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心墙心墙粘土灌浆
- 格式:docx
- 大小:11.09 KB
- 文档页数:4
(三)套井回填粘土灌浆
施工准备(放样布孔确定孔位次序及编号等)钻机就位校正
造孔回填准备(粘土)回填结束及封
孔
(三)套井回填
本工程在坝顶心墙坝部位的原输水涵管位置沿坝轴线方向进行粘土套井回填,长5m,套井直径1.1m。
采用冲抓式打井机具造孔1、冲抓机就位
将冲抓机架设在已测放好的孔位上,进行校正安放,确保平稳并作好出渣料准备工作。
2、造孔
(1)首先按设计要求布孔,然后按要求造孔,造孔按序进行,本工程分二序施工。
先主井后套井的顺序施工,造孔应连续作业,不得停歇,以免塌孔;要求严格控制井孔的垂直度。
(2)抓出的土料要及时清运不的随意堆放。
(3)作好造孔的记录和描述,如发现特殊情况时,应详细记录并分析处理。
(4)清孔:抓钻至设计孔深,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后。
3、粘土回填夯实:孔造好后及时进行粘土回填并分层夯实。
(1)回填夯实。
打井完毕后,应立即连续进行分层回填粘土夯实;
回填土料应选用含水量符合设计要求、颗粒松散的粘壤土,分层回填厚度以0.3~0.5m为宜;夯击时夯锤落距2~3m,夯击次数20~25次;回填时应保持井底无水。
(2)异常情况处理。
当出现严重塌孔时,可用土回填击实后,再进行冲抓;当井底有渗水时,可倾倒干土,反复抓尽,直至把水吸干。
大坝基础灌浆一、当开始修建大坝时,首先应做好坝基基础处理工作,坝基基础处理包括以下内容:1、基础防渗墙:(包括砼心墙、粘土心墙、沥青心墙、黄土心墙)。
2、帷幕灌浆:用浆液灌入岩体或土层的裂隙、孔隙、形成连续的阻水幕,起到防渗的作用;解决大坝地下渗漏、坝间渗漏、绕坝渗漏。
3、固结灌浆:用浆液灌入岩体裂隙或破碎带,以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为主要目的浆液灌浆。
4、接缝灌浆:通过埋设管路或其他方式,将浆液灌入砼坝块之间预设的接缝缝面,增强坝体的整体性,改善传力条件的灌浆。
5、接触灌浆:用浆液灌入砼与基岩,钢板或其他材料之间的裂隙,增强接触面结合能力的灌浆。
6:回填灌浆:用浆液充填砼结构物施工留下的空穴、空洞、或地下空腔,增强结构物或地基的密实性的灌浆。
(称填充灌浆)二、大坝灌浆的作用就在于通过采用灌浆技术处理坝基岩石或砂砾石层,使之满足筑坝工程的需要,确保大坝地基稳定。
安全,水库正常运行,发挥应有效益。
三、大坝坝基灌浆的分类:1、按照大坝坝基岩类构成,可分为岩石灌浆和砂砾石层灌浆。
2、按灌浆作用,可分为帷幕灌浆、固结灌浆、接触灌浆和回填灌浆。
3、按照灌浆材料,可分为水泥灌浆,水泥砂浆灌浆、水泥粘土灌浆以及化学灌浆。
4:、按照灌浆压力可分为高压灌浆(3Mpa以上)、中压灌浆(0.5-3Mpa)、低压灌浆(0.5Mpa以下)。
5、按照灌浆机理:可分为渗入性及张裂式灌浆。
四、大坝坝基灌浆的特点1、是隐蔽性工程:灌入的浆液在坝基中充填的情况,无法直接评定,施工质量难于直观判断,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资料整理与分析工作;前提是要求原始记录必须填写准确、详细、清楚,并应配备有专职的资料整理员。
2、灌浆工程设计由于未知因素较多如各地地质条件多不相同,在设计以前,先在工地进行灌浆试验,以灌浆试验所得的成果结合已取得的地质、勘探、压水和其他各项试验等有关资料作为进行坝基灌浆设计和编写施工技术要求的主要参考资料、五、对花崖水库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回填灌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一、大坝坝基帷幕灌浆质量控制,各项施工准备就绪后开始钻孔:1、钻孔方法:帷幕灌浆的钻孔是实现帷幕灌浆的先头条件,只有通过特设的钻孔,才能进行帷幕灌浆。
四、粘土套井及帷幕灌浆1、在施工前:首先确定大坝原心墙位置,经过监理及业主核准后,定出冲抓轴线,开孔直径为110CM,在钻孔中要垂直,不得偏移,造孔顺序为先主井后套井,套井中心距为75CM,孔深相对不透水层,深度由现场调整,测量的数据必须经现场监督人员审核后及时做好记录。
2、回填粘土首先要保证土质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回填的粘土厚度为30~40CM,粘土的土料含水率和夯击次数应按试验室的粘土压实试验结果控制,在夯实过程中,深井底部夯锤落距宜小,落锤要平稳,一般夯距控制为2~3M,当距坝顶2M以内时夯距可小于2M,以防止坝顶开裂。
填土完毕再顶第二孔,套井回填土压实度≥96%,渗透系数≤1×10-5cm/s。
3、施工顺序套井冲抓回填土料施工的工艺流程为:布孔——安机——造孔——清理——回填夯实——质量检查。
4、施工方法套井冲抓宜采用SJ2—95型冲抓钻机造孔,根据放样轴线成孔。
钻孔布置在坝轴线上,按主孔和套孔相间布置,一主一套相交连接成墙。
