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水稻除草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3.24 KB
- 文档页数:1
稻田杂草科学防除技术稻田杂草分为三类,稗草、千金子、碎米知风草、杂草稻等禾本科杂草,鸭舌草、野慈姑、节节菜等阔叶杂草和异型莎草、萤蔺等莎草科杂草,水稻每年遭受草害达200多万公顷,约占种植面积的88.2%。
水稻田杂草防除要立足早期治理、综合防除策略,积极推广生态控草技术,采用“封杀结合”的化学除草模式,降低除草剂使用量,延缓抗药性杂草的发生与危害。
一、非化学控草技术1.种子精选。
通过对稻种调进、调出检疫,查出稻种中是否夹带了稗草等抗药性杂草的种子,经过筛、风扬、水选等措施,汰除杂草种子,控制杂草的远距离传播与危害。
2.农艺措施。
通过深翻平整地、水层管理、肥水壮苗、水旱轮作、轮作换茬等措施来保持水稻良好的生态条件,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对杂草的竞争力。
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可人工拔除杂草,避免新一代杂草种子侵染田间。
3.物理措施。
采取拦截灌溉水流携带的杂草种子、捞取田间水面漂浮的杂草种子、清除田埂上周围的杂草等措施,逐渐耗竭土壤杂草种子库,最大程度降低农田杂草的发生规模。
4.生物措施。
在水稻抽穗前,人工放鸭、养鱼,任其取食株、行间杂草幼芽,降低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密度,减少杂草的发生基数。
二、合理使用化学除草剂水稻种植方式多样,目前主要有机插秧、直播稻、人工移栽和抛秧等方式。
稻田杂草的发生一般是在播、栽、抛后10天(秧田一般5-7天)左右出现第一个杂草出苗高峰,20天左右出现第二个出草高峰。
1.移栽(机插)田。
移栽(机插)推荐“一封一杀”的控草模式。
在插前1-2天或插5-7天采用丙·苄、苯噻·苄等药剂封闭。
在移栽(机插)前施药,防除杂草幼芽,封闭除草,选用噁草酮、丙炔噁草酮均匀喷雾,在水田整平后,喷雾(泼浇)或撒药土,并保水3天以上,待泥浆沉实后移栽(机插)秧苗。
移栽(机插)后前期施药,在移栽(机插)后1-4天,防除早期萌发杂草,选用双唑草腈药土;移栽(机插)后5-7天,防除稗草、千金子、和莎草及阔叶草,选用嘧肟·氰氟草,或丙嗪嘧磺隆茎叶喷雾。
浅谈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要点陆开峰(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镇人民政府,江苏张家港215633)黼耍]本姒产地环境要求、农田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有机水稻高产栽培教书戋占’。
供键词]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而且使农业成本上升,生态环境恶化,农作物品质下降,甚至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有胡水稻是指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间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也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种植出来的水稻。
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市场和人们的青睐。
笔者结合多年有胡水稻栽培经验,概况了其主要技术要点:1合理选择基地为7er f呆m块符合有机稻生产基本条件,必须选择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排灌方便、土层较厚、有初质含量高、空气清鲜、水质纯净的田块进行生产。
因此,在选择地块时,要求土壤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 B l5618—1995一级标准,空气符合国家空气环境一级质量标准,水质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 B5084—92三级标准。
综合考虑以下方面:1)有青吉的灌溉水源;2)土壤背景状况较好,没有化肥、农药、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历史;3)地块离交通要道应有200m以上的距离,以没有明显的尘土污染为界,另外与常规生产的稻田要有明显的隔离带。
2培育壮秧21处理种子首先,将晾晒的种子倒入浓度为把鲜鸡蛋放入泥水中能漂出大手指盖形状即可的黄泥水中去除秕粒草籽等、捞出好籽清洗净。
