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的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475.00 KB
- 文档页数:15
九年级历史拉丁美洲知识点拉丁美洲是世界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作为九年级历史学科的学生,了解和掌握拉丁美洲的基本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九年级历史拉丁美洲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地区。
1. 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拉丁美洲位于北美洲南部和南美洲的大半旁,西部濒临太平洋,东岸是大西洋。
拉丁美洲面积广阔,包括许多国家和地区,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
2. 拉丁美洲的文化特点拉丁美洲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地区,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其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这个地区最主要的语言。
拉丁美洲的文化具有深厚的印欧和美洲土著文化的影响,既有欧洲的文化传统,又保留了自己独特的风貌。
3. 拉丁美洲的古代文明拉丁美洲有许多古代文明,其中最著名的是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
玛雅文明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拥有高度发达的农业、建筑和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兴起于公元14世纪,建立了首都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an),并创造了壮丽的建筑和优秀的艺术。
4. 西班牙征服拉丁美洲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西班牙人开始征服拉丁美洲地区。
他们派遣探险家和征服者,在当地居民之间种下了西班牙统治的种子。
西班牙人对土著人进行了镇压和压迫,同时传播了西班牙语和天主教信仰。
5.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出现了多起独立运动。
这些独立运动的领导者,如西门·玻利瓦尔(Simon Bolivar)和何塞·德·圣马丁(Jose de San Martin),坚决抵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争取自由和独立。
最终,拉丁美洲多个国家成功独立。
6. 拉丁美洲的现代化发展独立后,拉丁美洲国家经历了一段混乱的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国家逐渐趋向稳定,并开始加速现代化进程。
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目标。
7. 拉丁美洲的社会问题尽管拉丁美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该地区仍然面临许多社会问题。
拉丁美洲文化的起源及其重要特征拉丁美洲作为世界上最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区域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资源以及不同的种族文化底蕴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文化风貌。
本文将就拉丁美洲文化的起源及其重要特征进行探究。
一、拉丁美洲文化的起源拉丁美洲文化的形成可追溯至殖民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帝国在15世纪末期通过殖民政策将其文化传播至整个拉丁美洲地区,使得拉丁美洲文化不断与欧洲文化相互影响、融合。
同时,印第安人、非洲黑人及不同种族的移民等社会成分的不断融合,也为拉丁美洲文化的多元性提供了条件。
正是这种多元性,才使得拉丁美洲文化显得更为丰富多彩。
二、拉丁美洲文化的重要特征1.信仰拉丁美洲文化的信仰非常丰富多彩,起源于印加文化、阿兹特克文化、玛雅文明等古代文化,以及殖民时期所传播的基督教文化。
在拉丁美洲,基督教信仰与带有印第安文化痕迹的瓦哈卡神、印第安文化中的恶魔等混淆在了一起。
此外,许多拉丁美洲人也会选择自然宗教或者印第安宗教,并将它们与基督教信仰结合起来。
2.音乐拉丁美洲音乐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标志之一。
其多样性与其复杂的多民族文化有关。
从经典乐曲到流行音乐,从印第安传统乐器到西班牙吉他,随处可见其文化多样性的印记。
流行乐、雅典音乐、斗糖音乐、藏红花音乐等,都是拉丁美洲音乐中的代表。
3.舞蹈拉丁美洲舞蹈同样拥有着多样性和充满活力的特点。
这是因为许多舞蹈都源于当地的民间文化传统,如:佛朗门戈舞、桑巴舞、酒吧跳舞等。
在拉丁美洲,跳舞是人们结交朋友、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
许多拉丁美洲人认为,舞蹈让人联结到自己的文化,更加了解自己的祖先。
4.美食拉丁美洲美食以其丰富多彩、异国风味而闻名。
例如,墨西哥的玉米卷饼、普安的烤肉、秘鲁的烤鱼、巴西的烤肉等等。
每一种美食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让人垂涎欲滴。
不仅如此,许多拉丁美洲的美食还代表着国家的文化和历史。
5.时尚拉丁美洲还以其时尚文化而著称。
比如,墨西哥的油布长裙、繁华秀丽的卡西那服装、阿根廷的可爱女性衬衫、巴西的比基尼等。
世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2课时主备人:审稿人:时间:本讲教育信息一.重点难点: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二、知识结构:二.内容讲解:一南美洲1.自然特征:1熟悉地名: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①位置:约30°N——53°S;40°W——110°W②范围:墨西哥以南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33个;2地形:呈“K”字①北部:墨西哥高原②西部: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山间有盆地、高原,多火山、地震;③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铁矿、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巴西高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交界处,多急流瀑布,如着名的伊瓜苏瀑布;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苏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3气候:①特征:湿热为主;热带雨林世界最大,热带草原广大,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较狭窄;地形影响大: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②类型:东部——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潘帕斯草原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高山气候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河流之王、巴拉那河、马拉开波湖石油产区、巴拿马运河①