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轻叩诗歌的大门》之《走近李白》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9.21 KB
- 文档页数:3
李白 -----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指导他是诗仙、酒仙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了解李白性情豪放志气宏大的个性。
2.通过诗歌《上李邕》了解李白及其诗歌的写作风格。
教学重点:通过文章及《上李邕》了解李白及其诗歌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从《上李邕》这首诗中感悟作者的志气宏放和写作特点及“不干人,不屈己,”笑傲权贵平交王侯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和同学们对诗,让同学们我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的奇葩,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在唐朝诗歌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顶峰,在这顶峰的最顶端并峙着两大诗人,一位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李白,品读李白,欣赏李白,崇拜李白!二、教学过程先让同学们来说说心目的李白是怎么样的,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老师总结。
老师讲述李白字和名的来历,让学生对李白有初步的了解。
紧接着讲述李白的两个美称“诗仙”和“酒仙”。
让同学们结合书上的温馨提示看看书上对李白的介绍。
老师讲解书上《旧唐书.文苑下.李白传》中对李白的介绍那段话的意思。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李白。
师总结:李白在文坛上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凭一支笔、一把剑、一壶酒就可以浪迹天涯、行走江湖、诗酒逍遥!对于这样的一位人物他的诗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他的这首《上李邕》从思想源头上了解这位“楚狂人”。
师先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对这首诗有初步的了解。
让学生读这首诗,初步感受这首诗的意思。
观看郦波老师和他的团队的太极朗诵视频,让同学门从视频中感受郦波老师和同学们朗读的韵味和气势。
让同学们再次朗诵这首《上李邕》体会年轻李白的豪放的气质和远大的理想。
给同学们讲解这首诗的意思,了解“大鹏”是李白诗歌里惯用的意象,给同学们介绍大鹏的形象,让同学们知道李白写大鹏其实就是为了写自己。
前四句写大鹏就是写自己,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
介绍李邕,李邕当时不但很有才华而且官职还很高,但是李白却还指名直斥与之抗礼,这就充分体现了他“不干人,不屈己,”笑傲权贵,平交王侯的李太白的本色!师总结:有人说李白的诗不是写出来的是脱口而出吟诵出来的,这就是青莲居士谪仙人,这就是青莲居士李太白!这就是其诗的极度夸张、神奇想象、风格豪迈、气势雄浑!所以说他是继战国屈原以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浪漫主义的新高峰!出示其他人对他的评价: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走近李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题:走近李白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李白的生平,了解唐代文化背景和诗歌创作的特点。
2.通过分析李白的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通过模仿李白的诗风创作自己的诗歌。
教学内容:1.李白的生平和作品介绍。
2.李白诗歌的欣赏和鉴赏。
3.学生创作李白式的诗歌。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向学生提问:你们听过李白吗?对他有什么了解?2.引导学生回答:李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
二、学习李白的生平和作品(20分钟)1.老师介绍李白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呈现。
2.学生分组研读李白的几首著名诗歌,并分析诗歌的题材、意境等方面。
三、李白诗歌的欣赏和鉴赏(30分钟)1.老师选择几首李白的诗歌进行解读,介绍其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诗歌的特点。
2.学生跟随老师欣赏李白的诗歌,并尝试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学生创作李白式的诗歌(30分钟)1.老师提供一些李白的诗句或诗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
2.学生可以选择李白的诗歌进行模仿,也可以灵活发挥,以自己的方式创作。
五、展示和分享(20分钟)1.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歌进行展示和分享。
2.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对方的作品,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六、总结(10分钟)1.老师总结学习内容,回顾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
2.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李白的诗歌,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能力。
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李白诗歌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创作诗歌:评价学生创作诗歌的质量和创意。
教学拓展:1.学生可以继续深入研究李白的其他诗歌作品,扩大对他的了解。
2.学生可以尝试将李白的诗歌改编为歌曲或舞蹈,展示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
3.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合作,进行李白诗歌朗诵会或诗歌创作比赛。
通过走近李白,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唐代文化和诗歌艺术,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古诗赏析――走进李白教案古诗赏析――走进李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及其人格魅力。