5、回填材料回填土料应先去掉土料中杂物,然后通过土工试验,选择满足与设计要求的回填粘土料,采用边回填边夯实,夯实采用了蹄形的砼(或石质)夯锤,应严格控制回填土料的含水量及分层厚度,回填顺序随打孔顺序进行回填。
6、工程内容帷幕灌浆分为坝体帷幕灌浆及坝基帷幕灌浆,主坝桩号为0+000~0+160,副坝桩号为0+000~0+064。
7、施工顺序因坝顶场地狭小,分二序施工,先I序孔后II序孔,奇数孔为I 序孔,偶数孔为II序孔。
8、灌浆材料灌浆材料为3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浆液采用六个比级:即5:1、3:1、2:1、0.8:1、0.6:1、(0.5:1)。
9、帷幕灌浆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帷幕灌浆流程图(1)测量放样按设计图纸对各序帷幕灌浆孔进行精确孔位放样,并分别做出明显标记,主坝岸坡段孔距1.5m,桩号为0+000~0+160,河槽段孔距为2.0M,副坝桩号为0+000~0+064,副坝岸坡段孔距1.5M,钻孔深入坝基均为5.0M。
大坝基础灌浆一、当开始修建大坝时,首先应做好坝基基础处理工作,坝基基础处理包括以下内容:1、基础防渗墙:(包括砼心墙、粘土心墙、沥青心墙、黄土心墙)。
2、帷幕灌浆:用浆液灌入岩体或土层的裂隙、孔隙、形成连续的阻水幕,起到防渗的作用;解决大坝地下渗漏、坝间渗漏、绕坝渗漏。
3、固结灌浆:用浆液灌入岩体裂隙或破碎带,以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为主要目的浆液灌浆。
4、接缝灌浆:通过埋设管路或其他方式,将浆液灌入砼坝块之间预设的接缝缝面,增强坝体的整体性,改善传力条件的灌浆。
5、接触灌浆:用浆液灌入砼与基岩,钢板或其他材料之间的裂隙,增强接触面结合能力的灌浆。
6:回填灌浆:用浆液充填砼结构物施工留下的空穴、空洞、或地下空腔,增强结构物或地基的密实性的灌浆。
(称填充灌浆)二、大坝灌浆的作用就在于通过采用灌浆技术处理坝基岩石或砂砾石层,使之满足筑坝工程的需要,确保大坝地基稳定。
安全,水库正常运行,发挥应有效益。
三、大坝坝基灌浆的分类:1、按照大坝坝基岩类构成,可分为岩石灌浆和砂砾石层灌浆。
2、按灌浆作用,可分为帷幕灌浆、固结灌浆、接触灌浆和回填灌浆。
3、按照灌浆材料,可分为水泥灌浆,水泥砂浆灌浆、水泥粘土灌浆以及化学灌浆。
4:、按照灌浆压力可分为高压灌浆(3Mpa以上)、中压灌浆(0.5-3Mpa)、低压灌浆(0.5Mpa以下)。
5、按照灌浆机理:可分为渗入性及张裂式灌浆。
四、大坝坝基灌浆的特点1、是隐蔽性工程:灌入的浆液在坝基中充填的情况,无法直接评定,施工质量难于直观判断,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资料整理与分析工作;前提是要求原始记录必须填写准确、详细、清楚,并应配备有专职的资料整理员。
2、灌浆工程设计由于未知因素较多如各地地质条件多不相同,在设计以前,先在工地进行灌浆试验,以灌浆试验所得的成果结合已取得的地质、勘探、压水和其他各项试验等有关资料作为进行坝基灌浆设计和编写施工技术要求的主要参考资料、五、对花崖水库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回填灌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一、大坝坝基帷幕灌浆质量控制,各项施工准备就绪后开始钻孔:1、钻孔方法:帷幕灌浆的钻孔是实现帷幕灌浆的先头条件,只有通过特设的钻孔,才能进行帷幕灌浆。
大坝基础灌浆讲解一、当开始修建大坝时,首先应做好坝基基础处理工作,坝基基础处理包括以下内容:1、基础防渗墙:(包括砼心墙、粘土心墙、沥青心墙、黄土心墙)。
2、帷幕灌浆:用浆液灌入岩体或土层的裂隙、孔隙、形成连续的阻水幕,起到防渗的作用;解决大坝地下渗漏、坝间渗漏、绕坝渗漏。
3、固结灌浆:用浆液灌入岩体裂隙或破碎带,以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为主要目的浆液灌浆。
4、接缝灌浆:通过埋设管路或其他方式,将浆液灌入砼坝块之间预设的接缝缝面,增强坝体的整体性,改善传力条件的灌浆。
5、接触灌浆:用浆液灌入砼与基岩,钢板或其他材料之间的裂隙,增强接触面结合能力的灌浆。
6:回填灌浆:用浆液充填砼结构物施工留下的空穴、空洞、或地下空腔,增强结构物或地基的密实性的灌浆。
(称填充灌浆)二、大坝灌浆的作用就在于通过采用灌浆技术处理坝基岩石或砂砾石层,使之满足筑坝工程的需要,确保大坝地基稳定。
安全,水库正常运行,发挥应有效益。
三、大坝坝基灌浆的分类:1、按照大坝坝基岩类构成,可分为岩石灌浆和砂砾石层灌浆。
2、按灌浆作用,可分为帷幕灌浆、固结灌浆、接触灌浆和回填-1-灌浆。
3、按照灌浆材料,可分为水泥灌浆,水泥砂浆灌浆、水泥粘土灌浆以及化学灌浆。
4:、按照灌浆压力可分为高压灌浆(3Mpa以上)、中压灌浆(0.5-3Mpa)、低压灌浆(0.5Mpa以下)。
5、按照灌浆机理:可分为渗入性及张裂式灌浆。
