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概率1离散型列教学案北师大版选修28
- 格式:doc
- 大小:336.90 KB
- 文档页数:9
必修1第一章集合§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 集合的基本关系§3 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与并集全集与补集第二章函数§1 生活中的变量关系§2 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函数概念函数的表示法映射§3 函数的单调性§4 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性质§5 简单的幂函数课题学习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第三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1 正整数指数函数§2 指数扩充及其运算性质指数概念的扩充指数运算的性质§3指数函数指数函数的概念指数函数和的图像和性质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 对数对数及其运算换底公式§5 对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y=log2x的图像和性质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6 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的比较第四章函数应用§1 函数与方程利用函数性质判定方程解的存在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2 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实际问题的函数刻画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函数建模案例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 简单几何体简单旋转体简单多面体§2 直观图§3 三视图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由三视图还原成实物图§4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空间图形基本关系的认识空间图形的公理§5 平行关系平型关系的判定平行关系的性质§6 垂直关系垂直关系的判定垂直关系的性质§7 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简单几何体的侧面积棱柱、棱锥、棱台和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课题学习正方体截面的形状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1 直线与直线的方程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的交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2 圆与圆的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圆的一般方程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 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必修3第一章统计§1 从普查到抽样§2 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3 统计图表§4 数据的数字特征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5 用样本估计总体估计总体的分布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6 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7 相关性§8 最小二乘估计第二章算法初步§1 算法的基本思想算法案例分析排序问题与算法的多样性§2 算法框图的基本结构及设计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变量与赋值循环结构§3 几种基本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第三章概率§1 随机事件的概率频率与概率生活中的概率§2 古典概型古典概型的特征和概率计算公式建立概率模型互斥事件§3 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 周期现象§2 角的概念的推广§3 弧度制§4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与诱导公式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单位圆与周期性单位圆与诱导公式§5 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从单位圆看正弦函数的性质正弦函数的图像正弦函数的性质§6 余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正弦函数的图像正弦函数的性质§7 正切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8 函数y=Asin 的图像§9 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1 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位移、速度、和力向量的概念§2 从位移的合成到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减法§3 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数乘向量平面向量基本定理§4 平面向量的坐标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5 从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数量积§6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7 向量应用举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向量的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形§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两角差的余弦函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函数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3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必修5第一章数列§1 数列数列的概念数列的函数特征§2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3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章解三角形§1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2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3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第三章不等式§1 不等关系不等关系比较大小§2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3 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4 简单线性规划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简单线性规划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 