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传热系数
- 格式:ppt
- 大小:304.00 KB
- 文档页数:24
传热系数计算的公式传热系数是描述热量传递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物体对热量传递的阻碍程度。
在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传热过程中,传热系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传导是物体内部分子之间的热量传递。
传热系数是描述热传导的重要参数之一。
热传导过程中,传热系数与物体的导热性能有关,导热性能越好,传热系数越大。
对于均匀材料,传热系数可以用Fourier定律来表示。
Fourier定律指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传递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比例系数就是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K)。
对流是物体表面与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
传热系数是描述对流的重要参数之一。
对流传热过程中,传热系数与流体的传热特性有关,流体传热特性越好,传热系数越大。
对于定常状态下的对流传热,传热系数可以用牛顿冷却定律来表示。
牛顿冷却定律指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传递量与温度差成正比,比例系数就是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²·K)。
辐射是物体表面通过电磁辐射的方式传递热量。
传热系数是描述辐射的重要参数之一。
辐射传热过程中,传热系数与物体表面的辐射特性有关,表面辐射特性越好,传热系数越大。
对于黑体辐射,传热系数可以用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来表示。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指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传递量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比例系数就是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²·K⁴)。
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因传热方式而异。
对于热传导,可以通过测量传热速率和温度梯度来计算传热系数。
对于对流和辐射,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或理论模型来计算传热系数。
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需要考虑流体的性质、流速和流动形式等因素;辐射传热系数的计算需要考虑物体表面的辐射特性和辐射介质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等因素。
传热系数的准确计算对于热传递过程的分析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传热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热传递速率和能量转换效率。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传热系数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优化热交换器的结构,以提高热传递效果。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R、导热系数λ、修正系数、厚度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的温差为1度(K,℃),在1⼩时内,通过1平⽅⽶⾯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度(W/m·K,此处的K可⽤℃代替)。
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标准规范统⼀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温差为1度(K,℃),1⼩时内通过1平⽅⽶⾯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平⽅⽶·度(W/㎡·K,此处K可⽤℃代替)。
(节能)热⼯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换热阻(m.k/w)(⼀般取0.11) Re —外表⾯换热阻(m.k/w)(⼀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积4、单⼀材料热⼯计算运算式 ①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②热阻值R(m.k/w) = 1 / 传热系数K [W/(㎡·K)]③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m.k)]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 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 *修正系数R值和U值是⽤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传热系数、换热系数和导热系数传热是物体内部或不同物体之间热量传递的过程,它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热系数、换热系数和导热系数是描述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重要参数。
让我们了解一下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热量传递量与传热温差之比。
它是描述物体内部传热能力的指标。
传热系数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表面形态以及流体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传热系数越大,热量传递能力越强。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²·K)。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换热系数。
换热系数是指在换热器中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热量传递量与传热温差之比。
换热系数是描述换热器传热性能的重要参数。
它与传热面的材料、表面形态、流体的性质以及流体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换热系数越大,换热器的传热能力越强。
换热系数的单位也是W/(m²·K)。
我们来介绍一下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热量在单位温度梯度下通过物体的能力。
它是描述物体导热性能的重要参数。
导热系数与物体的材料性质有关,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差异很大。
导热系数越大,物体的导热性能越好。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
传热系数、换热系数和导热系数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领域中,我们需要考虑墙体的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以确保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在制冷空调领域中,我们需要关注换热器的换热系数,以提高制冷效果。
在工艺生产中,我们需要了解材料的导热系数,以确保工艺过程的高效进行。
了解传热系数、换热系数和导热系数对于正确评估和设计传热过程至关重要。
它们直接影响着传热设备的传热效果和能耗。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准确地测量和计算这些参数,以保证传热过程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传热系数、换热系数和导热系数是描述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重要参数。
它们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正确评估和设计传热过程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些参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应用,以提高传热设备的传热效果和能耗。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R、导热系数λ、修正系数、厚度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的温差为1度(K,℃),在1⼩时内,通过1平⽅⽶⾯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度(W/m·K,此处的K可⽤℃代替)。
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标准规范统⼀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温差为1度(K,℃),1⼩时内通过1平⽅⽶⾯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平⽅⽶·度(W/㎡·K,此处K可⽤℃代替)。
