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3号台风“菲特”及暴雨诊断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76 MB
- 文档页数:6
收稿日期2015-09-01台风(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具有有组织和气旋性环流的非锋面性涡旋的总称,是影响浙江省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之一[1-3]。
近几十年在西太平洋台风研究领域,国内外气象学者已取得了诸多成果。
陈联寿等、藤原等、李英等、丁治英等分别从不同尺度系统和不同纬度环流的相互作用、双涡旋相互作用、水汽输送和能量转换和冷空气入侵等方面研究了登陆台风的异常移动路径和强降水维持机制[1-2]。
此外,国内外数值试验和相关研究还表明:高空冷涡可使台风运动发生突然转折;2个相互作用的涡旋是否相互影响依赖于涡旋涡度的分布。
这些研究和试验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登陆台风活动的认识,还有助于对登陆台风路径和降水规律的预报水平的提高。
登陆台风在冷空气和双台风同时作用下活动的情况较为罕见,此类研究尚不多见,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2013年第23号台风菲特是影响浙江严重的台风,菲特在登陆前后有2个明显特征:第一,北上过程中,路径突然西折,预报难度大;第二,呈秋台风特性,风雨强度大,极大风速和日面雨量均破浙江省历史记录。
本文主要利用每天4次ECMWF 再分析资料、FY-2e 卫星TBB 资料和浙江省中尺度站降水资料等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并简单探讨了台风登陆前异常移动路径及造成浙江省大范围强降水天气的成因[3-4],为日后的预报业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台风概况和降水落区及灾情2013年9月下旬,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热带气旋扰动频繁,1323号台风菲特于9月30日20:00(北京时间,下同)在13.9°N 、132.5°E 生成(图1),强度为热带风暴级别[5-6]。
10月1日17:00发展为强热带风暴,3日5:00加强为台风,4日17:00继续加强为强台风,7日1:15在浙闵交界处(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沿海)登陆,登录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4级(42m/s ),中心最大气压为955hPa ,是2001年以来10月登陆我国大陆强度最强的台风。
关键芯片核心零组件其它零组件组装代工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日本、韩国、美国、台湾、中国大陆等中国大陆、台湾等中国大陆等iPhone6手机产业链供应商分布美国2023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九)第I 卷(选择题)目前中国劳动力约是美国、欧盟、日本劳动力总和的二倍,因此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但过去几年外商开始抱怨我国沿海地区劳力短缺、工资上涨过快。
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24%,然而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约仅占总劳动力的3%。
如果要使农业部门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到工业部门,则中国的农业将会朝向下列何种方式发展( )A.机械化 B.生态农业C.休闲农业 D.节水农业 2.因劳工成本的上扬,某出口厂商计划将沿海工厂的员工由26万人降至10万人,将生产基地转向内陆地区,此厂商的工厂区位转移计划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A .资金B .土地C .劳动力 D.交通运输2014年9月19日iPhone6在美国正式发售,为迎接抢购热潮,9月6日与10日先后将930吨的iPhone6由中国运往美国。
iPhone6的手机产业链供应商来自全球,2013年苹果全球有748家供应商,中国大陆占据了331家。
读下列示意图回答第3~4题。
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速率 %3.将iPhone6运往美国迎接发售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海洋运输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4.iPhone6手机产业链供应商分布显示( )A.美日等供应商以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B.中国供应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C.手机生产各组件具有投入-产出联系 D.手机生产体现了产业集聚现象人口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土地城市化是指某一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条件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即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张。
右下图为1994~2008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率图,读图,完成第5~6题5.1994~2008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率( )A. 都在2002年速率达到最大 B.呈现波动上升趋势C.都先持续上升,后持续下降 D.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6.根据材料信息,有关我国1994~2008年地级以上城市推断 结论正确的是( )A.农业人口比重大体上先增加后减少B.建成区土地规模大体上先增加后减少C.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不断下降D.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占据主导下图为某市中心大型商场某层示意图,图中商场东街、商场西街走向与子午线平行。
