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固体废物产生、特性及采样分析法
- 格式:pptx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61
固体废物鉴别原理与方法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废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
固体废物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对固体废物进行鉴别。
固体废物鉴别是指将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和鉴别,以确定其性质和处理方式。
本文将介绍固体废物鉴别的原理和常用的方法。
鉴别原理固体废物鉴别的原理是基于固体废物的性质和组成进行识别。
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通过分析和鉴别这些特性,可以确定固体废物的类型和处理方式。
固体废物的性质和组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来源、生产过程、使用方式等。
常见的固体废物可以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废物、湿垃圾和干垃圾等。
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具有不同的鉴别特征,例如颜色、形状、质地、气味等。
通过观察和感官鉴别,可以初步确定固体废物的类型。
然而,仅凭观察和感官鉴别还不足以确定固体废物的性质和处理方式,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室分析。
常用的实验室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分析、化学分析和生物分析。
物理分析主要通过测量固体废物的密度、粒度、熔点等物理参数来进行鉴别。
化学分析则通过化学试剂的反应和分析仪器的测试来鉴别固体废物中的化学成分。
生物分析主要针对有机废物,通过检测其生物降解性和生物活性来进行鉴别。
鉴别方法固体废物鉴别的方法可以分为目视鉴别、物理分析、化学分析和生物分析等多种方法。
1. 目视鉴别目视鉴别是固体废物鉴别的最简单方法,通过观察固体废物的颜色、形状、质地、气味等特征来初步确定固体废物的类型。
目视鉴别的优点是简单、直观,但不适用于鉴别有机废物和化学废物等。
2. 物理分析物理分析是通过测量固体废物的物理参数来进行鉴别。
常用的物理分析方法包括密度测量、粒度分析、熔点测定等。
密度测量可以通过简单的测量固体废物的质量和体积来确定其密度,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具有不同的密度范围。
粒度分析可以通过筛网或激光粒度仪等设备来确定固体废物颗粒的大小分布。
熔点测定可以通过加热固体废物样品并观察其熔化点来鉴别固体废物的类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第一章: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和特点掌握固体废物的分类和性质1.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定义与来源固体废物的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固体废物的性质:体积、重量、成分、毒性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案例1.4 教学活动引入固体废物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固体废物的来源和特点讲解固体废物的分类和性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第二章: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2.1 教学目标了解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掌握固体废物对土壤、水体、空气和生态系统的影响2.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对土壤的影响:污染、渗透、压实固体废物对水体的影响:污染、富营养化、阻塞固体废物对空气的影响:气味、尘土、有害气体释放固体废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破坏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固体废物对不同环境的影响2.4 教学活动引入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固体废物的环境问题讲解固体废物对土壤、水体、空气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第三章: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掌握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3.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物理处理方法:压实、破碎、筛分、分选固体废物的化学处理方法:热解、焚烧、填埋、化学稳定化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方法:堆肥化、厌氧消化、生物降解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处理技术的优缺点3.4 教学活动引入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引导学生思考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讲解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第四章: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减量化4.1 教学目标了解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减量化掌握固体废物的回收、再利用和减量技术4.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回收方法:废品回收、金属回收、塑料回收等固体废物的再利用方法:再生利用、修复利用、改装利用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技术:生产过程优化、包装减量化、废物减量化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减量化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资源化与减量化方法的优势和应用4.4 教学活动引入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减量化,引导学生思考固体废物的资源利用和减量化方法讲解固体废物的回收、再利用和减量化技术,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第五章:固体废物的管理与政策5.1 教学目标了解固体废物的管理方法掌握固体废物的相关政策和国际实践5.