在阳光下晒种3.4天杀死种子表面病菌,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然后,用1%石灰水浸种5~7天防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病害。
注意浸种用的石灰水必须用生石灰兑成,石灰水水面要高出种面15厘米,浸种时不要搅动石灰水水面,防止阳光直射影响防治效果。
最后,采用种子苗朽肖毒机,将种子放入恒定53℃水中提温消毒半个小时。
22适期正确播种一般由计划移栽日期减掉秧龄期,即为播种日期。
水稻田除草剂使用方法1.按照田地类型选择除草剂:水稻田除草剂根据对杂草的控制效果、用药方式和作物安全性等特点,分为前、中、后期草害杂草防控等不同类型。
根据不同的田地类型选择相应的除草剂,以提高防除效果。
2.选用合适的除草剂品种:水稻田除草剂按照有机磷、光氧化草酮、三嗪、吡唑酮、乙草胺等不同的活性草药成分进行分类。
根据田间效果、草种控制范围和作物安全性等特点,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品种,以确保除草效果和水稻产量。
3.预先整地:在使用除草剂之前,需要对水稻田进行预先整地。
通过犁田、耙地等手段,彻底翻松土层,使除草剂能够更好地渗透到土壤中,并且杂草的根系可以被完整地除去。
4.控制施药时间:水稻田除草剂的施药时间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最适宜的施药时间是水稻拔节-抽穗阶段。
此时杂草生长较旺盛,施药后可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同时,要避免在气温过高或过低的时候进行喷药,以免对水稻产生伤害。
5.合理控制用药量:除草剂的用药量对防治效果和作物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用药量过低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用药量过高则容易对水稻产生伤害。
根据种植面积、生长情况和草种控制范围等因素,合理控制用药量。
6.喷雾施药:水稻田除草剂一般采用喷雾施药的方式。
选用适合的喷洒设备,确保草药能够均匀、充分地覆盖到水稻田里的每一个部位。
喷雾施药时要注意保持喷嘴与地面的距离,以及喷雾的角度和力度,避免产生过多的飘浮药雾。
7.善后处理:施药完毕后,要注意喷雾设备的清洗和储存。
清洗时应使用清水进行冲洗,避免残留的除草剂对下次施药产生影响。
将喷雾设备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储存,以防止设备受潮或发生堵塞。
8.注意作物安全:使用水稻田除草剂时,要注意保护水稻作物的安全。
在施药过程中,尽量避免直接喷洒到水稻的叶片上,以免对作物产生毒害。
同时,喷药后要及时灌水或洒水,以帮助除草剂更好地渗透到土壤中。
9.注意安全操作:在使用水稻田除草剂时,要注意个人安全。
使用除草剂时,应佩戴防护手套、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接触到除草剂。
水稻田莎科杂草防除方法水稻田莎科杂草是指在水稻田中常见的一类杂草,它们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正确的防除方法对于保护水稻作物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防除水稻田莎科杂草的方法。
一、物理防除物理防除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来清除杂草,常见的物理防除方法有锄草、拔草和覆膜等。
锄草是指利用锄头等工具将杂草连根拔起,从而阻断其生长。
拔草则是通过手工将杂草逐株拔除,确保水稻田中没有杂草。
覆膜是指在水稻田中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阻止杂草的生长。
二、化学防除化学防除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控制水稻田莎科杂草的生长。
常见的化学防除方法是喷洒除草剂。
除草剂是一种能够杀死或抑制杂草生长的药剂,可以通过喷洒的方式将其施用到水稻田中。
但是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要选择适合水稻田使用的除草剂,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以避免对水稻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三、生物防除生物防除是指利用天敌或其他生物控制杂草的生长。
常见的生物防除方法有使用天敌昆虫和微生物等。
例如,可以引入一些食草性昆虫,让其吃掉水稻田中的杂草,从而达到控制杂草生长的目的。
此外,一些微生物也具有抑制杂草生长的能力,可以通过施用含有这些微生物的有机肥料来防除水稻田莎科杂草。
四、机械防除机械防除是指利用机械设备来清除杂草。
常见的机械防除方法有旋耕、刨草和插秧等。
