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震动、冲击试验大纲

震动、冲击试验大纲

震动、冲击试验大纲
震动、冲击试验大纲

一、冲击(基本设计)实验大纲

1 试验目的

a. 确定电磁兼容型加固组装箱在冲击作用下,结构强度是否

满足军用设备在使用和装卸过程中所遇到冲击能量的适应能力。

b. 确定电磁兼容型加固组装箱抗冲击能力。

2试验要求

2.1 试验强度

半正弦冲击脉冲锋值15g,脉冲持续时间11ms。

2.2 试验件

电磁兼容型加固组装箱 1套

模拟负载50Kg

2.3 试验设备

a.垂直冲击台

b.水平冲击台

3 试验方法

a.将夹具板用T型螺钉M12X60螺栓固定于冲击台面,然后用

M20X35螺栓将电磁兼容型加固组装箱固定到夹具板上,并调

整组装箱重心到冲击台中心;

b.将振动传感器固定于电磁兼容型加固组装箱内模拟负载上;

c.第一次组装箱内无载荷,垂直方向15g加载;

第二次组装箱内50kg集中载荷,垂直方向15g加载;

第三次组装箱内40kg集中载荷,水平方向左右15g加载4 提取实验数据

二、振动实验大纲

1试验目的

确定电磁兼容型加固组装箱在有效载荷情况下的减振、抗振能力。2试验要求

2.1试验环境

室温

2.2试验件

电磁兼容型加固组装箱10U (HFXZ)1套

用托盘安装的25Kg模拟载荷1件

用导轨安装的20Kg模拟载荷1件

半导体收音机1件

2.3试验设备

振动试验台LING DYNAMIC V964 英国

3试验方法和步骤

3.1本次试验参照GJB150.18-86军用设备环境实验方法-振动试验的具体内容执行

3.2将夹具板用M10X40螺栓固定于振动台面,然后通过M20螺柱将电磁兼容型加固组装箱固定到夹具板上,并调整机箱重心到振动台中心,如下图:

夹具板

3.3将电磁兼容型加固组装箱固定在振动夹具板上;

3.4将3个振动传感器分别固定于振动台(激励1号)、支架安装

的模拟负载上(响应2号)、导轨安装的模拟负载上(响应3

号),导轨安装的插箱内部安装一个半导体收音机。随机振动

试验条件见表1、图6。

表1

图6

3.5试验时间:每一轴向的振动持续时间为10min。

3.6试验轴向:试验产品应经受X、Y、Z三个轴向的振动。

4试验结果的评定

每轴试验完成后,进行如下检查:

1)外观检查:电磁兼容型加固组装箱外观目视检查应无断裂、开胶、裂纹,插箱检测紧固件应无松动,导轨应无变形,内框应无变形。

2) 对比激励与托盘安装的模拟载荷、导轨安装的模拟载荷振动情

况,比值应大于1.2。

3)半导体收音机应能正常工作。

试验检测大纲资料

试验检测大纲资料 试验检测大纲 项目试验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试验技术工作和试验管理工作。试验技术工作主要是指某个具体的试验项目,如何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测试,得出相应的检测数据,再进行计算、分析和评定,最后同有关标准、规范或设计文件进行比较,看是否满足要求。满足要求的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试验管理工作是指对项目的总体试验技术工作,如何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管理,明确项目试验室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应做哪些工作,合理组织、安排试验技术工作,保证项目试验工作能满足施工生产进度的需要,并确保工程质量。 项目试验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项目试验工作是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质量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客观、准确、及时的试验检测数据是公路工程实践的真实记录,是指导、控制和评定工程质量的科学依据。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目的和意义是: 1.用定量的方法,对各种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科学地鉴定其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做出接收或拒收的决定,保证工程所用材料都是合格产品,是控制施工质量的主要手段。 2.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试验,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部位、每道工序的工程质量,均满足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是提高工程质量、创优质工程的重要保证。 3.通过各种试验试配,经济合理地选用原材料,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4.对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通过试验检测和研究,鉴定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为完善设计理论和施工工艺积累实践资料,为推广和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做贡献。 5.试验检测是评价工程质量缺陷、鉴定和预防工程质量事故的手段。通过试验检测,为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判定提供实测数据,以便准确判定其性质、