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航运价值:一是重要的国际航运水道81.3米,可通航5万——10万吨级轮船,通航后,使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5000~10000多千米,具有便捷、省时、安全、经济的效益;二是美国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航道,依赖性最大;三是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的价值,巴拿马运河习惯又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②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洪水季节,有“河海”之称;流域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占世界森林总储量的30%以上,植物种类和鸟类各占世界一半,目前正受到人类的严重破坏;6自然资源①矿产石油: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银:墨西哥铁:巴西智利、秘鲁:铜②水力资源:巴西高原的河流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了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③渔场:秘鲁渔场④森林: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红木、乌木⑤草场: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量世界第一——潘帕斯草原⑥生物:独特的哺乳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鸟类中的巨嘴鸟2.人口和经济:1人种:混血种人占多数;原有居民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语言:大多数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2人口①分布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经济发达,气候条件好热带国家: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例: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位于墨西哥高原上,2200米②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③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人口多在1000万以上;墨西哥城人口达1640万;3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现代工业不发达,许多国家靠出产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为本国经济支柱①工业: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制造工业;阿根廷的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②矿产:智利的铜和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③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可可、金鸡纳霜的原产地,咖啡、甘蔗、香蕉产量占世界一半;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④粮食作物:玉米为主;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3.巴西1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5°N—35°S;35°W—75°W②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③面积:85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5大国;世界上占有热带最大的国家;拉美、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2亚马孙平原1/3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2/3——热带草原气候3亚马孙河:横贯巴西北部,河网稠密,水量大;4热带雨林的危机:热带雨林60%在巴西境内,占世界森林储量30%以上,现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砍伐严重;危害——动植物资源,全球气候;5人口1.4亿,居世界第5位;90%分布在东部沿海,东南部人口稠密;白种人占一半稍多,通用葡萄牙语,信仰天主教;6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①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农业发展迅速;是拉丁美洲、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很有成绩的国家;②农业: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糖、大豆、橘汁大量出口,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香蕉和蔗糖、剑麻、产量居首位;巴西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主要是热带经济作物出口国;但粮食尚不能完全自给,小麦进口;③矿产:巴西高原铁、锰矿储量大,质地优良;④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⑤能源:缺少煤、石油,水能丰富,90%电力来自水电;巴西高原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巴西西南边境和巴拉圭建成了目前世界最大的伊泰普电站;7城市:首都巴西利亚是新建城市热带,建在巴西高原中部1000米,气候四季如春,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圣保罗,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三.重点、难点:安第斯山脉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1使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难以影响东部;如南段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山脉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破坏了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2山脉西侧气候类型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且南北更替;规律类似于北美大陆西岸典型例题例:读图,回答问题:1A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2B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按自上而下顺序、和;3AB都是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4当P1地盛行西南风时,P2地的气候特点是,流经P2地的主要洋流是;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2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3国土所处纬度与南北跨度、地处大陆东岸或西岸、洋流的影响等4温凉湿润秘鲁寒流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拉丁美洲是指A.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B.美国以南的美洲C.墨西哥以南的美洲D.加拿大以南的美洲2.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是A.温和湿润为主B.暖湿为主C.炎热干燥为主D.高温少雨为主3.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巴西B.智利C.阿根廷D.墨西哥4.巴西的人口密集区是A.北部热带雨林区B.亚马孙河沿岸地区C.东南部沿海地区D.东北部沿海地区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A4.C。
