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古镇嘉荫堂的建筑特色
- 格式:pdf
- 大小:428.21 KB
- 文档页数:2
苏州同里古镇简介
苏州同里古镇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一个古镇,位于苏州市西南部,距离苏州市中心约30公里。
同里古镇是苏州市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
同里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水乡风情。
它建立于北宋时期,有着超过1,000年的历史。
古镇内有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如古老的宅院、庙宇、园林等,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致和独特魅力。
同里古镇的建筑风格兼具江南水乡和苏州园林的特色,它的布局是典型的“一条街、一线河、一亩田”,河道蜿蜒穿过古镇,连接了各个景点和建筑。
镇内的街道两旁是精美的石桥、青瓦白墙的民居,整个古镇环境幽静、宜人。
同里古镇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这里孕育了许多文化名人,包括诗人陆游和文人邵雍等。
古镇内有多个著名的园林建筑,如同里古民居、同里古建筑艺术博览园等,都展示了苏州园林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在同里古镇,游客可以欣赏到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刺绣、剪纸、木雕等,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江南小吃和特色美食。
每年的同里古镇桃花节和水乡民俗会等活动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古镇的独特魅力。
总之,苏州同里古镇是一处充满历史文化底蕴和风景优美的古镇,它的建筑风格、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都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是中国江南地区不可错过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同里古镇的简介
摘要:
一、同里古镇概况
二、古镇景点介绍
1.退思园
2.古镇街道和石桥
3.五湖环绕和网状河流
4.同里古镇的著名景点:一园、两堂、三桥
正文:
同里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江南六大名镇之一。
古镇建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 多年历史,素有“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
同里古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面积约33 公顷,被同里、九里、叶泽、南星、庞山五湖所环抱,川字形的十五条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
古镇风景优美,家家临水,户户通舟。
在同里古镇中,最著名的景点莫过于“退思园”。
这座江南名园位于古镇中心,始建于清光绪年间。
退思园面积不大,却精巧地安排了各种园林景观,堪称园林艺术的瑰宝。
古镇的街道均沿河而筑,四十多座建造于各个朝代、风格各异的石桥,将其连成一体。
这些石桥见证了古镇的历史变迁,也为游客提供了观赏古镇风光的绝佳视角。
同里古镇的著名景点还有“一园、两堂、三桥”。
其中,“一园”即退思园;“两堂”指的是古镇中的两座著名祠堂,分别是嘉荫堂和崇本堂;“三桥”
则包括了古镇中最著名的三座石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
这些景点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充分体现了古镇的独特韵味。
总的来说,同里古镇是一个集水乡风情、古建筑艺术和园林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感受到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能品味到地道的江南美食。
江苏同里详细介绍同里简介同里,旧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为“铜里”,宋代,又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
同里隶属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畔,紧靠市府所在地,紧依上海、苏州、杭州中国南方三大著名城市,全镇总面积为133.15平方公里,人口5.5万。
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
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
镇区被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小岛串为一个整体。
镇外四面环水,八湖环抱(同里、九里、澄湖、沐庄、白砚、叶泽、南星、庞山湖),建筑依水而立,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她是江苏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
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已列为太湖十三大景区之一。
厚重历史同里人世代勤奋苦读,知书达理,教育发达,人文荟萃。
自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同里先后出状元一人,进士四十二人,文武举人九十三人。