第5卷6期2013年12月天 气 预 报WEATHER FORECAST REVIEW V ol.5,No.6December 20132013年9-10月全国天气的主要特点是:热带气旋生成数明显偏多,其中“天兔”、“菲特”和“蝴蝶”影响较重;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西北地区东部和四川盆地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西南地区多阴雨雪天气;北方部分冬麦区降水偏少,出现农业干旱;雾霾天气多发。
1 热带气旋生成数明显偏多,“天兔”、“菲特”和“蝴蝶”影响较重9-10月,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4个编号热带气旋(近中心风力大于8级)生成,较常年同期(8.6个)明显偏多,其中5个影响我国。
1319号台风“天兔”和1323号台风“菲特”分别登陆广东和福建。
1.1 “天兔”概况和影响分析1.1.1 “天兔”概况和特点今年第19号台风“天兔”9月17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2日在广东省汕尾市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5m/s,强台风级)。
“天兔”是今年登陆我国大陆地区强度最强的台风,也是近40年来登陆粤东沿海的最强台风,具有降雨强、风力大、风雨潮三碰头等三个特点。
降雨强。
21-23日,浙江东部、福建东北部和南部、广东中东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湖南南部和江西西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有100~250mm,福建漳州局地300~455mm,湖南蓝山县汇源445mm,广东梅州市八乡镇357mm;台湾中东部降雨200~500mm,花莲、屏东、台东、高雄等局地超过500mm。
风力大。
广东东部和珠江口地区、福建东2013年9-10月主要天气过程孙 瑾 聂高臻 王海平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部、浙江南部沿海出现9~11级大风,广东东部、福建东部的部分地区风力有12~14级,广东东部沿海地区15~16级,广东陆丰市湖东镇最大阵风达17级(60.7m/s)。
“天兔”影响期间,广东汕头、汕尾、揭阳等市的沿海地区10级以上大风持续影响时间有8~10个小时,汕尾12级以上大风持续时间长达5小时。
强台风“菲特”(1323)登陆后造成台州大暴雨成因分析陈莲;谈志安;杨万裕;刘汉华;甘晶晶【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NCEP1°×1°逐6h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3年10月7日20时~8日08时强台风“菲特”登陆后残留低压造成的台州市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分布不同于一般台风暴雨迎风坡降水量较大的分布特征,呈现与地形相关性较小的南北带状分布特征;暴雨主要受“菲特”残留云系、“丹娜丝”外围偏东气流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其中“丹娜丝”转折点和弱冷空气南下渗透时间点的重合是主要影响因素;此外前期充沛的水汽条件,高低层辐散辐合配置,不稳定能量积聚释放,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条件;后期降水回波列车效应明显,低层弱冷空气与海上东北气流的辐合线促使中小尺度的发生,使本次过程呈现出强降水时间较长的特点.【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5(015)001【总页数】9页(P149-157)【关键词】菲特;弱冷空气;诊断分析;大暴雨【作者】陈莲;谈志安;杨万裕;刘汉华;甘晶晶【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气象局,台州31800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路桥区气象局,路桥318500;浙江省台州市气象局,台州318000;浙江省气象台,杭州310017;浙江省台州市气象局,台州3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3台风是重大灾害天气系统之一,它带来的狂风、暴雨,造成的风暴潮等重大灾害性天气常常对受其影响的地区造成房屋倒损、滑坡、泥石流、城乡积涝,甚至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
台州地处东部沿海,是浙江省受台风严重影响地区之一,建国以来至2013年登陆其境内的台风共计17个。
除此以外,台州每年平均直接间接受3~4个台风影响,其中,1989年受7个台风影响成为受台风影响的最多年。
相比台风登陆前的天气预报难度,台风登陆后造成暴雨天气预报难度更大,因此气象专家一直着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不同区域暴雨与台风登陆关系的研究成果。
2013年第23号台风“菲特”于2013年10月6日夜间到7日上午登陆我国东南沿海,“菲特”强度大、风力强,又逢天文大潮期,给沿海带来了强风大浪高潮。
读台风“菲特”路径预报图,回答1~2题。
1.(水平气流运动)下列四幅天气系统示意图,符合此次台风水平气流运动特征的是()【解析】台风“菲特”属于北半球低压系统,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辐合。
【答案】 D2.(风向判断)6日5时,台北的风向可能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解析】6月5时,台北位于低压中心的西侧,吹西北风。
【答案】 C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分析回答3~4题。
3.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天气转好,为暖锋过境。
【答案】 B4.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C.7日洪水水位最高D.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解析】7、8日为暖锋过境时,云量最大,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
【答案】 D下图是“我国某气象站测得的某月18~21日气温和气压变化图”。
读图回答5~6题。
5.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B.反气旋C.暖锋D.气旋6.当图示天气系统多发时,我国大部分地区()A.寒冷干燥B.温和多雨C.炎热干燥D.炎热多雨5~6.【解析】从图中气温和气压变化可知为冷锋天气,该天气系统多发期,我国为冬季,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
