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 格式:doc
- 大小:91.51 KB
- 文档页数:51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上学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合理制定了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上半学年的教学任务。
为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一、学生现状分析:二年级共8个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美术学习,对美术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
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课堂也比较活跃。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耐性较差,因此有部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二、存在问题解决方法1、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复习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4、利用班际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三、全册教学要求:1、重点:突出学生的创新禁书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2、难点: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挥学生的个性。
3、要求:是在接受新的知识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新。
四、教学方法:1.做到丰富多样,灵活有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点,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创新和发展个性。
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和多媒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安排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初步感受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
3.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2.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3.兴趣点:①激发童年群体游戏的回忆。
②激发“亲情、乡情和热爱生活之情。
③表演画中儿童的动作,激发观察的兴趣。
④与同学一起共赏作品。
4.观察点:①作品中的“形与色“。
②儿童的生活情趣。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上学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合理制定了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上半学年的教学任务。
为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一、学生现状分析:二年级共8个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美术学习,对美术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
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课堂也比较活跃。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耐性较差,因此有部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二、存在问题解决方法1、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复习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4、利用班际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三、全册教学要求:1、重点:突出学生的创新禁书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2、难点: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挥学生的个性。
3、要求:是在接受新的知识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新。
四、教学方法:1.做到丰富多样,灵活有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点,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创新和发展个性。
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和多媒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安排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初步感受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
3.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2.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3.兴趣点:①激发童年群体游戏的回忆。
②激发“亲情、乡情和热爱生活之情。
③表演画中儿童的动作,激发观察的兴趣。
④与同学一起共赏作品。
4.观察点:①作品中的“形与色“。
②儿童的生活情趣。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
小学美术第四册教学计划上学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合理制定了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上半学年的教学任务。
为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一、学生现状分析:二年级共8个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美术学习,对美术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
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课堂也比较活跃。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耐性较差,因此有部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二、存在问题解决方法1、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复习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4、利用班际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三、全册教学要求:1、重点:突出学生的创新禁书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2、难点: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挥学生的个性。
3、要求:是在接受新的知识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新。
四、教学课时安排:1.制作(12)课时剪纸(2)撕纸画(2)绘画(16)(32)课时2.自定校本课程(2)课时:共(32)课时五、教学方法:1.做到丰富多样,灵活有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点,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创新和发展个性。
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和多媒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安排表:彩色字母娃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能绘画或剪出字母形状。
3.能对字母进行“拟人化”的想象创造表现。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运用多种材料表现“拟人化”的字母进行装饰。
2.难点:运用对称、均衡、夸张等手段表现字母。
3.兴趣点:“拟人化”的卡通字母、创作“拟人化”的卡通字母、用身体或手势表现字母。
