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COPD指南更新要点
- 格式:pptx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71
2011美国新版稳定型COPD 诊疗指南美国医师协会(ACP)、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美国胸科学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日前联合发布了新的稳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本次对2007年版ACP临床实践指南进行更新,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稳定型COPD、预防和治疗COPD急性加重、降低COPD 相关性住院率和死亡率,以及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指南刊登在8月2日出版的《内科学年鉴》杂志上(Ann Intern Med. 2011;155:179-191.)。
COPD是一种以气道和(或)肺实质受累导致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症状和并发症可包括气促、运动耐力差、慢性(有痰或无痰)咳嗽、喘鸣、呼吸衰竭及肺心病。
COPD在美国已位居死亡原因第三位,在全球居第四位,患者多数为吸烟者。
指南作者利用2007年3月~2009年12月的相关文献,更新了2007年版ACP临床实践指南。
新版指南多个专门议题进行了阐述,如病史、查体对预测气流阻塞的重要性,肺量测定在COPD筛查和诊断中的价值等。
根据新版指南,虽然单纯依靠病史和查体对气流阻塞和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不佳,但如果同时有>55包/年的吸烟史、听诊发现喘鸣、患者自报告喘鸣,则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气流阻塞定义为: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0.70。
新版指南中关于治疗选择的探讨涉及吸入性药物(抗胆碱能药物、长效β-受体激动剂和皮质激素)、肺复健计划和辅助吸氧。
作者指出,绝大多数研究未显示各种吸入性药物单药治疗的疗效存在明显差异,但长效吸入性药物单药治疗在减少急性加重方面优于安慰剂和短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
联合治疗相对于单药治疗的优势也不明确。
新版指南提出了以下具体建议:建议1:有咳嗽、喘鸣、气促等呼吸道症状或明显活动受限的患者,应接受肺量测定以诊断气流受限(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GOLD20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新指南解析2011年11月3-6日,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与上海市医学会承办的第16届亚太呼吸学会(APSR)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APSR成立于1986年,目前已成为除美国胸科学会(ATS)年会、欧洲呼吸学会(ERS)年会之外的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呼吸领域专业学会。
本届APSR年会由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钟南山院士担任荣誉主席,上海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北京医院王辰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新分类标准(A-D类)及首选治疗药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由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于2001年4月首次发表。
GOLD每5年修订1次,并每年进行更新。
2011GOLD修订版对COPD评估和治疗建议更为明确,并纳入COPD加重期和COPD合并症两个新章节。
COPD评估GOLD2011修订版建议,根据症状、气流受限程度、加重风险和合并症4方面评估COPD。
首先,采用COPD评估测试(CAT,COPD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或呼吸困难指数评分(mMRC 评分)进行症状评估;其次,应用肺功能测定结果对气流受限程度进行严重度分级;第三,依据加重发作史和肺功能测定进行加重风险评估,最近1年加重≥2次者,或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小于预计值50%者,是加重的高危因素。
第四,评估合并症。
按照这种联合评估模式将患者分为A、B、C和D 4类(表1)。
COPD治疗COPD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症状,提高活动耐受性,改善健康状况,预防疾病进展,预防和治疗COPD急性加重,以及减少致残率。
联合评估COPD患者症状和加重风险是COPD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基础。
在非药物治疗方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
B~D类患者还须接受肺康复训练,但肺康复训练的和锻炼的益处不应被过分强调。
在药物治疗方面,GOLD按照不同类别患者,分别推荐首选药物、首选替代药物和其他治疗药物(表2)。
1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标准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1.12.079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12-0115-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导致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部分患者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本病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
除炎症外,肺部的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及氧化与抗氧化失衡也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咳嗽”、“喘证”、“肺胀”等病证范畴。
1 诊断依据1.1 临床表现1.1.1 症状慢性咳嗽:常为首发症状。
初期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
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是使患者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以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有喘息;胸部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
其他症状:晚期患者常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血痰或咯血。
1.1.2 体征早期体征可不明显。
随疾病进展,常有以下体征:胸廓形态异常,包括胸部过度膨胀、前后径增大、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及腹部膨隆等;常见呼吸变浅,频率增快,辅助呼吸肌参加呼吸运动,重症可见胸腹矛盾运动;患者不时采用缩唇呼吸以增加呼出气量;呼吸困难加重时常采取前倾坐位;低氧血症者可出现黏膜及皮肤发绀,伴右心衰者可见下肢水肿、肝脏增大。
由于肺过度充气使心浊音界缩小,肺肝界降低,肺叩诊可呈过清音。
两肺呼吸音可减低,呼气延长,可闻及干、湿性哕音;心音遥远,剑突部心音较清晰响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要点一、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
这种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
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
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的不良效应。
COPD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COPD起病隐匿,早期症状轻微,很多患者并不知晓自己患病,通常是在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时才去就医,而此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了疾病的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对于COPD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科学的COPD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帮助医生更好地识别、评估和治疗COPD患者,提高COPD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降低COPD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通常是由长期吸入有害气体或颗粒物引起的,导致气道和肺部的慢性炎症。
COPD的主要特征包括持续的气流受限、气道和肺部结构的改变,以及与此相关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
这些症状通常呈进行性加重,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COPD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吸烟、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等因素,COP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
COPD 的诊断要点包括详细的患者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患者通常有长期吸烟史或暴露于其他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环境的历史。
在体格检查时,医生可能会注意到患者有桶状胸、肺部听诊时的哮鸣音或湿啰音等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