【答案】 5.A 6.A7.下列气压场中,与右下图所示天气系统相对应的是()【解析】图为冷锋,根据风向可以看出A、D为高压脊,B、C为低压槽可以形成锋面,在根据规律得出B处可以形成冷锋。
【答案】 B下图为某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回答8~10题。
8.图示天气系统为()A.北半球锋面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锋面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心气压低,为气旋,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表明位于北半球。
2023-11-06CATALOGUE目录•引言•台风路径分类概述•强台风降水特征分析•弱台风降水特征分析•强弱台风降水特征对比分析•台风路径分类对降水特征的影响分析•研究结论与展望01引言登陆台风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具有重大影响,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
台风降水是造成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不同分类路径下登陆的强弱台风降水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台风降水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单一路径下的研究,而对不同分类路径下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另外,在研究方法上,还存在数据不完整、分析方法单一等问题,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研究现状与不足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不同分类路径下登陆的强弱台风降水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等。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数理统计、GIS技术、概率论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具体包括:建立数据库、数据预处理、GIS可视化、概率分析等。
同时,还将结合相关气象学、地理学等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研究内容与方法02台风路径分类概述03根据台风活动时间将台风分为常年、季节性、非常规等不同活动时间。
台风路径分类标准01根据登陆地点将台风路径分为不同的登陆路径,如西北路径、西进路径、转向路径等。
02根据台风强度将台风分为强台风、台风、强热带风暴和热带风暴等不同级别。
不同路径分类的特点台风沿西北方向向中国大陆靠近,一般带来较强的降水和大风天气,但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西北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向中国大陆靠近,路径较为稳定,影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
西进路径台风在海上向北或向南转向,一般影响范围较小,但带来的降水强度较强。
转向路径还有其他一些不常见的路径分类,如回旋路径、倒抛物线路径等,这些路径下的降水特征和影响范围也有所不同。
其他路径通过对台风路径的分类和特点分析,有助于提高台风降水的预报准确率。
提高预报准确率指导防灾减灾增强公众防范意识了解不同路径分类下台风的降水特征和影响范围,有助于指导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台风“菲特”引发的浙江余姚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分析廖克武;丁晓光;潘池泓【摘要】余姚市地处浙东沿海,受2013年23号强台风“菲特”影响,遭受百年一遇强降雨,农村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因灾损失达200×108元以上.通过对余姚159处地质灾害的调查和统计分析,余姚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滑坡占本次地质灾害总数的64.2%,主要为小型浅表土质滑坡,中型泥石流2处.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地形地貌、松散层厚度以及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因素有关,其中松散层厚度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最为明显.文中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通过加强防灾避灾宣传,严格审批农村切坡建房,对重要地段的适当回避等,防治并举,以减轻同类地质灾害的影响.【期刊名称】《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年(卷),期】2014(025)002【总页数】5页(P130-134)【关键词】台风“菲特”;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余姚市【作者】廖克武;丁晓光;潘池泓【作者单位】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浙江杭州 310030;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浙江杭州 310030;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浙江杭州 31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940 引言余姚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宁波市境西北部。
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和嵊州接壤,西连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
受2013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影响,余姚市遭受了百年一遇的降雨,70%以上城区受淹,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农村山区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频发,因“菲特”台风造成的损失超过200×108元。
