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获奖名单
- 格式:xls
- 大小:64.51 KB
- 文档页数:5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对2014年度南宁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单位及个人予以表彰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12.27•【字号】南府发〔2014〕30号•【施行日期】2014.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对2014年度南宁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单位及个人予以表彰奖励的决定南府发〔2014〕3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依据《南宁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市人民政府决定,授予“轨道交通用6005A铝合金大规格铸锭的开发”等5项科技成果2014年度南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基于三维CT影像的计算机辅助肺结节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研究”等15项科技成果2014年度南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规程研究制定及示范应用”等30项科技成果2014年度南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授予“中药乳结泰胶囊的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1项科技成果2014年度南宁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生物酶稀土型麻纤维油的研制”1项科技成果2014年度南宁市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继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全市科技工作者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指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南宁、提升首府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位度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1.2014年度南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2.2014年度南宁市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2014年12月27日。
附件:
2009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南宁市获奖名单
一、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获奖名单
二、青少年科学DV作品获奖名单
三、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竞赛项目获奖名单
四、“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及科技教育方案设计获奖名单
五、机器人竞赛“十佳”机器人活动优秀教练员名单
六、“十佳”求知计划优秀教师名单
七、优秀科技实践活动获奖名单
八、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获奖名单
九、机器人竞赛项目获奖名单
(一)基本技能项目
(二)机器人2V2足球赛项目
(三)机器人FLL工程挑战赛项目
(四)机器人VEX工程挑战赛项目
(五)机器人创意项目
(六)机器人大场地足球 (中学2对2)项目
(七)机器人破解能源项目
(八)机器人灭火项目
十、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
来宾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一届来宾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决定正文:---------------------------------------------------------------------------------------------------------------------------------------------------- 来宾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一届来宾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决定来政发〔2014〕6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来华投资区管委,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深入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方案》,全面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涌现出一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培养了一批热爱科学、善于思考、积极实践的青少年科技爱好者。
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进一步激励广大青少年广泛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全面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根据《来宾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办法》(来政发〔2013〕45号),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和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委员会审议,市人民政府决定,授予梁雅静等5人第一届来宾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黄光竟等5人第一届来宾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并对获奖人员予以表彰奖励。
希望获奖人员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全市广大青少年和科技工作者要以获奖人员为榜样,刻苦学习,勇于实践,提高创新意识,强化进取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全市上下要更加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加强组织指导,优化服务保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创新型来宾提供有力的后备人才支撑。
附件:第一届来宾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获奖名单2014年12月30日附件第一届来宾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获奖名单一、第一届来宾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名单(5名)1.梁雅静柳州地区民族高级中学2.宁金荣来宾市兴宾区迁江中学3.凌仕磊合山市岭南镇中心小学4.刘康来宾第六中学5.覃利来宾第六中学二、第一届来宾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名单(5名)1.黄光竟武宣县禄新中学2.韦超系武宣县禄新乡中心校3.沈芩宇武宣县实验小学4.莫依霖来宾第六中学5.刘馨恬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小学——结束——。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激发青少年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创造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指导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广西省教育厅主办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第三条大赛以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研究方法与创新精神为宗旨,面向广西中小学生,自愿报名参赛。
