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钢板库坍塌事故案例分析及公司储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4.37 MB
- 文档页数:14
钢筋倒塌事故分析报告1. 引言钢筋倒塌事故是指在建筑结构中,由于钢筋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设计缺陷等原因导致的结构崩塌现象。
这类事故不仅可能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钢筋倒塌事故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2. 事故概述事故发生地点为某城市的一栋高层建筑工地,该建筑正在进行框架结构的施工。
事故发生时,一部分钢筋突然断裂,导致部分楼层崩塌,造成多人伤亡和财产损失。
3.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和相关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以下因素可能导致钢筋倒塌事故的发生:3.1 钢筋质量问题首先,钢筋质量问题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钢筋是建筑结构中起到承载作用的重要材料,若钢筋存在质量问题,如腐蚀、裂纹或锈蚀等,就会削弱其承载能力,增加结构失稳风险。
3.2 施工工艺缺陷其次,施工工艺缺陷也可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对钢筋的安装、焊接等工艺操作不规范,就会导致钢筋连接不牢固,增加结构失稳的风险。
3.3 设计缺陷另外,设计缺陷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如果建筑结构的设计存在问题,如钢筋的数量、分布不合理,就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不足,从而增加钢筋倒塌的风险。
4. 预防措施建议为了避免类似的钢筋倒塌事故再次发生,我们提出以下预防措施建议:4.1 加强质量管理在建筑结构施工中,应加强对钢筋质量的监控和检查,确保钢筋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同时,建议对钢筋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4.2 优化施工工艺施工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钢筋施工的操作规范,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确保钢筋的安装和焊接质量。
此外,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3 加强设计审查建筑结构的设计应经过严格审查,并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对于复杂的结构,建议进行结构分析和模拟,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5. 结论通过对钢筋倒塌事故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钢筋质量问题、施工工艺缺陷和设计缺陷是钢筋倒塌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关于枣庄山水一级粉煤灰钢板仓倾倒事故等情况的汇报一、事故经过情况汇报2012年2月19日14:30分,1#水泥磨(南磨)新建∮5×15M钢板仓,在一辆矿粉车正在向内打料时突然向东倾倒,钢板仓体损坏,内存物料外泄,现场未造成人员及其他设备损坏。
钢板仓直接制造成本18万元左右。
目前现场正在安排人员清理外泄矿粉,具体倾倒原因需要等到矿粉清理完毕后在具体分析上报。
事故发生后,公司经理段维刚及相关负责人及时赶往现场协调处理,目前首先将外泄物料清理干净,保证生产现场道路畅通。
事故处理结果等到将损坏仓体清理出来后具体分析原因上报。
二、钢板仓建设经过情况汇报枣庄山水水泥有限公司两台水泥磨外加一级粉煤灰钢板仓技改项目于2010年11月8日立项,并以呈批件上报,集团于2010年11月22日批准同意(呈批件附后)。
集团批准立项后,因本项目在当时属于小项目,技术中心没有专门安排设计人员进行专项设计,项目工艺及施工设计由子公司自己负责,图纸由当时设备主管张习全于2010年11月设计完成,钢板仓砼基础由鲁南贵美公司于2010年2月施工完成。
砼基础施工完成后,因公司领导人员变动,钢板仓体制作后续工作就没有继续进行。
直到2011年8月因生产需要,枣庄山水公司重新签订钢板仓制作合同,在原砼基础上开始钢板仓制作工作,制作施工于2011年9月16日完成。
制作完成后,由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钢板仓焊接质量等验收,1#水泥磨钢板仓自2012年1月开始使用,2012年2月19日倾倒。
2#水泥磨钢板仓于2011年9月开始使用,使用正常。
三、需要请示集团领导事宜根据现场情况,目前水泥磨正常生产没有受到影响。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为此请求集团领导能协调技术中心到枣庄水泥公司现场协助对2#水泥磨(北磨)钢板仓进行加固方案确定,并重新设计1#水泥磨钢板仓。
特此汇报枣庄山水水泥有限公司2012年2月19日。
某钢结构工业厂房倒塌事故分析查和内力计算对该厂房的倒塌事故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当前钢结构设计和施工给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钢结构倒塌内力计算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新建厂房的数量迅速增长,钢结构因其施工速度快、用量省、适应性强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工业建筑领域,随之也出现了众多钢构公司,但由于无序的竞争,在建设过程中,不规范的设计制造和施工使得各种事故屡见不鲜,本文介绍了一起钢结构厂房的倒塌事故,并分析了厂房倒塌的原因。
