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第三章海洋与陆地知识点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海洋与陆地知识点1 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和海陆分布1.海陆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海陆分布: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无论我们怎样把地球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点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知识点2 七大洲、四大洋1.七大洲(1)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赤道穿过的大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亚洲;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
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大洲分界线(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3)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4)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3.四大洋(1)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北冰洋。
知识点3 海陆变迁1.沧海桑田(1)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2)原因: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3)例证: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等。
3.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4.板块运动与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关系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区,大都位于板块交界处,如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带。
考法探究考法1 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例1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解析】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专题海洋和陆地1、海洋和陆地的基本概念: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陆地伸入海洋的凸出部分叫半岛,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统称为大洲,大洋的边缘部分叫海,沟通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叫海峡。
2、大洲和大洋在东西半球上的分布: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1)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有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
(2)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
(3)南极洲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北冰洋周围被北美洲、欧洲、亚洲包围。
(4)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3、大洲和大洋在南北半球上的分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4、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5、大洲的轮廓及面积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6、四大洋面积大小:太大印北①-北冰洋 ②⑦-印度洋 ③⑥-太平洋 ④⑤-大西洋7、海陆变迁:(1)原因:地壳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2)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该学说认为两亿年前地球是由一块大陆组成,后来大陆漂移分离才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和四大洋。
能够证明大陆漂移学说的依据有:a南美洲和非洲的凹凸轮廓基本吻合;b海鸟和驼鸟都不会飞,却同时生存在远隔大西洋的南美洲和非洲(3)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地球有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构成;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世界上的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1)地中海不断缩小的原因: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做碰撞运动;(2)红海不断扩张的原因: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做张裂运动(3)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互相碰撞挤压抬升形成的【典例分析】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③大洲居民信奉伊斯兰教,⑥大洲南部以白种人为主B.②与④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C.④与⑦大洲之间政治、经济方面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D.当太阳光直射⑦大陆上的回归线时,①大洲东部河流进入汛期【答案】选C【解析】A③大洲是欧洲信奉基督教、⑥大洲是非洲,非洲南部主要是黑色人种B、南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④大洲是南美洲是发展中国家,⑦大洲是大洋洲大多是发达国家,所以它们的合作是南北对话D、⑦大陆上的回归线是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在这条线上时北半球是冬季,亚洲东部的河流进入汛期例2: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A、___洲,B、____岛C、____海峡,D____洋。
中考地理知识点:陆地和海洋2019年中考地理知识点:陆地和海洋刚升初三的学生在期待与喜悦之余内心会有一丝沉重,因为摆在眼前的有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对自己的初三学习有个科学的规划,二是在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下文为2019年中考地理知识点的内容。
一、大洲和大洋1、地球?水球?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⑶中国载人航天历程:2019.10.15,杨利伟,神舟5号飞船;2019.10.12,聂海胜、费俊龙,神舟6号飞船;2019.9.25,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7号飞船。
2、七大洲和四大洋⑴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P28中的图2.5)概念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洋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学说名称学说内容主要证据大陆漂移学说①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
②后来,大陆分裂并缓慢漂移分离,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①大陆轮廓的吻合性②拼合大陆几种古地层的相似性③拼合大陆几种生物的相近性板块构造学说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②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①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②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与变化。
③大西洋的扩张。
注意: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一个学说。
②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P37中的图2.19)③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为大家推荐的2019年中考地理知识点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1海洋和陆地所占的比例格式多少,概括地说积分海洋,几分陆地?2陆地次要集中在南北半球的那个半球?东西半球的那个半球?3全球七大洲,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
七大洲中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哪几个?完全在南半球的大洲有哪几个?4跨经度最多和跨纬度最多的大洲分别是哪一个,跨经度做多的大洋是哪个?5亚洲与欧洲,亚洲与北美洲,亚洲与欧洲,那北美洲的分界线分别是甚么?6构成海陆变迁的缘由有哪些?7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分成几大板块和若干小版块,板块内部不变,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发生甚么?8 写出六大板块名称,其中完全在海洋里的板块是甚么?喜马拉雅山的构成是哪两个板块挤压碰撞构成的?日本多火山,地震时由于处于哪两个板块的交界处?红海,地中海分别将会扩大海会减少?他们分别是哪两个板块作用的结果?9 全球有哪两大地震带?10.浏览下图,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 F. ____________ H. ____________11(15分)看下方的六大板块表示图,回答成绩。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A --_____ 板块,B ______ 板块, C______ 板块,D______ 板块, E _____ 板块, F ____ 板块。
(2)普通来说,板块________地壳比较活跃。
(3)图中①处是火山、_____ 等地质灾祸多发地带。
②处有世界上最高大宏伟的喜马拉雅山脉;此山脉处于板块的_______ (内部?边缘?)。
二综合题(每空1.5分,共39分)1.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成绩。
图中有甲、乙两地位于不同的两座小山上,请判断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A点的高度大约是____________,攀登乙山从______(B或C)坡度较缓,如果图中D、E表示的是河流,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海洋与陆地8.说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及常见的防震措施。
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防震措施:①地震时,要保持冷静,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②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③要选择空旷地带;④不要盲目破窗跳楼;⑤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⑥地震发生时,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四、世界气候9.说出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与其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自低纬向高纬递减。
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10.试分析同一纬度地区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及等温线的形状的变化。
同一纬度地区,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
(即“高高低低”规律)11.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平直,试分析其原因。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
12.试描述世界年降水量受纬度因素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多,两极地区少。
13.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试分析其降水多的原因。
乞拉朋齐地处山地的迎风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形成地形雨。
14.试总结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
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5.试总结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
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特征:全年温和湿润。
16.试分析全球变暖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①燃烧煤等矿物质;②砍伐森林。
影响:①两极冰川融化;②海平面上升;③淹没沿海低地。
五、世界居民与聚落17.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可能出现负值的大洲是哪个?试分析人口增长慢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可能出现负值的大洲是欧洲。
问题:①人口老龄化;②劳动力短缺;③国防兵源不足;④社会养老负担过重。
措施:鼓励生育。
18.试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①水源充足;②土壤肥沃;③自然资源丰富;④交通便利;⑤地形平坦。
三、陆地和海洋
一、识别七大洲的轮廓
二、海陆分布
1. 海陆比例
(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海陆分布不均,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
(3)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2. 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口诀)。
3. 大洲分界线
(1)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①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
海—土耳其海峡。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④苏伊士运河。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③巴拿马运河。
(4)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②白令海峡。
4. 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三、海陆变迁
1. 海陆变迁的原因:自然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活动等。
2. 板块构造学说
(1) 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2) 板块运动两种方式: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张裂拉伸(←→)形成
裂谷或海洋。
(3) 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4)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
2019-2020年中考地理复习第三章海洋与陆地知识点1、海陆分布:(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2、海陆变迁:(1)魏格纳(德国科学家)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
(2)现在科学家研究表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运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3)板块构造学说(目前最流行最科学的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
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
①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a、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b、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c、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②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a、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③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4)世界两大系列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海洋与陆地复习知识点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2、海陆变迁:
(1)魏格纳(德国科学家)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
(2)现在科学家研究表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运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3)板块构造学说(目前最流行最科学的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
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
①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a、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c、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②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a、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③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4)世界两大系列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5)海洋面积广大,占地球总水量的95%以上,蕴藏着及其丰富的矿产,油气,生物等资源,被人们称为“天然的鱼舱”,“蓝色的油田”,“盐类故乡”,“乐的胜地”,“资源的宝库”等是人类重要基地。
(6)《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经联合国批准并生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