古代著名里人有叶茵、徐纯夫、莫旦、邹益、梁时、何源、计成、王宠、朱鹤龄、沈桂芬、陆廉夫、袁龙、陈沂震、顾我錡、黄增康、黄增禄、任预等。
近世以来,著名里人有陈去病、金松岑、严宝礼、费巩、王绍鏊、蓝公武、冯新德、杨天骥、费以复、刘汝醴、范烟桥、金国宝、沈善炯、冯英子等。
倪瓒、顾瑛、韩奕、姚光孝、董其昌、殳丹生、沈德潜等也曾流寓同里。
正有如此之人,才会创造出如此厚重的文化。
主要景观及特色清丽古朴的同里小镇,水田肥沃,物丰富庶,人杰地灵,素有“东方小威尼斯”之誉。
《同里志》记载,五湖环境于外,一镇包涵于中。
镇中家家临水,户户通舟。
同里镇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水、桥多。
1、名人多。
自宋代至清末年间,先后出状元1名,进士42名,文武举人93人。
同里镇的著名人物有南宋诗人叶茵、明代画家王宠、清朝军机大臣桂芬、书画家陆廉夫,辛亥革命著名人物陈去病、著名教育家金松芩、文字家范烟桥、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王绍鏊、著名经济学家金国宝。
同里古镇景点介绍同里古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区,是一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
至今仍保存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貌,更有“吴江第一镇”之称。
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著称。
与周庄、甪直、乌镇一起被誉为江南的“四大古镇”。
东园、退思园、耕乐堂、崇本堂,水阁凉亭、走廊画舫,同里的每一处景观都蕴藏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崇本堂建筑华丽精巧,中厅屋顶四面是假山、人物、树木、走兽,清风徐来,十分惬意,尤其是它背后高耸的“三峰山”,可谓同里镇上的最高点。
北面小溪旁的草坪中,竖立着一尊杜丽娘的汉白玉雕像,她身着红衣,头梳环髻,侧首凝望,美目盼兮,让人回味无穷。
再往前行,就是当地的陈去病故居,故居内有不少杜氏先人生活、治学的遗迹,有进士匾、梅花桩等。
此外还有珍珠塔、长庆桥、高观桥、南湖秋月、百步三桥、高松乔木、慈孝里、退思园等。
宋元年间,同里曾出了一个状元,这就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
他的学识渊博,主要经历有:奉命赴江西赈灾,官费支取太湖民船;迎战金兵,击退日寇;考察教育,创办书院。
其墓在叶泽湖畔。
水乡自然风光优美,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建筑及群落;深厚的历史积淀使得同里古镇成为江南典型的民居古镇;而作为“文化遗产”的退思园是同里古镇的一个代表性景点,园林布局,独特精致。
花园主体坐北朝南,园林围绕中央主景楼房展开,各种建筑和景物都以适宜的曲尺形配置,园路都用假山石铺成,主次分明,曲折有致,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坐在水阁中欣赏园中美景,别有一番情趣。
除了悠久的历史外,同里的名人也是人才辈出,据统计,从明清到现代,同里共出过文武进士39人,举人40多人,尚书、侍郎等朝廷命官22人,真可谓人杰地灵。
有南宋爱国诗人范成大,清代数学家陆绎,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陈去病等。
有机会的话,你一定要到同里古镇来看一看,亲身体验一下,感受一下。
相信,那里的景色一定会令你留连忘返的。
中国四大园林之一,苏州园林的代表。
苏州同里古镇景点介绍
苏州同里古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是典型的江南古镇。
故宫有河,它取其四声韵,被
称为中国最美的四声古镇,以清爽的夏末诗韵著称于世,又称“四同古镇”。
同里古镇廊桥,街巷狭窄,古朴而不失风采;船灯映红,白鹭依依,水上楼彩搭景光彩夺目;石板街,横排油腻,恬淡朴雅,绿树点缀,特色浓郁。
同里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凤翔府以来,历经五代,由东汉
至明清时期,有过不同的政治水平。
庙宇众多,还保留着清朝风格的穹苍起伏,极具视觉
冲击;解放前城门、哨楼、圆楼,褒贬未清,尤显古朴雅致;中式广场,保存着明清建筑
余迹,细密有致,传统而庄严;镇元洞宇门,层石坊墙,小楼簷栋,细节处处可见,丰富
而朴实。
同里古镇更是一个宗教广场,其中有著名的观音庙、陈家大殿、月岗坊、珍宝观、祁
古堂、伽蓝寺等著名宗教建筑,这些古旧的宗教建筑宛若一幅活的历史画卷,展示着江南
古镇的独有氛围,令人赞叹不已。
同里古镇还有其他许多历史文化景点:它有苏州著名的古建筑——苏州大熊出没的老街,古老的文化底蕴,传承着中华文化的历史精髓;有乌鸦阁,著名的乌鸦塔,古满足坊,独具一格,充满江南水乡情调;有北郊沟渠,书院一带,寺塘百潭,以自然假山、景物等
景观打造,充满令人陶醉的画式风情;有古老的荷塘,陶湖,古雅的水景,耐人寻味,充
满幽静的景致。
要想体会到同里古镇的神韵,需要到现场亲自体验一番,它带给我们更多的历史情怀,让我们有机会感受到江南独有的韵味,体会古镇所传承的历史文化内涵。
同里古镇崇本堂的文化简介在历史的进程中,沧海一粟,过往了众多人文故事。
人和事都已消散在历史的洪流中,成为了日后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是,曾经见证一切的建筑,城宇,小桥,流水都保留至今。
同里古镇,就是见证了千年,现如今依旧留存的古城。
同里古镇建于宋代,文化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
同里古镇,几乎伴随了华夏文明。
处于素来富庶的江浙水乡,同里古镇的温婉和柔情,就是人人艳羡的“小桥,流水,人家”。
千年历史的古镇,只需要置身其中,莫名地,就会被吸引。
古色古香的建筑,熙熙攘攘的过客,吴侬软语的交谈,都让人有时光穿梭的幻觉。
同里古镇里大大小小的景点,也在述说着这里的文化传承史。
崇本堂的主人叫钱幼琴,同里人。
该堂虽不足一亩,建筑体量不大,但非常紧凑和精致,是同里古镇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
湖石花台和天竺和红枫相映成趣。