二、工程概况某生产车间为单层四跨轻钢厂房,屋面采用压型钢板檩条为冷弯薄壁型钢檩条,屋架为变截面H型钢梁门式刚架,跨度为35m,总长80m。
厂房建筑面积约为11200㎡。
原设计檩条为连续Z型檩条,而施工当中,将其施工为简支檩条,连续钢梁在中间支座处也被施工为铰接,已投入使用2年,业主在使用期间又在檩条上增加了消防喷淋。
三、破坏情况该厂房建成投入使用仅2年多, 就因屋面气楼内积灰严重,在一场大雪的作用下造成屋架主梁整体失稳,导致结构整体倒塌。
四、现场检测该厂房在施工过程中未按照图纸施工,连续的钢梁及檩条支座处均被做成铰接;屋架之间未设水平支撑;局部焊缝存在缺陷,如焊缝高度不够,焊缝出现裂纹撕裂现象;部分屋盖檩条直接放在上弦杆的中间,未放于桁架节点上,局部钢柱腹板扭曲;钢梁明显扭曲、折断;钢梁与柱连接节点拉开;屋面檩条扭曲弯折;彩钢板部分塌陷。
五、结构计算(一)主结构验算为分析厂房倒塌原因,选择一榀钢架进行验算复核,考虑到在中间支座,钢梁为铰接,故仅取中间跨钢梁并按照两端简支考虑进行计算,荷载选用倒塌当日实际荷载进行计算,恒荷载为0.25KN/㎡,雪荷载为0.285KN/㎡,喷淋荷载等效为0.02 KN/㎡,采用PKPM软件对屋架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计算结果如下,其中梁单元1截面为:(H600*240*6*12);梁单元2截面为:H550*200*6*12 ;梁单元4截面为:(H550*200*6*8),梁单元3、5、6与之对称,为了计算方便,在PKPM运算中统一取为H600*240*6*12。
某钢结构厂房坍塌事故分析虞秩正(江西省九江市城市规划市政设计院江西省九江市 332000)陈鹏(江西省庐山规划建筑设计院江西省庐山 332900)摘要:根据发生在江西某地一厂房坍塌的事故,全面地分析了事故产生的原因,从建设、设计、施工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强调按建设工程程序和规范施工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钢结构厂房坍塌事故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reason of the collapse accident of a mill building in Jiangxi Province is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it i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from it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etc. And it is also emphasized that the quality of a project could be ensured only by constructing it in accordance with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echnical code.Keywords: steel structure mill building collapse accident2008年2月1日晚至2日凌晨,受雪灾的影响,地处江西某地的某公司27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发生大面积坍塌,厂房内的生产设备损毁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所幸无人员伤亡。
近年来,工程事故屡见不鲜,造成了无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对于我们工程从业人员是惨痛的教训,为了尽量避免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有必要将事故的原因介绍给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以此为鉴。
1. 工程概况该厂房于2006年建成,是平面轴线尺寸为168m×64m,建筑面积1075平方米的单层门式刚架钢结构厂房,该厂房有3跨(24m×2+16m),24开间(7.0m ×24),柱顶标高为9.0m,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
炼钢厂厂房塌落工亡事故分析3.1、事故经过2009年2月10日,炼钢厂圆坯因无生产计划,机长刘某安排员工清理二冷室冷钢和AB跨至BC跨104柱至105柱之间的地面积冰,同时机长刘某强调工作时注意安全,要戴好安全帽,注意头顶上的冰柱及作业人员之间不要误伤。
20:00在班长王某带领并确认安全情况开始清理积冰。
22:00分在清冰工人斜上方106柱边上的厂房盖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崩塌(面积约6000×8000mm),掉落的一条钢梁正击中未及时撤离的工人孙某安全帽上,将其砸倒。
同事发现后立即把孙某救出并安排人员轮流做人工呼吸,同时打120急救电话。
22:15分120救护车到达现场,22:27分到达医院抢救,22点40分经医院抢救无效孙某死亡。
3.2、事故原因分析直接原因(1)、蒸汽排放管道设计上存在缺陷。
原蒸汽排放管道设计没有考虑东北冬季的特征,生产产生蒸汽经由管道通往房顶,蒸汽遇冷空气后凝结成水,导致屋面大面积结冰,结冰遇热融化后流至女儿墙下天沟,致使天沟结冰,部分积水从天沟外溢出渗进厂房内。
(2)、工序组织不合理,积冰处理后存放方式不正确。
