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附答案)(3)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附答案)(3)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附答案)(3)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附答案)(3)

一、选择题

1.1931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 -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人们靠救济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生活呢?当然不是。”下列举措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A.兴建公共设施,实行“以工代赈”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与救济机构

2.“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增长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

A.爆发原因B.突出特征C.严重后果D.重大影响

3.如图所示的战役

A.标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B.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D.宣告二战欧洲战事结束

4.下图所示内容为某次战争前的情报。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

A.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B.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彻底消灭法西斯主义

5.某班同学围绕“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提出了下列看法,你认为最主要的是

A.英、法操纵国联,美国拒绝参加

B.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结盟,四处侵略

C.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D.苏联实施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6.牛津大学教授以赛亚曾说道:“罗斯福先生的典范促使全世界各地的自由民主事业得到

加强。”由此可知,罗斯福新政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B.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D.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7.如下表格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下表“重大转折”处的事件是

A.德国突袭波兰B.诺曼底登陆C.莫斯科保卫战D.斯大林格勒战役8.在世界反法西斯统战线建立前,中国独立抗击了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在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海外派遺军中有120万被牢牢钉在了中国。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

B.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C.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9.爆发范围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突出特点,出现了亚洲、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是()

A.德军突袭苏联

B.日军偷袭美海军基地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美、英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

10.“新政”期间,罗斯福谈到:“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为此,美国政府颁布了()

A.《社会保障法》B.《全国工业复兴法》

C.《农业调整法》D.《紧急银行法令》

11.1931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人们靠救济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生活呢?当然不是。”下列举措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A.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D.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12.二战后期,1943年5月,北非战事结束。9月,轴心国集团开始解体的事件是

A.日本宣布投降B.意大利宣布投降

C.德国宣布投降D.第二战场开辟

13.如图中美国历史失业率从最高点开始明显回落的主要原因是

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

A.推行罗斯福新政B.发展知识经济

C.建立法西斯专政D.废除黑奴制度

14.在罗斯福”新政”的所有计划中,受到最严厉批评的是农业玫策。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饿的情况下去减少粮食生产的设想,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是极其错误的。但农业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该政策A.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

B.使银行的信用得列了恢复

C.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15.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且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罗斯福总统也因此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深切爱戴。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A.追求自由、争取独立

B.解放黑奴、维护统一

C.讲求实际、勇于创新

D.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16.“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这一规定出自

A.《权利法案》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慕尼黑协定》

17.“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3万辆拖拉机99%的耕地靠畜力、人力完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苏联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C.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18.1933年,罗斯福总统收到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来信:“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A.兴建公共工程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D.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19.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地打击。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张,最终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美国则实行了罗新新政,其主要作用是:

A.使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B.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缓和了危机。

C.从根本上变革了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

D.摧毁了法西断势力,沉重打击了殖民体系

20.“罗斯福无意发动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A.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B.继续坚持白由放任政策

C.放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21.2019年是二战全面爆发80周年,张华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进行了整理。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正确的表述是

A.A B.B C.C D.D

22.20世纪30年代早期,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也要为求职而四处奔波.那时,当纽约百货公司的电梯工,都要求有学士学位。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教育发达,人才相对过剩

B.经济萧条,失业现象严重

C.新政开展,限制企业规模

D.科技立国,高新产业发展

23.小明同学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知识卡片,其中内容违背史实的是

A.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

B.携手联盟: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D.二战结束:德国投降

2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各国采取不同的措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这一时期,应对危机的措施与德国最为类似的一个国家是()

A.意大利B.日本C.苏联D.法国

25.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D.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的“现在人们靠救济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生活呢?当然不是。”体现的观点是人们不能靠救济度日,要让他们有事可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开始的罗斯福新政“兴建公共设施,实行‘以工代赈’”与题干材料观点相符,A符合题意;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属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与题干观点不符,排除B;《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与题干材料观点不符,排除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与救济机构违背了题干材料观点,排除D。故选A。

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人民的消费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导致的生产相对过剩。材料信息反映的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BC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符合题意,故选

A。

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德国对苏联重镇斯大林格勒发动了进攻,德国战败,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重要的转折点,题干图片描述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B项符合题意;珍珠港事件标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A 项不符合题意;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C项不符合题意;德国投降宣告二战欧洲战事结束,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对图片有足够的敏感度,有较高的理解能力,通过分析图片得出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结合这一战役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

