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混(合)肥料及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487.50 KB
- 文档页数:15
复混肥复合肥配方计算与成本核算复混肥是指由多种肥料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肥料。
与单一肥料相比,复混肥具有多种元素、多种营养物质、均衡的养分含量、科学的配比、强化作物需求等优点,可以满足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而复合肥是一种将多种单质肥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粒状或颗粒状制成的复合物。
相对于复混肥,复合肥的成本相对更高一些。
复混肥的配方计算和成本核算是在实际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复混肥的配方计算和成本核算的过程。
一、复混肥配方计算:复混肥的配方计算主要涉及肥料元素含量、肥料用量、需求养分比例、养分系数等。
1.肥料元素含量:根据目标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复混肥中各元素的含量。
常见的营养元素有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2.肥料用量:根据目标作物的生长期、产量目标,以及土壤检测结果,确定所需的肥料用量。
3.需求养分比例:根据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确定复混肥中各养分的比例。
4.养分系数:根据不同肥料原料的养分利用率,确定各肥料元素的养分系数。
根据上述参数,可以使用计算软件或者手算进行复混肥配方计算。
计算的结果即为每个元素所需的肥料用量。
二、复混肥成本核算:复混肥的成本核算是为了确定其生产成本和市场定价,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和销售成本。
1.原材料成本:根据复混肥的配方计算结果,确定所需各种肥料原料的用量,并计算其购买成本。
2.加工成本:包括原材料加工、混合、包装等环节的成本,计算这些环节的人工、能源、设备使用等费用。
3.销售成本:包括销售渠道费用、市场推广费用、销售人员工资等的成本。
根据上述成本核算项目,可以计算出复混肥的生产成本。
而市场定价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竞争情况、产品性能等因素来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复混肥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环保要求、质量控制、企业经济效益等因素,以确保生产的肥料质量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复混肥配方计算和成本核算是一个复杂且细致的工作,需要根据目标作物的养分需求、土壤状况、企业实际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分析方法讲座一、定义1、复混肥料: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由化学方法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
2、复合肥料: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仅由化学方法制成的肥料,是复混肥料的一种。
3、掺合肥料: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由干混方法制成的肥料,是复混肥料的一种。
二、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1、仅含铵态氮的试样a.于蒸馏烧瓶中加入300ml水,摇动使试样溶解,放入防爆沸物后,蒸馏烧瓶连接在蒸馏装置上。
b.于接受器中加入40.0ml硫酸及4—5滴混合指示剂,并加适量水以保证封闭气体出口,将接受器接在蒸馏装置上。
c.通过蒸馏装置的滴液漏斗加入20ml氢氧化钠溶液,在溶液将要流尽时加入20—30ml水冲洗漏斗,剩余3—5ml水时关闭活塞。
开通冷却水同时开启加热装置,沸腾时根据泡沫产生的程度调节供热强度,避免泡沫溢出或液滴带出。
d.蒸馏出至少150ml馏出液后,用试纸检查冷凝管出口的液滴,如无碱性则结束蒸馏。
2、含硝酸态氮和铵态氮的试样a.于蒸馏烧瓶中加入30ml水,摇动使试样溶解,加入定氮合金3克和防爆沸物后,蒸馏烧瓶连接在蒸馏装置上。
b.蒸馏过程中加入20ml氢氧化钠溶液后,静置10分钟再加热。
3、含酰胺态氮﹒氰氨态氮和铵态氮的试样a.将蒸馏烧瓶置于通风厨内,小心加入25ml浓硫酸,插上梨形玻璃漏斗,置于加热装置上,加热至冒硫酸白烟后15分钟停止.b.待蒸馏烧瓶冷却至室温后,小心加入250ml水。
蒸馏过程中加入100ml氢氧化钠溶液。
4、含硝酸态氮﹒酰胺态氮﹒氰氨态氮和铵态氮的试样a.于蒸馏烧瓶中加入35ml水,摇动使试样溶解,加入铬粉1.2克,浓盐酸7ml,静置5--10分钟,插上梨形玻璃漏斗,将蒸馏烧瓶置于通风厨内加热装置上,加热至沸腾并泛起泡沫后一分钟,冷却至室温。
b. 小心加入25ml浓硫酸,继续加热至冒硫酸白烟后15分钟,待蒸馏烧瓶冷却至室温后,小心加入400ml水。
