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鞘瘤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16
三叉神经鞘瘤一概述三叉神经鞘瘤(trigeminal nerve schwannoma)仅次于听神经瘤,是第二位的颅内神经鞘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0.07%~0.36%,占颅神经鞘瘤的0.8%~8%。
患者一般中年起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最高发病年龄为38~40岁;女性略多于男性。
三叉神经鞘瘤由Antoni-A区(Verocay小体)和Antoni-B 区组成,囊性变、血管壁透明样变、栓塞和血管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常见。
二病因三叉神经瘤占颅内肿瘤的0.2%~1%。
起源于三叉神经髓鞘的神经膜细胞,常见囊性变和出血坏死,有包膜,属脑外肿瘤。
它①起源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居颅中窝的硬膜外,生长缓慢,可向海绵窦及眶上裂扩展。
②起源于三叉神经根,居颅后窝的硬膜内,可侵犯周围脑神经,约25%的三叉神经瘤可位于颞骨岩部尖端,跨越颅中窝、颅后窝的硬膜内外。
三解剖位置三叉神经鞘瘤约50%位于颅中窝;30%位于颅后窝;20%为哑铃型,同时累及颅中、后窝。
三叉神经由脑干腹侧面发出,向上前侧方经脑桥小脑角池走向岩顶部。
在三叉神经孔处穿过颅中窝的硬膜,位于小脑幕侧联合和岩上窦的下方。
小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跨过其根部上方,小脑前动脉自其下方经过。
岩静脉位于神经根的侧方和后方,在岩上窦下方进入三叉神经孔。
滑车神经位于三叉神经根上方,第Ⅶ、Ⅷ对脑神经位于其下方。
四临床表现三叉神经鞘瘤最常见的症状为同侧面部感觉障碍,通常为麻木,也可有疼痛(累及三叉神经节者较累及三叉神经根者更常见)或感觉异常,但三支均为完全性感觉缺失者常提示半月神经节受到恶性侵犯。
其他症状包括头痛、单侧面肌痉挛、听觉障碍、局灶性癫痫、偏瘫、步态异常、颅内压增高、耳咽管阻塞、耳痛、突眼、第3、4、6颅神经麻痹及小脑症状。
累及海绵窦者有复视,累及眶尖者有突眼和视野缺损,Meckel隐窝的三叉神经鞘瘤可由鞍旁或三叉神经旁综合征。
主要位于后颅窝者常有桥小脑角综合征,包括听力丧失、头晕和步态异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