根据宁波市国土部门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单位对余姚市内7个镇(街道)进行了地质灾害调查与核实,共查明地质灾害点159处(不包括由洪水引发的灾害)。
地质灾害类型分别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本次地质灾害发生面广,影响人口多,地质灾害损失大,社会影响强烈。
通过对相关地质灾害点的调查与统计分析,总结了受本次“菲特”台风影响,各类型地质灾害点的特征与成因,希望对今后防范同类地质灾害的发生,起到借鉴意义。
“菲特”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难点分析娄小芬;楼茂园;罗玲;范爱芬【摘要】利用1°×1°NCEP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副高突然加强西进,中低层高压带加强,在台风北侧形成高压坝和强盛偏东气流,是台风路径突然西折的主要原因;(2)“丹娜丝”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副热带高压的南落,有利于副高南侧偏东急流的维持和加强,对“菲特”路径的突然西折起一定作用.敏感性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双台风”效应对“菲特”登陆前进一步西折具有决定作用;(3)高低空急流的配置,产生了动力场的耦合作用,加强了台风的对流活动,所释放的潜热可以补偿海温降低的影响,对“菲特”在近海强度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4)“菲特”的强度和环境风垂直切变的演变规律基本一致,较低的环境风垂直切变是“菲特”在近海强度维持的重要原因.【期刊名称】《海洋预报》【年(卷),期】2015(032)001【总页数】10页(P10-19)【关键词】台风路径;强度;双台风;低空急流【作者】娄小芬;楼茂园;罗玲;范爱芬【作者单位】浙江省气象台,浙江杭州310007;浙江省气象台,浙江杭州310007;浙江省气象台,浙江杭州310007;浙江省气象台,浙江杭州3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4台风的路径和强度是台风预报中的2个重要方面,其中台风的路径预报也是台风预报难点所在。
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后,以西行、西北行、转向等移动路径为主,有时也可出现异常路径,如打转、突然转向、蛇形路径等。
一些经典理论研究[1-3]指出热带气旋路径突变经常是由大尺度环流的调整所引起的,如副热带高压的进退、ITCZ的断裂、赤道缓冲带的形成和消退、行星波的传播以及信风和季风的交替等。
另外,双台风效应等因子也是引发台风路径突变的原因之一。
相比移动路径而言,长期以来对TC强度预报的研究相对较少。
影响TC强度变化的因子大致可分为外部因子和内部因子。
甬江流域位于杭州湾之南,流域总面积4518km 2,流域主要水系包括甬江、奉化江以及姚江。
奉化江、姚江在宁波市三江口汇合后由甬江干流出镇海口,其中奉化江水系2223km 2、姚江水系1934km 2、甬江干流361km 2。
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17m m ,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山区大于平原;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2%。
2.1降雨成因及过程超强台风“菲特”于2013年10月7日1时15分在福建福鼎登陆,受其外围云系影响,流域自2013年10月5日傍晚开始出现零星小雨。
随着台风的临近,流域范围内普降小到中雨,6日上午开始雨势逐渐明显,7日台风登陆后,其云系并未散去,恰巧遇冷空气南下,同时受台风“丹娜丝”的牵引作用,降雨云团长时间滞留,致流域内余姚、奉化、鄞州及宁波市区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在余姚四明山区。
“菲特”过程雨量等值线图见图1。
2.2降雨特点一是降雨总量大,笼罩面积广。
强台风“菲特”致甬江流域最大3d 面雨量437m m ,降雨在四明山区形成高值区,象山港湾部分和奉化西部山区降雨量也较大。
降雨量超过600mm 的笼罩面积占整个流域的5.7%,降雨量在500~600m m 之间的笼罩面积占整个流域的25.9%,降雨量超过400m m 的笼罩面积占整个流域面积的一半以上。
不同量级降雨与占流域面积百分比见表1。
甬江流域“菲特”台风暴雨洪水分析王颖许洁赵立锋(浙江省宁波市水文站,宁波315020)摘要:2013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为新中国成立以来10月份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受其影响,甬江流域发生超历史最高水位的流域性大洪水,由于持续强降雨和遇天文大潮,流域各主要河网水位控制站大部分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雨后因排水不畅,流域内余姚市市区面积一半以上被淹,损失惨重。
依据历史水文资料对“菲特”台风的暴雨洪水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以后防汛抗台风工作提供经验。
关键词:甬江流域;强台风“菲特”;暴雨洪水中图法分类号:TV1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264(2015)01-57-051流域概况2暴雨分析图1强台风“菲特”过程雨量等值线图新昌县嵊州市上虞市余姚市慈溪市宁波市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镇海区北仑区舟山市岱山县鄞州区三门县市级政府县区政府市级边界县级边界水系图例收稿日期:2014-09-18第一作者信息:王颖,女,工程师,E -m a il :119796562@qq.c om 。
“菲特”是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第23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于2013年10月7日凌晨1时15分左右在浙闽交界处沙南岸沙埕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55百帕。
2013年10月07日上午,据国家防总初步统计,截至7日14时,“菲特”共造成浙江10市52个县435万人受灾;福建省4市12个县(市、区)104个乡(镇)21万人受灾,保险估损超14亿元。
倒塌房屋120间。
2013年第23号热带风暴“菲特”(Fitow,名字来源:密克罗尼西亚,名字意义:一种美丽芬芳的花)于9月30日20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