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分析题文情报,获取信息“十二月七日,珍珠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9月日,与“12月7日”不符合;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诺曼底登陆,和“珍珠港”无关;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是1945年8月15日,与“12月7日”不符合。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乘机崛起,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它们四处侵略扩张,还结成了轴心国集团,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B符合题意;英、法操纵国联,美国拒绝参加发生在1919年,A排除;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波及世界不利于世界发展,但不是当时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C排除;苏联实施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与题干内容无关,D排除。故选择B。

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使全世界各地的自由民主事业得到加强。”可知,材料评价的是罗斯福新政法影响,罗斯福新政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C符合题意;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与“自由民

主事业”不符,A排除;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与“自由民主事业”不符,B排除;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D排除。故此题选择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1942—1943 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二战的转折点,D正确;1939 年德军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A排除;1944 年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二战胜利进程,B排除;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国“天下无敌”的神话,C排除。故选D。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在世界反法西斯统战线建立前,中国独立抗击了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在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海外派遺军中有120万被牢牢钉在了中国。”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D选项符合题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A选项不符合题意;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B选项不符合题意;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6月,美英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选项D符合题意;德军突袭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A排除;日军偷袭美海军基地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B排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C排除。故选D。

1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我们将采取……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此,罗斯福政府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水平和工

作时数等。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为了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蓝鹰运动,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故选B。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题干“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说明凯恩斯主张政府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现在人们靠救济津贴来度日……当然不是”说明凯恩斯不赞同政府无条件的救济措施,希望通过增加就业来改变“靠救济津贴来度日”的处境。联系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通过修建了大量的公共工程,增加了就业机会,A符合题意;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是罗斯福新政中在农业、工业、金融等方面采取的恢复经济发展的措施,都与题意不符,所以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43年5月,北非战事结束。9月,意大利宣布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解体,故B符合题意;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定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故A不符合题意;1945年5月8日,德国签定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故C不符合题意;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德国陷入东西夹击之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失业最高点在1933年左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实现了美国经济的恢复,降低了失业率,故A选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发展知识经济,不符合题意,故B选项错误;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实现了美国经济的恢复,降低了失业率,避免了美国走向法西斯专政道路,故C选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奴制度,不符合题意,故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A。

1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一上台,就实行新政,在农业

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以防止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C符合题意;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是以工代赈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使银行的信用得到了恢复是整顿银行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缓解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且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罗斯福总统也因此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深切爱戴。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讲求实际、勇于创新,故C符合题意;追求自由、争取独立,解放黑奴、维护统一,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九国公约》的有关知识。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进一步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执政后,为改变“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3万辆拖拉机,99%的耕地靠畜力、人力完成……”这种状况,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28—1937年,苏联成功完成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故选C。1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宣布实行新政,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取得

显著成效。罗斯福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属于干预经济的具体表现,排除;C选项与加强对经济的监管相矛盾,排除;D选项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排除。

1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美国为解决危机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政府干预经济,使国家渡过了危机,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缓和了危机。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新政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故A符合题意;继续坚持白由放任政策、放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表述错误,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2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人民英勇抗击,1943年2月大败德军。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项符合题意;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击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排除A项;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标志着二战规模的扩大。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排除B项;1945年5月,苏军攻占柏林,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排除D项。故选择C。

22.B

解析: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到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美国经济萧条,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困难,因此连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也为求职四处奔波,那时,当纽约百货公司的电梯工,都要求有学士学位。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

2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投降书签署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结束,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故D符合题意;A 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B携手联盟: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c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表述正确,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

本题难度适中,以小明同学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知识卡片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2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日本,为了转嫁危机,维护统治,日本军部掌握国家掌权,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与德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最为类似,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国家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强军费开支,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格的内容,抓住时间是1937年,抓住数字之间的差距,结合此时期的史实解答问题,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强军费开支,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

