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作文名校模拟“教育惩戒”原题及优秀范文
- 格式:docx
- 大小:15.43 KB
- 文档页数:2
学校需要教育惩戒为观点作文
《教育惩戒,必不可少》
咱今儿就来唠唠学校为啥需要教育惩戒。
就拿咱班上的事儿来说吧。
那时候我们班有个调皮大王叫小李,那家伙,天天就跟个皮猴儿似的,没个消停的时候。
上课不是揪前面女生的辫子,就是跟旁边的男生悄悄打闹。
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他在下面玩得不亦乐乎。
有一回上数学课,老师正讲得投入呢,这小李又开始搞小动作了。
他偷偷把一个纸团扔到了后排同学的桌子上,把人家吓了一跳。
老师当即就发现了,那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盯着小李就问:“你在干啥呢?”小李还嘻嘻哈哈不当回事儿。
老师火了,直接让他站到教室后面去好好反省。
这下小李傻眼了,再也笑不出来了。
从那以后,小李还真收敛了不少,知道在课堂上不能乱来啦。
你看,要是没有这教育惩戒,那他还不得无法无天呀,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不都得被他给搅和啦。
所以说呀,学校真得有教育惩戒,这不是为了惩罚谁,而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好好学知识,好好成长呀!要是谁都不守规矩,那这学校还不
乱套了。
咱可得明白这个理儿,教育惩戒那是非常有必要的呢!让它为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吧!。
主题词2:惩罚湖南株洲:老师罚站学生被带进派出所最近,网上盛传教师罚站学生几分钟被关7小时的帖子,经株洲县纪委监委调查,还原了真相。
10月15日8时许,渌口派出所副所长赵明众女儿在育红小学上学时,因迟到被班主任老师何某罚站。
之后,赵明众以女儿被打为由,安排渌口派出所民警和辅警各一名前往学校调查。
8点48分,民警将何某带离小学,前往派出所调查处理。
在派出所,何老师向家长道歉。
15日14点11分,何某离开派出所。
16日下午,株洲县公安局、渌口派出所有关负责人就干警的不妥行为向何某道歉。
素材解析1.教育不能缺少惩戒教育需要说服,也需要惩戒,说服和惩戒是两条重要的教育途径,相辅相成,互相作用。
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对真理道义的敬畏之心,没有说服教育,人心难以有所“敬”,没有批评惩戒,人心难以有所“畏”。
2.溺爱是害不是爱老师罚站迟到的学生,就是企图通过适当的惩戒来警醒学生,矫正学生的不当行为,应该得到家长的支持。
但是,有些家长没有理智,把呵护变成护短,爱就成了溺爱,溺爱是害不是爱,父母之爱当为孩子长远计。
3.权力姓公不姓私。
权为民所赋,就应为人民群众服务,而不是行使者的个人私权,不能谋取个人利益,更不能成为挟私报复的工具。
公权力一旦被滥用,不但损害群众利益,也会破坏干部队伍形象,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影响。
适用话题奖惩敬畏溺爱理智公权抢分金点运用这则材料,可以通过国内、国外教育方面惩戒情况的对比,以及激励与惩戒的联系来阐述“惩戒”的意义。
例如:在瑞士,学生无故旷课,法院可以提起诉讼,德国也曾有过中学生逃学被判入狱,父母被罚款的案例。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必要的惩戒更是重要的教育手段。
可是到了今天,老师因迟到而罚站学生,竟然受到派出所的干预,真可谓荒唐之至。
教育需要说服,也需要惩戒,说服和惩戒是两条重要的教育途径,相辅相成,互相作用。
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对真理道义的敬畏之心,说服教育人心才能有所“敬”,批评惩戒人心才能有所“畏”,把说服教育和批评惩戒对立起来,是完全错误的。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教育惩戒的是非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
该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
有些人认为,罚不惩,谓之纵恶,就算学校不惩戒,学生到社会上也会受到惩戒。
学校“教育惩戒”非常必要,为之叫好。
而另一些人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错误人皆有之,犯了错误的人只要不坚持错误,悔悟并设法改正错误,就可以了。
学校“教育惩戒”的实行不是很妥帖。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指导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学校“教育惩戒”的看法和思考。
材料共三段,首段引出《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并点明学校“教育惩戒”的内容。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是两种对立的观点:赞同学校实行“教育惩戒”和反对学校实行“教育惩戒”。
我们写作的时候可以选择这两种观点中的一种来写,也可以选择自己对于学校“教育惩戒”的其他看法来写。
参考立意:①为学校“教育惩戒”的实施叫好;②学校“教育惩戒”须谨慎;③惩而有度,戒而有效,才是学校“教育惩戒”应该追求的目的。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中心话题是学校“教育惩戒”,如果仅探讨了“惩戒”的必要与否这个问题,就是偏离题意了。
范文示例1:举惩戒之尺,开育人之花黄媛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一个人所接受的所有教育中,教师所给予的感化和引导,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因如此,教育部近日出台的有关教育惩戒的规则,才会引起如此广泛的讨论。
或许有人会认为“教育惩戒”并不可取,会破坏孩子的自尊心,会被权力滥用。
但是在我看来,惩戒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剂良药,或许苦口,但是利于病情,宜于学生成长。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
用好惩戒这把尚方宝剑作文
在教育界,惩戒这东西,就像是手里的一把尚方宝剑,厉害着呢!