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 pathology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类适应及变性的概念及形态学特点(光镜及电镜特点)。 2、掌握坏死的概念以及各种坏死类型的形态学特点。 3、了解和掌握细胞损伤和适应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二)教学内容 1.细胞适应和细胞老化 (1)掌握肥大的概念,熟悉其类型。 (2)掌握增生的概念,熟悉其常见类型。 (3)掌握萎缩的概念和类型。 (4)掌握化生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5)熟悉老化的概念,了解老化的机制。 2. 细胞、组织的损伤 (1)熟悉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 (2)了解细胞、组织损伤的机制。 3. 细胞、组织的损伤的形态学改变 (1)变性 ①掌握细胞水肿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②掌握脂肪变性的概念、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③掌握玻璃样变的概念、类型,熟悉其病理变化。 ④掌握纤维素样变性的概念,了解其病理变化。 ⑤掌握病理性色素沉积的类别,熟悉脂褐素、含铁血黄素沉积的病理特点和形成过程。 ⑥掌握病理性钙化的概念,熟悉其类型。 (2)细胞死亡 ①掌握坏死的概念、病理变化和类型及各类型的病理变化。 ②熟悉坏死的结局。

③掌握凋亡与坏死的区别,熟悉凋亡的形态特点、发生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和掌握再生概念、类型、调控及各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 2、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组成成分及作用。 3、掌握创伤愈合基本过程和类型。 (二)教学内容 1.再生 (1)掌握再生的概念、类别和各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其包含的细胞种类。 (2)熟悉上皮、毛细血管和外周神经的再生过程,了解其它组织的再生过程。 (3)熟悉修复的概念 2.细胞的生长和调控 了解再生的调控及生长因子和生长抑素的概念和作用。 3. 纤维性修复 (1)掌握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熟悉肉芽组织的结局。 (3)了解瘢痕组织的形态,了解其对机体的作用。 4. 创伤愈合 (1)掌握骨折愈合的过程。 (2)熟悉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和类型。 (3)了解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定义,它们的类型、病变特点、结 局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之间的病理联系。 3、了解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及临床表现。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供七、五年制学生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口腔组织病理学(Oral Histology and Pathology) 课程号:50300540(7年制)50301140(5年制)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64 学分:4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联系医学基础和口腔专业知识的桥梁和纽带。它的内容包括了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的胚胎发生和组织形成,包括了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组织发生和临床病理表现。口腔组织病理学涉及面广、内容深刻,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一定的理解领会能力。针对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知识特点,和其在口腔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制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规划。首先本课程通过循序渐进的对牙齿的发生、组织特点以及颌面部组织的发生和组织特点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并且在每堂大课后均有同等学时的实验课程,通过大课多媒体系统和实验课显微图像互动教学系统相结合,促进和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所学的知识理论。长期以来,我们在大课讲授和实验课指导相辅中进行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工作,并且随着教学设备和方法的改进,这样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执行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肃态度、严格作风、严密方法),讲授与实验相结合,通过教学实验与课堂讨论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并结合科研适当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与学术前沿。学生通过听课、实验室实习、电教图像观摩、自学、教师辅导、实验课和笔试考试等方式完成教学大纲内容。

三、教学内容 口腔组织胚胎学 一牙釉质、牙骨质 1目的要求: ①掌握牙釉质和牙骨质组织结构及理化特性 ②掌握釉质中有机物集中处的组织学现象 ③熟悉了解釉质的生活代谢及超微结构特征,了解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釉牙骨质界和釉牙本质界 2讲课内容: ①釉质和牙骨质的理化性质 ②牙釉质和牙骨质的组织结构及有机物集中的组织学现象 ③牙釉质的增龄变化、临床应用;牙骨质生物学特性及釉牙骨质界、釉牙本质 界 3实验内容: ①牙齿纵磨片 ②牙齿横磨片 二牙本质、牙髓 1目的要求: ①掌握牙本质和牙髓的组织结构及前者的理化特性 ②掌握牙本质中钙化程度差异的组织学现象及反应性变化 ③了解牙本质的神经分布及感觉、熟悉牙髓的增龄变化 2讲课内容: ①牙本质的理化特性 ②牙本质牙髓的组织结构、功能及反应性变化;牙本质钙化差异的组织学现象 ③牙本质的神经分布和感觉 3实验内容: ①牙齿纵磨片 ②牙齿横磨片

