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第七章选择题
- 格式:pdf
- 大小:105.32 KB
- 文档页数:12
2020电大行政组织学第七章行政组织中的领导章节测验题目+答案第七章行政组织中的领导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___C.决策_____是领导者的最基本职责。
2.领导者通过及时调整各种关系,使各项工作、各个部门、各种人员之间能够和谐地配合,顺利完成组织任务,达成组织目标,这是领导者在履行其_______________。
C.协调职能2.从某种意义上讲权力是一种_____ D.影响力__________。
3.领导心理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_______ B.领导素质理论________的研究。
4.管理方格论有______ A.5种_________代表性的领导类型。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行政组织领导的特点是____.ABCD ___。
A.时代性B.权性C.综合性D.执行性2.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源于_ ABCD ____。
A.法律B.习惯C.职位D.暴力3.非权力性影响力首要源于___ABCD___。
A.才能因素B.品格因素C.情感因素D.知识因素4.勒温将领导者的作风分为_____ABC____三种类型。
A.专制B.民主C.听任D.专制5.费德勒提出的情景因素有___ BCD ____。
B.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C.义务的结构D.职位权力第七章行政组织中的领导1、领导: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2、行政组织领导:行政组织领导就是指行政组织中的领导者依法运用国家公共权力,通过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方式,引导和影响所属成员达成公共目标的活动过程。
3、领导影响力: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有效改变和影响他民气理和行动的一种能力或力量。
4、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为强制性影响力,它首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等。
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第七章行政组织中的领导1、简答题1.简述行政组织领导的特点。
《C程序设计》课外作业及参考答案说明:(1)章节顺序按照PowerPoint电子教案;(2)教材上的作业注明了章节和题号;(3)所用教材是《C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章C语言概述1.1 简答题:写出C语言的主要特点(教材习题1.1)。
1.2填空题:1.C语言与操作系统并称“栾生兄弟”。
2.C语言俗称为形式。
3.C源程序文件经过处理后产生目标文件,目标文件经处理后生成可执行文件。
1.3 单项选择题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C语言程序总是从第一个定义的函数开始执行(B)在C语言程序中,要调用的函数必须在main函数中定义(C)C语言程序总是main函数开始(D)C语言程序中的main函数必须放在程序的开始部分2. 以下正确的C标识符是。
(A)_125 (B)C# (C)C++ (D)A$1.4 多项选择题1. 以下关于C语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俗称为“低级语言的高级形式”,因此功能简单(B)不是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C)可能直接访问内存(D)语法限制不严2. 以下标识符属于C语言关键字的有。
(A)integer (B)else (C)include (D)while第二章C语言基本数据类型、变量、常量与表达式2.1简答题1.求下面算术表达式的值。
(教材习题3.9)a)x+a%3*(int)(x+y)%2/4设x=2.5, a=7, y=4.7b)(float)(a+b)/2+(int)x%(int)y设a=2, b=3, x=3.5, y=2.52.写出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
(教材习题3.10)main(){ int i, j, m, n;i=8; j=10; m=++i; n=j++;printf("%d,%d,%d,%d", i, j, m, n);}3.写出下面表达式运算后a的值,设原来a=12。
设a和n已定义为整型变量。
(教材习题3.12)a)a+=a b) a-=2 c) a*=2+3b)d) a/=a+a e) a%=(n%=2), n的值等于5 f) a+=a-=a*=a4.C语言中如何表示“真”和“假”?系统如何判断一个量的“真”和“假”?2.2 填空题1. 写出下面各逻辑表达式的值。
第七章领导战略与决策一、单项选择题1.按决策问题的出现概率分类,决策可分为()。
A. 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B. 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C.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D.程序性决策和宏观决策2.按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不同分类有()。
A. 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B. 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C.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D.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3.为决策中枢系统提供专门咨询服务的是()。
A.智囊系统B.信息系统C.执行系统D.监督系统4.不属于领导决策要素的是()。
A.决策者B.决策信息C.决策备选方案D.决策前景5.不属于渐进决策模型的特点有()。
A.渐进主义B.积小变大C.稳中求变D.最佳原则6.缩小应有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而制定的总体设想是()。
A.决策目标的确立B.方案选择C.发现问题D.备选方案7.检测决策方案实施的情况与决策目标是否相一致的方法是()。
A.方案修正B.决策检查8.不属于发挥专家的团体宏观智能结构效应的决策方法是()。
A.头脑风暴法B.鱼缸法C.模拟决策法D.德尔斐法9.运用同态模型的原理进行决策的方法是()。
A.头脑风暴法B.鱼缸法C.德尔斐法D.模拟决策法参考答案:1.A 2.A 3.A 4.D 5.D 6.A 7.C 8.C 9.D二、多项选择题1.战略的主要特征有()。
A.后继性B.前提性C.稀有性D.规律性E.层次性2.科学预测的特征有()。
A.历史感B.现实感C.可验证性D.超前性E.目标感3.决策的特征主要包括()。
A.预见性B.目标性C.实施性D.单一性E.选择性4.按决策本身所依据的条件分类,决策可分成()。
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非确定型决策D.非程序性决策E.宏观决策5.查尔斯·林德布洛姆认为之所以要推行渐进决策是因为()。
