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分类号
- 格式:xls
- 大小:308.50 KB
- 文档页数:5
我国标准文献分类号(Chinese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s,CCS)是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管理的一套标准文献分类体系。
它是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文献分类体系的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分类体系,用于对标准文献进行分类、编目、检索和存储。
CCS号由11位数字组成,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标准进行分类编码。
CCS 号是标准文献的重要标识,它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标准的大致主题内容,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标准文献,提高了信息的检索效率和利用率。
CCS号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根据所编订标准的内容、性质、用途及标准的技术领域划分而确定的。
CCS号分类十分细致,从大方向上可以分为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
一级分类分为A、B、C、D、E、F等大类,每个大类又分为若干二级分类,以数字1、2、3……表示。
CCS号在标准文献发布时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该标准的大致主题内容,有助于标准的检索、存储和应用。
CCS号在标准的编目、检索和存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相关行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提供了便利。
CCS号的编制与管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的。
在编制过程中,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一整套标准,包括《我国标准文献分类与编号规则》、《我国标准文献分类与编号技术导则》等,对CCS号的编制和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
CCS号的编制是按照标准的技术领域划分和标准的内容、性质、用途等特点进行分类的。
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对标准的所有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以确保CCS号对标准的主题内容有准确的反映,对用户的检索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CCS号的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对标准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解,对CCS号进行正确的使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CCS号的作用,准确地找到所需的标准文献。
CCS号是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套标准文献分类体系,具有清晰明了、分类细致、便于编目检索的特点。
我国标准分类号(Chinese Classification System,CCS)是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管理的一套用于对各种学术文献和专利文献进行分类的体系。
该体系根据文献的内容和主题进行分类编码,以便于文献资源的组织、检索和利用。
CCS的编码体系采用了一种层次化的分类结构,通过统一的编码规则和结构,对不同学科领域的文献进行分类,使得用户能够快速地定位和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
CCS编码的标准化和统一,有利于提升文献资源的整体管理和利用效率。
CCS体系主要包括主表和副表两部分:1. 主表:主要用于对文献进行大的范围分类,共分为10个大类,分别是:1.数学、自然科学、医药科学;2.工程技术;3.农业科学;4.社会科学;5.经济;6.文化、教育、体育;7.语言、文字;8.艺术;9.医学;10.军事。
2. 副表:主要用于增加分类的细分,按照不同领域的层次,对文献进行详细分类。
每个大类下面都分为若干个主题分支,以更好地对文献进行细致的分类。
CCS编码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涉及到学术文献的整理、检索和利用,专利文献的分类和检索,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等方面。
在学术研究、科研管理、情报检索等领域,CCS编码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标准分类号在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文献检索途径,使得人们可以更加高效地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
CCS编码也为学术研究和科研管理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今天,我国标准分类号的作用更加凸显。
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研究领域和学科门类不断拓展,对文献的分类与整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CCS编码的精细分类和标准化管理,为科技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和利用需求越来越迫切,而信息资源的分类与检索技术也日益成熟。
中国标准的几种分类及代号中国标准的几种分类及代号一、按行政(行业)分类(1)GB 国家标准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制计划、审批、编号、发布。
国家标准代号为GB和GB/T,其含义分别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
(2)行业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作为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当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该行业标准应自行废止。
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归口部门编制计划、审批、编号、发布、管理。
行业标准的归口部门及其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由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审定。