试验检测大纲资料

试验检测大纲 项目试验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试验技术工作和试验管理工作。 试验技术工作主要是指某个具体的试验项目,如何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测试,得出相应的检测数据,再进行计算、分析和评定,最后同有关标准、规范或设计文件进行比较,看是否满足要求。满足要求的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试验管理工作是指对项目的总体试验技术工作,如何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管理,明确项目试验室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应做哪些工作,合理组织、安排试验技术工作,保证项目试验工作能满足施工生产进度的需要,并确保工程质量。项目试验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项目试验工作是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质量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客观、准确、及时的试验检测数据是公路工程实践的真实记录,是指导、控制和评定工程质量的科学依据。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目的和意义是: 1.用定量的方法,对各种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科学地鉴定其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做出接收或拒收的决定,保证工程所用材料都是合格产品,是控制施工质量的主要手段。 2.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试验,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部位、每道工序的工程质量,均满足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是提高工程质量、创优质工程的重要保证。 3.通过各种试验试配,经济合理地选用原材料,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4.对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通过试验检测和研究,鉴定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为完善设计理论和施工工艺积累实践资料,为推广和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做贡献。 5.试验检测是评价工程质量缺陷、鉴定和预防工程质量事故的手段。通过试验检测,为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判定提供实测数据,以便准确判定其性质、范围和程度,合理评价事故损失,明确责任,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6.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完成后,均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抽检,以便进行质量等级的评定。 7.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试验检测证据,保证向业主交付合格工程。 8.试验检测工作集试验检测基本理论、测试操作技能和公路工程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于一体,是工程涉及参数、施工质量控制、工程验收评定、养护管理决策的主要依据。 项目试验工作的任务 1.在选择料场和确定料源时,对未进场的原材料进行质量鉴定,根据原材料质量和经济合理的原则选定料源。 2.对运往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按有关规定的频率进行质量鉴定。 3.对外单位供应的构件、制品,在查验其出厂质检资料后,做适量的抽检验证。 4.做各种混合料的配合比试配,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经济合理地选用配合比。.

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教学大纲 (供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前言 病理学(Pathology)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病理学的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规律,包括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转归和结局,从而阐明疾病的原理和本质,为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本教学大纲的制定是根据本校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学时,在2000年制定的教学大纲基础上修订而成。 教学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病理学新进展,反映现代科学水平,通过理论讲授与实验课实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医学专业必需具备的病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今后的学习与实践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通过新进展及新技术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以适应未来医学发展的需要。 为方便学生学习,本大纲将教材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要求。“掌握”即对教材内容必须要理解透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熟悉”是指对教材的内容能理解清楚,记住其中的主要内容;“了解”是要求能理解教材中的内容,能记住内容的梗概。 理论教学部分 绪论 1.3. 目的要求: 了解病理学的概念、内容及基本任务。了解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常用的研究方法及发展史。 2.4. 教学内容: 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及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发展史。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1.目的要求: 掌握萎缩的概念和类型,掌握肥大的概念,熟悉其类型,掌握增生的概念,熟悉其常见类型,掌握化生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熟悉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了解细胞、组织损伤的机制。 掌握变性的概念;掌握细胞水肿的概念及病理变化;掌握脂肪变性的概念、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掌握玻璃样变的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掌握纤维素样坏死的概念及其病理变化;熟悉病理性色素沉积的类别及脂褐素、含铁血黄素沉积的病理特点和形成过程,熟悉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及类型;了解淀粉样变性、粘液样变性的概念; 掌握坏死的概念、基本病变和类型及各类型的病理变化,熟悉坏死的结局,掌握凋亡的概念及其与坏死的区别,熟悉凋亡的形态特点,了解凋亡的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2.教学内容: (1)(3)细胞适应和细胞老化:萎缩、肥大、增生及化生。 (2)(4)细胞、组织的损伤:原因、机制、类型和形态学改变。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1.目的要求: 熟悉修复的概念;掌握再生的概念、类别和各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其包含的细胞种类;掌握上皮、毛细血管和外周神经的再生过程,了解其它组织的再生过程 了解细胞再生与分化的分子机制、细胞外基质在细胞再生过程中的作用。 熟悉纤维性修复的概念,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征、作用及结局;掌握瘢痕组织的形态,熟悉其对机体的作用。 掌握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和类型;熟悉骨折愈合的过程;了解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2013年交通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总大纲整理word文档

更多试验检测人员考试资料尽在我的主页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业务考试大纲 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制