四、大坝坝基灌浆的特点五、对花崖水库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回填灌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一、大坝坝基帷幕灌浆质量控制,各项施工准备就绪后开始钻孔:1、钻孔方法:帷幕灌浆的钻孔是实现帷幕灌浆的先头条件,只有通过特设的钻孔,才能进行帷幕灌浆。
基岩中钻孔采用回转式钻机的钻孔方法:主要有硬质合金钻进,粘粒钻进和合金石钻进三种;可根据岩石的硬度完整性和可能性的情况而选用。
本工程根据地层情况-2-选用硬质合金钻进,开孔直径为91mm,终孔直径不小于56mm控制。
1、大坝心墙充填灌浆施工技术要求1.1 灌浆孔布置大坝心墙粘土充填灌浆采用双排布置,排距0.8m,主排孔布置在心墙轴线上,副排孔位于主排孔上游0.8m,主、副排孔距均为2m,主、副排孔各分三序施工。
灌浆深度至坝基(底部2m范围内灌水泥浆),顶部高程不低于校核洪水位。
1.2 钻孔针对本工程的特点,钻孔孔斜的控制是影响灌浆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心墙造孔,基本要求如下:(1)心墙钻孔要求采用100型以上钻机钻进。
(2)钻孔必顺保证孔向准确。
钻机安装必顺平正稳固。
钻孔须埋设孔口管,钻机立轴和孔口管的方向必顺与设计孔向一致。
(3)钻孔开孔孔位与设计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cm,记录实际孔位。
钻孔要求铅直,孔斜≤0.5~1%。
孔斜测量发现偏斜超过要求时,应及时纠偏或采取补救措施。
(4)钻孔要求自上而下一次成孔,心墙的钻孔应采用干法钻孔,不得用清水循环钻进,并要求保护好孔壁的连续性。
开孔孔径不小于110mm,并全程套管跟进。
因充填灌浆与帷幕灌浆同孔,因此在套管打进基岩面50cm后,改用孔径不小于73cm的钻具。
向套管注水,检查套管止水效果,确信套管止水合格,方可进行基岩清水循环钻进。
要确保基岩清水钻进时,循环水不得进入土坝坝体。
(5)先导孔造孔过程中,要作好记录和描述,绘制钻孔柱状图。
并按要求取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试验,每孔3组。
其它孔如发现特殊情况,也应详细记录并认真处理,绘制钻孔柱状图。
1.3 心墙灌浆制度(1)要求采用专门机械制浆。
采用搅拌机湿法制浆,要求随时测定泥浆密度,密度一般控制在1.30~1.60g/cm3。
(2)制浆用土料,用粉质壤土较好,粘粒含量20%~30%,砂粒含量≤20%,其余为粉粒。
灌浆前,需检测料场土料的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要求,每200m3土料检测1组,若不满足要求,则需掺膨润土进行调整。
膨润土指标需检验,要求满足国家Ⅱ级标准。
(3)为改善浆液的流动性,可掺加适量外加剂。
(4)为加速浆液凝固,缩短固结时间,对吸浆量较大的孔段,可考虑掺加5%~8%的水泥。
粘土心墙坝体渗漏分析及充填灌浆的应用摘要:充填式灌浆施工是利用泥浆的自重压力,将泥浆注入土坝坝体内充填已有裂缝、洞穴等坝体隐患,以达到加固堤坝目的的一种施工方法。
为了提高灌浆效率和效果,也可以在注浆孔口施加一定的泵压力。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充填灌浆在水库坝体处理中的施工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指出该项技术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坝土段泥浆充填灌浆;防漏处理1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水库建成蓄水后,量水堰渗漏量随库水位的升高而增大,当库内水位蓄到1547.80m(水头低于正常蓄水位14.8m)时,量水堰渗漏量达32.51L/S,远大于水库正常渗漏量,经计算年渗漏量达到库容的37%,必须进行妥善处理。
2、坝土渗漏原因检查情况分析2.1勘探钻孔检查为查清水库现状渗流量过大的原因,经参建各方共同研究决定勘察方案。
勘探工作以地质钻探和压(注)水试验为主。
钻探共布置6个钻孔,在坝址区布置5个钻孔,钻孔位于坝轴线上。
通过对勘查孔资料分析,坝址区展布前震旦系砂岩,岩体透水率为0.41~173.09Lu,其中q≥100Lu强透水的有一段,占2.9%,100>q≥10Lu的有18段,占52.9%,岩体透水率q<10Lu的有13段,占44.2%,存在盖板与坝基接触带渗漏;从勘察孔坝土部分进行注水试验的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孔段的k值在1×10-3~1×10-4cm/s之间,属中等透水,根据检查结果需进一步进行勘查分析。
2.2浸润线观测从近期实际观测的多组测压管水位高程数据中,选出1组与当前库水位相近的数据作为分析比较,以大坝标准横剖面将坝体内各区域设计参数代入理正岩土5.6版,用渗透分析有限元法绘制当前库水位(1547.77m)时对应的浸润线,与测压管内实测水位进行比较,心墙区域内测压管CYK1,测压管CYK2内实测水位较计算浸润线偏高,其余水位线高程与计算浸润线相近。