旋耕是指利用旋耕机等设备将杂草连根拔起,同时翻土松土,从而阻断杂草生长。
刨草是指使用刨草机等设备将杂草刨除,确保水稻田中干净整洁。
插秧则是通过机械设备将水稻幼苗插入土壤中,覆盖住杂草,从而避免杂草生长。
防除水稻田莎科杂草的方法有物理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除和机械防除等多种。
在选择防除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杂草种类、水稻生长阶段、环境条件等,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进行防除。
同时,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安全使用,遵循使用说明,以免对水稻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除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田莎科杂草的生长,保护水稻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
水稻除草“五要五不要”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化学除草成为水稻大田除草的主要措施,虽省工、省时、高效率,如果方法不当,不但起不到除草效果还会造成药害。
水稻大田除草既要达到理想效果又要环保安全,要做到“五要五不要”。
一、要田平浅水,不要高低不平。
梨耙时要把田耙平,不能高低幅度过大,避免栽秧后田块有的干水,有的深水,施药时药液高处向低处渗透,低凹地方浓度过大,产生药害,高处没效果。
二、要施后10天内保持寸水,不要干水或水过深。
施后干水,除草剂不能有效的分解扩散,水过深,药会大量附着在秧叶上,造成烧叶。
三、要严格按规定用量施用,不要随意增减。
目前推广的新除草剂,用量少,药效强,低于规定用量,效果差,高于规定用量易产生药害,导致出钱买灾害。
四、要露水干后施药,不要带露水撒药。
现在使用的除草剂不用拌沙或肥料,直接撒施,露水不干,会大量悬浮在秧叶上,不能有效的落入田中,达不到好的除草效果,还可能造成药害。
五、要空药瓶或盒带离田间,不要乱丢。
药用完后的瓶或盒,要带走放入垃圾箱内,集中处理,不要随便扔在田头、沟内,减少有机氯的危害和水污染。
有机水稻种植技术
有机水稻种植技术是一种无化学农药、无化学肥料的种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改良:选择适合水稻生长的土壤,并进行土壤改良,例如添加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和保水性。
2. 种植适宜品种:选择适合有机种植的水稻品种,如抗病虫害、适应性好的品种。
同时,培育适应有机种植环境的品种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3. 生态农药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捕食者等生物控制水稻病虫害。
例如引入天敌昆虫来控制稻虫、螫虫等有害虫害。
4. 轮作伴作:采用水稻与其他作物的轮作伴作,利用不同植物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减少病虫害和土壤退化等问题。
5. 有机肥料施用:使用有机肥料,如农家肥、腐熟堆肥、绿肥等,补充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质量。
同时,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保证水稻的有机认证。
6. 水稻间作:水稻与杂草的间作,可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的工作量。
同时,杂草还可以起到保持土壤湿度、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7. 合理灌溉:根据水稻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采
取合理的灌溉措施,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提高水稻产量。
综上所述,有机水稻种植技术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选择适宜品种、生态农药防治、轮作伴作、有机肥料施用、水稻间作和合理灌溉等措施,可实现无化学农药、无化学肥料的种植方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研究与探讨Y 702018年8月·下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探究夏文杰(汉寿县崔家桥镇人民政府,湖南 常德 415900)摘 要 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防治病害也是一个决定农作物产量的重大因素,而合理的利用各个农作物需求和时节来实施各种的措施就是关键。