命题§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4 逻辑联结词“且”或“非” 逻辑联结词“且” 逻辑联结词“或” 逻辑联结词“非”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1 椭圆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性质§2 抛物线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抛物线的简单性质§3 双曲线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第三章变化率与导数§1 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2 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3 计算导数§4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导数的加法与减法法则导数的乘法与除法法则第四章导数应用§1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2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实际问题中的导数的意义最大值、最小值问题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可线性化的回归分析§2 独立性检验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独立性检验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独立性检验的应用第二章框图§1 流程图§2 结构图第三章推理与证明§1 归纳与类比归纳推理类比推理§2 数学证明§3 综合法与分析法综合法分析法§4 反证法第四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数的概念的扩展复数的有关概念§2 复数的四则运算复数的加法与减法复数的乘法与除法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 命题§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4 逻辑联结词“且”“或”“非” 逻辑联结词“且” 逻辑联结词“或” 逻辑联结词“非”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 从平面向量到空间向量§2 空间向量的运算§3 向量的坐标表示和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空间向量的标准正交分解与坐标表示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4 用向量讨论垂直与平行§5 夹角的计算直线间的夹角平面间的夹角直线与平面的夹角§6 距离的计算第三章圆锥曲线与方程§1 椭圆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性质§2 抛物线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抛物线的简单性质§3 双曲线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简单性质§4 曲线与方程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的共同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选修2-2第一章推理与证明§1 归纳与类比归纳推理类比推理§2综合法与分析法综合法分析法§3 反证法§4 数学归纳法第二章变化率与导数§1 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2 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3 计算导数§4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导数的加法与减法法则导数的乘法与除法法则§5 简单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第三章导数应用§1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2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实际问题中的导数的意义最大值、最小值问题第四章定积分§1 定积分的概念定积分的背景—面积和路程问题定积分§2 微积分基本定理§3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简单几何体的体积第五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数的概念的扩展复数的有关概念§2 复数的四则运算复数的加法与减法复数的乘法与除法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2 排列§3 组合§4 简单计数问题§5 二项式定理二项式定理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第二章概率§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 超几何分布§3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4 二项分布§5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6 正态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1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可线性化的回归分析§2 独立性检验独立性检验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独立性检验的应用选修3-1数学史选讲第一章数学发展概述§1 从数学的起源、早期发展到初等数学形成§2 从变量数学到现代数学第二章数与符号§1 数的表示与十进制§2 数的扩充§3 数学符号第三章几何学发展史§1 从经验几何到演绎几何§2 投影画与射影几何§3 解析几何第四章数学史上的丰碑——微积分§1 积分思想的渊源§2 圆周率§3 微积分第五章无限§1 初识无限§2 实数集的基数第六章明题赏析§1 费马大定理§2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3 高次方程§4 中国剩余定理§5 哥德巴赫猜想选修3-3 球面上的几何2007年5月第2版2009年5月第5次印刷第一章球面的基本性质§1 直线、平面与球面的位置关系§2 球面直线与球面距离第二章球面上的三角形§1 球面三角形球面上两直线的交角球面上的对称性球面三角形球面三角形的基本性质球面极三角形§2 球面三角形的全等§3 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平面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球面三角形边的余弦定理球面三角形角的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4 球面三角形的面积球面二角形球面三角形的面积第三章欧拉公式与非欧几何§1 球面上的欧拉公式球面三角部分球面上的欧拉公式球面上欧拉公式证明§2 简单多面体的欧拉公式凸多面体和简单多面体简单多面体的欧拉公式的证明§3 欧氏几何与球面几何的比较欧氏几何与球面几何的区别与联系另一种非欧几何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2008年5月第3版2009年5月第3次印刷第一章直线、多边形、圆§1 全等与相似图形变化的不变形平移、旋转、反射相似与位似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2 圆与直线圆周角定理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弦切角定理切割线定理相交弦定理§3 圆与四边形圆内接四边形托勒密定理第二章圆锥曲线§1 