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危化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我单位属于生产、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在其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规、制度、标准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一、储存、出入库根据生产需要,按规定储存危化品的数量、地点和最高允许存放量。
按照规定时间周转。
1.1原料和成品应经化验确认入库和出库。
1.2生产备料按性质不同分别堆放,严格区分。
1.3凡使用危险化学品必须随用随领,所领取的数量不得超过当班的用量,剩余的要及时退回。
1.4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容器必须严密,结实牢固,并按照国家颁发的《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的规定而贴专用标志和物品名称。
1.5应指派责任心强,经过培训考核,并熟知危险物品性质和安全防护知识的人员管理危险物品。
二、装卸、运输2.1危险物品的装卸运输人员,应按照装运危险物品的性质,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拖、重压和摩擦,不得损毁包装容器,并注意标志,堆放稳妥。
2.2危险物品装卸前,应对车(船)搬运工具进行必要的通风和清扫,不得留有残液,对装有剧毒物品的车(船),卸后必须清扫干净。
2.3装运爆炸、剧毒、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等物品,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
2.3.1禁止用电瓶车、翻斗车、铲车、自行车等运输爆炸物品。
运输强氧化剂、爆炸品及用铁桶包装的一级易燃液体时,没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得用铁底板车及汽车挂车运输。
2.3.2禁止用叉、铲车、翻斗车搬运易燃、易爆液化气体等危险危险物品。
2.3.3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应指派有资格的专业人员押运。
2.4运输危险物品的车辆,必须保持安全车速,保持车距,严禁超车、超速和强行会车。
运输危险品的行车路线,必须事先经当地公安交通部门批准,按照指定的路线和时间运输。
2.5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品”标志。
危化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针对危险化学品在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规范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管理,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和合法使用,保护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活动,包括进货、销售、储存以及报废等环节。
三、管理责任1. 总经理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制度,并且对违反制度的责任人进行处理。
2. 物流部门负责具体的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工作,并监督各环节的执行情况。
3. 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和安全环保部门配合物流部门的工作,提供相关的备案和许可证明,确保出入库活动符合相关规定。
四、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流程1. 采购环节(1) 采购部门向供应商发送危险化学品采购需求。
(2) 供应商提供危险化学品的资质证明、备案证明等相关证件。
(3) 采购部门组织验收,并核实相关证件的真实性。
(4) 采购部门编制采购入库单,填写危险化学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商、供应商等信息。
(5) 物流部门按照采购入库单进行相应的操作,入库后负责储存和分类。
2. 销售环节(1) 销售部门按照客户需求准备危险化学品。
(2) 物流部门负责根据销售订单,从库存中领取危险化学品。
(3) 物流部门填写销售出库单,包括危险化学品的名称、规格、数量、销售对象等信息。
(4) 销售部门确认销售出库单,并进行相应的销售记录。
3. 储存环节(1) 物流部门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储存要求,进行分类储存,并设立相应的储存区域。
(2) 物流部门负责定期巡检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确保储存环境符合要求。
(3) 物流部门负责记录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情况,包括名称、数量、储存位置等内容。
4. 报废环节(1) 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和安全环保部门共同监测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情况,对过期或损坏的危险化学品进行报废处理。
(2) 物流部门负责将报废的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处理,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五、应急预案1. 物流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等情况的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安全,防止因管理不当导致的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液体、固体、气体等危险化学品的入库、储存、出库等环节。
三、管理职责1.仓库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并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危险化学品保管员负责危险化学品的日常出入库管理,确保危险化学品的数量、质量、安全标识等信息准确无误。
3.危险化学品使用部门或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四、入库管理1.危险化学品入库前,必须进行验收,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数量是否与采购单相符等。
2.验收合格的危险化学品应登记入库,记录其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存放位置等信息,并建立相应的台账。
3.危险化学品应分类储存,按照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危险化学品设置专门的储存区域,并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
4.储存区域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远离火源、热源和电源,防止阳光直射和雨水淋湿。
五、储存管理1.危险化学品储存期间,应定期进行检查,包括包装、标识、数量、质量等方面的检查,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
2.发现危险化学品包装破损、泄漏、标识不清等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报告上级管理部门。
