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介绍-那曲简介PPT(经典版)
- 格式:pptx
- 大小:24.96 MB
- 文档页数:187
西藏那曲导游词那曲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东邻昌都地区,南接拉萨、林芝、日喀则三地市,西与阿里地区相连。
那曲地区下辖那曲、安多、聂荣、比如、嘉黎、巴青、索县、班戈、申扎、尼玛等10个县,1个双湖特别行政区,截止1995年底,全地区总人口为330286人,其中藏族326920人,占总人口的98.98%,汉族3258人,其他民族108人。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整个地区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西边的达尔果雪山,东边的布吉雪山,形似两头猛狮,守护着这块宝地。
这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
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西高,中平,东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其间。
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并有少量的森林资源和灌木草场,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间,气候好于中西部。
那曲地区属亚寒带气候区,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多大风天气,年平均气温为-0.9℃至-3.3℃,年相对湿度为48-51%,年降水量38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852.6-2881.7小时,全年无绝对无霜期。
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间,是干旱的刮风期,这期间气候干燥,温度低下,缺氧风沙大,延续时间又长,5至9月相对温暖,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这期间气候温和,风平日丽,降雨量占全年的80%,绿色植物生长期全年约为一百天左右,全部集中在这个季节,这时的草原一片青绿,万物茂盛,人欢畜旺。
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镇是青藏公路的必经之路,又是西藏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藏历6月)举办的赛马节是藏北草原的盛会,届时,旅游观光的游客、四面八方的牧民、各地的商贩等云集此处。
旅游者可以领略藏北草原的自然风光、节日气氛和民族风情,还可以参观游览藏北名寺孝登寺。
在那曲地区境内,辽阔的羌塘草原和神秘的藏北无人区,都会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望无际的无人区,栖息着野牦牛、藏羚 、野驴等许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给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
乡村振兴那曲奋进研讨材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乡村振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作为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旨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那曲地处青藏高原,是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一个重要农牧区。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那曲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那曲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那曲的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恶劣,交通不便,这为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同时,农牧区面临着资源短缺、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素质相对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寻找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然而,那曲也具备着很多独特的资源和优势。
丰富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为那曲提供了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的契机。
同时,那曲还具备着巨大的人力资源潜力,培养优秀的乡村干部、提升农民素质等也是乡村振兴过程中要重视的方面。
本文旨在探讨那曲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措施,以期对推动那曲乡村振兴起到积极的作用。
接下来,将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和意义、那曲地区的特点、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最终形成一体化、可行性的乡村振兴方案。
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我们相信那曲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将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农民将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同时实现城乡间的融合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根据主题和要点的逻辑顺序来组织,以清晰地表达思想和观点。
本篇长文的文章结构如下:2. 正文:2.1 那曲的现状- 描述那曲地区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 介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强调当前国家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视。
2.3 那曲乡村振兴的机遇与挑战- 分析那曲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人才引进等。
西藏那曲导游词范文3篇西藏那曲导游词范文3篇篇一:西藏那曲导游词范文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那曲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东邻昌都地区,南接拉萨、林芝、日喀则三地市,西与阿里地区相连。
那曲地区下辖那曲、安多、聂荣、比如、嘉黎、巴青、索县、班戈、申扎、尼玛等10个县,1个双湖特别行政区,截止1995年底,全地区总人口为330286人,其中藏族326920人,占总人口的98.98%,汉族3258人,其他民族108人。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整个地区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西边的达尔果雪山,东边的布吉雪山,形似两头猛狮,守护着这块宝地。
这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
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西高,中平,东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其间。
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并有少量的森林资源和灌木草场,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间,气候好于中西部。
那曲地区属亚寒带气候区,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多大风天气,年平均气温为-0.9℃至-3.3℃,年相对湿度为48-51%,年降水量38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852.6-2881.7小时,全年无绝对无霜期。
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间,是干旱的刮风期,这期间气候干燥,温度低下,缺氧风沙大,延续时间又长,5至9月相对温暖,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这期间气候温和,风平日丽,降雨量占全年的80%,绿色植物生长期全年约为一百天左右,全部集中在这个季节,这时的草原一片青绿,万物茂盛,人欢畜旺。
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镇是青藏公路的必经之路,又是西藏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藏历6月)举办的赛马节是藏北草原的盛会,届时,旅游观光的游客、四面八方的牧民、各地的商贩等云集此处。