目录 第一部分总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科目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考试内容比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际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参考教材和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试验检测员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科目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考试题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考试内容比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际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科目1 路桥基础 (8) 一、土工试验 (8) (一) 考试目的与要求 (8) (二) 主要考试范围 (8) (三) 主要考试内容 (8) (四) 主要参考书目 (9) 二、材料试验 (10) (一) 考试要求 (10) (二) 考试内容 (10) 1.集料(石料) (10) 2. 水泥和水泥混凝土 (12) 3.沥青和沥青混合料 (14) (四) 主要参考书目 (17) 三、几何尺寸 (17) (一) 考试要求 (17) (二) 考试内容 (17) (三) 主要参考书目 (19) 四、交通工程(不含机电) (19) 五、计量认证及法律法规 (19) 第二章科目2 路基路面 (19) 一、考试要求 (19) 二、考点与要求 (20) 三、主要参考书目 (27) 材料试验实操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科目3 桥梁隧道 (27) 一、桥梁工程 (27) (一) 考试要求 (27) (二) 考试内容 (27)

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儿科医学专业使用) 冃u m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化规律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通过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以及这些变化与临床表现的联系,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为临床正确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实践依据。因此,病理学被称为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 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病理学诊断又是诊断疾病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因此病理学也属于临床医学的一部分。许多疾病往往须借助病理学的研究、检查才能得出结论,如脱落细胞学检查、活体组织检查,尸体解剖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死亡原因,提高临床医疗水平。 本大纲内容力求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原则,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病变,为学生的后期临床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要

体现当今病理学的最新进展,适当地介绍一些新的尤其是分子病理学方面的理论, 强调临床和病理的结合。加强了病理学总论的讲授和减少了各论中学生在后期临床 课程学习中将重点介绍的疾病。 目录 绪论 ........................................... ...... (-1-)- 第一章 血液循环障碍 ................................... (T)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损伤与修复 (1) 第三章炎症 ........................................ ::……(-2) 第四章肿瘤总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 (? 2)……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 : ............ (3) ....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3)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4) 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 ( 5)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 5)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 ( 6) 第十二章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6)

《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13页word

《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病理学 授课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检验医学专业 学时:51学时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主干学科,一方面,通过观察大体标本、组织切片的病理改变,理解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机能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另一方面,通过临床病理讨论,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结局及转归。 病理学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为培养适应21世纪新医学模式的高质量医学专业人才服务,使学生通过对各类疾病一般性和特殊性规律的学习,逐步提高观察及分析思考能力,深化对各种疾病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的认识,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为后续各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实验一诊断病理学概要实习注意事项 【目的要求】 1.熟悉诊断病理学的概念及其对临床诊疗工作的指导意义 2.熟悉常规病理诊断流程 3.熟悉实验室注意事项 4.熟悉病理学、尸体解剖、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病因、发病机制及免疫组织化学的专业英语 5.了解病理学研究方法 【实验时数】3小时 【实验内容】 1. 诊断病理学的概念及对临床诊疗工作的指导意义 2. 常规病理诊断流程 3. 实验室注意事项 【实验方法】 1. 多媒体示教、讲解 2. 参观临床病理诊断流程 实验二适应、损伤与修复 【目的要求】 1.掌握适应、变性、坏死、凋亡、再生和修复的概念 2.掌握各类坏死的形态特点及坏死的结局 3.掌握肉芽组织的组成、形态特点及其在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4.熟悉萎缩、化生、水变性、脂肪变性和玻璃样变性的病变特征 5.熟悉肥大、增生的概念和类型 6.熟悉创伤愈合的类型 7.熟悉适应、变性、坏死、凋亡、再生、修复、肉芽组织、纤维性修复的专业 英语 8.了解损伤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实验时数】3小时 【实验内容】

2018-年度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道路工程》

2018 年度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 《道路工程》 一、试验检测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本科目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理解道路工程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熟悉、掌握相关的工程技术标准、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道路工程养护评定标准、相关试验检测标准和规程等;了解、熟悉、掌握道路工程原材料、混合料、现场检测相关的主要内容、试验原理和试验方法;要求考生具备编制工程试验检测方案、现场试验检测操作、试验数据分析、编制试验报告及结论判断的综合能力。 (二)主要考试内容 1.基础知识了解:公路等级、路基路面结构、路基路面工程原材料。熟悉:路基设计、路面设计、路基施工、路面施工。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1)工程质量评定方法了解:《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适用范围;单位工程、分部 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熟悉: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内容。(2)路基工程了解:一般规定;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的基本要求;软土地基处置、土工合成 材料处置层的基本要求和实测项目;管节预制、管节安装、检查(雨水)井砌筑、 土沟、浆砌排水沟、盲沟、排水泵站沉井、沉淀池基本要求和外观质量规定;挡土 墙、墙背填土、边坡锚固防护、土钉支护、砌体坡面防护、石笼防护、其他砌石构 筑物及导流工程的基本要求与外观质量规定。 熟悉: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的外观规定和实测项目;软土地基处置、土工合成 材料处置层的关键实测项目;管节预制、管节安装、检查(雨水)井砌筑、土沟、

