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总论吴铁镛
- 格式:ppt
- 大小:538.00 KB
- 文档页数:7
内科学全本知识重点汇总说明:这本资料包括了内科学第9版绝大多数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学习重点,还有一些我自己做的记忆口诀,当然部分大家耳熟能详的口诀是我从老师那里听来的。
为了这一份总结,我坐在电脑前照着课本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花费了我两个多月的时间,眼睛干涩,手指酸软,实在是很不容易,希望能帮到大家,方便大家课后学习,查漏补缺,现上传,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发现什么问题也可以私聊或评论。
制作不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一、呼吸系统(一)总论艾滋病主要死因为肺部感染,特别是卡氏肺囊虫肺炎;肺循环特点:低压(为体循环的1/10),低阻,高容。
肺循环的动静脉为功能血管,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为气道和脏层胸膜的营养血管;医院获得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占优势,社区获得性肺炎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大肠杆菌感染脓痰有恶臭;肺阿米巴病呈咖啡样痰,肺吸虫病为果酱样痰;肺和脏层胸膜对痛觉不敏感,胸膜炎常在胸廓双侧下胸部,与咳嗽,呼吸有关;特发性肺纤维化可在双肺出现吸气相高调爆裂音(Velcro啰音);PET可以准确地对<1cm的肺部阴影及肺癌纵膈淋巴结有无转移进行鉴别;(二)上感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病原体为病毒;普通感冒:咽干、咳嗽、鼻后滴漏与病毒诱发的炎症介质导致的上呼吸道传入神经高敏状态有关。
过敏性鼻炎:连续喷嚏,脱离过敏原数分钟-2小时症状消失,鼻分泌物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伪麻黄碱为拟交感神经药,收缩血管,减轻鼻充血;流感: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明显;甲型流感常引起大流行,病情较重;抗病毒应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药为目前流感前景最好的一种、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无全身不良反应;离子通道M2阻滞药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副作用较多,癫痫症禁用;(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原体与上感类似(病毒为主)全身症状较轻,两肺可有散在干湿性啰音;鉴别:流感;全身症状较重,流行病史。
上感:一般无痰(咳出的才是痰),胸片正常;(四)肺炎最常见的肺炎为细菌性肺炎,金葡菌,铜绿,克雷伯可引起肺组织坏死形成空洞。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结肠病。
主要病变累计直肠、乙状结肠,也向大肠近端连续不问断地逐渐扩展遍及整个结肠和末端回肠。
青壮年多见。
病因迄今不完全清楚,专家、学者多认为与自身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感染和精神状态是其促发因索。
饮食失调,过度疲劳亦为本病复发的常见诱因。
临床通常依据病理经过、病情程度、病变部位和范围分型,按病程经过分为: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
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
按病变范围分型:直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左半结肠炎、右半结肠炎、区域性结肠炎和全结肠炎。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诊断鉴别诊断1 临床症状症状轻重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1.1 腹泻每日数次至数十次,甚至大便失禁,大便可为稀水样,黏液血便或完全血便,多伴有黏液。
5%左右的病人可有便秘。
1.2 腹痛为隐痛或左下腹绞痛。
轻型或病变间歇期可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
里急后重系直肠受累的结果。
1.3 便血新鲜血附着大便表面多为直肠受累,脓血便、黏液血便或全血便提示病变累及乙状结肠以上部位。
1.4 其他症状可有发热、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血沉快、水电解质紊乱,精神焦虑或神经衰弱等表现。
尚有食欲不振、腹胀、重症病人可伴恶心呕吐。
1.5 体征轻型甚至中型患者大多数无阳性体征,部分患者受累肠段可有轻度压痛。
有些患者可触及痉挛或肠壁增厚的乙状结肠。
直肠指检可能正常,或感觉黏膜肿胀,柔软光滑,肛管触痛,指套有血液附着。
重型或急性暴发型患者可有明显鼓肠,腹肌紧张,腹部压痛或反跳痛。
1.6 肠外表现关节炎发生率约为5%~10%;皮肤病变可有结节性红斑,多型性红斑、口疮性溃疡、坏疽性脓皮病等;眼病可有虹膜炎、葡萄膜炎、角膜炎等;溃疡性结肠炎还可伴有脂肪肝、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胆管周围炎、硬化性胆管炎等。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编号:1学时数:178其中见习学时:58学学分:10.0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本科一、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见习、毕业实习等不同阶段和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标:(一)掌握和熟悉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系统的内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在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使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医疗实践。