九年级下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45分) 1.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 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 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 2.慕尼黑阴谋的产生的最大危害是() A.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B.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 C.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使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 3.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 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C.英法对德国宣战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4.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B.开战后没有及时抓住有利战机 C.德军绕过坚固的马其诺防线 D.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溃退 5.法西斯德国未能击败英国的原因中,不包括() A.新首相丘吉尔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政策 B.德国空军经受不住巨大的损失 C.英吉利海峡使德国精锐陆军无能为力 D.苏德战争的爆发牵制了德军 6.标志着二战扩大到全世界规模的事件是() A.苏德战争的爆发 B.意大利参战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关键是()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 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D.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8.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中,不包括() A.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 B.在德国西部开辟第二战场 C.苏联决定在击败德国后参加对日作战 D.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 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意大利投降 D.诺曼底登陆 10.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相似点是() ①法西斯国家都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战术②战争初期都经历了不利的局面③都导致了战争的规模扩大④战场的转折都发生在境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的事件是() A.意大利投降,退出战争 B.阿拉曼战役中,意大利军队投降 C.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 D.德国宣布投降

九年级中考历史题

2018-2019-2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共50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 A .西域都护的设立 B .安西都护府的设立 C .伊犁将军的设立 D .北庭都护府的设立 2.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反映出宋代( ) A .对外交往频繁 B .民族战争不断 C .海外贸易发达 D .商品经济繁荣 3.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 ) A .明太祖 B .明成祖 C .雍正 D .乾隆 4.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的历史事件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5.在1955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淋漓尽致地发挥其高超的外交艺术,将会议一步一步引向“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精神的胜利。这次会议是( )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第26届联大 D .雅尔塔会议 6.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是( ) A .楔形文字 B .汉谟拉比法典 C .种姓制度 D .金字塔 7.徐杰明在《英国通史》中写道:“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开始于(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工业革命 C .第二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8.有人认为:假如塞尔维来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这场战争就不会爆发。“这场战争”是指(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中东战争 D .科索沃战争 9.“苏联意识到要善待在亚洲、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显著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美国人感到需要 遏制共产主义运动的全球扩散。”材料反映的是( ) A . 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二战时期美苏同盟关系 C .二战后美苏“冷战”格局 D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多极化趋势 10.如果给右图会标设计主题,下列主题最适合的是( ) EU-CHINA A .中国加入国际联盟 B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中国与欧洲联盟的交流与合作 D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二、读图题(共8分) 11.(7分)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的颁布对英国的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2)图2场景出现于哪一历史事件中?(1分)《独立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1分) (3)图3所示《人权宣言》是哪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1分)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三、材料解析题(第12题7分,第13题8分,共15分。) 12.(7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班级: 姓名: 考号: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2分)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老师在课堂上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结束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请问,这里的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指的是 A.竟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2、在2015年的博鳌论坛上,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标志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正式出台。“一带一路”战略,不单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升级版,也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依次是 ①河西走廊②长安③西亚④欧洲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3、某学校举办“中国古代重大工程”图文展览。“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这首诗与下列哪幅图片搭配最合适 4、宋代在与辽、夏、金的长期战争中往往以送“岁币”的方式议和,最终被蒙古族所灭。然而,宋代在文化上却成就辉煌:宋词光耀千秋,书法名家辈出,“通鉴”影响深远,“清明河图”传世。由此观之,宋代 A.文武兼备 B.重文轻武 C.重武轻文D.以文驭武

5、从下列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6、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其中正确的有 A ——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b ——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c ——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d ——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ab B.bc C.cd D.ac 7、一位法国作家在论述鸦片战争时说:“要找一个作战的借口是很容易的。但是,一个信基督教的国家,却在一个所谓野蛮国家的君主努力停止一种很不道德的贸易的行动上,去寻找开战的借口,是不太值得的。”这则材料说明这个法国作者反对英国 A、寻找借口发动战争 B、武装保护鸦片贸易 C、歧视中国发展落后 D、强行传播基督教义 8、“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材料中“更为可取的方面”主要指 A.近代工业B.军队建设C.政治制度D.文化教育 9、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这个历史事件为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巻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 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图2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这反映了 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 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 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 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8.197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圳有席位。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这说明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 9.1979年、占中国人ロ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 10.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 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是()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 873 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 103 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4.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5.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6. 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7. 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二十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作战区域面积为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一点一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五千五百万,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一点三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四万亿美元。 战争把世界分为两大阵线:参加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方面的有中、苏、美、英、法等五十国,参加法西斯国家集团的有德、意、日等七国。在亚洲,中国战场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务。在欧洲,苏德战场为主要战场。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达三千五百万,占二次大战参战国死亡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二。其中,死亡人数达两千一百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三十万人以上。按一九三七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百分之四十一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死亡两千七百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八百六十六点八四万人;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六千七百九十亿卢布。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员,它们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据战史材料,美国共有四十多万人在二战中丧生,英国有二十七万军人在战争中死亡。