第二章比赛项目第四条大赛设置主题项目和开放项目两大类别。
第五条主题项目为年度主题相关的科技创新项目,由大赛组委会根据当年国家和区域科技发展需求确定。
第六条开放项目为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的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学生跨学科整合创新。
第七条项目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采取资格审查、论文答辩等形式,决赛实施现场展示评审。
第三章奖励办法第八条大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和特别贡献奖五个奖项。
第九条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按照项目质量和创新度进行评选。
第十条优秀奖按照项目创新度进行评选。
第十一条特别贡献奖由专家评委会根据个人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突出贡献进行评选。
第十二条对获奖学生给予表彰、奖金、证书等奖励。
第十三条鼓励优秀项目参加国际、全国、省级等相关科技创新大赛,并提供支持和推荐接力。
第四章组织与管理第十四条大赛设组委会负责具体组织筹备工作。
第十五条组委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广西省教育厅、参赛学校代表等组成,设主任、副主任若干人。
第十六条组委会负责制定参赛规则、审核项目、评审结果,并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
第十七条参赛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报名参赛,并做好项目指导和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大赛评审由专家评委会负责,评委由教育厅、科协、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第五章安全与保障第十九条大赛举办期间,组委会要确保赛事安全,做好赛场安全管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和应急处理措施。
第二十条大赛参赛学校应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保障工作,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广西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比赛规则广西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比赛规则一、比赛时间广西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比赛时间一般在暑假期间举办。
比赛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
二、比赛对象参赛选手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在15岁以下。
2.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参赛选手必须为广西省内的在校学生或在广西省内注册的青少年科技组织成员。
三、比赛项目广西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比赛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设计比赛:包括各种机器人、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方面的设计。
2.科技实验比赛:包括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生物实验、天文实验等方面。
3.科技论文比赛:包括各类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等。
4.科普知识竞赛:包括各种与科普知识相关的竞赛。
四、报名方式报名方式为线上报名。
报名开始时间取决于比赛时间,报名结束时间为比赛前一个月结束。
五、比赛分组和评分比赛分组采用分组赛和淘汰赛的方式。
每个项目的分数由评委进行评分计算,结果以总分排名决定胜负。
六、比赛规则1.参赛选手须按照比赛组织者要求准备比赛资料,包括参赛作品,论文,实验报告等。
2.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必须严格按时参加比赛项目。
逾期不予补考。
3.参赛选手参加比赛期间,必须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安全规范和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规定。
4.比赛成绩会在比赛后一周内公布,可在比赛的官方网站或者赛事组织方社交账号上查看自己和其他选手的成绩排名。
七、其他规定1.参赛选手应当尊重其他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不当竞争行为。
2.参赛选手不得私自离开比赛场地,违者取消参赛资格。
3.比赛组织方有权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4.参赛选手食宿自理。
5.颁奖时间和地点由组委会确定,获奖选手应当按时到达颁奖现场并进行颁奖仪式。
八、总结广西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是广西地区一个重要的科技创新比赛,旨在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热情,加强青少年之间的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流,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水平和质量。
相信在这样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比赛中,参赛选手将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新才华,取得好成绩。
崇职院…2015‟2号关于表彰2014年获奖师生的决定学院各处(室)、各部门:2014年,我院派出优秀教师和学生参加了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技能大赛、崇左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和崇左市第二届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10项各级各类比赛,参赛师生勤学苦练、奋勇拼搏,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我院博得了荣誉:黄荣勤等14名教师主持参与的2014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3个项目获结题;潘云燕等多名教师参加2014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获10个立项,其中二级立项1项、三级立项9项;吴宝洲等5名教师在2014年度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技能比赛中获得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黄爱碧等—1—3位