崇本堂以丰富多样的砖雕、木雕闻名于世,堂内处处可见雕刻,以戏剧故事、花卉食物和文化博古等题材,自正厅至内宅堂楼共三进,里面有木雕100多幅,内容各不相同,画面简洁明快,构图生动活泼,刀法圆转娴熟,令观赏者拍手叫绝。
正厅居中置六扇长窗,左右设半窗,长窗裙板上除刻有“花卉博古”图外,中间两扇长窗的裙板上,右面刻有象征宝贵平安的牡丹和瓶子,左面刻着寄意招财进宝的聚宝盆。
所有长短窗的腰板上则刻着全套《西厢记》的故事,从张生游殿到十里长亭送别,共有14幅之多。
正厅居中置六扇长窗,长窗裙板上除刻有“花卉博古”图外,中间两扇长窗的裙板上,右面刻有象征宝贵平安的牡丹和瓶子,左面刻着寄意招财进宝的聚宝盆。
所有长短窗的腰板上则刻着全套《西厢记》的故事,从张生游殿到十里长亭送别,共有14幅之多。
前楼底层长窗的腰板上刻着“红楼梦十二金钗图”,有“黛玉荷锄葬花”、“宝钗执扇扑蝶”、“湘云醉卧芍药”、“妙玉月下赏梅”、“元春奉命省亲”、“探春含泪远嫁”等,这些浅浮雕同样精工细作,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
同里古镇景点介绍位于浙江省永嘉县西部的同里古镇,是浙江省有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古镇。
从宁波机场可以乘坐计程车前往同里,也可以选择坐车前往,大约1小时车程。
同里古镇一共分为三大功能景区:水乡游憩景区、古建景观景区和文化休闲景区,并有上下古桥、古宅、小型湖泊等特色景点。
水乡游憩景区水乡游憩景区由上下古桥、太湖河、古建景观、礼堂景观等景点主要组成。
走进古镇,第一步就可以看到上下古桥,它是古镇特有的一道雄奇景观,两边是绵延的溪水,两岸是粉红建筑。
太湖河横贯古镇,是东西两岸的必经之路,这里有许多古式的小船,可以乘坐体验江水风情。
古建景观景区古建景观景区也是同里古镇的一大景观组成部分。
这里是古镇的古老核心区,历经沧桑的老古建筑将这里装点得更加古朴清幽,像把你带回了古代。
这里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古故事,比如河神桥、太和桥、狮子桥等,都是古镇精彩的景点之一。
文化休闲景区文化休闲景区也是同里古镇的一大景观组成部分。
这里是古镇的文化文脉所在,让来到这里的游客能够深刻理解古镇的精髓与内涵。
比如古宅,是这里历史名人的家园,是当地文化的象征,有许多古老的故事,让游客能够融入古代文明;或者小型湖泊,每年游客都非常多,是游玩同里古镇的必去景点,湖水清澈碧绿,古镇美景尽收眼底。
同里古镇是一个安静温暖、满足现代朝圣者重拾宁静的宝地,它曾经是李杜与李贺乘舟往还的古交通枢纽,也是汤显祖、李贺等文人墨客的历史文化名镇,它的景色安静古朴,溪水细流,犹如一幅幅用历史文化涂抹而成的古朴水墨画,让人看了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同里古镇不但有着诗意的景色,更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那里是一个梦境般的水乡,值得一去,尽情享受它带来的静谧与祥和。
苏州同里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苏州同里古镇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建于唐代,历史悠久。
以下是苏州同里古镇的一些旅游景点介绍:
1. 同里古镇博物馆:位于镇中心,是一座整合了博物馆、古建筑和文化展示的综合性文化场馆,以展示同里古镇历史、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
2. 惟楞书院:为明代书院遗址,是中国古代私立书院的典型代表之一。
书院内有古井、古树,还有一座古老的石桥。
3. 马家花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私家园林,始建于明代,后经多次扩建和修葺,占地面积约为10亩。
园内有精美的房屋、
庭院、假山和水景等,堪称江南古典园林的典范。
4. 肖公公祠:肖公公祠是纪念肖氏家族的祠庙,建于清代乾隆年间。
祠内供奉着肖氏先祖的神像和牌位,透露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5. 老街:同里古镇的老街保存着大量的明清古建筑,有传统的木质结构、青砖花砖装饰,深深地吸引着游客。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老的江南水乡风情。
6. 五凤桥:五凤桥是同里古镇的象征性建筑之一,桥上有五只巨大的石凤,形态各异,寓意着吉祥和和谐。
7. 石头城:位于同里古镇的西南角,是一座古老的石头城墙,由石块垒砌而成,保留至今。
这座城墙见证了镇上的历史演变,也是游客们探索古镇历史的好去处。
总体而言,苏州同里古镇以其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江南水乡风情吸引着众多游客。
游客们可以欣赏古老的建筑、品味美食、购买特色纪念品等,同时还能感受到古镇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
江苏同里详细介绍走进同里,走进她朗朗的天和古老的街市,走过那条川流不息的河水和青瓦白墙的沉寂,你会感觉到同里是美丽的,是富于诱惑的。
同里的美丽来自“小河穿市过,人家尽枕河”江南水乡独特的情趣。
同里的诱惑来自小镇上一家家粉墙篱窗的房屋,充满着幽谧的水乡气息。
同里的一切,无论是石桥窄巷,细砖旧瓦,幽深冷清的石板路,还是那古朴的民居,水道两岸的垂柳,巷中袅袅升起的炊烟,都是那么的淳美,淳美得犹如一首古诗,美得清幽,美得朗静,美得精巧,美得寂寞,更美得令人心醉。
同里,那是个令你永远不能忘怀的地方!同里,永远的梦里水乡!同里简介同里,旧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为“铜里”,宋代,又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
同里隶属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畔,紧靠市府所在地,紧依上海、苏州、杭州中国南方三大著名城市,全镇总面积为133.15平方公里,人口5.5万。
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
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