在学校里,惩戒可不是闹着玩的。
它就像个严格的老师,时刻
盯着你,看你有没有犯错。
不过,它也不是那种只会骂人的老师,
而是会在你犯错时给你指条明路,让你明白自己的行为哪儿不对。
其实,惩戒并不是一味的打压,它也有温情的一面。
想象一下,当你犯错时,惩戒就像是那个在背后默默支持你,告诉你“你可以的,只要努力就能改”的朋友。
它给你空间去成长,去犯错,然后
从错误中站起来。
说到惩戒,我得提提它的公平性。
这玩意儿可是铁面无私的,
不论你是谁,只要你犯了错,它就会一视同仁。
这样一来,大家都
觉得公正,也更愿意接受它给的建议了。
总的来说,惩戒这把尚方宝剑,在教育界可是个好东西。
它让
你明白自己的错误,也给你机会去改正。
有了它,我们才能更好地
成长,更坚定地走向未来。
2021新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之话题作文“教育惩戒”写作指导【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日的,以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
其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材料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材料三:“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傳则法度存。
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荀子《荀子・大略》关于“教育惩戒”,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立意】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适合“先分后总”的原则。
需要将每一则材料的内容高度概括后,提取核心语句和关键词,然后再综合起来,概括为比较切合实际的观点。
第一则材料两段话,一是从法律法规层面强调了对教育惩戒权的明确;一是以下定义的方式阐释了“教育惩戒”。
有几处需要考生注意:1、法律法规可以看作本题的价值取向,也就是作文在立意时应该肯定“教育惩戒”,不能否定,更不能批判。
2、定义中的关键词应该划下来,如“规范”“前提”“目的”“特征”等。
3、“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这其实已经为考生指明了写作方向,也就是“惩戒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是立意的三个方面,也可以看作构思并列式作文的三个分论点的基础。
第二则材料注意“有一条戒尺、有罚跪的规则”“但是不常用”,这其实是指出了“惩戒”的“度”的问题,适度惩戒,用而不滥。
惩戒教育话题作文《让惩戒教育有理有度》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1月22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规则》规定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
教师对学生违反学生守则、校规校纪、社会公序良俗、法律法规,或者有其他妨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有害身心健康行为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可以视情况予以适当惩戒。
《规则》明确了教师依法履行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与权利,为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适度的惩戒提供了法律依据。
该征求意见稿发出后,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人认为《规则》的出台是“众望所归”。
请从下列任选一个身份表达你的观点和看法,完成写作。
①以在校学生的身份;①以一线教师的身份;①以社会热心人士的身份。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让惩戒教育有理有度随着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意识的提升,被误认为体罚的惩戒逐渐远离校园。
加上有些家长对学生进行过度保护,舆论对少数老师不当教育行为的过度渲染,造成老师该管而不敢管。
最极端的案例是“老师罚学生,警察抓老师”所激起的纷扰。
当教师因管教学生而要为自己的人身安全担忧时,惩戒教育自然就成了禁区。
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教育,最完整的方式是奖惩并举,该表扬的表扬,该修正的修正。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该不该惩戒,而在于如何把握惩戒和体罚的边界,怎样获得家长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以消除误会,减少阻力,赢得信任,达成最佳的教育效果。
去年底,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力排众议,酝酿推出惩戒制度,为此,专门召开了一场由教师、心理学专家、法律界代表,以及学生和家长参加的听证会,论及的惩戒方式包括批评、加倍劳动、取消部分特权、没收、静坐、诵读、隔离、陪读等八种,此举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获得很多家长的肯定,为家校联合推进惩戒教育回归校园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高考作文记叙文800字:惩戒应该把握尺度【导语】作文作为中考语文中专项占分的题目,已经让很多学生无策,很多家长着急,今天整理了高考作文记叙文800字范文三篇一起看看吧。
惩戒应该把握尺度_高中记叙文800字2021年2月15日,青岛政府出台《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
该法律规定中小学校可对影响教学教育秩序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戒。
因此,我认为学生犯错就应该受到惩戒,一味地偏袒犯错的学生,只会使他们陷入深渊;但惩戒学生,需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惩戒,并且要根据具体的事情具体分析,应把握好惩戒的尺度。