AB跨至BC跨104柱至105柱之间屋面结冰,积冰遇热融化后由彩钢板缝隙渗进厂房,致使天车滑线结冰挂及地面结冰。
炼钢厂组织清理结冰,清理后的结冰没有及时运到厂房下面,而是由BC跨扔到AB跨屋面上,已待融化后自然流到地面,从而造成在AB跨至BC跨104柱至105柱之间厂房屋面局部集中堆放,致使屋面超过承载能力,造成AB跨至BC跨104柱至105柱之间厂房屋面坍塌。
间接原因:(1)、炼钢厂管理人员对现场检查不利,没有发现屋面钢结构变形塌陷的重大安全隐患。
3.3、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1)、在全公司利用班前、班后会进行事故传达。
(2)、对蒸汽排放管道进行改造,在1#连铸9米平台西侧安装1.8米管道28米(原1.2米2条管道合并为一条1.8米管道),由3#门外直接垂直上房顶,由厂房南侧排气,彻底解决屋面结冰问题。
某钢结构厂房坍塌事故分析在工业建筑领域,钢结构厂房因其施工速度快、自重轻、强度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然而,近年来钢结构厂房坍塌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下面,我们将对一起典型的钢结构厂房坍塌事故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从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悲剧的再次上演。
这起事故发生在一个繁忙的工业园区,当时厂房内还有不少工人在进行生产作业。
事故发生得十分突然,毫无预兆,瞬间的坍塌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设计方面的原因。
经过调查发现,该厂房的设计存在严重缺陷。
设计师在计算钢结构的承载能力时,未能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可能出现的极端荷载情况。
比如,当地经常会有强风天气,但设计中对于风荷载的取值明显偏低,导致钢结构在强风作用下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
再者,材料质量也是导致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对坍塌的钢结构进行检测时,发现部分钢材的强度和韧性未达到国家标准。
这可能是由于采购环节出现了问题,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了质量不合格的钢材。
而这些劣质钢材在正常使用中或许不会立刻暴露出问题,但在遇到较大荷载时,就会不堪重负,从而引发结构的破坏。
施工质量的把控不严同样不可忽视。
施工过程中,焊接工艺不规范,存在焊缝不饱满、有气孔等缺陷,这大大削弱了钢结构的连接强度。
而且,在安装钢结构构件时,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导致构件的位置和角度出现偏差,使得整个结构的受力状态发生改变,增加了坍塌的风险。
维护管理的缺失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厂房投入使用后,没有定期对钢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
一些构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锈蚀、疲劳等损伤,却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和处理。
日积月累,这些损伤逐渐加重,最终导致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下降。
此外,人为的违规操作也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在厂房内,部分工人为了方便,随意在钢结构上增加吊挂重物,或者对结构进行私自改造,破坏了原有的受力体系。
从这起钢结构厂房坍塌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深刻的教训:第一,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确保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对策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对策建筑工地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可能会造成一些严重的事故,甚至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资产损失。
因此,在建筑工地中对于危险源的防范必须加强,以保证工地的安全和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就建筑工地在2023年的重大危险源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1. 事故案例在2023年,某市的某建筑工地发生了一起重大危险源事故。
当时,该工地正在进行钢结构的施工,突然出现了倒塌的情况,造成了6人死亡和10人受伤的惨剧。
经过调查,该事故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1) 施工人员疏忽大意,放松施工标准,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导致了施工质量的不达标。
2) 工地管理人员对危险源的认识不足,没有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3) 施工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气象等等,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危险发生。
