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自动控制系统维护》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2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大纲1闭塞概念及其分类。
2. 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两站间传递几个正信息?发送这些正信息的时机和条件?3. 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有几个自动发送的信息?是如何实现自动发送的?4•轨道电路补偿电容的作用。
5. ZPW-2000的频率参数:上下行载频、低频信息和频偏。
6•机车信号的作用?主体化机车信号?7•为什么要实行站内电码化?站内电码化的作用和分类?8•列控系统地车信息传递方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9•列控系统速度控制方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10•测速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11. 制动模式曲线计算需要哪些数据?12. CTCS分级情况如何?13. 空转、滑行校正处理。
14. CTCS-2级列控系统的总体要求。
15. CTCS-2级列控系统的组成。
16. CTCS-2级列控系统几种工作模式。
17. CTCS-2级列控系统地车信息怎样传输?闭塞方式怎样?速度控制方式怎样?18. 应答器地面设备是如何构成的?主要作用各是什么?19. 应答器怎样设置的?其天线作用距离多少?20. 有源应答器和无源应答器分别向机车传送哪些信息?21. 闭塞方式(站间闭塞:半自动闭塞、自动站间闭塞,自动闭塞: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虚拟闭塞和移动闭塞)与速度控制方式(阶梯式分级速度控制、曲线式分级速度控制和目标距离曲线模式)之间的关系。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大纲1闭塞概念及其分类。
闭塞:用信号或凭证,保证列车按照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运行的技术方法。
固定闭塞:固定闭塞的追踪目标点为前行列车所占用闭塞分区的始端,后行列车从最高速开始制动计算点为要求开始减速的闭塞分区的始端,这两个点是固定的,空间间隔的长度也是固定的,所以称为固定闭塞。
准移动闭塞:准移动闭塞的追踪目标点是前行列车所占用闭塞分区的始端,当然会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而后行列车从最高速开始制动的计算点是根据目标距离、目标速度及列车本身的性能计算的。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Automatic Control of Railway Signal课程编号:RTSI200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开课学期:第4学期学分:3.0学分学时:54(其中,讲课:45;实验:9)先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轨道交通信号基础适用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教材:杨扬编著。
《车站信号控制系统》,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开课学院:轨道交通学院一、课程性质《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是轨道交通通信与控制专业的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以铁路车站信号自动控制的现行控制系统为背景,建立起保证行车安全,提高效率过程中系统功能与联锁概念,教学内容包括车站信号控制技术基础、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和电气集中联锁系统,使学生理解车站信号中“联锁”的意义,以车站、信号、轨道电路、继电器、进路等专业基础知识作为铺垫,详细学习6502型电气集中继电联锁系统中选择组、执行组继电器电路的应用以及计算机联锁系统软件和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旨在为轨道交通专业学生奠定必要的专业知识。
本课程学习和理解具有一定难度,课程内容涉及大量电路分析知识,需关注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铁路车站信号控制的基础知识和列车或调车车列的进路控制过程及在各阶段需要完成的功能,使学生对车站信号控制系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课程目标2:掌握继电器逻辑电路基础知识及继电器电路的描述及分析方法,理解继电器电路设计与技巧,掌握安全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应用,熟悉掌握车站信号控制系统中的继电器集中联锁电路的逻辑结构及6502电气集中的联锁电路的重要工作原理。
课程目标3:掌握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工作原理,熟悉该系统结构和功能,理解计算机联锁系统可靠性和故障安全性理论知识,熟知目前典型的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应用情况,通过仿真系统进行作业操作及实验环节,以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闭塞概念及其分类。
2.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两站间传递几个正信息?发送这些正信息的时机和条件?3.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有几个自动发送的信息?是如何实现自动发送的?4.轨道电路补偿电容的作用。
5.ZPW-2000的频率参数:上下行载频、低频信息和频偏。
6.机车信号的作用?主体化机车信号?7.为什么要实行站内电码化?站内电码化的作用和分类?8.列控系统地车信息传递方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9.列控系统速度控制方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10.测速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11.制动模式曲线计算需要哪些数据?12.CTCS分级情况如何?13.空转、滑行校正处理。
14.CTCS-2级列控系统的总体要求。
15.CTCS-2级列控系统的组成。
16.CTCS-2级列控系统几种工作模式。