如今,我国教育质量水平不断发展,社会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犯错误呢?青岛政府出台此管理制度有利于纠正学生的错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惩戒教育,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以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但过度的惩戒有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严重心理创伤:让学生害怕犯错,整天处于一种紧张、提心吊胆的状态,而不敢轻易尝试,使孩子丧失自主能力,甚至有可能会使学生滋生憎恨、逆反的极端心理,得不偿失,造成更坏的结果。
因此,我认为惩戒学生前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校教师应学会判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给予适当的惩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完善,很多家长过分宠溺学生,总是纵容孩子的过失与错误,甚至连基本的家教都没有。
我曾见过有学生偷别人放在宿舍里的现金,被发现的时候,通知了家长,家长却百般维护,不断狡辩,最后还义正言辞的说了句,他还是个孩子。
我是为这位家长与他的孩子感到悲哀的。
孩子小时候不加以管教,长大以后自然有人替你说话,但到了那时,就不像用衣架打两下那么温柔的惩戒而已。
因此管教学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犯了什么错误,必须要把握好尺度,不应该纵容学生犯错,也不能过度伤害学生的心理。
其次要分场合分条件,学生也是有自尊心的,老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实施适当的惩戒,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不应该动不动就让学生离开教室到操场上罚站,的纠错误就是沟通要让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高考作文写作:教育惩戒权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
其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某班级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为彻底解决此问题,班主任建议将“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作为班级规定执行。
班长召开班会讨论此事,同学们纷纷发言: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假如你是班中一员,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其次要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审题】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综合立意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惩戒”这一社会热点的理解、分析和探究能力。
既有对理性思维的考查,也有对个体价值观、人生观的追问。
阅读材料时,要全面把握材料内容,综合材料大意。
班主任建议将“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作为班级规定执行。
确定立意时,对班主任这一做法要明确表态,并分析理由。
写作时要联系当下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
构思文章时,要理清“教育惩戒”与“个体发展”“国家”“社会”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入分析探究,抓住思考的兴趣点,写出独到的、言之有物的、有深度的作文。
高中材料作文:“教育惩戒”写作指导及范文一、题目分析“教育惩戒”是一个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密切相关的话题。
对于高中生来说,探讨这个话题有助于他们深入思考教育的本质、目的以及教育方法的合理性。
在写作时,需要明确“教育惩戒”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其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要结合具体的教育案例或者自身的经历来进行论述。
二、写作思路1、开头部分引入话题,可以通过讲述一个与教育惩戒相关的现象或者故事,引起读者的兴趣。
对“教育惩戒”进行简单的定义和解释,明确自己的观点,比如认为教育惩戒是必要的但需要合理运用。
2、中间部分分析教育惩戒的必要性。
可以从学生的成长、教育的目标、社会的需求等方面来论述,说明适当的惩戒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责任感。
探讨教育惩戒的合理性边界。
明确什么样的惩戒是合理的,什么样的惩戒是过度的或者不合理的,强调惩戒应该遵循的原则,如合法性、公正性、教育性等。
举例说明教育惩戒的正确方式和错误方式。
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不同的惩戒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从而得出正确的教育惩戒应该如何实施。
回应可能存在的反对观点。
比如有人认为教育惩戒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师生关系等,通过理性的分析来反驳这些观点,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立场。
3、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教育惩戒的重要性和合理运用的必要性。
对未来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实施教育惩戒提出展望或者建议。
