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14
仁怀市实验小学教师集体备课表仁怀市实验小学教师集体备课表六年级数学学科组课题总复习————数的认识(分数和百分数)教材第76——77页及相应的练习。
学科数学授课教师使用班级主备人卢丽备课时间2014年参加人员陈甫卢丽张洪霞胡晓霞陈琳汪国霞主备内容备注教学目标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的整理和复习。
难点:分数和百分数的整理、复习和练习的有机结合。
设计理念经历复习有关分数和百分数知识的归纳与整理过程,体验整理归纳、概括的学习方法,感受分数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昨天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和小数,大家猜猜今天复习什么知识?二、知识的回顾和整理(一)分数相关知识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2、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3、分数的分类。
4、分数的基本性质。
5、最简分数和约分。
(二)百分数相关知识百分数的意义。
(三)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三第1、3、4、5题。
2、判断。
(1 )一头野牛重吨,可以写成25%吨。
()(2)小雨说大于2而小于6的数只有3、4、5。
()(3)比3小的整数只有1和2。
()(4)因为比小,所以的分数单位比的分数单位小。
()(5)比小而比大的分数只有。
()板书设计分数和百分数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教学反思仁怀市实验小学教师集体备课表仁怀市实验小学教师集体备课表仁怀市实验小学教师集体备课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到6的点数,同时抛掷两枚骰子,下列说法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A. 点数之和是12B. 点数之和小于3C. 点数之和是13D. 点数之和是7的可能性最大2.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甲绳用去,乙绳用去米,则两根绳子()。
A. 甲剩下的长一些B. 乙剩下的长一些C. 甲、乙剩下的一样长D. 无法判断谁剩下的长3.下列图形不是左面的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
A. B. C. D.4.六(2)班总人数一定,升学考试获得优秀的人数与优秀率( )。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D. 无法确定5.A、B、C、D、E五名同学间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人都要赛一场。
到现在为止,A已赛了4场,B已赛了3场,C已赛了2场,D只赛了1场,那么E赛了()场。
A. 1B. 2C. 3D. 4二、填空题(题型注释)(1)1、8、27、64、(________)、(________)……(2)1、1、2、3、5、(_______)、(_______)、21、34……(3)1、14、19、116、(______)、(_______)……7.一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15℃,最低气温是零下11℃,这两个温度可以分别记作(____)℃和(________)℃。
8.在舞蹈比赛中,七位评委老师给丽丽的评分分别是:9.45、9.47、9.38、9.55、9.24、9.35、9.40。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丽丽的最终平均得分是(________)。
9.两个数的差是x,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0.7后,差是(______)。
10.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是1分米,它的侧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把它沿着底面直径垂直切成两半,表面积会增加________平方厘米。
11.用0,1,2,3一共可以组成(____)个不同的四位数,其中偶数有(____)个。
12.把长为8cm,宽为6cm,高为4cm的长方体木块切成棱长是2cm的小正方体,能切出(____)块。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拉伯数字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先也发明了记录数字的符号(如图)他们用纵、横相间的方式来表示一个数如表示的是28.那么表示的是()A.425B.613C.6152.1235×6788与1234×6789的差值是()A.5444B.5454C.5544D.55543.小红买售价4.4元的钢笔一支,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结合人民币币值的特点,下列付钱方式不合理的是()A.付出4.5元,找回0.1元B.付出4.7元,找回0.3元C.付出5.4元,找回1.0元D.付出10元,找回5.6元4.1.24×0.24的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A.0.29B.0.30C.0.35.观察下面的算式,得数大于1的是()A.0.99×B.3.04÷4C.D.1.71÷0.36.可以表示下面算式()的意义.A.+B.﹣C.×D.÷7.下面四个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小的是()A.×B.÷C.×1D.÷8.如果△代表一个自然数(0除外),那么下列各式中,得数最大的是()A.△÷B.÷△C.×△D.1÷△9.比64的多7的数是()A.37B.47C.36D.3110.某储户于1999年1月1日存入银行60000元,年利率为2.00%,存款到期日即2000年1月1日将存款全部取出,国家规定凡1999年11月1日后产生的利息收入应缴纳利息税,税率为20%,则该储户实际提取本息合计为()A.61200元B.61160元C.61000元D.60960元二.填空题(共5小题)11.整数可以分成三类,分别是正整数、负整数和.12.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中,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应该先算法,再算法或法.13.小明在计算5.a+b.9时,错算成了8.a+b.6,结果是10,那么5.a+b.9=.14.在横线里填上“>”、“<”、或“=”.3.6×1.1 3.685÷1.01854.5×100 4.5÷0.017.9×27.92.15.3.25÷0.7的商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保留一位小数约等于.三.解答题(共5小题)16.你能用两种方法表示出256这个数吗?17.计算下面各题.400÷16×574×(60﹣47)÷37358﹣160÷80×154720÷(540÷(100﹣40))18.直接写出得数.0.36+1.7=×=0.32×0.05= 1.2÷=6.8﹣1.08=50×30%=﹣﹣=0.18÷0.12=19.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0.47×200=70÷0.35= 1.8﹣0.56= 2.25×4=40÷45=0.22×5=+=10﹣=÷=﹣×=20.某市居民每月每户用水缴费原来每立方米1.90元,现作如下调整.用水量20立方米及以下20立方米以上的部分收费标准每立方米2.30元每立方米3.45元根据以上有关信息完成:王大伯家今年5月份的水费,按新的收费标准比原来多缴20.4元,王大伯家这个月用水量是多少立方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答】解: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个位上的数字是3,十位上的数字是1,百位上的数字是6,这个数是613.故选:B.2.【解答】解:1235×6788﹣1234×6789=(1234+1)×6788﹣1234×(6788+1)=1234×6788+6788﹣1234×6788﹣1234=1234×6788﹣1234×6788+6788﹣1234=6788﹣1234=5554故选:D。
