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四川大学级物理化学(I)-2期末考试题(B卷)打印中级
- 格式:doc
- 大小:637.50 KB
- 文档页数:29
2008级化学学院物理化学(I)-2期末考试试题-A 卷一. 选择题(16分)1. 一个化学体系吸收了光子之后,将引起下列哪种过程 D .A. 引起化学反应B. 产生荧光C. 发生无辐射跃迁D. 过程不能确定2. 已知某二级反应 A +B → P 的活化能E a =100 kJ·mol -1,在定容条件下,在273K 和起始浓度c A ,0=c B ,0=a mol·dm -3时,测得其半衰期为t 1。
在相同的起始浓度和323K 时,半衰期为t 2, 则 A .A. t 2 < t 1B. t 2 = t 1C. t 2 > t 1D. 不能确定3. 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 变化为B .A. κ增大,Λm 增大B. κ增大,Λm 减少C. κ减少,Λm 增大D. κ减少,Λm 减少4. 某原电池在298 K, p θ条件下可逆放电过程中,当Q R = -200 J 时,其电池反应的焓变ΔH 为 B .A. ΔH = -200 JB. ΔH < -200 JC. ΔH = 0D. ΔH > -200 J5. 已知298 K, p θ 时φθ(Zn 2+/Zn) = - 0.763V ,H 2在Zn 和光亮Pt 上的超电势分别约为0.7V 和0.3V ,若分别以Zn 和光亮Pt 为阴极电解1 mol·kg -1 的ZnSO4溶液(设为中性),在Zn 和光亮Pt 阴极上首先析出的物质将分别为 C .A. 均为H 2B. 均为ZnC. Zn 和H 2D. H 2和Zn6. 两液体A 和B 表面张力γA =2γB ,密度ρA =2ρB ,一毛细管插入A 中液面上升1.5cm ,若将此毛细管插入B 中,液面上升 D 。
A. 6.0cmB. 4.0cmC. 3.0cmD. 1.5cm7. 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表述不正确的是 A .A. 表面产生负吸附B. 能形成胶束C. 能在表面定向排列降低表面能D. 使溶液表面能力显著降低8. 当一束足够强的自然光通过一胶体溶液,在与光束垂直方向上一般可观察到 C .A. 橙红色光B. 黄光C. 兰紫色光D. 白光二、填空题(16分)1. 生物死亡后,因为不再吸收放射性碳原子,相应的放射性也逐渐降低。
08-09-1-A卷号:二OO八—二OO九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化学(一)-2 A卷试题(化工、生工两院除生技外各专业用)闭卷注意:学号、姓名和所在年级班级不写、不写全或写在密封线外者,试卷作废。
一.问答题。
(本题 3 分)25℃用Pt电极电解HNO3水溶液,理论的分解电压是,但实际上,当电解池的外加电压E(外) =1.669 V时,阴极及阳极上才明显有氢气泡及氧气泡排出,试说明原因。
二.问答题。
(本题 5 分)已知:a(Fe2+)=2 a(Fe3+),a(Ce4+) =a(Ce3+),E (Fe3+, Fe2+|Pt) = 0.770 V,E (Ce4+, Ce3+|Pt) = 1.61 V。
利用电化学方法判断下列反应在25℃下自发进行的方向:Fe3++ Ce3+ === Fe2++Ce4+三.问答题。
(本大题4 分)以等体积的0.008 mol·dm -3AgNO3溶液和0.01 mol·dm -3 KI溶液混合制得AgI溶胶。
写出该溶胶的胶团结构式,并标出可滑动面。
四.计算题。
(本大题 6 分)25 ℃半径为1 μm的水滴与蒸气达到平衡,试求水滴的内外压力差及水滴的饱和蒸气压。
已知25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10-3N·m-1,体积质量(密度)为0.9971 g·cm-3,蒸气压为3.168 kPa,摩尔质量为18.02 g·mol-1。
五.计算题。
(本大题12 分)今有催化分解气相反应A Y + Z,实验证明其反应速率方程为:(1)在下,若A的转化率为5% 时,反应时间为19.34 min,试计算此温度下反应速率系(常)数k及A转化率达50%的反应时间。
(2)经动力学测定下反应的速率系(常)数,试计算该反应的活化能。
六.(本大题12分)写出下列电池的电极和电池反应式,并计算在25℃时各原电池的电动势:(1)Zn | Zn2+(a=0.01) || Fe2+(a=0.001),Fe3+(a=0.1) | Pt(2)Pt | H2p ) | HCl(b=0.1 mol·kg-1) | H2p ) | Pt(已知E (Zn2+|Zn) = -0.7628 V,E (Fe3+,Fe2+|Pt) = 0.771 V。