截面欣赏§2 直线与球、平面与球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球的位置关系平面与球的关系§3 柱面与平面的截面柱面、旋转面垂直截面一般截面§4 平面截圆锥面圆锥面垂直截面一般截面§5 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选修4-22008年6月第3版2009年5月第3次印刷第一章平面向量与二阶方阵§1 平面向量及向量的运算§2 向量的坐标表示及直线的向量方程§3 二阶方阵与平面向量的乘法第二章几何变换与矩阵§1 几种特殊的矩阵变换§2 矩阵变换的性质第三章变换的合成与矩阵乘法§1变换的合成与矩阵乘法§2 矩阵乘法的性质第四章逆变换与逆矩阵§1 逆变换与逆矩阵§2 初等变换与逆矩阵§3 二阶行列式与逆矩阵§4 可逆矩阵与线性方程组第五章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1 矩阵变换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2 特征向量在生态模型中的简单应用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007年5月第2版2009年5月第5次印刷第一章坐标系§1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曲线方程平面直角坐标轴中的伸缩变换§2 极坐标系极坐标系的概念点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圆锥曲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3 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第二章参数方程§1 参数方程的概念§2 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直线的参数方程圆的参数方程椭圆的参数方程双曲线的参数方程§3 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4 平摆线和渐开线平摆线渐开线选修4-5【不等式选讲】2007年5月第2版2009年5月第5次印刷第一章不等关系与基本不等式§1 不等式的性质§2 含有绝对值的等式§3 平均值不等式§4 不等式的证明§5 不等式的应用第二章几个重要的不等式§1 柯西不等式§2 排序不等式§3 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等式。
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求出某些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2、过程与方法:认识概率分布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概率分布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概念教学难点:求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三、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探析归纳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随机变量:如果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来表示,那么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常用希腊字母ξ、η等表示2、离散型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只能取有限个数值或可列无穷多个数值则称为离散随机变量,在高中阶段我们只研究随机变量取有限个数值的情形.(二)、探析新课:1. 分布列:设离散型随机变量ξ可能取得值为 x 1,x 2,…,x 3,…, ξ取每一个值x i (i =1,2,…)的概率为()i i P x p ξ==,则称表为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简称ξ的分布列2. 分布列的两个性质:任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满足:1)(0≤≤A P ,并且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由此你可以得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都具有下面两个性质:⑴P i ≥0,i =1,2,…; ⑵P1+P 2+ (1)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某一范围内取值的概率等于它取这个范围内各个值的概率的和即⋅⋅⋅+=+==≥+)()()(1k k k x P x P x P ξξξ3.二点分布:如果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三)、例题探析例1、一盒中放有大小相同的红色、绿色、黄色三种小球,已知红球个数是绿球个数的两倍,黄球个数是绿球个数的一半.现从该盒中随机取出一个球,若取出红球得1分,取出黄球得0分,取出绿球得-1分,试写出从该盒中取出一球所得分数ξ的分布列. 分析:欲写出ξ的分布列,要先求出ξ的所有取值,以及ξ取每一值时的概率. 解:设黄球的个数为n ,由题意知绿球个数为2n ,红球个数为4n ,盒中的总数为7n . ∴ 7474)1(===n n P ξ,717)0(===n n P ξ,7272)1(==-=n n P ξ. 所以从该盒中随机取出一球所得分数ξ的分布列为说明:1、在写出ξ的分布列后,要及时检查所有的概率之和是否为1. 2、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的步骤:(1)确定X 的可能取值(1,2,)i x i =…; (2)求出相应的概率()i i P X x p ==; (3)列成表格的形式。
§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1.随机变量(1)我们将随机现象中试验(或观测)的每一个可能的结果都对应于一个数,这种对应称为一个随机变量,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如X ,Y 来表示.实际上,随机变量是从随机试验每一个可能的结果所组成的集合到实数集的映射.(2)随机变量的取值能够一一列举出来,这样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预习交流1随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是怎样的?提示:随机变量与函数都是一种映射,随机变量是随机试验结果到实数的映射,函数是实数到实数的映射;随机试验的结果的范围相当于函数的定义域,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相当于函数的值域.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取值为a 1,a 2,…随机变量X 取a i 的概率为p i (i =1,2,…),记作P (X =a i )=p i (i =1,2,…),①或列成表显然p i >0,p 1+p 2+ (1)预习交流2盒中装有6支白粉笔和8支红粉笔.从中任意取出3支,其中所含白粉笔的支数为ξ,那么ξ可能的取值是什么?当ξ=2时表示怎样的试验结果?提示:ξ的取值为0,1,2,3,“ξ=2”表示取出2支白粉笔和1支红粉笔.1.随机变量指出下列变量中,哪些是随机变量,哪些不是随机变量,并说明理由.(1)某人射击一次命中的环数;(2)任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5次,出现正面向上的次数;(3)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出现的点数(最上面的数字);(4)某个人的属相随年龄的变化.思路分析:利用随机变量的定义去分析相应的实例.解:(1)某人射击一次,可能命中的环数是0环,1环,…,10环结果中的一个而且出现哪一个结果是随机的,因此是随机变量.(2)任意掷一枚硬币1次,可能出现正面向上也可能出现反面向上,因此投掷5次硬币,出现正面向上的次数可能是0,1,2,3,4,5,而且出现哪种结果是随机的,所以是随机变量.