2.3日常库前水位对应的坝后渗流量观测通过对三角堰日常观察,库前水位在1547m时,坝后三角堰水位基本稳定在22.5cm,相应的渗流量约33.6L/s。
大坝防渗粘土心墙施工工法发表时间:2019-04-11T14:37:53.4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作者:刘爽[导读] 摘要:水利施工常见防渗手段为粘土心墙施工方式,相对于常规的心墙施工方法,通过将细沙滤料的填筑,完成防渗工程的建设,可以完全利用当地的天然材料,材料的来源较为直接,工程成本得以节约,心墙的地基变形适应能力较强,综合防渗效果更优。
云南建投第一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17摘要:水利施工常见防渗手段为粘土心墙施工方式,相对于常规的心墙施工方法,通过将细沙滤料的填筑,完成防渗工程的建设,可以完全利用当地的天然材料,材料的来源较为直接,工程成本得以节约,心墙的地基变形适应能力较强,综合防渗效果更优。
关键词:大坝防渗;粘土;心墙;施工大坝心墙的质量十分重要,在进行大坝建设时,应该通过多方面手段对大坝进行防渗处理,使大坝的质量符合预期质量目标,通过粘土心墙施工法改进大坝整体防渗效果,对坝体渗漏因素及当前建设中需要改进内容探讨,制定粘土心墙施工工法,以优化整体的防渗漏效果。
1大坝渗漏的主要因素分析1.1大坝工程情况分析水库大坝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水资源提供的同时可以实现发电及水产养殖生产,通常利用粘土实现主坝的防渗,通过帷幕灌浆对坝底进行填筑,目前大坝渗漏原因多为建设前未完成坝底的彻底清理,水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功能缺陷,出现渗漏的情况。
同时施工设计时如果没有合理的截水槽的设计,或者设计的并不合理,也会使水库使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1]。
1.2坝体的渗漏通常导致坝体渗漏的原因包括土料、施工、设备、填筑等方面因素。
(1)土料:如果土料的质量不过关,使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不能完全实现对于防水的基本要求,可能会导致渗漏情况的发生。
(2)施工建设:通常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包含不同的施工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施工整体进度,如果出现进度不一致导致环节结合出现问题,则会导致相邻区域的连接出现障碍,容易形成松土地带,容易发生坝体的渗漏情况。
水库大坝粘土心墙施工方案1、概述水库总库容为 607.4万m3,大坝为粘土心墙风化料坝,坝顶高程为994.6m,最大坝高3 0.0m,坝顶长190m,坝基防渗为防渗墙,导流输水放空隧洞穿过坝轴线段坝基防渗为帷幕灌浆。
溢洪道为侧槽开敞式,由侧堰段、调整渐变段、收缩段、泄槽Ⅰ段、泄槽Ⅱ段、扩散段、消力池段、出口尾渠段组成,总长206m。
导流输水放空隧洞采用全结合形式,布置在大坝左岸,由进口明渠段、取水塔、进口有压段、转弯段、检修竖井段、无压洞身段、出口明渠段、扩散段、斜坡段和护坦段组成,进口底板高程972.0m,出口底板高程 969.79m,全长423.0m,洞身段长300.0m,断面为 2. 2m×2.5m的圆拱直墙型,钢筋混凝土衬砌。
导流结束后,闸后洞内埋设DN1100钢管输水。
坝体防渗采用粘土心墙,心墙顶高程994.10m,顶宽3.0m,上、下游坡比均为1:0.25,为中等厚度心墙。
最大断面底高程964.60m,最大底宽17.75m,心墙与建基面结合部位以1 0cm厚C15喷混凝土将建基面封闭。
为保证坝基与混凝土防渗墙有效连接,在心墙建基面1. 0m以上区域设置6m×4m高塑性粘土区。
心墙上游侧设水平宽2.0m的混合反滤层;下游侧设水平宽均为1.5m的第Ⅰ反滤层和第Ⅱ反滤层。
大坝粘土心墙料填筑量为34751m³。
2、粘土心墙料的技术要求(1)粘粒含量:<0.005粘粒含量占30%~45%(2)塑性指数:17~20(3)填筑含水量应高于最优含水量1%~2%(4)控制干密度可略低于两侧填土(5)渗透系数:<1×10-5cm/s(6)压实度:≥98%3、施工布置3.1施工分段根据大坝建筑物及料场位置、地形、机械配置等因素,将XX水库大坝粘土心墙风化料坝坝体分为两个时段进行填筑,各段具体情况及相应工程量见下表。
坝体填筑区段划分表3.2碴场和暂存料场布置3.2.1 暂存料场暂存料场规划为一处,根据施工总进度及本工程填筑进度,主要堆存来源于XX土料场及XX石料场的粘土料、强风化料、弱风化料、下游Ⅰ反、下游Ⅱ反、上游混反等石料,暂存料场布置在坝址上游右岸库区内,距坝址约300m左右的位置,规划面积为18000m2,地形起伏不大,地面高程约982.8高程以上,不受大坝一期填筑防洪度汛限制。
粘土充填灌浆在坝体防渗施工中的应用黏土充填灌浆就是利用用黏土浆液充填补强或顶升坝体受水侵蚀的软弱地区,以达到坝体防渗效果的灌浆方法。