行业标准代号如下:序号代号含义管理部门1 BB 包装中国包装工业总公司2 CB 船舶国防科工委(船舶)3 CH 测绘国家测绘局4 CJ 城镇建设建设部(城镇建设)5 CY 新闻出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6 DA 档案国家档案局7 DB 地震国家地震局8 DL 电力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9 DZ 地质矿产国土资源部(地质)10 EJ 核工业国防科工委(核工业)11 FZ 纺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12 GA 公共安全公安部13 GY 广播电影电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14 HB 航空国防科工委(航空)15 HG 化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16 HJ 环境保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7 HS 海关海关总署18 HY 海洋国家海洋局19 JB 机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 JC 建材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21 JG 建筑工业建设部(建筑工业)22 JR 金融中国人民银行23 JT 交通交通部24 JY 教育教育部(教育)25 LB 旅游国家旅游局26 LD 劳动和劳动安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定额)27 LY 林业国家林业局28 MH 民用航空中国民航管理局29 MT 煤炭中国煤炭工业协会30 MZ 民政民政部31 NY 农业农业部(农业)32 QB 轻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33 QC 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34 QJ 航天国防科工委(航天)35 QX 气象中国气象局36 SB 商业中国商业联合会37 SC 水产农业部(水产)38 SH 石油化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39 SJ 电子信息产业部(电子)40 SL 水利水利部41 SN 商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42 SY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43 (10000号以后) 海洋石油天然气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44 TB 铁路运输铁道部45 TD 土地管理国土资源部(土地)46 TY 体育国家体育总局47 WB 物资管理中国物资流通协会48 WH 文化文化部49 WJ 兵工民品国防科工委(兵器)50 WM 外经贸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51 WS 卫生卫生部52 XB 稀土国家计委稀土办公室53 YB 黑色冶金中国钢铁工业协会54 YC 烟草国家烟草专卖局55 YD 通信信息产业部(邮电)56 YS 有色冶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57 YY 医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58 YZ 邮政国家邮政局59 GJB 国家军用标准国防科工委标准化管理机构推荐性行业标准在行业代号后加“/T”,如“JB/T”即为机械行业推荐性标准,不加“T”为强制性标准。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是由中国标准化协会制定的,它是根据国际标准文献分类
法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国情进行编制的。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的编制是按照标准文献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类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按照标准文献的学科领域进行分类,二是按照标准文献的内容进行分类。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按照标准文献的学科领域进行分类,主要包括自然科学、
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哲学社会科学、文化教育、艺术体育等七个大类。
每个大类下面又分为若干个小类,每个小类下面又分为若干个具体的分类号。
通过这样的分类,可以将标准文献按照学科领域进行整理和归类,方便人们查找和利用标准文献。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按照标准文献的内容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标准的种类、标
准的名称、标准的编号、标准的起草单位、标准的发布日期等内容。
通过这样的分类,可以将标准文献按照其内容特点进行整理和归类,方便人们查找和利用标准文献。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的编制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原则进行的,它是标准文献分
类的基础,是标准文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重要工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的编制是根据标准文献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的,它是标准文献分类的基础,是标准文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重要工具。
总的来说,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是对中国标准文献进行分类的一种体系,它是
按照标准文献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类的,以方便人们查找和利用标准文献。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的编制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原则进行的,它是标准文献分类的基础,是标准文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重要工具。
通过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查找和利用标准文献,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CCS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中标分类CCS)代码名称A综合B农业、林业C医药、卫生、劳动保护D矿业E石油F能源、核技术G化工H冶金J机械K电工L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M通信、广播N仪器、仪表P土木、建筑Q建材R公路、水路运输S铁路T车辆U船舶V航空、航天W纺织X食品Y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Z环境保护代码名称类注释A00/09标准化管理与一般规定AA10/19经济、文化AA20/39基础标准AA40/49基础学科AE20/29石油天然气EE30/49石油产品EE60/69石油产品添加剂EE90/99石油勘探、开发、集输设备E石油炼制设备入G90/93。
F00/09能源、核技术综合F各种能源综合性标准入本类F00/09。
常规能源:煤炭入D20/24,石油、天然气入E20/27,燃料油入E31,电工基础和产品标准(含电力)入K类。
用于生产、流通过程中保证符合文字标准要求的核技术标样分别入本类各有关类目。
综合性、系统性的电力标准入此。
F10/19能源FF20/29电力F电站、输配电工程入P类。
F40/49核材料、核燃料FF50/59同位素与放射源FF60/69核反应堆FF70/79辐射防护与监测FF80/89核仪器与核探测器F通用的仪器、仪表入N类。
