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城市规划展示馆设计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142.57 MB
- 文档页数:127
太仓港方案设计一、港口现状分析太仓港目前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在基础设施方面,部分码头设施老化,装卸设备效率有待提高;港口集疏运体系尚不完善,公路、铁路、水路联运的衔接不够顺畅。
在运营管理方面,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物流服务的协同性不足。
在市场竞争方面,周边港口竞争激烈,需要进一步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
二、发展目标与定位(一)总体目标将太仓港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成为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和贸易通道。
(二)功能定位1、货物装卸与中转中心具备高效的货物装卸能力,实现各类货物的快速中转和运输。
2、多式联运枢纽优化公路、铁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提高综合运输效率。
3、物流服务中心提供全方位的物流增值服务,如仓储、配送、加工等。
4、贸易与金融服务平台促进贸易发展,提供金融、保险等相关服务。
三、基础设施建设(一)码头升级与扩建对现有码头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其承载能力和装卸效率。
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扩建新的码头泊位,满足不断增长的货物运输需求。
(二)航道整治加大航道整治力度,提高航道通航能力和安全性,确保大型船舶的顺利通行。
(三)集疏运体系完善加强公路网络建设,提高与周边城市的连通性;推进铁路专线接入港口,实现铁水联运的无缝对接;优化内河航道,提升水路运输效率。
(四)堆场与仓库建设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堆场和仓库,提高货物存储和周转能力。
四、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一)港口运营管理信息化建立统一的港口运营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港口作业流程的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决策科学性。
(二)智能装卸设备应用引进先进的智能装卸设备,如自动化堆场起重机、无人驾驶集卡等,提高装卸作业的自动化水平和安全性。
(三)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搭建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港口、船公司、货代、货主等各方信息,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协同。
五、绿色发展(一)节能减排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设备,减少港口作业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太仓江滩公园规划方案1. 引言太仓江滩公园是位于中国江苏省太仓市的一座城市公园,占地面积约500亩。
公园位于太仓市中心,毗邻太仓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为了充分利用太仓江滩的独特优势,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太仓市政府决定制定太仓江滩公园规划方案,以打造一个绿色、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园。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本规划方案的目标是创建一个现代化、生态友好、多功能的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社交交流、文化教育等多种场所和活动。
2.2 原则本规划方案的制定将遵循以下原则: - 生态保护:保护江滩生态环境,提高绿化覆盖率,促进生物多样性。
- 环境友好: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多样性与创新:通过多样化的场所设置和活动内容,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 公平与包容:确保公园的资源和服务对所有市民公平可及。
- 安全与便捷:确保公园各项设施与服务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 文化传承:充分展示太仓市的文化特色,与当地传统文化相融合。
3. 设计与布局3.1 总体规划太仓江滩公园规划总面积约500亩。
根据市民需求和场地特点,公园将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 1. 中央广场区:作为公园的中心和活动聚集区,可用于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庆典活动等,同时也是市民休闲和社交的场所。
2. 绿地休闲区:提供大片开阔的绿地空间,供市民散步、晨练、户外运动等休闲活动。
3. 儿童游乐区:设有多个儿童游乐设施,包括滑梯、秋千、蹦床等,为孩子们的娱乐和成长提供场所。
4. 健身区:设有健身器材、跑步道等体育设施,供市民进行健身运动。
5. 游船码头:设置游船码头,提供游船服务,让市民可以乘船游览太仓江。
6. 文化教育区: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教育设施,为市民提供学习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3.2 建筑设计与景观规划在建筑设计和景观规划上,太仓江滩公园将充分利用江滩的独特资源和地理位置,打造以水景、花坛、湿地等为主要景观元素的现代化城市公园。
《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草案)公示发布日期:2010-10-18 来源:太仓日报作者:佚名人气:569 字体:【大中小】【打印】太仓市是2005年江苏省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县级城市之一,发达的经济水平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太仓辉煌的昨天和今天。
为顺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我们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为进一步察民意、听民声、聚民心、汇民智,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草案)予以公示,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参与详细方式见本版)。
规划主要内容如下:本规划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保民生、促就业、调结构的宏观形势,坚持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将太仓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优良的现代化城市的指导思想下,以区域协调、城乡一体、资源节约、保障发展为原则,明确了修编的重点。