三、范文《论教育惩戒》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的伟大事业。
而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惩戒”这一话题始终备受关注,引发了无数的讨论和争议。
那么,究竟什么是教育惩戒?它是否必要?又该如何合理运用呢?教育惩戒,顾名思义,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的违规行为进行的一种惩罚性措施。
它不同于体罚,不是为了伤害学生的身体或心灵,而是以教育为目的,通过适当的惩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更好地成长。
教育惩戒是必要的。
首先,从学生的成长角度来看,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行为和观念。
2021年高三联考作文“教育惩戒,助子成才”作文原题及优秀范文一、作文原题23. (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有这样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一天,他忽然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于是他偷偷地把校长喜欢的条狗杀掉,然后把内脏一件件剥离观察,校长知道后,非常生气,决定“惩罚”这个小男孩,让他画一幅狗的骨骼图和一幅狗的血液循环图。
小男孩照办了,杀狗事件就此画上了句号。
这两幅图,至今还珍藏在英国亚皮丹名人博物馆中,而那位小男孩从此喜欢上生物学,若干年后因为研制胰岛素成功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他就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约翰.麦克劳德。
②某杂志对200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 2%的受访者坦言现在中小学者师不敢严管学生的情况普遍,74. 3%的受访中小学生家学支持学校引入教育惩戒制度。
③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不支持教育惩戒的学生家长写一封公开信,以“学校需要教育惩戒”为观点,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问题查摆1.要求给不支持教育惩戒的学生家长写一封公开信,但有的学生没有体现出书信格式,也没有明确写信对象的身份。
2.要求以“学校需要教育惩戒”为观点,但有些学生观点不明确,如题目显示“学校需要教育惩戒吗?”“学校是否需要教育惩戒?”等模棱两可的观点,更有甚者,竟然还出现了“学校不需要教育惩戒”这样明显错误的论述。
3.要求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很明显这是一篇议论文,但有些学生写成了记叙文,描述自己接受教育惩戒的过程和感受。
4.要求自拟标题,但有些学生忘记了写标题或者认为不用写标题,前者居多,主要是写时不知所云,想写完后“总结”个题目的,但因为紧张或时间不够忘了。
教育需要适当惩戒作文教育需要适当惩戒作文(精选22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需要适当惩戒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需要适当惩戒作文篇1学生被老师扇耳光,被老师逼着打扫厕所,等等。
老师这样惩罚学生是令人憎恶的。
但是学生打老师甚至用刀杀老师的情况并不少见。
所以我觉得惩罚是必要的,但要适度。
什么是惩罚?不是体罚,也不是老师用来折磨学生的工具。
应该是管理学生,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措施。
俗话说,没有规则造就方圆。
学生只要入学,就要受到约束和规范。
如果一个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应该适当提醒他防止稍有延误,而不是等到极端事件发生后再去救他。
因为当时的抢救已经是悲剧了。
学校或老师应该如何控制处罚力度?俗话说,多两次,不多几次。
给机会而不纵容是最好的惩罚措施。
人非圣贤,能有什么作为?何况是未成年人?当学生第一次犯错时,老师可以适当提醒。
这样做,他不仅不会滋生对老师的厌恶,还会让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他继续犯同样的错误,他可以得到适当的处理。
有时候,即使老师合理地处理犯了错误的学生,也无法避免悲剧的发生。
某市某医院接收一名清晨割腕自杀的男孩。
原因是老师提醒他不要在学校玩手机。
老师一个简单的提醒,其实导致了悲剧。
学校让孩子玩手机吗?当然不是。
这场悲剧告诉我们,学校不仅要掌握惩罚的力度,还要向学生和家长披露惩罚的范围和方法。
在我看来,很多悲剧的发生不仅是因为学校和老师,也是因为父母太宠孩子了!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很多学校和老师宁愿背负骂名,也不愿意惩罚自己的学生。
因为惩罚有用。
大多数学生的行为可以通过管教一两个学生来调节。
惩罚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良好习惯,所以惩罚是必要的。
如果让学生为所欲为,学校和老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军队中的士兵没有受到惩罚,在与敌人作战的过程中早已是逃兵;如果没有惩罚,路中间会一片混乱。
教育有温度惩戒有尺度作文“哎呀,老师怎么又批评我啦!”我气鼓鼓地嘟囔着。
那天,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在课桌上,明明是很温暖的感觉,可我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
上数学课的时候,我偷偷和同桌讲小话,结果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严厉地看着我,说:“你怎么又在讲话!”我当时脸一下子就红了,觉得特别难为情。
下课后,我心里还在埋怨老师,不就说几句话嘛,至于这么凶嘛。
我气冲冲地找到好朋友小明,对他说:“哼,老师也太过分了,就不能好好说嘛!”小明看着我,认真地说:“老师也是为了你好呀,要是大家都上课讲话,那还怎么学习呢?”我一想,好像也有点道理,但还是嘴硬地说:“那也不用那么凶呀!”