镇区被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小岛串为一个整体。
镇外四面环水,八湖环抱(同里、九里、澄湖、沐庄、白砚、叶泽、南星、庞山湖),建筑依水而立,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她是江苏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
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已列为太湖十三大景区之一。
厚重历史同里人世代勤奋苦读,知书达理,教育发达,人文荟萃。
自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同里先后出状元一人,进士四十二人,文武举人九十三人。
古代著名里人有叶茵、徐纯夫、莫旦、邹益、梁时、何源、计成、王宠、朱鹤龄、沈桂芬、陆廉夫、袁龙、陈沂震、顾我錡、黄增康、黄增禄、任预等。
近世以来,著名里人有陈去病、金松岑、严宝礼、费巩、王绍鏊、蓝公武、冯新德、杨天骥、费以复、刘汝醴、范烟桥、金国宝、沈善炯、冯英子等。
同里古镇风景区介绍同里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
这里保存着丰富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被誉为江南古镇的瑰宝。
游客来到同里古镇,可以领略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感受到古镇的韵味和历史的厚重。
同里古镇的建筑风格主要以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
这些建筑以红砖青瓦、木雕石刻为特色,展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建筑风格。
古镇内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宅,如吴氏宗祠、沈厅、扬帆楼等,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了解江南古代社会生活的窗口。
古镇内的古街巷是同里的一大特色,这里保持着传统的街巷布局,街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沿街而建的小商铺琳琅满目,出售着各种特色的商品。
步行在这条古街上,可以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人文气息。
古街巷内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店,如刺绣、木雕、剪纸等,游客可以观赏到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也可以购买到独特的纪念品。
同里古镇还有许多著名的园林景点,如同里古民居博物馆、同里古民居艺术馆、同里古民居展览馆等。
这些园林景点以古建筑为主题,通过展览和文物陈列,向游客展示了江南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文化。
游客可以参观这些园林景点,了解古代江南人民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
同里古镇还有一些独特的景点,如同里小学和同里书院。
同里小学是中国最早的小学之一,这里保存着古代教育的文物和历史资料,游客可以了解到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同里书院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学府,这里培养了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同里古镇还有一条著名的水运通道——同里运河,这条运河连接了古镇内的许多景点,游客可以选择坐船游览,欣赏沿岸的美景。
同里运河沿岸还有许多特色的餐馆和小吃摊,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江南美食,如苏州菜、苏式月饼等。
同里古镇还举办许多传统的节日和活动,如元宵节花灯展、端午节龙舟比赛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古镇的文化内涵,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同里古镇景区景点介绍同里古镇,位于江苏苏州,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有着“东方威尼斯”之称。
古镇以水多、桥多、文人雅士多而著称,又被誉为“江南水乡的明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同里古镇,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一、退思园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退思园。
作为江南四大名园之一,退思园是清朝官员任兰生被贬回乡后所建。
园名“退思”,意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
园内布局独特,充满了江南园林的精致与诗意。
二、三桥三桥指的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
这三座古桥位于古镇中心,跨越同一条小河,形成了一处独特的景观。
在同里,有“走三桥”的民俗,传说走过三桥可以消灾避难,祈求平安。
三、珍珠塔景区珍珠塔景区以陈御史府第为主体,包含了古戏台、孙氏宗祠、珍珠塔、天香书屋等多个景点。
其中,珍珠塔是同里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塔身镶嵌有许多珍珠,显得华贵非凡。
四、罗星洲罗星洲位于同里湖中央,是一处像小岛屿的地方。
洲上建有寺庙,供奉观音菩萨。
每到夜晚,寺庙灯火通明,与湖面上的倒影相互辉映,形成了一个绝美的画面。
五、嘉荫堂嘉荫堂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民居建筑,代表了同里古镇的民居建筑风格。