(3)掷一颗骰子可能出现的结果是1点,2点,3点,4点,5点,6点中的一个,且出现哪个结果是随机的,因此是随机变量.(4)属相是出生时便确定的,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不是随机变量.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有__________.①在2 008张已编号的卡片(从1号到2 008号)中任取一张,被取出的编号数为X ; ②连续不断射击,首次命中目标需要的射击次数X ;③从2 008张已编号的卡片(从1号到2 008号)中任取3张,被取出的卡片的号数和X ; ④某工厂加工的某种钢管,外径与规定的外径之差X ;⑤投掷一颗骰子,六面都刻有数字6,所得的点数X .答案:①②③解析:①②③中变量X 的所有可能取值是可以一一列举出来的,是离散型随机变量,④中的X 的取值为某一范围内的实数,无法列出,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⑤中的X 的取值是确定的,是6,不是随机变量.判断一个变量是否为随机变量,主要是看变量的值的出现是否是随机的,结果是随机的变量为随机变量,如果随机变量能按一定的顺序列举出来,则这种随机变量则是离散型随机变量.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从装有6个白球,4个黑球和2个黄球的箱中随机地取出两个球,规定每取出一个黑球赢2元,而每取出一个白球输1元,取出黄球无输赢,以X 表示赢得的钱数,随机变量X 可以取哪些值呢?求X 的分布列.思路分析:要求赢得的钱数X 的概率分布列,需先写出X 的可能取值,然后求出X 中每一个可能值的概率,从而列出分布列.解:从箱中取两个球的情形有以下六种:{2白},{1白1黄},{1白1黑},{2黄},{1黑1黄},{2黑}.当取到2白时,结果输2元,随机变量x =-2,此时 P (X =-2)=C 26C 212=522; 当取到1白1黄时,结果输1元,随机变量x =-1,此时P (X =-1)=C 16C 12C 212=211; 当取到1白1黑时,结果赢1元,随机变量x =1,此时P (X =1)=C 16C 14C 212=411; 当取到2黄时,结果无输赢,随机变量x =0,此时P (X =0)=C 22C 212=166; 当取到1黑1黄时,结果赢2元,随机变量x =2,此时P (X =2)=C 14C 12C 212=433; 当取到2黑时,结果赢4元,随机变量x =4,此时P (X =4)=C 24C 212=111,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P ⎝ ⎛⎭⎪⎫X =k 5=ak (k =1,2,3,4,5), (1)求常数a 的值;(2)求P ⎝ ⎛⎭⎪⎫X ≥35的值. 解:由题意得x(1)由a +2a +3a +4a +5a =1,得a =15; (2)P ⎝ ⎛⎭⎪⎫X ≥35=P ⎝ ⎛⎭⎪⎫X =35+P ⎝ ⎛⎭⎪⎫X =45+P (X =1)=315+415+515=1215=45.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依据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写出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二是依据随机变量取值所对应的结果求出随机变量取每一个值的概率.1.10件产品中有3件次品,从中任取2件,可作为随机变量的是( ).A .取到产品的件数B .取到正品的概率C .取到次品的件数D .取到次品的概率 答案:C解析:对于A 中取到产品的件数是一个常量不是变量,B ,D 也是一个定值,而C 中取到次品的件数可能是0,1,2,是随机变量.2.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5个球,分别标有1,2,3,4,5五个号码,现在在有放回取出的条件下依次取出两个球,设两个球号码之和为随机变量ξ,则ξ所有可能取值的个数是( ).A .5B .9C .10D .25答案:B解析:两个球的号码之和可能为2,3,4,5,6,7,8,9,10,共9个.3.某人进行射击,共有5发子弹,击中目标或子弹打完就停止射击,射击次数为ξ,则“ξ=5”表示试验结果是( ).A .第5次击中目标B .第5次未击中目标C .前4次均未击中目标D .第4次击中目标答案:C解析:ξ=5表示射击5次,即前4次均未击中,否则不可能射击第5次,但第5次是否击中,就不一定,因为他只有5发子弹. 4.掷一枚骰子,出现点数X 是一随机变量,则P (X >4)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13解析:P (x >4)=P (x =5)+P (x =6)=16+16=13. 5.某车间三天内每天生产10件某产品,其中第一天,第二天分别生产了1件,2件次品,而质检部门每天要在生产的10件产品中随机抽取4件进行检查,若发现有次品,则当天的产品不能通过.若厂内对车间生产的产品采用记分制,两天全不通过检查得0分,通过一天,两天分别得1分,2分,设该车间在这两天内总得分为ξ,写出ξ的可能取值.解:ξ的可能取值为0,1,2.ξ=0表示在两天检查中均发现了次品;ξ=1表示在两天检查中有1天没有检查到次品,1天检查到了次品;ξ=2表示在两天检查中都没有发现次品.。
§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自主整理.随机现象中试验(或观测)的每一个可能的结果都对应于一个数,这种对应称为一个..随机变量的取值能够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设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为,,…,随机变量取的概率为(,…),记作()(,…)称为。
并且有①,②….如果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如上表,则称随机变量服从这一分布(列),并记为.高手笔记.随机变量是将随机试验的结果数量化..随机变量的取值对应于随机试验的某一随机事件..随机变量取每一个值的概率()等于其相应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若为一个随机变量,则(为常数)也为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中第一行表述了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的取值,在这里要注意按一定的次序来填写;第二行表述了随机变量取相应上行中数值的概率的大小(),,….一般地,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某一范围内取值的概率等于其在这个范围内取每一个值的概率之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不仅清楚地反映其所取的一切可能的值,而且能清楚地看到取每一个值的概率大小,从而反映了随机变量在随机试验中取值的分布状况,是进一步研究随机试验数量特征的基础.名师解惑.随机变量与以前学过的变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剖析:随机变量作为一个变量,当然有它的取值范围,这和以前学过的变量一样.不仅如此,还有它取每个值的可能性的大小,如:从装有无差别的只黑球、只白球的袋中,随机抽取只球,所得的白球个数是一随机变量,其取值为,,,;而取每个值的可能性的大小,可通过其相应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大小——即其概率来反映.即“若”,对应事件:“取出的只球中恰有两只白球”,其概率:()若“”对应事件:“取出的只球中恰有三只白球”的概率:()所以随机变量的可能性大小为,而的可能性大小为.综上,随机变量不仅有它的取值范围{,,…,,…},而且还有取每个值的可能性大小——概率(),,…,,…,这是与通常的变量所不同的..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有哪些?()两点分布:它的分布列为()超几何分布:()(其中为非负整数)称服从参数为,,的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称服从参数为,的二项分布..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步骤?剖析:首先,明确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其次,求出与这些可能取值等价的事件的概率;最后,在确定概率和为后,按要求写出分布列.