《北京五日游》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P107-108北京五日游。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应用所学的乘除法、百分数等数学知识来解决游览中的有关实际问题,并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方案和策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对比、分析、观察和思考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擅长多角度思考题目的意识和决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旅游中的有关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能利用梳理信息。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生分析:六年级属于小学高年级学段,学生对于旅游方面的综合与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
六年级的学生能够自主通过网络资源搜索旅游信息。
不过,对于分析信息、整理信息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合作学习、实际操作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内容分析:“北京五日游”这一“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旨在通过让学生参与调查、收集信息、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以学生们感兴趣的旅游来进行,引导学生从调查收集有关信息、分析信息、设计行程表、进行费用的预算等环节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平板电脑、简易北京旅游地图、列车时刻表、飞机时刻表、方案设计表、费用预算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快放暑假了,你准备做什么?预设:我想去外地玩,我想去旅游,我想去北京玩,等等。
师:原来大家假期都打算出去旅游。
真好,老师也想和大家一样到各个地方去旅游。
师:大家都去哪些地方旅游过?预设:武汉(中国有名的江城)、上海(有着东方巴黎的美称)、北京(我国的首都)、深圳(一年四季如春,比邻香港,是一座新的不夜城)、重庆(中国有名的山城)、香港(有着东方之珠的美誉,是购物者的天堂)……师:你们去过的地方可真不少!师:老师也想暑假去旅游,但老师想邀请几个伙伴一起去,目的地是北京,咱们国家的首都,现在还剩四个五日游名额,大家想不想去?只要大家和老师一起完成三个任务,总成绩第一名的小组就可以顺利获得五日游的机会,同学们敢接受挑战吗?(敢)板书北京五日游。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一二单元试卷班级 姓名 成绩一、想一想,填一填。
(30分,第14小题2分,其余一空1分)1.在-7,+36,9,、―20,―140,+175,0,-1012,1,-910中,正数有___ _ _______,负数有_______ ____________。
2.30÷( )=0.5=( )%=( )成=( )折3.十分之八用成数表示是( )成,用百分数表示是( )%。
4.利息=( )×( )×( )5.下面是一架直升飞机飞行高度变化情况记录.如果把上升500米记作+500米,那么其余4次记录怎样表示?请把结果填到表格中:6.一套住房按原价的 98 %出售,也就是打( )折出售。
7.温度上升10℃记作+10℃,下降8℃记作_________。
8.一件衣服以原价的八五折出售,可以把( )看作单位“1”,现价比原价降低( )%。
9.淘淘向东走48米,记作+48米,那么淘淘向西走60米记作_______米;如果淘淘向南走36米记作+36米,那么淘淘走-52米表示他向______走了________。
10.下表是某校食堂库存大米在一个星期内的变化情况(运入为正,运出为负)。
(1)星期四运来大米_______千克,运出大米______千克。
(2)星期_____只运出大米,而没有运进;星期_____运出的大米和运进的同样多。
11.爸爸存5000元进入银行,存一年,年利率是2.25%,到期后可以取出( )。
12.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增产二成三,表示今年比去年增产( )%,也就是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
13.一个书包,打9折后售价45元,原价( )元。
14.王师傅本月的应纳税所得额是640元,如果按3%的税率,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7分)1. 0是正数。
()2.利息就是利率。
()3.负数都小于0。
()4.一本书按原价的80%出售,就是按八十元出售。
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年级六学科数学章别第六章主备人章晓勇教学时数26教学内容分析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原先学习时,知识在大脑皮层留下的暂时联系痕迹,经过一段时间,会逐渐模糊,出现遗忘。
而且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个反复。
所以,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记忆。
这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
因此,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科书的一个重点,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本班大多数学生对于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习习惯不是很好。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有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
大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依赖性,不愿意自己探究知识,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教师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渗透。
教学目标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
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学过的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小学阶段学过的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应用题、量的计算、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统计等知识。
3、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巩固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能用数对或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6.4 数学思考-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数学思考的含义,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
2. 能够运用数学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学思考的含义和方法2. 数学思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学思考的含义和方法,数学思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对数学思考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数学思考的理解和经验。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数学思考的含义和方法,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数学思考的过程。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数学思考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思考的方法解决。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复习数学思考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思考的经验。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数学思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数学思考的过程。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数学思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思考的方法解决。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数学思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表现。
