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舱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维护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船舶机舱辅助机械自动控制的维护和修理
摘要:
一、船舶机舱辅助机械自动控制的重要性
二、船舶机舱辅助机械自动控制的维护
1.日常维护
2.定期检查
三、船舶机舱辅助机械自动控制的修理
1.故障诊断
2.维修方法
3.维修后的测试
四、船舶机舱辅助机械自动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
船舶机舱辅助机械自动控制是现代船舶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对船舶机舱辅助机械自动控制的维护和修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船舶机舱辅助机械自动控制的重要性
船舶机舱辅助机械自动控制主要包括船舶动力系统、船舶舵机系统、船舶辅助设备系统等。
这些系统在船舶运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
二、船舶机舱辅助机械自动控制的维护
船舶机舱辅助机械自动控制的维护主要包括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两部分。
1.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主要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可以有效地防止机械设备的磨损和故障。
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为了发现并及时解决机械设备存在的潜在问题,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船舶机舱辅助机械自动控制的修理
当船舶机舱辅助机械自动控制出现故障时,需要进行修理。
修理过程主要包括故障诊断、维修方法选择和维修后的测试。
1.故障诊断
故障诊断是通过对故障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测试,找出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的过程。
2.维修方法
维修方法主要包括更换故障部件、修复故障部件、调整设备运行参数等。
3.维修后的测试
维修后的测试是为了确认设备已经修复,可以正常运行。
机舱自动控制系统的维护管理作者:聂延生, 李士臣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刊名:航海技术英文刊名:MARINE TECHNOLOGY年,卷(期):2003,(4)被引用次数:0次1.聂延生.林叶锦轮机自动化的发展及其影响2.聂延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轮机自动化 2000(04)1.会议论文聂延生.李士臣.李伟光机舱自动控制系统的维护管理2003本文对集散型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特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指出现今的轮机自动化系统主要以集散型控制系统的形式介绍了两种比较典型的轮机自动化系统,提出了在维护管理方面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2.学位论文马宏伟基于多微机的集散控制系统的研制1997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集散控制系统已逐步成为工业控制领域的主流控制方式.在计算机软件方面,面向对象编程方法的引入和发展极大地缩短了软件的开发周期,应用程序的易用性也得到了加强.大连港散货包装控制管理系统,在系统结构上由1台上位机和11台下位机组成多微机集散型控制系统,上位机管理软件采用PowerBuilder作为开发平台,应用于基于Windows的.3.期刊论文建筑设备监控与管理系统的过程检测与控制系统的典型应用——集散型控制系统(DCS)-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07,1(2)本文介绍了直接数字控制器(DDC)组成的集散型控制系统(DCS)的典型应用.4.学位论文华伟集散控制系统组态软件虚节点设计1994论述了当今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DCS)的设计思想、设计原则,并参照这些原则设计,实现了一个微型DCS系统.这一DCS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虚节点的设计及采用了诸多软件设计上的新技术和新概念.该系统已经应用在石家庄炼油厂的中转油库储运监控系统当中.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这一基于Windows的DCS系统:首先,综合分析了集散控制系统的历史、特点、系统设计原则、软件开发环境以及组态软件的设计思想;然后,大体讲解了本组态软件设计中所用到的新技术、新概念:Windows编程和面向对象的窗口软件开发工具;最后,详细描述了虚节点的概念、数据结构以及其编辑、编译、执行的算法和系统的灵活性.5.学位论文马迪实时控制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的互联研究与实现1996该文在河南伊川电业局计算机网络环境上,给出电力企业计算机网络互联的一个实例,提出一种实现集散控制实时网络与管理网络的互联策略.并介绍了该方法的实现原理及实现技术.6.期刊论文张俊.宋立忠.Zhang Jun.Song Lizhong舰船电站网络控制系统设计-舰船电子工程2006,26(4)将舰船设备管理和舰船设备运行参数通过计算机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舰船管控一体化,对提高舰船设备管理效率和水平、提高舰船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总线方式下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底层数据采集、高端管理软件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舰船电站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将网络控制的概念引入到舰船设备管理控制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7.学位论文毕监勃LonWorks智能总线关键技术及系统控制算法研究2002伴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控制仪表由单一测控表、DCS集散型控制系统向分布型现场总路技术发展。