九年级历史中考题汇总(材料题)人教版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网、新浪网等组织了一次关于“五四精神”的网络调查。受访者中,40.2%选择“爱国主义”,23.4%选择“民主精神”,20.8%选择“科学精神”,15.6%选择“创新精神”。 (1)据材料一,你认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3分)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怎样的地位?(3分) 材料二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这次会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同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预示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2)遵义会议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5分)据材料二,概括长征胜利为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2分) 材料三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对中国革命的特殊关注而受到 世人注目。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的图像首次出现在《时代》周 刊封面上(见右图)。 (3)据材料三,指出《时代》周刊选择毛泽东为封面人物时中国 革命的主要形势。(2分)图中“民主统一”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对中 国革命的追求,你认为其实现的标志是什么?(2分) (2009·山东日照)以下这些珍贵的图片,从不同的角 度见证了历史。仔细观察,完成相关问题。(10分) 图一图二图 三图四 (1)请依次写出以上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4分) (2)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幅图片,简述它所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及其历史意义。

(6分)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不懈追求,历经艰辛,终于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862年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同文馆”,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海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5万匹。 材料二 1949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哪个派别的活动?(1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活动的历史作用。(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1分)这一事件有怎样的重大意义?(4分) (3)结合所学招商,指出材料三中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首都北京见证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展示了现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根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问答题

九年级上册问答题(一) 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2、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3、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是: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4、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是: 5、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是: 6、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 7、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性质:近代欧洲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8、法国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是: 9、法国兴起的启蒙运动的内容是:抨击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10、启蒙运动的意义: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理论准备。 11、让世界密切联系成整体的第一个事件是: 12、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是: 13、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哪里的资本主义发展: 14、1492年,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15、1519-1522年,完成环球航行的船队是: 1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事件和时间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积极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1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事件和时间是: 1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1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于1689年颁布的法律文献是: 2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物和领导阶级分别是: 21、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有何意义: 22、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 2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法律的共同作用: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24、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物和领导阶级分别是: 25、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文献是: 2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拥有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的是: 27、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28、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的文献是: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学术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分封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废除的;选项B商鞅变法,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兼并战争,在题干内容在没有体现,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汉代陵阳县,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由此判断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的“避讳”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避讳”的意思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所以“陵阳”避杜皇后名(杜陵阳)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杨广)讳改名南阳,这种“避讳”,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避讳”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国家领袖 轴心国 国家人物职务政党 德国阿道夫·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兼任德国 总理 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 党) 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 尼 意大利王国首相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 日本裕仁日本天皇大本营·日本皇室 同盟国 国家人物职务政党 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总统民主党 英国温斯顿·丘吉尔英国首相保守党 中国蒋中正(蒋介石)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 苏联约瑟夫·斯大林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共产党 根本原因 一、是由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引起的。经济上,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条约》对其的严惩和限制,(军队中没有100名以上的年轻人,没有总参谋长,没有重炮或军用飞机,没有超过9840吨级的舰只,这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条约给德国的规定,其目的是在德国将世界卷入灾难而遭到惩罚后,永远不能再对任何国家产生武装威胁;随着失败带来的经济危机,以及马克的下跌,大范围的失业,德国也不能对任何国家产生经济或贸易上的威胁。但 在1932年的选举中,德国国社党赢得37%选票,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实际上在1924年出版的《我的奋斗》一书中他毫不隐晦自己的计划,就已很清楚地阐明了奋

初中历史中国史各地中考选择题库

初中历史各地中考选择题库 一、中国古代文化史(上)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注意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2、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下列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可为这一论断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3、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始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神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 B、逐鹿 C、长平 D、城濮 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右图反映的是()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 6、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 D、住干栏式房子 7、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9、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0、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一课后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奖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1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瀛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12、“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稿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实行的统治政策。