A.技术上有困难B.现实政治是渐进的C.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D.现行政策的巨额成本E.历史进程是不可阻挡的6.追踪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
第七章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习题一、选择题1. 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取决于: C(A) 电路的结构(B) 外施激励(C) 电路的结构和参数(D) 电路的参数2. 图示电路中I S = 5 A恒定,电路原已稳定,t = 0时开关S打开。
在求解过渡过程中,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D(A) u(∞) = 125 V (B) τ = 0.4 s (C) u(0+) = 100 V (D) i(∞) = 5AL3.在电路换路后的最初瞬间( t = 0+ ),根据换路定律,电路元件可作如下等效: C(A) 无储能的电容可看做开路(B) 无储能的电感可看做短路(C) 电容可看作具有其初值电压的电压源(D) 电压源可看作短路,电流源可看作开路(0+)的值为:D4. 图示电路在开关S合上前电感L中无电流,合上开关的瞬间uL(A) 0 V (B) 63.2 V (C) ∞(D) 100 V5. 图示电路中电压源电压恒定,且电路原已稳定。
在开关S闭合瞬间,i(0+)的值为:C(A) 0.2 A (B) 0.6 A (C) 0 A (D) 0.3 A6. 表征一阶动态电路的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快慢的参数是:D(A) 电感L(B) 电容C(C) 初始值(D) 时间常数τ7. 图示正弦脉冲信号的数学表达式为:B (A) sin ω t ⋅ ε (t ) + sin ω ( t - T ) ⋅ ε ( t - T ) (B) sin ω t ⋅ ε (t ) - sin ω t ⋅ ε ( t - T ) (C) sin ω t ⋅ ε (t ) - sin ω ( t - T ) ⋅ ε ( t - T ) (D) sin ω t ⋅ ε (t ) + sin ω t ⋅ ε ( t - T )8. 图示电路中,原已达稳态, t = 0开关 S 打开,电路的时间常数为:D (A)s 41 (B) s 61(C) s 4 (D)s 69. 示电路中,t = 0 时开关打开,则 u (0+)为:C(A) 0V (B) 3.75V (C) – 6V (D) 6V10.图示电路中,开关打开已久,在 t = 0 时开关闭合,i (0+) 为:D(A) 0A (B) 0.8A(C) 2A (D)1A11.R 、C 串联电路,已知全响应()()10C 83V,0t u t e t -=-≥,其零状态响应为:(A )(A) 1088V te-- (B) 1083V t e -- (C) 103V t e -- (D) 105V t e -12.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10C 106V,0tu t et -=-≥若初始状态不变而输入增加一倍,则全响应u C (t)为 ( D ) (A) 20-12e -10t ; (B) 20-6e -10t ; (C) 10-12e -10t ; (D) 20-16 e -10t 。
第七章烧伤病人的护理一、选择题CABAA CBCBC1、重度烧伤后,体液渗出速度达到高峰是在伤后A. 6小时B. 7小时C. 8小时D. 9小时2、烧伤病人输液时,判断有效循环血量的最简便的观察指标是A. 尿量B. 血压C. 脉搏D. 呼吸3、某男性患者双小腿以下烧伤,估计其烧伤面积为A. 12%B. 20%C. 25%D. 30%4.刘某,女性,25岁,被浓硫酸化学烧伤后,首选的急救处理是A.大量清水冲洗B.应用中和剂C.涂抹消毒液D.及时清创5.男性,46岁,不慎被大火烧伤,烧伤面积为32%,深度为深Ⅱ。
,经补液扩容治疗后,血压90/75mmHg,表示A.血容量不足B.血容量严重不足C.血管过度收缩D.心源性休克6.赵某,男性,40岁。
大面积烧伤后发生了创面脓毒血症。
防治其全身性感染的关键措施是A.及时补充有效循环血量B.及时、足量使用有效抗生素C.正确处理创面D.维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女性,42岁,体重60kg,烧伤后3h送至医院。
右上肢水肿明显.剧烈疼痛,有较大水疱;双下肢(不包括臀部)无水疱,皮肤焦黄色,触之不痛,如皮革样。
7.该患者的烧伤深度为A.右上肢深Ⅱ。
烧伤,双下肢Ⅲ。
烧伤B.右上肢浅Ⅱ。
烧伤,双下肢Ⅲ。
烧伤C.右上肢浅Ⅱ。
烧伤,双下肢深Ⅱ。
烧伤D.右上肢Ⅲ。
烧伤,双下肢深Ⅱ。
烧伤8.大面积烧伤急救,病人口渴应给予A.热开水B.糖开水C.淡盐水D.纯净水9.某病人被开水烫伤手背部,局部大水疱,疱壁薄,剧痛,其烧伤深度为A.I度B.浅II度C.深II度D.III度10. 病儿,男性3岁。
头面颈部烧伤,烧伤面积为A.10%B.15%C.18%D.19%二、多选题1.下列各项属于重度烧伤的是(ABCDE)A.烧伤总面积>30%B. III度烧伤面积>10%C.全身情况较重或已有休克D.合并颅脑、胸、腹、四肢等复合伤E.伴有中、重度吸入性肺炎2.刘某,男性,36岁。
大面积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7h,现神志淡漠,面色苍白,皮肤湿冷,P 110/min,BP60/40mmHg,尿量10ml/h。
第七章无穷级数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级数的论述中一定错误的是(A) 若,则.(B) 若,则.(C) 若un≥0,且,则.(D) 若un≥0,且不存在,则.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发散级数加括弧所成的级数仍发散.(B) 若加括弧后的级数收敛,则原级数收敛.(C) 若去括弧后的级数收敛,则原级数收敛。
(D) 若去括弧后的级数发散,则原级数发散.3.设都是正项级数,且级数收敛,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若un >vn,则级数发散. (B) 若,则级数收敛.(C) 若,则级数收敛. (D) 若,则级数发散.4.设级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因为,所以与p-级数比较得收敛.(B) 因为,所以.(C) 因为,所以收敛.(D) 因为,所以发散.5.设正项级数与任意项级数具有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由收敛推知收敛. (B) 由发散推知发散.(C) 由收敛推知收敛. (D) 由发散不能断定的敛散性.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设正项级数发散,则.(B) 设收敛,则收敛.(C) 设至少有一个发散,则发散.(D) 设收敛,则均收敛.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若收敛,则收敛.(B) 若条件收敛,则发散.(C) 若收敛,则收敛.(D) 若,则收敛.8.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设复敛,则收敛.(B) 设收敛且n→∞时,an ,bn是等价无穷小,则收敛.(C) 设收敛,则.(D) 设收敛,令,且Sn为正项级数的前n项部分和(n=1,2,…),则发散.9.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若都收敛,则也收敛.(B) 若收敛,发散,则必发散.(C) 若收敛,绝对收敛,则绝对收敛.(D) 若条件收敛,绝对收敛,则条件收敛.10.已知都发散,则(A) 必发散. (B) 必发散.(C) 必发敞. (D) 必发散.11.设绝对收敛,则(A) 发散. (B) 条件收敛.(C) 绝对收敛. (D)12.对于常数k>0,级数(A) 绝对收敛. (B) 条件收敛.