在坝体防渗施工中,黏土充填灌浆因其具有较好的防渗效果被广泛的应用在坝体防渗施工中。
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黏土充填灌浆在坝体防渗施工中的应用。
标签:黏土;充填;灌浆;坝体;防渗1.工程概况某水库主坝为浆砌重力坝,坝高43.95m,由于坝体中存在填土松散、均匀性差,土坝坝体内有渗漏通道、软弱层,为提高大坝防渗能力和整体稳定性,在设计规定的压力作用下,对坝体孔隙充填粘土浆。
黏土充填灌浆孔在坝顶布置两排,孔距为3m,排距为3m,灌浆深度至基岩以下3m。
充填灌浆段地质为原旧堤回填土厚约5m,往下为3-5m厚的粉砂土或粉质粘土层。
底部为卵石层。
2.灌浆材料及浆液2.1 黏土材料本工程制浆材料为土料和水,土料物理性质指标如下灌浆所用的浆液為土料,各地的经验认为重粉质壤土和轻粉质壤土比较好,所选择的土料必须符合下列要求:塑性指数10~15%,粘粒含量20~45%,粉粒含量40~50%,砂粒含量<10%,有机质含量小于2%,可溶盐含量小于8%。
水质要求一般为无杂质、无异味的清淡水2.2 土料浆液配合比水质要求一般为无杂质、无异味的清淡水。
拌机把土料及水混合、搅拌成浆,通过过滤筛和沉淀清除大颗粒和杂物,灌浆前再通过35孔/cm2的过滤筛。
根据现场地层条件,采用3:1、2:1、1:1、0.8:1、0.5:1(重量比)等五个比级的黏土料浆液。
土料浆液配合比见表1。
3.黏土充填灌浆施工要点3.1 钻孔按设计图纸提供的灌浆轴线,首先对钻孔轴线进行放线、定孔位,孔高程用DS3水平仪进行测量。
施工前应对桩号、孔号、孔位进行校验,偏差严格控制孔位偏差在2cm范围内。
校对钻孔编号、位置,然后将钻机对准孔号位置,用水平尺校正钻机的平稳及垂直度,保持钻机垂直偏差度小于1度,钻孔孔斜不得大于孔深2%,开始造孔,开孔孔径Φ89mm,终孔孔径Φ75mm钻至设计孔深后埋下直径1寸工作管,供灌浆使用。
水库大坝粘土心墙施工方案1、概述水库总库容为 607.4万m3,大坝为粘土心墙风化料坝,坝顶高程为994.6m,最大坝高3 0.0m,坝顶长190m,坝基防渗为防渗墙,导流输水放空隧洞穿过坝轴线段坝基防渗为帷幕灌浆。
溢洪道为侧槽开敞式,由侧堰段、调整渐变段、收缩段、泄槽Ⅰ段、泄槽Ⅱ段、扩散段、消力池段、出口尾渠段组成,总长206m。
导流输水放空隧洞采用全结合形式,布置在大坝左岸,由进口明渠段、取水塔、进口有压段、转弯段、检修竖井段、无压洞身段、出口明渠段、扩散段、斜坡段和护坦段组成,进口底板高程972.0m,出口底板高程 969.79m,全长423.0m,洞身段长300.0m,断面为 2. 2m×2.5m的圆拱直墙型,钢筋混凝土衬砌。
导流结束后,闸后洞内埋设DN1100钢管输水。
坝体防渗采用粘土心墙,心墙顶高程994.10m,顶宽3.0m,上、下游坡比均为1:0.25,为中等厚度心墙。
最大断面底高程964.60m,最大底宽17.75m,心墙与建基面结合部位以1 0cm厚C15喷混凝土将建基面封闭。
为保证坝基与混凝土防渗墙有效连接,在心墙建基面1. 0m以上区域设置6m×4m高塑性粘土区。
心墙上游侧设水平宽2.0m的混合反滤层;下游侧设水平宽均为1.5m的第Ⅰ反滤层和第Ⅱ反滤层。
大坝粘土心墙料填筑量为34751m³。
2、粘土心墙料的技术要求(1)粘粒含量:<0.005粘粒含量占30%~45%(2)塑性指数:17~20(3)填筑含水量应高于最优含水量1%~2%(4)控制干密度可略低于两侧填土(5)渗透系数:<1×10-5cm/s(6)压实度:≥98%3、施工布置3.1施工分段根据大坝建筑物及料场位置、地形、机械配置等因素,将XX水库大坝粘土心墙风化料坝坝体分为两个时段进行填筑,各段具体情况及相应工程量见下表。
坝体填筑区段划分表3.2碴场和暂存料场布置3.2.1 暂存料场暂存料场规划为一处,根据施工总进度及本工程填筑进度,主要堆存来源于XX土料场及XX石料场的粘土料、强风化料、弱风化料、下游Ⅰ反、下游Ⅱ反、上游混反等石料,暂存料场布置在坝址上游右岸库区内,距坝址约300m左右的位置,规划面积为18000m2,地形起伏不大,地面高程约982.8高程以上,不受大坝一期填筑防洪度汛限制。
四、粘土套井及帷幕灌浆1、在施工前:首先确定大坝原心墙位置,经过监理及业主核准后,定出冲抓轴线,开孔直径为110CM,在钻孔中要垂直,不得偏移,造孔顺序为先主井后套井,套井中心距为75CM,孔深相对不透水层,深度由现场调整,测量的数据必须经现场监督人员审核后及时做好记录。
2、回填粘土首先要保证土质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回填的粘土厚度为30~40CM,粘土的土料含水率和夯击次数应按试验室的粘土压实试验结果控制,在夯实过程中,深井底部夯锤落距宜小,落锤要平稳,一般夯距控制为2~3M,当距坝顶2M以内时夯距可小于2M,以防止坝顶开裂。
填土完毕再顶第二孔,套井回填土压实度≥96%,渗透系数≤1×10-5cm/s。
3、施工顺序套井冲抓回填土料施工的工艺流程为:布孔——安机——造孔——清理——回填夯实——质量检查。
4、施工方法套井冲抓宜采用SJ2—95型冲抓钻机造孔,根据放样轴线成孔。
钻孔布置在坝轴线上,按主孔和套孔相间布置,一主一套相交连接成墙。