17.拉丁美洲与巴西【教学目标】1.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及矿产等自然地理特征。
2.巴西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考点解读】1.结合区域材料,分析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说明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性;2.利用地图识记巴西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3.能够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基础知识】一、拉丁美洲概况1.位置和范围: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因当地居民所用语言主要是属于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故称之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包括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在内的北美洲南部部分,南部是南美洲。
2.地形:(1)西部山地纵列分布:拉丁美洲的北部是墨西哥高原,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纵贯南美大陆。
安第斯山脉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东从北向南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主要有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地势起伏和缓,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等。
3.湿热为主要气候:(1)气候湿热:拉丁美洲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也有面积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受地形的影响比较显著,热带平原低地气候湿热(不宜居),高原地区气候比较凉爽(宜居)。
南美洲降水丰沛,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2)湿热气候的成因①纬度:赤道穿过南美大陆,大部分位于热带。
年凉爽,多见②海陆、洋流:南美洲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受海洋影响大;巴西暖流和赤道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③气压带、风带: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沛;东北、东南信风均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降水。
世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2课时)主备人:审稿人:时间:【本讲教育信息】一. 重点难点: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 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二、知识结构:二. 内容讲解:(一)南美洲1. 自然特征:(1)熟悉地名: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①位置:约30°N——53°S;40°W——110°W②范围:墨西哥以南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33个。
(2)地形:呈“K”字①北部:墨西哥高原②西部: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山间有盆地、高原,多火山、地震。
③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铁矿)、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巴西高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交界处,多急流瀑布,如著名的伊瓜苏瀑布。
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苏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3)气候:①特征:湿热为主。
热带雨林(世界最大),热带草原(广大),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较狭窄。
地形影响大: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②类型:东部——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潘帕斯草原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高山气候(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河流之王)、巴拉那河、马拉开波湖(石油产区)、巴拿马运河①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
航运价值:一是重要的国际航运水道(81.3米,可通航5万——10万吨级轮船),通航后,使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5000~10000多千米,具有便捷、省时、安全、经济的效益;二是美国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航道,依赖性最大;三是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的价值,巴拿马运河习惯又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1、总结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拉丁美洲:温暖湿润,以夏雨型气候为主;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拉丁美洲的气候在世界各大洲中,拉丁美洲的气候条件是比较优越的。
它既没有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那样大面积的寒冷地带,又没有非洲和澳大利亚那样广阔的干旱地区。
对于发展农业,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具有充足的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