(C) 发散. (D) 的收敛性与k的取值有关.13.设级数收敛,则其中的常数(A) a=-2,b=1. (B) a=b=1.(C) a=1,. (D) a=b=-2.14.设正项级数收敛,且bn =(-1)n ln(1+a2n)(n=1,2,…),则级数(A) 发散. (B) 绝对收敛.(C) 条件收敛. (D) 的敛散性不能仅由所给条件确定.15.下列级数①②③④中收敛的个数是(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16.设有幂级数,则R为其收敛半径的充要条件是(A) 当|x|≤R时,收敛,且当|x|>R时发散.(B) 当|x|<R时,收敛,且当|x|≥R时发散.(C) 当|x|<R时,收敛,且当|x|>R时发散.(D) 当-R<x≤R时,收敛,且当R<x或x≤-R时发散.1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若幂级数的收敛半径为R≠0,则.(B) 若不存在,则幂级数没有收敛半径.(C) 若的收敛域为[-R,R],则幂级数的收敛域为[-R,R].(D) 若的收敛域为(-R,R),则的收敛域可能是[-R,R].18.设收敛,则(A) 条件收敛. (B) 绝对收敛.(C) 发散. (D) 的敛散性仅由此还不能确定.19.设幂级数在x=-1处收敛,则此级数在x=1处(A) 绝对收敛. (B) 发散.(C) 条件收敛. (D) 的敛散性仅由此不能确定.20.设幂级数的收敛半径为2,则幂级数的收敛域包含点集(A) {2,3,4,e}. (B)(C) {1,5}. (D) {1,2,3,4,5,e}.21.设在x=1处收敛,则在x=0处(A) 绝对收敛. (B) 条件收敛.(C) 发散. (D) 的收敛性取决于{an}的给法.22.设级数收敛,则级数的收敛半径(A) R=2. (B) R=3. (C) R>2.(D) R≥2.23.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若函数f(x)在区间[a,a+2π]上导函数连续,则展开成傅里叶级数时,有(B) 若函数f(x)在区间[-π,π]上有则必有(C) 设连续函数f(x)满足f(x)+f(x+π)=0,则f(x)在[-π,π]上展开成傅里叶级数时,必有a 0=a2k=b2k=0(k=1,2,…).(D) 若函数f(x)满足狄利克雷条件,则必有其中24.下列命题①若函数f(x)为[-π,π]上的奇(偶)函数,则f(x)的傅里叶级数必为正(余)弦级数②若函数f(x)在[0,π]上有定义,则f(x)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是唯一的③设,不论收敛与否,总有④将函数f(x)=x2(0≤x≤1)做偶延拓,得到令x=2得中正确的是(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5.将函数在[0,π]上展开为余弦级数,则其和函数在x=0,1,π处的函数值分别为(A) (B) 0,2,0.(C) 1,2,π+1. (D)1.设,则=______.2.设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是2,则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是______.3.设幂级数,则该幂级数的收敛半径等于______.4.若幂级数的收敛域是(-8,8],则的收敛半径R=______,的收敛域是______.5.已知幂级数当x=-2时条件收敛,则该幂级数的收敛区间为______.6.设幂级数的收敛区间为(-2,4),则幂级数的收敛区间为______.7.幂级数的收敛域为______.8.幂级数的收敛域为______.9.函数展开成x的幂级数及其收敛区间分别为______.10.设函数f(x)=x+|x|(-π≤x≤π)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为,则其中系数b=______.n11.设则其以2π为周期的傅里叶级数在x=π处收敛于______,在x=2π处收敛于______.1.判别下列级数的敛散性:(Ⅰ)(Ⅱ)(Ⅲ)(Ⅳ)2.讨论下列级数的敛散性,若收敛,需指出是条件收敛还是绝对收敛,并说明理由.(Ⅰ)(Ⅱ)(Ⅲ)(Ⅳ)3.设常数p>0,试判断级数的敛散性.4.设b=1,,讨论级数的敛散性.1=1,对于n=1,2,…,设曲线上点处的切线与x轴交5.已知a1点的横坐标是a.n+1(Ⅰ)求a(n=2,3,…);n(Ⅱ)设Sn 是以和(an+1,0)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求级数的和.6.设un>0(n=1,2,…),证明:(Ⅰ)若存在常数a>0,使当n>N时,,则级数收敛;(Ⅱ)若当n>N时,,则级数发散.7.设函数f(x)在区间[0,1]上有一阶连续导数且f(0)=0,设,证明级数绝对收敛.8.设f(x)在|x|≤1有一阶连续导数且,证明级数发散而级数收敛.9.设f(x)是[-1,1]上具有二阶连续导数的偶函数,且f(0)=1,试证明级数绝对收敛.10.设函数f(x)在|x|≤1上具有二阶连续导数,当x≠0时f(x)≠0,且当x→0时f(x)是比x高阶的无穷小.证明级数绝对收敛.11.求下列幂级数的收敛域:(Ⅰ)(Ⅱ)(Ⅲ)(Ⅳ)12.求下列幂级数的和函数:(Ⅰ) (Ⅱ)13.已知a0=3,a1=5,且对任何自然数n>1,,证明:当|x|<1时,幂级数收敛,并求其和雨数.14.分别求幂级数的和函数与幂级数当x≥0时的和函数·15.将函数展开为x的幂级数.16.(Ⅰ)将展开成x-1的幂级数;(Ⅱ)在区间(-1,1)内将展开为x的幂级数,并求f(n)(0).17.将展开成x的幂级数.18.求证:19.将展开成以2π为周期的傅里叶级数.20.将函数展开成正弦级数,并求级数的和.一、选择题1.A[分析] 由级数发散.而只在级数收敛时才成立,故(A)不正确.应选(A).2.C[分析] 对于(A):例如级数,它是发散的,但添加括号后的级数(1-1)+(1-1)+…+(1-1)+…=0+0+…+0+…=0是收敛的.故(A)不对.对于(B):例如级数(1-1)+(1-1)+…收敛于零,但级数1-1+1-1+…却是发散的.故(B)不对,同时也说明(D)也不对.这说明:若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收敛,则不能断定去括号后原来的级数也收敛.由排除法可知,应选(C).3.C[分析] 根据比较原理的极限形式:设有正项级数,又设,则1°当0<l<+∞时,级数〈A〉与〈B〉有相同的敛散性;2°当l=0时,若级数〈B〉收敛,则级数〈A〉也收敛;3°当l=+∞时,若〈B〉发散,则〈A〉也发散.由此可知(C)正确,应选(C).4.D[分析] 设〈A〉:为正项级数,1°若,即为有限数,即a与n为同阶无穷小,则p>1时,〈A〉收敛;p≤1时,〈A〉发散.2° 若,且p>1,则〈A〉收敛.3° 若即a是比低阶的无穷小,p≤1,则n〈A〉发散.由此可知(D)正确.应选(D).5.A[分析] 由于,由比较判别法可知,级数与级数有相同的敛散性,即由收敛推知收敛.故(A)正确,应选(A).6.C[分析] 对于(A):令,则正项级数发散,但,故(A)不正确.=(-)n,则收敛,但发散,所以(B)不正对于(B):令an确.对于(D):令,则收敛,但发散,所以(D)不正确.若收敛,则由比较判别法知都收敛,因此都收敛,矛盾,所以发散,(C)正确.故应选(C).7.B[分析] 令,则收敛,但发散,故(A)不正确.令u=(-1)n,则收敛,但发散,所以(C)不正确.n令un=(-1)n,则,但发散,所以(D)不正确.对于(B),可用反证法证明其成立.若收敛,则收敛,说明绝对收敛,与题设矛盾.故发散.所以应选(B).8.D[分析] 对于(A):令,则收敛,但发散,故(A)不对.对于(C):令,则收敛,但,故(C)不对.对于(B):令,则收敛且当n→∞时an 与bn是等价无穷小,但发散,故(B)也不对.对于(D):由于收敛,根据收敛的必要条件可得,又,所以,故发散.因此选(D).9.C[分析] 令,则都收敛,但发散,所以(A)不正确.令,则收敛,发散,而绝对收敛,所以(B)、(D)不正确.