5、回填材料回填土料应先去掉土料中杂物,然后通过土工试验,选择满足与设计要求的回填粘土料,采用边回填边夯实,夯实采用了蹄形的砼(或石质)夯锤,应严格控制回填土料的含水量及分层厚度,回填顺序随打孔顺序进行回填。
6、工程内容帷幕灌浆分为坝体帷幕灌浆及坝基帷幕灌浆,主坝桩号为0+000~0+160,副坝桩号为0+000~0+064。
7、施工顺序因坝顶场地狭小,分二序施工,先I序孔后II序孔,奇数孔为I 序孔,偶数孔为II序孔。
8、灌浆材料灌浆材料为3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浆液采用六个比级:即5:1、3:1、2:1、0.8:1、0.6:1、(0.5:1)。
9、帷幕灌浆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帷幕灌浆流程图(1)测量放样按设计图纸对各序帷幕灌浆孔进行精确孔位放样,并分别做出明显标记,主坝岸坡段孔距1.5m,桩号为0+000~0+160,河槽段孔距为2.0M,副坝桩号为0+000~0+064,副坝岸坡段孔距1.5M,钻孔深入坝基均为5.0M。
专 业 推 荐↓精 品 文 档云龙水库粘土心墙堆石坝填筑施工综述Ξ陈永清,庞林军(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曲靖分公司,云南曲靖 655000)摘 要:云龙水库粘土心墙堆石坝填筑施工中,通过不断对施工技术措施的优化,合理配置资源,严格控制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关键词:粘土心墙堆石坝;施工工艺;技术方案;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T V64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951(2009)增刊-0026-05A Summ ary of Embank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Yunlong R eservoir Clay Core R ock -fill DamCHE N Y ong -qing ,Pang Lin -jun(China Water C 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14th C onstruction Bureau C o.,Ltd.,Qujing Branch ,Qujing 655000,Y unnan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Y unlong reserv oir clay core rock -fill dam meets both the design and the specifica 2tions requirements by constantly optimizing construction technical measures ,rationally allocating res ources and strictly controlling various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K ey w ords :clay core rock -fill da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echnical proposal ;quality control1 概述云龙水库是昆明市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的水源工程,位于昆明市西北部禄劝县的云龙乡,距昆明市区约137km 。
水库大坝粘土混凝土心墙施工技术要点摘要:准确运用粘土混凝土心墙施工技术,能够增强水库大坝结构的防渗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水平。
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了准备工作、模板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粘性土填筑、试验检测这几项水库大坝混凝土心墙施工技术要点环节。
关键词:水库大坝;粘土心墙;模板施工水库大坝心墙作为防渗体的墙体部分。
该防渗墙体所用的建设材料以粘土、混凝土为主。
人们通过深入研究粘土混凝土心墙施工技术,可以归纳、总结出技术实施的要点环节,并制定配套的技术落实方案,以强化施工技术应用效果,提升水库大坝设施的建设水平。
1工程概况个旧市火把冲水库拦河坝为粘土心墙风化料坝,坝顶高程1720.60m,坝顶宽6.00m,坝顶长161.10m,最大坝高65.10m。
溢洪洞布置于坝体左岸,输水(导流)隧洞布置于大坝左岸,平面布置为转弯隧洞,输水(导流)隧洞为无压城门洞形,尺寸为1.5×1.8m,隧洞全长441.28m。
导流结束后,对导流洞进口进行封堵和改造,隧洞内布设Φ610mm螺旋钢管,全长425.89m。