浆砌排水沟、盲沟、排水泵站沉井、沉淀池的关键实测项目;挡土墙、墙背填土、 边坡锚固防护、砌体坡面防护的实测项目。 掌握: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的实测关键项目、挡土墙、墙背填土、边坡锚固防 护、砌体坡面防护的实测关键项目、评定标准及检测要求。 (3)路面工程了解:一般规定;沥青贯入式面层、沥青表面处置面层的基本要求、实测项目; 基层和底基层的基本要求、外观质量规定;路缘石、路肩的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和 外观质量规定。 熟悉:水泥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碎(砾)石面层的基本要求和 实测项目、外观质量规定;基层和底基层的实测项目。 掌握:水泥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碎(砾)石面层的实测关键项 目、评定标准及检查要求;基层和底基层的实测关键项目、评定标准及检查要求。 (4)工程项目验收鉴定了解:交竣工验收内容。熟悉:工程质量鉴定总体要求、内业资料要求、外观质量要求。掌握:工程质量鉴定的实体检测要求;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3.公路技术状况评定(1)公路技术状况标准了解:《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适用范围;公路技术状况评定体系。熟悉: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公路技术状况分级标准。(2)公路损坏类型了解:桥隧构造物损坏类型、沿线设施损坏类型。熟悉:路基损坏类型、路面损坏类型。(3)公路使用性能评定了解:检测与调查内容、检测与调查单元、检测与调查频率。熟悉:人工调查和自动化检测试验方法。掌握: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方法。4.土工(1)基础知识了解:粒度成分及其表示方法;司笃克斯定律;土的工程分类及命名。熟悉:土的三相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换算。掌握:土样的采集、运输和保管;土样制备。(2)颗粒级配了解:土粒级配指标、土粒大小及粒组划分。掌握:颗粒分析试验。(3)界限含水率熟悉:液限 w L、塑限 w P、缩限 w S 及塑性指数 I P、液性指数 I L。掌握:含水率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4)击实试验了解:击实的工程意义。掌握:击实试验;粗粒土、巨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5)天然稠度了解:天然稠度含义及试验目的。熟悉:天然稠度试验方法。(6)土的压

电磁兼容性测试报告

泉海科技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报告(电源电压:24V)机 型QH7101H2图 号 DZ93189781020状 态正常生产 失效模式等级的定义(依据ISO 7637-3附页A): A等级:在干扰照射期间和照射后,器件或系统所有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B等级:在干扰照射期间,器件或系统所有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但部分指标超差,在照射移开后,超差的指标能自动恢复正常,记忆功能应保持A级。 C等级:在照射期间,器件或系统有一个功能不符合设计要求,但在照射移开后,能自动恢复正常操作。 D等级:在照射期间,器件或系统有一个功能不符合设计要求,在照射移开后,不能自动恢复正常操作,需通过简单的操作,器件或系统才能复位。 E等级:在照射期间和照射后,器件或系统有多个功能不能符合设计要求,需要修理或替换器件或系统才能恢复正常。 测试项目测试条件等级要求 测试结果备注 脉冲1Ua: 27 V Us: -600 V t1: 5 s t2: 200 ms t3: ≤100 μs td: 2ms tr: ≤(3+0/1.5)μs Ri: 50 Ω 脉冲数量: 5000 。 B级 符合要求B级 本报告由泉海公司实验室提供 脉冲2a Ua:27 V Us: +50 V t1: 5 s t2: 200 ms td: 0.05ms tr: ≤(3+0/1.5)μs Ri: 2 Ω 脉冲数量:5000个 B级 符合要求B级 脉冲2b Ua:27 V Us: +20 V td:0.2~2s tr: 1ms ±0.5ms Ri: 0.05Ω t12: 1ms ±0.5ms t6: 1ms ±0.5ms 脉冲数量:10个 B级符合要求B级 脉冲3a Ua:27 V Us: -200 V t1: 100 μs t4: 10 ms t5: 100 ms td: 0.1μs tr:≤5 ns±1.5ns Ri: 50 Ω 测试时间:1h。 A级 符合要求A级 脉冲3b Ua: 27 V Us:+200 V t1: 100 μs t4: 10 ms t5: 100 ms td: 0.1μs tr:≤5 ns±1.5ns Ri: 50 Ω 测试时间:1h A级 符合要求A级 脉冲4Ub: 27 V Us: -16V Ua: -5~12V V t7: 100 ms t8: ≤50 ms t9: 20s t10:10ms t11: 100 ms Ri: 0.02 Ω 脉冲数量:9000个(其中t8=100ms, 3000个t8=1s,3000个,t8=5s,3000个) B级符合要求B级 脉冲5a Ua: 27 V Us: +174 V td: 350 ms tr: 10 ms Ri: 2 Ω 周期:1min 脉冲数量:10个B级符合要求B级 测试员:何秀英 测试日期:2013.1.12 报告编号:qh-js-1201003

