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背诵段落
- 格式:ppt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12
第一次做坏事我姥爷在村市场头上修车。
这几天,他生意不好做,一天挣不上3元钱。
我决定帮帮姥爷。
放学后,我回到家,发现门口扔了几个玻璃瓶。
我灵机一动,有了一条妙计。
第二天一大早,我藏了5个玻璃瓶,就匆匆忙忙上学去了。
来到离村市场不远的大道边,我瞅瞅四周没人,便朝水泥道上摔瓶子。
“砰!”摔第一个,我吓得心怦怦跳。
“碎!”摔第二个,我的心吓得往外蹦。
我想住手,可想到姥爷,为了帮他,我还得“勇敢”地接着摔。
“砰!砰!砰!”一连摔了3个。
我头也不敢回,一口气跑到校门口。
我气喘吁吁,满身大汗,心突突地跳。
中午放学后,我来到姥爷的修车摊前。
姥爷的手指上包着创可贴,正忙着补胎。
他对修车的人说:“抓住摔瓶子的浑小子,我非抽他几个嘴巴不可!”一位叔叔说:“这没您老的事,看您,忙着收拾那些碎玻璃,连手都扎破了。
”姥爷说:“这点小伤不咋的,一下子来这么些补胎的,我忙不过来呀。
看刚才那个小女孩,急得哭了不是——还得坐出租车去上学……摔瓶损人,耽误别人的事,真可恨!”听到这些话,我臊得脸热脖子烫。
晚上,我向姥爷坦白交代一切。
姥爷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人这一辈子,做人要有个准绳,损人利已的事,千万不能干呀!”这是我第一次做坏事,也是最后一次。
1、将文中画“”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2、用“”画出文中描写“我”做坏事时心情的语句。
3、姥爷的修车生意不好,“我”是怎样帮他的?4、理解句子,回答问题。
孩子,人这一辈子,做人要有个准绳,损人利已的事,千万不能干呀!(1)“损人利已”中,“损人”在文中指,“利已”在文中指。
(2)姥爷的话告诉“我”这样的道理:5、“这是我第一次做坏事,也是最后一次。
”作者这样结尾好吗?为什么?在下列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良弓一()乌鸦一()石屋一()小刀一()神医一()规矩一()老马一()青烟一()钻石一()世纪一()路程一()马车用“”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中。
无恶不做()吉详如意()一生不响()聚津会神()恩将仇抱()披头撒发()区寒取暖()气极败坏()违炕命令()屈漆投降()火艳四起()绕恕罪过()严厉承罚()心很手毒()莫明其妙()波澜壮阔()“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七自然段: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完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背诵内容班级姓名一、古诗文背诵积累:(十首)1.杜甫的《绝句》:江山在夕阳下格外美丽,春风吹拂着花草的香气。
泥土化作了飞翔的燕子,沙滩变得温暖,鸳鸯在睡梦中舒适地蜷缩着。
2.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林外,桃花盛开,春江的水已经暖和,鸭子们已经知道了。
路边长满了蒌蒿,芦苇短小,这正是河豚欲上钩的时候。
3.曾几的《三衢道中》:梅子黄熟的时候,每天都是晴天,小溪水流干了,只能步行穿过山林。
绿荫依旧,沿途还有黄鹂鸟唱出动听的歌声。
4.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的美景,我曾经深深地体会过。
太阳从江面升起,花朵红得比火还热,春天到来时,江水变得绿得像蓝色。
这一切,谁能不想起江南?5.《韩非子・五蠹》的《守株待兔》:宋代有一个耕田的人,他的田地里有一根树。
一只兔子撞到树上,颈骨折断而死。
他以为每只兔子都会撞上这根树,于是他放下耕具守株待兔。
可惜,他再也没有捕到兔子,反而成为了宋国的笑柄。
6.王安石的《元日》:在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春风送来了温暖,屠苏酒也要换新了。
千家万户的门窗都敞开着,太阳高悬在空中,人们用新符号换掉旧符号,迎接新的一年。
7.杜牧的《清明》:在清明节这个时节,雨水不停地下着,行人的脚步几乎要断魂。
我问路边的酒家在哪里,牧童远远指着杏花村。
8.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身在异乡,成了异乡人,每当佳节来临,我更加思念亲人。
我知道我的兄弟登上了高山,插上了茱萸,只可惜我不在他们身边。
9.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我独自爱上了涧边的荒草,上面有黄鹂鸟在深树林中歌唱。
春潮带着雨水,晚上来得很急,野渡没有人划船,只有船自己横在水面上。
10.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四月的花儿已经凋谢,唯有山寺里的桃花依然盛开。
我长久地思念着春天,却找不到它的踪迹,不知道它是否已经到了这里。
二、成语背诵归纳:1.寓言故事成语: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
高中语文一至四册要背诵的课文或段落(教师中心稿)高考的“语文难”就已成定势,可惜很多人并没有关注,或没有重视。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高中语文一至四册要背诵的课文或段落,一起来看看吧!高中语文第一册背诵课文或段落1、《荷塘月色》第4--6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2、《记念刘和珍君》第2、4两节: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P15古诗: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P31读读背背: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列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pan1 )。
(毛泽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宋庆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jie1)梯。
(高尔基)P34古诗: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P66望天门山 (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zhū yúxiāoti ǎo cù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1课 我们的民族小学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P47:读读背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三年级上册要求背诵默写的课文段落