同学在第十一届全区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获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潘云燕、麦巧宁两位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陈华秀等150名学生在2014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中共获47个一等奖、62个二等奖、41个三等奖,覃小珍等多名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奖;马志军等186名学生在2014年度院级学生技能比赛中,共获36个一等奖、59个二等奖、91个三等奖,黄善龙等多名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奖;黄忠静等42名教师在2014年度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得19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黄丽园等14名教师在崇左市2014年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农云婷等22名学生在全市第二届中小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共获2项第一名、1项第二名、3项第三名,陆少波、何春慈两位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李金清、梁昌伟两位老师获“先进个人”称号;何核同学在2014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二等奖项,黄林茂、周晓静两位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刘益群等6名同学获市级科技创新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
经学院研究,决定对获奖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希望受到表彰的师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各项比赛中再创佳绩,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希望全院师生向获奖的师生学习,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及比赛中勇创佳绩。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3.20•【字号】桂政发〔2015〕15号•【施行日期】2015.03.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桂政发〔2015〕1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桂战略、人才强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组织评审和审核,决定授予“现代特色中成药三金片的研究与开发”、“水泥绿色制成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及产业化应用”2项成果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授予“基于纳米材料和微尺度分离的生物及药物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1项成果为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若干问题研究”等5项成果为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混合相依随机变量列的极限理论研究”等4项成果为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授予“长效的增效氮肥研制及应用”等4项成果为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紧压钮扣形金花茶叶茶的研制与开发”等6项成果为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授予“淮山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及高效栽培技术综合研究与应用”等5项成果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旱地甘蔗高效节本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等53项成果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北部湾红树林主要害虫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等80项成果为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希望获奖项目的研发单位和个人继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希望全区科学技术工作者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加快实现我区“两个建成”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1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名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5年3月20日附件201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名单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项)1.现代特色中成药三金片的研究与开发主要完成单位: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邹节明、吕高荣、王许飞、韦葵葵、周艳林、邹准、钟小清、王征、彭海燕、常华、张泉、何胜旭、熊奇凌2.水泥绿色制成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及产业化应用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湖北大学、桂林宝利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武汉江力建材设备有限公司、广西鱼峰混凝土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主要完成人员:胡曙光、陈平、杨义、谢刚、刘荣进、黄小青、吴伟、何永佳、何亨美、王福华、潘晓娟、唐津平、韦家崭、邓玉莲、陈黔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1.基于纳米材料和微尺度分离的生物及药物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主要完成人员:赵书林、梁宏、黄勇、叶芳贵、石明自然科学奖二等奖(5项)1.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若干问题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清华大学、中南大学主要完成人员:刘振海、简怀玉、刘进波、何智敏2.激光驻波场汇聚中性原子沉积纳米光栅三维分析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主要完成人员:张文涛、马艳、朱保华、张宝武、熊显名3.基于功能化碳载体催化剂的合成及电催化氧化应用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主要完成人员:赵彦春、田建袅、杨秀林、占璐4.松脂深加工及其过程强化技术理论基础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大学主要完成人员:陈小鹏、王琳琳、童张法、廖丹葵、农韦健、梁杰珍5.稀土——过渡金属体系相图、相变及相关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顾正飞、饶光辉、成钢、周怀营、江民红、杨海方自然科学奖三等奖(4项)1.