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各种服务器搭建
- 格式:pdf
- 大小:926.90 KB
- 文档页数:21
Linux服务器搭建环境部署Linux服务器是许多企业和个人选择的首选操作系统,其稳定性、安全性和自由度受到广泛认可。
在开始使用Linux服务器前,我们需要进行环境部署,以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和满足我们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Linux服务器搭建环境部署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选择适合的Linux发行版Linux操作系统有多个不同的发行版,如CentOS、Ubuntu、Debian 等。
不同的发行版在安装和使用上有一些差异,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发行版。
1. CentOS:CentOS是一款稳定、安全且易于维护的Linux发行版。
它以企业级应用而闻名,并且具有长期支持(LTS)版本。
如果您需要一个可靠的服务器操作系统,CentOS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Ubuntu:Ubuntu是一款用户友好且易于上手的Linux发行版。
它以易用性和完整的桌面环境而受到欢迎,同时也可用于服务器环境。
如果您需要一个简单且功能强大的服务器操作系统,Ubuntu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Debian:Debian是一款稳定且经过广泛测试的Linux发行版。
它以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而著称,并提供多种软件包选择。
如果您对稳定性和安全性有高要求,Debian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安装Linux操作系统在选择了合适的Linux发行版后,我们需要将其安装到服务器上。
下面是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一般步骤:1. 下载镜像文件:在Linux发行版的官方网站上下载适用于服务器的镜像文件。
2. 制作安装介质:将镜像文件烧录到DVD或制作启动U盘。
3. 启动服务器:将安装介质插入服务器,启动服务器,并选择从DVD或U盘启动。
4. 安装Linux系统:按照安装程序的指示进行系统安装。
通常需要选择安装目标、分区、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等。
5. 更新系统:安装完成后,及时更新系统补丁以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基础配置和优化完成Linux系统的安装后,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基础配置和优化,以满足我们的实际需求。
Eth0的IP 地址,GW和DNS 都是自动获取的。
当然,如果是手动分配IP 、GW 和DNS 也是没问题的。
我的eth0 配置如下:IP: 192.168.79.129/24GW: 192.168.79.1DNS:192.168.79.2Linux 主机的eth1 指向内网,IP 地址为:10.50.10 .1/24 。
内网主机的内网主机的IP 地址就是10.50.10.0/24 段的IP ,eth1 的IP 是所有内网主机的网关。
这里,我的内网主机设置如下:IP: 10.50.10.46/24GW: 10.50.10.1DNS:192.168.79.2这里,所有内网主机的网关都设置为eth1 的IP 地址,而DNS 设置为eth1 所在的Linux 系统主机的DNS ,即192.168.79.2 。
(二)启用转发功能以上配置完成后,Host A应该可以ping通Linux系统主机的eth1的IP,因为他们是通过交换机链接的。
但是,Host A应该可以ping不通Linux系统主机的eth0的IP,应为并未开启Linux系统主机的转发功能。
开启Linux的转发功能,执行如下命令:#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查看系统是否启用了转发功能,可以执行如下命令:# cat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如果结果为1,代表已启用,0代表未启用。
此时,执行ping 192.168.72.129 以及其网关和DNS都可ping通了。
(三)配置NAT规则经过第二部分配置后,虽然可以ping相关的IP地址,但是内网主机还是无法上网。
问题在于内网主机的IP地址是无法在公网上路由的。
因此,需要转换成Linux系统主机可以上网的IP(注:这里我们只说不说是公网IP,是因为Linux系统可以直接上外网的IP同样是内网IP。
但是该内网IP(192.168.79.129)已经通过一些机制,实际上同样是NAT的方式,可以访问外网了,因此我们只需将Host A的IP转换成Linux系统eth0接口的IP即可)。