3.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测试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共有七十三万一千零一十七字,这个数写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字.2.24=201875%=÷=( ):( )( )( )(填折数) 3.如果89a b =(0a b ≠、),那么:a b =( ),a 与b 成( )比例. 4.小丽家的草莓去年收获m 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两成,今年收获( ).5.徐师傅根据需要把6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7段,每一段占全长的( ),长为( )米;如果每截一段需要23分钟,徐师傅在成任务时,一共用了( )分钟.6.如果223A =⨯⨯,235B =⨯⨯,那么A .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一个棱长是8 cm 的正方体,把它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体积是( )3cm ;如果这个圆柱的高是一个圆锥高的29;并且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25%;那么圆锥的体积是( )3cm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差”)(5分) 1.2016年第一季度有90天.( )2.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3.用3 m 、9 cm 、7 cm 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4.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两个内角分别是80度和50度,那么另一个内角一定是50度.( )5.1吨50千克=1.5吨.(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1.为选拔更出色的运动员参加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国家队从近3年就开始为每个队员绘制( )统计图来表示运动员参加每次比赛成绩高低的变化条形.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2.从甲地到乙地,甲要行一小时,乙要行小时,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 ).A .11:32B .2:3C .3:23.某咖啡店出售咖啡,500克售价126元,每买500克赠送50克,李叔叔要购买2.2千克咖啡应付款( )元.A .554.4B .529.4 C.5044.一项工作,甲独做要20天完成,乙独做要15天完成,如果甲、乙合做( )天可以完成这项工作. A .607B .6C .7四、算一算.(共32分) 1.口算.(8分)36148+=830490-=1750⨯=84060÷=416÷=578-=0.250.4⨯=21318÷= 2.计算下面各题.(16分)15.7 3.6 5.4--15548386⨯-(+)525382510÷-2-9342025⎡⎤÷⨯⎢⎥⎣⎦(0.4+)3.解方程或比例.(8分)31.5 4.54x -=111::5612x =五、李强对六(1)班学生最喜欢运动项目调查(每人只选一项),并将结果绘制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共8分) 1.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4分)2.这个班共有学生()人,喜欢篮球的人数比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少()%.(4分)六、解决问题.(共31分)1.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80千米/时.一辆小汽车的速度是这列火车的59,是一架喷气式飞机的19.这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多少?(5分)2.鞋店卖一种鞋,如果每双售价为250元,那么售价的60%是进价,售价的40%就是赚的钱.现在要搞促销活动,为保证一双鞋赚的钱不少于50元,应该怎样确定折扣?(5分)3.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 056千米,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平均每小时行96千米,货车的速度比客车慢16,出发后几小时两车相遇?(用方程解)(6分)4.一个游泳池长60 m,宽40 m,深2 m,四周内壁及底部涂水泥.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水泥5 kg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如果平均水深1.8 m,可容水多少立方米?(7分)5.五、六年级同学种植了一批树苗,原计划把这批树苗按5:8分配给五年级和六年级.植树结束后,班长小龙统计发现,六年级同学正好种植了200棵,超额完成任务的25%.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8分)第六单元测试答案一、1.【答案】731017 732.【答案】32 15 24 七五折3.【答案】9:8 正4.【答案】1.2 m5.【答案】17 6746.【答案】6 607.【答案】401.92 150.72 二、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三、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B 四、1.【答案】184 340 850 14 14 3680.1 12 2.【答案】6.7 6 1.075 143.【答案】8x = 110x = 五、1.【答案】2.【答案】40 33.3 六、1.【答案】51180=90099⨯÷千米/时2.【答案】%=0.8⨯÷(25060+50)250 不低于八折3.【答案】6小时4.【答案】514000⨯⨯⨯⨯⨯⨯=(6040+6022+4022)(kg )⨯⨯6040 1.8=4320(3m )5.【答案】8200%=26058÷÷+(1+25)(棵)第六单元测试一、填空.(25分)1.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这条线段长( )分米,是1米的(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袋牛奶245( ) (2)教室的空间大约是150( ) (3)小玉的腰围约60( ) (4)卫生间地面的面积约12( )3.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4.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3°,则它的顶角是(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8°,另一个锐角是( ).5.在一块边长10 cm 的正方形硬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cm 2,剩下的边角料是( )cm 2.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2 cm ,它的长与宽的比是4:3,它的面积是( )cm 2.7.用72 cm 长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口处不计),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 )cm ,体积是( )cm 3,表面积是( )cm 2.8.一个圆锥的体积是9.42立方分米,底面直径是6分米,它的高是( )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9.下图是由( )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搭成的.将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涂上蓝色,其中三个面涂上蓝色的正方体有( )个,四个面涂上蓝色正方体有( )个.二、判断对错.(5分)( )1.三角形最小的一个角是3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2.一条射线长20.5米.( )3.画一个周长18.84 cm 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3 cm. ( )4.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5.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下列图案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A .B .C .D .2.下面的图形,( )是正方体的展开图.A .B .C .D .3.下面各组线段中,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 .1 cm 1 cm 2 cmB .1 cm 2.5 cm 3 cmC .0.8 dm 1 dm 2 dm4.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要用( )个小正方体. A .5B .6C .8D .125.用一根铁丝围成正方形、长方形、正三角形和圆,那么面积最大的是( ). A .长方形B .正方形C .正三角形D .圆四、计算题.(29分)1.直接写出得数。