2、体会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3、巩固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围绕“夸张想象”这一核心去通读三首诗,寻出“夸张想象”的情感内涵、找出“夸张想象”的意象设置、悟出“夸张想象”的手法运用,对世俗的看破与俯视。
2、反复诵读三首诗,理清李白诗歌中的情感脉络,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及其艺术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重难点: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安排1课时一、谈话导入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堂诗歌赏析课。
我们中国是诗的国度,在诗歌王国的灿烂天空里,出现了许多伟大杰出的诗人,你知道谁?能诵诵他的诗吗? 生背诵古诗。
教师评价:2、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今天,让我们走近诗歌王国中最亮的那颗星――李白。
出示题目。
二、了解李白。
1、你了解李白吗?学生汇报。
师:他一身的才学,称为诗仙,除了诗仙,还称他是什么仙?他又是酒仙,集诗仙和酒仙于一体,简称李白是仙。
板书:李白是仙2、让我们看看杜甫的诗歌,(出示《饮中八仙》前四句)就是赞美李白的,师诵读,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故事诗仙李白的诗,跟常人有什么不同呢?现在,我们就走进李白的诗篇。
三、走近李白。
(一)《望庐山瀑布》2、齐诵。
3、老师只看到过白色的云烟,从没有看到过紫色的云雾?但在李白的眼里为什么是紫色的呢?学生交流:喝醉了;光线的折射;紫色是华贵的;朝霞的折射等等。
4、师:这紫色的云烟升啊升啊,升到了哪里?师:这种景象你见过吗?这样的景象只有诗仙看到,这是仙境那。
板书:宛如仙境指导朗读:要读出虚无飘渺的感觉5、虚无缥缈的、如梦如幻的浪漫仙景,这就是李白的风格,再看下名几句,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李白诗篇的与众不同呢?你认为哪里写的好呢?6、“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什么呢?他把庐山的瀑布比作银河,一般的人是做不到的。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第一章:李白生平简介1.1 李白的生平背景介绍李白出生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以及他的出生地点。
让学生了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诗歌发展达到了巅峰,李白就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
1.2 李白的文化成就讲解李白在诗歌方面的天赋和才华,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让学生了解李白被誉为“诗仙”的原因,他的诗歌风格和特点。
第二章:李白的诗歌创作2.1 李白的诗歌主题分析李白诗歌的主题,包括山水田园、友情、壮志凌云等。
让学生理解李白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
2.2 李白的诗歌形式介绍李白在诗歌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让学生了解李白在诗歌结构、韵律和用词上的独特之处。
第三章: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3.1 李白的诗歌意境讲解李白诗歌中的意境美,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出宽广的胸怀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让学生感受李白诗歌中的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2 李白的诗歌语言分析李白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如豪放、奔放、清新、典雅等。
让学生学习李白诗歌中的优美词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章:李白的诗歌影响4.1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讲解李白诗歌对后世文学和艺术的影响,包括其他诗人的受启、画家、音乐家的创作等。
让学生了解李白诗歌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4.2 李白的诗歌在现代的价值探讨李白诗歌对现代人的启示和价值,如何从他的诗歌中汲取营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李白诗歌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成为更有思想深度的人。
第五章:欣赏李白的名篇5.1 《将进酒》分析《将进酒》的诗歌背景、主题和意境,讲解其中的经典词句和韵律特点。
让学生感受李白豪放奔放的诗风,领略他的诗歌魅力。
5.2 《庐山谣》分析《庐山谣》的诗歌背景、主题和意境,讲解其中的经典词句和韵律特点。
让学生感受李白清新典雅的诗风,领略他的诗歌魅力。
第六章: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6.1 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讲解浪漫主义诗歌强调个人情感、追求自由、描绘理想的特点。
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综合实践课——《走近李白》教学设计及反思李白,被誉为唐朝文章宗师,是中国古代诗人、思想家,他的诗歌,在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日,我带领学生们进行了“走近李白”的一堂新颖的语文综合实践课,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语言技能目标:教育学生了解唐朝文章宗师李白的生平及其文章作品、理解其文章内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2)思想目标:丰富学生思想,引导学生学习李白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二、教学内容:(1)导入部分:通过精心准备的PPT展示、音乐椰子,给学生深入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作品,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大家所爱戴的伟大诗人李白。
(2)文本部分:选取其中的几首诗,带领学生们阅读理解李白诗歌,通过精彩的视频让学生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李白的作品,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知识。
(3)一本书部分:让学生们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坚持自主阅读,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内容。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空闲时间,以及培养良好的文学思维能力。
