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前十强整装公司告诉你高层与低层谁的得房率更高?了解这3点才不会买错!
- 格式:docx
- 大小:180.41 KB
- 文档页数:3
得房率是越高越好吗?搞清这个你就知道了!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容积率/绿化率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买房时,我们经常听到得房率这个词,其实得房率是购房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它和购房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那什么是得房率呢?得房率又该如何计算,对购房者又有什么影响呢?那么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得房率?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
我们知道: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则得房率的公式如下:二、影响得房率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得房率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公摊面积的大小。
公摊面积包括两部分,一是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用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积。
二是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三、得房率跟购房者有啥关系?1、得房率影响实际使用面积的大小通常情况而言,公摊面积与得房率息息相关。
公摊系数是公摊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的比值,所以公摊系数越大,得房率越小,房屋实际使用面积也就越小。
2、得房率影响房屋性价比得房率越高,房屋的性价比越高。
但得房率不是越高越好。
公摊面积包括楼梯、走廊、电梯、楼梯井等,如果公摊面积太小,会使公共区域拥挤不堪。
如果购买的是塔楼,一梯十多户的公摊如果太小,势必会影响正常出入,居住舒适度将大大降低。
四、得房率多少合适?高层塔楼住宅(75%-78%),公摊系数为(22%-25%)高层板楼住宅(78%-85%),公摊系数为(15%-22%)小高层板楼住宅(85%-88%),公摊系数为(12%-15%)多层住宅(88%-95%),公摊系数为(5%-12%)从这个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建筑形态也是我们购房时衡量得房率的因素,所以买房不要草率,仔细推算也有必要。
除了建筑形态不同,有些开发商会通过其他方式提高得房率,在不额外增加公摊的程度上,从户内设计方面尽量扩大使用面积,杀手锏就是半封闭阳台和大飘窗。
买房看准得房率房子得房率不是越高越好!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面积分类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建筑面积大的房子,实际可利用的面积却不多,这因为得房率的原因。
得房率=使用面积/建筑面积,高得房率也就意味着高利用率。
那么得房率越高越好?分享一下得房率的一些相关知识!什么样的房子得房率高?1、公摊面积小的房子公摊面积小的住宅得房率较高,受楼高、楼层结构等因素影响,不同建筑的得房率存在着差异。
楼梯、公共走道、电梯所占的面积都要算在公摊面积里,这些配套设施都需要占面积,也就是意味着公摊面积大,得房率低。
2、总楼层低的房子有着高得房率很多情况下,低楼层比高楼层得房率低,楼层越高、楼层结构越复杂,公摊比例也就越高,得房率也就越低;其中,多层比起高层省了电梯、供水设备间等公共部位,得房率更高。
3、板楼比塔楼的得房率要高板楼的得房率更高,特别是户型方正的板楼,通常有80%以上的得房率;而塔楼因为一层多户的设计形式导致得房率低,通常只有70%左右。
4 、户外使用面积大的,有着高得房率部分开发商通过尽量扩大使用面积的方式来提高得房率,常用的方法就是建造半封闭阳台和大飘窗,这样不会额外增加公摊,但是却增加了得房率。
房屋得房率越高越好?得房率并不是越高越合适,得房率过低会提高使用面积的单价,但是得房率过高会降低居住质量。
得房率往往跟小区的相关配套联系在一起,如果得房率特别高,只能说明楼梯的宽度、公共走道、电梯等配套不是很完善。
楼体电梯间、走廊等公摊面积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公摊面积大也不一定是不好,虽然住房实际使用面积相对少了,但公共活动空间也相对大了,居住的舒适感也会提升。
房屋得房率多大才合适?主要以居住者的居住体验为标准,在保证小区配套完备合理的前提下,得房率当然是越大越好。
一般多层的建筑物得房率约为88%,高层的建筑物得房率约为72%。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