2. 防范对策针对上述的危险源事故,建筑工地的危险源防范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1) 人员管理:针对施工人员疏忽大意的情况,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施工标准和要求,监督施工人员按要求进行施工。
2) 安全防护措施:在建筑工地中,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搭设高度安全网、安装警示标志、采取安全带永不离身等,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3) 环境监测:在建筑工地中,应对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如天气因素等,避免外界因素对施工产生影响,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4) 管理人员培训:建筑工地管理人员应对危险源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建筑工地中的危险源进行全面分析和识别,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5) 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
6) 消防设施完备:在建筑工地中应配备完备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等,切实保障建筑工地的火灾安全。
综上所述,建筑工地的危险源关乎着工地施工的安全,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都应加强对危险源的管理和认识,做到有计划、有序、有条不紊地开展施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重大建筑坍塌事故分析与教训近年来,重大建筑坍塌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对重大建筑坍塌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出相关教训,以期为今后的建筑工程中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事故分析重大建筑坍塌事故往往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设计、施工、材料、监管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从这些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1. 设计建筑设计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但在一些重大建筑坍塌事故中,设计问题往往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设计上的失误可能包括结构设计不合理、荷载估计不准确、抗震设防水平不够等。
此外,一些勘察、设计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可能会使用低质低价材料,从而降低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2. 施工重大建筑坍塌事故中施工环节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例如,一些施工单位可能会在施工过程中违规操作、使用假冒伪劣材料、忽视施工工艺等,从而导致建筑结构的不稳定和材料的强度不足。
此外,施工单位的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也对事故的发生起到重要影响。
3. 材料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然而,在一些重大建筑坍塌事故中,材料的质量问题成为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例如,使用劣质钢材、混凝土不达标等,都可能导致建筑物的结构不稳定、强度不足,无法承受正常的荷载。
4. 监管重大建筑坍塌事故的发生也与监管不力密切相关。
当监管部门存在管理漏洞、监管不到位时,施工单位可能会以次充好、违规施工等,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因此,完善监管体系、提升监管能力是预防重大建筑坍塌事故的关键。
二、教训总结针对重大建筑坍塌事故的教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1. 加强设计水平在建筑设计阶段,应注重结构的合理性和抗震设防水平,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确保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满足实际需要。
2. 严格施工管理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确保施工单位按照规范操作,并严禁使用假冒伪劣材料。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升施工作业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引言概述:
钢结构安装坍塌事故在建筑行业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风险,特别是在质量管理和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下。