即:突出临沪优势,全面对接上海;积极利用港口,带动城市发展;积极谋划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合理构建城乡一体的空间格局;加强生态保护、促进节能减排;挖掘文化、景观资源,塑造太仓特色。
本轮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近期:2011-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规划区范围为太仓市域,总面积822.9平方公里。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本规划科学确定了城市发展目标。
规划内容综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产业发展上,规划明确了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第一产业方面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应用现代技术的高效农业及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休闲观光农业。
第二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潜在优势产业,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逐步转移或淘汰。
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航运代理和专业服务业等;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商业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
太仓两大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引言太仓作为中国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具备良好的交通和地理位置优势。
为了促进太仓的经济发展,我们制定了两大产业发展规划方案,旨在促进太仓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一、现状分析太仓目前的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制造业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为主导,占据了太仓经济的重要位置。
现代服务业则以金融、物流、信息技术等为主要支柱。
尽管太仓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得相对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创新能力不足等。
二、第一产业发展规划方案:绿色农业1. 目标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措施-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如精准农业、无人机植保、物联网技术等。
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 加强农业产业化,培育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
- 保护农田和水资源,加强农业生态建设,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
-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 政策支持- 提供财政和金融支持,鼓励企业和农民共同投入资金。
- 减税和减费政策,降低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成本。
-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 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和溯源体系,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三、第二产业发展规划方案:智能制造1. 目标发展智能制造,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和竞争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2. 措施- 加大对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企业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技术。
- 加强制造业与信息产业、金融业的融合,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 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研发机构,推动研发和技术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
-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太仓规划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太仓市未来发展的规划方案。
太仓市作为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区域,位于上海市的南部。
太仓市的规划方案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 发展目标太仓市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世界级城市,旨在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以下是太仓市未来发展的关键目标:•经济繁荣: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全方位经济发展水平。
•环境保护: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提升环境质量。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交通和通信网络。
•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文化保护:保护和传承太仓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3. 规划方案3.1 经济发展为了实现经济繁荣,太仓市计划以下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太仓市经济实现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创新型产业的转型升级。
