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经济法
- 格式:pptx
- 大小:191.04 KB
- 文档页数:1
经济法基础第六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经济法中的合同法规定,合同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哪项条件?A. 双方当事人自愿B. 合同内容合法C. 合同形式合法D. 所有上述条件2. 根据经济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合同无效的情形?A. 合同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B. 合同当事人一方欺诈C. 合同当事人一方胁迫D. 合同当事人一方误解3. 经济法中,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A. 当事人一方违约B. 当事人一方丧失履行能力C. 合同目的无法实现D. 所有上述情况4. 经济法规定,合同履行中违约方应承担的责任有哪些?A. 赔偿损失B. 继续履行C. 支付违约金D. 所有上述责任5. 经济法中,合同的变更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双方当事人同意B. 变更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C. 变更形式合法D. 所有上述条件二、简答题1. 简述经济法中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2. 描述经济法中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一批货物,合同约定货物交付日期为2024年5月1日。
然而,由于甲公司内部管理问题,货物未能按时交付。
乙公司因此遭受了损失,要求甲公司赔偿。
请分析甲公司是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并说明理由。
四、论述题论述经济法中合同自由原则的内涵及其在合同法律关系中的作用。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D4. D5. D二、简答题1. 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包括:合同权利义务终止,但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履行情况要求赔偿损失。
2. 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违约方需赔偿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违约方需继续履行合同;违约方需支付违约金。
三、案例分析题甲公司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因为根据经济法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甲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日期交付货物,导致乙公司遭受损失,因此甲公司应当赔偿乙公司的损失。
经济法串讲5(第六章)1. 【单选】下列建筑物中,属于房产税征税范围的是()。
(1分)A. 位于农村的菜窖B. 位于县城的厂房C. 位于市区的室外游泳池D. 位于工矿区的独立烟囱2. 【单选】根据房产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房产税征税范围的是()。
(1分)A. 室内游泳馆B. 厂区围墙C. 商场D. 居民楼3. 【单选】根据房产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房产税征税范围的是()。
(1分)A. 建制镇工业企业的厂房B. 县城工业企业的厂房C. 农村村民的住宅D. 市区商场的地下停车场4. 【单选】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0年12 月在原值1000万元的厂房里安装了一台价值80万元的电梯,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该电梯与厂房不可分割。
已知,房产税从价计征税率为1.2%,当地规定的房产原值扣除比例为 30%。
甲公司 2021年度该厂房应缴纳房产税税额为()。
(1分)A. 12 万元B. 12.96 万元C. 8.4 万元D. 9.072 万元5. 【单选】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12月在原值1 000万元的厂房里安装了一台价值80万元的电梯,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该电梯与厂房不可分割,已知房产税从价计征税率1.2%,当地规定的房产原值扣除比例为30%。
甲公司2019年度该厂房应缴纳房产税税额为()。
(1分)A. 12.96万元B. 9.072万元C. 12万元D. 8.4万元6. 【单选】2018年9月张某出租自有住房,当月收取不含增值税租金2 500元,当月需偿还个人住房贷款1 000元。
已知个人出租住房房产税税率为4%。
根据房产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张某当月应缴纳房产税税额的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1分)A. (2 500-1 000)×4%=60(元)B. 2 500×4%=100(元)C. (2 500-1 000)×(1-4%)×4%=57.6(元)D. 2 500×(1-4%)×4%=96(元)7. 【单选】2018年甲公司将一幢办公楼出租,取得含增值税租金92.43万元。
考点:股东权利和义务1.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有权查阅的有()。
A.董事会会议记录B.监事会会议记录C.股东名册D.股东大会会议记录【答案】CD【解析】本题考核股份公司股东的查阅权。
2.根据公司法律制度规定,下列主体中,可以辅助股东行使公司文件资料查阅权的有()。
A.会计师B.律师C.税务机关工作人员D.检察官【答案】AB【解析】本题考核股东查阅权。
辅助查阅的应当是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机构执业人员。
3.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享有增资优先认缴权。
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股东享有优先认缴权须以公司决议为前提B.股东的优先认缴权只能依其实缴出资比例行使C.股东可以放弃优先认缴权D.股东可以将其优先认缴权转让给其他股东【答案】CD【解析】本题考核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增资优先认缴权。
选项A:增资优先认缴权是形成权,股东作出意思表示后即与公司形成认缴出资的合意,无需以公司决议为前提。
选项B:有限责任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除非全体股东约定其他认缴比例。
选项C:股东可以放弃行使自己的增资优先认缴权。
选项D:增资优先认缴权可以在公司原股东之间自由转让,但不得转让给股东以外的人。
4.根据公司法及其相关规定,在股东起诉请求公司分配利润的案件中,应当列为被告的是()。
A.反对分配利润的董事B.反对分配利润的股东C.公司D.公司及反对分配利润的股东【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股东权利。
股东起诉请求公司分配利润案件,应当列公司为被告。
5.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作出分配利润的决议后,公司分配利润的最长期限是()。
A.作出分配利润决议之日起3个月B.作出分配利润决议之日起6个月C.作出分配利润决议之日起12个月D.作出分配利润决议之日起18个月【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利润分配请求权。
6.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张某、陈某、李某的持股比例分别为9%、9%和82%。
经济法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哎呀呀!经济法第六章的知识点那可真是丰富又重要呢!