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管理体系:废物产生、运输、处理、处置的监管固体废物的相关政策: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标准固体废物的国际实践:国际条约、协议、案例研究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固体废物的管理方法和政策案例分析法:分析固体废物管理的成功案例和国际实践5.4 教学活动引入固体废物的管理方法和政策,引导学生思考固体废物管理的意义讲解固体废物的管理体系和政策,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第六章: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再利用6.1 教学目标理解固体废物回收再利用的意义学会固体废物的回收技术及再利用方法6.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回收的意义和价值常见固体废物的回收技术: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固体废物的再利用途径:制造再生产品、修复再用、拆解再利用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固体废物回收再利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互动讨论法:探讨固体废物回收再利用的实际案例及效益6.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固体废物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讲解不同类型固体废物的回收技术和再利用方法分析固体废物回收再利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其环保和经济效益第七章: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7.1 教学目标认识固体废物填埋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固体废物填埋场的类型及处理方法7.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填埋的定义和原理填埋场的类型:露天填埋场、封闭填埋场、垃圾堆肥场等填埋处理的方法:直接填埋、卫生填埋、资源化填埋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固体废物填埋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处理方法互动讨论法:分析固体废物填埋处理的利弊及改进措施7.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填埋处理的基本概念讲解不同类型填埋场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分析固体废物填埋处理的环保问题及改进方向第八章:固体废物的热处理技术8.1 教学目标理解固体废物热处理的意义学会固体废物热处理的方法和技术8.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热处理的定义和原理热处理方法:焚烧、热解、气化、pyrolysis等热处理技术的应用和优势: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固体废物热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互动讨论法:探讨固体废物热处理的实际案例及效益8.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固体废物热处理的重要性讲解不同类型固体废物的热处理方法和技术分析固体废物热处理的环保和经济效益第九章: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9.1 教学目标理解固体废物生物处理的意义学会固体废物生物处理的方法和技术9.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生物处理的定义和原理生物处理方法:堆肥化、厌氧消化、生物降解等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和优势: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固体废物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互动讨论法:探讨固体废物生物处理的实际案例及效益9.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固体废物生物处理的重要性讲解不同类型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方法和技术分析固体废物生物处理的环保和经济效益第十章:固体废物的法律法规与伦理10.1 教学目标理解固体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认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伦理问题10.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地方法规、国际条约等固体废物处理的伦理问题: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企业和个人的义务和责任:废物分类、减量、回收等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固体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互动讨论法:分析固体废物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及解决方案10.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讲解固体废物处理的伦理问题及企业和个人责任分析固体废物管理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固体废物的定义与来源解析: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和来源对于理解固体废物的性质和分类至关重要。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产生及性质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熟练掌握固体废弃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生物性质分析方法,了解危险废物鉴定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固体废弃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性质分析方法为了保证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效果及综合利用的实施,首先掌握固体废物产生量,来确定处理处置设施的规模,同时需弄清楚固体废物的性质,来确定处理处置工艺和综合利用措施,从而达到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目的。