混合相依随机变量列的极限理论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理工大学主要完成人员:吴群英、蒋远营、黄海午2.转录组水平上的玉米抗缺水胁迫、盐胁迫、铝毒胁迫的分子机制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大学主要完成人员:李有志、陆海峰、卿冬进、孙长斌、樊宪伟3.新型无铅电子陶瓷的结构调控、掺杂机理及压电介电特性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主要完成人员:陈国华、周昌荣、刘心宇、袁昌来、徐华蕊、杨云4.创建与优化动物模型开展肝癌发病机制和化学预防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李瑗、苏建家、杨春、曹骥、欧超、段小娴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空缺)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1.长效的增效氮肥研制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新方向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谭宏伟、梁承、闭革林、杨尚东、陈成、周柳强、刘永贤2.生态木塑新材料关键技术的开发及其产业化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桂林舒康建材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陆绍荣、卢李勤、徐旭、严秀芹、李善荣、刘括3.铅芯隔震橡胶支座的研发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东方工程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主要完成人员:资道铭、叶明坤、黄光宇、邓学奇、梁莹莹、李建中、谢正元4.多功能综合型汽车故障诊断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主要完成人员:颜伏伍、胡杰、覃雄臻、石国勇、高长斌、曾春年、廖文清技术发明奖三等奖(6项)1.紧压钮扣形金花茶叶茶的研制与开发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国茗金花茶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完成人员:黄秀兰、王远湖、李莲靖、符笋、廖旭辉、王珂、农卫东2.环保型黄金选矿剂的研制开发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森合矿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饶伟源、阙明、阙山东、兰保强、吴超伟、刘新、罗久贵3.高含泥含水低品位细粒软锰矿生产电解二氧化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汇元锰业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主要完成人员:陈奇志、万维华、韦国柱、贾艳桦、黄科林、周个妹、史磊4.铝电解用石墨化阻流块及其新型组合石墨化异型阴极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强强碳素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赵唯皓、张志禹、罗高强、冯柳江、罗永城、林国友、吴大奎5.圆锥破碎机破碎壁、轧臼壁铁模覆砂铸造工艺主要完成单位:广西长城矿山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林发迪、周忆平、李卫、廖钊、朴东学、覃国昌6.治疗艾滋病中药制剂的研发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主要完成人员:邓鑫、梁健、蓝青强、姜枫、张亚萍、刘振威、苏齐鉴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5项)1.淮山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及高效栽培技术综合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韦本辉、甘秀芹、陈保善、何龙飞、刘斌、曾涛、蔡健和、李艳英、申章佑、蒙姣荣、何彰杰、宁秀呈2.煤矿透水灾害探测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矿务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欧阳缮、王国富、张法全、叶金才、叶仿拥、张海如、韦秦明、张超凡、邓鹏、郑春强3.500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建造核心技术主要完成单位: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郑皆连、韩玉、冯智、牟廷敏、王劼耘、秦大燕、罗业凤、庞博新、罗岩枫、龙跃、张雪松、王建军4.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技术及其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主要完成人员:李超乾、张景鸿、姜晓红、郭素娟、明莫瑜、邓家珍、何英、李意、吕盛秋、徐美丽、张剑锋、陈一强5.数字医学技术辅助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研究主要完成单位:贵港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主要完成人员:谭海涛、黄文华、罗翔、XXX、韦平欧、张国栋、江建中、陆俭军、潘愈嘉、梁妮、许林、黄式环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53项)1.旱地甘蔗高效节本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员:XXX瑞、朱秋珍、杨丽涛、史长兴、谭宏伟、陈赶林、王维赞、李志刚、于永浩2.桂特一号大叶韭等系列野生蔬菜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南宁市蔬菜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何铁光、文国荣、王灿琴、张曼、韦星光、董文斌、唐胜、张野、林之桂3.广西野生稻全面调查收集与保存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主要完成人员:陈成斌、杨庆文、何金富、梁世春、梁云涛、李克敌、黄娟、徐志健、杨天锦4.红锥遗传改良与高效培育研究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博白林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三门江林场、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林业科学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朱积余、蒋燚、申文辉、卢立华、龙定建、郝海坤、秦武明、刘海龙、曹艳云5.广西野生毛葡萄种质创新研究及石漠化地区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邹瑜、林贵美、吴代东、李乃流、赵明、林茜、牟海飞、韦绍龙、姚宁6.优质高产广适糯玉米新品种桂糯518的创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广西壮邦种业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时成俏、黄安霞、覃永嫒、王兵伟、覃嘉明、郑加兴、秦洪波、程伟东、滕辉升7.茄果类、瓜类蔬菜集约化高效育苗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南宁市尚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李文嘉、王益奎、黎炎、莫贱友、蒋雅琴、康德贤、吴永官、骆作奇、黄天云8.