形态学试验教学大纲

病理学实验 Pathological Experiment (供五年制、四年制药学专业用)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形态学实验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三部分,解剖学实验包括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解剖学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及局部分区,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以及各区域内器官的形态、位置、毗邻和层次关系,组织学是阐述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和组成成分。 病理学是医学科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主要从形态学角度,用直观的方法观察和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也是一门基础联系临床的桥梁课程。实验采用录像、多媒体、实物投影和显微镜等多种手段,通过对大体标本、组织切片的观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通过临床病例讨论(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ference ,CPC),进一步使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疾病,为临床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实验是培养当代医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形态学实验可使学生掌握机体各系统、各种组织器官的基本结构和组成成分,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变化,充分理解和分析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培养临床思维不可缺少的培训过程,是连接基础和临床的重要桥梁。通过形态学实验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1.尸体解剖、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 基本要求:掌握萎缩心脏、肝脂肪变性、肝浊肿、肝脓肿、脾梗死、肾盂积水、足干性坏疽、淋巴结干酪样坏死大体病变特点,肝脂肪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显微镜下病变特点。熟悉各器官的病理观察要点。了解尸体解剖常用的几种术式,尸体解剖的基本程序、取材规则,各种组织器官的肉眼形态、颜色、质地以及各器官的重量和大小。 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试验检测大纲.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枣庄市续建配套工程(滕州供水单元)工程 试验大纲 批准 校核 编写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滕州水库工程标段二项目经理部

目录 1.工程概况 (3) 2.编制说明 (3) 2.1目的 (3) 2.2编制依据 (4) 2.3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 (4) 2.4适应范围 (5) 2.5试验与检测主要项目 (5) 3.试验组织机构及工作流程 (6) 3.1试验组织机构 (6) 3.2试验室组建及实验室设备 (6) 3.3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 (6) 3.4试验工作流程图 (7) 3.5实验工作流程说明 (9) 4.混凝土工程材料检验计划 (10) 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 (11) 6.土方填筑现场生产性试验 (11) 7.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12) 7.1混凝土拌和生产质量控制与检验 (12) 7.2坝身填筑压实质量控制与检测 (14) 8.工程施工质量检测资料整理和月报 (14) 9.试验检测质量保证措施 (14) 10.试验室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15) (1)室内试验工作管理制度 (15) (2)试验设备管理制度 (16) (3)安全管理制度 (17) (4)试验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18) (5)试验检测质量保证体系 (19) (6)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19) 11.试验室职责和各岗位职责 (20) (1)试验室职责 (20) (2)试验室主任岗位职责 (21) (3)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21) (4)质量负责人岗位职责 (22) (5)试验员岗位职责 (23) (6)资料、设备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23)

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病理学是中央电大医科类专科护理学专业、药学专业一门必修课。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它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和条件、疾病过程中的机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发生机制的科学,为进一步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新的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依据基础医学课程优化组合的原则,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以其内在的有机联系为基础,以新的课程结构的形式重新组合,将疾病时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形态学改变有机联系在一起,强调人的整体观念,注重病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特别是基本病理过程和重大疾病的基础知识的介绍。 本课程课内学时108,6学分。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强调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学习,使学员初步具备从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机体的机能和代谢改变、疾病的转归与结局等方面认识、分析疾病的能力,为学习后续各科临床课和提高工作质量打下扎实的疾病学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前修课是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医学基础课等,后续课是临床各科专业课。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必须注重病变的观察和分析,注重复制疾病的动物模型实验的观察、分析和总结。通过实验培养严谨的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培养观察疾病、分析疾病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是病理学教学中必须实施的环节。 对于教学内容,本大纲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是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求重点学习,也是考核的重点。 考虑到护理学专业与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考核的侧重点有区别,具体要求在本课程的考核说明体现。 四、媒体的选择与配合 为适应远距离开放教育学习的需要,本课程采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录像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为辅助媒体,为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文字教材《病理学》,融学习目标、教学内容、重点提示、学习小结、多种题型练习题