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案稿年级:六年级科目:数学主备人:一些练习。
1.做一做。
师:我们先翻开数学书第77页,同学们自己完成这一页上面的做一做好吗?()()生2:左边的是(-1.5), 右边是(1.5) 师:那么它们又属于什么数呢?师:同学们,像这样,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同样,任意一个数也都可以在直线上找到它对应的位置,那你们能在数轴上标出这些数的位置吗?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案稿年级:六年级科目:数学主备人: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案稿2.做教科书第84页“做一做”。
3.让学生用字母表示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S﹦U×tU﹦S÷tt﹦S÷U二、简易方程1.复习方程的概念。
(1)出示复习题:下列等式,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18+25=43 5x+4x+8=35 x-24×3-18÷3 = 6 3x+5=7 a+4我们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的特征是:它含有未知数,同时又是—个等式。
(2)提问: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可以用集合图表示给学生看。
(3)举例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你怎样理解“同时”、“同一个数”、“0除外”这些词的?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做什么?(4)说一说“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有什么区别?2.复习解简易方程。
例: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检验过程。
3X+5=7 5X+4X+8=35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
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和及时纠正错误。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
我们主要是应用了加、减、乘、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一些运算定律。
三、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1、说出下面各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1)养禽场一共养鸡鸭600只。
(2)红花比黄花少25朵。
(3)参加航模组的人数是参加美术组的3倍。
(4)花金鱼比黑金鱼的1.2倍还多8条。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第6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21分,每小题3分)1.(3分)对于数据2、4、4、5、3、9、4、5、1、8,其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分别为( )A.4,4,6B.4,6,4.5C.4,4,4.5D.5,6,4.5 2.(3分)下面各种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A.﹣8比﹣2小B.儿子可能比爸爸高C.一个大南瓜大约重5克D.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3.(3分)投掷6次硬币,有5次正面朝上,1次反面朝上,那么,投掷第7次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A.17B.12C.56D.574.(3分)六(1)班选举班长.全班50个同学,每人都投了一票.其中25票投了王强,15票投了李芳,其余的票投了刘宏.如果把选举结果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下面( )图表示了这一选举结果.A.B.C.5.(3分)从右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A.B.C.6.(3分)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x,这个数可以表示为( )A.6x B.x C.60+x 7.(3分)如图3个图形的体积比是( )A.3:9:1B.1:9:1C.1:3:1 8.(3分)12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9.(3分)25:0.2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10.(3分)北京的冬天很冷,有时候室外温度达到了零下13℃,记作 ℃.11.(3分)2010年,崇左市财政收入再创新高,收入实现四十七亿五千四百万元.横线上的数写作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元.12.(3分)913的分数单位是 ,913再增加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为最小的质数.13.(3分)王阿姨带100元到商店买了3箱纯净水后还有余额.每箱纯净水的售价是a元,王阿姨买3箱纯净水花了 元,她还剩 元.14.(3分)新新小学共有学生1200人.其中低年级的学生人数占全校的14,中年级的学生人数占全校的38.根据信息,1200×38求的是 .15.(2分)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判断对错)16.(2分)某工程,由甲单独做完需10天,由乙单独做完需8天,甲乙两队工作效率比是5:4. (判断对错)17.(2分)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判断对错)18.(2分)在地图上,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那么北京一定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判断对错)19.(6分)某学校对学生早上上学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乘公共汽车的学生,B为乘地铁上学的学生,C为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D为走路上学的学生,已知乘公共汽车上学的学生为60人。
教案之 <<数的认识(一)>>【学习目标】1、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的熟练的读、写整数与小数,比较数的大小。
3、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2、难点是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比较数的大小。
【学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举例说明你学过哪些数?说一说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复习数的意义1、结合P76主题图说说这些数的意义 如:1722是自然数。
这里表示词典页码的数量:有__________个1页。
8844.43是小数。
表示八千八百四十四又百分之四十三。
53是分数。
这里表示把全年天数平均分成_______份,空气质量良好的占其中的______份。
40%、60%是百分数。
这里分别表示羊毛和化纤成分占总成分的__________。