事实上,由于收敛,所以,因此数列{an}有界,不妨假设存在M>0,对任意的n都有|an |≤M,从而|anbn|≤M|bn|,又绝对收敛,从而根据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知,收敛,所以绝对收敛.故应选(C).10.C[分析] 取,则都收敛.又因为都发散,故都是发散的正项级数,从而必发散.故应选(C).11.C[分析] 由于绝对收敛,所以,从而存在正整数N,当n>N 时,有,而,所以,由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可得都收敛.故(A)不成立,而(C)成立.令,则绝对收敛,但(B)、(D)不成立,所以应选(C).12.B[分析] 因为数列单调下降,且,故级数收敛.但,由于,而发散,因此条件收敛.故应选(B).13.A[分析] 由于[lnn+aln(n+1)+bln(n+2)]由题设知,故应选(A).14.B[分析] 由于正项级数收敛,所以正项级数收敛,从而,因此有|bn |=|(-1)n|ln(1+a2n)|~a2n(n→∞),由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可知绝对收敛.应选(B).15.C[分析]对,由于,所以该级数收敛.对,由于,而级数收敛,故该级数收敛.对级数,由于,所以n充分大时ln(lnn)·lnlnlnn<lnn,从而.由于发散,所以该级数发散.由于,所以级数条件收敛.16.C[分析] 由幂级数的收敛半径的定义:“如果幂级数不是仅在x=0一点收敛,也不是在整个数轴上都收敛,则必有一个确定的正数R存在,使得:(i)当|x|<R时,幂级数绝对收敛;(ii)当|x|>R时,幂级数发散;(iii)当x=R 与x=-R时,幂级数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则称正数R为该幂级数的收敛半径.”可知,(C)正确,应选(C).17.D[分析] 对任意的幂级数都存在收敛半径,收敛半径R可为R=+∞,0<R<+∞,或R=0,因此(B)不正确.对任意的幂级数不一定存在.例如,收敛半径为,由于a2n =2n,a2n+1=0,于是不存在,因此(A)也不正确.(C)也不正确,如收敛域为[-1,1],但收敛域为[-1,1).事实上,若,则其收敛域为(-1,1),而的收敛域为[-1,1],所以应选(D).18.B[分析] 考察幂级数,由于收敛,所以幂级数在x=-2处收敛,根据阿贝尔定理可得当|x|<|-2|时,对应的幂级数都绝对收敛,所以当x=1时,对应的幂级数绝对收敛,而此时对应级数为.所以应选(B).19.A[分析] 根据阿贝尔定理可得:当|2x-1|<|-2-1|=3时,幂级数绝对收敛.而当x=1时|2·1-1|<3,因此与x=1对应的级数绝对收敛.故应选(A).20.A[分析] 由于有相同的收敛半径,所以当|x-3|<2时级数3)n绝对收敛,显然只有集合{2,3,4,e}中的点都满足不等式|x-3|《2,因此应选(A).21.D[分析] 令,则级数在x=1处收敛,而在x=0处对应的级数发散.所以选项(A),(B)不正确.又如,则级数在x=1处收敛,而在x=0处对应的级数收敛.所以选项(C)不正确.由排除法可知应选(D).22.D[分析] 由于收敛,所以级数在x=-1处收敛,根据阿贝尔定理得:当|x-1|<2时,对应的级数都绝对收敛,再根据收敛半径的定义可知R≥2,故选(D).23.[分析] 对于(A):将函数f(x)作周期延拓,所得周期函数仍记为f(x),则f(x)cosx是周期为2π的周期函数,从而积分与a无关(事实上,=f(a+2π)cos(na+2nπ)-f(a)cosna=0).令a=-π,则同理可证:故(A)正确.对于(B):设,则应用三角函数系的正交性可得代入上述不等式,整理得式中右端为一与m无关的数,这说明级数收敛,于是,即.故(B)正确.对于(C):据题设知函数f(x)是周期为2π的连续函数,则两式相加,由于f(x)+f(x+π)=0,则可得a0=a2k=b2k=0 (k=1,2,…).故(C)也正确.对于(D):若函数f(x)满足狄利克雷条件,则有其中,当x为f(x)的连续点时,故(D)不正确,应选(D).24.A=0[分析] 对于①:设f(x)为奇函数,则f(x)cosnx也为奇函数,从而an(n=0,1,2,…),因此f(x)~.故①正确.对于②:在区间[0,π]上定义的函数f(x)既可以做偶延拓展成余弦级数,也可以做奇延拓展成正弦级数.故②不正确.对于③:设,可证F(x)在[-π,π]上连续,且以2π为周期,从而满足狄利克雷条件,可将F(x)展成傅里叶级数其中,令z=0得为了求A即因此即故③正确.对于④:由于f(2)=f(0)=0,即,故④不正确.综上分析,应选(A).25.D[分析] 将f(x)延拓成[-π,π]上的偶函数F(x),根据狄利克雷定理可得所以选(D).二、填空题1.8[分析] 1°先求由2°3°由收敛而是添加括号而得.因此,由2.2[分析] 由于有相同的收敛域,而所以与有相同的收敛半径,而有相同的收敛域.因此有相同的收敛半径,故的收敛半径为2.3.[分析] 由于令ρ(x+1)<1,可得,所以收敛半径为.4.(-2,2][分析] 因幂级数的收敛域为(-8,8],所以其收敛半径R=8.又因幂级数是由幂级数逐项求导两次所得,从而幂级数的收敛半径R=8.对于=,因-8<x3≤8-2<x≤2,所以的收敛域为(-2,2].5.[-2,4)[分析] 由于级数存x=-2处条件收敛,所以级数的收敛半径为R=3,故收敛区间为[-2,4).6.(-4,2)[分析] 由于幂级数有相同的收敛域,所以收敛区间也一样;而幂级数有相同的收敛区间和收敛半径.又幂级数和幂级数有相同的收敛域,综上可得:级数有相同的收敛区间.又因为收敛半径一样,由的收敛区间为(-2,4)可得的收敛半径为3,所以收敛半径为3.从而幂级数的收敛区间为(-4,2).7.[-1,1)[分析] 因为当x→0时,故,于是幂级数的收敛半径R=1.易知当x=1时幂级数发散,x=-1时幂级数收敛.故幂级数的收敛域为[-1,1).8.[-1,1)[分析] 收敛半径幂级数在x=1对应的级数,发散;在x=-1时对应的级数收敛.所以收敛域为[-1,1).9.[分析] 由于所以故10.[分析]11.,1[分析] 根据狄利克雷定理知:f(x)以2π为周期的傅里叶级数在x=π处收敛于f(x)以2π为周期的傅里叶级数在x=2π处收敛于三、解答题1.(Ⅰ)由于以及级数收敛,故由正项级数比较判别法可得:收敛.(Ⅱ)此题用比值判别法失效,所以选用比较判别法.注意,常数k>0有极限,因此,因为级数收敛,所以由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知级数收敛.(Ⅲ)该正项级数的通项是以积分形式给出的,因此需对积分进行估值.显然这是正项级数,因当时,所以由于收敛,所以原级数收敛.(Ⅳ)因为又收敛,所以原级数绝对收敛.2.(Ⅰ)先讨论级数的敛散性,因为而级数发散,所以根据比较判别法的极限形式可得级数发散.又因为级数用比值判别法可得,级数收敛,所以绝对收敛,又因为收敛,所以级数收敛,因此原级数条件收敛.(Ⅱ)先讨论级数的敛散性,由于而级数发散,所以根据比较判别法的极限形式可得级数发散.由于级数是交错级数,但不单调,莱布尼兹判别法不适用.注意到,由于是收敛交错级数,级数是收敛的正项级数,根据级数的性质可得条件收敛。
第七章证券评价一、单项选择题1.已知某证券的 系数等于1,则表明该证券( C )。
A.无风险B.有非常低的风险C.与金融市场所有证券平均风险一致D.比金融市场所有证券平均风险大1倍2.某种股票为固定成长股票,年增长率为5%,预期一年后的股利为6元,现行国库券的收益率为11%,平均风险股票的必要收益率等于16%,而该股票的贝他系数为1.2,那么,该股票的价值为( A )。
A.50B.33C.45D.303.投资短期证券的投资者最关心的是( D)。
A.发行公司的经营理财状况的变动趋势B.证券市场的现时指数C.发行公司当期可分派的收益D.证券市场价格的变动4.证券投资者的购买证券时,可以接受的最高价格是( C )。
A.出卖市价B.风险价值C.证券价值D.票面价值5.一般而言,金融投资不是( B )。
A.对外投资B.直接投资C.证券投资D.风险投资6.非系统风险( B )。
B.归因于某一投资企业特有的价格因素或事件C.不能通过投资组合得以分散D.通常以 系数进行衡量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国库券没有利率风险B.公司债券只有违约风险D.国库券没有违约风险,但有利率C.国库券和公司债券均有违约风险风险8.如果组合中包括了全部股票,则投资人( A )。
