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窗使用及消毒的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3
目的:本规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建立一个规范的传递窗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洁净区传递窗清洁。
职责:质量管理部、生产部
内容:
1清洁工具:洁净抹布。
2清洁剂和消毒剂:纯化水、75%的酒精。
3清洁频次、要求
3.1 传递窗在每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清洁、消毒。
3.2 传递窗使用后必须进行清洁至传递窗墙面光亮、无污迹。
4清洁方法
4.1用洁净抹布沾纯化水将传递窗内外表面污物擦净。
4.2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4清洁确认
清洁结束后经班组长确认后挂“已清洁·待用”标识。
5消毒液的配制:配制方法依据消毒液配制管理规程。
6清洁有效期
每次使用传递窗前后都要清洁,超过有效期则进行二次清场并消毒。
7洁具的清洁和存放
7.1擦布用纯化水冲洗干净。
7.2已清洁洁具放在洁具存放间标识的规定位置。
7.3每周末将洁具洗净后放置于消毒液中浸泡30min用纯化水冲洗后晾置。
1。
广东和本堂科技制药有限公司
目的:建立一个车间传递窗的清洁消毒规程,减少外环境对洁净区的污染。
范围:适用于车间所有传递窗清洁消毒操作。
职责:操作工、清洁工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QA负责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规程:
1.清洁时间及频率:
1.1每次使用后清洗消毒;
1.2 该洁净区更换生产品种必须彻底清洗消毒;
1.3 停产达一个星期时在使用前应进行一次清洗消毒;
2.清洁工具:不锈钢桶、无纤维抹布。
3.清洁剂:洗洁精与纯化水按照1:10比例进行配制使用,纯化水。
4.消毒剂:0.1%新洁尓灭溶液、紫外线辐照。
5.清洁消毒程序及方法:
5.1生产结束后,打开洁净度级别较低的传递窗门用无纤维抹布沾纯化水将传递窗由
上至下、由里至外抹擦干净,再将传递窗门里外擦拭干净;
5.2 传递窗特别脏时可用1:10配制的洗洁精液擦洗,然后用纯化水清洗干净至无泡
沫产生。
5.3 用无纤维抹布沾0.1%新洁尓灭溶液对传递窗进行擦试消毒或开启紫外线灯进行
消毒30分钟。
5.4 每周交替使用消毒剂,以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6.清洁工具清洁与存放:按《一般生产区清洁工具清洁规程》、《洁净室(区)清洁工具清洁规程》进行清洗后,存放在相应的使用区域洁具存放间内。
7.清洁消毒工作完毕,清洁人员应及时填写传递窗清洁消毒记录。
一、目的:建立传递窗清洁、消毒操作规程,规范传递窗清洁、消毒方法。
二、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传递窗清洁、消毒方法和操作要求;适用于传递窗清洁、消毒。
三、职责:相关负责人对实施本标准负责。
四、内容:1 清洁方法1.1 清洁用具:纱布。
1.2 清洁剂:纯化水。
1.3 清洁方法1.3.1 每次使用后用纯化水洗净的纱布擦洗传递窗内、外表面的灰尘和污垢,转角及弧形处需仔细擦净。
1.3.2 每周用纯化水洗净的纱布擦洗传递窗内、外表面的灰尘和污垢,转角及弧形处需仔细擦净。
2 消毒方法2.1 消毒用具:纱布、丝光毛巾、灭菌脱脂棉。
2.2 试剂及消毒液配制2.2.1 试剂:0.1%新洁尔灭溶液、84消毒液、75%乙醇溶液。
2.2.2 消毒液配制75%乙醇棉球:取灭菌脱脂棉撕成小块并揉捏成团,置于广口瓶内,加入75%乙醇溶液,充分浸润,即得。
84消毒液:取84消毒液1ml,加水60ml(1:60),摇匀即得。
0.1%新洁尔灭溶液:取新洁尔灭溶液1ml,加水至50ml,摇匀即得。
2.3 消毒方法2.3.1 每次清洁后用75%乙醇棉球擦洗传递窗内、外表面,转角及弧形处需仔细擦净。
2.3.2 每周清洁后用84消毒液或0.1%新洁尔灭溶液擦洗传递窗内、外表面,转角及弧形处需仔细擦净。
2.3.3 传递窗上玻璃用干丝光毛巾擦亮。
2.3.4 开紫外灯杀菌消毒0.5小时。
2.3.5 75%乙醇溶液与0.1%新洁尔灭溶液每月交替使用。
3 注意事项3.1 开启紫外灯时,传递窗双门需关紧。
3.2 消毒剂对手有刺激、腐蚀,使用时需戴上乳胶手套。
4 记录每周清洁、消毒后需在相关使用记录上登记。
传递窗操作规程
《传递窗操作规程》
1. 规程目的
传递窗操作是一种常用的办公场所交流方式,为了规范传递窗操作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规程。
2. 传递窗的使用范围
传递窗操作适用于办公场所的文件、资料、意见等信息的传递。
3. 传递窗的操作流程
3.1 送件人在传递窗区域填写送达单,包括文件或资料的名称、数量、送达日期等必要信息。
3.2 送件人将填好的送达单与文件或资料放入传递窗口,并按
下呼叫按钮。
3.3 接收窗口工作人员收到呼叫后,确认送达单内容无误,签
字确认收件,并将文件或资料存放于相应位置。
4. 特殊情况处理
4.1 如有特殊文件或资料需要保密或特别处理,送件人需在送
达单中注明,并与接收窗口工作人员沟通确认处理方式。