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宝贝,老师批评你是希望你能改正错误呀,就像小树苗需要修剪才能长得更直一样。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晚上躺在床上,我想起老师平时对我们的关心和教导。
她会耐心地给我们讲解难题,会在我们生病时关心我们,会鼓励我们勇敢地面对困难。
我突然觉得自己白天的想法太幼稚了。
老师的惩戒不也是一种教育吗?就像妈妈说的,是为了让我变得更好呀。
教育就像一艘大船,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
而有尺度的惩戒就像是船上的舵,能让我们保持正确的方向。
老师的每一次批评,每一次提醒,都是为了我们能茁壮成长。
我们怎么能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呢?想到这里,我心里的埋怨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感激。
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听老师的话,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行惩戒之教育,护青年之成长的作文《行惩戒之教育,护青年之成长》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老师和家长有时候会对我们进行惩戒,这可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我们,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就像我们班上的小明,有一次在课堂上调皮捣蛋,老师批评了他。
小明一开始还觉得委屈,但是后来他明白了,老师的批评是为了让他知道在课堂上要守规矩,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还有我的邻居姐姐,她做作业总是粗心大意。
她的妈妈就会罚她多做几道类似的题目,慢慢地,姐姐变得认真仔细了,成绩也提高了好多。
所以呀,惩戒就像是给我们的小树苗修剪枝叶,虽然会有点疼,但是能让我们长得更直、更高。
《行惩戒之教育,护青年之成长》
小朋友们,今天我想和你们说一说惩戒教育。
比如说,有个叫小刚的同学,在学校总是欺负其他小朋友。
老师知道后,就让小刚向被欺负的小朋友道歉,还让他在课间帮忙打扫教室卫生。
小刚一开始不乐意,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这样做不对,而且通过劳动,他懂得了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再比如,小红考试没考好,还撒谎说试卷丢了。
爸爸知道后,罚她一个星期不能看电视,还要每天多做几道练习题。
小红哭了好久,但后来她再也不敢撒谎了,学习也更努力了。
希望小朋友们都能理解惩戒的意义,健康快乐地长大!。
xx高考作文奖惩之后
高中时光如白驹过隙,眨眼间毕业在即,不同的是,作为高中毕业生的我们,将面临高考这道梦魇般的关卡。
为善人生,为优秀人才,我们不断征服心理上的障碍,鼓励我们的文化自信,提高我们的成绩。
在xx高考作文中,奖励和惩罚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作文方面,奖励和惩罚的函数是极其重要的。
这是因为一个国家或者学校可以通过奖罚考生的方式来调动考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地采用了不同的奖励和惩罚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下xx高考作文奖励和惩罚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情况来采取相应的策略。
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奖励对于考生发挥的影响。
在xx高考作文中,奖励可以发挥极其积极的作用。
奖励可以让考生产生一种“良心钩”,即让考生在作文中尽力发挥,更多地思考,更有深度。
奖励可以刺激考生的自我管理,即排除不文明、不溢美之风等消极因素,从而提高人民智商和道德水平。
这样,考生可以更快更好地做到思想转化,应对某些习惯不好的老师和同学,积极上进。
让我们来看一下惩罚的影响。
在xx高考作文中,惩罚可以让考生警惕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思维质量。
惩罚可以对考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同时,惩罚也可以帮助那些不用成绩告诉别人自己强的傲娇们纪念自己的错误,这样可以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
综合考虑以上两种措施,xx高考作文的奖惩可以更好地刺激考生思维的拔高。
作为考生的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利用这些奖励和惩罚,提高我们的思维水平以及我们的文化自信。
在此,让我们一起行动,展现我们自己的才华,用我们的双手创造我们的人生。
2021年陕西省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及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材料一:由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已经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规则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确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教育惩戒:(一)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者不服从教育、管理的;(二)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三)吸烟、饮酒,或者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四)实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的;(五)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六)其他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具体惩戒方式包括训导、承担校内公益服务任务、停课等;对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经多次教育惩戒仍不改正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或者留校察看的纪律处分;对高中阶段学生,还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纪律处分;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材料二:自古就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棒打出孝子”的说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