多层、小高层和高层的优劣势对比分析一、进一步加大小高层住宅开发建设力度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商品化住宅市场逐步成熟。
城市住宅开发开始进一步注重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基本要求。
在这一方面,小高层住宅形态与多层和高层相比,具有其特殊的优势。
1、小高层住宅在小区环境创造上有突出优势生理学表明,当人们居住达到一定高度时,往往在视觉上、产生对地面人物、景物失去明确特征的感觉,况且高层上下交通完全依赖电梯,距离尺度甚远,使人感到压抑、不自然。
与之相比,小高层多为7-11层(部分11跃12层),高度为30米左右,俯视地面、观看景物、照看儿童户外活动等均为适宜,使人感到亲切而不失舒展,结合总体环境可创造出更宜人的居住空间。
2、无障碍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无障碍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住宅设计中的重要理念和重要内容。
从实际生活看,7-8层不带电梯的住宅,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与多层相比,小高层均安装电梯,能免除爬楼之苦,且因层次不多,电梯服务户数相应较少,流量降低,运行速度加快,等待时间较短,人们普遍感受到居家住行更为方便、舒适。
3、朝向良好有调查资料表明,97.2%的居民认为主卧室应朝南,39.4%同时认为次卧室也应朝南。
而塔式高层无论如何布局,总有一些套型朝向不甚理想,没有阳光的卧室和起居室使人难以接受。
相比之下,板式小高层由多层住宅平面发展而来,大多坐北朝南,日照充沛,通风良好,能充分满足居民采光的要求。
4、得房率高一般而言,多层得房率为80%以上,高层由于须设置两座防烟楼梯、两台电梯、前室友、配电间、值班管理用房等,得房率只能徘徊在70%左右。
而小高层一般在11层以下,可采用一台电梯、一座楼梯,无须值班室,因而也就省却了大量公用面积,得房率可达到80%以上。
5、容积率合理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匮乏,适当的层数、合理的容积率成为一种必然。
在节约用地这一点上,小高层相对于多层具有明显的优势。
得房率多少合适?如何计算得房率?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装修,注意事项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大家都知道购房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大家详细的了解关于购房需求等一些小常识。
不知道大家了解得房率多少合适呢,每个人可以享受的购房面积和指标,应该如何计算比较适合呢,如何计算得房率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介绍关于得房率的一些小常识,让大家了解关于关于购房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相关的内容介绍。
得房率多少合适?1、一般情况下,多层住宅的得房率最高,基本控制在85~90%,小高层得房率约80~85%,高层一般在75~80%,办公楼为55~60%。
2、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销售面积(也称套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俗说"公摊面积")。
3、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
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
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
一般,得房率在8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既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
4、得房率并非越高越好,得房率和公摊面积有着直接联系,与小区的相关配套密不可分,如果得房率过高,相对的公共部分的面积就会越少,那么就有可能会影响到楼梯的宽度、大堂的舒适度、电梯间的数量等,所以楼盘的得房率也需要一个度。
如何计算得房率?1、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使用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得公用建筑面积。
一般多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88%,高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72%。
2、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
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
Get清风低层、多层、高层住宅比较在如今的房地产市场中,低层、多层和高层住宅是常见的三种类型,它们各有特点,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比较一下这三种住宅类型。