A.只承担市场风险B.只承担特有风险C.只承担非系统风险D.不承担系统风险9.债券的价值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各期利息的现值,二是( C )的现值。
A.票面利率B.购入价格C.票面价值D.市场价格10.A公司发行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10%,期限五年,且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单利计息)的债券,发行价格为1050元,B投资者有能力投资,但想获得8%以上的投资报酬率,则B投资者投资该债券的投资报酬率为( B)。
A.8%B.7.4%C.8.25%D.10%11.某企业于1996年4月1日以950元购得面额为1000元的新发行债券,票面利率12%,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该公司若持有该债券至到期日,其到期收益率为( A )。
第七章CT成像原理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CT的发明者是A.CormackB.HounsfieldC. AmbroseD.LedleyE.Roentgen2.第一台CT扫描机研制成功的时间是A.1968年B.1971年C.1972年D.1974年E.1979年3.CT扫描使影像诊断的范围扩大的根本原因是A.病人接受X线量少B.密度分辨率高C.空间分辨率高D.显示的范围大E.可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图像4.CT扫描的优点不包括A.真正的断面图像B.密度分辨率高C.可作定量分析D.极限分辨率高E.图像无层面以外结构的干扰5.关于CT机的工作原理,错误的叙述是A.利用窄束X线穿透被检部位B.X线穿透被检部位时,其强度呈负指数关系衰减C.透过被检体的X线被探测器接收直接成像D.A/D转换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E.计算机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重建图像6.CT设备硬件的基本结构不包括A.扫描机架系统B.扫描检查床C.X线及数据收集系统D.计算机及阵列处理机E.自动洗片机7.扫描时,探测器不动,只有球管旋转的CT机属于A.第一代CT机B.第二代CT机C.第三代CT机D.第四代CT机E.第五代CT机8.关于CT机的主要的技术性能指标,正确的叙述是A.重建的矩阵越大,所需的重建时间越短B.CT机扫描机架孔径越小越好C.硬磁盘容量大小决定着对图像数据的存储量D.探测器的数目越多,扫描时间越长E.X线球管的热容量越小越好9.正确的对比度分辨率的概念是A.对比度分辨率就是影像的对比度B.对比度分辨率就是空间分辨率C.单位长度内能观察到的线对数D.能分辨最低密度差别的能力E.对于物体空间大小的鉴别能力10.关于CT的空间分辨率,错误的叙述是A.是指在高对比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的能力B.可通过选择不同的重建滤过函数而改变C.由X线束的几何尺寸所决定D.高于普通X线检查的空间分辨率E.受到探测器的大小、采样间隔等因素的限制11.CT图像中的伪影是指A.被检体内不存在的假像B.被检体以外物质的影像C.图像中不正常的解剖影像D.图像中密度过高或过低的影像E.影片中图像的变形12.关于CT机中的重建矩阵,错误的说法是A. 重建矩阵即显示器的显示矩阵B.实际上是衰减系数的矩阵C. 视野相同时,矩阵越大,像素越小D.视野相同时,矩阵越大,图像空间分辨力越高E.在相同视野,矩阵越大,计算机工作量大13.关于像素的正确理解是A. 像素是构成CT图像最小的单位B. 像素是容积元的略语C. 像素是三维的概念D. 像素又称为灰阶E.在相同视野,矩阵越大,像素点越少14.显示器所表现的亮度信号的等级差别称为A.CT值标度B.灰阶C.窗宽D.窗位E.矩阵15.关于人体组织CT值的比较,下列错误的是A.骨密质>钙质B.血液<凝血C.脑白质<脑灰质D.血液>水E.脂肪>水16.钙质的CT值是A. >80HUB.35~50HUC.0HUD.-100HUE.-1000HU17.CT值定标为0的组织是A.空气B.脂肪C.水D.骨E.脑组织18.下列哪项不是滤过反投影法的特点A.无需进行傅立叶变换B.重建速度快C.重建图像质量高D.比其它变换复杂E. 重建图像精确度高19.属于采样系统的关键部件是A.电子计算机B.滤过器C.图像显示器D.探测器E.多辐照相机20.探测器的作用是A.探测病人位置是否准确B.接收X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C.探测扫描时有无散射线D.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E.将微弱的电流进行放大21.关于准直器的作用,错误的叙述是A.大幅度减少散射线的干扰B.决定扫描层的厚度C.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D.提高图像质量E.决定象素的长和宽22.CT机中软件的最主要的功能是A.将收集到的投影资料进行图像重建B.控制X线剂量C.采集扫描数据D.进行故障诊断E.三维图像重建23.CT扫描成像基本步骤不包括A.产生X线B.采集数据C.重建图像D.图像后处理E显示图像24 不属于普通CT扫描的扫描和重建成像参数是A.管电压B.管电流量C.螺距D. 层间距E.视野25.普通CT的重叠扫描是指A.层间隔小于扫描层厚B. 层间隔等于扫描层厚C. 层间隔大于扫描层厚D. 重建间隔小于重建层厚E.重建间隔大于重建层厚26.与常规CT扫描相比,螺旋CT扫描的最大优点是A.扫描速度快B.连续旋转C.X线管容量大D.为容积扫描E.存储容量大27.图像显示技术中,应用最多而且最重要的是A.窗口技术B.放大技术C.黑白反转技术D.三维图像重建技术E.图像方向旋转技术28.CT图像质量参数不包括A.空间分辨率B. 密度分辨率C. 噪声D. 伪影E.CTDI29.关于CT的窗口技术,错误的叙述是A.根据诊断需要调节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的调节技术B.窗口技术包括窗宽、窗位的选择C.窗宽指显示图像时所选用的CT值的范围D.窗位指窗宽上、下限CT值的平均数E.窗口技术也称为感兴趣区技术30. 对于4层螺旋CT,若选择床速是10mm/周,扫描层厚5mm,则螺距为A. 0.5B. 1C. 2D. 4E. 831.对CT辐射剂量无影响的成像参数是A. 管电流量B. 扫描范围C. 螺距D. 视野E. 管电压32.下列图像后处理方法中属于图像二维重建和显示的是A. SSDB. MPRC. MIPD. VRE. VE33.CT常用的辐射剂量表达参数是A.kVB.mAsC. CTDID.曝光量E.吸收剂量34.对每天开机后球管预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每天开机后,首先应对球管进行升温预热。