旅游者可以领略藏北草原的自然风光、节日气氛和民族风情,还可以参观游览藏北名寺孝登寺。
西藏那曲导游词范文3篇那曲县,隶属于西藏那曲地区,是藏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通讯中心。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西藏那曲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篇一:西藏那曲导游词范文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那曲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东邻昌都地区,南接拉萨、林芝、日喀则三地市,西与阿里地区相连。
那曲地区下辖那曲、安多、聂荣、比如、嘉黎、巴青、索县、班戈、申扎、尼玛等10个县,1个双湖特别行政区,截止1995年底,全地区总人口为330286人,其中藏族326920人,占总人口的98.98%,汉族3258人,其他民族108人。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整个地区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西边的达尔果雪山,东边的布吉雪山,形似两头猛狮,守护着这块宝地。
这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
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西高,中平,东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其间。
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并有少量的森林资源和灌木草场,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间,气候好于中西部。
那曲地区属亚寒带气候区,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多大风天气,年平均气温为-0.9℃至-3.3℃,年相对湿度为48-51%,年降水量38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852.6-2881.7小时,全年无绝对无霜期。
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间,是干旱的刮风期,这期间气候干燥,温度低下,缺氧风沙大,延续时间又长,5至9月相对温暖,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这期间气候温和,风平日丽,降雨量占全年的80%,绿色植物生长期全年约为一百天左右,全部集中在这个季节,这时的草原一片青绿,万物茂盛,人欢畜旺。
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镇是青藏公路的必经之路,又是西藏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藏历6月)举办的赛马节是藏北草原的盛会,届时,旅游观光的游客、四面八方的牧民、各地的商贩等云集此处。
那曲的奋斗目标-回复那曲是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地处高原腹地,人口稀少,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相对落后。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那曲依然有着积极向上的奋斗目标。
下面,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这个问题,深入探讨那曲的奋斗目标。
首先,那曲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经济繁荣。
作为高原腹地的一座城市,那曲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资源匮乏,交通不便。
然而,那曲并没有因此放弃经济发展的努力。
相反,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
例如,那曲积极发展农牧业,利用高寒草原资源,发展畜牧业和草场旅游等产业。
同时,他们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通过这些努力,那曲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实现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那曲的奋斗目标是促进社会进步。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那曲注重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他们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水平,培养人才,提升居民整体素质。
此外,那曲还注重保障社会福利,改善民生。
他们加大医疗卫生改革力度,提供优质医疗资源,改善医疗条件。
同时,他们还致力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通过这些努力,那曲的社会进步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人民群众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第三,那曲的奋斗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
作为高原地区,那曲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那曲的生态环境也面临一定的威胁。
因此,那曲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要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环保行动。
他们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保护湖泊和河流的生态环境。
同时,他们还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力度,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物种多样性。
通过这些努力,那曲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为后代留下了绿水青山。
最后,那曲的奋斗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
作为边疆地区,那曲经常面临一些安全威胁和社会问题。
因此,那曲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边境地区的安全防控和基本稳定。
他们加强公安警务力量,严厉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那曲详细资料大全那曲,是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
地处西藏北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东西长约1156千米,南北宽约760千米,东连昌都市,西接阿里地区,南与拉萨市、林芝市为邻,北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青海省接壤。
总面积369674平方千米,总人口50.13万人。
地处唐古拉山南坡和念青唐古拉山北麓,位于羌塘高原的东端,山地连续分布,被众多湖盆分割,湖泊星罗棋布。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全年大风日10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为-2.1℃,最冷时可达零下三、四十度,全年日照时数为2886小时以上。
一年中五至九月份相对温暖,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
多数县以畜牧业为主,个别县为半农半牧县。
境内交通有青藏铁路、109国道和那(曲)昌(都)、那(曲)狮(泉河)公路等。
2017年,那曲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9.82亿元。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那曲市•外文名称:Naqu\Nagqu•别名:黑河•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西藏自治区•下辖地区:1个市辖区、10个县•*** 驻地:色尼区浙江西路3号•电话区号:0896•邮政区码:852000•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区北部•面积:369674平方千米•人口:50.13万人(2015年)•方言:西南官话、藏语•气候条件:高原山地气候•著名景点:唐古拉山口、色林错、当惹雍错•机场:那曲机场(在建)•火车站:那曲站•车牌代码:藏E•行政区划代码:540600•现任领导:市委书记松吉扎西建制沿革,名称由来,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质地貌,气候特征,水文条件,自然灾害,自然资源,水利资源,矿藏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气候资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政治体制,经济概况,综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事业,文化,教育,文化,援藏,卫生,设施,社保,交通运输,综述,公路,铁路,历史文化,那曲赛马会,那曲锅庄,地方特产,风景名胜,古代象雄遗址,雅砻风景名胜区,羊卓雍错,那曲草甸草原,著名人物,建制沿革名称由来那曲曾名“黑河”,因怒江上游的那曲河流经境内而得名。