首先,从建筑高度和楼层数量来看,低层住宅一般指 1 至 3 层的建筑,多层住宅通常为 4 至 6 层,而高层住宅则是 7 层及以上。
低层住宅的优点显而易见。
其一,它与地面的距离较近,居民出入方便,无需长时间等待电梯,尤其对于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
其二,低层住宅往往能够更好地亲近自然。
住户可以拥有自己的小院子,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私人空间。
而且,低层住宅的采光和通风条件通常较好,室内的自然光线充足,空气流通顺畅。
然而,低层住宅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在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低层住宅的供应量相对较少,价格往往较高。
此外,低层住宅的安全性可能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入侵。
多层住宅在很多方面平衡了低层和高层住宅的特点。
它不像低层住宅那样占地面积大,也不像高层住宅那样对电梯的依赖度高。
多层住宅的得房率通常较高,因为楼梯间等公摊面积相对较小,这意味着住户实际使用的面积相对较大。
同时,多层住宅的居住密度相对较低,社区环境相对较为安静和舒适。
不过,多层住宅也有其局限性。
没有电梯的多层住宅对于高楼层的住户来说,上下楼可能会有些吃力。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层住宅的老旧问题可能会逐渐显现,如楼梯的维护、外墙的修缮等。
高层住宅则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高层住宅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容纳更多的住户。
其视野开阔,站在高处可以俯瞰城市的美景。
而且,高层住宅的配套设施往往较为完善,如电梯、消防设施等。
但高层住宅也并非完美无缺。
首先,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较大,得房率相对较低。
其次,电梯的使用频率高,一旦出现故障,会给居民带来很大的不便。
再者,高层住宅在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逃生和救援难度较大。
100%或更高得房率的问题你都清楚了吗?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面积分类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作为一个专业的购房者,你在买房时一定不会忘了问一句:这个户型的得房率是多少?没错,我也会问这一句,谁不关心自己买套房子实际能得到多少呢?只不过得房率的弯弯绕实在太多了。
关于得房率,目前比较认同的观点是:并不是越大越好。
现在已经有开发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100%甚至更高的得房率。
我们关注得房率不应该停留在数字上面,而是应该通过得房率来衡量一套房子的价值,它能带给我们哪些好的居住体验。
关于得房率,我们普遍存在两个误区。
误区一:意味着更多可利用面积这里我所说的可利用面积,是指可以有效使用的部分,可利用面积比套内使用面积要小。
那些不经常利用或利用率差的面积不算在其内,这些利用率差的面积通常是开发商为了提高得房率而增加的,鸡肋得很。
要想提高可利用面积,户型设计要遵循几个原则:1、该集中的则集中哪些该集中?户型设计中该集中的包括室内过道、门、管线、厨卫墙面等。
过道集中可以减少通道占用的面积,门的开关会占用扇形面积,门集中了可以缩减开关占用的面积。
厨房和卫生间的管线多,比如排水、给水、通风、燃气、暖气等,这些管线集中布置能节省空间,厨房和卫生间同属湿区,共用墙面能让管线布置更加方便。
厨卫不集中的户型,通常不咋地。
2、墙体直线长度不够,多被门隔断墙体如果直线长度不够,中间被门隔断,会影响室内软装效果。
比如客厅背景墙不够长,设计电视墙会比较麻烦,摆放电视柜会不方便,对应的沙发摆放都会受影响。
3、采光通风要好,进深开间比例要合适户型设计时,采光要符合相应的住宅设计规范,达到一定的日照时数。
进深开间比例不要大于2:1,大于这一比例的房间会显得狭长,采光和通风效果差。
佳的进深开间比例应在1:1-1.5:1之间。
通常情况下,北方的住宅进深开间比例要小于南方。
误区二:得房率越大越好?得房率的计算公式:得房率=套内面积/建筑面积。
商品房多层与小高层或高层的经济数据对比一、多层与小高层或高层的经济数据对比1、多层得房率高,没有电梯的浪费面积,使用空间大。
(1)多层的得房率一般90%以上(2)小高层住宅得房率基本在85%左右(3)18层的高层住宅得房率基本80%左右(4)大于18层的住宅的得房率基本早75%左右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多层住宅与高层住的得房率相差17%左右,购买同样100平方米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相差17平方米,多层住宅是人们购房的首选2、多层物业费低,节省了加电梯费的使用成本(1)多层的物业费基本在0.5元/平米左右(2)小高层的一般都在1.2——1.5元/平米之间由此我们知道:同是100平方米的房屋,小高层比多层住宅每月需要多缴纳70元/月,每年需要多缴纳840元。