17.CTCS-2级列控系统地车信息怎样传输?闭塞方式怎样?速度控制方式怎样?18.应答器地面设备是如何构成的?主要作用各是什么?19.应答器怎样设置的?其天线作用距离多少?20.有源应答器和无源应答器分别向机车传送哪些信息?21.闭塞方式(站间闭塞:半自动闭塞、自动站间闭塞,自动闭塞: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虚拟闭塞和移动闭塞)与速度控制方式(阶梯式分级速度控制、曲线式分级速度控制和目标距离曲线模式)之间的关系。
1.闭塞概念及其分类。
闭塞:用信号或凭证,保证列车按照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运行的技术方法。
固定闭塞:固定闭塞的追踪目标点为前行列车所占用闭塞分区的始端,后行列车从最高速开始制动计算点为要求开始减速的闭塞分区的始端,这两个点是固定的,空间间隔的长度也是固定的,所以称为固定闭塞。
准移动闭塞:准移动闭塞的追踪目标点是前行列车所占用闭塞分区的始端,当然会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而后行列车从最高速开始制动的计算点是根据目标距离、目标速度及列车本身的性能计算的。
目标点相对固定,在同一闭塞分区内不依前行列车的走行而变化,而制动的起始点是随线路参数和列车本身性能不同而变化的。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维护》课程学习报告系别电信系专业班级铁道通信信号1302班学号姓名任课教师2015年12月《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维护》课程学习报告目录项目一 CTCS-0级车载设备的维护 (1)任务一机车信号的测试与检修 (1)一、机车信号系统构成 (1)二、主要技术指标 (15)三、机车信号记录器系统 (22)四、记录器地面数据处理系统及软件功能 (29)五、机车信号车载设备测试系统 (67)任务二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 (80)一、LKJ2000监控装置的认知 (81)二、LKJ2000型监控装置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 (88)系统结构如“LKJ2000/TAX2/TSC1连接关系图”所示 (88)任务三 TAX2型机车安全信息综合监测装置 (110)一、概述 (110)二、TAX2型机车安全信息综合监测装置基本配置及主要功能 (110)三、TAX2型机车安全信息综合监测装置的组成及原理 (111)项目二 CTCS级车载设备维护 (118)任务一 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的维护 (118)一、CTCS2-200H列控系统结构 (119)二、CTCS2-200H列控车载设备组成 (119)三、CTCS2-200H列控车载设备功能 (127)四、CTCS2-200H型车载列控系统接口 (131)五、人机界面(DMI) (132)六、CTCS2-200H列控车载设备维护 (153)项目三 CTCS3级车载设备的维护 (159)任务一 CTCS3级车载设备的维护 (159)一、CTCS3-300T列控车载体系结构 (159)二、CTCS3-300T车载设备组成 (160)三、CTCS3-300T车载设备功能 (162)四、车载设备接口 (171)五、车载控车原理(工作模式) (172)六、人机界面 (176)七、设备维护 (187)缩写词英汉对照 (196)课程报告题目姓名:班级:学号:一、课程内容介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由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组成,用于实现列车间隔控制和速度控制、保证行车安全和高速运行的自动控制系统。
《车站信号设备维护》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1:电气集中操作与使用学时:12学时
表一学习情境基本信息
表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2:选择组电路维护学时:30学时
表一学习情境基本信息
表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3:执行组电路维护
学时: 42学时
表一 学习情境基本信息
表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4:初识计算机联锁学时:10学时
表一学习情境基本信息
表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5:双机热备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学时:44学时
表一学习情境基本信息
表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6:三取二和二乘二取二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学时:10学时
表一学习情境基本信息
表二学习情境设计
三、“车站信号设备维护”课程考核评价
四、附录。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维护》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一门发展迅速、技术含量高,具有网络化、综合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系统的技术课程。
讲授机车信号车载设备;车站电码化的组成和工作原理;LKJ车载设备、CTCS-2级与CTCS-3级列控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应答器、车站列控、列控车载设备组成和工作原理。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化信号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广大信号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充分发挥现代化信号系统的作用。