在Linux上搭建Web服务器的步骤在当今的数字化世界中,Web服务器作为承载和提供网页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搭建对于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在Linux操作系统上搭建Web服务器的步骤。
一、Linux环境准备1.选择合适的Linux发行版:目前常见的Linux发行版有Ubuntu、CentOS等,选择合适的发行版作为我们的Web服务器操作系统。
2.安装Linux操作系统:根据所选择的Linux发行版,进行系统的安装。
安装过程中需要设置用户名、密码等相关配置。
二、安装所需软件1.安装Apache服务器:Apache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Web服务器软件之一。
在Linux上安装Apache可以通过包管理工具进行安装,以Ubuntu为例,命令如下:```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软件源sudo apt-get install apache2 //安装Apache```2.安装PHP解释器:PH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服务器端脚本语言,用于动态生成Web页面。
同样使用包管理工具进行安装,以Ubuntu为例,命令如下:```sudo apt-get install php libapache2-mod-php //安装PHP和Apache模块```3.安装MySQL数据库:MySQL是一种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网站所需的数据。
以Ubuntu为例,命令如下:```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 //安装MySQL服务器sudo 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进行安全设置```三、配置服务器1.配置Apache服务器:Apache的配置文件位于/etc/apache2目录下,通过编辑该文件可以对服务器进行相关配置。
```sudo nano /etc/apache2/apache2.conf //编辑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中可以设置服务器的根目录、虚拟主机等信息。
如何在Linux系统上搭建邮件代理服务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邮件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我们的电子邮件,搭建邮件代理服务器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如何在Linux系统上搭建邮件代理服务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一、选择适合的邮件代理服务器软件在搭建邮件代理服务器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邮件代理服务器软件。
常见的邮件代理服务器软件有Postfix、Sendmail和Exim等。
在选择之前,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稳定性和安全性:选择一个稳定且有良好安全记录的邮件代理服务器软件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您的电子邮件安全。
2.易于配置和管理:选择一个易于配置和管理的邮件代理服务器软件将帮助您节省时间和精力。
3.可扩展性:选择一个具有良好扩展性的邮件代理服务器软件,以便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功能扩展和定制。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我推荐使用Postfix作为邮件代理服务器软件。
Postfix是一款稳定、安全且易于配置的邮件代理服务器软件,广泛应用于各种Linux发行版中。
二、安装和配置Postfix1.安装Postfix在Linux系统上安装Postfix非常简单。
首先,打开终端并以root用户身份运行以下命令来安装Postfix:```sudo apt-get install postfix```根据系统提示进行配置,一般选择“Internet Site”选项,并输入您的域名。
2.配置PostfixPostfix的配置文件位于/etc/postfix/main.cf。
您可以使用任何文本编辑器打开该文件并进行必要的配置。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配置选项:- myhostname:设置您的邮件代理服务器的主机名。
- mydomain:设置您的邮件代理服务器的域名。
- mydestination:设置邮件将被投递的目的地域名。
根据您的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并保存文件。
