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理综测试卷化学试题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1.84 MB
- 文档页数:78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设计**整理制作)【试卷总评】本试卷整体特点是:题型与往年类似、总体难度不大、亮点比较多。
其中第9题要注意反应是在“常温下”;第10题的B项水的离子积不变,但n(H+)与n(OH-)的乘积随溶液的体积而发生变化;第11题D项转移电子数与离子的减少数不等;第12题以图表、数据形式,给出一氧化二氮分解的实验数据,学生要提取有效信息,利用图表中的横纵坐标,进行分析,其中,试题中半衰期是一个提示,学生要能从中分析出半衰期的变化规律,分析得出4个选项中相一致的正确项;第25题以“焦亚硫酸钠的制取、性质、含量的测定”为素材,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综合探究能力,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
这些对高考考试方向均很好的导向作用,在教与学中不能把有些知识讲得太绝对,要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切忌思维定势。
第I卷6.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命题意图】考查乙醇的制取、酯化反应、同分异构体等,平时要重点关注必修二中几种重要有机物(甲烷、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葡萄糖、蔗糖、纤维素、淀粉、油脂、蛋白质等)的性质与应用。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9.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X Y Z①NaOH溶液Al(OH)3稀硫酸②KOH溶液SiO2稀盐酸③O2N2H2④FeCl3溶液Cu 浓硝酸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10.下列关于0.10 mol ·L -1 NaHCO 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 3=Na ++ H ++ CO 32-B .25 ℃时,加水稀释后,n (H +)与n (OH -)的乘积变大 C .离子浓度关系:c(N a +)+c (H+)=D .温度升高,c(H C)增大11.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 +Cl 2=2AgCl 。
6.下列制作铅笔的材料与相应工业不对应的是()A.橡皮擦——橡胶工业B.铝合金片——冶金工业C.铝笔芯——电镀工业D.铅笔漆——涂料工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橡皮擦的原料是橡胶,涉及到橡胶工业的生产,正确。
B.铝合金片涉及金属的冶炼过程,与冶金工业有关,正确。
C.铝笔芯的原料是石墨,与电镀工业无关,错误。
D.铅笔外边刷的油漆,与有机合成的材料及涂料工业有关,正确。
故选项是C。
考点:考查制作铅笔涉及的材料与相关工业生成的关系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答案】B考点:考查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类型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的知识。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称取2.0gNaOH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B 配制FeCl3溶液将FeCl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答案】C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操作正与相应实验目的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9.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可能是金属铜B.Y不可能是氢气C.Z可能是氯化钠D.Z可能是三氧化硫【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若X是Cu,Y是Cl2,Cu在Cl2燃烧产生Z是CuCl2,电解CuCl2溶液产生Cu和Cl2,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正确。
B.若X是Cl2,Y是氢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Z是HCl,电解HCl的水溶液,产生氢气和氯气,符合上述转化关系,错误。
C.若Z是氯化钠,则X、Y分别是Na和Cl2中的一种;电解氯化钠水溶液会产生氢气、氯气、氢氧化钠,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错误。
南平市2019~2020学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球在流浪,学习不能忘”,学好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港珠澳大桥采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吊绳,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玉兔二号”月球车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其帆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SiO2C.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其中“石灰”指的是CaCO3D.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中的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答案】B【解析】【详解】A、聚乙烯纤维,由小分子乙烯加聚得到,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Si,而不是SiO2,B符合题意;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受热分解得到CaO,C不符合题意;D、铜绿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78g Na2O2固体含有离子的数目为4N AB. 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溶液中Na+、NH4+、SO42−、NO3−一定能大量共存C. 硫酸酸化的KI淀粉溶液久置后变蓝的反应为:4I−+O2+4H+=2I2+2H2OD. 将充有NO 2的玻璃球浸到热水中气体颜色加深说明2NO2(g)N2O4(g) △H >0【答案】C【解析】【详解】A、Na2O2的电子式为,可知,molNa2O2中有2molNa+和1molO22-,共3mol离子,离子数目为3N A,A错误;B、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NH4+在碱性环境下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I-在空气中容易被O2氧化,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4I−+O2+4H+=2I2+2H2O,C正确;D、NO2玻璃球加热颜色加深,说明NO2的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D错误;答案选C。
2023年高考福建化学试题1. 唐代陆羽《茶经·三之造》中记载茶叶制作过程:“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以下操作中最不可能引起化学变化的是A. 蒸B. 捣C. 焙D. 封【答案】D2. 抗癌药物CADD522 的结构如图。