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一、不定项选择题:1、下列对于“共产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E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B、共产主义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C、共产主义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D、共产主义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形态E、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A、B、C )A、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B、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C、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D、不仅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且还作了详尽的细节描绘E、脱离资本主义社会来谈未来新世界的特点3、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C、D、E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B、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D、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E、阶级消亡,国家消亡,战争也不复存在,“三大差别”消除4、在展望未来社会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C )A、是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辛辣地批判B、是否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描绘C、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D、是否看到了资本主义旧制度灭亡的命运E、是否要求埋葬资本主义5、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是(A、B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间接)B、产品极大丰富(直接)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D、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E、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6、“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的重大意义(D )A、第一次以人的劳动作为分配的标准B、第一次否定了特权作为分配的标准C、第一次否定了资本作为分配的标准D、它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E、它还是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7、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家的消亡是指(A、C、E )A、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B、经济国家的消亡C、政治国家的消亡D、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E、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机器的消亡8、在共产主义社会,“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三大差别”是指(A、C、D )A、工业与农业的差别B、工业与商业的差别C、城市与乡村的差别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E、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差别9、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C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B、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D、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E、阶级消亡,国家消亡,战争也不复存在,“三大差别”消除10、下列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表述,错误的是(B、C、D )A、共产主义社会是非常美好的B、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静止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的终结E、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11、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的依据是(A、C、D、E )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B、以人类都会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为依据C、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D、以社会形态交替规律为依据E、以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为依据12、实现共产主义是(A、B、C、D、E )A、人类最伟大的事业B、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C、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D、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E、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13、第一个把未来社会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家是( B )A、马克思B、列宁C、恩格斯D、斯大林E、毛泽东14、有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二者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B、C、D、E )A、二者之间具有内在联系B、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C、这两个阶段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的重大区别D、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E、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地方政府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社会组织D.公民7.法律适用是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司法机关D.人民群众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1.()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B.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12.()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 B )。