4.2 若接收窗口工作人员遇到问题无法确认收件或需要进一步沟通,需及时通知送件人处理。
5. 注意事项
5.1 送达单填写内容必须准确清晰。
5.2 送件人应在传递窗操作流程中保持耐心和礼貌。
5.3 接收窗口工作人员应及时确认收件并妥善处理。
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违反者将依据公司纪律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希望所有员工共同遵守并严格执行《传递窗操作规程》,确保办公效率和工作质量。
传递窗标准操作规程一、背景介绍。
传递窗是指在医院、银行等场所设置的用于传递文件、资料或物品的窗口设施。
为了保障传递窗的安全、高效运行,制定了本操作规程,以规范传递窗的使用和管理。
二、操作规程。
1. 使用前的准备。
在使用传递窗之前,操作人员需要仔细检查传递窗的开合情况,确保传递窗的门、窗玻璃完好无损,无卡滞现象,确保传递窗的正常运行。
2. 文件、资料或物品的传递。
在传递文件、资料或物品时,操作人员应先确认接收窗口是否已准备就绪,然后将文件、资料或物品放置在传递窗内,并轻轻按压按钮,使传递窗自动传递至对方窗口。
3. 接收文件、资料或物品。
接收方操作人员在接收到传递窗传来的文件、资料或物品后,应当仔细核对文件、资料或物品的数量和内容是否与发送方一致,确保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后续操作。
4. 特殊情况的处理。
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传递窗卡滞、无法正常开合或其他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等待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5. 安全注意事项。
在使用传递窗时,操作人员应注意保持窗口周围的清洁,避免堆放杂物,以免影响传递窗的正常运行。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手指夹伤或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
6. 日常维护保养。
传递窗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由专门人员负责,定期对传递窗进行检查、清洁和润滑保养,确保传递窗的正常运行。
7. 遵守管理规定。
操作人员在使用传递窗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规定,不得擅自私用传递窗,不得将非工作相关的物品传递,确保传递窗的正常使用。
三、结语。
传递窗作为一种重要的办公设施,在工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希望所有使用传递窗的操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确保传递窗的安全、高效运行,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XXXX药业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S O P)
1.目的
规范工作服、鞋清洗操作规程,保证其不受污染
2.范围
实验动物室工作服、鞋清洗过程
3.责任
质量保证科、化验室、实验动物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4.制定依据:
国家《实验动物条例》、《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标准》、《河南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河南省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验收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
5.规程
5.1.打开传递窗污染区一侧窗门。
5.2.将要传入物品外部喷雾消毒,放入传递窗内。
5.3.对传递窗内喷雾消毒后,关闭传递窗。
5.4.打开传递窗紫光灯照射30分钟以上,传递动物时照射10-15分钟,并用75%酒精消毒。
5.5.在传递窗清洁区域一侧,关闭紫光灯,打开传递窗,取出传入物品。
文件编号:SP-DW-SOP-09-026-01 页号2-2
5.6.灯管应注意定期更换,保证灭菌效果。
5.7.传递窗要定期清洁和消毒。
5.8.传递窗使用填写使用记录表(附件)。
6.变更历史
附件传递窗使用记录。
一、传递窗是洁净级别不同的区域之间物料的传递通道。
二、平时传递窗的两门处于关闭状态。
三、在物品传递时,操作者先打开一扇门,将物品送入后,关门(从室外往洁净区内传递物品时还应打开紫外灯,灭菌30分钟,取样间除外)。
再打开另一扇门,将物品取出后,再关好门。
严禁两扇门同时打开。
四、取样间物品传递前,先打开紫外灯灭菌30分钟,关闭紫外灯,然后打开一扇门,将物品送入后,关门,再打开另一扇门,将物品取出后,再关好门。
严禁两扇门同时打开。
五、传递窗在操作结束后,应进行清洁工作,并定期进行消毒。
六、紫外灯的使用与更换
1、紫外灯使用一定时间后其辐射强度会有所下降,为保证消毒效果,一般累计使用时间不超过1000小时(或依据厂家使用说明书规定),到期更换紫外灯。