堂内布局规整,雕刻精美,充满了古朴而雅致的气息。
六、同里湖同里湖是同里古镇的眼睛,湖面宽广,水质清澈。
湖边种满了柳树,每到春天,柳絮飘飘,与湖水相映成趣。
湖上还有游船可供游客游览,是欣赏同里美景的好去处。
除了上述主要景点外,同里古镇还有许多小巷、古桥、老屋等值得一游的地方。
这里的每一条小巷都有故事,每一座古桥都有传说,每一栋老屋都有历史。
同里古镇不仅景美,而且食物也非常美味。
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苏州菜,如松鼠桂鱼、糖醋排骨等。
此外,还有各种小吃如小笼包、生煎馒头等,让人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同里古镇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美食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无论你是喜欢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历史,或是美食小吃,这里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来同里古镇,让你的旅行充满惊喜与收获。
同里古镇景点简介同里古镇,可真是个让人心动的地儿!一踏入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水乡泽国、烟雨朦胧的年代。
这里,每一处景致都透着那么一股子古色古香,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细细品味。
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里,两旁是斑驳的粉墙黛瓦,偶尔还能瞅见一两扇雕花木门半掩着,透出一抹柔和的灯光。
那灯光啊,就像是古镇的眼睛,温柔地注视着每一个过往的行人。
脚下的石板路,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变得光滑如镜,每一步都踏出了历史的回响。
说到同里古镇的景点,那可真不少。
首先得说说退思园,这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小巧而精致,每一处景致都透露着主人的匠心独运。
园子里有假山、有池塘、有亭台楼阁,还有那曲曲折折的长廊,走在上面,就像是走进了一幅流动的山水画。
尤其是那池塘里的荷花,到了夏天,开得那叫一个灿烂,粉粉嫩嫩的,让人看了就心生欢喜。
再来说说古镇的河街,那可是个热闹非凡的地方。
沿河两岸,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店,有卖手工艺品的,有卖特色小吃的,还有茶馆、客栈,应有尽有。
走在河街上,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还有偶尔传来的船夫摇橹的“欸乃”声,那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儿时的集市,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别忘了还有那座著名的三桥,它们可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三座桥形态各异,横跨在潺潺的河面上,像是三位老朋友,静静地诉说着古镇的故事。
走在桥上,看着桥下缓缓流淌的河水,还有水中倒映着的蓝天白云和两岸的风景,心情不由自主地就平静了下来。
老人们常说,走过三桥,就能一生平安,虽然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望,但每次走过,心里总是暖暖的。
当然,同里古镇的夜晚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当夜幕降临,古镇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家家户户都点亮了灯笼,把古镇装扮得如梦如幻。
走在夜色中,看着那些朦胧的灯光,听着远处传来的评弹声,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自己和这片古老的土地。
在同里古镇,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让人忘却了都市的喧嚣和忙碌。
这里的人们,生活节奏不快,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
同里古镇八大景点介绍1. 古镇隘垣:古镇隘垣位于里古镇南北轴线,是当地传统防御建筑。
由石砌隘垣及四周历代陈迹与景物而成,其中“拱环三陇”意味着“拱环至尊”的概念,表明当地的首领地位,也标志着当地的安全闭合状态。
2.闽汉大苑:闽汉大苑位于里古镇的西北角,由二维码月亮门和古代汉文化气息的闽汉大桥组成。
一座仿古宫殿,保留先前的一览中心、礼堂和客房,此外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塔,饰以众多精美壁画,浓浓的古风扑面而来,令人如梦如幻。
3. 闽台情深池:闽台情深池位于里古镇的主要区域,以“闽台情深”的人文关怀为主题,将水池饰以古代文化的特色及木雕的巧妙运用,形成一个精致的古代景致,而水池中的喷泉伴随奔腾的漪涟,还添了浪漫的氛围。
4. 荷花塘:荷花塘是里古镇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位于里古镇的正中心东侧,共十亩,呈半圆状,其湖面盛开着满月形状的美丽荷花,给里古镇带来浪漫情调,这里也活跃着许多游鱼,当太阳垂沉,荷花不绝于塘旁。
5. 路出宝殿:路出宝殿位于里古镇的西南角,由石砌建筑、纹饰的雕塑组成,依稀感受到古老祠堂的神韵。
殿内,每垛蓝色桌子上镶嵌着几枚珍贵的宝石,令人目不暇接,可见当时的兴盛规模。
6.浣花园:浣花园位于里古镇的西边,由一排排的古木长廊、高大的柱子与石砌基座组成。
此处最有特色的就是五色浣布,这里可以看到当时古老佩若拉劳文化,同时观赏到大量花木树立,令人风景如画。
7. 水龙公园:水龙公园位于里古镇的东边,以古老宋时期的建筑风格为原型,整个建筑犹如一座古老宫殿,四周环绕着池水及小橋,园中最着名的当属水龙阵池,由九根石龙铺砌成的池水中央,看起来极为具有景观感,也景气活跃里古镇平添几分风景。