3.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区域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储存区域。
4.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储存安全。
六、出库管理1.危险化学品出库前,应核对出库单上的信息,确保与台账上的信息一致。
2.出库的危险化学品应经过保管员的确认,确保数量、质量、安全标识等信息无误。
3.危险化学品出库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在搬运、装卸等过程中不发生泄漏、损坏等事故。
4.出库的危险化学品应记录详细的出库信息,包括出库时间、数量、接收人等信息,并建立相应的台账。
危险化学品存储、出入库存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公司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管理,防止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保护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所涉及的所有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出入库管理3、职责1263.1综合管理部为危险化学品安全归口管理单位。
负责监督、检查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报废处理;负责协助行政部进行剧毒物品验收、保管、发放等管理。
3.2行政部负责生产场所和库房的消防设施的检查与维护,负责剧毒物品的验收、保管、发放;3.3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出入库、使用、报废。
4、内容4.1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保管必须有专人负责。
4.2危险化学品入库时必须进行验收,核对品名、标志、数量、规格、包装等,并进行登记,做到帐、货、卡相符。
4.3危险化学品仓库要符合相关规定,要按规定配备安全设施和消防设施。
4.4不同危险化学品不能堆放在一起,要分别堆放。
4.5库房要按规定配足灭火器,灭火器应放在明显、易取的地方。
4.6危险化学品出入库,保管人员须按照单位领导批准的领料单发放,出入库情况要及时登记。
4.7各单位库房要建立危险化学品台帐,保管员要每周不少于一次进行检查,检查要有记录。
4.8剧毒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出入库按照《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
危险化学品存储、出入库存管理制度(2)是指企业或机构为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危险化学品存储、出入库存管理制度的内容:1. 库房管理:a. 需要设立专门的危险化学品库房,并按照规定标示标识;b. 库房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要求,如通风良好、有防火设施等;c. 库房内部应实施分类存放,不同类别的危险化学品要分别存放,并进行标识和标志牌;d. 库房内应设置火灾报警器、消防器材等应急设备;e. 库房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入库管理:a. 所有危险化学品的进货必须进行记录,并严格按照进货单上的数量进行入库;b. 进行入库前要检查危险化学品的容器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泄漏等问题;c. 每批入库的危险化学品都要进行入库验收,并记录入库数量、品名、批号等信息;d. 入库的危险化学品应按照规定存放,并进行分类标识。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制度1明确适用范围(涉及货物的出入库管理各个环节)。
2明确承担主体的职责范围(如验收、保管、发货等人员的职责范围)及资格要求。
3出入库管理应涉及的内容:3.1明确货物的验收程序、方式、地点等。
3.2明确出入库应查验的内容(品种、数量、规格、包装、标志等)。
3.3明确上账内容(包括品名、数量、经手人等)、账物必须相符。
3.4明确不符合入库规定货物的处理原则。
3.5明确出库的顺序原则。
3.6明确对进入储存区域的人员、车辆的要求。
3.7明确对储存库房的消防设施的要求及检查要求。
3.8明确对储存保管涉及到的相关资料、记录管理的要求。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制度(2)是指企业或机构针对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和库存进行规范管理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旨在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和环境污染的发生。
1.仓库部门负责人的责任:仓库部门负责人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安全顺畅,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2.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存放:危险化学品应按照规定的分类、标记和包装要求进行存放,防止化学反应或泄漏事故的发生。
特别是高温、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险化学品要单独存放,并与其他非危险品隔离。
3.出入库的登记和审批:所有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都需要进行登记和审批。
出入库申请必须经过资格审查,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和防护装备,并经过核实记录。
4.出入库的管理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必须有专门的授权人员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安全。
出入库时要进行实物核对,并在相关的记录簿上进行登记。
5.储存条件和防护设施: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条件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如温度、湿度、通风等。
仓库应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如消防设备、泄漏控制装置等,以应对突发事故。
6.定期检查和维护:仓库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设备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仓库的安全运营。
7.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培养:仓库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危险化学品储存与出入库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确保危险化学品储存与出入库过程中的安全性,保护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和事故发生的概率,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机构)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与出入库管理,适用于所有与危险化学品储存与出入库任务相关的职工。
二、定义和术语1.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等特性,可能对人体、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2.储存:指将危险化学品储存在指定的地点和设备中,进行安全保管和管理。