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机车信号车载设备的功能与原理,了解LKJ2000监控装置的原理,掌握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技术,了解CTCS-2 、CTCS-3级列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了解RBC技术原理,以及完成相应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本课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结构1、了解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分类;2、掌握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特点及基本结构;3、掌握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的基本结构及原理,能看懂电码化电路图;4、掌握CTCS2级列控系统基本概念、功能、技术要求及工作原理;5、了解CTCS3级列控系统基本概念和原理;6、了解无线闭塞RBC设备功能和原理;7、了解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的构成及特点;8、了解列控设备动态监测DMS系统构成与原理;三、课程教学内容(一)理论教学内容章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概述1. 了解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设备;2.了解ATP系统原理;:ATP的含义章机车信号车载设备1. 了解JT1-CZ机车信号系统;2. 了解JT1-CZ机车信号双路接收线圈;3. 掌握JT1-CZ机车信号机结构原理;4.掌握机车信号信息定义;5. 了解机车信号信息分配与使用;6.了解机车信号设备的维护。
:JT1-CZ机车信号车载设备章LKJ2000监控记录装置1. 了解LKJ2000监控记录装置系统概述;2. 掌握LKJ2000监控记录装置组成及工作原理;3. 掌握LKJ2000监控记录装置相关设备;4.了解LKJ2000监控记录装置系统维护。
动车组的自动控制系统维护与操作动车组(高速动车组)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铁路交通工具,其自动控制系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重点讨论动车组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维护和操作,以保障其正常的运行和安全性。
首先,动车组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列车控制系统、牵引/制动系统和车载信号系统。
这些系统通过电子、电气和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化的列车运行和控制。
为了确保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人员需要进行定期的系统检查和维护工作。
在维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硬件检查和维护:动车组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许多设备和组件,如传感器、伺服控制器和通信设备。
维护人员需要定期检查这些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更换或修复故障的部件。
此外,还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防尘处理,以提高其稳定性和寿命。
2. 软件升级和调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动车组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也需要进行升级和调试。
维护人员需要定期更新软件版本,以修复已知的漏洞和提高系统的性能。
在升级和调试过程中,需要谨慎操作,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数据备份和恢复:动车组的自动控制系统涉及大量的数据和参数设置。
为了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维护人员需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妥善保存备份数据。
同时,在需要恢复数据时,需要确保恢复过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除了系统的维护,动车组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操作也至关重要。
操作人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 系统启动和关闭:在每次列车出行前和返回后,操作人员需要进行系统的启动和关闭操作。
这包括检查系统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确认各个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并且在必要时进行故障诊断和修复。
2. 运行监控和控制: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监控和控制动车组的运行状态和行驶速度。
这包括实时监测车载信号系统的显示,跟踪列车的位置和速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牵引和制动操作。
3. 紧急处理和应急措施:在遇到紧急情况或故障时,操作人员需要迅速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大纲1.闭塞概念及其分类。
2.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两站间传递几个正信息?说明发送这些正信息的时机和条件?3.轨道电路工作原理及工作状态。
(参考PPT)4. 写出ZPW-2000的频率参数:上下行载频、低频信息和频偏。
5. 机车信号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主体化机车信号?6. 为什么要实行站内电码化?(PPT_4,47页,书140页)站内电码化就是在车站站内由相应的轨道电路转发或叠加机车信号的信息。
⑴站内轨道电路不能发送机车信号信息⑵电码化是防“冒进”的需要7. 列控系统信息传递方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书179-185,PPT_5,40-58页)列控系统车地间传输媒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有的列控系统仅用一种传输媒介,有的列控系统以一种为主,辅以其它方式:(一)点式设备1. 应答器方式2. 点式环线点式传递方式是在地面某些固定点,如闭塞分区分界点处,向车上传递信息,这种制式传递信息的量大。
点式传递信息方式的缺点是机车只有通过地面应答器点处才能得到列车运行前方的信息,这一信息将一直保持到通过下一个地面点。
后续列车接收到的地面信息不能随着前行列车的位置及时改变。
(二)轨道电路1.模拟轨道电路ZPW_2000A(UM)2.数字编码轨道电路利用轨道电路,通过机车上安装的传感器可以连续的接受到地面传递的信息,接收的信息可以随前行列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三)无线传输基于通信技术的列车控制(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CBTC)系统是一种采用先进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连续控制、监测列车运行的移动闭塞方式。