8.钟山宫:钟山宫位于里古镇的正中心,里面最有特色的当属芙蓉镣铛,殿内层层叠叠,精雕细琢,金碧辉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殿前芙蓉镣铛,一篇将元曲书静思之乐精深绝伦。
宫殿的屋檐线外、壁画内,都加入了很多古韵,充盈着磅礴的历史气息。
同里古镇景点介绍
同里古镇位于福建省永安市,也称“福建第一古镇”,自18世纪中叶以来,一直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至今仍延续着浓厚的传统,是中国最重要的外藩古镇之一。
此外,它在南宋时期被称为“福建名城”,如今是一个具有浓郁历史底蕴的文化名城。
同里古镇是以完整的客家历史文化为特色,有着浓郁的民俗风情,因而受到了国内外旅游者和文化爱好者的青睐。
在古镇内,可以看到古今风格多样的客家建筑,从迎宾大门到传统的檐角,从古老的宅基庙到修建的街道,都充满了客家文化的历史底蕴及民族特色。
同里古镇有一些景点值得一游,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八大阁,这是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同里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拥有着百余年的历史。
在古镇内,还有许多客家传统文化的景点,如梅花镇、古早夜总会、客家宗祠、客家传统民居、客家文化园等。
其中,梅花镇是同里古镇具有文化特色的景点,每年中国春节传统活动热闹非凡,客家传统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亲临古镇,让人尽收特有客家民俗风情,留下美丽的回忆。
此外,同里古镇还有一处独特的景观“丝绸之路”,它是两客家
祖先的物证,也是古代客家发展的历史记录。
古镇内的建筑也颇具特色,如黑格子窗和宽敞的古街道等,都展示着客家文化,让人流连忘返。
同里古镇拥有众多有名的客家美食,如蜜汁鸡、猫屎豆腐、客家火锅、客家等,都是客家美食的代表美味。
总之,同里古镇是一处客家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多处景点、美食等可供游客参观,是中国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外藩古镇之一。
它不仅让人留下美好的回忆,而且更是一处客家人文特色的活化古镇。
同里古镇嘉荫堂简介
同里古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位于苏州吴江区的同里镇。
古镇依水而建,因水而兴。
从空中鸟瞰古镇,古镇犹如一只展翅
欲飞的凤凰,所以有“东方威尼斯”之美称。
古镇与周庄、乌镇、同里并称“江南四大名镇”。
嘉荫堂是清代著名理学家、文学家顾炎武的故居,是同里古
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同里古镇的中心位置,建有一座建于清
光绪年间的三进穿堂式庭院,整座院落坐北朝南,占地面积
1200平方米。
三进穿堂门的正面是一座高大的照壁,照壁中间雕刻着一尊
形态各异的石狮,两侧分别雕刻着一对威武雄壮的麒麟,它们与
照壁间的石狮子一起为顾炎武创造了一个幽雅、宁静、舒适和谐、安祥的读书环境。
穿过照壁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
大的门楼式建筑——“嘉荫堂”。
门楼两旁有两个方形小庭院,
进门便是一个宽大的天井。
天井正中有一个宽约三米多、长约百
余米的长方形平台,平台两侧各有一条长长的石阶。
从平台往下
看去,整个庭院宽敞而又幽雅。
—— 1 —1 —。
国庆节江苏苏州景点推荐181、关键信息推荐景点:拙政园景点特色:以水为中心,萦绕错落有致的假山及精致的庭院建筑,花木并茂,充满诗情画意。
推荐景点:虎丘山景点特色: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
推荐景点:周庄古镇景点特色:江南水乡古镇的代表,具有独特的水乡风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推荐景点:同里古镇景点特色:家家临水,户户通舟,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
推荐景点:狮子林景点特色:以假山著称,园内石峰林立,形状各异,犹如狮子起舞。
推荐景点:寒山寺景点特色:寺内古迹众多,钟声悠扬,是著名的祈福胜地。
推荐景点:留园景点特色:建筑艺术精湛,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
推荐景点:山塘街景点特色: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沿途有众多古建筑和特色店铺。
推荐景点:苏州博物馆景点特色: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建筑风格,馆内藏品丰富,展示了苏州的历史文化。
11 拙政园拙政园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全园以水为中心,萦绕错落有致的假山及精致的庭院建筑,花木并茂,充满诗情画意。
国庆期间,拙政园会布置各种花卉景观,增添节日氛围。
游客可以漫步其中,欣赏园林的美景,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趣。
111 游览路线东部:兰雪堂、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等。
中部: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见山楼等。
西部:卅六鸳鸯馆、与谁同坐轩、倒影楼、波形廊等。
112 注意事项提前预订门票,避免高峰时段的拥堵。
遵守园内的规定,不随意破坏文物和植被。
12 虎丘山虎丘山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
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
虎丘山的标志性建筑是云岩寺塔,它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朴雄奇。