从热量条件看,拉丁美洲约4/5的地区属于热带,各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除拉丁美洲最南端和安第斯山的高寒地区外,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
从降水条件看,拉丁美洲约3/5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
全年炎热多雨的地区形成热带森林,夏季多雨、冬季干燥的地区形成热带草原,干燥的沙漠地区面积较小。
2、拉丁美洲的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美洲许多地区气候适宜。
雨水充足,土壤肥沃,农产丰富本洲400S以南的东海岸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本洲气候的形成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比较显著3、拉丁美洲的气候类型有哪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4、拉丁美洲的气候拉丁美洲四分之三的热带范围之内,在世界各大洲中,它的气候条件最优越。
从气温来看,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以上,对比其他州,具有暖热的特点,它既没有亚洲和北美洲那样寒冷,也不像非洲那样炎热。
从湿润来看,全洲年降水量平均多达1 342毫米,相当于大洋洲的3.2倍,是世界上最湿润的一洲。
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马逊平原,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5、南美洲气候类型的分布有什么独特性南美洲西部是高耸的安第斯山脉,东部面积辽阔,因此在气候类型的排列和分布上,东西部之间对比强烈,甚至截然相反。
东部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都是南北排列,即按纬度转换。
地理拉美知识点总结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又称拉美(LatAm),是美洲的一个地理、文化意义上的区域概念。
拉丁美洲地域范围包括美国南部、墨西哥和中美洲、加勒比地区以及南美洲大陆。
这片地区以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文化风貌和特色鲜明的社会制度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地理角度出发,对拉丁美洲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分布、气候特征、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介绍。
一、地理特点1. 地理位置:拉丁美洲地理位置独特,北界是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环太平洋地区,东邻大西洋,南濒南大洲。
西部与太平洋相连。
由于拉丁美洲地处北半球,南半球之间,因此气候、地貌和植被多样。
2. 地形地貌:拉丁美洲依山傍海,地势复杂,地形多变,包括河流、山脉、高原、海岸等各种地貌类型。
南美洲有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贯穿整个南美洲大陆;西面有东太平洋洋属、加拉帕哥斯群岛,北临加勒比海,东界大西洋洋属,虽然都处于赤道以南,其地形地势却平缓、错杂。
3. 自然资源:拉丁美洲地区资源丰富,尤以石油、天然气、水电资源为主,而且矿产资源也相当优越。
石油资源世界上遍布拉丁美洲,拉美的石油储备多数集中在海湾及加勒比海地区,最主要产地分布于墨西哥、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巴西。
黄金、铂金、铀、白银、锡、铜、铁、锰和铝等矿藏极大,质量相当丰富。
林地广阔,木材储量丰富,尤以雨林植被为多。
4. 气候条件:拉丁美洲气候主要以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气候和蜂后气候五种类型为主。
由于地处赤道附近,南北跨度较大,不同地域气候变化较为显著。
二、自然资源分布1. 矿产资源:在南美洲中部,特别是秘鲁和玻利维亚一带是世界上最大的铅矿、锌矿开采基地,墨西哥的铜矿和银矿规模较大。
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啊根廷、厦伸爱和巴西等国家都很有名的由铝土矿。
南美洲石油资源较为丰富,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石油产量还是全球最大的。
委内瑞拉石油资源大约占拉丁美洲总蕴藏量的三分之二,巴西亦有大量石油储藏,居世界第九位。
拉丁美洲依附经济的特点和影响一、依附理论的定义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是1960年代晚期由拉丁美洲学者所提出的一套国际关系与发展经济学理论。
它将世界划分为先进的中心国家与较落后的边陲国家,后者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使之受到中心国的剥削,故得不到发展,或产生腐败等弊病。
二、依附理论的产生与拉美依附论二战后,先前欧洲中心国家所殖民的广大亚非拉国家先后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建立了拥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
但从经济上分析,这些国家要么是不发达,要么是在经济上附属于西方发达国家。
对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这种现状的经济学理上的解释就应运而生,不发达与依附理论由此产生。
在20世纪60、70年代,依附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可以说,它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流派中的一种激进的学说。
依附理论由阿根廷学者劳尔·普雷维什在20世纪60-70年代最先提出。
该理论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是一种依附、被剥削与剥削的关系。
在世界经济领域中,存在着中心—外围层次。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成世界经济的中心,发展中国家处于世界经济的外围,受着发达国家的剥削与控制。
二、依附理论的产生与拉美依附论弗兰克早期的著作在阐述第三世界的不发达问题时,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是停滞不前的,因为其经济剩余被发达国家吸走了,所以不可能发展。
但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的经验使一些激进的拉美学者开始重新思考他们关于依附性的理论。
“依附性发展”是依附的一种特例,其特征是国际资本和国内当地资本的联合或结合,国家也积极参与其中,三者的联合是依附性发展的基本因素。
依附性发展早在传统的依附时期和“出口型增长”时期就已经在一些国家发生了。
它不是依附的反动,而是依附和发展的结合。
也并不是说所有的边缘国家都能达到依附性发展的阶段。
经过五年的调查研究,埃文斯以巴西为例,展示了“依附性发展”的一个案例。
他把巴西50、60年代的经历放在长远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论述了巴西是怎样从20世纪初期“传统的依附”演化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依附性发展”的。
世界主要工业区域及其特点一、北美洲工业区域北美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大陆之一,其主要工业区域包括美国东北部、美国中西部以及加拿大的安大略省。
这些地区具有以下特点:1. 先进的制造业:北美洲工业区域以先进的制造业为主,其中尤以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和航空航天工业最为发达。
例如,底特律地区是全球著名的汽车制造中心,聚集了通用、福特等众多汽车巨头。