2、一经发现损坏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管理人员,及时更换紫外灯。
七、使用和维护应予以记录。
传递窗操作规程(1)打开传递窗外侧门,放入操作所需实验物品;(2)传入屏障实验物品须使用1%过氧乙酸或75%酒精消毒液喷雾或者擦拭灭菌;(3)实验物品必须平铺已保证均可经紫外照射灭菌,记录本、纸、笔不得带入屏障。
(4)关闭传递窗外侧门,打开紫外灯,照射15分钟;(5)按照规定要求填写传递窗使用记录;(6)从屏障消毒内室打开传递窗内侧门,取走物品,关好传递窗内侧门。
注:1.禁止同时打开传递窗两侧门,关闭后轻拉把手检查是否关严,防止弹开。
2.传递窗可传入物品:门禁卡、手机(需用密封袋密封)、注射器(带有无菌包装)、纸张(单张)、酒精棉球、EP管(已灭菌)、游标卡尺、计时器、实验器械。
3.装有肿瘤细胞等不可灭活物品的容器需使用锡纸包裹,75%酒精喷雾容器表面后,经传递窗传入。
IVC及超净工作台操作规程1、打开照明和风机,将前窗升到标记位置(不超过1/2处);2、将实验所需物品用消毒液抹布擦拭之后放入超净台,摆放整齐;3、关闭风机和照明,打开紫外灭菌15分钟。
计时结束后关闭紫外,打开风机,通风5分钟后开始操作;4、拉起玻璃门到固定位置,身体及头部不可越过门进入台内,手及物品不可超出台面及玻璃门以外;5、动物笼盒必须用消毒液擦拭,放入超净工作台内才能打开,6、水、饲料,垫料必须在超净工作台内更换,更换下来的污物随身带走,放在屏障外洗刷间水池旁。
7、动物饲育盒必须在超净台内盖好上盖后,方能离开超净台。
8、实验中途手及物品离开超净工作台,再次进入需重复以上操作。
9、将饲育盒按要求放入IVC饲育架上,检查IVC笼盒是否安好(对接进出气口),以免动物窒息死亡。
10、操作结束后,用消抹布擦拭工作台面,75%酒精喷洒消毒,关闭照明和风机,拉下前窗,打开紫外灯照射15-20分钟;11、紫外照射结束后,关闭超净工作台电源。
注:1、如遇屏障系统机组关闭,暂停所有操作,关闭超净工作台电源;2、设备故障或异常,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停止操作,维修后方可使用;3、使用时注意,勿将水撒入超净工作台或其他有电源处。
自净传递窗操作规程
《自净传递窗操作规程》
一、前言
为了保障医院环境卫生和患者安全,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制定了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医院所有自净传递窗的使用操作。
三、操作流程
1. 操作人员必须进行手部消毒后方可操作自净传递窗。
2. 将待传递物品放至自净传递窗内部,按下传送按钮,待物品传送完成后,确认接收方已取走物品后关闭自净传递窗。
3. 如有需要连续传递多个物品,需等待接收方将上一个物品取走后方可传送下一个物品。
四、注意事项
1. 操作人员应在操作自净传递窗时保持清醒状态,避免操作失误。
2. 放置待传递物品时,应保持窗内外清洁,避免污染物品。
3. 在操作过程中如出现窗口无法正常关闭、物品传送不畅等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报修。
4. 使用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或问题,应向负责人员进行咨询。
五、操作人员培训
1. 所有需使用自净传递窗的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掌握
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2.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手部消毒操作、传递窗使用流程、突发事件处理等。
六、监督检查
医院将定期对自净传递窗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对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七、附则
本规程由医院环境卫生部门负责制定和更新,对于规程的修改和调整,将提前通知相关操作人员并进行培训。
以上《自净传递窗操作规程》将严格执行,希望所有医院工作人员都能够认真遵守,确保医疗工作顺利进行,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传递窗的操作规程目的:不耐高温、高压灭菌方法灭菌的物品传人屏障系统的灭菌方法。
依据:《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令第2号,1988),《动物饲养设施条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1)。
操作规程:(1)用0.5%过氧乙酸或5%碘伏液擦拭待传递的物品。
(2)打开传递窗外侧门,迅速放置待传递物品,用0.5%过氧乙酸喷雾消毒传递窗,关闭传递窗外侧门。
(3)开启传递窗内的紫外灯,紫外照射待传递物品不少于15分钟。
(4)通知屏障系统内的实验人员或工作人员,打开传递窗内侧门,取出物品。
(5)关闭传递窗内侧门。
