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
- 格式:ppt
- 大小:886.00 KB
- 文档页数:17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知识点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描述。
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之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示例)注:由于南北纬66°34′是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所以南北纬66°34′称为南北极圈。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空间(纬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时间(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示例)二、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全球同纬度地区(除赤道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即夏季为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为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为冬夏的过渡季节。
四季划分(以北半球为例)五带:全球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的递减,据此划分为五带。
划分依据――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五带的划分注: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的区别(1)昼夜现象与地球为不透明球体有关,昼夜更替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它们都是地球运动的结果。
(2)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赤道地区最小,纬度越高,变化越大,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知识拓展:昼夜长短的变化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2)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情况相反。
(3)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
为什么昼夜长短总在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果。
地球自转使得日夜交替,而地球公转则导致不同季节的昼夜长度不同。
这种变化是地球运动的自然规律,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完成一圈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一天。
地球公转则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完成一圈所需的时间约为365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年。
昼夜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的光线只能同时照射到一部分地球表面,这就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当某一地区处于白天时,另一地区则处于黑夜。
而随着地球自转的进行,昼夜不断交替,形成了我们熟悉的日夜变化。
地球自转并不是匀速的,而是有一定的倾斜度和偏离。
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轴之间存在一个倾斜角度,这就导致了昼夜长度的变化。
当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时,接受太阳光的地区就会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昼夜长度的不同。
除了地球自转的影响外,地球公转也是导致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之一。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不是规则的圆形。
这就意味着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接受太阳光的地区。
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这个地区就会接受到更多的太阳光,昼夜长度就会相应缩短。
而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这个地区就会接受到较少的太阳光,昼夜长度就会相应延长。
地球的轨道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
地球的轨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受到其他星球的引力影响而发生变化。
这就导致了地球公转的轨道也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昼夜的长度。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果所决定的。
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的光线只能同时照射到一部分地球表面,从而形成昼夜交替的现象。
而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轴之间的倾斜角度以及地球轨道的椭圆形都会影响到太阳光照射的强度和范围,从而导致昼夜长度的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对生物和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昼夜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生物的生理和行为,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活动规律都会受到昼夜变化的影响。
地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地球昼夜长短变化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造成的。
地球绕自身的轴线自西向东旋转,每天完成一次自转,这是地球的日晷运动。
同时,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年绕行一周,这是地球的年运动。
根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1. 自转引起的昼夜变化: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因此每天都会有一个昼夜周期。
当地球上某一地区面对太阳时,该地区将经历白天,而同时地球的另一侧将面对太阳的背面,经历黑夜。
随着地球的自转,白天和黑夜的区域将相互转变。
2. 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近似椭圆的,这意味着在公转过程中,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
当地球距离太阳较近时,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的面积更大,同时也更强烈,这时候地区将经历夏季。
相反,当地球距离太阳较远时,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的面积较小,同时也较弱,这时候地区将经历冬季。
春季和秋季则是地球距离太阳适中的时候。
3. 极地地区的极昼和极夜:由于地球的倾斜轴使得地球的北极和南极在公转过程中会经历极昼和极夜。
当地球的北极点倾向太阳时,北极将经历持续数月的极昼,而南极则经历相同时间的极夜。
相反,当北极离开太阳时,北极将进入极夜,而南极则进入极昼。
这些规律导致地球昼夜长短和季节的变化,并且对人类活动、气候和动植物生长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考点05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考纲定位】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形成【核心素养】1.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区域认知)2.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考情分析】1.高考围绕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两大核心知识命题,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
2.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居民楼采光、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等)为背景,或创设简洁的经纬网图提供信息,主要考查地球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难度有降低趋势。
【考点整合】一、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2、轨道: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年的365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时,故4年一润,闰年为366天。
(太阳周年运动为参照)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恒星为参照物)4、地球公转速度(1)公转角速度:绕日公转一周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
(2)公转线速度:平均每秒约为30千米。
(3)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
大约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
日地距离的远近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年中日地距离最远是1.52亿千米,最近是1.47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差7%。
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能,最大可相差到57%。
可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
当地球过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北半球,因此,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
地球公转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不断移动,太阳直射地表的位置也不同。
2.产生四季和五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地球公转意义
地球公转使得正午太阳高度发生变化
地球的公转使得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方向逐渐递减。
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会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而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正好位于回归线之上的地区一年就只有一次太阳直射机会分别是夏至和冬至;而位于南北回归线之外的地区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位于北回归线之外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位于南回归线之外的地区则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地球公转使得地球自身的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此处我们以北半球为例在春分日到秋分日期间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时北半球各纬度地区昼长夜短而在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期间就到了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时北半球各纬度地区昼短夜长同时当正处于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全球各地昼夜一样长南半球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地球公转使得地球出现四季的更替同时行成五带
地球的公转使得太阳高度和地球昼夜长短产生变化从而导致地球表面出现了有着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照纬度来进行划分可以发现五个热量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为什么昼夜长短总在变化
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采光和月相变化是昼夜长短的主要原因。
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
地球每天以恒定的速度自西向东自转一周。
当某一部分地
球被太阳照亮时,我们称它为白天(昼间),当太阳离开这个地区时,我们称它为黑夜
(晚间)。
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太阳有一个倾角,这就是导致我们在南半球的夏天日照
时间长而在北半球的冬天日照时间短的原因。
另一方面,地球的公转也会影响昼夜长短。
地球每年沿着椭圆形的轨道绕太阳转一周。
在这条轨道的不同点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不同。
在夏季,当地球最靠近太阳时,昼长夜短,因为太阳照射面积最广;在冬季,地球离太阳最远,昼短夜长,因为太阳照射面积最小。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会影响昼夜长短。
例如地球的自转轴不是完全垂直于
地球的公转平面,而是面向太阳的倾角约为23.5度。
这导致了地球的两极相对于太阳有
时会倾斜向太阳,有时则向远离太阳,进一步导致南北极季节性的昼夜变化。
总之,昼夜长短会随着地球的自转、公转、自转轴倾斜等自然变化而变化。
这些变化
是地球的固有属性和自然规律,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