间作型花生品种“桂花771”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韩柱强、钟瑞春、蒋菁、唐秀梅、熊发前、贺梁琼、李忠、唐荣华、高忠奎9.水稻抗稻瘟病优质不育系青A选育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周萌、高利军、周维永、梁海福、戴高兴、陈荣林、邓国富、梁世荣、唐建忠10.广西农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推广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广西捷佳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宾士友、阳继辉、陆兴伦、何礼新、石玫莉、温标堂、罗昭耿、黄武杰、陈金洪11.广西水稻病毒病及持续控制技术的研究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广西大学、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市植物保护站主要完成人员:王华生、王凯学、廖咏梅、李莉、陈保善、檀志全、何衍福、罗金仁、袁辉12.桂闽引象草的选育与生产利用关键技术集成推广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福建省畜牧总站主要完成人员:赖志强、卓坤水、易显凤、滕少花、姚娜、蔡小艳、韦锦益、赖大伟、李冬郁13.南方高温高湿环境下规模化猪场母猪系统营养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商大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主要完成人员:李勇、苏祥、吴德、黄建奎、左晓灵、杨小静、刘登明、林燕、钟铭14.智能化活蛹单茧缫丝蚕品种丝质优选装置研发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柳州市自动化科学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刘文烽、邢印强、陶遇春、苏红梅、闭立辉、温荃、周舟、李小玲、曾科15.合成氨间歇固定层造气炉富氧连续气化节能降耗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范然炜、李兆胜、黄湛、韦国军、陈柏宽、韦峰、曹专、黄宝、覃飞16.桑椹深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示范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石埠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员:孙健、李昌宝、李丽、李杰民、刘国明、郑凤锦、覃肖良、郑博强、何全光17.YQHG4650系列重型海洋起重机主要完成单位: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冯涛、覃勇、玉誉斌、李文、黄军付、李新献、蔡虎振、胡凌、韩继伍18.大型平地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主要完成单位: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初长祥、刘恒志、何德、冯宗军、李良周、蔡登胜、周引强、黄健勇、尤嘉19.焦炉煤气净化回收节能减排增效新技术研发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主要完成人员:谭绍栋、阎骏、施沛润、邹骏、王伟男、王贵明、张艾红、杨名红、陈晓舟20.M6系列车型开发及产业化主要完成单位: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莫荣博、邓聚才、陈志宁、杨昌波、冯高山、唐拥军、赖玉明、李毅、江龙21.新型乘用车后桥产品开发与产业化主要完成单位: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秦启斌、吴戈、伍刚、胡分平、陈祖建、黄善勇、余可安、魏林柳、林松22.高能低耗小型化发动机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刘昌业、黄忠文、杨晓、莫煜、秦际宏、李高坚、肖利英、曾令全、穆建华23.共伴生铟锡多金属矿高效清洁分离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南大学、广西大学主要完成人员:吴伯增、陈锦全、余忠保、胡明振、刘兴宇、马少健、覃文庆、宋永胜、温建康24.蔗渣工业锅炉热效率建模及燃烧工艺参数优化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主要完成人员:张晓斌、石国怀、黄震、黄更平、郭凯、黄链安、叶海波、农金龙、修杰25.面向工程机械机种特征的减振降噪共性关键技术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罗维、蒋绍军、韩国胜、初长祥、韦海、张少波、黄虹溥、赖凡、黄家胜26.50型装载机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主要完成单位: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谭艳辉、黄家胜、丁文勇、周之希、张恒标、杨锦霞、尚进新、覃忠平、翟春联27.重型缆载吊机的研制及工程应用主要完成单位: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刘显晖、邓年春、伍柳毅、梁利文、甘秋萍、何超然、陈立、李兴奎、吴志勇28.电网操作票智能设计与开票系统主要完成单位:南宁邕科鼎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大学主要完成人员:廖小平、龙军、龙凤英、邓耀国、潘海鸿、曾盛绰、马俊燕、邓建新、李俚29.高功率激光装置前端光纤控制系统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李和璋、刘志强、伍浩成、谢征、魏帅、鞠涛、赵灏、徐明阳、陈家雄30.医疗救助即时结算信息系统研究与推广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明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员:邓珍荣、黄文明、周娅、张敬伟、温佩芝、陈鹏、陶晓玲、张川、张瑞霞31.大容量SD/MMC控制器片上系统芯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主要完成单位:北海华澜微电子有限公司、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华澜微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朗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广西内联网络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员:骆建军、楼向雄、樊凌雁、付建云、刘海銮、陈振超、邓先灿、叶柏林、詹锋32.文化遗产三维数字化保护与展示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在靖江王陵的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院、武汉大学、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主要完成人员:李德仁、张帆、周国奎、韦清嫄、易新明、曾祥忠、王龙波、朱宜萱、黄先锋33.机车转换开关触头压力检测装置研究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柳州科路测量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员:宁辉政、蔡旭平、古小灵、莫先怡、廖文军、宋洋、苏翼雄、宁华丽、韦煜祺34.科学数据集成与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在区域资源环境中的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师范学院主要完成人员:元昌安、胡宝清、周兴、宋书巧、卢远、陈炳超、陆建波、林清、覃开贤35.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导重法及其工程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大学主要完成人员:陈树勋、黄锦成、韦齐峰、温洁明、陈大海、胡迎春、王虎奇、欧笛声、李威龙36.