复合肥计算合理施肥量=(果树吸收量—天然供给量)/肥料利用率(吸收率)根据三要素试验、推算土壤中天然供给量,大体如下:氮的天然供给量约为氮的吸收量的65%,磷为吸收量的80%,钾为吸收量的50%.肥料利用率,在一般施肥条件下,氮约为35%,磷约为20%,钾约为50%,喷滴灌施肥氮的利用率约为95%,磷约为54%,钾约为80%. 设亩产3000公斤,按每100公斤果需N 1公斤,P2O5 0.5公斤,K2O 1公斤,则N的果树吸收量为30公斤.氮的土壤供给量为65%,则为30×65%=19.5公斤.氮的利用率为35%,则N的合理施用量为:(30-30×65%)/35%=10.5×100/35=30公斤然后按肥料所含N的比例,设N为15%,则需施含N15%的复合肥200公斤/(亩),其他算法依此类推.[P2O5] 15公斤需含P2O515%复合肥100公斤[K2O] 30公斤需含K2O15%复合肥200公斤例如:用氯化钾(含K2O 55%)、硫酸铵(含N 21%)、磷酸一铵(含N 12%,含P2O5 60%),用这三种肥料混合成含N 18% 含P2O5 18% 含K2O 18%的复合肥,配100千克这种复合肥各需要这三怎么计算复合肥配方用量例如,用氯化钾(含K2O 55%)、硫酸铵(含N 21%)、磷酸一铵(含N 12%,含P2O5 60%),用这三种肥料混合成含N 18% 含P2O518% 含K2O 18%的复合肥,配100千克这种复合肥各需要这三种物质多少千克?优质解答氯化钾:K硫酸铵:N磷酸一铵:N、P100千克复合肥中,按照比例N、P、K均为18千克;K仅由氯化钾提供,因此氯化钾的用量为18/55%=32.73(kg)P仅由磷酸一铵提供,因此磷酸一铵的用量为18/60%=30(kg) 磷酸一铵中提供的N的含量为30X12%=3.6(kg),硫酸铵需提供的N量就应该为18-3.6=14.4,因此硫酸铵的使用量就应该为14.4/21%=35.12(kg)填充用的膨润土为100-32.73-30-35.12=2.15(kg)复合肥的其他分类:1.水稻专用肥:是以尿素、磷铵和氯化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5%.可作基肥、追肥,一般亩用量60-75公斤,基肥占施肥量的60-70%,追肥占30-40%.2.毛竹专用肥:是以尿素、磷铵和氯化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8.5%.亩用50公斤,每年5-6月间结合除草,采用条施或沟施.3.茶叶专用肥:是以尿素、磷铵、硫酸钾和适量的镁、硼等中微量营养元素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5.0%.以成年树亩产量来确定施肥量,一般亩产干茶50、100、150公斤,分别施专用肥70、90、120公斤.按春茶开采前1个月占总用量的50%,春茶采摘后占总用量的25%,秋茶采摘前15-20天占总用量的25%来施用.4.烟草专用肥:是以尿素、磷铵、硫酸钾为主要原料,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36%,一般中等肥力田按50克/株,在烟草移载时开条沟条施.5.硫酸钾果树肥:是以尿素、磷铵、硫酸钾为主要原料,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36%,按成龄树3-4公斤/株年,树冠滴水线附近均匀施用,采用环状实施、圈施、条施均可,沟深30CM.6.无公害蔬菜肥:是以尿素、磷铵、硫酸钾为主要原料,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35%,瓜果蔬菜按80-150公斤/亩茬,其中30-60公斤作基肥,50-90公斤作追肥.叶菜类蔬菜按60-120公斤/亩茬,其中15-40公斤作基肥,40-80公斤作追肥.7.高浓度复混肥:是以尿素、磷铵、氯化钾为主要原料,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45%,可作基肥、追肥施用,施用量应视土壤肥力、作物种类等因素确定.复合肥优点:1.养分含量高,主要营养元素多.复合肥的状分总量一般比较高,营养元素种类较多,一次施用复合肥,至少同时可供应作物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2.副成分少,结构均匀.例如磷酸铵不含任何无用的副成分,其阴、阳离子均为作物吸收的主要营养元素.这种肥料养分分布比较均一,在造成颗粒后与粉状或结晶状的单元肥料相比,结构紧密,养分释放均匀,肥效稳而长.由于副成分少,对土壤不利影响小.3.物理性状好.复合肥一般多制成颗粒,吸湿性小,不易结块,便于贮存和施用,特别便于机械化施肥.4.节省贮运费用和包装材料.由于复合肥中副成分少,有效成分含量一般比单元肥料高,所以能节省包装及贮存运输费用.例如,每贮运1吨磷酸铵,约等于贮运过磷酸钙及硫酸铵共4吨.复合肥的缺点,主要是:1.养分的比例固定,难以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需要.2.各种养分在土壤中运动速率各不相同,被保持和流失的程度不同,因而在施用时间、施肥位置等很难满足施肥技术上的要求.我国的复合肥生产企业规模在年产100万吨以上的很少,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湖北,目前知名品牌有山东红日艳阳天、西洋、史丹利、芭田等,中国的复合肥正处于发展阶段,农民对复合肥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其他:复合肥的另一种肥料,BB肥的全称是散装掺混肥料,它是将几种颗粒状有单一肥料或复合肥料按一定的比例掺混而成的一种复混肥料.BB肥起源于美国,由于能源价格的上涨促进了BB肥的发展.生产和应用最多的是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巴西,美国现有BB肥厂家8000家,产量占化肥消耗量的70%.我国目前BB肥厂家主要集中于在广东、天津和江西等地,年总产量仅50多万吨左右.BB肥是今后肥料发展的方向,它的优点是:①养分全面,浓度高,&127;增产、节本显著,针对性强.