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2003—2004学年第2学期)课程号:20307030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I)-2 任课教师:何玉萼、童冬梅成绩:适用专业年级:2001 化学、应化、材化学生人数:185 印题份数:200学号:姓名:本题2页,本页为第B-1页本题2页,本页为第B-2页教务处试题编号:2001级物理化学(下期)期末考试试题B 卷 答案一、(12分每题2分)选择题1.D2.A3.D4.C5.C6.A 二、(20分)填空题1. 1:12. H +(a ±,2)=H +(a ±,1)3. 55.89kJ ·mol -14. 3.735. 0.88 0.5456. > > > =7. +-x+-m 33[(AgCl)nAg (n-x)NO ]xNO ⋅⋅⋅ Na 3PO 4>K 2SO 4>NaCl三、(16分)解:1. 1306268.314254.6kJ mol a E -=⨯=⋅ 101210S A -=⨯ 4分103130626210exp() 1.010S 1000k --=⨯-=⨯ 4分 1320.6930.693693S 1.010t k -===⨯ 2. 31r ,254.68.314100010246.2kJ mol m a H E RT θ--≠∆=-=-⨯⨯=⋅ 2分 r ,exp()m B S k T A e h Rθ≠∆=⋅⋅ r ,lnm B AhS R k Teθ≠∆= 6分 10341123210 6.626108.314ln 66.09J K mol 1.38101000 2.72----⨯⨯⨯=⨯=-⋅⋅⨯⨯⨯ 四、(16分)解:1. 222-124 2.610(Na SO ) 2.610S m mol 1mk C -∞-⨯Λ===⨯⋅⋅ 42-+2322-124(SO )(Na SO )2(Na ) 2.6102510 1.6010S m mol m m m λλλ∞∞∞---=-=⨯-⨯⨯=⨯⋅⋅ 8分42+2-3222-14(CaSO )(Ca )(SO )2610 1.610 2.8010S m mol m m m λλλ∞∞∞---=+=⨯⨯+⨯=⨯⋅⋅2. 424CaSO Na SO k k k =-浓溶液222-17.010 2.610 4.410S m ---=⨯-⨯=⨯⋅42CaSO -33-124 4.410 1.57mol m 1.5710mol kg (CaSO ) 2.810S m k C --∞-⨯===⋅≈⨯⋅Λ⨯ 6分22361.0 1.57102.465101S C K C θθγ--±⎛⎫⨯⨯⎛⎫===⨯ ⎪⎪⎝⎭⎝⎭(C θ=1mol ·dm -3) 因溶液可视为无限稀,γ±取值为1 2分五、(20分)解:1. 负极 Pb + SO 42-= PbSO 4(s) + 2e -正极 Hg 2SO 4 (S) + 2e -= 2Hg (l) + SO 42-6分电池反应① Pb (s) + Hg 2SO 4 (S) = PbSO 4 (S) + 2Hg (l)2. 1220.964796500186.19kJ mol r m G EF -∆=-=-⨯⨯=-⋅4112()296500 1.741033.58J K mol r m P ES F T---∂∆==⨯⨯⨯=⋅⋅∂ 8分 31(186.19)298.1533.5810176.18kJ mol r m r m r m H G T S --∆=∆+∆=-+⨯⨯=-⋅298.1533.5810.01kJ R r m Q T S =∆=⨯=3.可逆充电 PbSO 4 (S) + 2Hg (l) = Pb (s) + Hg 2SO 4 (S)ZWFQ ZnF M== 6分 0.230602060.384g 296500QM W ZF ⨯⨯⨯===⨯六、(16分) 解: 1. 6220.0718143.6kPa 10a P r γ-⨯=== 363220.07180.018ln1.043108.314298.151010r P M P RTr γρ-*-⨯⨯===⨯⨯⨯⨯ 8分 3exp(1.04310)3173.3Pa r P P *-=⨯=2. 浸泡前 浸泡后° 4分浸泡前:玻璃表面是亲水质,水可润湿玻璃,在水表面铺展成膜浸泡后:有机胺分子在玻璃表面定向吸附 4分非极性基指向空气,故变为憎水的,水不可润湿玻璃了。
2021 2021川大工物理化学试题A卷期末试题及解析2021-2021川大工物理化学试题a卷期末试题及解析一、正确和错误的问题。
正确使用o,错误使用X1.在一个给定的体系中,物种数可以因分析问题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但独立小组成绩相同。
2.再简单低共熔系统的相图中,三相点上的任何一个系统点的液相组成都相同。
3.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m可以由?m对c1/2作图外推至c1/2?0得到。
4.在具有液结电位的浓差电池中,当电池在外部放电时,离子在液结处放电总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5.只有当比表面积较大时才能看到表面现象,因此系统表面的增加就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6.可能存在过饱和蒸汽的原因是新生成的小液滴具有较大的表面吉布斯斯函数。