•引进外资:积极吸引外资,提供投资优惠政策和完善的商业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在太仓市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培育本土企业:支持本土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帮助本土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3.2 环境保护为了改善环境质量,太仓市计划以下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推动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加强生态保护:保护和修复太仓市的自然湿地和森林资源,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推动太仓市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型。
3.3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高城市的交通和通信网络,太仓市计划以下措施:•建设高速公路和铁路网:加快建设太仓市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网,提高交通效率和便捷性。
•完善城市交通系统:改善公交系统,推广城市轨道交通,并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街,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方式。
•优化通信网络:加强宽带网络建设,提高互联网接入速度和稳定性。
3.4 城市管理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太仓市计划以下措施:•完善教育体系: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建设更多的高品质学校,满足居民的教育需求。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15~203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1.14•【字号】苏府〔2017〕6号•【施行日期】2017.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其他规定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15~2030)的通知苏府〔2017〕6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苏州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15~2030)》已经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苏州市人民政府2017年1月14日苏州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15~203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满足市民就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苏州的文化竞争力和城市形象,并配合新一轮《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特编制《苏州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15~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指的公共文化设施是由各级人民政府举办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建筑物、场地和设备。
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体育场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职工)书屋、公共阅报栏(屏)、广播电视播放传输覆盖设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点等。
第三条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局,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以及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兼顾,优化配置,并符合国家、省、市关于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用地控制指标和功能配置的相关规定。
第四条本规划由苏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苏州市规划局依法按照本规划进行规划管理,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太仓将推动老城区居住空间提质更新,靶向治疗城市“老化病”,让老城区居民享受到城市快速发展的成果——城市更新让老城换“新颜”2021年12月初,太仓举行城市更新动员大会,正式启动对古松弄、胜利村、原城三个地块的更新改造,共涉及面积235亩、居民及商户总户数947户。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太仓此次城市更新,既是解决历史欠账的民生工程,也是推动城乡品质领先领跑、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
此次三个地块更新,太仓将推动老城区居住空间提质更新、公共服务提标扩面、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打造高品质城市空间。
通过问诊把脉,靶向治疗城市“老化病”,让老城区居民享受到城市快速发展的成果。
民心工程成了检验为民初心的“试金石”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太仓建成区面积从1.88平方公里拓展到51.3平方公里。
在一步步南拓、东进的发展步伐中,城市格局、城市能级快速提升。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老城区的肌体却在逐渐老化,硬软件设施配套缺乏系统性更新,逐渐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决不能“建了新城、忘了老城”。
2021年,住建部将苏州列入全国首批21个城市更新试点名单,太仓迅速行动,将城市的现状、百姓的需求有机结合,率先启动城市更新工作,一揽子解决老城区房屋危旧、基础设施老化、人居环境差等居民“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
作为太仓贯彻落实省、苏州市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太仓将城市更新行动与城市发展规律、人民群众美好愿望相结合,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充分融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
太仓市住建局局长陆江介绍,此次三个地块更新,坚持“留改拆”并举,以城厢镇率先启动的区域为基础,从小区、社区、城区三个维度下足绣花功夫,让城市自然生长,有序发展。
城市更新动员大会传递出鲜明的信号:厚植为民情怀,打造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
把城市更新作为检验为民初心的“试金石”,有的放矢地进行更新改造,打造高品质城市空间。
突出老城振兴,构建共进共荣的生动局面。
太仓规划方案太仓市位于江苏省南部,隔江与上海相望。