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2、“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 3、揭开中华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B铁木真C努尔哈赤D皇太极 5、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其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要们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B《人民宪章》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国际歌》的诞生 7、我们能够享受电灯带来的光明最应该感谢 A瓦特B爱迪生C莱特兄弟D卡尔本次 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建立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9、下列会议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 10、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国际联盟的成立B欧洲联盟的成立C欧洲共同体成立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二、非选择题(第11题7分,第12题6分,第13题各7分,第14-15题各6分,第16题8分,共40分) 11、【彰显辉煌历史】(7分) 汉朝和唐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据此回答: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举两例)(2分)(2)“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创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胜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2分)(3)汉唐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合同为一家”,请举出一例.(2分)(4)举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密切.”(2分) 12、【试看资产阶级革命】(6分) 当看到资本主义曙光之时,资产阶级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迎来了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什么?(1分) (2)在此期间美国爆发了一场什么战争?关键性的领导人是谁?(2分)(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2018九年级中考历史时事题

2018九年级历史中考时事题 1、你认为怎样才能建立长期、健康和稳定的中美、中日关系? 答;应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中美联合公报和中日联合声明;加大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增进互信;不搞霸权主义,共同促进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2、两岸关系发展有利因素有哪些?答: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当前还存在哪些不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因素? 答:台独势力的存在;美国、日本的阻扰(即为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扰)。 3、面对美国南海搅局,中国该如何应对?美国南海搅局的原因? 答: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美国霸权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与南海区域内相关国家加强协商;加强国防建设,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原因: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牵制中国。 4、请你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减少对外出口的依赖,扩大内需,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言之有理即可) 5、如何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2)互相尊重、互补互利。 (3)加强经济、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坚 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一中一台”等。 6、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两岸中华儿女同文同种,实现统一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构想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提供了成功范例;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不利因素:台独分子不断破坏,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等。 7、祖国统一大业取得进展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决同一切分裂国家的行径作斗争,

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应有的贡献。 8、请你就如何构建和谐海洋提一条建议。 答: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9、海洋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盛衰荣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我国应该怎样做?请亮出你的观点。 答:增强海军实力,加强海上警卫,就要不断的提高科技,走科技强军之路等。 10、英国脱欧重创欧洲一体化进程,作为欧盟在未来一体化进程中应如何做?答:(1)加强财政改革。 (2)不断调整政策。 (3)成员国之间进一步加强合作,团结互助,同舟共济。 11、欧洲一体化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团结合作有利于和平与发展。11 12英国脱欧的影响有哪些? 答:对英国:①短期来看英国可以减少对欧盟的财政支出②从长期来看,英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将大大降低对欧盟增加了欧盟从危机中走出来的难度;削弱了欧盟的国际影响力; 13 答 禁止乱砍乱伐 实行垃圾分类 不向江河湖泊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加强环保执法力度,严控三废的排放;提倡低碳生活。 14 答1 不用一次性木筷 随手关灯 随手关紧水龙头 节约纸张 回收废纸 节约粮食等。 2 不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购物尽量不使用塑料袋 维护校园、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 不乱扔废旧电池 自觉爱护山水、花草、树木和动物 积极参加校园、社区各种绿化美 化环境活动 积极参加植树种草活动。

2013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山西省2013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文科综合(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 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B)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2.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有(C) 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权制度③科举制④军机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3.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 是(A)A.闭关锁国政策B.重农仰商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4.“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 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B)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5.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和影响是(D) 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 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6.右图反映的是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旗升起的地方”这一 这是(A)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模拟试题附答案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从初一位诗人。”这里的“旧时代”“新时代”分别指 A.奴隶时代封建时代B.封建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D.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时代 2.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得到很快发展,但由于西欧封建领主对城市居民可以任意征税,为此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的反抗来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他们常用的手段是 A.武力斗争杀死领主B.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C.政治谈判金钱赎买D.国王支持武力斗争 3.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特写道:“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起被贩卖到美洲。”昆塔的遭遇与下列哪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A.“发现”美洲 B.美国独立战争 C.“三角贸易” D.美国南北战争 4.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敢于引起旧瓶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做一种惊人的技艺。”他评价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C.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 5.如下图内容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 A.经济前提B.精神动力C.物质条件D.政治支持 6.在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率领船队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哥伦布 B.麦哲伦达?伽马 C.哥伦布麦哲伦 D.迪亚士达?伽马 7.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以纪念() A.哥伦布到达美洲B.达·伽马到达亚洲 C.迪亚士到达非洲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8.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人物,通过对艺术和对人类、事物的仔细观察而孜