A、阶级斗争B、改革C、物质利益原则D、精神文明建设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 )。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D、变革社会主义制度3、我国的改革( C )。
A、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革命B、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C、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D、对象是根本制度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 C )。
A、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C、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5、实行对外开放是( A )。
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D、社会主义发展的权宜之计6、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 B )。
A、引进外资B、自力更生C、引进外资技术D、独立自主7、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标志是( C )。
A、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广大内地的开放B、从吸引外资到广泛的国际合作C、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D、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8、第一次对“三个有利于”标准作出完整表述,是在( A )。
A、邓小平的南方谈话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D、党的十五大9、“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C )。
A、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B、实用主义的标准C、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D、实践标准在思想领域的具体化10、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中(B )。
A、改革是目的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绝对的D、稳定是动力11、邓小平多次指出,改革必须坚持( C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循序渐进的原则C、社会主义方向D、“三个有利于”标准12、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是( B )A、以姓“资”还是姓“社”为标准B、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标准D、以“三个代表”为标准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的改革是( ABC )。
习题七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int i,k,a[10],p[3];k=5;for(i=0;i<10;i++)a[i]=i; /*a: 0 1 2 3 4 5 6 7 8 9 */for(i=0;i<3;i++)p[i]=a[i*(i+1)]; /*p:0 2 6 */for(i=0;i<3;i++)k+=p[i]*2; /* k=5+4+12=21 */printf(“%d\n”,k);}A)20 B)21 C)22 D)232、以下正确的数组定义语句是()。
A)int y[1][4]={1,2,3,4,5}; B)float x[3][ ]={{1},{2},{3}}; C)long s[2][3]={{1},{1,2},{1,2,3}}; D)double t[ ][3]={0};3、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
main(){int m[3][3]={{1},{2},{3}}; m 1 0 0 n 1 2 3int n[3][3]={1,2,3}; 2 0 0 0 0 0printf(“%d\n”,m[1][0]+n[0][0]); 3 0 0 0 0 0printf(“%d\n”,m[0][1]+n[1][0]);}A)0 B)2 C)3 D)10 3 0 24、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int i,x[3][3]={1,2,3,4,5,6,7,8,9}; 1 2 3for(i=0;i<3;i++)printf(“%d,”x[i][2-i]); 4 5 6} 7 8 9A)1,5,9 B)1,4,7 C)3,5,7 D)3,6,95、对以下程序从第一列开始输入数据:2473↙,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 “stdio.h”main(){char c;while((c=getchar())!=’\n’){switch (c-‘2’){case 0:case 1:putchar(c+4);case 2:putchar(c+4);break;case 3:putchar(c+3);default:putchar(c+2);}}}A)668977 B}668966 C}66778777 D)66887666、不能正确为字符数组输入数据的是( )。
第七章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啤酒厂商近年来收购了多家啤酒企业,该啤酒厂商此项投资的主要目的是()A .保证未来的现金支付B .进行多元投资,分散投资风险C .对某一企业进行控制D.充分利用闲置资金2.下列有价证券,期望收益率最高的是()A.政府债券 B.金融债券C.企业债券 D.企业股票3.下列有价证券,抵押代用率最高的是()A.政府债券 B.金融债券C.企业债券 D.企业股票4.投资者购买了某种有价证券,购买后发生了剧烈的物价变动,其他条件不变,则投资者承受的主要风险是()A.变现风险B.违约风险C.利率风险 D.通货膨胀风险5.现有甲、乙、丙三种证券投资可供选择,它们的期望收益率分别为112.5%、25%、10.8%,标准差分别为6.31%、14.52%、 5.05%,标准离差率分别为50.48%、58.08%、46.76%,则对三种证券选择的次序是()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甲、丙 D.乙、丙、甲6.预计投资A股票两年内每年的股利为1元,两年后市价可望涨至15元,企业期望的报酬率为10%,则企业能接受的目前最高市价为()A.15元 B.14.50元C.14.13元 D.14元7.投资短期证券的投资者最关心的是()A.发行公司当期可分配的收益B.证券市场价格的走向C.公司未来的持续增长能力D.公司经营理财状况的变动趋势8.假设某公司每年分配股利1.2元,最低收益率15%,则该股票的内在价值为()A.10元 B.9元C.8元 D.7元9.某公司股票投资必要报酬率为15%,假如A股票当前股利1.5元,且预期增长率为10%,则A股票的价值为()A.33元 B.30元C.28元 D.25元10.A股票当前市场价格为20元,每股股利是1.2元,预期股利增长率为10%,则该股票的预期收益率为()A.18% B.16.6%C.16% D.15.2%11.某公司的股票每股收益1.2元,行业平均市盈率为20,则该股票的内在价值为()A.24元B.20元C.16元 D.12元12.某一股票的市价为30元,该企业同期的每股收益为1.5,则市盈率是()A.10 B.15C.20 D.2513.证券市场有甲、乙两种国债一同发售,甲每年付息一次,乙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其他条件都相同,则()国债会受到市场青睐。