4.观察点:从身体、手势的造型中感受字母特点、从艺术家的卡通字母中感受形式美。
岭南版美术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配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岭南文化的情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美术基础知识:色彩、形状、线条、构图等。
2. 绘画技巧:水彩画、蜡笔画、版画等。
3. 工艺制作:剪纸、泥塑、拼贴等。
4. 艺术欣赏:岭南画派作品、民间艺术、现代艺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岭南版美术的特点和技巧,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2. 教学难点:岭南版美术的技法和表现力,美术作品的创作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课件、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岭南版美术的背景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岭南版美术的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习。
3. 示范:教师示范岭南版美术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
4.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
5. 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配套教学设计2. 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易于理解。
七、作业设计1. 绘画练习:让学生模仿岭南版美术的风格,创作一幅画作。
2. 艺术欣赏:让学生选择一幅岭南画派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3. 工艺制作:让学生利用岭南版美术的技巧,制作一件工艺品。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岭南版美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创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2.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教学改进:今后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完整版)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课画家眼中的儿童【教学目标】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画家眼中的儿童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
画家眼中的儿童感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范作【教学内容】画家眼中的儿童【教学过程】一.体验活动:创设“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的情景。
摸一摸: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
画一画:用毛笔和油画笔画“点”和“线”,观察两者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你认为教材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用了“油彩画布”?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二.体验活动:比较工笔画与意笔画的不同。
想一想:比较《小庭婴戏图》、《牧牛》、《蒲公英》三张作品,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了粗犷的线条表现?说一说:流畅细腻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粗犷的点、线给你什么感觉?三.探究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与评述。
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给你什么感受?(提供选择词语:欢乐、吉祥、热闹、乡土气息、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可爱、大自然气息、有趣、文静、调皮、生动、亲情等)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引导观察作品的形与色,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四.评述活动:评一评我喜欢的好作品。
描述:作品中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提供一些美术语言,让学生选择。
)分析: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在作品中找出使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地方。
(引导欣赏作品的造型与色彩)解释:教师提供作品的背景资料,或补充解说。
评价:说说自己对作品的感想或提出改进意见。
欢迎共阅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上学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合理制定了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上半学年的教学任务。
为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一、学生现状分析:二年级共8个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美术学习,对美术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
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课堂也比较活跃。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耐性较差,因此有部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二、存在问题解决方法使他们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初步感受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
3.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
1.重点: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感受。
2.难点: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
3.兴趣点:①有趣的故事情节。
②欣赏卡通玩具。
③创作有趣的卡通形象。
4.观察点:①卡通的“造型与色彩”特点②中国卡通形象用线勾、平涂着色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剪刀和各种色纸,带一本自己喜欢的卡通人舞。
2.(二课时)美妙多变的线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认识各种直线、曲线及其作用、感知线是辉煌语言之一。
3.培养线控与线性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要点:1.重点:认识线是绘画语言之一,感受先的不同种类及其美感作用。
2.难点:线性的感受与表达。
3.兴趣点:①“绕线造型游戏”。
②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线。
③寻找身上的线。
④线造型创作。
4.观察点:日常生活中各种直线曲线。
不同的线组合创作所产生的不同美感。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线。
2.(一课时)有力的感觉,自由曲线有优美、伸展的美感。
象形文字的联想一、教学目标:1.感知象形文字。
2.了解“象形文字”的描摩实物形象的特点。
3.能运用形与色表现象形文字,并装饰成画面。
二、教学要点:1.重点:感知象形文字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发挥想象创新能力,表现象形文字的画面。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上学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合理制定了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上半学年的教学任务。