中国旅游地图揽胜-西藏那曲通过中国旅游地图来看中国的旅游景点,领略中国大好河山。
第二十七篇西藏西藏自治区:简称“藏”。
在中国西南部。
首府拉萨。
面积123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90%以上是藏族。
古为羌、戎地,唐、宋为吐蕃地,元为宣政院所辖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地。
明为乌思藏、朵甘二都指挥使司及阐化、辅教等王地。
清代分为卫、藏、喀木、阿里四部,总称西藏。
1951年5月和平解放。
1956年将昌都并入,成立自治区筹备委员会。
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
地势高崇,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4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称。
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型气候,东南部分近似亚热带南亚季风气候。
畜产品和中药材在国内外颇具盛名。
地下资源丰富,矿产有铬、铁、铜、铅、锌以及硼砂、云母、石膏等。
水力资源蕴藏量列全国第二位。
那曲,西藏自治区地级市,位于西藏北部,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怒江、拉萨河、易贡藏布等大江大河的源头。
截至2020年6月,那曲市下辖1个区、10个县,总面积43万平方千米,市政府驻色尼区浙江西路3号。
截至2020年11月,那曲市常住人口50.48万人。
那曲景点:羌塘自然保护区、上尼屋峡谷、唐古拉山、色林错。
一、羌塘自然保护区在双湖和尼玛县绒玛乡以北,是羌塘自然保护区的玛依岗日核心区。
藏北西阿里及藏北高原西部等地域往往百里不见人烟,且黑阿公以北的羌塘高原北部更被称作“无人区”,因而成为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保护区,它包括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山脉以北,以及昆仑山脉以南的广阔地区。
该区地势高亢,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区内湖泊星罗棋布。
分布于西藏北部的青藏高原特有种有野牛、藏羚、藏原羚、白唇鹿和西藏野驴等以上资源兽类在藏北的羌塘无人区被保护得最好,种群数量也最多,该地区是目前世界上高寒生态系统尚未遭受破坏的最完好地区,是研究珍惜野生动物生态生物学的理想场所。
这里有数不尽的神山圣湖和奔流四方的大江大河有浩瀚的草原和冰川、温泉、地热不胜枚举,藏北高原,世界屋脊之屋脊。
那曲合作计划书一、背景介绍那曲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西藏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急需外部合作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为了推动那曲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制定本合作计划书,以吸引更多的资源和投资,共同推动那曲地区的发展进程。
二、合作目标本合作计划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促进那曲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推动那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3.增加那曲地区的就业机会,减少贫困人口比例。
4.开展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和知识产业的发展。
三、合作内容1. 经济发展合作通过引进外部投资,加强那曲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当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我们将鼓励合作伙伴在那曲设立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
同时,加大对那曲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其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2. 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那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亟需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进行改善。
我们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建设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项目,提高那曲的交通便利性和能源供应稳定性。
3. 就业机会和扶贫合作那曲地区的就业形势严峻,大量的劳动力闲置。
我们将加大对那曲地区的就业扶持力度,鼓励合作伙伴在那曲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开展扶贫项目,帮助那曲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4. 文化、教育和科技交流合作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和科技交流合作,我们将为那曲地区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和教育资源。
同时,我们也希望那曲能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培养本地的科技人才,推动知识产业的发展。
四、合作机制和方式1. 合作机构的建立我们建议在那曲设立合作办公室,由双方共同管理和运营。
合作办公室将负责合作项目的策划、组织和管理工作,以确保合作计划的顺利实施。
2. 资金投入和分配在资金投入方面,我们将采取多方筹集的方式,由双方共同投资项目。
资金的分配将按照合作计划中各项项目的实际需求和成本进行合理分配,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最新推荐】西藏那曲导游词-优秀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西藏那曲导游词以下是编辑为您整理的西藏那曲导游词,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s:///daoyouci/)查看。
西藏那曲导游词那曲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东邻昌都地区,南接拉萨、林芝、日喀则三地市,西与阿里地区相连。
那曲地区下辖那曲、安多、聂荣、比如、嘉黎、巴青、索县、班戈、申扎、尼玛等10个县,1个双湖特别行政区,截止1995年底,全地区总人口为330286人,其中藏族326920人,占总人口的98.98%,汉族3258人,其他民族108人。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整个地区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西边的达尔果雪山,东边的布吉雪山,形似两头猛狮,守护着这块宝地。
这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
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西高,中平,东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其间。
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并有少量的森林资源和灌木草场,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间,气候好于中西部。
那曲地区属亚寒带气候区,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多大风天气,年平均气温为-0.9℃至-3.3℃,年相对湿度为48-51%,年降水量38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852.6-2881.7小时,全年无绝对无霜期。
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间,是干旱的刮风期,这期间气候干燥,温度低下,缺氧风沙大,延续时间又长,5至9月相对温暖,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这期间气候温和,风平日丽,降雨量占全年的80%,绿色植物生长期全年约为一百天左右,全部集中在这个季节,这时的草原一片青绿,万物茂盛,人欢畜旺。
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镇是青藏公路的必经之路,又是西藏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藏历6月)举办的赛马节是藏北草原的盛会,届时,旅游观光的游客、四面八方的牧民、各地的商贩等云集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