病虫草害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关键词 有机水稻;害虫草害;防治1 引言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个水稻田生产环境的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滋生但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以此来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此外,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择抗病品种,增施腐熟有机肥等措施培育壮秧,在水稻生长季节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以及合理轮作倒茬等一系列措施来达到防治病虫草害的目的。
同时,还应尽量利用人工和物理等其他措施控制害虫,采用人工拔除杂草、杀虫灯诱杀害虫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2 疾病的预防水稻中存在多种病虫害,严重危害水稻的生长。
水稻病主要有稻瘟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恶苗病等。
农业管理上,可以通过加强栽培、合理的高密度植物、科学调节肥料水、在管理田地时,水稻种植苗和其他家禽混和养殖等措施,来提高植物耐受性,田间小气候,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利用适当的轮换种植减少病原体的数量,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3 水稻害虫生物防治的优点加强水稻害虫的生物防治,是捕获水稻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水稻害虫生物防治的作用生物防治方法是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代谢物来控制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它包括利用微生物控制作物病虫害、微生物防治害虫、天敌防治害虫、捕食者和蜘蛛害虫、有益脊椎动物昆虫等。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包含各种生物种群,这些种群通过食物链的关系联系起来,其中任何一种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他变化。
因此,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矛盾的关系,人为地创造条件,加强有益生物种群的数量,以抑制害虫种群,并获得控制作物害虫的效果。
有机水稻种植加工
作业规程
目录
一、有机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二、大米加工操作技术规程
三、防止有机生产、加工和经营过程中受禁用物质污染所采取的措施
四、防止有机产品与非有机产品混杂所采取的措施
五、产品检验规程
六、有机稻米收获及收货后运输、加工、贮藏规程
七、生产加工机械设备维修清洁及卫生管理规程
八、有机产品运输工具的维护、清洁规程
九、有机产品仓储设施的维护、清洁规程
十、加工厂卫生管理与有害生物控制规程
十一、有机堆肥制作规程
十二、有机种植、收获、存储、运输要求及计划
十三、病、虫、草、鼠害防治规程
十四、有机水稻种子获得计划
十五、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
十六、标签及生产批号的管理规程
十七、包装及包装物管理规程
十八、有机产品入、出库及保管规程
十九、员工福利及劳动保护规程
二十、向认证机构报告及接受监察的规程
二十一、有机产品可行性生产报告
二十二、基地管理人员对基地种植人员的有机知识培训服务规程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二十三、产品追踪管理规程
二十四、有机产品包装物检验规程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常用除草剂使用方法大全(四)常用除草剂使用方法大全(四)氟磺胺草醚适用作物:大豆田、果树、橡胶种植园、豆科作物地。
防除对象:苘麻、铁苋菜、反枝苋、豚草、鬼针草、田旋花、荠菜、藜、刺儿菜、鸭跖草、问荆、裂叶牵牛、卷茎蓼、马齿苋、龙葵、苣荬菜、苍耳。
使用方法:1、大豆苗后亩用商品量达125毫升,大豆叶面出现褐色斑点,再加大剂量生长点扭曲,一般7~10天恢复。