在Linux上搭建FTP服务器的步骤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标准网络协议。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我们可以轻松地搭建自己的FTP 服务器,以便与他人共享文件或进行文件的远程传输。
本文将介绍在Linux上搭建FTP服务器的详细步骤,以帮助您快速搭建自己的FTP服务器。
步骤1:准备工作在开始搭建FTP服务器之前,我们需要先确保系统已经安装了vsftpd软件包。
您可以通过运行以下命令来检查是否已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vsftpd```如果vsftpd未安装,您可以使用相应的包管理器来安装它。
步骤2:配置FTP服务器一旦确保vsftpd已经安装,我们可以进行FTP服务器的配置。
首先,我们需要编辑vsftpd的配置文件。
运行以下命令来打开配置文件:```sudo nano /etc/vsftpd.conf```在该文件中,您可以找到各种不同的配置选项。
按需求进行修改,例如:- 匿名用户访问:如果您希望允许匿名用户访问FTP服务器,确保以下行的开头没有注释符号“#”:```anonymous_enable=YES```- 本地用户访问:如果您希望允许本地用户访问FTP服务器,确保以下行的开头没有注释符号“#”:```local_enable=YES```- 限制用户的主目录:如果您希望限制用户仅能访问其主目录,确保以下行的开头没有注释符号“#”:```chroot_local_user=YES```- 传输模式:您可以选择启用被动模式或主动模式的传输。
在配置文件中找到以下行,并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pasv_enable=YES#pasv_min_port=xxxxx#pasv_max_port=xxxxx```完成配置后,按下"Ctrl + X",然后按下"Y"来保存对配置文件的更改。
Linux搭建Syslog服务器在⼤多数据的Linux发⾏版中,rsyslog是⼀个预先安装的标准⽇志后台进程。
在客户端/服务端的系统配置中,rsyslog 能扮演两个⾓⾊;作为⼀个⽇志服务器能从其它设备收集⽇志信息,⽽作为⼀个⽇志客户端,rsyslog发送⾃⼰内部⽇志信息到远程⽇志服务器第1步: 初始化系统需求要将linux主机设置为⼀个中央⽇志服务器,我们需要创建⼀个分离的 /var 分区,并分配⾜够⼤的磁盘空间或者创建⼀个特殊的LVM卷组。
这样就会使得syslog服务器能够承担在⽇积⽉累收集⽇志所带来的潜在增长。
第2步: 让rsyslog 后台进程⽣效rsyslog守护进程来⾃于当前的linux发布版本的预装模块,但是默认并没有启动。
为了能够让rsyslog守护进程能够接受外部的消息,需要编辑其配置⽂件/etc/rsyslog.conf.打开⽂件进⾏编辑,查找到下⾯的两⾏所在的位置,通过删除其⾏⾸的#字符来取消注释。
(15⾏,16⾏,19⾏,20⾏)vi /etc/rsyslog.conf这会使得rsysolog守护进程能够在UDP端⼝514上接受⽇志消息了---UDP是⼀种⽐TCP速度快,但是并不具有TCP⼀样的数据流的可靠性。
所以如果你需要使⽤可靠的传送机制,就可以通过取消以下⾏的注释。
需要注意的是,TCP和UDP可以被同时⽣效来监听TCP/UDP 连接。
(如⾥两个端⼝都打开的话,会出现TCP协议端⼝接收不到⽇志,所以有两种⽅法,⼀是修改TCP协议的端⼝;⼆是关闭UDP端⼝,再重启机器)第3步:创建⽇志接收模板接下来的这步,需要我们来为远程消息创建模板,并告知rsyslog守护进程如何记录从其他客户端机器所接受到的消息。
使⽤⽂本编辑器来打开 /etc/rsyslog.conf,然后在GLOBAL DIRECTIVE块前追加以下的模板(在23⾏下添加)vi /etc/rsyslog.conf$template RemoteLogs,"/var/log/%HOSTNAME%/%PROGRAMNAME%.log" **.* ?RemoteLogs& ~在此对该模板进⾏简单解释,1.$template RemoteLogs(这⾥“RemoteLogs” 字符串可以为任何其他的描述性的名称)指令使rsyslog后台进程将⽇志消息写到/var/log下的单独的本地⽇志⽂件中,其中⽇志⽂件的名称是基于远程⽇志发送机器的主机名以及⽣成该⽇志的应⽤程序名进⾏定义的。
在Linux虚拟机中搭建Nginx服务器以及SSL、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的实现目录一、虚拟机下网络的网络配置 (2)1、Bridged模式 (2)2、NAT 模式 (3)3、host-only 模式: (4)4、作业环境网络拓扑图 (4)二、Nginx的安装与配置 (5)1、Nginx简介 (5)2、安装前的环境准备 (5)3、下载安装 (6)4、控制Nginx服务 (6)5、配置nginx (7)6、负载测试 (9)三、基于OpenSSL部署https网站 (9)1、OpenSSL以及SSL/TLS协议简介: (9)2、Linux下配置https (10)3、SSL/TSL协议分析 (12)四、用Nginx实现负载均衡和反向代理 (15)1、反向代理的实现 (15)2、负载均衡 (18)一、虚拟机下网络的网络配置1、Bridged模式在桥接模式下,VMware虚拟机里的系统就像是局域网中的一台独立的主机,它可以访问同一个网段内任何一台机器,即可以相互ping通。