第七章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20为单选,21~25为多选)1.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A.只能得到正常利润B.厂商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C.厂商一定不能获得超额利润D.取得超额利润、发生亏损及获得正常利润都可能发生2.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A.水平阶段B.上升阶段C.下降阶段D.以上三种都可能3.垄断竞争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A. 品质竞争B.广告竞争C.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D.以上都可能4.有人说垄断会降低经济效率是因为:当利润最大化时,()A.价格超过边际成本B.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D.总收益超过总成本5.下面哪一个不是产品差别的基础:()A.产品特征的不同B.感觉上的差异C.价格的不同D.产品广告的不同6.下面哪个不是潜在的进入障碍:()A.递增的平均成本B.缺乏信息C.规模经济D.专利7.垄断竞争与寡头的区别在于:()A.寡头中不存在竞争B.寡头中均衡价格高于边际成本C.垄断竞争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D.垄断竞争中厂商不用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8.若卡特尔解体,结果将()A.价格下降,产量下降B.价格上升,产量上升C.价格下降,产量上升D.价格上升,产量下降9.囚徒困境用来分析两个寡头的情况,说明:()A.一个厂商制定的价格对其他厂商的价格没有影响B.每个厂商在做决定时不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C.厂商都将得到最好的结果D.厂商为避免最差的结果,将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10.实验经济学家发现:()A.勾结几乎不可能B.多数参加者采取复杂的策略C.若对策可以重复多次,参加者会逐渐采取些简单的策略以促成勾结D.勾结要求有能力鉴定稳定的契约来实施勾结11.通用汽车公司收购了费舍车身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的车身制造商),此行为属于:()A.横向兼并B.混合兼并C.搭售协议D.纵向兼并12.对外贸易不断增加,要求在反托拉斯的实施过程中对市场的定义要(),并()国内集中程度较高的行业使用市场力量的可能性。
第七章休息与活动一、选择题(一)A1型题1.预防长期卧床患者肌肉萎缩的护理措施是A.温水擦拭B.定时更换体位C.局部热敦D.肢体被动运动E.防止局部受压2.使病人良好休息的前提是:A.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B.设法消除和减轻不适,控制疼痛C.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D.病人懂得休息的重要性E.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3.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失眠B.发作性睡眠C.睡眠过深D.异常睡眠E:睡眠剥夺4.成人每天需要睡眠的时间一般是:A.4-5小时B.7-8小时C.9-10小时D.10-12小时E.11-13小时5.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睡眠的因素:A.焦虑B.过度兴奋C.灯光太暗D.气温太高E.年龄6.正相睡眠时下列何种激素分泌增多:A.肾上腺素B.胰岛素C.甲状腺素D.生长激素E.胰高血糖素7.住院病人减轻焦虑的关键问题是:A.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B.建立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C.护理人员值班时做到“四轻”D.做好病人的晚间护理E.做好病人的晨间护理8.最常见的睡眠失常的表现是:A.睡眠过深B.睡眠呼吸暂停C.发作性睡眠D.失眠E.多梦9.梦境多出现在睡眠的哪一期A.NREM第1期B.NREM第2期C.NREM第3期D.NREM第4期E.REM期10.对人体生长发育有积极意义的睡眠阶段是A.NREM第1期B.NREM第2期C.NREM第3期D.NREM第4期E.REM期11.服用安眠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睡眠过多B.血压下降C.恶心、呕吐D.出现依赖性抗药性E.头晕12.NREM睡眠的第4期,体内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其生理作用为A.维持睡眠状态B.维持基础代谢C.缓解精神压力D.减少蛋白质分解E.增加蛋白质的分解13.REM睡眠的生理作用是A.维持深度睡眠B.延长睡眠时间C.加速伤口愈合D.缓解精神压力E.减少蛋白质分解14.饮酒过多会抑制哪一期睡眠A.NREM第1期B.NREM第2期C.NREM第3期D.NREM第4期E.REM期15.久用巴比妥类安眠药,停药后的副作用主要是B.多梦C.困倦D.恶心E.呕吐16.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可缩短哪一时相睡眠A.NREM第1期B.NREM第2期C.NREM第3期D.NREM第4期E.REM期17.在REM期的睡眠中,以下何种生理表现是不正确的A.肌张力增加B.心率增快C.呼吸加快D.血压波动幅度较大E.眼肌活跃18.关于睡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特殊的知觉状态B.是最自然的休息方式C.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能力下降D.是一种周期现象E.对周围环境失去反应能力19.以下关于休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休息无论对病人还是对健康人都具有积极意义B.休息并不意味着不活动C.病人如休息合理则会缩短病程D.休息时心脏负荷加重E.休息可使机体功能保持在最佳状态20.关于睡眠的周期叙述,不正确的是A.平均为90分钟B.由NREM和REM两个睡眠时相组成C.每晚出现4-6次D.REM睡眠大部分发生在上半夜E.一夜睡眠中各期占的时间量有改变21.睡眠过度常见于以下病人,但不包括A.病态肥胖的病人B.脑血管病变的病人C.停用安眠药的病人D.脑瘤病人E.忧郁症的病人22.活动减少对运动系统的影响是A.废用性肌肉萎缩B.肌张力增加D.骨关节炎E.骨坏死23.活动受限时机体最常出现的并发症是A.压疮B.肺不张C.高血压D.消化道溃疡E.营养不良24.下列哪种原因可导致活动受限A.疼痛B.神经系统损伤C.骨骼肌肉、关节损伤D.营养不良E.以上都是25.活动对机体的作用是A.维持肌张力B.帮助消化C.增进睡眠D.解除心理压力E.以上均正确26.以下哪种病人长期卧床更易出现深静血栓A.骨折病人B.牵引病人C.昏迷病人D.脱水病人E.心衰病人二、名词解释1.休息2.睡眠三、填空题1.休息代表了一种、、、的状态,即在没有任何情绪压力之下感到、的松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