若居住70年的话,多支出物业费58800元,接近6万元。
3、高层电梯使用与更换问题:机械设备一般的使用寿命为20年左右,而电气设备及元件使用寿命约10左右,高层电梯运行时间长了,总有一个磨损和坏了维修的,这部分钱将都需要业主来支付其费用。
4、多层住宅的物业基金远低于小高层和高层住宅(1)物业管理基金需要购房者缴纳,开发商代收代缴;(2)多层住宅的物业管理基金为58元/平方米;(3)小高层住宅的物业管理基金为66元/平方米;(4)高层住宅的物业管理基金为118元/平方米;由此看出,同样购买100平方米的房屋,对于高层住宅的业主需要多支付6000元的物业基金。
5、高层电梯若是停电了,连家都回不了了,曾有朋友住在18楼上,愣是好几天没有回家呢。
多层停电了,自己就走回去了,最高5、6层的方便。
6、多层设计一般是南北通透设计,一梯两户的,采光通风效果好,空间紧凑而不闭塞。
而小高层好多是一梯三户、四户、六户、有的还有八户的,南北没有穿堂风,空气不对流,使人居住不舒服,不是最佳的居住空间环境。
7、多层一栋楼上住户少,比较安静,高层的一栋楼上的人多,过于嘈杂。
8、小高层设计上要使每套户型能达到全明设计的户型难度非常大。
得房率是越高越好?买房得房率要这么看!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容积率/绿化率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之比。
买房时,它是购房者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但得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不同建筑形态的得房率合理数值不尽相同。
一、得房率是越高越好吗?得房率和公摊面积、小区内的相关配套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得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得房率过高就意味着公摊面积较小,而公摊面积主要包括电梯、楼梯、走廊等,面积过小影响居住舒适度。
只有得房率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数值范围内,才会让房屋保持较高购买价值的同时,提升居住舒适度。
实际上,不同形态的房屋得房率的合理数值不一样。
比如:多层住宅:应保持在85%-90%之间;小高层:应保持在80%-85%之间;高层:应保持在75%-80%之间;只有满足了以上的标准,才不会由于得房率高,缩小公摊面积而造成公共部分过分狭窄,影响居住舒适度。
二、怎么看得房率?从居住舒适度角度来说,得房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居住舒适度。
从价格角度来说,得房率越高,房子越划算。
那得房率该去哪儿看?怎么看呢?一般来说,购房者去售楼处看房,置业顾问会告知公摊面积,而非得房率。
购房者可以直接向置业顾问询问,或者根据公摊面积进行计算。
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或者得房率=1-公摊系数。
套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和公摊系数,都可以通过置业顾问得知。
套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在建筑面积一定的情况下,若公摊面积越大,则套内建筑面积就会越小,得房率也越小。
比如:建筑面积为100㎡的房子,公摊面积23㎡,那么套内建筑面积就是77㎡,得房率就是77%;而如果公摊面积是18㎡,套内建筑面积就是82㎡,得房率就是82%。
三、如何规避面积被“盗”的风险?1、索取公摊数据在看房时,购房者应该让开发商出示有关数据,包括整幢建筑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等基本数据,这样业主可以通过数据求出公摊面积,以明确自身的权益。
多层住宅与小高层或高层的优势对比分析1、多层得房率高,没有电梯的浪费面积,使用空间大。
(1)多层的得房率一般90%以上(2)小高层住宅得房率基本在85%左右(3)18层的高层住宅得房率基本80%左右(4)大于18层的住宅的得房率基本早75%左右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多层住宅与高层住的得房率相差17%左右,购买同样100平方米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相差17平方米,多层住宅是人们购房的首选2、多层物业费低,节省了加电梯费的使用成本(1)多层的物业费基本在0.5元/平米左右(2)小高层的一般都在1.2——1.5元/平米之间由此我们知道:同是100平方米的房屋,小高层比多层住宅每月需要多缴纳70元/月,每年需要多缴纳840元。
若居住70年的话,多支出物业费58800元,接近6万元。
3、高层电梯使用与更换问题:机械设备一般的使用寿命为20年左右,而电气设备及元件使用寿命约10左右,高层电梯运行时间长了,总有一个磨损和坏了维修的,这部分钱将都需要业主来支付其费用。