-25℃是负数。
它表示比0℃还________的气温度数。
2、整数①什么是整数,整数包括哪些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数的个数是__________。
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自然数的单位是______。
最小的自然数是______。
③做一做 ( )是正数,( )是负数。
( )是自然数,( )是整数。
三、数的读、写①填一填,读一读。
②什么是数位?数位与位数相同吗?③什么是计数单位?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④做一做。
27046=2×( )+7×( )+4×( )+6×( ) 2、读法和写法。
①读出下面各数。
要求:a、读一读;b、说一说读数的方法、要点。
106000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0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下面各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和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运算,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会解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对象,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简单的改写。
3.掌握所学的几何图形的特征;能够比较熟悉地计算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的方法;能用数对,会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
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认识,能够画出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会求一些简单事物的可能性,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问题。
5.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查漏补缺。
【教学指导】1.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性。
虽说我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单元、每个学期,都有整理和复习,但毕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单元在平时学习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更全面的回顾、整理和比较、对照。
这样原来分散学习时互不联系或联系较少的知识,就有机会得以沟通,形成纵横联系的知识体系。
因此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使所学的知识结构化是本单元的首要任务。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整理知识。
如前所述,本单元教材所采取的精简篇幅,是突出重点、要点的做法,为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整理知识创造了条件。
复习时,应充分的利用教材的留白,发挥学生参与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时,学生的整理不够准确,不够全面,这都是真实的、自然的现象,教师在学生开动脑筋深有体会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往往效果更好,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记得牢,还有助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也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单元复习的内容涉及面广,而且又是逐年学习的,如果在课堂上进行逐项回忆,常常花费的时间多。
因此,在课堂上复习各部分内容之前,可以布置学生先预习。
课前预习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较充足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复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
3.在系统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注意查漏补缺。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前一段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和课后辅导中了解到的情况,搞清学生还有哪些概念比较模糊,哪些方法不够熟练,哪些疑难尚未解决,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予以弥补。
通过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质疑熟练起来。
可以说,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巩固,是灵活应用于提高能力的基础,也是系统整理和复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4.加强练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本单元教材所提供的练习,是根据一般情况配备的,教师要善于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练习并加以适当的调整和增补,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练习确有所获,并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注意引导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单元教材,基于复习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设计了一系列的例题,并配备了必要的练习。
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就题论理、论思路,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一般的解题策略,以促进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如课内学生的发言、小组讨论、课后的作业批改、个别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发现他们的学习经验,在班上交流或介绍。
经验表明,六年级的整理和复习阶段,是小学生形成总结学习经验的有利时机,利用这个时机,帮助学生总结个人经验,分享他人经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本单元的教学成效。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7课时:1.数与代数………………………………………………………………11课时2.图形与几何……………………………………………………………6课时3.统计与概率……………………………………………………………4课时4.数学思考………………………………………………………………2课时5.综合与实践……………………………………………………………4课时【知识结构】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1)【教学内容】数的认识(1)。
【教学目标】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重点难点】1.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谈话导入】1.教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小学六年中我们都学过哪些数?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这些数的例子吗?说明每个数含义。
请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数据来汇报,指名在黑板上写下这些数。
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听一听数读得是否正确,看一看黑板上的数写得对不对。
2.教师用课件出示一组数,弥补学生的不足。