病理学教学大纲@南方医科大学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一、萎缩 萎缩的概念:生理性与病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的原因及分类(营养不良性、压迫性、失用性、去神经性、内分泌性萎缩)、形态变化与影响。 二、肥大、增生及化生的概念。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一、可逆性损伤(变性) 可逆性损伤(变性)的概念。 细胞水肿(水变性):概念、病变特点、原因及发生机制、结局。 脂肪变:概念、病理变化、病因的发生机制及结局。 玻璃样变:概念、分类(细胞内玻璃样变、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细动脉壁玻璃样变)、病变特点、产生机制与结局。 二、不可逆性损伤- 坏死 坏死的概念、病因、病理变化(镜下改变及早期坏死组织肉眼观察特征)、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 坏疽的概念、病因、类型(干性、湿性及气性坏疽)、病变特点。 坏死的结局:细胞溶解引起局部急性炎症反应、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与包裹、钙化。 三、细胞调亡和细胞老化的概念。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修复的概念与意义 一、再生 再生的概念、分类(生理性与病理性、完全与不完全性)。 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上皮组织、纤维组织、软骨组织和骨组织、血管、肌组织、神经组织的再生。 二、纤维性修复 肉芽组织概念、作用及结局、疤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不利后果。 三、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的概念: 创伤愈合的类型: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特点。 四、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的四个阶级: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的特点。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全身性和局部性因素。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障碍的概念、类型(全身性与局部性) 第一节充血和淤血 充血的概念、类型(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淤血)。 局部性与全身性淤血的原因。

电子常识-GB-T17626-电磁兼容试验简介

标准-GB/T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全标准 电磁兼容性测试(简称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 磁干扰的能力。EMC设计与EMC测试是相辅相成的。EMC设计的好坏是要通过EMC测试来衡量的。只有在产品的EMC设计和研制的全过程中,进行EMC的相容性预测和评估,才能及早发 现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并采取必要的抑制和防护措施,从而确保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GB/T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系列标准包括以下部分:GB/T 17626.1-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 验总论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 抗干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 场辐射抗干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 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7-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 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 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 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 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 扰度试验 GB/T 17626.1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交流电源 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的低频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4-200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波动 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7-200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 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27-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三相电压 不平衡抗扰度试验

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验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使用) I前言 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是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但是对理论课授课内容进一步验证,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认真实践,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获得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达到实验课教学目的,实验课必须与理论课衔接紧密,严防脱节,给学生准备充足的质量较高的教学标本和切片,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较充分的课时,使学生能很好的进行观察、分析、讨论,以达到培养学生获得知识能力之目的。 二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我们根据教材的内容,将每章节必讲的内容和授课的重点及难点加以注明。经过实验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理论课的内容。 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必要的课前讲座,课中阅片指导和示教以及课尾的小结。 四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4学时。 五选用教材:《口腔组织病理学实习指导》,自编,朱恩新,2版,2004年。 II正文 实验一牙体组织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牙体组织的基本组织学结构。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体各组成部分的组织结构、生物学特性及牙体组织的理化特性。(二)了解釉质超微结构;牙本质的神经支配;牙骨质的分类及功能;牙髓的增龄性变化。 三教学内容 (一)观察牙体组织图谱。 (二)观察切片:牙体纵磨片,牙体横磨片,牙体切片。 实验二牙周组织、口腔黏膜及涎腺组织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牙周组织、口腔黏膜和涎腺的基本组织学结构。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龈解剖及组织结构;牙周膜的组织结构及功能;三对大涎腺的组织结构特点及涎腺的一般组织结构特点;口腔黏膜的一般组织结构及口唇、舌背黏膜的组织特征。 (二)熟悉结合上皮与牙面的附着关系;上皮剩余及牙骨质小体的形态特征;腭黏膜的组织学特征。 (三)了解牙周膜正常条件下的厚度及牙槽骨生理条件下的组织结构,口腔黏膜与皮肤及被覆黏膜与咀嚼黏膜的异同点。 三教学内容 观察:牙体及牙周组织(唇舌向)切片、牙体及牙周组织(近远中)切片、唇组织切片、软—硬腭组织切片、舌粘膜组织切片、颌下腺组织切片、腮腺组织切片 实验三口腔颌面部及牙齿发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学习和观察口腔颌面部发育和牙齿发育的一般过程。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板及牙胚的发育要点,牙胚各组成部分的组织学特征及冠部牙体组织的发育过程。 (二)熟悉牙齿发育的全过程,牙板的结局。 (三)了解口腔颌面部发育过程及其与常见颌面部畸形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一)观察口腔颌面部发育模型。 (二)观察:原发性上皮带组织切片、蕾状期牙胚组织切片、帽状期牙胚组织切片、钟状晚期牙胚组织切片。 实习四龋病、牙髓炎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龋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釉质平滑面龋的组织学结构,理解分层结构的发病机理,掌握牙本质龋的扩展方向及基本病理变化。 (二)熟悉各型牙髓炎的病理学变化。 三教学内容 观察:早期釉质龋磨片、牙本质龋磨片、牙本质龋组织切片、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组织切片、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组织切片。 实习五根尖周炎、牙周病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根尖周炎和牙周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各型根尖周病的病理学变化;慢性牙周炎的病理变化。 (二)熟悉根尖周病的转化关系;牙周病的临床表现。 三教学内容 观察:慢性根尖脓肿组织切片、根尖肉芽肿组织切片、慢性牙周炎组织切片。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内容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内容开工前应作的试验 一、路基方面的试验有: 1、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2、CBR(承载比)试验报告 3、液塑限试验报告 4、颗粒分析试验报告(必要时作) 二、桥涵方面的试验有: 1、水泥试验报告 2、粗集料试验检测报告 3、细集料试验检测报告 4、钢筋拉伸、弯曲试验报告 5、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6、水泥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三、路面方面的试验有: 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1、水泥试验报告 2、各种碎石试验检测报告 3、水泥稳定级碎石配合比试验报告 4、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报告 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砂砾)