为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一、学生现状分析:二年级共8个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美术学习,对美术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
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课堂也比较活跃。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耐性较差,因此有部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二、存在问题解决方法1、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复习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4、利用班际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三、全册教学要求:1、重点:突出学生的创新禁书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2、难点: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挥学生的个性。
3、要求:是在接受新的知识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新。
四、教学方法:1.做到丰富多样,灵活有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点,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创新和发展个性。
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和多媒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安排表:画家眼中的儿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初步感受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
3.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2.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3.兴趣点:①激发童年群体游戏的回忆。
②激发“亲情、乡情和热爱生活之情。
③表演画中儿童的动作,激发观察的兴趣。
④与同学一起共赏作品。
4.观察点:①作品中的“形与色“。
②儿童的生活情趣。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上学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合理制定了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上半学年的教学任务。
为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一、学生现状分析:二年级共8个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美术学习,对美术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
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课堂也比较活跃。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耐性较差,因此有部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二、存在问题解决方法1、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复习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4、利用班际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三、全册教学要求:1、重点:突出学生的创新禁书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2、难点: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挥学生的个性。
3、要求:是在接受新的知识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新。
四、教学方法:1.做到丰富多样,灵活有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点,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创新和发展个性。
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和多媒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安排表:画家眼中的儿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初步感受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
3.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2.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3.兴趣点:①激发童年群体游戏的回忆。
②激发“亲情、乡情和热爱生活之情。
③表演画中儿童的动作,激发观察的兴趣。
④与同学一起共赏作品。
4.观察点:①作品中的“形与色“。
②儿童的生活情趣。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彩色笔、油棒、。
第1课画家眼中的儿童【教学目标】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画家眼中的儿童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
画家眼中的儿童感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范作【教学内容】画家眼中的儿童【教学过程】一.体验活动:创设“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的情景。
摸一摸: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
画一画:用毛笔和油画笔画“点”和“线”,观察两者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你认为教材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用了“油彩画布”?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二.体验活动:比较工笔画与意笔画的不同。
想一想:比较《小庭婴戏图》、《牧牛》、《蒲公英》三张作品,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了粗犷的线条表现?说一说:流畅细腻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粗犷的点、线给你什么感觉?三.探究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与评述。
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给你什么感受?(提供选择词语:欢乐、吉祥、热闹、乡土气息、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可爱、大自然气息、有趣、文静、调皮、生动、亲情等)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引导观察作品的形与色,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四.评述活动:评一评我喜欢的好作品。
描述:作品中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提供一些美术语言,让学生选择。
)分析: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在作品中找出使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地方。
(引导欣赏作品的造型与色彩)解释:教师提供作品的背景资料,或补充解说。
评价:说说自己对作品的感想或提出改进意见。
五.评述活动:感受自己的生活照片,美在哪里?找一找: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张生活照片岭南版美术教案画家眼中的儿童(提供相关词语让学生选择,如快乐、亲情、有趣、可爱等)说一说:描述一下照片上的情景(引导细致的观察),自己在干什么?画一画:我的童年。
评一评:我的作品美在哪里?同学作品美在哪里?(与同学作品比较一下)【板书设计】画家眼中的儿童范作【布置作业】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张生活照片把它画下来。
第2课可爱的动漫形象(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 认识一些中外著名的动漫形象;2. 了解动漫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可爱的动漫形象3. 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动漫形象“形与色”的感受。