本文将通过从事故调查和案例分析角度出发,对钢结构安装坍塌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警示和预防措施,以帮助业界提高安全意识和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正文:
1.发生事故的背景:
1.1建筑项目概述
1.2事故发生时间及地点
2.事故原因的分析:
2.1设计与施工的不符合
2.2质量监控不到位
2.3安全措施不完善
3.事故案例分析:
3.1事故经过的详细描述
3.2事故现场调查结果
3.3事故对人员和财产的影响
4.类似事故的警示:
4.1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4.2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4.3人员培训与意识提升
4.4质量监控的加强
4.5安全文化的培育
5.钢结构安装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
5.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5.2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与控制
5.3强化资质审查体系
5.4提高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
5.5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调与合作
总结:
钢结构安装坍塌事故的发生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隐患。
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和经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警示。
因此,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监控和人员培训,同时与相关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都是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只有通过综合的管理和有效的措施,我们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钢结构安装坍塌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项目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钢结构安装坍塌事故案例分析及警示1、零事故安全文化的理念国外零事故的定义:预防所有可能事故,包含重大伤亡事故、财产损失、停工、施工局部受限制和进度延误等。
工程施工的安全事故发生遵循“工程事故冰山模型“,即一次重大安全事故,建立在100次的小安全事故之上;100次小安全事故又建立在1000次安全隐患上。
2、钢结构安装坍塌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2.1钢网格工程安装坍塌事故1)施工方案不合理,无相关施工验算钢网格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精度要求高的工作,必须具备专业资质的施工单位和丰富施工经验,必须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施工单位和丰富施工经验的安装人员完成,还要制定出详细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完备的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必要的施工阶段验算,特别是结合安装方法和吊装机械特点的吊装验算。
2)结构安装阶段状态与设计成型状态不一致钢网格结构除采用满堂脚手架外,采用其它的安装方法时,结构在安装阶段的受力状态与使用阶段的状态有较大差别,特别是安装阶段钢桁架之间的连系撑和剪刀撑直接决定了大跨度钢桁架的平面外稳定性,其安装的最少数量应有必要的计算复核。
南京浦口发生的钢结构安装事故,5榀桁架由西向东依次倒塌。
事故的主要原因为钢排架安装过程中屋盖部分钢桁架间仅安装了纵向系杆和檩条,未安装上下弦间的水平剪刀撑,未形成稳定的结构区格单元,以致60m跨钢桁架发生平面外失稳而整体坍塌。
钢网格在安装时虽然何在不大,但支撑条件改变了,吊装单元与原整体结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某些拉杆会变为压杆,甚至吊装单元如不进行临时加固会成为几何可变体系。
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施工方法,对安装单元、机具及施工相关的结构进行验算和设计。
另外,在施工时,由于不对称铺设屋面板、局部堆放大量材料、吊点布置不合理、起吊不合理、起吊不同步等,既不对杆件内力、挠度等进行验算又不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导致部分杆件弯曲或吊装单元扭曲的现象多有发生。
3)不按设计图纸和要求施工施工单位对设计有不同意见或建议时,理应及时会同设计部门协商修改,重视安全施工,避免发生纠纷、拖延工期或造成事故。
某钢板筒仓倒塌事故分析摘要:通州某混凝土搅拌站盛放水泥的钢板筒仓发生倒塌事故。
为了查清事故原因,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驻事故现场,对倒塌钢板筒仓的结构形式进行测绘,对筒仓罐体材料、焊接接头等进行检查或取样检测。
通过现场勘察、测绘的数据、取样部位的相关试验数据、对原始资料、试验和结构复核计算结果的分析,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为相关部门对事件的处理提供技术依据。
