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物理学讲义
- 格式:pdf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74
岩石物理学讲义一、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地球物理探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课程目的是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地球中岩石的诸多物理性质(尤其是岩石的弹性性质)与岩石本身特性间的一些基本关系,熟悉基本的岩石物理概念和理论,了解获取岩石物理性质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岩石物理参数应用方面的知。
为以后从事与地震勘探、资源环境和地质灾害方面的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本课程内容主要针对油气地球物理探测领域,其中包括:岩石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实验过程和技术,岩石的分类和特点、岩石的孔隙和裂隙、岩石中的流体和流动、岩石的弹性和波的传播衰减、岩石的电学和热学性质,以及岩石特性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三、课程安排第一章引言(2学时)岩石物理学的概念及发展概况、研究意义和应用方向,本课程的特点和安排。
第二章地球上的岩石(2学时)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岩石的分类和特点;油气储层岩石的特点。
第三章储层岩石的多孔特性(4学时)岩石的骨架、密度,孔隙、裂隙和孔洞,孔隙率、裂隙的基本概念,孔隙和裂隙的几何形态,相关的介质模型。
孔隙中的流体,流体的流动,饱和度和渗透率,双相介质中的概念第四章岩石的弹性(4学时)岩石应力-应变概念,岩石的弹性常数,岩石的各向异性和理论。
第五章岩石中弹性波速度和衰减(10学时)岩石中的弹性波传播的基本概念,波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岩石的速度各向异性,波速和衰减的实验测试原理和技术,弹性波传播衰减的基本知识,衰减实验测试的结果,衰减机制和理论第六章岩石速度的影响因素(10学时)岩石速度的影响因素定性描述,波速与岩石物性的经验关系;孔隙、压力温度、流体等因素的影响,速度的各向异性第七章流体饱和岩石中波的传播(8学时)有效介质模型,流体置换方程,Biot理论和实验观测第八章岩石的其它物理性质(6学时)岩石的电学性质,岩石的热学性质,核磁共振第九章石油地球物理中的应用(2学时)地震勘探中的应用,测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