讲练互动【例】将一枚均匀硬币抛掷一次,试指出下列四种描述中,哪个是描述此随机试验的随机变量,并求出的分布列.()出现正面的次数;()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次数;()掷硬币的次数;()出现正反面的次数之和.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判断随机变量,确定的取值.在一个随机试验中,用来描述此随机试验的随机变量有多种形式,但不论选哪一种形式,它对应的都是随机试验所有可能的结果.由于某些随机试验结果的属性不同,结果的数量化本身就是多样的,如正面向上取反面向上取.同时随机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的确认标准应该是一个,如掷硬币这样的随机试验可能的结果,一个标准是正面向上的次数,或者是反面向上的次数,但不论以正面向上还是以反面向上,只能取一种划分方法,如出现正面的次数,这时的取值为、.解:掷一枚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正面向上或反面向上,以一个标准如正面向上次数来描述这一随机试验,那么正面向上的次数就是随机变量,的取值是、,故()是;而()中标准模糊不清;()中掷硬币次数就是,不是随机变量;()中出现正面和反面次数之和必是,对应的是必然事件,试验前便知是必然出现的结果,也不是随机变量.绿色通道:题中分布列为二点分布列,有很多随机现象都是用此分布列来表示,如某一随机事件发生用表示,则不发生用表示,其事件发生的次数就是一个随机变量,这个随机变量的。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2019-2020】高中数学第二章概率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学案北师大版选修2_3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 1.理解随机变量及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含义.2.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表示方法和性质.3.会求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知识点一离散型随机变量思考1 ①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出现的点数;②在一块地里种下8颗树苗,成活的棵数.以上两个现象有何特点?思考2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正面向上、反面向上两种结果,这种试验结果能用数字表示吗?梳理(1)随机变量将随机现象中试验(或观测)的每一个可能的结果都对应于________,这种________称为一个随机变量,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如X,Y来表示.(2)离散型随机变量如果随机变量X的所有可能的取值都能够__________,这样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知识点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思考掷一枚骰子,所得点数为X,则X可取哪些数字?X取不同的值时,其概率分别是多少?你能用表格表示X与P的对应关系吗?梳理(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定义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取值为a1,a2,…随机变量X取ai的概率为pi(i=1,2,…),记作:P(X=ai)=________(i=1,2,…),①或把上式列成表为上表或①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性质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类型一随机变量的概念例1 写出下列各随机变量可能的取值,并说明随机变量所取的值所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1)从一个装有编号为1号到10号的10个球的袋中,任取1球,被取出的球的编号为X;(2)一个袋中装有10个红球,5个白球,从中任取4个球,其中所含红球的个数为X;(3)投掷两枚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为X.引申探究若将本例(3)的条件改为抛掷两枚骰子各一次,记第一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与第二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之差为X,试求X的集合,并说明“X>4”表示的试验结果.反思与感悟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随机变量所有可能的取值,以及取每一个值时对应的意义,即随机变量的一个取值可能对应一个或多个随机试验的结果,解答过程不要漏掉某些试验结果.跟踪训练1 下列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是( )A.某工厂加工的某种钢管,外径与规定的外径尺寸之差XB.将一枚硬币抛掷三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XC.抛掷一枚六个面都是六个点的骰子,所得的点数XD.某人上班路上所花的时间X类型二利用分布列的性质求事件概率例2 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P(X=)=ak(k=1,2,3,4,5).(1)求常数a的值;(2)求P(X≥);(3)求P(<X<).反思与感悟利用分布列及其性质解题时要注意两个问题:(1)X的各个取值表示的事件是互斥的.(2)不仅要注意i=1,而且要注意pi≥0,i=1,2,…,n.跟踪训练2 (1)下面是某同学求得的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试说明该同学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2)设ξ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列为①求q的值;②求P(ξ<0),P(ξ≤0).类型三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命题角度1 利用两随机变量的关系求分布列例3 已知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反思与感悟若随机变量X,Y满足关系式Y=f(X),则可由X的取值情况得出Y的取值情况,即可以把X的取值看成定义域,Y的取值看成值域,即可根据X的分布列,得出Y的分布列.跟踪训练3 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求随机变量Y=sinX的分布列.命题角度2 利用排列组合求分布例4 袋中装有黑球和白球共7个,从中任取2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为,现有甲、乙两人从袋中轮流摸取1球,甲先取,乙后取,然后甲再取,……,取后不放回,直到两人中有一人取到白球时终止,每个球在每一次被取出的机会是等可能的,用ξ表示取球终止所需要的取球次数.(1)求袋中原有的白球的个数;(2)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引申探究若本例条件不变,试求甲取到白球的概率.反思与感悟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步骤(1)明确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以及取每个值所表示的意义.(2)利用概率的有关知识,求出随机变量取每个值的概率.(3)按规范形式写出分布列,并用分布列的性质验证.跟踪训练4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由5个“中国福娃”组成,分别叫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现有8个相同的盒子,每个盒子中放一只福娃,每种福娃的数量如下表:从中随机地选取5只.