4、多层住宅的物业基金远低于小高层和高层住宅(1)物业管理基金需要购房者缴纳,开发商代收代缴;(2)多层住宅的物业管理基金为58元/平方米;(3)小高层住宅的物业管理基金为66元/平方米;(4)高层住宅的物业管理基金为118元/平方米;由此看出,同样购买100平方米的房屋,对于高层住宅的业主需要多支付6000元的物业基金。
5、高层电梯若是停电了,连家都回不了了,曾有朋友住在18楼上,愣是好几天没有回家呢。
多层停电了,自己就走回去了,最高5、6层的方便。
6、多层设计一般是南北通透设计,一梯两户的,采光通风效果好,空间紧凑而不闭塞。
而小高层好多是一梯三户、四户、六户、有的还有八户的,南北没有穿堂风,空气不对流,使人居住不舒服,不是最佳的居住空间环境。
7、多层一栋楼上住户少,比较安静,高层的一栋楼上的人多,过于嘈杂。
8、小高层设计上要使每套户型能达到全明设计的户型难度非常大。
你真的了解得房率吗?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选新房技巧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相信有不少购房者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惑,在买房的时候,我们看户型明明是宽敞明亮的,但是到了真正收房时的时候又觉得房屋特别的狭窄,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在买房的时候除了看户型和建筑面积外,楼盘的公摊和得房率也是大家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得房率的概念得房率其实也就是指的房屋使用率,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之比,也就是我们在买房的时候说的套内建筑面积与销售的建筑面积之比。
得房率经常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电梯间的面积和楼道的面积。
二、得房率的计算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销售面积,销售面积(也就是指户室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俗说"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三、得房率多少合适很多人都觉得得房率越高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如果得房率过高的话,也就意味着套内面积大,销售面积小,所以公摊面积也小,这样就会导致业主的公用面积减少。
公用面积小的话,那个人使用的面积较多,为什么不好呢?因为公摊小的话,居住起来就会感觉拥挤、压抑、不便。
举个简单的例子,像高层住宅如果为减少公摊面积而只设一部电梯,那么电梯的压力势必就会变大,如果是在上下班高峰期,人们还可能需要长时间等电梯;再如为了提高得房率,将过道、走廊造得非常狭窄,那么业主在搬家或者是进行装修的时候就会很不方便。
四、究竟多少得房率就是合适的呢?一般情况下,多层住宅的得房率在85~90%之间;如果是小高层住宅的话,得房率在80~85%是最合适的;高层的得房率相对较低,一般在75~80%;酒店式公寓则会更低。
得房率在这样一个区间的话,公共部分会显得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所以是既实惠又舒适的。
小高层的公摊面积一般在15%左右,超过20%就多了。
大家在买房的时候,确实需要综合很多因素来考虑,像户型、地段、价格等等,但是建筑容积率、绿地率和得房率等等因素也是要考虑进去的,要不然很容易出现自己精挑细选的房子连自己都不满意的情况。
多层电梯洋房vs高层的十大优劣势对比:——购房小贴士1、多层电梯洋房公摊少,得房率更高。
多层电梯洋房100㎡相当于高层110㎡以上的使用空间,让您用更少的钱住更大的房子。
2、多层洋房小区容积率更低,享受跟多的优质资源。
洋房约2.0-2.5,高层约3.0-4.5从容积率上来说,花园洋房仅次于高价的排屋、别墅。
相对于高层,多层洋房拥有更多土地去实现更大的楼间距比,人均享有更多的配套资源,能在全天不同时间段获得更好的采光,更多的景观资源。
3、一梯两户,南北通透,大面宽、小进深,舒适度更高。
4、专属电梯,效率更高,私密性更好。
洋房多为一梯两户专属电梯,高层多为两梯四户或两梯多户。
现在的高层,多为两梯四户或多户,有些30多层的高层,一个单元能住120多户,每天上下班,都是人挤人,尤其是夏天,非常难受。
而多层洋房,多是一梯两户。
一个单元才10来户,上下楼更方便,效率更高,私密性更好,舒适度更高。
5、电梯多层使用成本低,减少后期压力。
伊川多层维修基金45元/㎡,高层90元/㎡;120㎡的房子,维修基金一项就节省5400元,还有水的二次加压等费用,多层洋房省心省钱。
6、多层电梯洋房属于稀缺产品,保值、升值潜力更大。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的稀缺,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未来的住宅产品将会越盖越高,密度越来越大,会导致您的生活品质严重下降。
多层电梯洋房将成为最稀缺的高端产品,目前,郑州同一地段的多层洋房的价格是高层的2倍多,不管自住还是投资,多层电梯洋房绝对是您最好的选择。