它的总养分一般在52%以上,而前市场上销售的国产复混肥有效成分多在25%左右,进口复合肥养分总量多为45%-48%,&127;但进口复合肥养分比例(N:P2O5:K2O=15:15:15)磷配比例偏高,&127;造成养分较大的浪费.BB专用肥的养分配比是在考虑作物需肥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当地土壤养分供给状况而提出的,既有科学性,又有针对性.②加工简便,生产成本低,无污染.③配方灵活,可根据作物营养、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等条件的不同而灵活改变,弥补了一般通用型复合肥因固定养分配比而容易造成某种养分不足或过剩的缺点.BB肥做基肥和追肥均可,因溶解性好,做基肥宜表施,不宜施过深土层;果、茶、菜等施用BB肥不宜撒施,宜条施和穴施,距种子和作物根系3~5&127;厘米,施后盖土,追肥兑水施即可.亩施用量只要进口复合肥的60%.。
复合(混)肥配方计算说明书如何制定复合(混)肥生产配方,是一门学科,它不单是数字之间的简单运算,它涉及到物理、化学、数学等多门学科。
,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才能精通运用该技术,下面介绍一下我们所掌握的经验,仅供参考。
一、配方首先考虑产品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94年国家对复合(混)肥的质量颁布了统一的国家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二元素复混肥最低养分不得低于20%,三元素复合肥最低养分不得低于25%,单一养分的最低不得小于4%,我们在搞配方时养分含量,首先必须符合上述规定。
在低、中、高浓度的划分上,养分含量在20%~30%称为低浓度,养分在30%~40%称中浓度,养分在40%以上称高浓度,在包装袋的标明也符合上述要求。
颗粒强度是复合肥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颗粒强度与选用原材料直接有关系,我们在制定配方时,应正确选用各种调理剂,确保颗粒强度符合国家标准。
水溶性磷也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配方中必须考虑原料之间的化学反应,注意物料综合后的PH值,防止有效磷转化成枸溶性磷,造成养分退化。
二、配方中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养分之间的比例要具有科学性。
养分配比必须根据复混(合)肥产品使用地的土壤及作物的地点,结合当地农科部门,搞农化服务,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做到专肥专用。
三、配方应注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选择原料时,要尽量采购价格便宜的品种,使组成复混(合)肥的原料成本降低,使产品在同等质量条件下,市场销售价格比同行业低,以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以上情况则为一般原则,特殊情况也应兼顾,例如:⑴、特种经济作物如:烟草、甘蔗、甜菜、果树等使用尿素、硝铵、硫铵、硫酸钾及原料生产的复合肥,虽然使用氯化铵成本低,但氯离子含量高会影响它们的品质。
(2)、使用硫酸铵成本虽高,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硫铵在配方中可提高颗粒强度,硫铵与磷酸一铵相配使游离水变结晶水,有利于生产,所以选做调料剂较为合适。
怎样计算复混肥料的施用量复混肥料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肥料。
它具有多种养分,可以满足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因此,合理计算复混肥料的施用量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计算施用量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计算施用量的基本原则1.根据作物需求:不同的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因此在计算施用量时要考虑作物的需要。
一般来说,底肥的施用量要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种植的农作物来确定。
2.根据土壤状况:要结合土壤肥力状况和养分含量来确定施肥量。
土壤肥力较低的地方应增加肥料的施用量,土壤肥力较高的地方则可以适度减少施用量。
3.根据气候条件: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也不同,比如气温、降水等因素都会影响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在计算施用量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
4.根据施肥方法:不同的施肥方法对施用量的要求也不同。
常见的施肥方法有整地施肥、行间施肥、沟施肥、穴施肥等,应根据具体的施肥方法来确定施用量。
二、计算施用量的方法2. 肥料含量计算:根据所使用的复混肥料的元素含量,将其转换为施肥量。
比如,假设需要施用100kg复混肥料,氮的含量为10%,则氮的施用量为10kg。
3.根据作物生长阶段来确定施用量:不同的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量也不同。
一般来说,对于耐缺肥作物,如大豆、红薯等,施肥量可稍微减少。
对于对肥料需求较高的作物,如玉米、小麦等,施肥量可适当增加。