因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太仓市的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太仓市积极探索发展路径,提出了一系列规划方案,旨在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城市生态规划太仓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水资源资源十分丰富,因此生态建设成为太仓市规划的重点。
太仓市的城市生态规划旨在打造一个绿色的城市,创建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太仓市将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加强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
同时,太仓市将加大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创建更加美丽的城市景观。
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仓市交通规划旨在构建一个便捷、快速、安全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
太仓市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打造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等多条城市快速线路,为市民的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同时,太仓市还将加强道路枢纽设计和城市交通管理,优化城市道路交通流,提高交通效率。
城市经济规划太仓市地处江苏省内沿海经济带,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连接上海的重要窗口。
因此,太仓市的城市经济规划将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发展,提升城市经济发展实力。
太仓市将加强高端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发展,构建产业新生态。
同时,太仓市还将注重发展小微企业和深化城乡一体化,加快实现城乡共同进步和发展。
城市文化规划城市文化规划是打造城市品质的重要一环。
太仓市将加强文化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和艺术活力。
太仓市将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打造太仓市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
同时,太仓市还将注重保护和传承老城区的文化遗产,提升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城市社区规划城市社区规划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太仓市将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在城市社区规划中融入人文关怀和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更优质的社区服务和生活环境。
太仓市将加强社区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太仓市图博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建筑方案设计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太仓市图博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建筑方案的设计理念,交通流线以及平面设计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一种城市重要公共建筑的设计思路。
关键字:对仗开放韵味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aicang figure bo center, culture and art center construction scheme design concept, traffic streamline and graphic desig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a city important public buildings the design ideas.Keywords: open the balancing lasting appeal一、项目概况太仓市图博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太仓市开发区的中央核心区,基地位于行政办公楼南面的城市广场东西两侧。
其中,广场东侧为图博中心用地,西侧为文化艺术中心用地。
总占地面积约56.91亩。
如图为方案设计的鸟瞰图:二、设计理念方案设计的目标是:突出重点,结合周围环境,努力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塑造丰富、生动的城市空间景观,使图博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成为太仓城市的一大亮点。
1、意象:磐石太仓市为长江下游的港口城市,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方案造型的构思为“从长江上流随流而下,停留在太仓的两块磐石”。
诗词有云:“廉学清荷洁似玉,坚如磐石贞若竹”,磐石自古具有坚固、沉稳、吉祥的寓意。
图博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的这种特质与行政办公楼建筑相协调。
2、手法:对仗行政办公大楼与前广场为轴线对称设计,图博中心与文化艺术中心在总体上顺应这种格局,并强调与整体建筑的均衡和统一。
方案在设计上采取“对仗”的手法。
“对仗”是中国古诗词的主要手法,也是古典诗词形式美的基础。
《新型文化展览中心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建设一座新型文化展览中心成为当务之急。
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展览、文化活动、艺术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场所。
该中心将采用先进的设施设计和合理的功能布局,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体验。
项目选址在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的区域。
占地面积[X]平方米,建筑面积[X]平方米。
建筑风格将融合现代与传统元素,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二、设施设计1. 展览空间设计- 展厅布局:采用灵活多变的布局方式,可根据不同的展览需求进行调整。
设置多个大小不同的展厅,满足不同规模展览的需要。
- 照明设计:采用专业的展览照明系统,确保展品的展示效果。
根据不同的展品类型和展示要求,选择合适的照明灯具和照明方式。
- 展墙设计:采用可移动、可更换的展墙,方便展览的布置和更换。
展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火、防潮、环保等性能。
2. 公共空间设计- 休息区:设置舒适的休息区,提供座椅、饮水机等设施,为观众提供休息场所。