关于该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能发生水解反应B. 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C. 能使Br₂ 的CCl₄ 溶液褪色D. 碳原子杂化方式有sp²和sp³【答案】B3.某含锰着色剂的化学式为XY₄MnZ₂Q₇,Y、X、Q、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XY₄具有正四面体空间结构,Z₂Q7 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键角:XY₃>XYB. 简单氢化物沸点:X>Q>ZC. 第一电离能:X>Q>Mn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Z>X【答案】C4.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使用的绿色推进剂硝酸羟胺[NH₂OH][NO₃] 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完全分解为N₂、H₂O 和O₂。
N₄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NH₃OH 含有的质子数为1.5N₄B.48g 固态硝酸羟胺含有的离子数为0.5NC.0.5mol 硝酸羟胺含有的N-Oo 键数为2ND. 硝酸羟胺分解产生11.2LN ₂(已折算为标况)的同时,生成O ₂分子数为N ₄【答案】C5.稀有气体氙的氟化物(XeF) 与NaOH 溶液反应剧烈,与水反应则较为温和,反应式如下:与水反应与NaOH 溶液反应i.2XeF ₂+2H ₂O=2Xe↑+O ₂ ↑+4HFii.2XeF ₂+40H~=2Xe↑+O ₂ ↑+4F+2H ₂Oiii.XeF,+3H ₂O=XeO ₃+6HFiv.2XeF,+4Na ⁴+16OH~=Na ₄XeO ₆ ↓+Xe↑+O ₂ ↑+12F -+8H ₂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eO ₃ 具有平面三角形结构B.OH - 的还原性比H ₂O 强C. 反 应i~iv 中有3个氧化还原反应D. 反应iv 每生成1molO ₂, 转移6mol 电子 【答案】A6.从炼钢粉尘(主要含Fe ₃O ₄ 、Fe ₂O ₃ 和ZnO) 中提取锌的流程如下:“盐浸”过程ZnO 转化为 [zn(NH ₃),]”,并有少量Fe²+ 和Fe³+ 浸出。
龙岩市2019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0-16 As-7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石化公司“碳九”装船作业时发生泄漏,造成坏境污染。
“碳九”是指含九个碳原子的芳香矩,下列关于“碳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易燃危险品B.能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反应C.只含碳、氢元素D. 1, 2, 3-三甲基苯属于“碳九”,其一氯代物有5种【答案】D【详解】A.绝大部分有机物易燃,,芳香绘属于易燃物,故不选A。
B.芳香怪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的基础上,可以和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故不选B;C.坯仅有碳、氢元素两种元素构成,故不选C;D.1, 2, 3-三甲基苯属于碳九,其一氯代物应该有4种,故选D;正确答案:D。
2.Q、W、X、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W. X是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I'可反应生成盐和水;Q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W与Y可形成化合物的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的各氧化物中只含有离子键B. Y的正四价氧化物与Q,漂白的原理相同C.在水溶液中可制得X2Y3沉淀D.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X的半径最小【答案】D【分析】Q、队X、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W、X是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间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确定W为钠,X为铝;Q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可以确定为氧;W与Y可形成化合物弧丫,根据化合价可以确定Y为硫。
【详解】A.过氧化钠中既含有离子键也很有非极性共价键,故A不正确;B.二氧化硫是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无色物质,属于暂时性漂白;臭氧是因为具有极强氧化性漂白有色物质,屈于永久性漂白,故B不正确;C.硫化铝在水中不存在,很快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化氢气体。
故C不正确;D.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铝离子半径最小,故D正确;正确答案:Do【点睛】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熟悉第三周期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及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易错点C。
解析:福建省莆田市3月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理综化学试题福建省莆田市3月高三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对于所有的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检验和评估。
通过这次考试,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整个学年的学习成果,也可以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
今天,我们就来解析一下这次考试中的理综化学试题。
从整体上来看,这次的化学试题难度适中,充分考察了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试题涵盖了大部分的高中化学知识点,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以及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
具体来说,试题中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十分全面,如化学反应原理、化学键理论、分子结构等。
同时,试题也注重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如合成有机物、设计实验方案等。
这些题目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他们具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次考试的试题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强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例如,试题中有一道实验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实验步骤和材料,自行设计并完成一个化学实验,并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
这道题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考察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理论实际的能力。
这次的福建省莆田市3月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理综化学试题,既全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也充分考察了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这次考试,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为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和复习中提供了重要的反馈和指导。