4.根据土壤肥力和养分含量来调整施用量:土壤肥力状况和养分含量对施用量也有一定影响。
一般情况下,土壤肥力较低的地方应增加肥料的施用量,土壤肥力较高的地方则可以适度减少施用量。
三、注意事项1.了解农田的土壤性质和肥力情况,通过土壤检测来确定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从而更准确地确定施用量。
2.在计算施用量时,应结合作物的生长阶段、需求量以及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不宜单纯依据一种因素来确定施用量。
NPK复合肥料(复混肥料)技术经济指标核算办法(修改稿)为了统一现行NPK复混肥技术经济指标核算办法,依照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统计指标计算办法有关规定,特修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范围:以磷酸、硫酸、合成氨、尿素、氯化钾(或硫酸钾)及其它磷肥、氮肥为原料,以复合方法(复混方法)所生产的各种养分比例的粒状氯基氮磷钾、硫基氮磷钾复合肥产品。
一、产品产量核算产量计算分为实物产品产量和折纯产品产量。
1、复合肥实物产品产量应按照以下标准检验合格,并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数量为准。
不合格产品不计算产量。
GB15063—2001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8572-2001 复混肥料总氮含量测定GB8573-1999 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GB8574-1988 复混肥料中钾含量测定GB8576-1988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真空烘箱法GB8577-1988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卡尔.费休法2、复混肥折纯产品产量以实物产品产量为基础折算为含100%P2O5产量、100%N产量和100%K2O 产量,分别计算上报。
如N源、P2O5源和K2O源属外购,应注明是进口还是国内采购(量),N、P2O5和K2O的产量不得重复计算。
即:100% P2O5产量 = 各批[合格实物产品产量(t) ⨯有效P2O5%]之和100% N产量 = 各批[合格实物产品产量(t) ⨯ N%]之和100% K2O 产量 = 各批[合格实物产品产量(t) ⨯ K2O%]之和式中:各批量是指符合国家取样规定的吨位批量,以及该批样所对应的有效P2O5百分含量、N 百分含量和K2O百分含量。
二、产品质量指标核算质量指标包括:平均有效磷(以P2O5计)含量、总氮含量(以N计)、氧化钾含量(以K2O计)、硫含量(以S计)、氧化钙含量(以CaO计)、氧化镁含量(以MgO)、总养分(有效磷+总氮+氧化钾)含量、水分、合格率、粒度、颗粒平均抗压强度。
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实际有效P2O5% ]之和1、有效磷含量(%)=————————————————————————×100%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之和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实际N% ]之和2、总氮含量(%)= ———————————————————————×100%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之和各批 [实物产品产量(t)×实际K2O% ]之和3、氧化钾含量(%)= ————————————————————————×100%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之和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实际S% ]之和4、硫含量(%)= ———————————————————————×100%各批产品实物量(t)之和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实际CaO% ]之和5、氧化钙含量(%)= ———————————————————————×100%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之和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实际MgO% ]之和6、氧化镁含量(%)= ———————————————————————×100%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之和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实际(有效P2O5+N+ K2O)% ]之和7、总养分含量(%)= ————————————————————————————× 100%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之和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实际水分含量(%)]之和8、水分含量(%)= ——————————————————————————×100%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之和各批[ 