(1)求选取的5只恰好组成完整的“奥运会吉祥物”的概率;(2)若完整的选取奥运会吉祥物记100分;若选出的5只中仅差一种记80分;差两种记60分;以此类推,设X表示所得的分数,求X的分布列.1.下面给出四个随机变量:①某高速公路上某收费站在未来1小时内经过的车辆数X是一个随机变量;②一个沿直线y=x进行随机运动的质点,它在该直线上的位置Y是一个随机变量;③某网站未来1小时内的点击量;④一天内的温度η.其中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为(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其中a,b,c成等差数列,则P(|X|=1)等于( )A. B. C. D.233.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下表(其中a为常数):则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A.a=0.1B.P(X≥2)=0.7C.P(X≥3)=0.4D.P(X≤1)=0.34.某项试验的成功率是失败率的2倍,用随机变量ξ描述1次试验的成功次数,则P(ξ=1)=________.5.将一颗骰子掷两次,求两次掷出的最大点数ξ的分布列.1.随机变量X是关于试验结果的函数,即每一个试验结果对应着一个实数;随机变量X的线性组合Y=aX+b(a,b是常数)也是随机变量.2.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实质上就是随机变量X与这一变量所对应的概率P的分布表,它从整体上反映了随机变量各个值的可能性的大小,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的规律.答案精析问题导学知识点一思考1 各现象的结果都可以用数表示.思考2 可以,可用数字1和0分别表示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梳理(1)一个数对应(2)一一列举出来知识点二思考x=1,2,3,4,5,6,概率均为.梳理(1)pi p1 p2 (2)①pi>0②p1+p2+…=1题型探究例1 解(1)X的可能取值为1,2,3,...,10,X=k(k=1,2, (10)表示取出第k号球.(2)X的可能取值为0,1,2,3,4.X=k表示取出k个红球,(4-k)个白球,其中k=0,1,2,3,4.(3)X的可能取值为2,3,4,…,12.若以(i,j)表示投掷甲、乙两枚骰子后,骰子甲得i点,且骰子乙得j点,则X=2表示(1,1);X=3表示(1,2),(2,1);X=4表示(1,3),(2,2),(3,1);…;X=12表示(6,6).引申探究解设第一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为x,第二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为y,其中x,y=1,2,3,4,5, 6.依题意得X=x-y.则-5≤X≤5,即X的集合为{-5,-4,-3,-2,-1,0,1,2,3,4,5}.则X>4⇔X=5,表示x=6,y=1,即第一枚骰子掷出6点,第二枚骰子掷出1点.跟踪训练1 B例2 解(1)由a+2a+3a+4a+5a=1,得a=.(2)∵P(X=)=k(k=1,2,3,4,5),∴P(X≥)=P(X=)+P(X=)+P(X=1)=++=.(3)当<X<时,只有X=,,时满足,故P(<X<)=P(X=)+P(X=)+P(X=)=++=.跟踪训练2 解(1)因为P(X=-1)+P(X=0)+P(X=1)=++=,不满足概率之和为1的性质,因而该同学的计算结果不正确.(2)①由分布列的性质,得1-2q≥0,q2≥0,1+(1-2q)+q2=1,2所以q=1-.②P(ξ<0)=P(ξ=-1)=,P(ξ≤0)=P(ξ=-1)+P(ξ=0)=+1-2=-.例3 解 由η1=ξ知,对于ξ取不同的值-2,-1,0,1,2,3时,η1的值分别为-1,-,0,,1,, 所以η1的分布列为由η2=ξ2知,对于ξ的不同取值-2,2及-1,1,η2分别取相同的值4与1,即η2取4这个值的概率应是ξ取-2与2的概率与的和,η2取1这个值的概率应是ξ取-1与1的概率与的和, 所以η2的分布列为跟踪训练3 解 由Y =sinX ,得Y =⎩⎨⎧P(Y =-1)=P(X =3)+P(X =7)+P(X =11)+…=+++…=, P(Y =0)=P(X =2)+P(X =4)+P(X =6)+…=+++…=, P(Y =1)=P(X =1)+P(X =5)+P(X =9)+…=+++…=.所以随机变量Y 的分布列为例4 解(1)设袋中原有n个白球,由题意知1===,7可得n=3或n=-2(舍去),即袋中原有3个白球.(2)由题意,ξ的可能取值为1,2,3,4,5.P(ξ=1)=;P(ξ=2)==,P(ξ=3)==,P(ξ=4)==,P(ξ=5)==.所以ξ的分布列为引申探究解因为甲先取,所以甲只有可能在第一次、第三次和第五次取到白球,记“甲取到白球”为事件A,则P(A)=P(ξ=1)+P(ξ=3)+P(ξ=5)=.跟踪训练4 解(1)选取的5只恰好组成完整的“奥运会吉祥物”的概率P===.(2)X的取值为100,80,60,40.P(X=100)==,P(X=80)=C232·C13+C12·C2332+C23C58=,P(X=60)===,P(X=40)==.所以X的分布列为当堂训练1.C 2.D 3.C 4.235.解由题意知ξ=i(i=1,2,3,4,5,6),则P(ξ=1)==,P(ξ=2)===,P(ξ=3)==,P(ξ=4)==,P(ξ=5)===,P(ξ=6)==.所以抛掷两次掷出的最大点数构成的分布列为。
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求出某些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2、过程与方法:认识概率分布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概率分布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概念教学难点:求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三、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探析归纳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随机变量:如果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来表示,那么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常用希腊字母ξ、η等表示2、离散型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只能取有限个数值或可列无穷多个数值则称为离散随机变量,在高中阶段我们只研究随机变量取有限个数值的情形.(二)、探析新课:1. 分布列:设离散型随机变量ξ可能取得值为 x 1,x 2,…,x 3,…,ξ取每一个值x i (i =1,2,…)的概率为()i i P x p ξ==,则称表为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简称ξ的分布列2. 分布列的两个性质:任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满足:1)(0≤≤A P ,并且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由此你可以得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都具有下面两个性质:⑴P i ≥0,i =1,2,…; ⑵P1+P 2+ (1)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某一范围内取值的概率等于它取这个范围内各个值的概率的和即⋅⋅⋅+=+==≥+)()()(1k k k x P x P x P ξξξ3.二点分布:如果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三)、例题探析例1、一盒中放有大小相同的红色、绿色、黄色三种小球,已知红球个数是绿球个数的两倍,黄球个数是绿球个数的一半.现从该盒中随机取出一个球,若取出红球得1分,取出黄球得0分,取出绿球得-1分,试写出从该盒中取出一球所得分数ξ的分布列.分析:欲写出ξ的分布列,要先求出ξ的所有取值,以及ξ取每一值时的概率. 解:设黄球的个数为n ,由题意知绿球个数为2n ,红球个数为4n ,盒中的总数为7n . ∴ 7474)1(===n n P ξ,717)0(===n n P ξ,7272)1(==-=n n P ξ. 所以从该盒中随机取出一球所得分数ξ的分布列为说明:1、在写出ξ的分布列后,要及时检查所有的概率之和是否为1.2、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的步骤:(1)确定X 的可能取值(1,2,)i x i =…;(2)求出相应的概率()i i P X x p ==;(3)列成表格的形式。