(节能)热⼯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换热阻(m.k/w)(⼀般取0.11) Re —外表⾯换热阻(m.k/w)(⼀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积4、单⼀材料热⼯计算运算式 ①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②热阻值R(m.k/w) = 1 / 传热系数K [W/(㎡·K)]③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m.k)]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 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 *修正系数R值和U值是⽤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λ[W/(m.k)]: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 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m.k/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 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11)Re —外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04)R —围护结构热阻(m.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m.k/w) = 1 / 传热系数K [W/(㎡?K)]②导热系数λ[W/(m.k)] = 厚度δ(m) / 热阻值R(m.k/w)③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④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m.k)]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λ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
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都是描述物体传递热量的物理量,但它们的概念和意义是不同的。
传热系数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热量传递量和单位温度差之比,通常用字母h表示。
传热系数是一个物理量,它用来描述物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速率。
传热系数受到物体本身热性质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材料的热导率、流体的速度等因素。
传热系数的单位为W/(m2K),表示每平方米的表面积在温度差为1K 时传递的热量。
导热系数是指单位温度差下,单位长度材料内热量传递的速率,通常用字母λ表示。
导热系数代表了材料本身的热传递特性,是一个物理量,它用来描述材料本身传递热量的速率。
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热物性质有关,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导热系数的单位为W/(mK),表示每米材料在温度差为1K时传递的热量。
综上所述,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都是描述物体传递热量的物理量,但它们的概念和意义是不同的。
传热系数用于描述物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速率,而导热系数用于描述材料本身传递热量的速率。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λ[W/(m.k)]: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 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m.k/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 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11)Re —外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04)R —围护结构热阻(m.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m.k/w) = 1 / 传热系数K [W/(㎡?K)]②导热系数λ[W/(m.k)] = 厚度δ(m) / 热阻值R(m.k/w)③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④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m.k)]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λ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R、导热系数λ、修正系数、厚度---节能计算)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2011-06-03 10:35:47)转载▼分类:知识标签:杂谈导热系数: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11)Re —外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04)R —围护结构热阻(m.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②热阻值R(m.k/w) = 1 / 传热系数K [W/(㎡•K)]③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m.k)]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 *修正系数R值和U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供热工程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δ/λ(m2.K/w)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
k)]多层结构热阻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
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Ri—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R—围护结构热阻(m2.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R0(w/(m2.k))式中: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Kb3Fb3)/(Fp+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铝合金门窗的传热系数的计算Uw=(Af*Uf+Ag*Ug+Lg*Ψg)/(Af+Ag)式中:Uw—整窗的传热系数W/m2·KUg—玻璃的传热系数W/m2·KAg—玻璃的面积m2Uf—型材的传热系数W/m2·KAf—型材的面积m2Lg—玻璃的周长mΨg—玻璃周边的线性传热系数W/m2·K。
众所周知,热能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不少同学对三种热量传递过程中各种系数定义头疼不已,现予以归纳总结,以供参考。
热传导:物体各部分无相对位移时,仅依靠物质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使热量从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只热传导在两个物体相接触且有温差时才能进行。
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气体或液体中,热传导过程往往和对流同时发生。
导热系数针对热传导而言,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用λ表示,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
定义:其定义式为傅里叶定律: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之比,即在单位温度梯度作用下物体内所产生的热流密度。
热对流:由于流体宏观运动而引起的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间相互掺混所导致的热量传递过程。
对流可分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两种。
自然对流往往自然发生,是由于温度不均匀而引起的。
强迫对流是由于外界的影响对流体搅拌而形成的。
例如冬天室内取暖设备是靠室内空气自然对流来传热的。
暖气放在窗下,热空气向上,冷空气向下,形热对流,使室内空气变暖。
对流换热系数:又称对流传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指物体表面与附近流体温差1℃,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通过对流与附近流体交换的热量,单位为W/(m2·℃)。
其数值与换热过程中流体的物理性质、换热表面的形状、部位、表面与流体之间的温差以及流体的流速等都有密切关系。
其定义式为牛顿冷却定律。
热辐射:物体因自身的温度(热量)而具有向外发射能量的本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热辐射。
热辐射虽然也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但它和热传导、对流不同。
它能不依靠媒质把热量直接从一个系统传给另一系统,即可在真空中传递。
热辐射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出能量,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辐射的波长分布情况也随温度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