2. 知识密集型产业:该地区的工业以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生产为主导。
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医药、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加拿大的航空航天、信息技术产业等都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
3. 发达的基础设施:北美洲工业区域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十分完善,为工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
例如,纽约、芝加哥等城市的交通网络十分发达,港口和机场的设施也十分先进。
二、欧洲工业区域欧洲是世界上最早形成工业区域的大陆,其主要工业区域包括德国鲁尔区、英国南部、法国北部和意大利北部。
这些地区具有以下特点:1. 多元化的工业结构:欧洲工业区域的工业结构比较多元化,涵盖了汽车制造、钢铁冶炼、机械制造、化工等多个领域。
德国鲁尔区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域之一,以钢铁、化工和机械制造业为主导。
2. 高度发达的技术水平:欧洲工业区域在技术水平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例如,德国的汽车制造业以制造高品质的豪华汽车著称,英国南部地区拥有世界一流的航空航天技术。
3. 环境保护意识强:欧洲工业区域注重环境保护,采用高效、清洁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这使得欧洲工业区域在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三、亚洲工业区域亚洲是全球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大陆,其主要工业区域包括中国长三角、中国珠三角、日本关东地区和韩国首尔等地。
这些地区具有以下特点:1. 大规模的制造业:亚洲工业区域的制造业规模庞大,是全球重要的制造基地。
中国长三角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导,特别是电子、纺织、汽车等行业;中国珠三角地区以电子、IT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2. 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亚洲工业区域正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
拉丁美洲的历史和文化有哪些特点?一、多元文化的交融拉丁美洲是一个涵盖了多个国家的地区,周围被太平洋和大西洋所环绕,因此其文化和历史也充满着多元性。
不同种族、语言和宗教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交融,如今拉丁美洲的文化和历史也因此充满了多样性。
其文化因而兼具古老传统和现代风格,同样的,拉丁美洲的历史也充满了各种文化元素,如印加帝国、阿兹特克王国等,这就是拉丁美洲历史和文化最突出的特征。
二、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拉丁美洲的历史充满了各种文化艺术的元素。
从塞尔维亚到委内瑞拉,波多黎各到古巴,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音乐、戏剧和文学作品。
这些文化艺术都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派别的文化和历史,例如巴西的萨姆巴和阿根廷的探戈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些表演和音乐都反映了公民的普遍感情,也清晰地反映了文化多样化所带来的丰富性。
三、自由意识的意识觉醒拉丁美洲也因为遭受过殖民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影响,对于自由意识有着深刻感悟。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一个由作家、诗人、学者和艺术家组成的新生代出现了。
他们创作了很多影响哲学和思想的作品,贡献了很多的思想尖端。
他们对社会和人类自由的思考启发了全球的思潮和新思维,使人们重新思考和审视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和文化。
四、政治动荡的历史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拉丁美洲被政治动荡所笼罩,这也是其历史的一部分。
物质贫困与社会程序不健全导致了政治上的混乱与不稳定。
这使得拉丁美洲的国家领导者开始寻求新的立场,寻求改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包括民主转型、生态与经济发展以及跨国合作等。
因此,政治动荡的历史也是拉丁美洲历史和文化的一个特点。
结语:拉丁美洲历史和文化因多元化而而充满了独特的特点,文化交融使得这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呈现出多样性。
在拥有多样文化和历史的同时,也遭受了很多的政治动荡。
尽管如此,拉丁美洲的历史和文化仍然有着丰富多样的一面,这是该地区的真正魅力所在。
课时14 拉丁美洲【考点点击】1.拉丁美洲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分布。
2.巴西的人口、城市和经济分布的特点。
【目标解读】1.了解拉丁美洲的自然地理概况,掌握巴西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掌握巴西的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特点,理解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练习】1.完善知识框图,感知学习要点。
2.读拉丁美洲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填注:大西洋、太平洋、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西印度群岛。
(2)用图例/////在恰当位置表示出巴拿马运河和麦哲伦海峡。
(3)将下列地理事物的代号填注在图上适当位置。
海、海湾、海峡:①墨西哥湾②加勒比海③德雷克海峡④佛罗里达海峡国家:A墨西哥、B巴西、C阿根廷D秘鲁、E哥伦比亚、F委内瑞拉G智利(4)拉丁美洲是指________以南的美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南美洲四个部分。
(5)美洲西海岸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从板块构造的观点看,该区域属_______________板块、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板块相互挤压碰撞的地带。
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受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的影响,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___带地区;其东部濒临大西洋,沿岸受________暖流、________暖流影响,地形以________和低矮的高原为主,湿润空气能够深入内陆,所以降水较多,形成拉丁美洲_______________为主的气候特征。
(2)图中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地峡东部沿海的气候类型属于______气候,其形成不同于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和其分布相同,成因相似的还有非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部、澳大利亚的________________沿海地带。