(4)小组研讨部分: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深入理解李白的作品。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分组研讨任务,形成学习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李白作品的技能。
(5)个人反思部分:通过《走近李白》课堂活动,让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李白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升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积累语文、数学知识,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反思:以上就是本次“走近李白”课堂设计及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深度学习了李白的生平及其作品,学生们既有收获又有改变,学习兴趣明显增加,对文学的兴趣也比以前更加浓厚,且有较大的提高。
本次课堂教学也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教学时间紧迫,课堂活动复杂,活动安排地总体来说还不够完善;其次,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差异性,有的同学还没完全掌握知识点,对知识的掌握也有所限制;另外,学生对李白诗歌的理解还有待加深,借助练习等活动,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最新四年级科学《走近李白》教学设计(精品)一、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走近李白》,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的生平和作品。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感受诗歌的美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李白的生平和作品的基本信息。
2. 学会欣赏李白的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 掌握一首李白的诗歌,具备一定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李白的生平介绍- 生平背景概述- 重要作品简介- 影响和地位的介绍2. 李白的诗歌欣赏- 选择几首代表性的诗歌进行阅读和欣赏,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 研究一首李白的诗歌- 选择一首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诗歌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和解读诗歌内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表演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李白的生平和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和分析。
2.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一些关于李白的视频片段或音频,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李白的形象和诗歌的朗读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自我评价:学生通过参与诗歌欣赏和朗读表演活动,自我评价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观摩和评价朗读和表演的水平,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给予具体的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 《走近李白》教材2. 多媒体设备和相关课件3. 李白的诗歌音频和视频资源4. 学生课本和笔记本七、教学安排本教学设计根据四年级科学课程表的具体情况安排,建议分为三个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课时:介绍李白的生平和作品,进行诗歌欣赏和分析。
2. 第二课时:选择一首李白的诗歌进行研究,进行诗歌解读和表演练。
3. 第三课时: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以及对后续研究的指导和建议。
《走进李白》教学设计南安六中谢盈【教学设想】本着“快乐学习”的理念,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原有知识,通过“李白名句知多少”、“李白生平”等环节,学生充分体会其自我成就感。
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李白名作赏析”、“我手写我心”、“我口抒我怀”等环节,学生用笔写下自己对李白的喜爱,并有感情的朗诵《将进酒》,充分表达对李白的真爱。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有感情的朗诵《将进酒》,体会汉字的音乐美。
2、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了解李白名句、名篇、生平的基础上,学生课堂上写一段关于李白的短评,做思维的深入训练。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业设置为:写一篇以“李白”为话题的赏析性作文,通过欣赏李白获得创造性的成就。
4、文化传承与理解李白身上渗透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取理想,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无法实现,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不畏强权的傲骨只能通过酒的浪漫形式表达出来。
中国的文人精神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教学重难点】重点:重温李白生平、名篇难点:将对李白的情感写下来、读出来【教学法】朗诵法、写作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具】班班通【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胡怀琛在《中国八大诗人》中提到了哪八位诗人?2、你最喜欢哪一个?二、李白诗句知多少请同学起来说出所知的李白诗句三、李白其人阅读一段有关李白的材料,概述材料中的李白形象。
李白,字太白。
先世在隋末谪居西域,后来选还巴西,便为蜀人。
少年倜傥不群,喜纵横之术;击剑任侠,尝手刃数人。
又好神仙;五六岁时,能诵《六甲》。
二十后出游湘、楚,至长安;为贺知章所赏识,称他天上谪仙人,从此名满京师。
官翰林。
玄宗召他在宫中赋诗,饮酒沉醉,举足令高力士脱靴。