F90/99低能加速器FG00/09化工综合G造纸入Y30/39,皮革入Y45/49,食品发酵、酿造入X60/69,绝缘漆入K15,食品添加剂入X40/49,合成饲料添加剂入B46,建筑胶粘剂入Q27,胶鞋入Y78。
用于生产、流通过程中保证符合文字标准要求的化工标样分别入本类各有关类目。
G10/14无机化工原料GG15/19有机化工原料GG20/29化肥、农药GG30/39合成材料G合成树脂、塑料、橡胶及胶粘剂等。
建筑用塑料制品入Q22,日用塑料制品入Y28,塑料鞋入Y75或Y78。
G40/49橡胶制品及其辅助材料G胶鞋入Y78。
G50/59涂料、颜料、染料GG60/69化学试剂G化学分析用标准物质入A65。
GB 9706.1-1995GB 9706.21-2003 GB/T 14191-1993 GB/T 14710-1993 GB/T 16886.1-2001 GB/T 16886.2-2000 GB/T 16886.3-1997 GB/T 16886.4-2003 GB/T 16886.5-2003 GB/T 16886.6-1997 GB/T 16886.7-2001 GB/T 16886.9-2001 GB/T 16886.10-2000 GB/T 16886.11-1997 GB/T 16886.12-2000 GB/T 16886.13-2001 GB/T 16886.14-2003 GB/T 16886.15-2003 GB/T 16886.16-2003 GB/T 17827-1999 GB/T 17857-1999 GB/T 17995-1999 GB/T 18987-2003 GB/T 19633-2005 GB/Z 17994-1999 YY/T 0316-2003YY 0033-2000YY/T 0343-2002YY/T 1074-2002YY/T 0342-2002YY/T 0340-2002YY/T 0468-2003YY 0082-1992YY 0312-1998YY 0466-2003YY/T 0047-1991YY/T 0048-1991YY/T 0049-1991YY/T 0050-1991YY/T 0051-1991YY/T 0052-1991YY/T 0149-1993YY/T 0193-1994YY/T 0194-1994YY/T 0287-2003YY/T 0297-1997YY/T 0467-2003YY/T 0473-2004YY/T 0474-2004GB/T 16886.5-1997 GB/T 16886.12-2005 GB/T 19703-2005 GB/T 19702-2005 YY 0505-2005GB/T 16886.17-2005 YY/T 0176-2006YY/T 0149-2006GB/T 16886.10-2005 GB/T 16886.1-1997 GB 7953-1987GB 7954-1987GB 7955-1987GB 3335-1989GB 3055-1989YY/T 91055-1999 YY/T 91056-1999 YY 91016-1999YY 91017-1999YY 91057-1999YY 91058-1999YY 91059-1999YY/T 0033-1990ZB C 30003.1-1985 YY/T 0316-2000GB 9706.1-2007YY/T 0616-2007YY/T 0618-2007GB/T 16175-2008 GB/T 16886.3-2008 GB/T 21415-2008中国国家标准分类目录之C30医疗器械综合址: 电话:400-7255 888 QQ:569872709 MSN/Email:csres@医用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医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用于放射治疗于患者接触且具有电气连接辐射探测器的剂量计的安假肢和矫形器术语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部分:动物保护要求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3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4部分: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6部分: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第9部分:潜在降解产物的定性和定量框架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3部分:聚合物医疗器械的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4部分:陶瓷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5部分:金属与合金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6部分:降解产物和可溶出物的毒代 动力学研究设计放射治疗机房设计导则医用放射学术语(放射治疗、核医学和辐射剂量学设备)管理、医疗、护理人员安全使用医用电气设备导则放射治疗设备 坐标系、运动与刻度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编写和使用医用电气设备教材的导则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外科金属植入物液体渗透检验外科植入物 不锈钢产品点蚀电位外科植入物 接骨板弯曲强度和刚度的测定外科植入物 基本原则命名 用于管理资料交流的医疗器械命名系统规范平端蝶形螺钉性辅助器具通用技术条件医疗器械 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医疗器械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术语医疗器械产品工作图样的基本要求医疗器械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医疗器械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医疗器械产品图样及其主要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医疗器械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更改方法不锈钢医用器械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医疗器械铝制件阳极氧化膜 技术条件医用钳头端摆动量测定方法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医疗器械临床调查医疗器械 保障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公认基本原则的标准选用指南外科植入物 聚交酯共聚物和共混物体外降解试验外科植人物用聚 L-丙交酯树脂及制品体外降解试验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细胞毒性试验:体外法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物源性样本中量的测量 参考物质的说明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生物源性样本中量的测量 参考测量程序的说明医用电气设备 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 要求和试验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7部分: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建立医用剪 通用技术条件不锈钢医用器械 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试验选择指南注射针、注射器圆锥接头密合性和分离力试验方法全玻璃注射器名词术语全玻璃注射器器身密合性试验方法医用剪通用技术条件手术器械 