此外,还有剑池、千人石等著名景点。
国庆期间,虎丘山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古装表演、诗词朗诵等。
121 游玩攻略早上登山,空气清新,景色宜人。
138浅析同里古镇嘉荫堂的建筑特色 冯丹 贾东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摘 要:嘉荫堂为苏州市同里古镇区一座建造于民国年间的私家宅第,占地1065平方米,共四进32间,通过因地制宜的处理使其空间布局紧凑不失疏朗,整个宅第尤其以其精美的石质及木质雕刻而富于美名。
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五日吴江市人民政府公布嘉荫堂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嘉荫堂;同里;建筑特色;石雕;木雕
来到同里古镇嘉荫堂,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安静,而这种静是刻骨铭心的,她可以让一颗烦躁不安的心慢慢的平静下来……
1 概述
嘉荫堂,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古镇保护区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民国十一年间(1922 年),旧称柳宅,有四进 32 间,占地 1065 平方米。
门窗梁栋皆雕刻精美,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宅主为柳炳南,北厍人,先于芦墟开设油坊,而后发迹后迁于同里营建宅第。
营建嘉荫堂共耗白银两万两,宅主柳炳南与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柳亚子先生曾在此宅居住。
2 历史沿革
从 1993 年 6 月
至 1996 年 9 月,相
关部门对房屋进行了
修葺,修复费用大
约 168 万元左右,主
要修缮的部分包括门
厅、大厅、衍庆楼
(内宅堂楼)、“厚
道传家”门楼;重建
的部分包括水秀阁、
西大门;新建的部分
包括曲廊、庭院、灶
间、走廊等等。
3 现今使用情况
现已经成为同里
古镇保护区旅游八大
经典景点之一,每日
有千名游客游览参观
书香门第的嘉荫堂,
节假日有上万名游客
前来游玩。
图 1 嘉荫
堂总平面图
4 平面特色
嘉荫堂宅第布局前为厅,中为园,后为楼(见图1)。
前门临街,后门滂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并且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古建筑。
5 建筑特色
嘉荫堂的正门采用江南式的水磨青砖石库门式的墙门,现在由于游览路线的规定,为了方便收票及游客参观,嘉荫堂的宅第正门已经成为了整个嘉荫堂游览路线的最后一环,而后门则成为了嘉荫堂游览路线的第一站。
嘉荫堂正门墙面所用原料比较细腻,所以能使其墙面更显得整洁光亮。
虽未登堂入室,却已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进入门厅,穿过天井抬起头来看,只见两端屋脊中央呈现鸡头状,一说是这是有地位人家才能造的哺鸡脊,哺鸡传说是神鸟,可以喷水,用于灭火,在两端还建有高高的马头墙,即古代的防火墙,若邻居家着火,自家既有防火墙挡住火势蔓延,又有神鸟喷水灭火,所以这既是防火措施,又显示了身份。
另一说两端屋脊中央为雕刻极其精美的“松鹤长春”砖雕。
松鹤长春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松树与鹤”是俱为常见之物,但是在古人的观念里,则各具神异禀赋。
松称“百木之长”,鹤则称“百羽之宗”,其来历据说有二:一部分乃精气化生,七岁小变,十六岁大变,一百六十岁变止,一千六百定形,可供仙人坐骑。
另一部分,是凡人登仙后所化。
服松脂可登仙,登仙后可化鹤,遂有“千岁之鹤依千年之松”的说法,将松与鹤联系起来。
如《神境记》载,瑞图《松鹤长春》即据此而来,除用为向高龄夫妇祝颂双双长寿外,也泛作飞升登仙的象征(见图2)。
而正脊中心则是“福、寿、禄”三星跃居其中心,额首微笑,似乎正在欢迎来自远方的朋友一般。
福、禄、寿在民间流传为天上三吉星。
福,怀抱婴儿表示五福临门;禄,手捧如意寓意高官厚禄;寿,手捧寿桃意为长命百岁。
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生意长虹、福孙满堂、长命百岁的寓意(见图3)。
图2屋脊中央为“松鹤长春”石雕图3正厅正脊中心的“福禄寿”石雕
(下转第141
页)
141
计要求中加入了一点,要求在停砌时最高一皮砖上以一皮浮砖压顶,第二天继续砌筑时再将浮砖取走,我们称此工法为“压顶浮砖”。
5 墙体保温材料的前景分析
提高现有保温材料的产品性能、改进生产技术和降低生产成本。
针对各种保温材料生产和使用中的问题加以改进和提高,如硅酸钙保温材料向超轻质全憎水方向发展;纤维素绝热制品向解决阻燃剂硼酸盐的渗透问题强度方向发展,以及提高各种保温材料使用寿命,从而节约原材料及生产的能源。
研制多功能复合保温材料,提高产品的保温效率和应用面。
目前使用的保温材料在应用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硅酸钙的含湿气状态下,易存在腐蚀性的氧化钙,不易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玻璃纤维易吸收水分,不适低温环境,也不适于 54℃ 以上的温度环境。
6 结 语
综上所述,新型墙体保温材料对建筑技术产生巨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对建筑工程中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施工技术的优劣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起着直接影响作用,所以在实际的工程中,我们要合理运用保温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真正发挥保温材料在施工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康永,柴海涛.外墙保温与建筑节能[J].上海建材,2010,6.