7.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体系是溶胶。
二.选择题2.物质a和B可以形成低共沸混合物E。
已知纯a的沸点低于B的沸点。
如果在蒸馏塔中对a+B混合物的任何比例进行精馏,塔釜(蒸馏塔下部)中的馏出物为a。
纯a;b、纯b;c、低共沸混合物;d、纯a还是纯B4.在86.0kpa压力下用水蒸气蒸馏甲苯,已知在此压力下该系统的共沸点为800c,800c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47.3kpa.欲蒸出100g甲苯,需消耗水蒸气多少克.m=92g/mol。
a、 327b。
47.3c。
23.9d。
一百5.组分a和b可以形成以下几种化合物:ab(s),ab2(s)和ab4(s),则此a-b系统的低共熔点最多有几个a.2b、三,c.4d、六,6.用9650c的电量,可以从cuso4溶液中沉淀出-----gcu。
(m/(cu)=64g/mol)。
一a.64b.3.2c.1.6d.12.8.7.在恒定温度和电压下,同一电池经历以下两个过程:(1)可逆放电2F和(II)在一定电压下放电2F。
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a.对环境作的电功w相同。
b.两个过程的?rgm都等于-zfe。
c.与环境交换的热q都相同d.电池反应的?rhm相同。
四 川 大 学 期 末 考 试 试 题(2006 ——2007 学年 二 学期)课程号: 20307030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I)-2 任课教师:薛英、童冬梅适用专业年级: 化学、应化 学生人数: 240 印题份数: 250 学号: 姓名:考 试 须 知四川大学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或由学校承办的各级各类考试,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和《四川大学考场规则》。
有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一律按照《四川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四川大学各级各类考试的监考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四川大学考场规则》和《四川大学监考人员职责》。
有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严格按照《四川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签名2004级化学学院物理化学(I)-2期末考试试题-A 卷一、 选择题(16分)1. 某反应速率常数k =1.74 × 10-2 mol -1·dm 3·min -1,反应物起始浓度为1mol ·dm -3时的半衰期t 1/2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为2 mol ·dm -3时的半衰期t 1/2' 的关系为 。
(A) 2t 1/2 = t 1/2' (B) t 1/2 = 2t 1/2' (C) t 1/2 = t 1/2' (D) t 1/2 = 4t 1/2' 2. 一级平行反应,速率常数k 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E1 < E 2, A 1 < A2 (B) E 1 < E 2, A 1 > A 2 (C) E 1 > E 2, A 1 < A 2 (D) E 1 > E 2, A 1 > A 23. 质量摩尔浓度为0.01mol •kg –1的Na 2SO 4水溶液中,Na 2SO 4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为 。
四川大学物理化学考试试题 B卷适用专业:药学,医检和卫检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题首的括号内)()1.已知反应 C(金刚石) + O2(g) = CO2(g) 的反应热ΔH°m,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ΔH°m为C(金刚石)的标准燃烧焓。
B. ΔH°m为CO2(g)的标准生成焓。
C. ΔH°m应为负值。
D. ΔH°m与ΔU°m近似相等。