也有罚跪的规则,但是也不常用。
”材料三:教育就是爱,未成年人犯错误是很正常的,学校教育应该更多地包容,教育应该春风化雨。
请就在学校教育中实施“惩戒”,谈谈你的看法。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材料一是指出,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已施行。
其中明确规定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
以立法方式规范教育部惩戒权的行使,为教师手中的“戒尺”提供了精准的刻度。
明确了各类可以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行为。
材料二强调规矩的重要,又用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内容,寿镜吾老师“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他虽有戒尺和罚规却不常用,说明严管是为了厚爱,教育惩戒的原点和终点都是教育,惩戒只是教育的手段。
导写热点“教育惩戒权”类材料作文例文汇编本文由知识的力量提供作文题目1:材料一:2020年12月29日消息,教育部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颁发《中小学教育惩式规则(试行)》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
其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材料二:某班级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为彻底解决此问题,班主任建议将“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作为班级规定执行。
班长召开班会讨论此事,同学们纷纷发言: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假如你是班中一员,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首先,我们要把握住材料中所给的核心话题。
注意从整体上分析,不能只看一则。
题目给了两则材料,一则是理论性的,一则是故事类的,这两则材料的共同话题是什么?“教育惩戒”。
第一则讲的是教育惩戒的定义,作用及相关规则出台时间。
第二则是一个具体的教育惩戒案例——迟到一分钟,罚站十分钟。
所以我们文章的核心话题也应该是教育惩戒,但要注意结合第二则财料的案例来谈,不能空谈理论。
其次,要把握住材料思想情感的倾向。
虽然材料二中结尾处说的是“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提出更合理的建议”,似乎可赞可弹,但实际上出题人是有倾向的。
材料一说教育部制定颁发规则,规则明确了教师具有教育惩戒权,后面又陈述了教育惩戒的作用。
你不能逆潮流而动,说教育部的观点不对吧?第二则材料中,班主任的建议并不是简单粗暴的“迟到一分钟,罚站十分钟”,而是加上了限定语“无正当理由”,罚站也是在“教室内”,呵护之心人所共见。
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X文:学生违规严重,赞成让家长“到校陪读”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教师惩戒权的话题一直以来备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9年1月22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
“意见稿”中明确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教师可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况。
对学生进行惩戒。
对此,华强中学准备召开座谈会,就“意见稿”中的三项惩戒措施一一“不超过一节课堂教学时间的教室内站立或者面壁反省”、“要求家长到校陪读”、“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带回配合开展教育”,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针对上述三项措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社会热点+应用文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主体是当今社会教育惩戒权的问题。
第一段首先明确教育部对教育惩戒权的规则制定,第二段是华强中学针对“意见稿”中的三项惩戒措施展开讨论。
据此,学生首先要明确具体任务——“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针对上述三项措施写一篇发言稿”。
无论用学生、教师还是家长的身份,都应从上述三个惩戒措施发表看。
如:赞同面壁反省,赞同家长陪读,赞同严重违纪学生停课、停学。
当然也可以反对。
【立意】教育惩戒权,须给好和用好;好老师手握戒尺,眼中有光;教育惩戒权,想说爱你不容易;请将教育惩戒权落到实处;没有惩罚,何来教育;惩戒权,不可或缺;莫让教育惩戒权成“烫手山芋”;教育惩戒权:左手是戒尺,右手是爱;惩戒权不等于体罚;教育惩戒权,需要家校同心。
【结构】本文首先引用材料,然后由古人心愿引出现实生活中对违规违纪学生的处罚问题,指出教育惩戒权是众望所归。
接着就“家长陪读”问题展开论述,指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学生的教育需要家长保驾护航,家长不能把责任甩给学校。
2021高三作文名校模拟“教育惩戒”原题及优秀范文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荀子·大略》)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③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
对于教师教育惩戒权,有专家指出,教师惩戒不是棍棒教育,不是让教师体罚学生;但有家长担心,教师有了教育惩戒权后可能会肆意体罚学生。
作为学生,你对“教师教育惩戒权”有什么看法?请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惩守其度,戒达其效
书案一张,戒尺一柄,曾是传统私塾教育的典型象征;“教不严,师之惰”,也是古今师者恪守的训诫之道。
然而,近日发布的教育惩戒规则意见征求稿不禁引人深思:传统深远的教育惩戒,何必又通过法规以权利的形式再三强调?