(课件出示:如: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m。
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只有-25℃。
今年我市空气质量达到良好的天数占全年的。
这本词典有1722页。
一条围巾的成分:羊毛40%、化纤60%。
)3.把黑板上的数分一分类。
4.揭示课题。
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这就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几种数,这几节课我们就把这几种数的意义和有关知识进行复习,我们今天先复习自然数和整数。
(板书课题:数的认识)【归纳整理】自然数和整数。
1.教师提问: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0表示什么?有没有最小的自然数?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2.教师提问:谁知道我们学习的哪些数是整数?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问题:能不能说整数就是自然数?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教师向学生说明: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整数,除了自然数,还学习了一些小于零的整数即负整数,这些负整数到更深入的学习。
结合上面的复习和板书,将板书补充成如下形式:3.小组整理数的其他知识。
提问:关于数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1)学生自由发言。
(2)小组合作学习,重点讨论下面的问题。
(出示讨论题)a.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b.你能说出哪些计数单位?c.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d.说一说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各自的含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完成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师说明:整数和小数都是按十进制计数法写出得数,其中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
各个计数单位所站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位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练一练:填空(口答)。
27046=2×()+7×()+0×()+4×()+6×()说出4004.04这个数中的三个“4”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这个数中的三个“0”各起什么作用?4.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从整数、小数、分数三个方面回答。
整数、小数的比较方法。
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从同分母、同分子、异分母三个方面小结。
教师逐一指名回答。
提问:非0自然数有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非零自然数根据是不是2的倍数,分成偶数和奇数;根据所含因数的个数,分成1、质数和合数。
板书:回答:什么是奇数、偶数?什么是质数、合数?教师指名一一回答,并要求学生记住100以内质数表。
【课堂作业】教材73页第3~5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课堂小结】通过复习,请你们把自然数和整数的有关知识整理一下并在小组中交流。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数的认识(2)【教学内容】数的认识(2)。
【教学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谈话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自然数和整数,今天来我们回忆下数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归纳整理】分数和小数。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复习有关分数的知识。
2.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展示整理和复习的结果。
教师结合各个小组整理和复习的情况,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并注意突出“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做如下板书:分数和除法的关系:a÷b= (b≠0)3.通过直观图形,导入对小数意义的整理和复习。
出示下面各图形,要求学生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图中阴影部。
4.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1)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2)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3)什么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可以怎样写?小数是不是都小于1?5.组织各小组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发表看法,教师板书如下:6.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分别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
板书:0.1=0.10=0.100=……=……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因为小数可以看做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所以小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特殊情况。
)练习:填空(口答)。
做一做,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出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下面这组数有什么特点?他们有什么规律?0.108 1.08 10.8 108 1080【课堂作业】教材74~75页练习十四第2、3、7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课堂小结】通过复习,请你们把分数和小数的有关知识整理一下并在小组中交流。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3课时数的认识(3)【教学内容】数的认识(3)。
【教学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1.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百分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数的认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谈话导入】今天是数的认识的最后一节课,主要归纳一下有关百分数的知识。
【归纳整理】百分数(1)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
提问:我们已整理、复习了有关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谁能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几?还有百分之几没有完成?(2)结合刚才的回答,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叫做百分数?(3)“一节课的任务已经完成了80%”也可以说“已经完成了”,我们能不能因此就说百分数和分数的意义完全相同呢?请同学们议一议: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百分数常用%来表示。
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不表示具体的数量,百分数与分数的意义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