()2.已知反应 N2O4(g)=2NO2(g) 在298K温度下的标准平衡常数K p°= 0.1132, 今有该温度下混合N2O4(g)及NO2(g),它们的分压均为101325Pa,则反应自动进行的方向为:A. 向左B. 向右C. 正达平衡D. 不能判定定反应方向()3.1mol的纯液体在其正常沸点时完全气化,该过程中增大的量是熵A. 蒸气压B.C. 气化热D. 吉布斯自由能()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压强p1、V1、T1可逆膨胀到终态压强p2,等温可逆膨胀的终态体积与绝热可逆膨胀的终态体积之间的关系是:A. 前者大于后者B. 前者小于后者C. 二者相等D. 二者没有一定关系()5.已知 H2O(g) 和 CO(g) 在 298K 时的标准生成热ΔH°f(298K)分别为−242 kJ/mol 及− 111 kJ/mol, 则反应 H2O(g) + C(s) = H2(g) + CO(g) 的反应热为:A. − 353 kJ/molB. − 131 kJ/molC. 131 kJ/molD. 353 kJ/mol()6.下列各偏微分中,符合偏摩尔数量条件的是:A. (∂U /∂S )p ,V ,nB. (∂S / ∂n i )T ,p ,njC. (∂H /∂V )T ,p ,nD. (∂G /∂n i )T ,V ,nj ( )7.因为 Q p = ΔH , Q V = ΔU , 所以: A. 体系只有经历恒压过程时,才有焓的变化。
复习必备川大工科物理化学考试试题A 卷(2007-2008年2学期) 川大学子专用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一抽空的器中放入过量的NH 4HCO 3(S ),加热时反应NH 4HCO 3(S )=NH3(g )+NH 3(g)+H 2O(g)+CO 2(g)达到平衡,则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C 和自由度数F 为,A .1,2B .2,1C .2,2 D1,12、物质A 与B 可形成低共沸混合物E 。
已知纯A 的沸点小于纯B 的沸点。
若将任意比例的A+B 混合物在一个精馏,在塔顶的馏出物是A .纯AB .纯BC .低共沸混合物D .都有可能3、二元液系相图中,共沸点的自由度数F 为A .0 B.1 C.2 D.34、当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应用与液相变为气相时,则A .P 必随T 的升高而减小 B.P 不随T 的升高而改变C .P 必随T 的升高而变大 D.P 随T 的升高可变大或减小5、组分A 和B 可以形成以下几种化合物:A 2B (s )、AB (s )、AB 2(s )和AB 3(s ),则此A-B 系统的低共点最多有A .2个 B.3个 C.4个 D.5个6、电池在恒温、恒压下可逆放电2F 与以一定的电压放电2F ,二者相比不同的有:A .电池反应的r m H ∆B .电池反应的r m G ∆C .电池反应的r m S ∆D .对环境作的电功W7、已知Ti ++e →Ti 的3(1)0.34,3E V Ti e Ti θ+=-+→的(2)0.72E V θ=则32Ti e Ti +++→的(3)E θ是A .2.50VB .1.25VC .1.06VD .0.38V8、下列哪组电极的组合可计算AgC1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A .Ag +/Ag 和C1-/AgC1/AgB .Ag +/Ag 和Cl 2/C1-C .C1-/AgC1/Ag 和Cl 2/C1-D .三者都不可以9.已知121()50.1110,x x m m Na Sm mol OH Sm mol +-+∧=⨯∧=⨯ ()NaOH t OH ∞在无限稀的溶液是A .0.202 B. 0.253 C .0.798 D. 110.在下述电池中,电池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的是:A 。
a四川大学级物理化学(I)-2期末考试题(B卷)打印中级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2003—2004学年第2学期)课程号:20307030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I )-2 任课教师:何玉萼、童冬梅 成绩:适用专业年级:2001 化学、应化、材化 学生人数:185 印题份数:200 学号: 姓名:考试须知四川大学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或由学校承办的各级各类考试,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和《四川大学考场规则》。
有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一律按照《四川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四川大学各级各类考试的监考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四川大学考场规则》和《四川大学监考人员职责》。
有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严格按照《四川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2001级物理化学(下期)期末考试试题 B 卷一、(12分)选择题1、14C 放射性蜕变反应的半衰期21t =5730年,今测试某一考古样品中14C 已衰变为初始值的72%,该样品大约已存在了 年。