高力士深恨了他,在杨贵妃前说他坏话,便被玄宗疏远了。
这时太白是四十四岁。
第二年,赐金放归,乃浪迹河洛、梁园,而至广陵。
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乱事纷起;太白由广陵渡江南奔。
《走近李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提高学生对李白的认知和了解。
2.分析李白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课堂学习所得知识,写出自己的李白式作品。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展示李白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和相关历史背景。
2.准备李白的部分诗歌作品,供学生欣赏与分析。
3.学生准备纸笔,进行作文练习。
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播放李白的音乐诗歌,并出示李白的画像,引发学生对李白的兴趣。
2.提问:你们了解李白吗?听过他的诗吗?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作品?为什么?导学:1.教师通过PPT展示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成就,让学生了解李白的出生、求仙之路、游历经历和文学成就等。
2.教师分析李白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如豪放、奔放、情感真挚、形象丰富等,通过解读和欣赏李白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特点。
活动一:欣赏经典1.教师精选几首李白的代表作品,为学生朗诵或播放录音进行欣赏。
2.学生听完后,讨论这些作品给他们的感受和理解,包括诗意、意境、修辞手法等。
3.以《将进酒》为例,分析其中的意境、氛围、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李白的诗歌之美。
活动二:分类讨论1.学生分组,各组负责一种李白的诗歌主题或风格(如山水、怀古、豪放、离别等)。
2.每组选择一首代表性的诗歌进行讲解、解读与欣赏,并介绍其在李白的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活动三:释义与写作1.教师分发李白的部分诗歌作品给学生,要求他们阅读并进行释义,领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意境和主题。
2.学生学习并理解李白的写作风格和意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仿写练习。
活动四:合作演绎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李白的诗歌作品进行演绎。
2.演绎形式可以是朗诵、表演、配乐等多样化的方式,以突出李白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总结与延伸:1.教师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回顾李白的诗歌风格与创作特点。
《走近李白》活动设计方案指导思想: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奇葩,是前人留下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诗词不仅给我们艺术的熏陶,而且更能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所以背诵古诗词,继承先人的宝贵遗产很是重要。
李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伟大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现存三百多首。
古人云:诗以言志。
只有对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有了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准确的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所以通过回忆和欣赏李白的一些诗歌,从中感受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从而引领学生走近李白,培养他们对李白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古诗词文化。
活动目标:1、通过搜集交流李白生平资料了解李白生平。
2、感知古诗是诗人言志、言情的方式,通过诵读李白经典古诗了解李白一生的心路历程3、通过诵读李白与酒和月有关的古诗感知李白豪放浪漫的个性4、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活动准备:通过课前搜集整理资料,理解古诗,欣赏古诗。
配乐吟诵或吟唱古诗。
制作ppt。
活动形式:搜集整理资料、讨论、交流、欣赏、诗歌背诵比赛、。
活动过程:开课导语设计: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一首首诵传千古的经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我校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也非常重视古诗词的积累,同学们背诵的古诗词已远远超过《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在诵读古诗的同时,我们结识了许多诗人:贺知章,王维、杜甫、苏轼、孟浩然等等,在众多的诗人中李白的名字格外显眼。
我们用了两周的课余时间查阅李白资料诵读李白古诗,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早就跃跃欲试了!是不是?下面就请同学们准备展示你的积累,让我们一起走近李白。
主持人致辞:女:他有横绝千古的艺术才华,男:他有潇洒放达的绝代风流,女:他有啸傲天地的撼人气魄。
男:他就是李白——灿若星辰的中国诗坛上极具个性的一个。
女:千百年来,他以其独特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让后世倾慕不已。
男:今天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就让我们走近李白,与这位1300年前的人物对话,去聆听他与众不同情怀。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李白的诗歌;(2)能够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3)能够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李白的诗歌;(2)通过比较、联想等方法,感受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敬畏之心;(2)培养学生对李白的景仰之情,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地位;2.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3. 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的深入理解;2. 培养学生对李白诗歌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李白的生平事迹和诗歌作品的相关资料;2. 学生准备李白的诗歌作品,提前阅读并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地位;(2)引导学生对李白产生兴趣和景仰之情。