通过事故调查分析得出了钢板筒仓结构在设计、制作、安装及使用中应该注意和重视的一些问题与结论。
关键词:钢筒仓倒塌事故分析ABSTRACTA steel sil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t the concrete-mixing plant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 he cause and noticed problems of sudden collapse accident of this silo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KEYWORDSSteel siloCollapseaccidentAnalyzed1.事故概况2007年7月的一天下午,北京某混凝土搅拌站盛放水泥的钢板筒发生倒塌事故。
为了查清事故原因,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驻事故现场,对倒塌钢板筒仓的结构形式进行测绘,对筒仓罐体材料、焊接接头等进行检查或取样检测。
通过现场勘察、测绘的数据、取样部位的相关试验数据、对原始资料、试验和结构复核计算结果的分析,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为相关部门对事件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由于混凝土搅拌站的用于盛放水泥的筒仓是钢板筒仓,根据该搅拌站与生产厂家签订的购货合同,倒塌钢板筒仓设计容量为300吨,筒仓罐体的锥体采用厚度8mm的钢板、圆柱体的下部、上部分别采用厚度6mm和5mm的钢板。
该筒仓由生产厂家现场加工、安装。
某大型钢筋混凝土筒仓整体坍塌事故分析I. 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1.3 研究目的II. 筒仓现场情况分析2.1 筒仓结构及用途介绍2.2 筒仓现场施工情况2.3 筒仓建设历史及检测情况III. 筒仓坍塌原因分析3.1 宏观原因分析3.2 微观原因分析3.3 坍塌过程分析IV. 筒仓安全管理分析4.1 安全管理制度4.2 工程监理情况4.3 施工管理情况V. 针对事故的建议和措施分析5.1 对筒仓建设、监督检测和管理的合理建议5.2 制定更加严格的建设标准和监管措施5.3 改进现有建设和维护的流程,加强安全意识VI. 结论6.1 研究总结,回答论文研究目的6.2 对未来类似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提出建设性意见参考文献I. 引言钢筋混凝土筒仓作为一种重要的仓储设施,在工业生产和粮食储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筒仓建设和维护必须要遵循严格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安全和可靠性。
近年来,由于建设和监管存在问题,造成了一些重大的筒仓事故。
在这些事故中,筒仓的整体坍塌是其中最为致命和严重的一种,不仅直接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也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本文将以某大型钢筋混凝土筒仓的整体坍塌事故为例,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和建议。
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钢筋混凝土筒仓这一重要的储藏设施得到了广泛应用,广泛应用于农业、农村电商、食品加工等领域。
然而,与之伴随的是诸多筒仓事故的发生,比如整体坍塌、倒塌等。
事实上,这些事故的发生大多与筒仓建设和监管存在问题有关。
例如,建筑施工存在不规范、监管不到位、质量管控缺失等问题,都可能成为造成筒仓事故的重要原因。
因此,进一步研究这些事故的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对于筒仓的建设和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本文选取某大型钢筋混凝土筒仓整体坍塌事故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事故案例分析,全面了解筒仓的建设、管理和监管现状,深入分析事故的成因,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于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建设的认识,为钢筋混凝土筒仓的安全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国内大型钢板库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及我公司储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议
目录
一、前言 1
二、事故案例 1
(1)事故概述 2
(2)事故原因 4
三、使用钢板库弊端分析 8
四、结论和建议 12 一、前言
大型钢板库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特殊结构型式,它是一种薄壁壳体结构,相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储库,投资省工期短,但钢板仓对缺陷非常敏感,其受力行为、破坏准则相当复杂,许多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目前国内对钢板库结构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研究等尚不够深入和全面,国内的设计、施工规范以及设计手册均未涉及,由于缺乏能够准确反映钢板仓结构受力性能的设计准则,钢板仓已经成为所有工程结构中破坏率最高的结构型式。