技术参数屹诚标准传递窗名称:电子互锁传递窗;机械互锁传递窗规格:PB-1 PB-2外尺寸(L×W×H mm)785×600×690内尺寸(L×W×H mm)600×600×600门互锁方式:电子互锁机械互锁箱体材质:优质冷轧钢板,表面静电喷塑处理,哑光白色(可订制各种颜色)内壁材质:不锈钢板屹诚风淋传递窗名称:风淋式机械互锁传递窗;风淋式电子互锁传递窗规格:PB-3 PB-6外尺寸(L×W×H mm)980×700×1800内尺寸(L×W×H mm)660×700×600风速:25m/s以上喷嘴数量:4只风淋周期:15s门互锁方式:机械互锁电子互锁箱体材质:优质冷轧钢板,表面静电喷塑处理,哑光白色(可订制各种颜色)内壁材质:不锈钢板电源:380V 50HZ 三相380V 50HZ 三相功率:0.75KW 0.75KW。
4.3.1棉球擦抹法将要传递的物料按最大装载放置,过一定的时间后,在物料表面取样检查,每件物料表面取三点。
4.3.2生物指示剂法4.3.2.1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使用前测定其初期菌数,应不少于10个。
4.3.2.2在消毒灭菌前,将装有生物指示剂表皿置于传递窗内的周边及中间部位灭菌前打开表皿,灭菌结束后,回收生物指示剂放入大豆酪素消化液体培养基中,在37℃下培养3天,看细菌是否被杀灭,若没有细菌生长,则为合格。
4.3.2.3表皿放置图细菌芽孢悬液的制备:8.1.1.1 取枯草芽孢杆菌增菌液适量至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使菌液布满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30~35℃培养5~7天。
用接种环取菌样少许涂于玻片上,固定后以改良芽孢染色法染色,并在显微镜(油镜)下进行镜检。
当芽孢形成率达95%以上时,即可进行以下处理。
否则,应在室温下放置一定时间,直至达到上述芽孢形成率后再进行以下处理。
8.1.1.2 取适量无菌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以L棒轻轻推刮下菌苔。
吸出第一批洗下的菌悬液,再取适量无菌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重复洗菌一遍。
将第一和第二批洗下的菌悬液集中于一含玻璃珠的无菌三角烧瓶内,振摇5min,打碎菌块,使成均匀的芽孢悬液。
8.1.1.3 将芽孢液放于80℃水浴中10min(或60℃,30min),以杀灭残余的细菌繁殖体。
待冷至室温后,保存于4℃冰箱中备用。
有效使用期为半年。
8.2 稀释液1%蛋白胨—PBS溶液:取磷酸二氢钾1.36g、磷酸氢二钠2.83g、蛋白胨10.0g,加水1000ml,微温溶解,分装,置高压灭菌器121℃×30分钟灭菌。
8.3 菌片的制备8.3.1 试验中使用的菌片是以菌液滴加于载体上制成(1.0cm×1.0cm的不锈钢片)。
所用载体染菌前应进行脱脂处理。
脱脂方法如下:①将载体放在含肥皂的水中煮沸30min;②纯化水洗净;③纯化水煮沸10min;④用纯化水漂洗至pH 呈中性;⑤晾干备用。
传递窗自净传递窗VHP传递窗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传递窗是一种便于室内空气流通的设备,传递窗自净传递窗加入了VHP技术,能够对空气进行净化,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但是,在安全操作和保养方面,我们仍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安全操作1. 使用前的准备在使用传递窗前,应该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正常。
•检查传递窗的开关,确保传递窗能够顺畅地打开和关闭。
•检查传递窗的玻璃,确保传递窗玻璃没有严重的破损或裂缝。
•检查传递窗的清洁情况,如果传递窗较脏,需要进行清洁。
2. 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在使用传递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使用传递窗前,需要进行手部消毒,以确保不会传播病原体。
•打开传递窗时,需要确保另一侧的传递窗关闭,以避免空气污染。
•使用传递窗时,应该注意避免手臂和手指卡在传递窗的缝隙中。
•关闭传递窗时,在玻璃面板已经全面覆盖时才可以关上玻璃门。
•关闭传递窗后,需要正确存放传递窗的操作手柄。
3. 避免操作失误在使用传递窗时,需要避免以下几种常见的操作失误:•把手强行转动:传递窗是一个精密的设备,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手感,不要用力过度强行转动传递窗的把手,以免损坏设备。
•不当用力:传递窗要求操作人员用力均匀,如果用力过猛或过轻都可能造成传递窗的损坏。
•转动动作不规范:在操作传递窗时,需要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不能随意转动把手或者不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操作,否则也可能造成设备损坏。
保养规程除了正确的操作之外,保养传递窗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保养可以延长传递窗的使用寿命,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 定期清洁传递窗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就会累积积尘和其他污垢。