2. 诗歌阅读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李白的诗歌作品,理解诗歌内容;(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4)学生通过比较、联想等方式感受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
3. 诗歌欣赏与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李白的诗歌,理解其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欣赏和评价;(3)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李白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李白诗歌的特点和价值;(2)学生展示对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如背诵诗歌、分享感悟等;(3)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李白诗歌的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分析和欣赏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诗歌背诵:检查学生对李白诗歌的背诵情况,评估他们对诗歌的记忆和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李白诗歌的短文,了解他们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走进李白教学设计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走进李白教学设计以供大家学习。
走进李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李白部分诗的欣赏,进一步了解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作为炎黄子孙如何能不了解李白?因此特上一课“走进李白”。
2.走进李白的诗中去,解读“集儒家、道家、侠士、书生、诗人于一生”的李白作为诗仙酒仙的风骨和李白作为常人凡人的情思。
教学方法:教师以故事串连,用诗歌作有详有略的品读、吟诵、赏读;以主题为单元教学,第一课主题是“李白是仙”,第二主题是“李白是人”。
一、由“仙”字引入1.板书:仙。
问:你们羡慕仙人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位仙人——李白(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题)大幕出示:走进李白二、由杜甫《饮中八仙》激起学生兴趣1.大幕出示《饮中八仙》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教师简要讲述诗中故事3.诵诗4.过渡:李白仅仅是酒仙吗?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诗歌。
三、学习《望庐山瀑布》1.激趣:望庐山瀑布,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这壮丽的美景吸引多少文人墨客。
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之后,很多诗人自叹不如,再也不敢写庐山瀑布了。
可唐朝还有一位诗人叫徐凝,他偏不服气,也写了一首《望庐山瀑布》。
两人同写一处景色,谁写的更好呢?我们先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2.大幕出示:《望庐山瀑布》学习《望庐山瀑布》1.读诗2.质疑3.解句4.欣赏引导学生把握“想象奇特”、“神来之笔”两词。
3.大幕出示徐凝的《望庐山瀑布》出示徐凝《望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引导粗略解读,并引导学生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进行比较。
4.大幕出示苏东坡的《戏徐凝瀑布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引导粗略解读,并引导学生看苏东坡是如何评价徐凝的诗的。
四、补充学习李白的其它几首诗大幕相继出示《秋浦歌》、《夜宿山寺》,导读。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李白的诗歌;(2)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3)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李白的诗歌;(2)学会欣赏李白诗歌的美,提高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白诗歌中的豪放与激情,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2)了解李白追求自由、崇尚个性的精神风貌;(3)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2)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教学难点:(1)李白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2)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手法;(3)将李白诗歌的精神内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李白的诗歌;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 案例分析法:以李白诗歌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李白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 学生准备:预习李白的诗歌,了解其生平事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李白诗歌的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李白诗歌的魅力;(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李白诗歌,激发学生对李白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李白的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互相交流。