可爱的动漫形象教学重点: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动漫形象“形与色”的感受可爱的动漫形象教学难点:了解动漫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可爱的动漫形象教学过程:一、动漫形象“趣”在那里?你收集了哪些动漫明星?动漫故事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最有趣、最深刻的印象?(借助动漫形象有趣的情节、造型、色彩等,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与美的视觉感受)二、动漫形象比传统绘画幽默、有趣吗?找一找:动漫形象与传统绘画有什么不同?(色彩、单纯、造型幽默、生动)看一看,想一想:动漫形象和它们的原形有什么不同?(拟人、夸张、变形艺术表现手法)三、中外动漫形象各有什么特点?找一找:哪些是中国动漫形象、那些是可爱的动漫形象?你从哪里看出来?比一比:人物动漫形象与拟人动漫形象有什么不同?(人的结构、动物的结构)四、动漫形象的艺术特色是什么?找一找:“用线勾勒,平涂设色”的动漫形象(体会民族风格);动漫形象夸张、拟人的部位;你还知道有哪些动漫形象的表现形式?(如国画、剪纸、水彩、铅笔画、电脑画)五、何欣赏动漫形象?说一说:你喜欢的动漫形象给你什么感觉?(可爱、幽默、凶恶、呆笨、粗鲁、刚强、聪明、善良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说一说你喜欢的动漫形象“趣”在哪?(有趣的情节、造型和色彩,提高审美能力)六、想象与创作。
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个故事,并为卡通故事设计一些动漫形象。
第3课美妙多变的线条【教学目的】1、感知线是绘画语言之一;2、美妙多变的线条培养线控与线性的感知与表达能力;3、感受生活中与作品中的线及其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线是绘画语言之一;美妙多变的线条感受线的不同种类及其美感作用。
【教学难点】线性的感受与表达。
美妙多变的线【教学准备】范作【教学过程】一、探究活动1:寻找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线。
目的:感受线的丰富与多变。
过程: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探讨线的种类及作用;玩一玩手中的线,看看有什么发现。
二、探究活动2:寻找线的排列美及用线表现美的方法。
目的:在体验、探究中感受线的美感,美妙多变的线条岭南版美术教案过程:做一做,选一张教材上的照片,用硬笔和软笔分别进行“线表现”,感受粗细不同的线感;说一说,自己表达的是什么线?如何排列?(有序与无序)美在哪里?如何画线才好看?三.探究活动3:画家与小朋友的画美在哪里?目的:感受线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之一,感受画面线的组织、排列的美感和各种线表现的情感。
过程:说一说,画家(小朋友)想说些什么?他们运用什么线表现?他们用什么方法组织画面?美在哪里?四、探究活动4: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各种线的不同美感。
目的:体会线的丰富多变与美妙。
过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种线的比较(各组选择一种)进行探讨,教师可提供一些适当的感觉词语,然后各小组汇报,最后归纳板书。
五、评价活动:检测学习结果。
评价点:1、能运用线表现物象与装饰;2、能运用不同的线表达不同的情感(提供:优美、流畅、刚劲有力、平静、稳定、活泼、生动);4、能运用各种线材、线性表现自己的情感。
【布置作业】说出各种线条表达的感觉,美妙多变的线条岭南版美术教案第4课象形文字的联想(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 感知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联想;2. 了解象形文字的描摹实物形象的特点象形文字的联想;3. 能运用形与色表现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联想并装饰成画面;教学重点:1. 感知象形文字及其发展变化过程;2. 发挥想象创新能力,象形文字的联想表现象形文字的画面。
教学难点:能根据象形文字的结构,运用夸张、变形、重复、排列等方法装饰成画面。
教学过程:一、它们是什么?1. 猜一猜,它们是画还是字?2. 连线游戏,根据象形文字,找出对应的图形和简体字,并说出为什么这样连线。
二、想象与造型:是画还是文字?1. 欣赏课文中的“岩画、金文“、”古画与古文字“,并进行比较,猜一猜,哪些是画?哪些是文字?它们像什么?它们想说什么?2. 说一说,象形文字是怎样演变成今天的文字的?(从意象——简化)3 猜一猜,小朋友的画想说一个什么故事?小朋友是用什么工具材料表现的?4 说一说,你见过用象形文字装饰的物象吗?三.把象形文字变成什么?1. 选择一个或多个象形文字进行有序或无序的重复书写,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2. 选择一个象形文字,并将其放大,加粗笔画,进行装饰;3. 创造一个象形文字并进行变化,创作成与字义相关的形象。
四、评价。
1.想象力丰富。
2. 图形与字义相符。
第5课美丽的花园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美丽的花园出示一份请柬,美丽的花园读出请柬的内容,告诉同学们,这是银河座使者,邀请你们为他们的计美丽的花园。
以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分析花的构成及其特征1、学生发言,得出结论2、分析花叶的形状及特点(1)学生讨论叶子的形状,屏幕显示天使咪咪的家,据说他喜欢收藏花的叶子,引发同学们的兴趣(2)欣赏咪咪的"天使花叶标本",师生分析叶子的特点3、分析花瓣的特征及组合(1)学生猜猜,咪咪的花园里有什么样子的花(2)屏幕显示花园,带学生赏花,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花的大小,外形特征,花瓣的区别4、启发学生创新,想象特异花卉如由花想到蝴蝶,可画蝴蝶花;因外星球的花园设计,想到宇宙花园等(二)教师演示并讲解制作步骤为了让画面更新颖,给外星使者以惊喜,我们用刀来代替笔,设计花园。
1.想一想主题花的聚散、大小、高矮。
2.涂一涂以蜡笔或油画棒随意涂在纸上,单色或多色均可3.刮一刮以刀尖刮线、刀刃刮面的手法,刮画形象4.分一分把主要花卉分出,加以提炼刻画5.添一添对不满意的局部,再重新添色,重新刮画三.学生设计,教师辅导同学们“我是小小设计家”美丽的花园设计比赛就要开始了,设计要注意:1.想象力丰富画面新颖2.主要花卉要鲜明3.画面的构图合理即花的高矮、聚散要有美感,合理地运用了线与面四.评讲作业评出“小小设计家”,以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五.教师小结同学们,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创造美,让我们的世界变的更加美好!第6课水果大聚会(综合探索)教学目标:1.感知一些南北我们爱吃的水果的形与色的特点;2.在“视、触、嗅”的感觉体验中,我们爱吃的水果学习多角度物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进行整体记忆和学会从多角度观察水果的形与色。
教学难点:能从多角度想象和创造未来的水果。
我们爱吃的水果教学过程:一、创设视、触感觉体验情境,学习多角度观察水果,表现水果。
1.出示水果,让学生自己介绍爱吃的水果2.探讨南北水果,南方:紫红色的荔枝、弯弯的香蕉、圆滚滚的龙眼、香甜的木瓜、金黄色的芒果、长着五条棱的杨桃、胭脂红的番石榴、长满“鱼鳞”的菠萝……,北方佳果:红彤彤的苹果、葫芦状的雪梨、光滑的西红柿、皮绿红的西瓜、珍珠般的葡萄、诱人的水蜜桃……。
二、欣赏与评述《静物》1.仔细观察画家用什么形状表现苹果和橘子?2.画家从哪些角度观察与表现水果?(正面、上面、半侧面等,一道多角度观察)3.你喜欢大师的作品吗?为什么?4.你知道大师的名字和他的艺术成就吗?三、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表现自己心中的水果。
1.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想想从哪个角度画才好看。
2.你心中的水果是什么形状?什么色彩?发挥想象力把原来的水果变一变,画下来放到“百果树”上。
四、评一评,谁的水果有特色我们爱吃的水果。
第7课切开的果实(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感知切开的果实形状产生的变化2.能运用点、线、面、色及拓印方法,切开的果实表现切开的果实和切面美丽的图案。
教学重点:感知切开的果实形状和点、线、面、色组成的图案及其美感切开的果实。
教学难点:运用绘画及拓印方法表现对称、均衡、放射等水果切面的图案。
教学过程:一、激发想象、探究的兴趣1.把橘子进行纵切与横切会产生什么图形?把自己观察的结果用线条表现出来。
2.看一看切开的橘子,比一比自己画的橘子线描画,说一说,像什么?好看在哪里?3.运用点线面色表现自己的发现。
(探究形式美的排列)4.把切开的水果沾上颜色,在画纸上印,看看印出来的图案与画出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二、欣赏大师作品,在比较中提高审美和造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