7、施工工期更短,工程进度更快,交房比高层更早。
8、多层电梯洋房居住更安全。
目前,一般级别的消防队配备的云梯,只有6中不同的最大高度,分别是19米、26米、32米、53米。
而目前高层住宅高度在72米-96米左右,如果发生火灾等其他突发事件时,高层50%以上的住户是在消防云梯最大救援半径之外的,而多层则不必考虑这个问题。
高层单位内居住人口一般是多层的10倍,突发事件时,多层的逃生几率是高层的10倍。
楼层选择高层与低层的利与弊楼层选择一直是购房者在购买房产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选择高层还是低层,都会对居住者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利弊。
本文将从位置优势、采光情况、安全性和价格等方面来探讨楼层选择高层与低层的利与弊。
一、位置优势高楼层位于整栋建筑的上部,通常拥有较好的视野和视角,能够俯瞰周围的景观和城市美景。
在市中心地区,高楼层往往能够享受到便利的交通和周边配套设施,如商业中心、公园和学校等。
高楼层还能够规避部分噪音污染,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居住环境。
低楼层相对于高楼层来说,位置更接近地面,更容易融入周边环境中。
低楼层往往能够更近距离地接触社区生活,与邻居交流更为便利。
尤其是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低楼层能够提供更好的户外活动空间,如花园或小区的绿化带。
二、采光情况高楼层由于位于建筑的上层,通常能够获得更多的自然采光。
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使室内更加明亮温暖。
对于喜欢明亮室内环境的居住者来说,高楼层可能更具吸引力。
低楼层受到周围建筑物的遮挡,采光相对较弱。
如果低楼层的房屋布局不够合理,阳光可能难以照进室内,导致室内较暗。
因此,如果你喜欢室内明亮的居住环境,低楼层可能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三、安全性高楼层相对于低楼层来说,通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高层建筑一般配备了严密的安保系统,如门禁系统、监控设施等。
高楼层通常也不容易受到外部人员的干扰,能够提供更加私密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低楼层由于靠近地面,通常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生活噪音、社区活动等。
此外,低楼层也更容易成为潜在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如果你注重居住环境的安全性,高楼层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四、价格因素高楼层往往比低楼层的价格更高。
这是因为高楼层享有更好的视野和视角,以及更好的通风、采光等优势。
在热门城市和繁华地区,高楼层的房价往往更高,购买能力相对有限的购房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低楼层。
低楼层的价格相对较低,这对于预算有限或者购买投资房产的购房者来说可能更有吸引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庆前十强整装公司告诉你楼市被疯抢的楼层竟是这几层!不少人都猜错了!大家都知道,我们在买房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房子的户型,社区里面的环境等。
当然,选择楼层高度更需要买房者注意。
现在的楼房高层越来越高了,楼层多让买房者选楼层却带来了困难。
看样板房时,有些人总觉得越高越好,因为视野和空间都好,当然太高楼层也有缺点。
那么,具体哪些楼层才更受人关注呢?一、楼市被疯抢的楼层竟是这几层!首先要明白的事情是,楼层的好坏只有相对而言,根本没有绝对之说。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楼层都有自身的问题,不可能找到完美无缺的楼层。
所以,小编觉得,要想选到适合自己的楼层,前提就是要有理性的态度,要不然可能永远都会活在懊恼里吧!其次咱们来说说具体该如何选择楼层。
的观点是,要学会用排除法。
一般来说,5楼以下的楼层以及22楼以上的楼层就不要考虑了。
前者则是太低了,容易受到噪音影响,夏天时蚊虫也比较多,而且周围普遍都是高楼住宅,采光和通风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总之就是住着不舒服。
而后者虽然是所谓的“住得高看得远”,但真是冷暖自知啊!且不讲22楼以上的住户倘若碰到电梯检修这个事情会不会因为被迫爬楼而苦恼,只说每天在电梯里等待出行的压抑就足以令人很无语。
更何况,22楼以上就属于很高的住宅了,如果是有恐高症以及心脏病的朋友,时间住久了对身体也不是太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是不是说5-22楼的楼层就可以选择了呢?答案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我们要选择的是,最比较抢手的几个楼层,而不是给出一个大概范围来,最后让大家摸不着头脑。