这次考试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评估自己教学质量的机会,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全国一卷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一直是考生们的重点,也是考验学生综合能力和化学素养的重要方式。
下面我们就来解析一下2023年全国一卷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的特点和难点,以便考生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
2023年的全国一卷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延续了往年试题的风格,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强调了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检验。
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覆盖面广,强调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
《2013福建省高中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化学实验题说题【摘要】这篇文章将对《2013福建省高中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中的化学实验题进行详细分析。
在我们将介绍试题背景和实验要求。
在我们将解析试题内容、分析实验步骤、探讨实验原理、讨论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分析实验结果。
在我们将对实验进行总结,并讨论实验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详细分析,读者将对该化学实验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化学实验题, 2013福建省高中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试题背景, 实验要求, 试题解析, 实验步骤分析, 实验原理分析, 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讨论, 实验总结, 实验意义.1. 引言1.1 试题背景2013年福建省高中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化学实验题是考查学生综合应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这个实验题,考生需要对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进行深入理解,并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在这道实验题中,考生将会进行一种重要的化学实验——酸碱中和实验。
这个实验主要通过加入酸和碱溶液来观察中和反应的现象,并且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判断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这是一个基础的化学实验,但需要考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保持细心和耐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2 实验要求1. 准备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和仪器,包括氢氧化钠、氯化铜、醋酸、玻璃烧杯、试管等。
2.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注意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发生意外。
3.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及时做好数据处理和记录。
4. 在实验结束后仔细清洗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整洁。
本实验旨在考察学生对化学实验原理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掌握情况,希望同学们能够严格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深入理解实验原理,熟练掌握实验步骤,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并进行合理的讨论分析。
通过这次实验,同学们将能够提高对化学实验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在实验中能够发挥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创造力,取得成功的实验结果。
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理科综合化学试题1. 废铁屑制Fe 2O 3的一种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止确的是A. 热的纯碱溶液对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B. 操作a 是萃収C. 冰水既可洗去杂质又可减少固休的溶解D. 血2。
3可用作红色颜料【答案】B【分析】用热纯碱溶液洗涤废铁屑表血的油污。
加入稀硫酸后,将铁单质转化为亚铁离子,再加入碳 酸氢鞍,促进亚铁离子水解得到沉淀。
通过过滤、洗涤、锻烧,得到氧化铁,据此分析; 【详解】A.热的纯碱溶液可去除废铁屑表而的油污,故A 项止确;B. 操作a 是过滤,故B 项错误;C. 冰水既可洗去杂质又降低温度,减少固休的溶解,故C 项正确;D. Fe 2O 3俗名铁红,可用作红色颜料,故D 项正确;综上,本题选B 。
2.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苯与浓H\0:<和浓氏SO#的混合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B. 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CO?、CILCHO 或CII3COOC2II5C. 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D. 煤的干镭、石油分镭和石油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答案】DFcO废液废铁屑【详解】A.苯与浓I【N0,和浓氏SO」的混合液共热,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或间二硝基苯,故A项正确;B.乙醇在氧气中燃烧得到CO?,乙醇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得到CILCI1O,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ClLCOOCJk,故B项正确;C.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故C项正确;D.石油的分馆属于物理变化,故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I)。
【点睛】D项中,石油的分憾屈于物理变化,煤的干脩,石油的裂化、裂解、催化重整等属于化学变化。
COOH)是合成高分子涤纶的常见原料,以下有关G的说法正确的3.有机物C( !10A.分子式为CgHaOjB.能发生氧化、水解、加成等反应C.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答案】C【详解】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sHsOn故A项错误;B.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高猛酸钾氧化,可与溟水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项错谋;C.与竣基相连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C 项正确;D.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2种,故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