3. 课堂讲解:(1)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李白的文学成就;(2)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豪放、奔放、想象丰富等;(3)讲解李白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手法。
4. 案例分析:(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李白诗歌进行深入分析;(2)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内涵;(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走近李白一、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中国是诗歌的王国。
在诗歌王国的灿烂星空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伟大诗人。
你们都知道哪些诗人?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是呀!这许许多多的诗人,就像星空灿烂的星星。
作为诗歌王国的后人,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先人,了解我们着名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诗歌王国中那最璀璨的一颗星星(播放课件:课题古诗欣赏:走近李白)师:今天,我们上一堂古诗欣赏课。
课题是(抬手示意)生:(齐读)走近李白。
师:你了解李白吗?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你说。
生:李白,他是诗仙。
他一生作诗很多,他是701年出生。
师:李白是诗仙,作诗很多,给我们后人留下多少诗歌呢?九百多首。
李白不仅是诗仙,他还有一个仙呢!是什么仙?生:(异口同声)酒仙。
师:还有一个仙,是酒仙。
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板书:李白是仙)王老师简称(抬手示意板书)是什么?生:李白是仙。
师:李白是仙,此话怎讲呢?(出示灯片)二、故事引题:师:我们来看看他同代的一位诗人诗圣杜甫是怎么评价李白的。
(出示杜甫《饮中八仙》)师:杜甫在他《饮中八仙》中是这样写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首诗写的是这么一个故事想听故事吗?师:话说唐玄宗李隆基携他的爱妃杨贵妃到沉香亭畔去赏牡丹花。
到了沉香亭畔,亭子下面坐着一排、两排、三排好几排的乐工,也就是现在的演奏家、歌唱家。
李隆基和他的爱妃刚刚落座,下面的演奏家、歌唱家就演奏起优美的曲子。
这曲子刚刚响起,李隆基就摆摆手说:停!停!停!老的曲子我不想听了,今天朕高兴!李龟年(李龟年是当时着名的乐师),去翰林院把李太白给我请来,叫李太白给我的爱妃作几首新诗。
李龟年得了皇帝的令,那叫圣旨,是不是啊?师:李龟年急急忙忙赶到翰林院,问李白的同事。
同事说:李太白到街上喝酒去了。
李龟年只得又赶到街上,经过一家酒店。
只听到酒店楼上有人高声吟唱。
李龟年一听,李白在上面。
跑到上面一看,李白已经喝得酩酊大醉。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走近李白》教案设计课前三分钟:被《诗韵悠悠》中的古诗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背的古诗全部来自于咱们的《诗韵悠悠》,那现在请同学们打开目录,数一数李白的诗共有几首?生:8首。
师:是啊,一共有八首,这说明李白的诗在诗韵悠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的,李白不仅在诗韵悠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唐朝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国诗坛上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
那大家对李白了解多少呢?学生说出通过查阅资料对李白的了解。
(幻灯片出示相应的李白的图片)师:那今天咱们就通过学习《诗韵悠悠》中的古诗去近距离的了解一下李白,走近李白,去了解一下李白这个个人,去读读李白的诗。
二、通过古诗了解李白(一)学习《静夜思》出示《静夜思》的古诗配图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
(指名有感情地读古诗)请同学们思考从这首古诗里能看出李白是个怎样的人?生:思念家乡的人、喜欢看月亮的人……分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两句诗,知道李白思念家乡。
结合教师意境的语言渲染“寂静的夜晚,望着那一轮皓月,李白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从而得出李白常年漂泊在外,是一位行者。
(二)学习《赠汪伦》师:请同学们读这首古诗,思考通过这首古诗你又能读出一个怎样的李白呢?生:能读出他和汪伦的感情非常深,是好朋友。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通过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看出来的。
师:是啊,桃花潭的水很深也不及汪伦对李白的感情深,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两岸十里桃花,一叶孤舟,正当李白独自踏上离别的路时,岸上传来汪伦的歌声,此时李白非诚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小结:李白喜交友(三)学习《月下独酌》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读诗《月下独酌》,看看李白还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自由读古诗)生:李白是一个爱喝酒的人,是一个孤独的人……生:通过独酌两字看出李白是独自一人在喝酒,比较孤独师:那请同学们再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理解李白态度的转变。
“走近李白"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四三班一、活动背景: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唐朝更是诗歌的鼎盛时期.古往今来,多少珠玑之言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沉淀,成为经典。
其中李白的名字在这之中格外显眼。
炎黄子孙,有谁不会吟诵几句李白的诗词,有谁不能历数几件李白的趣事?那铁杵磨成针的千古佳话,至今仍是众多学童的启蒙教材。
四年级的孩子,在经历了多年的中华文化浸染之后,对李白、杜甫等诗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当前我校正在开展创建人文校园的活动,各类儿童喜爱的课外读物正悄悄走进学生的生活。
华夏民族的灿烂文化诗词歌赋也渐渐被同学们所喜欢.当他们摇头晃脑地背诵这些诗歌的时候,传统文化也悄悄的熏陶着他们幼小的心灵.为了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为了激发孩子们吟诗的兴趣,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传统文化,从而热爱自己的民族,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兴趣点,我们决定开展以“走近李白”作为突破口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迈出系统阅读诗人作品的第一步。