一、小高层得房率是多少?1、一般情况下,多层的得房率是高的,小高层的次之,高层的得房率相对是低的。
得房率对于置业者来说十分重要,是买房时候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得房率的高低关系到我们居住的舒适度。
一般来说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会越小,住户感到不方便,得房率占80%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比率,比较实惠。
而小高层得房率通常在85%-88%之间。
2、得房率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户型结构(几梯几户)、楼盘形态、物业类型、公共活动区域大小。
在户型结构方面,一般是户型面积越大,得房率就越高。
一梯多户可能与一梯二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相差无几,可户数增加了,总套内建筑面积增加了,则每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就会减少。
、3、楼盘形态方面,一般来说高层得房率低,小高层次之,多层则得房率较高。
高挑的大堂、宽敞的电梯、室内车库等看上去“很美”的设计,都会占到大量的公摊面积。
相反多层结构的物业,大都不会在这些公共活动区域上分摊很多面积,所以得房率相对较高。
4、房率过高会导致业主的公用面积减少,这样居住起来就会感觉拥挤、压抑、不便。
比如高层住宅为减少公摊面积而只设一部电梯,上下班高峰期人们就要长时间等电梯。
比如有些楼盘为了提高得房率,压缩了消防通道的空间,这样会对业主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一旦发生火灾等特殊情况,狭窄的通道会阻缓人流通过的速度,使人们无法迅速疏散。
二、小高层得房率怎么算?1、得房率计算方法: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2、得房率计算方法:销售面积(也称套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俗说“公摊面积”)。
3、公摊面积和得房率有着直接联系,与小区的相关配套密不可分,如果得房率过高,相对的公共部分的面积就会越少,那么就有可能会影响到楼梯的宽度、大堂的舒适度、电梯间的数量等,所以楼盘的得房率并非越高越好,也需要有一个度。
三、什么是小高层在建设部有关规定中,没有小高层这个概念,它是人们的通俗叫法。
得房率、使用率、实用率这三率你搞清了吗1、使用率:指使用面积(套内使用面积)与房屋建筑面积之比。
使用率可以反映出商品房使用面积的大小,具有一定参考性。
对于使用率:板楼大约为80%;塔楼大约75%;写字楼大约70%;商场大约65%。
使用率与人流虽密切相关,人流虽大的地方,使用率低。
2、实用率:指套内建筑面积与房屋建筑面积之比。
对于实用率:多层住宅一般为80%以上;高层住宅一般为75% 以上;临街独立商铺一般为80%以上;大型商场内商铺一般为50%以上;写字楼一般为60%左右。
3、得房率:指套内建筑面积与房屋建筑面积之比。
套内使用面积实际上是扣除了室内分隔墙体占用的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比套内使用面积要大一些。
房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面积。
简单地说,使用率和得房率是一个概念,使用率与实用率不同,住宅套内净面积即使用面积与房屋建筑面积的比为使用率;而商品房实用率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房屋建筑面积的比,大于使用率,因此,往往有开发商用实用率来吸引买房人。
二、实用率(得房率)越高越好吗?实用率(得房率)和公摊面积有着直接联系,与小区的相关配套密不可分,如果实用率(得房率)过高,相对的公共部分的面积就会越少,那么就有可能会影响到楼梯的宽度、大堂的舒适度、电梯的数虽等。
实用率(得房率)过高会导致业主的公用面积减少,这样居住起来就会感觉拥挤、压抑、不便。
比如有些楼盘为了提高实用率(得房率),压缩了消防通道的空间,这样会对业主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一旦发生火灾等特殊情况,狭窄的通道会阻缓人流通过的速度,使人们无法迅速疏散。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档次高、配套齐全的小区,会建设一些大的会所、休闲设施等公用建筑,公共走廊会做得宽敞,电梯比较多,以致这个小区总的公摊高一些,但是小区整体档次高了、品质提升了。
对于不同的楼盘来说,商品房的实用率越低,它的单价升幅也就越大;相反,实用率越高的楼盘,单价的升幅则越小。
买房注意:得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一、什么是得房率?得房率指的是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
也就是说在销售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得房率越高,意味着您的套内面积越大,也就是供您自己使用的房屋面积越大。