第一,关于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原则。
这可是整个第六章的基石呀!其中公平公正原则,强调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不能有偏袒和歧视,嘿,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呢!还有维护市场秩序原则,只有良好的秩序,市场才能健康发展,就像交通要有规则,市场也不能乱套呀!
第二,说说垄断行为的相关知识。
垄断协议,这可是个大问题!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危害。
比如横向垄断协议中的固定价格、划分市场等行为,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让市场失去活力呀!纵向垄断协议中的限制转售价格等,也会影响市场的正常竞争。
第三,再讲讲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本身不是错,但滥用可就不行啦!像不公平的高价销售、低价购买,或者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交易、限定交易等行为,那都是不被允许的呢!
第四,经营者集中也是个关键知识点。
它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比如实现规模经济,但也可能带来消极后果,比如减少竞争。
所以对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啦!
第五,行政性垄断也不能忽视。
地方政府或者行政机关不能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比如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这是绝对不行的呀!
总之,经济法第六章的知识点涵盖了市场规制的多个重要方面。
我们要深入理解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呢!哇,是不是感觉这一章的知识特别有分量?所以呀,咱们可得好好掌握,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是2007年考试大纲完全新增的内容,共包括9个小税种。
分析以往考题,本章应试特点是:(1)基本是客观题题型,即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2)考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分值一般在10分左右。
在2007年、2008年的考试中,本章的题型均为客观题,出现频率较多的是房产税、印花税和契税。
2009年教材本章变化不大,但个别税种有政策调整,具体是:第三节印花税(1)自2008年9月19日起,对买卖、继承、赠予所书立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的出让方按1‰税率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对受让方不再征税。
(2)自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
第四节契税自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帄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
第八节土地增值税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本章内容结构和重点内容:本章涉及9个税种的内容。
其中大纲要求:1.掌握的税种有2个:房产税、印花税;2.熟悉的税种有7个: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车船税。
3.每个税都是三个要点问题: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
课程讲解第一节房产税一、房产税的概念——属于财产税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按照房产的计税价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产权所有人或经营管理人等征收的一种税。
【提示1】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水塔、围墙等)不属于房产,不征房产税。
【提示2】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的商品房,在出售之前不征收房产税;但对出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已经使用、出租、出借的商品房应当征收房产税。
二、房产税的纳税人与征税范围(一)房产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不包括农村)内拥有房屋产权的单位和个人。
1.纳税人的一般规定(1)产权属于国家的,其经营管理的单位为纳税人;(2)产权属于集体和个人的,集体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3)产权出典的,承典人为纳税人;【提示】房产出租的,由房产产权所有人(出租人)为纳税人。
第六章财产、行为和资源税法律制度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属于2007年教材的新增内容,在2008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分值为11分,题型全部为客观题。
本章包括9个小税种,考点比较散,但复习难度不大。
2009年考试大纲、辅导教材对本章内容基本未进行调整。
2009年本章的分值估计在10分以上,考生应关注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的计算题。
2009年教材的主要变化本章的主要变化是:(1)印花税:自2008年9月19日起,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的出让方按1‰的税率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对受让方不再征税;(2)印花税:自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销售或者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3)契税:自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调至1%;(4)土地增值税:自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第一节房产税一、纳税人(P197)房产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不包括农村)内拥有房屋产权的单位和个人。
1、具体规定(1)产权属于集体和个人的,集体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2)产权未确定或者纠纷未解决的,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为纳税人;(3)产权属于国家的,其经营管理的单位为纳税人;(4)产权出典的,承典人为纳税人。
【解释1】出典是指产权所有人为了某种需要将自己的房屋在一定的期限内转让给他人使用,以押金形式换取一定数额的现金(或者实物),并立有某种合同(契约)的行为。
在此,房屋所有人称为房屋“出典人”,支付现金的人称为房屋的“承典人”。
【解释2】对个人所有的非营业用房产免征房产税。
2、外籍人员和华侨、港澳台同胞在内地拥有房产的,应当按照《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缴纳房地产税,不适用《房产税暂行条例》。
【例题1】张某将个人拥有产权的房屋出典给李某,则李某为该房屋房产税的纳税人。
()(2008年)【答案】√【解析】房屋出典的,承典人为房产税的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