在桥接模式下,你需要手工为虚拟系统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而且还要和宿主机器处于同一网段,这样虚拟系统才能和宿主机器进行通信。
同时,由于这个虚拟系统是局域网中的一个独立的主机系统,就可以手工配置它的IP,DNS服务器,网关等信息,以实现通过局域网的网关或通过交换机访问外网。
图1本地物理网卡和虚拟网卡通过虚拟交换机进行桥接,物理网卡和虚拟网卡在拓扑图上处于同等地位。
Vmware默认给虚拟系统提供了一个虚拟网卡(linux下默认为eth0设备),虚拟系统通过该网卡与外部通信。
图中虚拟交换机由vmware提供,其默认设备名为VMnet0。
如图1所示。
2、NAT 模式NAT 即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缩写,即网络地址转换,由NAT服务完成,在vmware里默认为VMnet8虚拟交换机,它将虚拟系统的IP地址转换成宿主机的IP地址,从而借用宿主机访问其他主机。
linux在服务器方面的应用及服务器架构设计方案概述及范文模板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服务器扮演着连接世界的关键角色。
面对日益增长的网络流量和数据处理需求,有效的服务器应用和强大的服务器架构设计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Linux作为一种自由开源的操作系统,得益于其稳定性、安全性和灵活性等众多优势,在服务器领域享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Linux在服务器方面的应用,并提供一些设计方案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来论述Linux在服务器方面的应用及相应的架构设计方案: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组织结构;第二部分将重点介绍Linux在服务器方面的应用,从服务器概念、Linux优势以及具体案例进行说明;第三部分将详细探讨服务器架构设计方案,包括设计原则、主要组件与功能划分以及安全性与可靠性考虑;最后一部分将提供实施与推广策略,包括实施计划与阶段目标设定、推广策略及落地措施以及进行效果监测与反馈。
最后,我们会给出一个结论作为全文的总结。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Linux在服务器方面的应用,旨在展示Linux在服务器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并通过分析和研究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服务器架构方案。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了解到Linux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架构设计和应用部署。
希望本文能对关注服务器领域发展的读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促进更好地利用Linux在服务器方面发挥其巨大潜力。
2. Linux在服务器方面的应用2.1 服务器概念在介绍Linux在服务器方面的应用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服务器。
服务器指的是一种提供服务的计算机或设备,它能够接收用户请求并作出响应。
服务器通常运行着特殊的操作系统,其中Linux是最常用和广泛使用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之一。
2.2 Linux的优势Linux之所以成为服务器领域的首选操作系统,有以下几个重要优势:稳定性和可靠性:Linux以其稳定性而闻名,在大型企业、互联网公司及科研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SMB实验实验1:建立SMB服务器,并根据以下要求配置SMB服务器:1.SMB服务器所属的群组名称为student2.设置可访问SMB服务器的子网为192.168.16.0/243.设置SMB服务器监听的网卡为eth0具体步揍:检查smb的安装:rpm -q samba安装smb: rpm -ivh /media/cdrom/RedHat/RPMS/samba-3.0.10-1.4E.i386.rpm (插入第2张光盘)编辑smb配置文件:vi /etc/samba/smb.conf修改第18行:workgroup = student修改第28行:hosts allow = 192.168.16. 