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143.50 KB
- 文档页数:24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录》
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论
1.1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特征
1.2 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的区别
1.3 心理健康对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性
1.4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心理健康知识
2.1 情绪管理和情绪调适
2.2 压力管理和压力释放
2.3 恐惧和焦虑的应对
2.4 抑郁的早期识别和处理
2.5 自我认知和自我塑造
2.6 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
第三章:心理健康维护
3.1 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
3.2 良好睡眠的重要性及培养
3.3 应对挫折和困难的策略
3.4 整合自我价值观和核心信念
第四章: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处理
4.1 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预警
4.2 沟通、倾诉和寻求帮助
4.3 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策略
4.4 分享他人的心理健康资源
第五章:心理健康在学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5.1 心理健康对学习和工作的积极影响
5.2 心理健康对身心健康的维护
5.3 心理健康对自我发展的推动
第六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
6.1 心理健康知识的实际应用
6.2 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个案研讨
6.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操作
6.4 个人心理健康问题的集体解决
通过以上课程目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素养,增强心理韧性,有效预防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学业和生活质量。
课题第六章学会学习,困知勉行——大学生学习心理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学习的概念和类型(2)熟悉大学生学习的特点(3)掌握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4)掌握大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的调适方法素质目标:(1)明确大学学习的意义,自觉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的概念、类型,大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学难点: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大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方法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课前任务T考勤(2min)→问题导入(8min)T专授新知(25min)T课堂讨论(IO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3min)→传授新知(27min)一课堂实训(Iomin)一课堂小结(3min)-*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预习本课知识■【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课前任务通过课前的预热,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考勤(2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班干SB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问题导入(8min)■【教师】讲述“案例导读”的内容(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赵某能在大学期间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学生的回答赵某之所以如此优秀,是因为他掌握了大学学习的三个要点:第一,学习动机正确,即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第二,学习目标明确,即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学习目标;第三,学习方法正确,即每次确定了学习计划后,都能严格执行,并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导入本节课课题:学会学习,困知勉行一大学生学习心理通过问题导入,弓I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授新知(25min)■【教师】讲解新知,介绍学习的概念、类型,以及大学生学习特点的相关知识一、学习的概念学习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第六章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一、教学目的1、了解人际关系的含义、理论和功能,以正确认识人际关系的价值。
2、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解读人际密码。
3、了解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与人际问题的调适方法。
二、课时和授课序号3课时授课序号:S16-S18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人际关系的理论、功能和影响因素,人际交往的技巧与人际问题的调适方法。
教学难点:人际问题的调试方法四、教学方法讲授、课堂提问、讨论、启发五、参考教材六、教学过程(一)S16:人际关系概述1.案例引入宿舍那点事521宿舍有4名成员:佳琪、晶晶、木兰和小奇。
佳琪的这3位室友各有特点:晶晶是幸运的宠儿,可谓才貌双全,骨子里的优越感无形中与人拉开了距离;木兰是文学青年一枚,人如其名,沉静大气;小奇则性格直率,为人热情,爱八卦。
开学初话剧社要招新,佳琪、晶晶、木兰、小奇都报名了,面试环节让大家即兴表演一个桥段,佳琪的感性和投入让她很快入戏,当场被录取;而木兰因为其出色的文笔被选到编剧部。
不巧的是因录取名额有限,最后只能在晶晶和小奇中选一位留下,竟然还让两人写一段自我陈述来说明为什么录用自己。
自以为成功在握的晶晶竟然落选了。
每次大家在宿舍谈论话剧社的事情,晶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慢慢好像形成了一种默契,有晶晶在时,话剧社的话题就成为禁忌。
有一天晶晶从外面回来,快走到门口就听见大家聊得很热闹,可是自己推门进去后,大家的谈话却戛然而止,好像有意回避自己似的,不知道她们在背后会怎么想自己呢。
从此,晶晶早出晚归,尽量少在宿舍呆。
慢慢地,晶晶成了大家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一天晶晶在图书馆上网,无意闯到“人际交往”主题的百度贴吧,看到了这样一篇“求助帖——换还是不换”,引发了她对于自己的思考。
换还是不换?我想也许我是那种天生就不合群的人,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相处,因此朋友很少。
进入大学我决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我曾经很努力地要融入大家。
第六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概述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来讲,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另一条是针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承担起实现第一条途径的辅导任务,成为其有效的表现形式。
从学校心理辅导的形式看,近十多年来,我们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的操作模式。
一种是各种形式的集体辅导活动,包括心理训练、专题辨析、情景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等;一种是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包括学科教育中的心理辅导、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辅导、团队活动中的心理辅导等等;第三种是个别咨询、团体咨询。
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是从第一种模式里面的众多辅导活动发展出来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育思想进步的体现,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要,是学校端正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的积极思想。
它不仅继承了传统教育,还弥补和发展了过去教育中的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是一项追求教与学和谐一致、协调学生身心发展、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1.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并服务于全体学生,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潜能;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可见其课程目标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的。
2.从教育模式看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又表现为一种教育实践模式。
不仅强调全面性,还强调基础性和发展性。
所谓“全面性”即面向全体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心理发展水平的学生,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活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