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历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年GDP数据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年GDP数据新中国以来至(1950—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率:(此时中国官方没有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948年没数据,所以不知道增长率)1949年 466亿元 1950 23.4% 1951 19% 1952 18.3 (73.8%比49年)1953 30.3% 1954 9.4% 1955 5.6% 1956 16.5% 1957 (67.84%比52年)第一个5年计划 1958 32.2% 1959 19.5% 1960 5.4% 1961 -31.0% 1962 -10.1%(3.4%比57年)第二个5年计划大跃进、三年人祸-1959年至1961年1963 9.5% 1964 17.6% 1965 20.4% (55.04%比62年) 1966 17.3%1967 -9.6% 1968 -4.2% 1969 23.8% 1970 25.7% (58.08%比65年)第三个5年计划 1971 12.2% 1972 4.5% 1973 9.2% 1974 1.4% 1975 11.9% (45.28%比70年)第四个5年计划 1976 1.7% 1977 10.7% 1978 11.7%(25.75%比75年) 结束到改革开放前夕(1966年5月-1976年10月)1949年GDP基数为1.00;1957年为2.91;1978年为13.50;2007年为200.001978年GDP基数为1.00;2007年为15.00。
2012全国各省市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排名指标名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含义: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个人所得税-交纳社保支出-记账补贴调查方式:抽样调查调查时点:2011年1-12月发布时间:2012年1月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各省市统计公报说明:增长速度为名义增速,未扣除价格因素各省市最终收入数据以统计年鉴数据为准-----------------------------------------------人均可支配排名增速人均GDP收入(元/人)(%)排名上海36230113.8 2北京32903213.2 3浙江30971313.2 5天津26921410.8 1广东26897512.68江苏26341614.8 4福建24907714.410山东22792814.39辽宁20467915.57内蒙古204081015.3 6重庆202501115.512吉林193001214.011广西188551310.527江西186571412.725安徽186061517.826云南185761615.630湖北183741714.413湖南183691817.919海南183691917.923河北182922013.014陕西182452116.215山西181242215.818河南180002313.021四川178992415.824宁夏175972514.617黑龙江156962613.3 16青海156002712.622 新疆155132813.720 甘肃149692913.529 贵州141433012.0 31 西藏135443113.028。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
《2006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上海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0668元。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1位。
《2006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北京市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78元。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2位。
《2006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浙江省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5元。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3位。
《2006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广东省全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15.58元。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4位。
《2006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天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283元。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5位。
《2006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江苏省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4.26元。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6位。
《2006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53.28元。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7位。
《2006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192元。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8位。
《2006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重庆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70元。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8位。
《2006年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湖南省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04.67元。
2020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资料分析202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速)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
202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增长3.8%,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6%。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0378元,增长2.9%,是平均数的9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5204元,增长5.7%,是平均数的88.7%。
按收入来源分,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917元,增长4.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5.7%;人均经营净收入5307元,增长1.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5%;人均财产净收入2791元,增长6.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7%;人均转移净收入6173元,增长8.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9.2%。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07元,下降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增长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1%。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397元,增长5.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0.2%;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238元,下降7.5%,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8%;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215元,增长3.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6%;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260元,下降1.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9%;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2762元,下降3.5%,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0%;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032元,下降19.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6%;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843元,下降3.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7%;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62元,下降11.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2%。
2024年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中级)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25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工业微型是指()。
A. 从业人员数小于20人,营业收入小于300万元B. 从业人员数小于10人,营业收入小于200万元C. 从业人员数小于5人,营业收入小于100万元D. 从业人员数小于15人,营业收入小于250万元正确答案:A,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按照目前我国能源统计规定,下列各项中是可以计入能源购进量的是()。
A. 供货单位已发货,但尚示运到本单位的能源B. 货已运到本单位,但尚未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的能源C. 在未办理完入库手续前已经投入使用的能源D. 自产自用的能源正确答案:C,3.(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关于引起统计行政诉讼的具体统计行政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有()。
A. 统计行政处罚行为能够引起统计行政诉讼B. 能够引起统计行政诉讼的都是统计执法机关的作为C. 对统计执法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不授予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授予统计从业资格的行为,可以提起统计行政诉讼D. 只要相对人认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又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的,就可以依法提起统计行政诉讼E. 对于统计抽象行政行为,亦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正确答案:B,E,4.(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一)甲企业从外地迁入A县。
A县统计局依法认定甲企业应纳入统计范围,遂派员赴甲企业通知有关事宜。
甲企业同意纳入统计并填报统计报表,但在次月报表上报期届满时仍未报送,A县统计局遂向甲企业发出《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要求甲企业三日内补报。
甲企业在第三日进行了补报。
为核实上报数据,A县统计局对甲企业进行了统计检查,发现甲企业上报的数据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甲企业对A县统计局的处罚决定不服,拟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