它摆脱了用轨道电路判别对闭塞分区占用与否,突破了固定闭塞的局限性,具有更大的技术优越性。
CBTC系统特点:①实现地车间的实时双向通信,信息量大;②减少轨旁设备;③不增加地面设备而实现线路列车双向运行;④克服地对车信息跳变的缺点,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可适应各种类型/车速的列车;⑤可以实现移动闭塞,以及节能控制、优化列车运行统计处理、缩短运行时分等目标控制;⑥确立“信号通过通信”的新理念。
《铁路机车车辆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轨道交通类铁道运输服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轨道交通基础》《轨道交通信号设备与信号显示》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从事机车车辆的运用与维护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铁路行车组织》《接发列车与调车作业》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专业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机车车辆的运用与维护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轨道交通类铁道运输服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对机车车辆的构造、性能、运用及维护等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铁道运输服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车务等工作的岗位需求,围绕铁路机车应用关键能力,反映铁路运输服务工作的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不同类型的机车车辆结构和功能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车辆的基本知识、机车车辆运用与维护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确定学习内容的顺序。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机车车辆的基础知识和运用维护的基本技能,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1.了解机车车辆的类型、构造及运用特点,熟悉铁路机车、客车和货车的基本设备功能,能判别车辆相关标识。
2.了解机车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车体、车钩、转向架和制动等关键部件的结构,了解机车车辆日常维护制度,能根据问题现象处理简单故障。
3.了解客车的类型和特征,掌握客车设施设备的位置与功能,能按规定熟练操作客车服务设备。
《铁路车站自动控制系统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铁路车站自动控制系统维护》是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认识6502大站电气集中的设备组成及技术条件,电路工作原理,部分结合电路及联系电路以及电路故障分析。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的技术基础理论,
明确6502大站电气集中联锁设备的结构,完成联锁关系的基本原理,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提出排除故障的措施,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的简单施工配线。
㈠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的技术基础理论;
2、明确6502大站电气集中联锁设备的结构,完成联锁关系的基本原理。
㈡能力教学目标
1.对6502电气集中的电路网络结构有一个总体把握,明确从办理进路到进路解锁全过程电路的大致动作程序;
2.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提出排除故障的措施;
3. 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的简单施工配线。
㈢素质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所学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强烈的安全意识;
2.具有胜任铁路信号工作的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
3.具有较高的责任感,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及良好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项目内容和要求
项目一联锁设备的操作使用
⑴掌握车站联锁设备的组成
⑵掌握6502 电气集中设备操作使用;
⑶掌握计算机联锁设备的操作使用;
项目二道岔控制设备维护与故障处理
⑴了解直流道岔控制电路分析及故障处理;
⑵掌握交流道岔控制电路分析及故障处理;
项目三信号机点灯电路故障处理
⑴掌握色灯信号机的检修测试;
⑵掌握信号点灯电路故障处理;
项目四6502电气集中设备维护
⑴掌握进路选排电路分析及故障处理;
⑶掌握信号控制电路分析及故障处理;
⑷掌握锁闭与解锁电路分析及故障处理;
项目五计算机联锁设备维护
⑴掌握计算机联锁基础知识;
⑵了解JD-IA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
⑶了解EI32-JD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
⑷了解DS6-K5B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
⑸了解TYKL-ADX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
⑹了解LDJL-II型全嗲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
四、考核要求
1.本课程可采用闭卷/开卷考试,百分制。
2. 命题时,项目三、四、六、七、九、十一所占比例不低于(占) 70%。
3.评分方法:理论考试占总分值70%,日常成绩(含实训)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