2、残效期较长,亩有效成分超过60克以上,第2年种敏感作物,如白菜、谷子、高粱、甜、玉米、小麦、亚麻等,均有不同程度药害。
大豆茬不耕翻即种玉米、高粱可能有轻度影响。
3、玉米套作大豆田和大豆与其他敏感途径的间作时,禁用。
三氟羧草醚适用作物:大豆、花生等。
防除对象:铁苋菜、马齿苋、鲤肠、曼陀罗、鸭跖草、龙葵、藜、蓼、苍耳、旋花科、茜草科、苘麻等及1~3叶期狗尾草和野高粱等。
使用方法:大豆1~3片复叶期,阔叶杂草基本出齐,株高5~10厘米(2~4叶期),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1、大豆3片复叶以后施药影响效果,并会加重药害。
2、不良环境,如干旱、水淹、肥料过多或土壤中含过多盐碱、霜冻,最高日温低于21℃或土温低于15℃时均不宜施用。
应避免在6小时之内下雨的情况下施药。
莠去津适用作物:玉米、高粱、甘蔗。
防除对象:马唐、稗草、狗尾草、莎草、看麦娘、蓼、藜等。
方法:1、玉米播后苗前:土壤有机质含量1%~2%时,播种后1~3天加水处理土表。
2、玉米4叶期,稗草2~3叶期:加水喷雾。
3、甘蔗:甘蔗下种后5~7天,禾本科草出土、阔叶草未出土时,加水喷雾。
注意事项:1、大豆、桃树、小麦、水稻等对莠去津敏感,不宜使用。
2、残效期较长,对后茬敏感作物,如小麦、大豆、水稻等有药害。
3、桃树对莠去津敏感,不能使用。
玉米套种豆类,亦不宜使用。
4、对下茬大豆、水稻、小麦、大麦、亚麻、烟草、马铃薯、甜菜、西瓜、南瓜、菜豆、豌豆、油菜、苜蓿、番茄、茄子、辣椒、白菜、萝卜、胡萝卜、卷心菜、黄瓜等均有药害。
二氯喹啉酸的除草剂特性、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二氯喹啉酸主要杀什么草1、除草剂特性:二氯喹啉酸是一种内吸传导型选择性苗后除草剂,主要通过稗草的根部吸收。
2、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稻田。
3、使用方法:水稻插秧田、直播田、秧田,在稗草1-7叶期时,每亩地使用27-52g的50%二氯喹啉酸或53-100ml的25%二氯喹啉酸兑水喷雾(直播田和秧田在秧苗2.5叶期后使用)。
一、二氯喹啉酸的除草剂特性、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1、除草剂特性二氯喹啉酸是一种有机杂环类,内吸传导型选择性苗后除草剂,主要通过稗草的根部吸收,也可以通过发芽的种子吸收,少量通过叶部吸收。
2、适用范围二氯喹啉酸主要适用于稻田。
3、使用方法(1)水稻插秧田,直播田,秧田,在稗草1-7叶期的时候(以2.5-3.5叶期为宜),每亩地使用27-52g的50%二氯喹啉酸或者是53-100ml的25%二氯喹啉酸兑水稀释喷雾。
但需要注意,直播田和秧田应当在秧苗2.5叶期后使用。
(2)水稻移栽后或直播田苗后、稗草3叶期前,每亩地使用26-30g的50%二氯喹啉酸或50-60ml的25%二氯喹啉酸+10g的10%吡嘧磺隆或15-17g的10%苄嘧磺隆兑水稀释喷雾,可以防除稗草、泽泻、慈姑、雨久花、鸭舌草、眼子菜、节节菜、萤蔺、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牛毛毡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
(3)水稻移栽后或直播田苗后、稗草3-8叶期时,每亩地使用35-53.3g的50%二氯喹啉酸或70-100ml的25%二氯喹啉酸+167-200ml 的48%灭草松或46%莎阔丹兑水稀释喷雾,可以防除稗草、泽泻、慈姑、眼子菜、鸭舌草、雨久花、节节菜、花蔺、牛毛毡、萤蔺、碎米莎草、异型莎草、扁秆藨草、日本藨草等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莎草科杂草。
(4)喷洒药物前,将田中的水排干,喷药后1-2天左右进水,保持3-5cm水层,保持5-7天左右。
二、二氯喹啉酸主要杀什么草1、二氯喹啉酸主要用于防除稗草,尤其是4-7叶期的高龄稗草,药效十分明显。
有机水稻除草方法
除草选择:选择人工除草、半机械除草、养鸭养鱼生态除草,禁用化学合成制剂除草。
1、重复整地法
于插秧前12~15天进行第一次整地,粗耕、细耕及把平同时完成,随即给予深水(5~10公分)灌溉,持续至插秧前三天,再进行第二次整地,即可完全防除杂草。
2、稻壳覆盖淹水法
于插秧前力求整地平整,插秧后秧苗挺直时,每公顷覆盖约4吨稻壳,并进行淹水处理,可防除大部分的杂草,再配合人工除草,即可有效防除杂草。
3、高温防除法
此法是利用未经腐熟的植物性有机质肥料施用到地面,应用土壤中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在湛水情况下土壤中残存氧气,使杂草种子无法获得足够能量发芽的原理,以抑制杂草的发生,但是本项防除法,必须配合高温(例如二期作初期),才有防治效果,一期作仅能达到初期抑制,长期则无防治效果。
来源:中国有机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