自动化系统检修维护管理制度电厂一、前言自动化系统是现代化工厂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之一,其运行稳定性和性能表现对于制造业的高效性及产业的竞争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自动化系统的特殊性,在检修维护管理中并没有得到同等的重视。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自动化系统检修维护管理制度对于保证自动化系统的快速反应和高度稳定的运行状态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自动化系统的管理程序,制定科学的检修维护计划和程序,为自动化系统的检修维护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企业正常的运行状态。
三、内容要点1、自动化系统的检修维护流程(1)设定检修维护计划:在自动化系统的日常运行中,应定期制定检修维护计划,计划内容包括维护对象、维护时间、具体维护任务等。
同时,要考虑企业的生产运行情况,合理安排和分配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确保维护不影响正常生产。
(2)检查设备状态:在维护前需要对自动化系统的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设备状态良好、正常运行,同时也要检查一些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或更换部件。
(3)维护或更换故障部件:在维护过程中,需要对故障的部件进行更换或修理,同时也要进行加油、清洗等维护过程。
(4)测试和验证维护效果:在维护结束后需要进行全面测试和验证,以确保自动化系统维护的效果以及设备正常运行。
2、自动化系统维护计划的制定(1)根据设备使用时间和频率制定维护计划,对于使用时间长和频率高的部件,需要增加维护次数。
(2)对于易发生故障的部件,应特别增加维护时间和次数。
(3)定期进行设备的全面检查,排除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
(4)必要时采用设备测试或模拟测试进行检测,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自动化系统维护记录(1)对于每次维修,必须记录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维修部件等。
(2)记录每次维修的维修方案,以备以后参考。
(3)根据记录的信息,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并对自动化系统的维修计划和方案进行改进。
自动化航空器系统的控制与管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自动化航空器系统在现代航空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动化航空器系统通过引入自主决策、智能控制和实时监测等先进技术,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控制和管理两个方面详细探讨自动化航空器系统的相关内容。
一、自动化航空器系统的控制自动化航空器系统的控制是实现飞行任务的关键。
通过传感器获得的信息、计算机处理的数据以及先进的算法,自动化航空器系统能够实现自主决策和智能控制,使得飞行过程更加精确和高效。
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在自动化航空器系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安装在飞机上的各种传感器,包括气压传感器、陀螺仪、GPS等,系统能够准确地感知飞机的状态和环境信息。
传感器将获得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为后续的控制决策提供必要的输入。
2. 数据处理和算法自动化航空器系统依靠强大的计算机处理器和高效的算法来实现智能控制。
计算机处理器能够实时分析和处理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进行判断和归纳。
这些算法涵盖了飞行计划、导航、飞行姿态控制等各个方面。
通过不断学习和优化算法,控制系统能够逐渐提高自身的性能和可靠性。
3. 自主决策自主决策是自动化航空器系统的一大特点。
基于传感器数据和计算机算法的分析,系统可以自主进行决策,包括解读环境信息、规划最佳航线、调整飞行姿态等。
自主决策使得飞机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的环境和任务需求,提高飞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自动化航空器系统的管理自动化航空器系统的管理是确保飞行安全和性能可靠的关键环节。
通过有效地管理和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飞机能够稳定运行。
1. 系统监测与维护自动化航空器系统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与维护,以确保各个组件和部件的正常运行。
通过引入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
系统监测与维护能够预防飞行过程中的故障和事故,保障飞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船舶机舱自动化船舶机舱自动化是指通过应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船舶机舱内各种设备和系统的自动化操作和监控。
船舶机舱自动化的目标是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工作效率。
一、船舶机舱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1. 基本原理:船舶机舱自动化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感知机舱内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然后将这些参数传输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通过执行器控制机舱内各种设备和系统的运行,以实现自动化控制。
2. 技术要点:(1)传感器技术:船舶机舱自动化需要使用各种传感器来感知机舱内的参数,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将参数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给控制系统。
(2)控制系统技术:船舶机舱自动化的控制系统需要具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控制指令生成和执行器控制等功能。
常见的控制系统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等。
(3)执行器技术:船舶机舱自动化需要使用各种执行器来控制机舱内的设备和系统。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电动阀门、电动泵、电动马达等。
二、船舶机舱自动化的应用领域1. 船舶动力系统自动化:船舶机舱自动化可以应用于船舶的主机控制、发电机控制、推进器控制等方面。
通过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船舶动力系统的精确控制和优化运行,提高燃油利用率,降低排放。
