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宪法是与时俱进的,反映了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 ●(2)宪法的变化不宜频繁,因为它是我国的根 本大法,关系到国家稳定的大局。
P77 读读议议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二、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阅读教材P75“某县公安局设卡收费” ●提问:该县公安局在国道上的设卡收费的行为是 否合法?为什么?
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 的事,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不能做宪法 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二、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宪法的修改程序与意义: ●宪法的修改程序: ●由 全 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常 务 委 员 会 或 者 五 分 之 一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普通法律: ●由全国人大代表过半数通过。 ●宪法修改程序的意义: ●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 会健康发展。
宪法第●(483条)规维定护:中宪华法人的民尊共和严国,保妇女证在宪政法治的、经实济施、,文是化我、们社
会、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宪法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