1 《我们的民族小学》P2全篇背诵;
2 《金色的草地》P7背诵第3自然段;
3 《爬天都峰》 P9 背诵第2自然段;
4 古诗《小儿垂钓》P15背诵默写;
5 《灰雀》P18背诵第1自然段;
6 名人名言P32 背诵默写;
7古诗《夜书所见》P35 背诵默写;
8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36 背诵默写;
9《风筝》P38 背诵第1、2、3自然段;
10《秋天的雨》P42全篇背诵;
11 《听听,秋的声音》P46 全篇背诵;
12《天对地》P49 背诵默写;
13《花钟》P52 背诵第1自然段;
14《正月菠菜才吐绿》P64 背诵;
15孔子名言P69背诵默写;
16《盘古开天地》P71 背诵第4自然段;
17《赵州桥》P75 背诵第3自然段;
18《子鼠丑牛》P81 背诵
19 古诗《望天门山》P84 背诵默写;
20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P85 背诵默写;
21《富饶的西沙群岛》P87 背诵第1、2、3、4自然段;
22 《美丽的小兴安岭》P88 背诵第1、2自然段;
23古诗名句P98 背诵默写;
24“千里之行”P114 背诵默写;
25《掌声》P117 背诵第3自然段;
26《三字经》P131 背诵默写;
27 生字表(二)P161—164 多读、熟读;
28词语表P165—170 多读、熟读、听写.。
《黄山奇石》背诵段落是课文的2-5自然段: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背诵内容一、古诗1.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课文段落1. 《找春天》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2.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溪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3. 《神州谣》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4. 《传统节日》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三、日积月累1.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初中语文所有背诵课文示例文章篇一:哎呀呀,说起初中语文的背诵课文,那可真是不少呢!从古诗古文到现代散文,一篇接一篇,就像一场没有尽头的挑战。
像《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这气势,多豪迈呀!还有《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写得多美,多壮观!我还记得背诵《出师表》的时候,那可真是费了我好大的劲儿。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么长的句子,这么多的生僻字,背得我头晕眼花的。
我当时就想,诸葛亮写这么长,难道就不怕把刘禅给绕晕了?哈哈,开个玩笑啦!再说说《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那清幽的环境,仿佛就在眼前。
每次背诵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好像也走进了那个美丽的小石潭。
还有《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句子虽然简短,但是含义深刻,得好好琢磨才能背下来。
背诵这些课文的时候,我和同学们那可是各有各的招儿。
有的同学大声朗读,读个几十遍,自然就记住了;有的同学默默地写,写了一遍又一遍;我呢,喜欢先理解意思,再把它想象成一幅幅画面,这样就容易多了。
有时候,我们会互相比赛,看谁背得快,背得准。
那场面,可热闹啦!“你怎么还没背下来?我都已经会了!”“哼,别得意,我马上就超过你!”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却又充满了乐趣。
老师也会给我们一些小奖励,谁背得好,谁就能得到小红花或者小零食。
这可让我们更有动力啦!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背诵课文。
有的同学就会抱怨:“哎呀,背这些有什么用啊?”可是我觉得,这些背诵课文就像是一把把钥匙,能打开知识的大门,让我们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魅力,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难道不是吗?所以呀,虽然背诵课文有时候很辛苦,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能从中收获很多很多。
你说呢?示例文章篇二:哎呀,一提到初中语文的所有背诵课文,我的脑袋都要大啦!你想想看,那可是一堆一堆的呀!就说古诗吧,什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多简单,可还有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样长长的,读起来都费劲,更别说背啦!“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关于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1、第10页第7自然段(所以,我愿意……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
2、古诗词三首
3、第26-27页第13自然段(是啊,莺儿……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
4、第41页第5自然段(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
5、几种新型玻璃的名称。
6、第60页第10自然段中父亲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勇气和力量。
)
7、第66页第12-15段(父亲接下去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
8、第80页古人的两种记事法;
9、第94页第12段中(他挖了8小时……到处都是血迹。
)
10、第103页最后自然段(这些年来……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