2. 船舶液压系统自动化:船舶机舱自动化可以应用于船舶的液压系统控制,如船舶的舵机控制、起重机控制等。
通过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船舶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3. 船舶消防系统自动化:船舶机舱自动化可以应用于船舶的消防系统控制,如火灾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等。
通过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对机舱内火灾的及时监测和处理,提高船舶的安全性。
4. 船舶排污系统自动化:船舶机舱自动化可以应用于船舶的排污系统控制,如污水处理系统、油水分离系统等。
通过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对船舶排放的监测和处理,保护海洋环境。
船舶机舱自动化引言概述:船舶机舱自动化是指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船舶机舱内部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这种自动化系统可以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船舶机舱自动化的重要性和优势。
一、提高船舶运行效率1.1 自动化控制系统:船舶机舱自动化通过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机舱内部各个系统的智能控制。
例如,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发动机、泵、阀门等设备的自动化调节和监控,从而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
1.2 数据采集和分析: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和分析机舱内各个系统的运行数据,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
1.3 节能减排: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船舶当前的运行状态和负载情况,自动调节各个系统的运行参数,以实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率。
这不仅可以降低船舶的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船舶的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增强船舶安全性2.1 故障检测和预警: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各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通过故障检测和预警功能,及时发现并报警可能存在的故障。
这可以匡助船舶的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故障发展成为事故,从而增强船舶的安全性。
2.2 火灾探测和灭火: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火灾探测设备实时监测机舱内部的温度和烟雾等参数,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将自动启动灭火装置进行灭火。
这可以有效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船舶和乘员的安全。
2.3 应急处理和救援: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可以预先设定应急处理和救援方案,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自动启动。
例如,在船舶遇到海难或者其他紧急情况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船舶的姿态和速度,匡助船舶尽快脱离险境,保障船舶和乘员的安全。
三、提高船舶可靠性3.1 自动化维护和保养: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根据设定的维护和保养计划,自动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船舶机舱自动化船舶机舱自动化是指通过自动化技术和系统,对船舶机舱内部的各种设备、仪表和系统进行监控、控制和管理,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组成:监测、控制、报警和故障诊断。
1. 监测功能: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仪表,对船舶机舱内部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这些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电压、电流等。
监测功能可以帮助船员实时了解机舱内部的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控制功能: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监测到的参数,自动控制机舱内部的设备和系统。
例如,当发动机温度过高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冷却系统启动,降低温度。
控制功能可以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减少人工干预的需求。
3. 报警功能: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阈值,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当机舱内部的参数超出正常范围时,系统会发出声音或光信号,提醒船员注意。
报警功能可以帮助船员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防止事故发生。
4. 故障诊断功能: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分析监测到的参数数据,进行故障诊断。
系统可以自动判断设备或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并给出相应的诊断结果。
故障诊断功能可以帮助船员快速定位和修复故障,减少维修时间和成本。
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可靠性: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是船舶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系统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下正常工作,并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2. 兼容性: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需要与船舶的其他系统进行集成,例如动力系统、导航系统等。