去掉项目前的";"删除修改第98行:interfaces = eth0 去掉项目前的";"删除存盘并重起smb: /etc/rc.d/init.d/smb restart实验2:在liunx中用户“root”与widows中用户“teacher”和“monitor”之间的映射具体步揍:编辑smb配置文件:vi /etc/samba/smb.conf (root登录)修改第84行:username map = /etc/samba/smbusers ";"删除存盘退出,运行:vi /etc/samba/smbusers修改第2行:“root=administrator admin" 改为“root=teacher monitor"存盘退出,注意:使用前将root帐户添加到SMB用户中实验3:建立共享目录student,本机路径为"/home/student",teacher 组的用户可以读写目录,studet 用户只能读取具体步揍:建立组:groupadd teacher添加用户到组:usermod -G teacher 用户名建立目录:mkdir /home/student编辑smb配置文件:vi /etc/samba/smb.conf配置文件末尾添加:[student]comment = teaching directorypath = /home/studentread list = studentwrite list = @teacher存盘退出,注意:使用前用password命令将所有teacher组帐户和student帐户添加到SMB中实验4:测试SMB服务器检查smb client的安装: rpm -q samba-clientsmb client的安装: rpm -ivh /media/cdrom/RedHat/RPMS/samba-client-3.0.10-1.4E.i386.rpm登录SMB:smbclient //RHEL4/student -U teacher1获取文件:get test.cfg /home/teacher1/test.cfgNFS实验实验一架设一台NFS服务器,并按照以下要求配置输出目录:(1)开放/nfs/shared目录,供所有用户查阅资料;(2)开放/nfs/upload目录作为192.168.1.0/24网段的数据上传目录,并将所有用户及所属的用户组都映射为nfs-upload,其uid与gid均为210;(3)将/home/tom目录仅共享给192.168.1.20这台主机,并且只有用户tom可以完全访问该目录;具体步揍:检查NFS的安装:rpm -q nfs-utils portmap安装portmap服务:rpm -ivh/media/cdrom/RedHat/RPMS/portmap-4.0-63.i386.rpm安装NFS服务:rpm -ivh /media/cdrom/RedHat/RPMS/nfs-utils-1.0.6-46.i386.rpm (放入第二张光盘)创建目录:mkdir /nfs mkdir /nfs/shared mkdir /nfs/upload创建用户设置密码:useradd tom passwd tom编辑NFS主配置文件:vi /etc/exports添加如下语句:/nfs/shared (ro)/nfs/upload192.168.1.0/24(ro,all_squash,anonuid=210,anongid=210)/home/tom 192.168.1.20(rw)存盘退出实验二利用linux客户端连接并访问NFS服务器上的共享资源连接NFS服务器的/nfs/shared输出目录:mount -t nfs 192.168.16.177:/nfs/shared /mnt/nfs将openssl-0.9.8.tar.gz文件COPY到/root目录:cp /mnt/nfs/openssl-0.9.8.tar.gz /rootDNS实验实验1安装并配置主要名称服务器,要求如下:(1)定义服务器的版本信息为“4.9.11”(2)设置根区域并下载根服务器信息文件named.ca,以便DNS服务器能在本地区域文件不能进行查询的解析时,能转到根DNS服务器查询。
自己摸索了几天,今天终于小有成就!从零基础逐渐壮大,收获还是颇丰的!系统环境:虚拟机中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客户端windows: TortoiseSVN-1.6.5.16974-win32-svn-1.6.5.msi需要的软件包:subversion-1.6.5.tar.bz2apr-1.3.8.tar.gz apr-util-1.3.9.tar.gzsqlite-amalgamation-3.6.13.tar.gzhttpd-2.2.4(不需要支持http访问的可以不安装)文章将阐述全过程,不需要支持http的可以不配置appche接下来的安装都是在root身份下安装apache#tar -zxvf httpd-2.2.4.tar.gz#cd httpd-2.2.4.tar.gz#./configure --prefix=/usr/local/apache 此处将会在后面的make时创建--enable-dav --enable-so --enable-modules=most注:--enbalce-dav 选项一定要加上启动apache#/usr/local/apache/bin/apachectl start打开浏览器http://192.168.58.xxx 如果有显示"It works!"