11、第115页第3- 4段(圆明园中……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
12、第119页第6自然段中(五位壮士屹立在……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
13、第136页《长征》全文。
14、第140页第7自然段(这庄严的宣告……一齐欢跃起来。
)
以上段落在县级命题中将以“按课文内容填空”的形式出现
二、关于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
要求背诵,但在县级命题中不会以“按课文内容填空”形式出现,将以选择,连线等形式出现。
三、其他。
第82-83页看到“册、典、删”这几个字的甲骨文和金文能写出他们的楷书;
第85页,汉字的演变表中,能说出几种字体的名称,字形和名称会连线。
小学六年级上册需背诵课文段落《山中访友》李汉荣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早晨,好清爽!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向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gǔ)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xiù)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
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quǎn)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
三年级下燕子背诵内容
《燕子》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需要背诵的段落如下: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以上是课文《燕子》中需要背诵的段落。
在背诵时,要注意段落的逻辑关系和句子结构,以及重点词语和语气的运用。
春课文背诵口诀一、整体结构口诀。
1. 盼春先到心焦焦,- 这对应文章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先记住盼春的急切心情。
2. 春景绘出多奇妙。
- 表明接下来是描绘春天的景色,内容丰富奇妙。
3. 赞春收尾情袅袅。
- 文章结尾对春天进行赞美,表达出一种美好的情感。
二、具体段落口诀。
1. 盼春段。
- 盼春急切声,东风脚步轻。
- 强调盼春时那种急切的心理,以及东风是春天到来的信号。
2. 绘春段。
- 春草图。
- 小草偷偷冒,嫩嫩绿绿貌。
- 抓住春草的特点是偷偷地生长,嫩嫩的、绿绿的。
- 春花图。
- 春花争艳开,桃杏梨竞赛。
- 描绘春花竞相开放,像桃树、杏树、梨树的花在比美。
- 花色多又香,蜂蝶忙乱嚷。
- 写出花的颜色多样、香气扑鼻,引得蜜蜂和蝴蝶忙碌喧闹。
- 春风图。
- 春风似母亲,抚摸脸和心。
- 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给人温柔抚摸的感觉。
- 泥土花草香,鸟儿声嘹亮。
- 写出春风带来泥土和花草的香气,还有鸟儿欢快的叫声。
- 春雨图。
- 春雨细如丝,像牛毛针密。
- 形象地描绘春雨的细密特点,像牛毛,像花针。
- 树叶绿得亮,小草青得逼。
- 写出春雨滋润下树叶和小草的清新色泽。
- 傍晚灯安静,撑起伞佳景。
- 描绘春雨中的傍晚,有安静的灯光,人们撑伞的美好景象。
- 迎春图。
- 迎春老少笑,舒活筋骨妙。
- 写出人们迎春时的欢乐,舒活筋骨的活力景象。
3. 赞春段。
- 春天像娃娃,新生长力大。
- 把春天比作娃娃,有新生的力量。
- 春天像姑娘,花枝招展样。
- 形容春天像美丽的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
- 春天像青年,健壮领路前。
- 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有引领向前的力量。
三年级课文火烧云背诵段落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那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
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
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
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
一会儿工夫,火烧云就下去了。
二年级上册语文书需要背诵的部分示例文章篇一:《二年级上册语文书需要背诵的部分:一场有趣的探索之旅》嘿,你知道二年级上册语文书里那些需要背诵的部分吗?那可真是像宝藏一样的存在呢!我记得刚拿到语文书的时候,翻开它就像打开了一扇神秘的大门。
老师说有些部分是要背诵的,我当时就想,背诵?那不是很难吗?可是后来我才发现,这里面充满了乐趣。
就拿古诗来说吧。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每次读起来,我就感觉自己像站在那高高的鹳雀楼上。
那夕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哇,那景象得多壮观啊!我就想象自己是个小诗人,站在那里,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那就得再爬上一层楼。
这诗就像一幅画一样,在我的脑海里展开。
我跟同桌说:“你看这诗,写得多妙啊,就这么几个字,把那么大的景色都写出来了。
”同桌也兴奋地说:“对啊,我感觉我都能看到黄河水在流呢。
”还有《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笔下的梅花可真坚强。
在墙角那么冷的地方,只有几枝梅花,但是它们就那么独自开着。
我跟爸爸讲这首诗的时候,爸爸问我:“你知道为什么遥知不是雪吗?”我歪着脑袋想了想,说:“因为有香味呀,雪可没有香味呢。
”爸爸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真聪明。
”我就觉得这梅花就像一个勇敢的小战士,在寒冷的冬天里,不怕冷,还散发着香气。
这香气就像是它的小秘密,让我们能把它和雪区分开来。
课本里的儿歌也特别有意思。
像《植物妈妈有办法》,“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这就像一个有趣的谜题一样。
我就好奇地去问妈妈:“妈妈,植物没有脚也没有翅膀,怎么旅行呢?”妈妈说:“你自己在课文里找答案呀。
”我就仔细地读,发现蒲公英妈妈靠风把孩子吹走,苍耳妈妈靠动物把孩子带走,豌豆妈妈靠太阳把孩子弹走。
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跑去跟小伙伴们说:“你们知道吗?植物旅行可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