制、SIMV)潮气量(6-8ml/kg)频率(12-20次/分)吸呼比(1:1.5-2)报警范围低压(2-4cmh2o)高压(40-60cmh2o)观察呼吸机及模拟肺工作状况正常。 与患者连接:先取下模拟肺,断开原来使用的呼吸机,将转运呼吸机管路与患者气管套管相连接,必要时使用连接管。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固定好呼吸机支架。观察患者双侧胸廓起伏是否对称,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检查气囊是否漏气,人机是否同步,观察患者的皮肤温度、颜色、湿度,及时处理报警并做好记录。 医护共同护送:途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呼吸机运转情况并做好记录 清理用物,做好终末消毒,氧气瓶压力不足及时更换,机器充电12小时

Elisee 250 呼吸机操作简介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瑞思迈Elisee TM 250 急救转运呼吸机 便携无创转运有创转运 (一)全面的急救呼吸方式/通气模式,全方位满足对各种临床通气方案需求。 有创通气模式:为临床提供治疗多种容量控制及压力控制通气模式。 无创通气模式:全面兼容多种无创通气模式,具备超强的自动漏气补偿能力和自动跟踪触发系统,无需更换设备即可实现有创无创通气的自由切换。 窒息后备通气:可预先精确的设定在病人窒息触发后,呼吸机将采用何种通气方式。具备:容量/压力通气模式、容量水平/压力水平、窒息时间、窒息恢复、窒息报警等内容可调。 优异的呼吸机性能:符合急诊、转运呼吸机的相关特别要求:EN 794-3;同时符合重症监护(Critical Care)呼吸机相关特别要求:EN 794-1,IEC 60601-2-12。 2分钟纯氧功能:具备2分钟纯氧功能,以便快速急救使用。 内置空氧混合器和内置电子PEEP: 内置精确的PEEP泵和电子PEEP设定方式,内置空氧混合器,氧浓度设定范围21-100%,适应不同临床状况对氧浓度的不同要求。节约氧气,减少转运中氧气消耗,并实时监测氧浓度。 转运呼吸机特征:轻便和紧凑的设计适合各种转运场合,体积 26cm×24cm×13cm,重量4.05公斤,内置涡轮供气系统,更节约氧气但不依赖于氧气驱动,在无氧气条件下仍可继续工作,多种供电方式:交流电、直流电(12-28V DC,包括汽车点烟口)、内置锂电池4小时、选配外置电池,外套保护袋便于携带,但不影响操作、使用和观察。 二、优异的“人-机同步性能”,患者的舒适性与治疗有效性的兼顾。 1、压力/流速/能量三合一的吸气/呼气触发技术:可以手动设定吸气或呼气触发水平,也可以自动跟踪吸气/呼气触发水平。 2、压力斜率:具备气道压力上升斜率调节功能,适应不同病人自主呼吸的吸气用力的需求,保证了病人舒适性和同步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