二、活动主题:交流在“走近李白"活动中阅读的诗歌,并通过诵读、研讨、游戏、鉴赏等多种形式来感悟、品味李白其人其诗.三、活动目标:1、学生汇报在“走近李白”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李白其人的特点,尤其是李白诗歌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李白具有代表性的诗作,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李白诗歌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李白诗歌为代表的中华优秀诗词的兴趣。
四、活动阶段:第一阶段:明确方向,寻找伙伴(时间:一节课)1、回忆所有曾经学过或者背过的李白的诗,使学生再次感受李白的才气、李白的浪漫、李白的潇洒.并指出,李白所作的诗还有很多很多,他是我们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2、确定研究目标.3、讨论提出研究方向.(如:李白生平、李白古诗、李白的信仰……)4、讨论确定成果呈现方式。
(汇编成册的诗集、手抄报、古诗朗诵会……)5、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确定研究方向,并做出详细分工,以更好的完成下一步的工作。
《轻叩诗歌的大门》之《走近李白》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奇葩,是前人留下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诗词不仅给我们艺术的熏陶,而且更能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所以背诵古诗词,继承先人的宝贵遗产很是重要。
李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伟大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现存九百多首。
古人云:诗以言志。
只有对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有了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准确的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所以通过回忆和欣赏李白的一些诗歌,从中感受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从而引领学生走近李白,培养他们对李白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古诗词文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诵读并且欣赏一些李白的古诗,对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有所
了解。
2、了解诗歌背后的一些故事背景,更好的理解古诗。
3、学习吟诵古诗,从多方面提高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的欣赏,理解古诗。
5、培养学生对李白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
祖国和热爱祖国的古诗词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顺势揭题
1、聊“唐代的文化三绝”,引出“李白的诗”。
2、导入:是的,在咱们这个诗歌的国度中,李白是浩瀚星海中最为璀璨的一颗,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叩响诗歌的大门,走近李白,上一节关于李白的古诗欣赏课。
3、出示课题。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二、整合资料,初识李白。
1、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或故事或诗作)。
2、出示贺知章对李白的“谪仙”评价。
3、出示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过渡:作为诗仙酒仙的李白,所创作的诗和常人有什么不一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世界,感受他诗作中的“惊风雨,泣鬼神”的语言魅力。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借助学生零散的资料的简介而顺势提炼出对“谪仙”及《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的简要解读,促使学生对李白是诗仙有所识、有所悟。
)三、品赏诗作,感受仙味
(一)赏《望庐山瀑布》
1、课件出示、师配乐诵。
2、指名诵、齐诵。
3、赏、诵“紫烟”,感仙味。
4、悟、诵,感诗仙落笔之夸张、想象,品仙气。
过渡:是啊,随便一首诗都是这样惊风雨、泣鬼神--------
(二)赏《秋浦歌》
1、出示《秋浦歌》师吟诵。
2、师生轮番诵。
3、议悟诗仙的妙笔。
4、说故事,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过渡:走进一个故事,感受诗仙的“惊风雨、泣鬼神”的气魄。
(三)看故事、读诗,悟仙骨
(1)、讲述李白的故事,
(2)、欣赏《湖州迦叶司马问白何人》。
过渡:李白虽是诗仙,但他也是个人,那么,李白会有怎样的凡人情怀呢?那么我们以诗为证,再次领略诗仙的“惊风雨、泣鬼神”的魅力吧!
(设计意图:通过对《望庐山瀑布》《秋浦歌》《湖州迦叶司马问白何人》的理解赏析李白诗作的美妙的意境与独特的表现手法,领会李白的艺术手法之精妙,初步体会“诗仙”的内涵。
)
四、诵凡人情怀诗作,再次领略诗风
1、学生说情怀、诵古诗。
2、引读、配乐诵——
(1)、诵李白凡人情怀——思乡——《静夜思》《春夜洛城笛》(2)、诵李白凡人情怀——珍惜友情——《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孟浩然之广陵》
(3)、诵李白凡人情怀——孤独——《独坐敬亭山》
小结:李白无论是处在仙的高度,还是回归人的本真,他的诗作洋溢的尽是雄奇、飘逸、豪放。
(设计意图:借助美妙的音乐背景,通过以上三组五首诗作的诵读,使学生了解到李白作为一个凡人的情怀。
明了李白作为人间诗人,他思念家乡的亲人,他也十分孤独,渴望被人了解,被人赏识,他看重朋友间的友情,为朋友的分别而依依不舍。
李白的诗既有充满浪漫主议色彩的夸张、想象,也充满人情温暖的叙述和描写,对李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
五、总结寄语
同学们,这节课不是一个结束,更是一个开始,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学着老师这样找几首风格相似的诗去诵去品,走近李白,走近更多的诗人,继续叩响诗歌的大门,继续畅游诗海。
六、课外牵线,以进李白
1、收集李白或喜欢的诗人的诗作,读一读,品一品,感受诗人的情怀。
2、阅读《李白传》、《李白之诗酒人生》、《话李白》、《康震说李白》
板书:
走近李白
仙————————————
人
意境
笔落想象诗成(雄奇、飘逸、豪放)
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