§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对应学生用书P20](1)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出现的点数. (2)在一块地里种下10颗树苗,成活的棵数.(3)一个袋中装有10个红球,5个白球,从中任取4个球,所含红球的个数. 问题1:上述现象有何特点?提示:各现象的结果都可以用数表示. 问题2:现象(3)中红球的个数x 取什么值? 提示:x =0,1,2,3,4.问题3:掷一枚硬币,可能出现正面向上,反面向上,其结果能用数字表示吗? 提示:可以,如用数1和0分别表示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1.随机变量将随机现象中试验(或观测)的每一个可能的结果都对应于一个数,这种对应称为一个随机变量,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X ,Y 来表示.2.离散型随机变量如果随机变量X 的所有可能的取值都能够一一列举出来,这样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1.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用X 表示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 问题1:X 的可能取值是什么? 提示:X =1,2,3,4,5,6.问题2:X 取不同值时,其概率分别是多少? 提示:都等于16.问题3:试用表格表示X 和P 的对应关系. 提示:问题4:试求概率和.提示:其和等于1.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定义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取值为a1,a2…,随机变量X取a i的概率为p i(i=1,2,…),记作:P(X=a i)=p i(i=1,2,…),(1)或把上式列成表上表或(1)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性质(1)p i>0;(2)p1+p2+p3+ (1)1.随机试验中,确定了一个对应关系,使每一个试验结果用一个确定的数字表示,这些数字随着试验结果的变化而变化,称为随机变量.2.判断一个随机变量是否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关键是看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能否一一列出.3.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关键是搞清随机变量所取的所有可能值,以及对应的概率.[对应学生用书P21][例1](1)从一个装有编号为1号到10号的10个球的袋中,任取1球,被取出的球的编号为X;(2)一个袋中装有10个红球,5个白球,从中任取4个球,其中所含红球的个数为X;(3)投掷两枚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为X.[思路点拨] 把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一列举出来,再说明每一取值与试验结果的对应关系.[精解详析] (1)X的可能取值为1,2,3,…,10,X=k(k=1,2,…,10)表示取出第k号球.(2)X的可能取值为0,1,2,3,4.X=k表示取出k个红球,(4-k)个白球,其中k=0,1,2,3,4.(3)X的可能取值为2,3,4,…,12.若以(i,j)表示投掷甲、乙两枚骰子后,骰子甲得i点,且骰子乙得j点,则X=2表示(1,1);X=3表示(1,2),(2,1);X=4表示(1,3),(2,2),(3,1);…;X=12表示(6,6).[一点通]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随机变量所有可能的取值,以及取每一个值时对应的意义,即随机变量的一个取值可能对应一个或多个随机试验的结果,解答过程不要漏掉某些试验结果.1.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有________.①在2 014张已编号的卡片(从1号到2 014号)中任取一张,被取出的编号数为X;②连续不断射击,首次命中目标需要的射击次数X;③从2 014张已编号的卡片(从1号到2 014号)中任取3张,被取出的卡片的号数和X;④某工厂加工的某种钢管,外径与规定的外径尺寸之差X;⑤投掷一枚骰子,六面都刻有数字6,所得的点数X.解析:①②③中变量X的所有可能取值是可以一一列举出来的,是离散型随机变量.④中X的取值为某一范围内的实数,无法全部列出,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⑤中X的取值确定,是6,不是随机变量.答案:①②③2.在8件产品中,有3件次品,5件正品,从中任取一件,取到次品就停止,设抽取次数为X,则X=3表示的试验结果是________.解析:X=3表示前2次均是正品,第3次是次品.答案:共抽取3次,前2次均是正品,第3次是次品3.抛掷两枚骰子各一次,记第一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与第二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之差为X,试求X的集合,并说明“X>4”表示的试验结果.解:设第一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为x,第二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为y,其中x,y=1,2,3,4,5,6.依题意得X=x-y.则-5≤X≤5,即X的集合为{-5,-4,-3,-2,-1,0,1,2,3,4,5}.则X>4⇔X=5,表示x=6,y=1,即第一枚骰子掷出6点,第二枚骰子掷出1点.[例2] 已知随机变量(1)求a;(2)求P(X≥4),P(2≤X<5).[思路点拨] (1)利用分布列中所有概率和为1的性质求解.(2)借助互斥事件概率求法求解.[精解详析] (1)由110+310+a +110+110=1,得a =25.(2)P (X ≥4)=P (X =4)+P (X =5)=110+110=15,P (2≤X <5)=P (X =2)+P (X =3)+P (X =4)=310+25+110=45. [一点通] 利用分布列的性质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X 的各个取值表示的事件是互斥的. (2)p 1+p 2+…=1,且p i >0,i =1,2,….4.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P (X =i )=a ·⎝ ⎛⎭⎪⎫13i,i =1,2,3,则a 的值为( )A .1 B.913 C.1113D.2713解析:由分布列的性质,知P (X =1)+P (X =2)+P (X =3)=a ·13+a ·⎝ ⎛⎭⎪⎫132+a ·⎝ ⎛⎭⎪⎫133=1327a =1.∴a =2713.答案:D5.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P (X =k )=k10,k =1,2,3,4.求:(1)P (X =1或X =2);(2)P ⎝ ⎛⎭⎪⎫12<X <72. 解:∵P (X =k )=k10,k =1,2,3,4,(1)P (X =1或X =2)=P (X =1)+P (X =2) =110+210=310. (2)P ⎝ ⎛⎭⎪⎫12<X <72 =P (X =1或X =2或X =3)=1-P (X =4)=1-410=610=35.[例3] (10分)X 表示取出3个球中的最大号码,求X 的分布列.[思路点拨] 先确定X 的所有可能取值,然后分别求出X 取各值时的概率即可. [精解详析] 根据题意,随机变量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3,4,5,6.X =3,即取出的3个球中最大号码为3,其他2个球的号码为1,2.