产品实物量(t)×产品粒度(%)]之和9、粒度(%)= ————————————————————————×100%各批产品实物量之和(t)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产品颗粒抗压强度(N )]之和10、颗粒平均抗压强度(N)= ——————————————————————————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之和各批合格产品产量(t)之和11、产品合格率(%)= ——————————————————————————×100%各批[合格产品产量(t)+不合格产品产量(t)]之和三、折纯产品(100% P2O5)单耗指标核算磷矿粉(30% P2O5)耗用总量(kg)1、磷矿粉消耗(折30% P2O5)(kg/t) = —————————————————折100% P2O5产量(t)其它磷源耗用总量(kg)(100% P2O5)2、其它磷源消耗(折100% P2O5)(kg/t)= ——————————————————折100% P2O5产量(t) 注:磷酸、磷铵等磷源参照此式计算。
复混肥料及计算复混肥料是由多种不同的肥料原料进行混合而成的肥料。
复混肥料的主要优势是能够提供多种营养元素,帮助植物全面生长。
在农业生产中,复混肥料的使用非常普遍,下面将介绍复混肥料的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
一、复混肥料的计算方法复混肥料的成分一般由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组成。
其成分的比例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物品种和生长期进行调整。
计算复混肥料的方法主要包括量取、称重和混合。
1.量取各组分肥料:根据所需营养元素的含量计算,量取不同比例的氮、磷、钾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2.称重:将所取的各组分肥料分别称重,并记录下来。
3.混合:将称好的各组分肥料进行充分混合,使各组分均匀分布。
4.包装:将混合好的复混肥料进行包装,以便于储存和使用。
二、复混肥料的优缺点复混肥料相对于单一肥料具有以下优点:1.提供全面的养分:复混肥料可以根据作物的需要,提供各种不同的营养元素,有助于植物全面生长和发育。
2.减少施肥次数:复混肥料中含有不同比例的多种营养元素,可以减少施肥的次数,方便管理和节省劳动成本。
3.调节土壤pH值:复混肥料中的矿质元素可以调节土壤的pH值,提高土壤质量,增加植物的吸收能力。
4.提高肥料利用率:复混肥料中的各种营养元素经过合理配比,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5.适应不同作物:复混肥料的成分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进行调整,适应不同作物的生长需要。
然而,复混肥料也存在一些缺点:1.配比难度较大:由于不同作物对养分需求的差异,复混肥料的配比相对复杂,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种肥料的比例。
2.成本较高:相比于单一肥料,复混肥料的成本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所需肥料原料的种类和配比的复杂性所致。
3.生产工艺复杂:复混肥料的生产过程需要对各种肥料原料进行配比、混合和包装,工艺相对复杂。
综上所述,复混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减少施肥次数,调节土壤pH值,提高肥料利用率,并适应不同作物的需求。
然而,由于配比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和生产工艺复杂等因素,使用复混肥料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计算和应用,以确保其高效和经济的使用效果。
复混肥料及计算知识讲解复混肥料是指将多种营养元素比例合理、相互适应的化肥粉碎混合而成的一种肥料。
复混肥料具有养分均衡、效果明显、施用方便等特点,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肥料。
复混肥料的制备过程分为原料选择、粉碎、混合和包装等步骤。
首先是原料的选择。
复混肥料的原料包括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通常选择含有丰富养分的化肥作为原料。
根据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选择不同含量和比例的化肥原料。
然后是粉碎。
选取的化肥原料需要经过粉碎处理,将其粉碎成细粉末状态。
粉碎后的肥料颗粒更加均匀细小,有利于养分的充分释放和吸收。
接下来是混合。
粉碎后的化肥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均匀。
混合的过程需要注意保持肥料的密封状态,防止养分的损失和污染。
最后是包装。
混合均匀后的复混肥料需要进行包装,以方便存储和运输。
包装要求使用耐候、耐湿、防潮的材料,确保肥料的质量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在使用复混肥料时,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含量来合理计算使用量。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的养分测定,以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
可以通过土壤样品的化验来进行测定,得到各种养分的含量数据。
然后根据作物的需求,计算出施肥的适宜量。