(A )20464 (B )10525 (C )1179 (D )27162、臭氧分解反应2O 3−→−k3O 2,速率方程为233O 2O O d d 21P P kt P r =-=,该反应为 。
(A )一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单分子基元反应 (D )双分子基元反应3、298K 0.01mol •kg -1的CaCl 2水溶液中,CaCl 2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为 。
(A )0.847 (B )0.791 (C )0.889(D )0.6664、水的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为γ/N •m -1=0.07364-4.95×10-6T /K ,25℃,P θ下可逆地增加水单位表面积,环境耗的最小表面功为 。
(A )4.95×10-6J •m -2 (B )-4.95×10-6J •m -2(C )0.0722 J •m -2 (D )-0.0722 J •m -25、25℃某丁酸稀水溶液的表面张力γ与纯水的表面张力γ0间满足88.00=γγ,将同一根毛细管插入纯水中,毛细管升高 1.8cm ,若插入该丁酸水溶液中,毛细管升高为 。
(A )2.80 (B )1.80 (C )1.58 (D )1.20 6、Tyndall现象是胶体粒子对光的 。
(A )散射作用 (B )反射作用 (C )折射作用 (D )透散作用 二、(20分)填空题1、用同一电导池测定0.001mol •dm -3和0.01 mol •dm -3的MA 溶液的电阻分别为25Ω和2.5Ω,则两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
2、电池Pt | H 2(P θ) | HCl (a ±,1)‖HCl (a ±,2) | H 2 (P θ)| Pt 的电池反应为 。
3、25℃AgCl(s)在水中饱和溶液的浓度为1.27×10-5mol •kg -1,反应AgCl(s) = Ag +(aq)+Cl -(aq)的Δr G θm 为 。
4、用电冶金法制备金属Zn ,已知V763.0θzn/Zn 2-=+ϕ,H 2在Zn 上析出的超电势为V72.0Zn/H 2=η,为使溶液中残留Zn 2+ 浓度小于10-6 mol •kg -1后H 2才析出,溶液的pH应控制为不小于 。
题2页,本页为第B-1页教务处试题编号:5、设CHCl 3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服从Langmiur 吸附等温式,实验测定273K 时上CHCl 3的饱和吸附量为93.8ml •g -1,分压为13.4kPa 时的平衡吸附量为82.5 ml •g -1,则覆盖度θ = , 吸附系数α为 kPa -1。
6、恒温恒压下,可逆地将水分散为微小水滴,分散过程体系的ΔS 0,ΔU 0,ΔG 0,ΔV 0。
(填“>”,“<” 或 “=” 。
7、将10mol ,0.03mol •dm -3的KCl 溶液和80ml ,0.007mol •dm -3的AgNO 3溶液混合制备AgCl 溶液,其)胶团结构示意为:。
若用NaCl,K2SO4和Na3PO4使之聚沉,聚沉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三、(16分)气相异构化反应A−→−k B,实验测得速率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式k/s-1=2103062610exp()/KT⨯-1、求反应的活化能,指前因子及1000K时反应的半衰期;2、求1000K反应的活化焓Δr Hθm , ≠ 和活化熵Δr Sθm , ≠。
四、(16分)25℃时测定0.001mol•dm-3Na2SO4溶液的电导率κ1=2.6×10-2S•m-1,该溶液饱和了CaSO4后电导率κ2=7.0×10-2S•m-1,已知Λ∞m(Na+)=5.0×10-3S•m-2•mol-1,Λ∞m)Ca21(2+=6.0×10-3S•m2•mol-1,以上溶液可视为无限稀释,求1、25℃时的Λ∞m(Na2SO4),Λ∞m(SO-24)和Λ∞m(CaSO4);2、难溶盐CaSO4的活度积常数Kθ,说明标准态浓度c θ的取值。
五、(20分) 25℃电池Pb | Pb(SO 4) | NaSO 4(饱和) | Hg 2SO 4 | Hg(l) 的电池电动势 E = 0.9647V ,4P () 1.7410V ET-∂=⨯∂•K -1。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恒温恒压下电池可逆放电2F ,求电池反应的Δr G m 、Δr S m 、Δr H m 和可逆电池过程的热效应Q R ;3、若以0.2A 电流对电池可逆充电30分钟,写出充电时的电池反应,充电后阴极上有多少克Pb 析出?(Pb-206)六、(16分)1、已知25℃水的表面张力γ = 0.0718N •m -1,饱和蒸气压为3170Pa ,求半径为10-6m 的水滴所承受的附加压力及25℃时的平衡蒸气压;2、清洁的玻璃表面是亲水的,但若在浓有机胺的水溶液中浸泡处理后会变为憎水的。