(3)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特别狭长的原因是()A.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B.位于信风带的背风坡,降水稀少C.受沿岸寒流的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向北扩展D.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4.读拉丁美洲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
各种族特点
不同种族或文化背景的人具备各自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可能是因为历史、环境、传统或基因差异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点:
1. 亚洲人:通常被认为勤奋、有秩序、保守、注重教育、尊重长者、团体意识强等。
他们重视家庭和个人荣誉,并且常常为了和谐而避免冲突。
2. 欧洲人:他们通常注重个人的自由、权利和表达。
欧洲文化也对创新与发展持开放态度,他们尊重知识和文化,并追求平等和公正。
3. 非洲人:根据不同的文化组群,非洲人有着不同的特点。
但他们通常注重社区和友谊,对音乐和舞蹈有强烈的兴趣。
他们对祖先和传统文化保持敬畏之心,并且通常表现得非常包容和宽容。
4. 拉丁美洲人:热情、亲切、慷慨、感性是他们的通常标签。
他们非常注重人际关系,重视家庭和朋友,同时也喜欢沟通、娱乐和享受生活。
不同的种族和文化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和特点,但这些特点和差异并不能决定人们的命运和价值。
相反,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彼此的不同,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属于七大州之一,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因长期曾沦为拉丁语族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行的语言属拉丁语族,故被称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
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
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面积2070万平方公里。
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
就居民的语言而论,西班牙语占统治地位(巴西为葡萄牙语,海地为法语),由于本区都隶属拉丁语族(罗曼语族),因此美国以南的众多国家被称为拉丁美洲国家,这个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共有33个国家及若干未独立地区。
拉丁美洲原是印第安人劳动生息的地方。
自1492年西班牙、葡萄牙的冒险家踏上拉丁美洲以后,很快就全部沦为这两个国家的地。
十六世纪末,英、法、荷等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去了西印度群岛的一些岛屿,南美洲大陆边缘和中美洲地峡的少数地区。
十九世纪初,西、葡的地方纷纷宣告独立。
近十多年,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圭亚那、巴哈马、格林纳达、苏里南、多米尼加联邦、圣卢西亚、圣文森特、格林纳丁斯、伯利兹、安提瓜和巴布达也先后摆脱英、荷的统治,宣告独立。
现有十多个受英、美、法、荷统治的地。
从西班牙和葡萄牙统治下获得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后来又受到美、英等国的控制和掠夺。
拉丁美洲全称:拉丁亚美利加洲。
由于本区都隶属拉丁语族,因此,美国以南的众多国家,被称为拉丁美洲国家,这个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地形复杂,墨西哥基本上是个草原,称墨西哥高原。
中美洲是个多山地区。
西印度群岛大都也以山地为主。
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耸立着安第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以东,平原和高原相间,自北而南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等。
拉丁美洲许多地区气候适宜。
雨水充足,土壤肥沃,农产丰富。
拉美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在世界地理中,拉丁美洲(拉美)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多样化的文化而备受关注。
作为高三地理学科的学生,了解拉美地区的地理知识是关键。
本文将对拉美高三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拉美地理概况拉美地理概况包括其位置、面积、人口规模等基本信息。
拉美地区位于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横跨赤道,南北纵深超过1万公里,东西横向超过7万公里。
总面积约为2.2亿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超过6亿。
二、拉美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拉美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多样而丰富。
其包括亚马逊雨林、安第斯山脉、巴西高原、亚马逊河、亚拉岛、巴西热带草原等特征。
拉美地区的自然灾害也比较多见,如地震、火山喷发和飓风等。
三、拉美地区的气候拉美地区的气候也是多样化的。
亚热带、热带和温带气候均有出现。
西雅图位于拉美北部太平洋沿岸,气候温和多雨;洛杉矶位于拉美西海岸,气候宜人而干燥;亚马逊地区气候湿热多雨。
这些气候特点对拉美地区的经济、农业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四、拉美地区的人口和人文地理拉美地区的人口分布不均衡,大部分人口集中于城市地区,尤其是首都和沿海地区。
由于历史和文化差异,拉美地区有着多样的民族和语言。
西班牙语是该地区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但也有其他语言如葡萄牙语和法语。
五、拉美地区的经济拉美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产和农产品等。
其经济主要以农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
巴西是拉美最大的农业和工业国家,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则以石油资源闻名。
此外,旅游业在拉美地区也非常重要。
六、拉美地区的环境挑战尽管拉美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但也面临着诸多环境挑战。
过度开发和污染对拉美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亚马逊雨林的砍伐和烧毁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下降,水资源的短缺也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活。
七、拉美地区的地缘政治拉美地区的地缘政治对其国家间关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同政治体制下的国家间存在着地缘政治的争端,不稳定的政治局势和社会问题给该地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