定期清洁传递窗可以维持设备的正常功能,并确保传递窗在操作时保持清洁。
•清洁传递窗时,需要用软布和清水轻轻擦拭设备表面,不要使用含有腐蚀性的化学清洁剂。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传递窗的VHP净化模块,需要避免用水清洗这个部分,因为水可能会影响VHP的效果。
•净化模块在定期清洁时,需要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维护。
微生物传递窗操作规程微生物传递窗是一种为了保护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安全而设计的装置。
这种窗口可以防止微生物在实验室中传播和污染,从而保护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免受微生物的伤害。
但是,为了确保微生物传递窗的有效性,必须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
第一,关注清洁卫生。
微生物传递窗必须定期清洁和消毒。
在使用前,应先用70%的酒精擦拭传递窗内外部分,以杀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在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传递窗并消毒。
这有助于防止微生物在传递窗中生长和繁殖,从而避免污染。
第二,正确使用微生物传递窗。
在使用微生物传递窗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设备,如实验手套和口罩。
此外,操作人员还应该注意传递窗的开启和关闭方式。
在使用微生物传递窗时,操作人员应该减少窗口的开放时间,以防止微生物从窗口中逸出。
第三,定期维护微生物传递窗。
微生物传递窗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现窗口存在问题或漏洞,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这有助于确保微生物传递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四,正确存储微生物。
在使用微生物传递窗时,操作人员应正确存储微生物。
微生物应存放在冷藏设备中,并且应标明其名称、存放日期和有效期限。
此外,在使用传递窗时,应注意微生物的传递方向。
传递方向应从无菌区域到有菌区域,以避免微生物的传播和污染。
第五,合理使用微生物传递窗。
在使用微生物传递窗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验需要合理使用。
必须遵循操作规程,不得随意开启传递窗。
此外,在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关闭传递窗,以防止微生物的传播和污染。
微生物传递窗是实验室中非常重要的安全设备。
为了确保微生物传递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必须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必须关注清洁卫生,正确使用微生物传递窗,定期维护,正确存储微生物,以及合理使用微生物传递窗。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微生物传递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保护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的安全。
XXXX药业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S O P)
1.目的
规范工作服、鞋清洗操作规程,保证其不受污染
2.范围
实验动物室工作服、鞋清洗过程
3.责任
质量保证科、化验室、实验动物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4.制定依据:
国家《实验动物条例》、《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标准》、《河南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河南省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验收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
5.规程
5.1.打开传递窗污染区一侧窗门。
5.2.将要传入物品外部喷雾消毒,放入传递窗内。
5.3.对传递窗内喷雾消毒后,关闭传递窗。
5.4.打开传递窗紫光灯照射30分钟以上,传递动物时照射10-15分钟,并用75%酒精消毒。
5.5.在传递窗清洁区域一侧,关闭紫光灯,打开传递窗,取出传入物品。
文件编号:SP-DW-SOP-09-026-01 页号2-2
5.6.灯管应注意定期更换,保证灭菌效果。
5.7.传递窗要定期清洁和消毒。
5.8.传递窗使用填写使用记录表(附件)。
6.变更历史
附件传递窗使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