(1)图示说明两种情况下水滴在玻璃表面呈现的形状及接触角的取值范围;(2)以“ ”表示有机胺分子,给出玻璃被有机胺溶液处理后,有机胺分子在玻璃表面上的取向示意,解释玻璃对水润湿性变化的原因。
题2页,本页为第B-2页务处试题编号:2001级物理化学(下期)期末考试试题B 卷 答案一、(12分每题2分)选择题1.D2.A3.D4.C5.C6.A二、(20分)填空题1. 1:12. H +(a ±,2)=H +(a ±,1)3. 55.89kJ ·mol -14. 3.735. 0.88 0.5456. > > > =7. +-x+-m33[(AgCl)nAg (n-x)NO ]xNO ⋅⋅⋅ Na 3PO 4>K 2SO 4>NaCl 三、(16分) 解:1. 1306268.314254.6kJ mol a E -=⨯=⋅101210S A -=⨯4分103130626210exp() 1.010S 1000k --=⨯-=⨯4分1320.6930.693693S 1.010t k -===⨯2.31r ,254.68.314100010246.2kJ mol m a H E RT θ--≠∆=-=-⨯⨯=⋅2分r ,exp()m B S k T A e h Rθ≠∆=⋅⋅r ,lnm B AhS R k Teθ≠∆=6分10341123210 6.626108.314ln 66.09J K mol 1.38101000 2.72----⨯⨯⨯=⨯=-⋅⋅⨯⨯⨯四、(16分) 解:1. 222-124 2.610(Na SO ) 2.610S m mol 1mk C -∞-⨯Λ===⨯⋅⋅42-+2322-124(SO )(Na SO )2(Na ) 2.6102510 1.6010S m mol m m m λλλ∞∞∞---=-=⨯-⨯⨯=⨯⋅⋅8分42+2-3222-14(CaSO )(Ca )(SO )2610 1.610 2.8010S m mol m m m λλλ∞∞∞---=+=⨯⨯+⨯=⨯⋅⋅2.424CaSO Na SO k k k =-浓溶液222-17.010 2.610 4.410S m ---=⨯-⨯=⨯⋅42CaSO -33-124 4.410 1.57mol m 1.5710mol kg(CaSO ) 2.810S m k C --∞-⨯===⋅≈⨯⋅Λ⨯6分22361.0 1.57102.465101S C K C θθγ--±⎛⎫⨯⨯⎛⎫===⨯ ⎪ ⎪⎝⎭⎝⎭(Cθ=1mol ·dm -3)因溶液可视为无限稀,γ±取值为 12分五、(20分)解:1. 负极 Pb + SO 42- =PbSO 4(s) + 2e -正极 Hg 2SO 4 (S) + 2e -=2Hg (l) + SO 42-6分电池反应① Pb (s) + Hg 2SO 4 (S) = PbSO 4 (S) + 2Hg (l) 2. 1220.964796500186.19kJ mol rmG EF -∆=-=-⨯⨯=-⋅4112()296500 1.741033.58J Kmol r m PES F T---∂∆==⨯⨯⨯=⋅⋅∂8分31(186.19)298.1533.5810176.18kJ mol r m r m r m H G T S --∆=∆+∆=-+⨯⨯=-⋅298.1533.5810.01kJR r m Q T S =∆=⨯=3.可逆充电 PbSO 4 (S) + 2Hg (l) = Pb (s) + Hg 2SO 4 (S)ZWF Q ZnF M == 6分0.230602060.384g 296500QM W ZF ⨯⨯⨯===⨯六、(16分) 解: 1.6220.0718143.6kPa 10a P r γ-⨯===363220.07180.018ln1.043108.314298.151010r P M P RTr γρ-*-⨯⨯===⨯⨯⨯⨯8分3exp(1.04310)3173.3Par P P *-=⨯=2. 浸泡前 浸泡后θ<90°180°>θ>90°4分浸泡前:玻璃表面是亲水质,水可润湿玻璃,在水表面铺展成膜浸泡后:有机胺分子在玻璃表面向吸附4分非极性基指向空气,故变为憎水的,水不可润湿玻璃了。
θ水玻θ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2003—2004学年第2学期)课程号:20307030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I )-2 任课教师:何玉萼、童冬梅 成绩:适用专业年级:2001: 化学、应化、材化 学生人数:185 印题份数:200 学号: 姓名:考试须知四川大学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或由学校承办的各级各类考试,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和《四川大学考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