[2]王超,原伟.加强建筑外墙涂料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工程质量.2002,4.
[3]齐国才.建筑物外挂式聚苯板保温措施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节能环保,2006.
嘉荫堂的主建筑,也就是正厅,该厅非常著名,因梁头掉木仿,是仿明朝结构,按照明代官员帽子上的帽翅而设计,所以俗称“纱帽厅”。
“纱帽厅”名字的由来在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主人柳炳南是个官迷,本想进京赶考,适逢改朝换代之时,进入民国期间就已经取消了科举制度,无法求得功名,所以不得不返回家中,用重金聘用名匠,把正厅屋梁棹木雕成官帽帽翅的样子,以表做官的用心程度。
据统计,整个厅内共有三十六对帽翅,形态各异,大小不一。
整座纱帽厅肃穆庄重,高大宽敞。
大厅内到处雕刻着精美图案,五架梁两侧刻有“八骏图”,梁两端刻有“风寒牡丹”,梁底则刻有“称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图案。
就连拳头大小的一块“峰头’,也刻上了寓意“连生贵子”的莲蓬,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更为罕见的是,纱帽翅(即棹木)上也刻上了(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八幅形象逼真、呼之欲出的图画,让人不由拍案叫奇。
如今这组木雕已经被《中国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不得不说纱帽厅内处处是珍宝,艺术造诣极其深刻(见图4)。
前轩双步梁梁头棹木上刻有人物图案八幅,山雾云上则刻有“双鹤”图案六幅,长窗裙板上刻有“春兰”、“秋菊”、“冬梅”、“夏荷”等多种花卉图案十八幅。
图 4:纱帽翅、梁上的精美木雕
走出纱帽厅,便是嘉荫堂正厅与内宅堂楼间的庭院,此庭院是前庭于后庭的过渡,是整修后的嘉荫堂,为了扩大游览空间而改建的。
庭院西侧建有三曲游廊,由曲廊使前厅和后楼前后贯通,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之余,又给古朴典雅的嘉荫堂添上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见图 5);庭院东侧粉墙下,叠置湖石假山堆成简洁明快的花台,并在其中种植以名贵花木,漫步其中,清新典雅,超凡脱俗,具有引人入胜之妙感。
:庭院和曲廊 :精美的门楼浮雕穿过庭院便是衍庆楼,衍庆楼即内宅堂楼。
衍庆楼坐北朝南,有五楼五底两厢房,并立一座砖砌门楼,而这座传奇门楼就是宅院建筑的精华所在,可见门楼上枋刻有“暗八仙”浅浮雕,下枋一块玉石中心刻有“福禄寿”三星的深浮雕,字牌上刻着“厚道传家”四个大字,雕工精美,保存完整,实属罕见(见图6)。
而楼厅底层大梁梁头棹木上,则刻有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彩衣戏亲”、“埋儿得金”等图案八幅,其轩作菱状,较为罕见。
移步衍庆楼内,一幅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名人轶事木雕,观者无不为之倾倒。
位于衍庆楼西北角还有一座“水秀阁”,小阁临水而筑,小巧玲珑,精巧雅致,登阁向东远眺,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画卷展现在众人眼前,令人称赞不已。
置身其中,近可闻风声、水声、鸟叫声,凭楼俯视,树影婆娑,细水涓涓,远可观小桥驳岸,老树苍翠,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6 绿化
嘉荫堂各个庭院内叠湖石花坛,种植有罗汉松、含笑、桂花、广玉兰、红枫、天竹等植物,别有一番景色。
7 小结
嘉荫堂虽然外观并不起眼,但宅内建筑精细,木雕数量之多,内容之广,为江南园林所罕见。
参考文献:
[1] 周昊. 从同里看江南古镇保护与发展模式[J].工业建筑, 2007(4):103-105
[2] 阮仪三,邵甬. 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J].城市规划汇刊,2002( 1): 1-4 [3] 同里镇官网[4] 同里镇志
[5] 吴江市同里镇人民政府文件:关于同里古镇保护的规划及措施。
同政[1995]69 号
图5:庭庭院和院和曲曲廊廊图:6精美精美的门门的楼浮楼浮雕
(上接第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