- 卫生间: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设置卫生间,保证卫生、清洁。
- 导览系统:设置清晰的导览标识和电子导览系统,方便观众参观展览。
3. 多功能厅设计- 舞台设计:设置专业的舞台,配备音响、灯光等设备,满足各种文艺演出、会议等活动的需要。
- 观众席设计:根据场地大小和活动需求,设置不同数量的观众席,保证观众的观看效果。
- 后台设施:设置化妆间、更衣室、道具间等后台设施,为演出人员提供便利。
4. 库房设计- 展品库房:设置专门的展品库房,采用恒温恒湿设备,确保展品的保存环境。
- 设备库房:设置设备库房,存放展览设备和工具。
三、功能布局1. 一层布局- 大堂:作为展览中心的主要入口,设置接待台、咨询处、电子显示屏等设施。
- 临时展厅:用于举办短期展览和活动。
- 商店:销售文化纪念品、书籍等商品。
- 餐厅:提供餐饮服务,满足观众的饮食需求。
2. 二层布局- 固定展厅:用于举办长期展览和主题展览。
规划展示馆设计解说词范本1份规划展示馆设计解说词 1德安县是田园诗祖陶渊明的出生地,早已在国内外陶学界达成共识。
陶渊明是集儒、道思想之大成者,《桃花源记》是其对于和谐社会的最高理想,它倡导着师法自然、天人合一。
本次布展设计中将通过对陶渊明生态美学思想的提炼营造出一种“自然、自由、自在”的空间环境,让观众回归自然、享受自然。
走进序厅,仿佛走进书画山水中的诗意栖息地,德安的城市轮廓遒劲有力,古八景的浅浮雕栩栩如生。
“德被四方安泽天下”是对德安厚重的历史人文和德安人民博大胸襟的高度概括。
屏幕亮起,“都市桃花源”呼之欲出,竹林幽处、碧水绿草,万般祥和;清雅的丝竹之音,清新灵动、意境高远。
一个极自然、极人文的人与自然、城市完美相融的理想都市淋漓展现。
这是陶渊明对于理想城市的最高寄托,也是德安原生态都市的发展之路。
深邃的桃源梦自序厅绵延而来,连通德安的历史驿道,三千年的历史风华在这里熠熠生辉,16m超长时光隧道演绎亘古传奇。
从唐虞三代的敷浅原到汉代的历陵故城再到明清时期繁华的德安县,煌煌三千载,德安的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24年,德安县吴山乡的'一位村民无意中发现一块墓碑后,国内外陶学界纷至沓来,这一困扰人们千百年的神秘面纱终于被解开。
千百年来,陶渊明思想对后世影响深重,意义深远。
儒道合一的思想,“自然”与“旷远”的情怀,对于城市规划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屏幕上,五柳先生缓缓走来,高声吟诵”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一副怡然自得的超然神态,观众紧随其后,一同走进古梦桃源里。
“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聚集三千口天下第一”,多媒体动态画轴里义门陈氏楼台浮碧,房舍掩映,庭院水榭,鳞次栉比;农田里,陈氏子弟当午烈日,挥汗如雨;东佳书院,耄耆童稚,同学共识。
一副跨越千年的《义门宅居全景图》犹如身临其境,让观众感受天下第一家的盛世景象和深厚的德安文化。
“山不在高,歼敌则名”,说的正是万家岭大捷中的德安山川。
Don't think that doing something that seems trivial with your whole heart is a waste. Small things are done handily, and big things will come naturally.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2021年城市规划展览馆工程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论文摘要:城市规划展览馆是展示城市历史变迁、发展现状和规划远景的重要窗口,是介绍城市全貌的重要平台,是宣传城市规划的重要载体。
作为城市规划展览馆项目布展专业的方案深化及初步设计阶段,将继续完善设计内容,优化布展效果。
初步设计文件是指导施工图设计、工程建设和竣工验收的依据,对于合理确定投资、质量和工期指标,指导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初步设计概算关系到整个工程报价控制,是工程报价的重要依据。
__主要结合荆州规划展览馆案例对布展工程的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做浅析。
关键词:初步设计;规划展览馆;布展工程1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荆州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工程项目方案及初步设计。
(2)工程设计内容:对布展大纲的深化;布展设计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根据招标人提供的建筑图纸提出优化建议和布展区域各层平面布局图、主要区域和必要附属设施的平、立面图及效果图等),方案深化及初步设计(含概算)。
2方案设计阶段2.1展览定位及亮点展项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团队从策划内容、展项亮点、亲民互动性方面,将展览定位为荆州到访第一站、文化旅游新座标、楚文化三国文化的探索平台、领导视察场所、招资引资平台,从而提出三大全国首创和七大尖端创意亮点展项。
三大全国首创分别是荆楚盛世古韵荆州——全国首创沉浸式楚文化影像空间、金凤腾飞全景荆州——全国首创复合式物理数字沙盘演绎空间、梦想宏图飞越荆州——全国首创4D飞行影院。
大城风韵———展馆序厅、三国名城——多屏联动光影空间、沙市鸿歌———大型历史场景还原、中国绿谷——瀑布信息流影像平台、产业实力———机械臂虚拟装配系统、纪南追忆———360°全息影像平台、绿色崛起———中德生态城VR漫游为七大尖端创意。
太仓华侨花园改造计划
谈及太仓华侨花园改造计划,不可不提它的发展潜力及重要程度。
为了实现太仓华侨花园的创新发展,并把洋湖广场及绿地等资源发挥
出更大的潜能。
太仓市政府对于该计划的下流程实施中,当局提出的是,按照绿水青山、山水一体的规划理念,从景观设计、生态建设角度,将华侨花园改造成一处具有国际公园景观标准的综合绿色公园。
具体而言,太仓华侨花园改造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一、优化景观设计
1. 开展大型景观规划,打造专业化技术的新型植物区,营造植物景观,同时配备标志性的花盆,使其成为一处精致优雅的园林景观。
2. 整体布局优化景观,以湖泊、小溪、木桥、园林小径等天然景观为主,把握景观氛围,提升景观感受。
二、保护生态环境
1. 开展植物造林,培育生态系统,构筑良好的生态环境,极大改善室
外空气质量和水雨洁净能力。
2. 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建立植物系统,进一步提升环境的清新度,营
造良好的室外空间。
三、改善配套服务
1. 深入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建立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健身中心等多元服务设施,满足群众的多元需求。
2. 完善洋湖广场等活动场地,满足公众的文化交流空间,也为太仓市民提供正在放松陶冶情操和休闲娱乐活动。
总之,太仓华侨花园改造计划意义重大,既能够解决华侨花园存在的各种问题,又有利于实现整体绿化美化,实现太仓市民洋湖广场生态环境及景观规划目标。
同时,如何实现改造计划的时序安排以及总体实施工作,当局会继续加强规划、协调、深化力度,使之切实可行。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太仓华侨花园改造计划对于未来发展是十分关键的,希望借此助力太仓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谱写新样板、开创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