作为学生,虽是教育惩戒的管控对象,我却深知适当惩戒带给我的益处。
每当回想从前的老师,他们对我的鼓励与赏识往往印象泛泛,独有的几次批评与训诫却总让我记忆犹新。
或是作业完成不当时的一声斥责,或是课堂行为不范时的一次罚站,惩戒虽小,但总让我分外羞愧,深刻意识到了教训,并收获了心性的成长。
诚然,表扬和鼓励对学生培养自信必不可少,但教育中的惩戒对学生纠正自身错误,树立规则意识有着重要作用。
奖惩分明,教育才能塑人于心,立人于行。
反观当今,教师手中“惩戒”这把尺变得有些迟疑和犹豫。
受惩戒学生时常反应过激,维权心切的家长更是举报不断,诸多反面声音造成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敢管”“不想管”。
“惩戒”这堵教育的约束之墙一旦拆除,免去的是一时的冲突,放纵的又何不是学生未来迈向歧途和深渊的脚步?由此可见,教育惩戒权的规定与落实尤为必要。
通过确立法规,让教师有底气“管好人”,学生才能“走对路”。
或有人言:教师惩戒赋权,易助长肆意体罚、“棍棒教育”之害。
对此,必须清晰明确地规定惩戒的合理范围,使之既不失度,又成效高。
教育之“惩”,须守其度。
任何形式的惩罚,都不得超出学生心理和身体的承受范围,侵
害学生的人身权利。
这需要法规制定者的周密考虑,更需要教师对于学生身心特点的充分了解。
站在学生的角度,我更希望老师能理解我年少时懵懂和青涩,照顾我犯错时的迷茫与不安,对我进行适当的警示、惩罚,使我更易接受和反省。
教育之“戒”,须达其效。
正如鲁迅散文中,他的启蒙教师寿镜吾先生有戒尺,“但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惩戒的目的从来不是处罚本身,而是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规范。
一柄戒尺不应只落于掌中,更应悬于学生心中,成为其奉行不悖的人生准则。
教师应善用惩戒,结合引导规劝,方能达到学生引以为戒之效;倘若毫无目的,滥用惩戒,则更加剧学生逆反,得不偿失。
教育惩戒权,意义固重,制定须慎。
《荀子》云:“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昔者,以师道而成一国法度,流传青史;今日,以法度而护一代师道,未尝不是一次有益开创。
评论
本文情境意识突出。
作者紧扣自己“学生”的身份,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写出了自己对“教师教育惩戒权”的真实感受,能够引起同为“学生”的共鸣;
同时,本文层层递进,思维清晰。
文章开篇提出论题“传统深远的教育惩戒,何必又通过法规以权利的形式再三强调?”;而后紧扣学生身份,以自我感受谈教师教育惩戒行为的益处,突出教育惩戒对教育的重要性;之后谈教师教育惩戒迟疑和犹豫的现象,重点强调教育惩戒权的规定与落实尤为必要,进而回答了论题。
然后从“教育之“惩”,须守其度”和“教育之“戒”,须达其效”两个方面,论证了教师教育惩戒权在实施时需要清晰明确地规定惩戒的合理范围,使之既不失度,又成效高。
不但深入材料的具体内涵,且能概括提炼,层层递进,思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