1、水泥试验报告 2、砂砾筛分试验报告 3、水泥稳定砂砾配合比试验报告 4、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报告 面层: 1、沥青物理性质试验报告 2、所用各种碎石试验检测报告 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报告 施工过程中应作的试验有: 一、路基方面的试验有: 1、土工击实试验报告(在不换土的情况下作一次就可以了,如果换土,换几次作几次) 2、CBR(承载比)试验报告在不换土的情况下作一次就可以了,如果换土,换几次作几次) 3、液塑限试验报告(只是针对细粒土,才作,其他的不作) 4、颗粒分析试验报告(必要时作) 二、桥涵方面的试验有: 1、水泥试验报告 2、粗集料试验检测报告 3、细集料试验检测报告

4、钢筋拉伸、弯曲试验报告 5、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6、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7、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8、水泥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三、路面方面的试验有: 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1、水泥试验报告 2、各种碎石试验检测报告 3、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报告 4、水泥剂量试验检测报告 5、无侧限抗压强试验报告 6、无机结合料含水量试验 7、水泥稳定级碎石配合比试验报告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砂砾) 1、水泥试验报告 2、砂砾筛分试验报告 3、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报告 4、水泥剂量试验检测报告 5、无侧限抗压强试验报告 6、无机结合料含水量试验

电磁兼容实验报告3-4讲解

电磁兼容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三电感耦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电力系统中,在电网容量增大、输电电压增高的同时,以计算机和微处理器为基础的继电保护、电网控制、通信设备得到广泛采用。因此,电力系统电磁兼容问题也变得十分突出。例如,集继电保护、通信、SCADA功能于一体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通常安装在变电站高压设备的附近,该设备能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就是它能够承受变电站中在正常操作或事故情况下产生的极强的电磁干扰。 此外,由于现代的高压开关常常与电子控制和保护设备集成于一体,因此,对这种强电与弱电设备组合的设备不仅需要进行高电压、大电流的试验,同时还要通过电磁兼容的试验。GIS的隔离开关操作时,可以产生频率高达数兆赫的快速暂态电压。这种快速暂态过电压不仅会危及变压器等设备的绝缘,而且会通过接地网向外传播,干扰变电站继电保护、控制设备的正常工作。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电磁兼容技术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 一、实验目的 通过运用Multisim仿真软件,了解此软件使用方法,熟悉电路中因电感耦合造成的电磁兼容性能影响。 二、实验环境:Multisim仿真软件 三、实验原理: 1.耦合 (1)耦合元件:除二端元件外,电路中还有一种元件,它们有不止一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的带压或电流与另一条支路的电压或电流相关联,该类元件称为偶合元件。 (2)磁耦合:如果两个线圈的磁场村相互作用,就称这两个线圈具有磁耦合。(3)耦合线圈:具有磁耦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称为耦合线圈。 (4)耦合电感:如果假定各线圈的位置是固定的,并且忽略线圈本身所具有的电阻和匝间分布电容,得到的耦合线圈的理想模型就称为耦合电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