施工期导流最大下泄流量18.41m³/s,导流结束后对进口段进行改造,以满足运行期输水要求,输水隧洞设计流量0.26 m³/s。
灌区包含加期迷1#灌片、加期迷2#灌片、扯土白灌片和啥俄迷灌片。
灌区共新建三条管道,分别为总干管、扯土白干管和啥俄迷干管,总干管设计长度为9431.8m,扯土白干管设计长度为1413.9m,啥俄迷干管设计长度为2054.3m。
总干管由水库输水涵管出口闸室取水,沿着火把冲河左岸上方的山脊延伸至加期迷村和扯土白村下方。
输水管道沿着火把冲河左岸盘山而行,沟箐采用镇墩架空跨越。
2水库大坝粘土混凝土心墙施工技术要点2.1准备工作环节在心墙施工技术中,准备工作作为其中第一个要点环节,起到了为后续心墙建设奠定基础的作用,因此,施工方应做好该项环节的操作,保证水坝防渗体系施工的顺利完成。
某粘土心墙坝的施工技术探讨摘要:目前,土石坝在坝工建设中应用广泛,发展较快的一种坝型。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坝的施工技术,为土石坝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石坝;料场布置;坝体填筑;施工技术引言土石坝是目前世界坝工建设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与其他坝型相比较,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施工方面,土石坝具有绝对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土石坝占大坝总数的82.9%,而在中国土石坝数量占到大坝总数的93%。
土石坝是指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
山于其具有就地取材,对坝基地质条件要求不高,结构简单,节约三材和易于施工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坝上建设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尤其是在我国,土石坝的比例已占到百分之九十多。
土石坝的种类有很多种,按其筑坝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土坝(筑坝材料主要为土和沙砾)、堆石坝(筑坝材料主要为石渣、卵石和爆破石料)、土石混合坝(以上两种材料所占比例相当);按其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其中以碾压式土石坝的应用最为广泛;按其坝高的不同又可分为低坝(HG<30m)、中坝(30m≤HG<70m) ,高坝(H≤70m)。
下面笔者将结合实际工程对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坝施工技术进行探讨1工程概况某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坝高48m,坝顶长240m,宽8m,设计正常高水位为100m,校核洪水位为103m.属一级建筑物。
坝址处流域面积2160km2,坝址以上河流全长104km;其中50km为通航河道,常年有载重5t—10t的木船和竹木筏过坝。
坝址两岸系高山,山坡较陡。
坝址河谷宽度200m,河底高程25m;两岸覆盖层较薄,基岩为石英砂岩(X级);河床基岩较好,两岸岩石节理发育,风化较深。
河床沙砾覆盖厚度0—3m,平均1.5m。
坝址上下游均为宽阔冲积台地,在上下游3km—7km的台地和河滩上,有满足筑坝要求的大量沙砾料(Ⅲ类土)。
大坝基础灌浆一、当开始修建大坝时,首先应做好坝基基础处理工作,坝基基础处理包括以下内容:1、基础防渗墙:(包括砼心墙、粘土心墙、沥青心墙、黄土心墙)。
2、帷幕灌浆:用浆液灌入岩体或土层的裂隙、孔隙、形成连续的阻水幕,起到防渗的作用;解决大坝地下渗漏、坝间渗漏、绕坝渗漏。
3、固结灌浆:用浆液灌入岩体裂隙或破碎带,以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为主要目的浆液灌浆。
4、接缝灌浆:通过埋设管路或其他方式,将浆液灌入砼坝块之间预设的接缝缝面,增强坝体的整体性,改善传力条件的灌浆。
5、接触灌浆:用浆液灌入砼与基岩,钢板或其他材料之间的裂隙,增强接触面结合能力的灌浆。
6:回填灌浆:用浆液充填砼结构物施工留下的空穴、空洞、或地下空腔,增强结构物或地基的密实性的灌浆。
(称填充灌浆)二、大坝灌浆的作用就在于通过采用灌浆技术处理坝基岩石或砂砾石层,使之满足筑坝工程的需要,确保大坝地基稳定。
安全,水库正常运行,发挥应有效益。
三、大坝坝基灌浆的分类:1、按照大坝坝基岩类构成,可分为岩石灌浆和砂砾石层灌浆。
2、按灌浆作用,可分为帷幕灌浆、固结灌浆、接触灌浆和回填灌浆。
3、按照灌浆材料,可分为水泥灌浆,水泥砂浆灌浆、水泥粘土灌浆以及化学灌浆。
4:、按照灌浆压力可分为高压灌浆(3Mpa以上)、中压灌浆(0.5-3Mpa)、低压灌浆(0.5Mpa以下)。
5、按照灌浆机理:可分为渗入性及张裂式灌浆。