所以,P (X =3)=C 22C 36=120;分)X =4,即取出的3个球中最大号码为4,其他2个球只能在号码为1,2,3的3个球中取.所以,P (X =4)=C 23C 36=320;分)X =5,即取出的3个球中最大号码为5,其他2个球只能在号码为1,2,3,4的4个球中取.所以,P (X =5)=C 24C 36=310;分)X =6,即取出的3个球中最大号码为6,其他2个球只能在号码为1,2,3,4,5的5个球中取.所以,P =(X =6)=C 25C 36=12.分)所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分)[一点通] (1)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关键是搞清离散型随机变量X 取每一个值时对应的随机事件,然后利用排列组合知识求出X 取每个值的概率,最后列出分布列.(2)求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的步骤:首先确定X 的所有可能的取值;其次,求相应的概率P (X =x i )=p i ;最后列成表格的形式.6.在射击的试验中,令X =⎩⎪⎨⎪⎧1, 射中,0,未射中,如果射中的概率为0.8,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解:由P (X =1)=0.8,得P (X =0)=0.2.所以X 的分布列为:7.(天津高考改编)一个盒子里装有7张卡片,其中有红色卡片4张,编号分别为1,2,3,4;白色卡片3张, 编号分别为2,3,4.从盒子中任取4张卡片(假设取到任何一张卡片的可能性相同).(1)求取出的4张卡片中,含有编号为3的卡片的概率;(2)在取出的4张卡片中, 红色卡片编号的最大值设为X, 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 解:(1)设“取出的4张卡片中,含有编号为3的卡片”为事件A ,则P (A )=C 12C 35+C 22C 25C 47=67. 所以,取出的4张卡片中,含有编号为3的卡片的概率为67.(2)随机变量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2,3,4. P (X =1)=C 33C 47=135,P (X =2)=C 34C 47=435,P (X =3)=C 35C 47=27,P (X =4)=C 36C 47=47.所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8.(湖南高考改编)某超市为了解顾客的购物量及结算时间等信息,安排一名员工随机收集了在该超市购物的100位顾客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这100位顾客中一次购物量超过8件的顾客占55%. (1)求x ,y 的值;(2)将频率视为概率,求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X 的分布列. 解: (1)由已知得25+y +10=55,x +30=45,所以x =15,y =20.该超市所有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组成一个总体,所收集的100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可视为总体的一个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将频率视为概率得P (X =1)=15100=320,P (X =1.5)=30100=310, P (X =2)=25100=14,P (X =2.5)=20100=15, P (X =3)=10100=110.X的分布列为X 1 1.52 2.5 3P 32031014151101.随机变量X是关于试验结果的函数,即每一个试验结果对应着一个实数;随机变量X的线性组合Y=aX+b(a,b是常数)也是随机变量.2.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实质上就是随机变量X与这一变量所对应的概率P的分布表,它从整体上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各个值的可能性的大小,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的规律.[对应课时跟踪训练九1.一个袋子中有质量相等的红、黄、绿、白四种小球各若干个,一次倒出三个小球,下列变量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是( )A.小球滚出的最大距离B.倒出小球所需的时间C.倒出的三个小球的质量之和D.倒出的三个小球的颜色种数解析:A,B不能一一列举,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而C是常量,是个确定值,D可能取1,2,3,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答案:D2.袋中有大小相同的5个钢球,分别标有1,2,3,4,5五个号码.在有放回地抽取条件下依次取出2个球,设两个球号码之和为随机变量X,则X所有可能值的个数是( )A.25 B.10C.9 D.5解析:第一次可取1,2,3,4,5中的任意一个,由于是有放回抽取,第二次也可取1,2,3,4,5中的任何一个,两次的号码和可能为2,3,4,5,6,7,8,9,10.答案:C3.设随机变量X等可能取值1,2,3,…,n,若P(X<4)=0.3,则n=( )A.3 B.4C.10 D.不确定解析:∵X等可能取1,2,3,…,n,∴X 的每个值的概率均为1n.由题意知P (X <4)=P (X =1)+P (X =2)+P (X =3)=3n=0.3,∴n =10. 答案:C4.设随机变量X 等可能地取值1,2,3,4,…,10.又设随机变量Y =2X -1,P (Y <6)的值为( )A .0.3B .0.5C .0.1D .0.2解析:Y <6,即2X -1<6,∴X <3.5.X =1,2,3,P =310.答案:A5.随机变量Y 的分布列如下:则(1)x =________;(3)P (1<Y ≤4)=________.解析:(1)由 i =16p i =1,∴x =0.1.(2)P (Y >3)=P (Y =4)+P (Y =5)+P (Y =6) =0.1+0.15+0.2=0.45.(3)P (1<Y ≤4)=P (Y =2)+P (Y =3)+P (Y =4) =0.1+0.35+0.1=0.55. 答案:(1)0.1 (2)0.45 (3)0.55 6.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P (X =k )=C k k +,k =1,2,3,其中C 为常数,则P (X ≥2)=________.解析:由P (X =1)+P (X =2)+P (X =3)=1,得C 1×2+C 2×3+C 3×4=1,∴C =43.P (X ≥2)=P (X =2)+P (X =3)=432×3+433×4=13.答案:137.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求常数a 及相应的分布列.解:由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性质得 ⎩⎪⎨⎪⎧9a 2-a +3-8a =1,0≤9a 2-a ≤1,0≤3-8a ≤1,解得a =13,或a =23(舍).所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8.设S 是不等式x 2-x -6≤0的解集,整数m ,n ∈S .(1)记“使得m +n =0成立的有序数组(m ,n )”为事件A ,试列举A 包含的基本事件; (2)设X =m 2,求X 的分布列.解:(1)由x 2-x -6≤0,得-2≤x ≤3, 即S ={x |-2≤x ≤3}.由于m ,n ∈Z ,m ,n ∈S 且m +n =0,所以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为(-2,2),(2,-2),(-1,1),(1,-1),(0,0). (2)由于m 的所有不同取值为-2,-1,0,1,2,3, 所以X =m 2的所有不同取值为0,1,4,9, 且有P (X =0)=16,P (X =1)=26=13,P (X =4)=26=13,P (X =9)=16.故X 的分布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