二、影响得房率的因素有哪些呢?影响得房率的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公摊面积的大小。
通常来说,在房屋建筑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公摊面积越大的话,得房率就越小。
而公摊面积的大小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房型结构(几梯几户)例如一梯多户可能与一梯二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相差无几,可户数增加了,总套内建筑面积增加了,则每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就会减小。
2、楼盘形态一般来说高层得房率最低,小高层次之,多层得房率较高。
3、物业类型一般来说板式得房率最高,叠式次之,点式则较低。
4、公共活动区域大小一般来说,高品质的物业多建有高挑大堂,宽敞电梯、室内车库,这些都会占用到大量公摊面积,故得房率相对较低。
三、得房率是否就越高越好呢?从得房率的定义来看,确实,得房率越高的话也就意味着可供业主使用的房屋面积越大,所以很多购房者认为房子的得房率越高越好,其实这并不完全准确。
有相关人士介绍说,得房率往往跟小区的相关配套联系在一起,楼梯的宽度、公共走道、电梯的数量等,如果得房率特别高,只能说明房屋的配套不太好。
此外,大家在看户型的时候不能够一味的追求得房率,最重要的还是看要户型设计是否合理,有些套型的得房率虽然高,但是进深很大,有很多走廊、暗间等,这个得房率就高得没什么意义了。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得房率是适宜的呢?一般情况下,多层住宅的得房率在85~90%之间,小高层住宅的得房率在80~85%,高层的得房率相对较低,一般在75~80%,酒店式公寓则会更低。
在买房中,得房率其实是购房者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因为其影响的是自己所购置住宅的使用面积,但是一味的追去高的得房率显然也不是明智的选择,最好是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全面的进行考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庆前十强整装公司告诉你高层与低层谁的得房率更高?了解
这3点才不会买错!
得房率可以说是很多购房者买房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如果花了两分钱却还是只有一分钱的货,性价比就太低了。
那么,要想买到得房率较高的房子,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哪些房子的得房率高?
1、楼层低的得房率高
很多情况下,低楼层比高楼层得房率低,楼层越高、楼层结构越复杂,
公摊比例也就越
高,得房率也就越低;其中,多层比起高层省了电梯、供水设备间等公共部位,得房率更高。
2、户外使用面积大的得房率高
很多开发商房会通过尽量扩大使用面积的方式来提高得房率,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建造半封闭阳台和大飘窗,这样不会额外增加公摊,但是却增加了得房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板楼比塔楼的得房率高 板楼的得房率更高,特别是上海二手房户型方正的板楼,通常有80%以上的得房率;而塔楼因为一层多户的设计形式导致得房率低,通常只有70%左右。
4、公摊面积小的房子得房率高
公摊面积小的住宅得房率高,受楼层高度、楼层结构等因素影响,不同建筑的得房率存在着差异。
楼梯、公共走道、电梯所占的面积都要算在公摊面积里,这些配套设施都需要占面积,也就是意味着公摊面积大,得房率低。
二、得房率多高最合适? 不同楼盘做出的得房率也是不同的,那么是不是得房率越高越好?高层得房率到底多少
最合适?
其实得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75%-80%得房率最宜居。
高层得房率一般都得在75%以上,最适宜的是在75%-80%之间,这样的居住舒适度比较高。
高层的得房率也看类型,现在18层的板楼,得房率能做到82%左右就很不错了。
不同的物业类型得房率各有不同,多层、别墅产品因公共配套少,所以公摊低,得房率较高。
高层产品因有电梯、大堂等公共设备占用空间,得房率要低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又不方便,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
一般得房率在75%-8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即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
三、得房率计算公式:
得房率是指套内建筑面积与套(单元)建筑面积之比。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套(单元)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