四、大坝坝基灌浆的特点1、是隐蔽性工程:灌入的浆液在坝基中充填的情况,无法直接评定,施工质量难于直观判断,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资料整理与分析工作;前提是要求原始记录必须填写准确、详细、清楚,并应配备有专职的资料整理员。
2、灌浆工程设计由于未知因素较多如各地地质条件多不相同,在设计以前,先在工地进行灌浆试验,以灌浆试验所得的成果结合已取得的地质、勘探、压水和其他各项试验等有关资料作为进行坝基灌浆设计和编写施工技术要求的主要参考资料、五、对花崖水库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回填灌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一、大坝坝基帷幕灌浆质量控制,各项施工准备就绪后开始钻孔:1、钻孔方法:帷幕灌浆的钻孔是实现帷幕灌浆的先头条件,只有通过特设的钻孔,才能进行帷幕灌浆。
第八章心墙粘土灌浆
8.1概述
本工程大坝心墙及冲洪积层灌浆造孔1407m,粘土灌浆1407m。
8.2粘土灌浆施工
(1)灌浆原则
稀浆开路,浓浆灌注,分序施灌,先疏后密,少灌多复,控制浆量。
(2)钻孔、灌浆工序
心墙及坝基冲洪积层粘土灌浆共分皿序孔,由下而上分段灌浆。
采用150型地质钻机钻孔,灌浆压力根据现场灌浆试验确定。
(3)粘土技术参数
粘土由指定料场供应。
粘土灌浆技术参数如表8-1:
表8-2-1 粘土灌浆技术参数表
(2)粘土灌浆孔轴线及孔距
心墙和坝基冲洪积层粘土灌浆单排布置,灌浆孔轴线同心墙轴
线,沿心墙全线布孔灌浆。
孔距根据已建工程经验,暂定 2.0m,与
基础帷幕灌浆同孔布置,按静压灌浆影响半径1.5m计算,考虑1%~5% 钻孔孔斜率偏差,灌浆设计有效成墙厚度0.6m。
待工程开工前,现
场试验确定灌浆影响范围和实际孔距。
(3)灌浆压力
灌浆压力的选择是整个灌浆工艺的关键。
压力太小,细小裂缝充
填不实,造成不吸浆”的假象。
压力过大,往往造成冒浆、裂缝扩展,引起滑坡,威胁大坝安全。
初始灌浆压力估算:
p
10
P—允许最大灌浆压力(kg/cm2)
r o —孔段以上复盖层容重。
取r o=1.5t/m3
K—粘滞系数。
粘土取2
H—孔段埋藏深度。
最大孔深H max=21m。
1 5 2
p 2 21 6.3kg/cm2
10
初选单孔最大初始灌浆控制压力为6kg/cm2,通过现场试验予以修正。
(4)灌浆深度
灌浆孔深以达到基岩顶面为准。
(5)灌浆方式
因坝体较松软,裂缝分布较广。
为使孔壁固结和密实上层土体,防止孔壁塌落,使用较大压力灌注深层缝穴,不致冒浆、串浆,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每孔段长5-7m。
(6)灌浆材料
粘土是灌浆的主要材料,其物理性质指标范围按表8-2选用。
粘
土灌浆浆液的配制,掺合料的选用根据现场实验确定。
基岩顶部粘土灌浆掺和一定数量水泥
表8-2-2 粘土物理性质选择范围表
⑦灌浆控制
包括灌浆控制,灌浆压力控制、横向水平位移控制、裂缝开展控制,灌浆控制施行于灌浆过程的始终。
灌浆量控制:灌浆采用定量灌注法,而不是灌至不吃浆为止,坚持少灌多复”每孔每次平均灌注量以孔深计,每米孔深控制在0.2-0.3m3。
灌浆压力控制:控制在最大允许孔口压力以内。
灌浆开始时,宜采用1.5~2倍设计压力作为起始压力,疏通造孔时被堵塞的缝隙后恢复正常的压力进行灌浆。
横向水平位移控制:灌浆时,坝顶上、下游两坝肩处横向水平位移一般要求控制在3cm以内。
裂缝开展宽度与长度控制:裂缝限制度根据试验确定,坝面一般控制在1cm以内,要求在停灌后坝体裂缝能基本闭合。
裂缝长度一般控制在I序孔间距内,并要求尽量避免坝面出现裂缝。
⑧复灌
心墙粘土灌浆采用三序孔布置,灌浆次数及顺序为:
次数:I序孔8-10次、皿序孔5-6次,不少于5次。
间隔时间:主要以灌入坝体裂缝中浆体的固结状态来确定,应待前次灌入的泥浆基本固结后,并根据坝体的变形情况,再确定进行复
灌,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5天。
⑨心墙灌浆观测工作
根据《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SD266-88)要求,为保证坝体
灌浆质量和坝体安全,检验灌浆效果,在灌浆期间应进行观测,观测项目包括表面变形、坝体深部位移、坝顶裂缝、坝体冒浆观测、渗流监测等。
在灌浆过程中,应有专职观测人员负责观测工作,全面控制灌浆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水平位移(横向)观测:根据选定的观测断面,布设观测位移桩
可用木桩或砼柱。
在灌浆期间,每天观测2-4次。
非灌浆期间,每5 天观测1次。
竖向位移(沉陷)观测:竖向位移应与水平位移桩相结合,并同时进行观测,以便进行资料分析。
在灌浆前,至少应观测2次。
灌浆期间,每天观测1~2次,非灌浆期间,每5天观测1次。
在灌浆时,坝顶上下游坝肩允许横向水平位移量要求控制在3cm 以内,并在停灌后能够基本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