因此,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3. 可扩展性: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根据船舶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扩展。
系统应支持模块化设计,方便添加新的功能模块或替换老化的设备。
4. 易操作性: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易操作性,方便船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船舶机舱自动化船舶机舱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对船舶机舱内的各种系统和设备进行全面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船舶机舱自动化的目的是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减轻船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船舶动力系统自动化:船舶动力系统包括主机、辅机、燃油系统、润滑系统等。
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这些系统的自动控制和监测,例如通过自动控制主机的启停、调速,实现对船舶速度和动力输出的精确控制;通过自动控制燃油系统和润滑系统,实现对燃油消耗和润滑油的供给和管理。
2. 船舶电力系统自动化:船舶电力系统包括发机电、电动机、电池等。
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这些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监测,例如通过自动控制发机电的启停、负载分配,实现对船舶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可靠;通过自动控制电动机的启停和转速调节,实现对船舶各种设备的驱动和控制。
3. 船舶液压系统自动化:船舶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
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这些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监测,例如通过自动控制液压泵的启停和流量调节,实现对船舶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的控制;通过自动控制液压阀的开关和调节,实现对船舶各种液压执行器的动作和控制。
4. 船舶仪表系统自动化:船舶仪表系统包括各种传感器、指示器、记录仪等。
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这些设备的自动监测和数据采集,例如通过自动采集传感器的数据,实现对船舶各种参数的监测和记录;通过自动控制指示器的显示和报警,实现对船舶各种状态的监测和提醒。
5. 船舶通信系统自动化:船舶通信系统包括船舶内部通信和船舶与外部通信。
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这些通信系统的自动控制和管理,例如通过自动控制船舶内部通信设备的连接和调度,实现船舶内部的通信和协调;通过自动控制船舶与外部通信设备的连接和调度,实现船舶与外部的通信和信息交换。
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的优势和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船舶安全性和可靠性: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船舶各种系统和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自动化控制系统操作保养规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现代化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其稳定运行和准确的操作对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因此,为了保证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正常、稳定、高效运行,必须制定科学的操作保养规程。
一、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技能,并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2.在进行操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并做好充分准备。
3.对于中央控制系统,必须严格按照指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并密切关注系统运行状态。
4.在进行设备操作时,应保证身心健康状态良好,不得有酒后操作、疲劳操作、生病操作等情况。
二、保养规程1.定期清洁除尘,确保设备表面、内部干净整洁。
2.定期检查传感器、控制器等组件及线缆、接头等设备部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并及时处理问题。
3.定期检查内部电缆及配件等硬件部件,对损坏、老化等情况及时进行更换。
4.定期设定检查时间,确保及时保养,防止未检查到隐患带来的损失。
5.引导操作人员养成健康的工作方式,建立操作日志等记录以备查阅。
三、使用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设置、更改和使用。
2.禁止将设备拆卸、改装、私自调试等行为。
3.禁止在设备周围存放易燃物品、易燃液体、易腐蚀化学品等危险物品。
4.操作人员必须按照信息披露的要求,准确报告设备运行状态并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5.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应急处理措施,遇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四、维护规程1.对于检测设备的液位、压力、流量等,必须定期检查,确保数据准确性。
2.严格按照维修程序进行维护,保证设备不出现故障。
3.设备年限到期或存在安全隐患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淘汰处理,禁止继续使用。
4.对于设备的更新维护,必须保证设备性能与原设备相同,不得出现降低整体性能的情况。
五、安全保障1.设备工作应建立安全保障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在操作时,应严格按照要求配合使用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鞋、手套等方式。