(二)在已学习诊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病史采取、体格检查等知识、方法和技能,做到病历书写合乎要求,同时学会有目的采用现代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技术,结合内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分析综合与逻辑推理的临床思想方法,作出全面诊断。
(三)在实习期间,通过临床实践提高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力。
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运用基础学科与内科学知识来分析,解决诊断及防治上的实际问题,又从临床实践来检验认识的正确性,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而充实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掌握内科常用的诊疗技术,结合本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五)对急、危、重病人有一定应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在内科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活动。
注意培养学生自学和讨论,亲自参加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救死扶伤的良好医德医风,重视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消化系统常见病问答
吴铁镛
【期刊名称】《中老年保健》
【年(卷),期】2010(000)010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原因有哪些。
?·用药不规范规范治疗是指多年来国际上取得共识的疗法。
目前国内不同医院、不同医生各有自己治疗的经验和药品的选用。
从网上看可有百种以上方法。
有些患者虽可取得近期疗效.但延长缓解期的愿望则难以实现。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吴铁镛
【作者单位】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
【相关文献】
1.消化系统常见病问答 [J], 吴铁镛
2.消化系统常见病问答 [J], 吴铁镛
3.消化系统常见病问答 [J], 吴铁镛
4.消化系统常见病问答 [J], 吴铁镛
5.消化系统常见病问答 [J], 吴铁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科学教学大纲前言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专业课,又是临床各专业的一门重要根底课。
通过学习内科学,要求学生了解各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治方面的新进展,熟悉每个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预防、预后的知识,掌握内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要点,治疗原那么,为培养学生独立处理内科疾病、内科急诊打下根底,也为今后培养成合格临床医师奠定扎实的专业根底。
本大纲教学是以讲课、自学、见习相结合的原那么进行。
讲课重点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原那么,要求讲深讲透。
除病因、病理、发病机制局部,提出要点,讲解难点外,以学生自学为主。
临床见习在老师指导下,床边采访病史,体检并书写病历,加深了解每个系统常见病的病症、体征,实验室检查等。
通过老师分析、组织讨论,做出诊断,培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
本大纲根据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叶任高、陆再英主编的内科学教材编写。
总教学时数为102学时,其中讲课84学时,临床见习18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篇绪论〔自学〕[目的要求]1.熟悉内科学的学习及诊断方法。
2.了解内科学的进展。
[自学内容]1.内科学的学习方法2.内科疾病的诊断3.内科学的进展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18学时〕第一章总论〔1学时〕[目的要求]1.熟悉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2.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诊断方法、进展[教学内容]1.概述2.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1〕呼吸系统的结构、防御功能和临床意义2〕肺的血供3.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1〕大气污染和吸烟2〕吸入性变应原增加3〕肺部感染病原学的变异及耐药性的增加4.诊断病史、病症与体征5.实验室和其它检查6.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展望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自学〕[目的要求]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自学内容]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2学时,肺脓肿1学时〕肺炎[目的要求]1.掌握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包括并发症)2.熟悉葡萄球菌肺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3.了解衣原体、病毒性、真菌性〔念珠菌和曲霉菌〕、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表现、X 线征象和治疗[教学内容]第—节肺炎概述1.肺炎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指出病因诊断的重要意义,细菌性肺炎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