唇头齿医疗器械油漆涂层分类:技术条件医疗器械铬镀层厚测试计时点滴方法全玻璃注射器名词术语全玻璃注射器器身密合性试验方法医用脚踏开关通用技术条件手术器械 鳃部的宽度、厚度和轴直径手术器械 长方形鳃部的长度和间隙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医疗器械油漆涂层分类:技术条件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 第1部分:风险分析的应用医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生物学评价要求与试验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常规监控与跳批检验医用有机硅材料生物学评价试验方法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3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 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1996-1-2 2003-1-2 1993-9-1 1994-6-1 2002-2-1 2001-5-1 1997-12-1 2003-8-1 2003-8-1 1997-12-1 2002-2-1 2002-2-1 2001-5-1 1997-1-2 2001-5-1 2002-2-1 2003-8-1 2003-8-1 2003-8-1 2000-5-1 2000-1-1 2000-8-1 2003-8-1 2005-5-1 2001-8-1 2004-1-1 2000-9-15 2003-4-1 2003-4-1 2003-4-1 2003-4-1 2004-1-1 1992-7-1 1998-10-1 2004-1-11992-4-1 1992-4-1 1992-4-1 1992-4-1 1992-4-1 1994-7-1 1995-5-1 1995-5-1 2004-4-1 1998-1-1 2004-1-1 2005-1-1 2005-1-1 1997-12-1 2005-12-1 2005-12-1 2005-12-1 2007-4-1 2006-4-1 2007-5-1 2007-5-1 2005-12-1 1997-12-1 1988-1-1 1988-1-1 1988-1-1 1990-1-1 1990-1-1 1993-5-1 1987-7-1 1988-1-1 1988-1-1 1988-3-1 1991-7-1 1991-7-1 1991-6-1 2004-4-1 2000-7-1 2008-7-1 2008-3-1 2008-3-12008-9-1 2008-9-1。
中国标准分类号1.基础标准
1.1 通用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1.2 常用术语和定义
1.3 量和单位
1.4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1.5 互换性与精度标准
1.6 通用技术条件
1.7 基础物理量与计量单位
1.8 可靠性与维修性
1.9 耐久性
1.10 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
1.11 通用规范与设计规则
1.12 表面处理与防护方法
1.13 材料性能与试验方法
1.14 通用图样与技术文件
2.技术标准
2.1 产品分类与代号
2.2 产品规格与参数
2.3 产品性能与试验方法
2.4 产品设计与制造规范
2.5 产品可靠性要求与试验方法
2.6 产品安全性要求与试验方法
2.7 产品环境适应性要求与试验方法
2.8 产品电磁兼容性要求与试验方法
2.9 产品测量与检验方法
2.10 产品包装、运输、储存与维护要求
3.产品标准
3.1 基础产品标准
3.2 机械产品标准
3.3 电子产品标准
3.4 电气设备标准
3.5 化学产品标准
3.6 食品和农产品标准
3.7 纺织品和服装标准
3.8 医疗器械标准
3.9 其他产品标准
4.方法标准
4.1 分析方法标准
4.2 试验方法标准
4.3 检测方法标准。
中国标准分类号
中国标准分类号(中国分类号)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SAC)制定的国家标准,用于对国内各类标准进行分类编号。
中国分类号分为三级,即一级分类号、二级分类号和三级分类号,每一级分类号均有其特定的含义,用于表示标准的类别,以便于标准的管理、检索和使用。
中国分类号一般由两位数字组成,每一级分类号由两位数字组成,由高位向低位排列,每一位数字的含义可以根据标准的内容来确定。
中国分类号的应用范围广泛,在标准的编号、检索、管理、发布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我国标准分类号对照表道路运输 r121. 我国标准分类号对照表我国标准分类号对照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它用于对各种不同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和编码。
在图书馆、档案馆、信息中心等机构中,我国标准分类号对照表被用来管理和检索各种文献资料。
在信息化时代,我国标准分类号对照表的作用愈发凸显,它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检索手段和准确的分类依据。
2. 道路运输道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的一种重要方式,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基数和广阔国土的国家,道路运输在联系国家内外的经济活动、人员流动和物流运输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由于道路运输的重要性,我国对其进行了细化的分类,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监管行业的发展。
3. 对道路运输的细分分类在我国标准分类号对照表中,道路运输被细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和子类别,以便更加精确地对不同类型的道路运输进行管理。
其中,R12即为道路运输的类别代码,它涵盖了从货车运输到客运服务的多个方面,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3.1 货物运输在道路运输的分类中,货物运输是一个重要的子类别。
货物运输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货物的运输,包括大宗货物、危险品和特殊货物等。
对于货物运输的管理,R12提供了详细的分类和代码,以便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依法经营,确保运输安全和效率。
3.2 客运服务除了货物运输,道路运输还包括了客运服务。
客运服务是指运载旅客进行出行的服务,涵盖了公交车、长途客车、班车等多种形式。
在我国标准分类号对照表中,对客运服务的分类和代码也得到了充分的考量,以便更好地规范和管理客运市场。
4. 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道路运输的细分分类,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举措。
道路运输涉及到众多的相关行业和领域,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监管。
通过我国标准分类号对照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道路运输的各个方面,为行业的发展和改进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5.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篇文章的讨论,我们对我国标准分类号对照表中的道路运输R12进行了全面的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