2020届初三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真题 (13)

2020年届中考历史复习精编资料 历史一轮复习综合能力检测卷 考试范围:历史全册知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面示意图体现的是 A.租地农场的建立 B.分散的手工工场 C.土地集中趋势 D.集中的手工工场 2.(2018·河北乐亭县教育局初二期末)给下列图片归纳一个主题应该是( ) A.近代出版业的发展 B.近代教育的发展 C.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D.近代交通业的发展 3.(2017·广东初二期中)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A.发展教育B.实业救国C.民主共和D.维新变法4.(2019·尉氏县丰华学校中考模拟)下图《明眸皓腕》出自晚清画报,画师

记录了晚清贵族女性在新式照明灯下尝试台球游戏的场景,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的社会生活。该图可以视为 A.图像史料 B.文字史料 C.历史概念 D.历史结论 5.(2019·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中学中考模拟)小明读初中时,爷爷给他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某场战役的故事,这个战役可能是() A.四渡赤水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平津战役6.(2019·重庆中考模拟)下列选项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A.蒸汽机车的发明—人类进入铁路时代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 C.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 D.台儿庄战役—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7.(2019·安徽省泗县中学中考模拟)下图文件是1912年孙中山发表的某篇誓词,该誓词表明: A.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D.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8.(2018·江苏初二期中)它的建立“首次在中华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的要件都已大致备齐,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启。”文中的“它”是 A.清政府 B.武昌起义 C.中华民国 D.清帝退位 9.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会同酌情数处留兵驻守,以京师至海通断绝之处。如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2019·山东初三期中)马克思指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下列印证这一说法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 D.郑和下西洋 11.(2018·羊木中学初一期末)汉赋是汉代兴起的一种新型文学体裁,被誉为“蜀中汉赋三大家”的是( ) ①司马相如 ②苏轼 ③扬雄 ④王褒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I 基础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悠远古老而又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是世界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回答1-3题。 1.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西起咸阳,东至鸭绿江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2.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下列人物在造纸术的改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司马迁 B.蔡伦 C.张衡 D.张仲景 3.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那里的大部分洞窟开凿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明清时期 D.民国时期 努力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来都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回答4-6题。 4.为巩固统一,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5.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 D.英国侵略者

6.下列各项,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回答7-9题。 7.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践行了自己“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的豪言壮语,为变法图强甘愿流血牺牲的爱国志士是() A.邓世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9.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比较落后 B.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C.以重工业为主 D.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 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回答10-11题。 10.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A.民族解放运动 B.反封建斗争 C.反法西斯战争 D.帝国主义战争 1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A.珍珠港事件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苏军攻克柏林 12.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唐太宗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2020年中考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九年级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测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字母填入题后括 号内) 1.“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政 府于 1957 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是指() A.修建炮台B.缉拿烟贩 C.收缴鸦片 D.虎门销烟 2.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中国市场被打开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冲击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3.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粵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咸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 ①洋务运动②鸦片战争③第二次鸦片战争④太平天国运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林则徐称赞左宗棠的依据是() A. 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B. 虎门激战,壮烈牺牲 C. 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D. 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5.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 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6.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该事件() A. 与《辛丑条约》签订有关 B.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D. 创立了君主立宪制 7.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 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最能体现“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8.有学者指出: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的彻底否定,意味着芸芸众生那些整天忙于磕头的脑袋和应酬跪拜的双脚同时得到解放,让它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 和走路。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A.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根除了社会陋习 C. 废除封建制度 D. 推动了思想解放 9.在近代中国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新文化运动倡民主与科学。这些运动() A. 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B. 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 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 反映了探索近代化道路的艰辛 10.下列图片最合适的主题是()

河南省2018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2018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2.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 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 B. 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 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 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 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 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 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6.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 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