仓库自动化维护工作总结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仓库自动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仓库自动化
维护工作是确保仓库设备和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仓库自动化维护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下面就是我们的总结报告。
首先,我们对仓库自动化设备进行了全面的巡检和维护。
我们定期检查仓库自
动化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输送机、堆垛机、自动导航车等设备的运行情况。
对于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仓库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和管理。
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
控系统,对仓库自动化设备和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我们还对仓库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定期的升级和优化,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另外,我们加强了对仓库自动化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我们对仓库自动化维护人
员进行了专业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维护能力。
我们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和约束维护人员的工作表现。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对仓库自动化供应商的管理和合作。
我们与仓库自动化设
备和系统的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设备和系统的质量和服务。
我们还与供应商进行了定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动态。
通过以上的工作总结,我们对仓库自动化维护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找到
了一些提升的空间。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和提升仓库自动化维护工作,为物流行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机舱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维护管理【内容提要】此文简述了轮机自动化的最新发展,介绍了两种船舶使用的自动化网络系统的概况。
在此基础上,并结合作者的经验,讨论了在维护管理此类高自动化船舶中要注意的问题及所需拓展的专业知识。
关键词:集散型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轮机自动化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s in Engine RoomAbstract:A brief statement about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engineering automation is given , and the general phase of two ship automation network system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 Based on this ,and combining personal experience ,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problems which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the knowledge which need to master i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such kind high automation system .Key words : Marine engineering automation DCS control system Computer network .1 概述随着轮机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控制系统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机舱自动控制系统的维修是修船的重要内容之一。
船舶在正常航运过程中.往往也会由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故障而延误船期,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尽快地检测出自动控制系统的故障所在并予以排除是每个维修人员致力于实现的事情。
就传统的自动控制系统而言,往往是一台设备对应于一个控制系统。
设备通常有两种工作方式: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
在自动方式下,如果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我们就认为自动控制系统出现了问题。
这样的控制系统故障局限于单一设备,只要我们对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有所了解,掌握了相应的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控制原理,故障检测和故障排除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目前,轮机自动化已经发展到集散型控制的阶段,仅仅依靠经验和以往所掌握的知识是很难胜任现代机舱自动控制系统的维修工作。
笔者认为,要想胜任机舱自动控制系统的维修工作,必须对当前轮机自动化的发展有所了解,掌握轮机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特点、设计思想以及由此引入的新知识,如网络通信的知识。
2 集散型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特点我们说轮机自动化现在已经发展到了集散型控制的阶段。
集散型(或称为分级分布式)控制系统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CRT 技术和控制技术共同发展的产物,它采用危险分散、控制分散、操作和管理集中的基本设计思想,多层分级,合作自治的结构形式,使轮机管理变得更加可靠和方便,它有效地解决了的一阶段的机舱集中监控系统所固有的危险集中的问题。