第一节固体废物产生量及预测固体废物产生量的计算在固体废物管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保证废物收集、运输、处理、处置以及综合利用等后续管理能够正常实施和运行的依据。
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特性差别较大,接下来分别进行讨论。
一、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预测估算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公式是Y n=y n P n×10-3×365式子中, Y n表示第n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y n表示第n年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率;P n表示第n年城市人口数。
其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收入水平(一般情况下,收入水平高的地区垃圾产生量大,收入水平低的地区垃圾产生量小)、能源结构(燃料的不同,在燃煤区及燃气区,垃圾中的灰渣量差别很大)、消费习惯(奢侈消费与节俭消费相比,垃圾产生量要大)等。
另外,农村生活垃圾产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收入水平、家庭禽畜养殖(以前农村剩饭菜全部通过养猪、养鸡鸭消纳掉了,食品垃圾很少,然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做饭工具类型(柴灶、液化气罐、电饭锅,以前可燃垃圾(塑料、纸张、秸秆)被消纳,现在成为多余)、厕所类型(旱厕、水冲卫厕,使用旱厕时,卫生纸与粪便一起发酵后可以还田,现在被丢弃到垃圾中,而粪便直接排入河流中使村河成为大粪缸)城市人口数主要受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影响,机械增长率可根据当地发展规划来进行测算,如规划移民数量、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扩大程度等。
在此重点谈一下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预测方法。
2固体废物讲义2第2章固体废物特性、分析与采样(含危险废物特性及鉴别)固体废物物学特性2.1 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固体废物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感观性能。
后者是指废物的颜色、嗅味、新鲜或者腐败程度等,往往可直接判断。
2.1.1 固体废物的物理特性固体废物的物理特性一般包括:物理组成;粒径;含水率;容积密度。
1.物理组成: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城市发展规模、居民生活习性物理组成: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城市发展规模居民生活习性(食品结构)、家用燃料(能源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粒径:因废物组成复杂且大小不等,很难以单一大小来表示,况且几何形状也不一样,因此,固体废物的粒径只能通过筛网的网目代表其大小。
3.含水率含水率定义为:固体废物在105 ℃±5℃温度下烘干一定时间,如2h(依水含水率定义为固体废物在度烘定时间如水分含量而定)后所失去的水分量,烘干至恒重或最后二次称重之误差小于法定值,否则须再烘干,般城市垃圾的平均含水量在20%~60%之间。
定值否则须再烘干一般城市垃圾的平均含水量在%之间4.容积密度容积密度也称容重。
废物密度为决定运输或储存容积的重要参数,由于废物组成成分复杂,其求法按各组分的平均值来考虑。
2.1.2 固体废物的化学特性固体废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以下项目:挥发分;灰分;固定碳;闪火点与燃点;热值(或燃烧热值);灼烧损失量:元素成分;毒性溶出性质。
通常将水分、可燃分(挥发分固定碳)与灰分合称成分,而将水分、挥+固定碳)与灰分合称三成分发分、固定碳与灰分合称四成分。
主要分析项目包括水分、挥发分、固定碳、灰分与发热值五项。
固体废物的化学性质对于选择其处理与处置方法非常重要表示固体废固体废物的化学性质对于选择其处理与处置方法非常重要,表示固体废物化学性质的特征参数有挥发分、灰分、灰分熔点,元素组成、固定碳及发热值。
固体废物的堆肥、发酵,焚烧、热解、浮选等处理方法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
课程名称: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实验实验类型:综合实验实验项目名称:固体废物的采样与制样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固体废物采样和制样的目的和意义;2.掌握固体废物的采样、制样的基本方法;3.分析固体废物的性质及分析需要,学会制定采样和制样的方案。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一)采样技术1.采样工具铁锹、锤子、采样探子、采样钻、取样铲等。
2.份样数的确定份样数是指由一批固体废物中的一个点或一个部位按规定量取出的样品个数。
可由公式法或查表法确定。
当份样间的标准偏差和允许误差已知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份样数:n≥(ts/∆)1/2 (1-1)式中,n—必要的份样数;s—份样间的标准偏差;∆—采样允许误差;t—选定置信水平下的概率度。
取n→∞时的t值作为最初的t值,以此算出n的初值。
将对应于n初值的t值代入,不断迭代,直至算出的n值不变,此值即为必要的份样值。
当份样间的标准偏差与允许误差未知时,可按表1-1~表1-3经验确定份样数。
3.份样量的确定采样误差与样品的颗粒分布、样品中各组分的构成比例以及组分含量有关。
因此,当废物组分单一、颗粒分布均匀、污染物成分变化不大时,样品量的大小对采样误差影响不大;反之,则样品量的大小将明显影响采样的精密度。
随着样品量的增加,采样误差也随之降低。
与样品数相同,样品量的增加也不是无限度的,否则将给下一步的制样造成负担。
样品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废物颗粒的粒径上限,废物颗粒越大,均匀性越差,要求样品量也应越大。
在采样计划的设计过程中,可根据缩分公式(1-2)计算求得最小样品量。
Q=K∙αd(1-2)式中,Q—应采取的最小样品量,kg;d—废物最大颗粒直径,mm;K—缩分系数,废物越不均匀,K值越大,一般取K=0.06;α为经验常数,随废物均匀程度和易破碎程度定,一般取α=1。
对于液态批废物的份样量以不小于100mL的采样瓶(或采样器)所盛量为宜4.采样技术(1)简单随机采样当对一批废物了解很少,且采样的份样比较分散也不影响分析结果时,对其不作任何处理,不进行分类也不进行排队,而是按照其原来的状况从中随机采取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