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是根据其生长期、产量目标、品质要求等综合确定的。
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含量,可以利用各种计算公式或者专业软件进行计算,得到适宜的施肥量。
在施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肥料的施用方式和时机。
复混肥料可以以基肥和追肥的方式施用。
基肥是在作物生长前施用,以提供作物萌芽期和苗期所需的养分。
追肥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补充养分的施肥方式。
选择合适的施肥时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施肥效果。
总之,复混肥料是一种养分均衡、效果明显的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在使用复混肥料时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合理计算使用量,并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和时机。
测土配方施肥就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田问试验、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肥料效应和农业生产要求,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产前提出氮、磷、钾、中量元素、微量元素肥料的适宜用量和配比,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做到缺什么补充什么,缺多少补多少,从而达到节本、增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作物品质的目的。
1.单质肥料的计算方法。
假设某地块推荐用肥量为每667平方米施用纯氮(N)8.5千克、P2054.5千克、K206.5千克,当全部使用单质肥料时,其计算方式为:推荐施肥量÷化肥的有效含量=应施肥数量。
结果:施入尿素(尿素。
含氮量一般46%)为8.5÷46%=18.5千tJ克,施入硫酸钾(硫酸钾中Kz0的含量一般50%)为6.5+50%=13千克,施入过磷酸钙(过磷酸钙中Pzos的含量一般为12%)为4.5+12%=37.5千克。
2.复混肥料的计算方法。
如果施用复混肥料,用量应先以配方施肥表上推荐施肥量最少的那种肥计算,然后添加其他两种肥。
如某种复混(合)肥袋上标示的氮、磷、钾含量为15:15:15,那么前例假设地块推荐施肥量最少的是P。
0s,应施用这种复混肥:4.5+15%=30千克。
由于复混肥比例固定,难以同时满足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对各种养分的需求。
因此,需添加单元肥料加以补充,计算公式为:(推荐施肥量一已施入肥量)÷准备施入化肥的有效含量=增补施肥数量。
前述地块已经施入了30千克氮磷钾含量各为15%的复合肥,相2。
0—06一昱a.or,gcuqXiniishu当于施入土壤中纯氮30x15%=4.5千克,P。
0s和Kp也各为4.5千克。
根据施肥建议卡推荐施肥量纯氮8.5千克、Pz054.5千克、K206.5千克的要求,还需要增施:尿素(8.5—4.5)÷46%=8.7千克、硫酸钾(6.5—4.5)÷50%=4千克。
3。
化学合成复合肥料的计算方法。
以磷酸二铵为例,如施肥建议卡要求每667平方米用肥量为纯氮10千克、Pz055千克、氮磷施用比例为1:0.5。
常见肥料的有效含量及计算方法一、氮肥1.尿素:尿素的有效氮含量为46%,计算方法为:氮肥的实际施用量(千克)=作物(或土地)需施用的氮肥量(千克)÷氮肥的有效氮含量。
2.硝酸铵:硝酸铵的有效氮含量为35%,计算方法同上。
3.硝酸钙:硝酸钙的有效氮含量为27%,计算方法同上。
4.硫酸铵:硫酸铵的有效氮含量为20%,计算方法同上。
二、磷肥1.超级磷灰石:超级磷灰石的有效磷含量为18%,计算方法为:磷肥的实际施用量(千克)=作物(或土地)需施用的磷肥量(千克)÷磷肥的有效磷含量。
2.三过磷酸钙:三过磷酸钙的有效磷含量为46%,计算方法同上。
3.复合磷肥:复合磷肥中不同种类的有效磷含量不同,可根据包装上的说明或通过化验等方式确定。
三、钾肥1.氯化钾:氯化钾的有效钾含量为60%,计算方法为:钾肥的实际施用量(千克)=作物(或土地)需施用的钾肥量(千克)÷钾肥的有效钾含量。
2.硫酸钾:硫酸钾的有效钾含量为50%,计算方法同上。
3.硝酸钾:硝酸钾的有效钾含量为40%,计算方法同上。
四、复合肥复合肥是指在一种肥料中混合了不同的营养元素,常见的复合肥有NPK复混肥和多元素复混肥。
1.NPK复混肥:一般以N表示氮含量、P表示磷含量、K表示钾含量,例如一种复合肥的有效氮含量为15%,有效磷含量为15%,有效钾含量为15%,则计算方法为:复合肥的实际施用量(千克)=作物(或土地)需施用的氮肥量(千克)÷复合肥的有效氮含量×100÷3,复合肥的实际施用量(千克)=作物(或土地)需施用的磷肥量(千克)÷复合肥的有效磷含量×100÷3,复合肥的实际施用量(千克)=作物(或土地)需施用的钾肥量(千克)÷复合肥的有效钾含量×100÷32.多元素复混肥:复混肥中含有多种营养元素,需要根据具体成分来确定施用量和计算方法。
NPK复合肥料(复混肥料)技术经济指标核算办法(修改稿)为了统一现行NPK复混肥技术经济指标核算办法,依照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统计指标计算办法有关规定,特修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范围:以磷酸、硫酸、合成氨、尿素、氯化钾(或硫酸钾)及其它磷肥、氮肥为原料,以复合方法(复混方法)所生产的各种养分比例的粒状氯基氮磷钾、硫基氮磷钾复合肥产品。