据统计,仅北美地区每年就有1000例左右的筒仓结构破坏事故,国内自钢板库应用以来,发生的大型钢板库坍塌事故也有数十起,造成人员伤亡及巨大财产损失。
二、事故案例
1、内蒙古霍林郭勒山水集团水泥有限公司:2座5万吨水泥库
2、新疆天业自备电厂:1座5万吨粉煤灰库
3、包头祥顺达工贸有限公司:1座5万吨水泥库
4、辽宁抚顺嘉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1座5万吨粉煤灰库
5、吉林亚泰双阳水泥厂
6、湖南韶峰水泥有限公司:1座2号库,1人死亡
(1)事故概述:
(2)事故原因:
三、使用钢板库弊端分析:
1、建材行业钢板库倒塌的多
根据统计,国内近几年倒塌的数十座钢板库中,基本上是建材企业或粉煤灰储运企业,集中发生在存放粉状物料的钢板库上。
已倒塌的钢板库包括吉林、辽宁、内蒙、新疆、黑龙江、河北、河南、湖南、云南等省的水泥企业,同时出现变形、开裂的钢板库也有十余座,有的至今还在打官司。
大型水泥企业如海螺集团、华润水泥、中国建材集团、中材集团、拉法基等出于安全的考虑,无一例外全部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
结构的储库而没有采用大型钢板库。
2、南方地区的两广还没有使用大型钢板库的先例
广东、广西是水泥大省,水泥企业众多,目前还没有一家水泥企业采用大型钢板库。
两广地区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金属易生锈腐蚀,使用寿命大打折扣。
广西地区地质结构较为复杂,溶洞较多,基础处理难度加大。
3、钢板库目前没有国家强制设计规范和标准,设计上易出现漏洞
从已倒塌、开裂的大型钢板库来看,大都存在设计上的一些缺陷,环向抗拉或竖向抗压强度严重不足,还有就是设计人员对物料特性不了解,库体结构不合理,选材不合理,荷载指标等设计参数取值不正确,导致设计失误,还有就是市场竞争的原因,明知强度不足,仍选用偏小的钢材等。
目前还没有钢板仓国家强制设计规范,没有专业的大型钢板仓设计单位,国内建造的大型钢板库都是由施工企业设计安装,而这些企业只有安装资质而没有设计资质,设计过程中没有进行必要的计算及实验,没有进行结构自重、承载、积灰、风载、贮料、内外温差的应力分析,致使部分钢板库坍塌、开裂、变形。
4、施工企业偷工减料留下极大安全隐患
目前国内钢板库施工企业众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由于恶性竞争的结果,一些钢板库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不按设计图纸施工,采取偷工减料甚至非标准材料,钢材厚度不够、焊缝质量不达标,造成钢板库建造的质量低下,还有一些是层层转包的,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施工质量也不能得到有效保证,致使留下
极大的安全隐患。
许多钢板库都没有按要求进行压仓试验,也导致出现各方面的问题。
5、内外温差的影响
出磨水泥一般在110℃左右,经过输送环节入库水泥温度在85℃左右,冬季环境温度5~7℃,内外温度差比较大,使得整个钢板库的内壁表面上不可避免地凝结、粘挂了一层厚薄不均、坚硬程度不一的物料,造成有效库容减小,还有使得出库偏心,出库率下降,需要定期安排人进库清理,既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6、操作难度带来的影响
操作中要求中心进料、中心卸料,禁止出现偏心卸料的现象,而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很难控制的,由于库内物料堆积、库壁粘料结块、出料口不畅等因素的存在,不可避免会出现偏心卸料的情况,而且难以发现,这就容易造成钢板库受力不均,如果钢板库存在缺陷,极有可能就会出现开裂、倒塌事故。
另外库体库侧不能随意增加荷载,不能随意开孔。
7、钢板库库体防腐带来的安全隐患
大型钢板库的防腐处理一般都是现场焊接完毕以后抛沙除锈,再在钢板库外表面喷涂几遍油漆,由于户外采用普通河砂喷砂效果并不理想,库体表面粗糙度和清洁度都难以达到设计规范的要求,油漆与钢板库外表面的粘着力收到影响,到了一定的年限就会出现油漆脱落,需要进行重新喷漆,既增加了维护成本,又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8、难以及时发现隐患
使用钢板库固然能降低一部分投资成本,但同时也需承担巨大的安全风险及后期维护成本,如除锈、防腐、精细操作、高空修复费用等。
从以上发生的钢板库坍塌事故中不难看出,钢板库存在的隐患很难被预先察觉,特别是高处焊缝开裂情况基本没法近距离巡检出来。
以下是华润陆川水泥公司水泥配料站钢板仓开裂及预热器焊缝开裂示意图,华润陆川水泥水泥原料配料站钢板仓及预热器焊缝都处于巡检人员易于巡检到的位置才在无意间被发现,而钢板仓所有焊缝大都位于高处,很难及时发现隐患。
再者钢板库焊缝基本上位于高处,如出现质量缺陷,修复起来也很麻烦,需要搭设脚手架或吊篮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和维修成本也增加。
四、结论和建议:
目前,国内万吨以上大型水泥钢板库尚处于创新设计技术阶段,标准不规范,钢板仓行业技术实力参差不齐,市场不规范,竞争激烈,大幅度压低价格造成钢板库坍塌事故频发,与钢筋混凝土库相比其安全可
靠性差,运行维护成本高,不适宜在广西地区采用。
本着对股东高度负责任的态度,12月26日生产运行部组织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对大型钢板库的适用性进行了严肃、充分、认真的讨论,一致建议本公司所有储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确保本公司项目建成投产以后安全稳定运行。
生产运行部
201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