高速公路路面耐久性提升技术及工程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广西公路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主要完成人员:梁军林、熊剑平、岳爱军、何立平、王浩、冯永平、邓家喜、谭华、覃润浦37.在役工程结构安全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及其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主要完成人员:陈宗平、薛建阳、苏益声、赵鸿铁、徐金俊、陈宇良、杨勇、陆燕青、余兴国38.高硫高氮有机废水处理中功能性微生物组合工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梧州神冠蛋白肠衣有限公司、贺州学院主要完成人员:解庆林、张文杰、宋红军、白少元、游少鸿、施贵成、张立宏、温锦培、莫凌云39.城市突发性暴雨灾害的神经网络预报方法研究和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宁市气象局主要完成人员:金龙、黄小燕、林开平、史旭明、吴建生、赵华生、黄颖、林健玲、郑宏翔40.木薯淀粉行业污染控制新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大学主要完成人员:张立宏、朱其虎、王英辉、曾广庆、潘瑞坚、陈立胜、赵侣璇、张媛媛、韩彪41.弱视视觉信息加工特征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主要完成人员:XXX民、黄建忠、赵武校、林泉、刘洪婷、林恩韦、肖信、蓝方方、孔旻42.广西HIV-1主要流行毒株快速基因分型及核酸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完成人员:梁浩、邵一鸣、张志勇、叶力、邢辉、蒋俊俊、罗皓、苏齐鉴、臧宁43.玻璃化冷冻技术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主要完成人员:张波、冯贵雪、周红、甘贤优、舒金辉、刘茵、林若芸、郑陈光44.脊柱相关疾病中医诊疗技术的创新及推广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主要完成人员:韦贵康、陈锋、黄有荣、周学龙、刘建航、安连生、周红海、韦坚、谢冰45.慢性乙型肝炎个体化治疗和全程管理策略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主要完成人员:江建宁、苏明华、梁延秀、刘志红、谢榕、何丽霞、李仕华、钟少华、胡家光46.卵巢癌规范化治疗临床及循证医学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阳志军、李力、张洁清、于渊毅、姚德生、高琨、余冬青、莫秀瑛、覃金春47.广西特色壮药经血宁胶囊的研发与临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金秀圣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员:方显明、谢金鲜、覃振林、方兴、王恒山、唐友明、兰树彬、欧阳熙林、韦斌48.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技术创新与临床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要完成人员:陈嘉波、杨体泉、罗意革、王红、唐咸明、董淳强、XXX、陈超、董昆49.改良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主要完成单位:百色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主要完成人员:陆晓生、韦文、赵劲民、刘雄文、唐毓金、李廷阳、凌尚准、梁健、黄湄景50.中国南方人群桡动脉路径的特点和变异及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主要完成人员:李浪、曾志羽、唐尔闻、巫相宏、钟继明、曾书燚、陈伟、黄伟强51.壮医诊疗技术规范化研究及推广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广西中医药大学主要完成人员:钟鸣、吕琳、韦英才、滕红丽、林辰、牙廷艺、陈永红、李珪、曾振东52.锡冶炼工职业性肺损伤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主要完成人员:葛宪民、李小萍、王力珩、麦志丹、秦少珍、梁启荣、韦树娇、廖妮妮、陈作兴53.成团泛菌脂多糖的制备及佐剂的应用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主要完成人员:冷静、王启辉、申继清、王健、韦锦斌、叶峻、黎肇炎、曾霞、黄仁彬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80项)1.北部湾红树林主要害虫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钦州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广西科学技术奖奖励名录2014年度包括了多个奖项和获奖者。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奖项和获奖者的简要介绍:一、广西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该奖项授予了在广西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
该获奖者将为促进广西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获奖者:未知二、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该奖项是奖励给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单位,以表彰其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
其中包括技术创新奖、科技成果推广奖和科技进步组织奖等多个子奖项。
获奖名单:1. XX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奖)2. XX科技有限公司(科技成果推广奖)3. XX研究院(科技进步组织奖)三、广西自然科学奖:该奖项是奖励给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学者或团队。
该奖项包括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三个等级。
获奖名单:一等奖(X名)1. XX大学教授,获奖项目为《XXXX》2. XX大学教授,获奖项目为《XXXX》二等奖(X名)1. XX大学副教授,获奖项目为《XXXX》2. XX学院讲师,获奖项目为《XXXX》三等奖(X名)1. XX医科大学教授,获奖项目为《XXXX》2. XX科技大学教授,获奖项目为《XXXX》除了以上三个主要奖项外,还有其他一些奖项,如广西青年科技奖、广西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奖等。
这些奖项旨在表彰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广西科技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广西科学技术奖的奖励名单旨在表彰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广西科技事业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和贡献。
这些奖项的设立不仅有助于提升广西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也有助于推动广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这些奖项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荣誉和激励,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为广西科技事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