一、产品产量核算产量计算分为实物产品产量和折纯产品产量。
1、复合肥实物产品产量应按照以下标准检验合格,并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数量为准。
不合格产品不计算产量。
GB15063—2001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8572-2001 复混肥料总氮含量测定GB8573-1999 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GB8574-1988 复混肥料中钾含量测定GB8576-1988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真空烘箱法GB8577-1988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卡尔.费休法2、复混肥折纯产品产量以实物产品产量为基础折算为含100%P2O5产量、100%N产量和100%K2O 产量,分别计算上报。
如N源、P2O5源和K2O源属外购,应注明是进口还是国内采购(量),N、P2O5和K2O的产量不得重复计算。
即:100% P2O5产量 = 各批[合格实物产品产量(t) ⨯有效P2O5%]之和100% N产量 = 各批[合格实物产品产量(t) ⨯ N%]之和100% K2O 产量 = 各批[合格实物产品产量(t) ⨯ K2O%]之和式中:各批量是指符合国家取样规定的吨位批量,以及该批样所对应的有效P2O5百分含量、N 百分含量和K2O百分含量。
二、产品质量指标核算质量指标包括:平均有效磷(以P2O5计)含量、总氮含量(以N计)、氧化钾含量(以K2O计)、硫含量(以S计)、氧化钙含量(以CaO计)、氧化镁含量(以MgO)、总养分(有效磷+总氮+氧化钾)含量、水分、合格率、粒度、颗粒平均抗压强度。
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实际有效P2O5% ]之和1、有效磷含量(%)=————————————————————————×100%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之和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实际N% ]之和2、总氮含量(%)= ———————————————————————×100%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之和各批 [实物产品产量(t)×实际K2O% ]之和3、氧化钾含量(%)= ————————————————————————×100%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之和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实际S% ]之和4、硫含量(%)= ———————————————————————×100%各批产品实物量(t)之和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实际CaO% ]之和5、氧化钙含量(%)= ———————————————————————×100%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之和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实际MgO% ]之和6、氧化镁含量(%)= ———————————————————————×100%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之和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实际(有效P2O5+N+ K2O)% ]之和7、总养分含量(%)= ————————————————————————————× 100%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之和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实际水分含量(%)]之和8、水分含量(%)= ——————————————————————————×100%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之和各批[ 产品实物量(t)×产品粒度(%)]之和9、粒度(%)= ————————————————————————×100%各批产品实物量之和(t)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产品颗粒抗压强度(N )]之和10、颗粒平均抗压强度(N)= ——————————————————————————各批实物产品产量(t)之和各批合格产品产量(t)之和11、产品合格率(%)= ——————————————————————————×100%各批[合格产品产量(t)+不合格产品产量(t)]之和三、折纯产品(100% P2O5)单耗指标核算磷矿粉(30% P2O5)耗用总量(kg)1、磷矿粉消耗(折30% P2O5)(kg/t) = —————————————————折100% P2O5产量(t)其它磷源耗用总量(kg)(100% P2O5)2、其它磷源消耗(折100% P2O5)(kg/t)= ——————————————————折100% P2O5产量(t) 注:磷酸、磷铵等磷源参照此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