生成时中心位于北纬13.9度、东经132.5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1000百帕。
“菲特”于2013年10月1日17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加强为强热带风暴,17时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以东111002013年台风“菲特”路径预报图1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纬15.5度、东经131.3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5百帕,7级风圈半径300公里。
“菲特”于2013年10月3日凌晨加强为台风。
“菲特”已于4日下午加强为强台风。
2013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的中心今天下午5点钟位于浙江温州东偏南方大约235公里的东海南部海面上,就是北纬26.5度、东经122.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55百帕,7级风圈半径350公里,10级风圈半径100公里。
预计,“菲特”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浙江南部到福建北部沿海靠近,并将于10月6日夜间到10月7日上午在浙江温岭到福建霞浦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前强度略有减弱。
登陆时强度为台风,风力可达12-13级(35-38米/秒),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
预计,6日20时至7日20时,江苏南部、安徽东南部、上海、浙江、江西东北部、福建北部、台湾北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浙江西北部局地和中南部、福建北部局地及台湾北部等地有大暴雨,浙江东南部沿海局地有特大暴雨(250~350毫米)。
水漫金山——台风菲特来袭2013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已于10月7日01时15分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55百帕。
现在已直击浙江一带,人们的出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经过强台风和连续几日暴雨的双面袭击,过了没多久,大街上便水漫金山,行人们在马路上走,可真是不自在,要提起裤管,接受浪花的亲吻。
在水中,完全是深一脚浅一脚,人们只有慢慢地走,却也有人在阶梯上绊倒。
水是冰凉的,还好天气不太冷,这股念头才没有冲进人们的脑海里。
小区里也全是水,像我家附近,水已经达到了我们的脚腕上,水面上漂浮着垃圾,油渍和香烟头,让人无从下脚。
下水管道已经丝毫起不到作用了,路面上的水也包括着从地下反吐出的污水,浑浊的水以至于我们根本看不到地面。
更糟糕的事还在后头呢,在街上看,有一些汽车从这边开到那边,那是极少数的幸运儿。
看——一辆黑色奔驰向那边行驶着,可就在中间路段时,汽车内部进了水,熄了火,抛锚在了水中央。
车子的主人更是急得焦头烂额,连忙下车,打了电话,过了一会儿,一辆拖运车出现在我们的眼帘中……从那时起,这条路的交通就正式瘫痪了。
而这次暴雨给人们的生活同时也重重的一击。
由于水位过高,蔬菜车和家禽车等一些运送货物的车辆基本都无法行驶,导致三江超市和菜市场里的货物短缺,由于库存也都被水浸泡的不像样子,人们便都疯狂的抢着仅剩的一些物品,而现在,连超市里也都卖起了“压缩饼干”,天啊,菲特给我们造成的损失可太大了!我看见,在某一条街上,人们划起了自制的船,看者都感到惊奇,而坐者则是玩的开心。
这也是下策中的上策啊。
一些小学和幼儿园都因为大水的侵袭而停课了,10月8日,10月9日……可过去了好多天,水还是没退过……看着这一切,我不禁朝着天空呼唤:“菲特,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说再见啊。
台风“莫兰蒂”造成的暴雨过程分析作者:王剑林,陈建军,冒文博来源:《乡村科技》 2017年第25期王剑林陈建军冒文博(如皋市气象局,江苏如皋226500)[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观测站资料、Micaps 资料及风廓线雷达资料等,对2016 年9 月15-16日江苏省如皋地区过程雨量普遍达到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莫兰蒂”是此次区域性大暴雨的直接原因;大量水汽源堆积是大暴雨产生的必要条件;大暴雨区处于冷暖空气结合处;台风大暴雨期间具有良好的动力条件,底层为负散度,为气旋性辐合;充分运用数值预报产品,为台风暴雨预报提供了良好参考。
[关键词]莫兰蒂;暴雨;形势背景[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5-78-3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国内外不少极端暴雨记录都与台风活动有关。
孙力等[1]研究1215 号台风“布拉万”发现,在暴雨形成过程中,由于冷空气侵入造成了在台风环流西北侧湿等熵面的陡立倾斜和水平风垂直切变的增强,导致了气旋性涡度的显著增强,气旋性涡度增强造成的强烈上升运动将降水区东南侧输送过来的暖湿空气向上输送,从而导致了暴雨的发生。
沈晓玲等[2]研究1323 号台风“菲特”发现,此次强降水可以分为2 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由“菲特”本身的环流引起,第二阶段由“菲特”残留云系长时间维持以及其与弱冷空气相互作用引起,而且弱冷空气对降水增幅作用明显,201323 号台风“菲特”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季台风,给浙江省带来了暴雨天气。
1 天气实况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于15日3:05前后在我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5级(48.0 m/s),中心最低气压945 hPa。
15日10:00,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境内,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10级,25.0 m/s)。
15 日17:00,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7 级,16.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