和一般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相比,集散型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l)松偶合的多处理器系统,可实现硬件积木化。
如果要扩大或缩小系统规模,只须按需要在系统中增加新的单元,或拆去某个单元,系统完整性不会受到多少影响。
(2)软件模块化。
在工业领域中,尽管生产工艺和产品各异,但从过程控制的要求来说,有相当大的共性。
DCS为用户提供有相当丰富的功能软件,从而大大减少了用户的开发工作量。
(3)控制系统用组态方法生成。
DCS为用户提供众多的常用运算和控制模块,用户只需按照系统的控制方案,从中选择必要的模块,采用填表方式、步骤记入方式或类似于画系统方块图那样的连接模块方式,进行控制系统的组态。
(4)通信网络的应用。
DCS通过通信网络将物理上分散配臵的多台计算机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相互协调、资源共享的集中管理。
(5)可靠性高。
DCS通常采用冗余技术、自诊断功能等措施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3 计算机网络通信集散型控制系统较以往的控制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网络通信功能。
轮机自动化发展到今天,已经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紧紧相关,因此可以说,如果不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就很难理解现代轮机自动控制系统。
计算机网络按其所覆盖的区域范围大小可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和分布式处理机三类。
在轮机自动化中,我们所涉及的是局域网和分布式处理机。
目前应用广泛的有两种形式的局域网:总线网和环形网。
局域网的主要持点如下:(1)通信媒体质量较高,即数据传输率高,误码率低;(2)可以支持几百台相互独立的计算机设备;(3)网络的拓扑结构比较规则;(4)通信协议比较简单;(5)造价低。
网络通信使得信号的传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传统的控制系统中,位于现场的测量变送器与位于控制室的控制器之间;控制器与位于现场的执行器、开关、马达之间均为一对一连接;而在先进的现场总线系统中,由于采用了智能仪表,控制功能由智能仪表在现场直接完成,实现了分散控制。
在局域网中,信号传送是以数据通信的方式实现的。
现场总线的采用使众多的信号(开关量、模拟量)通过双绞线或同轴电缆进行传递,使得布线大大减少。
4 典型的轮机自动化网络系统世界上著名的轮机自动控制系统生产厂家纷纷推出各自的网络系统。
其中应用广泛的有西门子公司,伦索公司的网络系统。
(l)西门子公司的网络系统从80 年代末开始,西门子公司推出了两种类型的局域网:高速网SINEC H1 和低速网SINEC Ll 。
它们广泛应用在工业过程控制领域。
在轮机自动化中,主要应用的是SINEC Ll 网:SINEC Ll 采用主从配臵,由总线发送信息,速度为9600比特/秒。
总线接口为RS485 标准。
作为主机的可编程控制器包含CP530 通信处理器模块;而主机和下位机都以四线屏蔽电缆连接到BT 777 总线终端端子,并通过.总线终端对总线系统存取信息。
通信协议储存在通信模块的RAM 中,所以解除了中央处理器要监管总线的工作。
其特点是备有操作提示编程及标准软件功能快,方便用户配臵;安装成本低;容易扩充;便于改装;配备有总线诊断功能,便于检查。
在轮机自动化中,它把西门子公司生产的以S5 系列PLC 为基础的轮机自动化系统连接起来,以进行集中管理。
(2) CAMOS 2000集成自动化系统CAMOS 2000 集成自动化系统是德国H . M. Stein Sohn 公司在90 年代初推出的产品。
中海集团90年代中期在德国建造的两条自卸船“天龙星”和“海王星”安装了该系统。
系统采用以太网,UNIX 操作系统。
在集控室装有两台HP 工作站,分别称为L站和M 站。
正常工作时,只需一台工作站,另一台工作站作为备用。
轮管人员可根据情况,通过转换开关设定主站和备用站。
在集控室有两台21寸的X 终端显示器,在驾驶台有一台21 寸的X 终端显示器。
X 终端显示器和工作站之间通过以太网进行数据通信。
HP 工作站通过专用的接口电路和电站控制系统,泵、风机、压缩机等轴助设备控制系统,液位监控系统等相连。
获取现场信号,输出控制信号。
驾驶员通过驾驶台的X 终端显示器可监视机舱里的情况,而轮机员可在集控室通过显示器、鼠标和键盘来监视、控制机舱里的系统和设备。
正常情况下,轮机员在集控室的控制台上通过鼠标点击显示器的:mimic图形实现控制功能。
5 结束语集散型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大大减轻了轮管人员的工作强度。
同时也提高了轮机管理水平。
但几年来“天龙星”和“海王星”轮机管理实践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
(1)系统配套的资料不全,加之轮管人员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所限,无法对整个系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这样不仅谈不上系统维修,甚至对故障的确切陈述也成了问题。
(2)目前大部分的船舶集散系统都是在UNIX操作系统下开发的,而在国内,人们对UNIX 操作系统远没有象WINDOWS 操作系统那样熟悉。
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如X—终端、X—窗口等概念。
(3)没有备件。
这里讲的备件包括硬件和软件。
由于硬件部分主要是计算机硬件,接船时就没有备件,几年以后,在市场上也看不到这些已经过时的计算机设备了。
如“天龙星”“海王星”上采用的是486 计算机,内存是4M bytes ,硬盘是500M bytes 。
软件方面,不仅没有备份,运行的程序几年以后也会不明不白地自锁,迫使船公司不得不花高价从系统生产厂家购买装有程序的硬盘,同时返还原有的硬盘。
这样,即使怀疑厂家有欺诈行为,也无法获得可靠的证据。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建造采用集散型控制系统的船舶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l)选用市场信誉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船舶控制系统生产厂家的DCS系统产品。
(2)选派外语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轮管人员负责接船。
在接船之前,最好能获得整个系统的完整的技术资料,请有关专家以此为教材,对接船人员进行培训。
这样,接船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几年前天津远洋运输公司在接先进的自动化船舶时曾经这样做过。
(3)和生产厂家保持接触,有问题及时和厂家联系。
在定货协议上,可以明确写上这方面的内容。
(4)注意对所有使用该系统的人员进行培训,把误操作产生的问题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