3.出入库:指危险化学品从储存地点进入或离开的过程。
4.安全管理:指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出入库过程进行规范、安全控制和监督的管理活动。
5.安全措施:指在储存和出入库过程中采取的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6.危险性鉴定:指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危险特性鉴定和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的过程。
三、储存管理1.储存区域的规划: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储存数量,划定储存区域,并确保其满足专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适当的通风条件、防火设施、警示标识和紧急疏散通道等。
2.储存地点的选择:储存地点应具备防火防爆、通风通畅、排水设施完善等条件,禁止储存在不符合条件的地点。
3.储存设备的选择: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储存数量,选择符合要求的储存设备,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
4.储存容器的安全:储存容器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
5.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识: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正确分类和标识,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正确识别,并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措施。
6.防火和防爆措施:对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区域,应设置灭火设备,并制定相应的防火和防爆措施。
7.出入库记录和台帐:对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台帐,包括品名、数量、时间、经办人员等信息。
8.储存区域的巡查:定期对储存区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相应记录。
四、出入库管理1.出入库程序的规范:出入库程序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格执行身份验证和登记手续。
危化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工作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存储、使用和运输行为,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工作,负责人、工作人员及有关部门和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第四条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工作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有相应的许可证、检验证书等合法证明文件。
第五条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操作,不得私自进行操作。
第六条在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做到安全可靠。
若发生事故,及时调查原因,总结教训,并追究相关责任人。
第二章储存安全管理第七条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应设在有防火、防爆设施的专用库房内,仓库建筑及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安全性。
第八条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内必须设置清晰的标志标识,明确危险品的种类、储存方式、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以便工作人员正确识别和操作。
第九条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容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配备可靠的防止泄漏的设备和器材。
储存容器要定期检查,确保处于正常状态。
第十条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要保持清洁、干燥,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和有害物品,并配备足够的通风设施。
第三章出入库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按照规定工作程序进行,由专人负责。
第十二条危险化学品出入库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并持证上岗。
工作期间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第十三条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操作前,必须核实货物的品名、数量、包装、标志和相关的证明文件,确保准确无误。
第十四条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操作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扔掷、猛摔、碰撞等行为。
化学品储存出入库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的安全管理,减少各类事故发生,保护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的安全管理。
3.应用标准及相关文件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3《常用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3.4《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3.5《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3.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4.控制程序4.1消防4.1.1根据物资性质,配备足够的、相适应的消防器材,并应装设消防通讯和报警设备。
4.1.2在仓库、堆垛和储罐区,应设明显的防火等级标志,通道、出入口和通向消防设施的道路应保持畅通。
4.1.3要配备熟悉现场情况的义务消防组织。
4.2储存和发放4.2.1企业应制订物品入库验收制度,核对、检验进库物品的规格、质量、数量。
无产地、名牌、检验合格证的物品不得入库。
危险化学品必须挂贴《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
4.2.2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堆垛)要采取杜绝火种的安全措施。
4.2.3物品的发放,应严格履行发放手续,认真核实。
危险化学物品的发放,应严格控制,主管部门应经常检查核准。
4.2.4危险物品储存要严格执行危险物品的配装规定,对不可配装危险物品必须严格隔离。
4.2.5氧化剂或具有氧化性的酸不能与易燃物品同存一库。
4.2.6危险物品与普通物品不准同存一库。
4.3储存易燃、易爆和可燃物品的仓库,堆垛附近,不准进行试验、分装、封焊、维修、动火等作业。
如因特殊需要,应有仓库(堆垛场)负责人上报,企业有关领导批准,采取安全措施后才能进行。
作业结束后,检查确无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4.4保管人员应根据所保管的危险物品的性质,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器具。
4.5有机过氧化物必须布置在温度较低、通风良好的冷库内,冷库必须设有高温报警装置,并保持良好,4.8仓库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不准住人。
危化品储存、出入库管理制度
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根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使用于我厂有储存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单位。
第三条有储存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第四条有储存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单位从事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方可上岗作业。
第五条储存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符合国家标准GB15603-1995的规定~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可靠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并定期检测。
第六条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登记、建档。
第七条危险化学品仓库必须有专人管理和保管。
第八条安全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有安全科负责编制
第九条安全标签喷印在包装,或容器,的明显地方~喷印应应牢固~保证在运输~储存期间不脱落~不损坏
第十条销售部在销售产品是~应将安全技术说明书作为对用户的一种服务随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客户也可向本单位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
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为确保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的安全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减少事故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涉及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管理的各部门和岗位。
三、相关术语1. 危险化学品:指对人体、动物、植物及环境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等危害性质的化学品。
2. 储存:指将危险化学品储存于专用储存场所或设施中,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
3. 出库:指将储存的危险化学品交付使用单位或其他单位的行为。
4. 入库:指将从外部采购的危险化学品转运至储存场所并入库的行为。
5. 使用单位:指使用危险化学品进行工业生产、科学研究或公共服务的单位。
6. 监管部门:指有关政府行政部门依法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监督管理的机构。
四、储存管理(一)储存场所1. 储存场所应选择坚固、密闭、防火、防爆的专用场所或设施。
储存场所应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易爆物,不得与食品、药品等易受污染的物品共存。
2. 储存场所应具备防火、防爆、防渗漏等安全设施,并定期对设施进行维护、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储存场所应按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分类、分区储存,不同类别、性质的危险化学品应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和事故扩大。
4. 储存场所应设有专门的防火、防爆警示标志,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泄漏处理设备、紧急救援设备等。
(二)储存管理人员1. 储存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岗位资格证书,并定期接受安全培训。
2. 储存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做到认真、细致、负责。
3. 储存管理人员应熟悉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储存要求、应急处理等知识,能独立处理常见的事故和突发情况。
(三)储存装备1. 储存装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具备抗腐蚀、耐高温、抗冲击等性能。
2. 储存装备应定期进行检查、检测,确保其完好无损,达到使用要求。
3. 储存装备的使用、维护应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和记录,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其正常运行。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制度
一.企业应制订物品出入库验收制度,核对、检验进库物品的规格、质量、数量。
无产地、名牌、检验合格证的物品不得入库。
危
险化学品必须挂贴《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
二.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堆垛)要采取杜绝火种的安全措施和设立安全警示牌和警句。
三.物品的发放,应严格履行手续,认真核实。
危险化学品的发放,应严格控制,主管部门就经常检查核准。
库存物资要建立明细
台帐,日清日结。
四.危险物品的储存要严格执行危险物品的配装规定,对不可配装的危险物品必须严格隔离。
1.放射性物品、剧毒物品不能与其他危险物品同存一库。
炸药不能与起爆器材同存一库。
2.氧化剂或具有氧化性的酸,不能与易燃物品同存一库。
3.盛装性质相抵触气体的气瓶不可同存一库。
4.危险物品与普通物品不准同存一库。
5.存放各种爆炸物品时,要求做到稳固整齐,便于搬运,不致由于稍受外力即跌落或因搬运不便而造成事故。
五.放射物品、炸药应单独存放,必须实行两人、两把锁、两本账的管理办法。
使用单位必须凭保卫部门批准的“危险物品领(退)
单”由两人领取。
六.储存易燃和可燃物品的仓库、堆垛附近,不准进行试验、分装,封焊、维修、动火等作业,如因特殊需要,应由仓库(堆垛场)负责人上报,企业有关领导批准,采取安全措施后才进行。
作
业结束后,要彻底清除残余火种。
七.应根据所保管的危险物品的性质,为保管人员配备必要的保护用品、器具。
保管人员对防护用品和器具会使用、会保养。
保
管危险物品的人员要经过消防知识培训,熟练掌握使用消防器
材的技能,了解储存物品的性能和安全储存知识,并取得资格
证书,持证上岗。
八.自燃物品、易燃物品堆垛,应当布置在温度较低,通风良好的场所,并应设通风降温装置。
九.甲、乙类物品的包装容器应当牢固、密封,发现破裂、残缺、变形和物品变质、分解等情况时,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十.库房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住人。
每日工作结束后,进行安全检查,然后关闭门窗,切断电源,方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