则证明已经安装成功注:其中IP为安装apache机器的IP 也就是svn服务器的IP#make#make install安装apr apr-util#tar -zxvf apr-1.3.8.tar.gz注:解压时也可在此指定解压路径当然了安装时要进入其中#cd apr-1.3.8#./configure --prefix=/usr/local/apr 此路径为最终安装路径留个印象后面能用到#make#make install#tar -zxvf apr-util-1.3.9.tar.gz#cd apr-util-1.3.9.tar.gz#./configure=/usr/local/apr-util --with-apr=/usr/local/apr 提供apr支持 =后面为apr安装路径#make#make install安装 sqlite#tar -zxvf sqlite-amalgamation-3.6.13.tar.gz#cd sqlite-3.6.13#./configure --prefix=/usr/local/sqlite#make#make install安装svn#tar -zxvf subversion-1.6.5.tar.bz2#cd subversion-1.6.5#./configure --prefix=/usr/local/svn--with-paxs=/usr/local/apache/bin/apxs--with-apr=/usr/local/apr--with-apr-util=/usr/local/apr-util--with-sqlite=/usr/local/sqlite--with-zlib=/usr/local/zlib 此处地址不定看看你zlib的安装路径在哪把它写在这没有的话自己装一个路径写这--with-ssl--enable-maintainer-mode#make#make install注:--with-zlib=/...后面不写路径会报错svn服务器安装结束安装svn客户端windows 下安装TortoiseSVN-1.6.5.16974-win32-svn-1.6.5.msi 常用软件安装方法SVN配置建立版本库#mkdir -p /opt/svn#/usr/bin svnadmin create /opt/svn/repository#ls -l /opt/svn/repository有内容显示说明版本库建立成功#vi /opt/svn/repository/conf/svnserve.conf修改如下内容:并把每行的#去掉[general]anon-access = noneauth-access = writepassword-db = /opt/svn/repository/conf/passwd 此为系统自动生成文件,但要修改过之后才能生效authz-db = /opt/svn/authz.conf 此文件还没有创建但系统已经为此自动生成了一个文件,路径同上我用我自己创建的realm = repository创建svn用户此用户也就是客户端的登陆用户#htpasswd -c /opt/svn/htpasswd admin之后体统会提示输入密码、校验密码注:第一次创建svn用户时要加 -c 意思是:如果htpasswd存在将覆盖写入往后再创建svn用户时也是执行此命令不过不用加 -cadmin 为用户名标识登陆用户例:新增加用户user#htpasswd /opt/svn/htpasswd user用户配置文件#vi /opt/svn/repository/conf/passwd在最下面添加两行代码格式为:用户名 = 密码admin = admin 前不要加# 、留空格user = user权限配置文件#vi /opt/svn/authz.conf写入如下代码[groups]admin = admin,user[/]@admin = rw 代表admin的所有组员有读写权限注:admin组里面有admin和user组员其中有一个以上的组员时要用逗号隔开这一部分自己可以找资料看看设计内容很多,我只建了一个版本库,还有多个版本库的设置,版本库下的具体目录权限设置启动svn服务#svnserver -d --listen-port 9999 -r /opt/svn/repository注:启动时也是有名堂的可以找资料看看-d 后台运行9999是要监听的端口-r 后面的是版本库路径#ps -ef | grep svnserve 查看svn有没有启动成功成功显示root 5088 1 0 Jul05 ? 00:00:00 svnserve -d --listen-port 9999 -r /opt/svn/repository客户端登陆右键单击某个文件夹点击check out输入URL:svn://192.168.58.XXX:9999/opt/svn/repository其中IP为启动svn服务的机器的IP不用支持http的下面范围内可以不用理会/***********************************/配置apache#vi /usr/local/apache/conf/httpd.conf做如下修改:listen 80 如果是以root用户启动apache此处不用修改其他用户启动的要修改大于1024的否则报错# Example:# LoadModule foo_module modules/mod_foo.soLoadModule dav_module modules/mod_dav.soLoadModule dav_svn_module modules/mod_dav_svn.soLoadModule authz_svn_module modules/mod_authz_svn.so注:此段代码我的没有我自己添加的因为后面启动apache时报:Invalid command 'DAV', perhaps mis-spelled or defined by a module not included in the server configuration 别光添加代码还要确保此文件上级目录下的 modules 里面有相应的模块没有的话另外下载其他的 httpd-xxx-xxx 解压安装把其中的相应模块拷贝过来User svnGroup svnServerName 192.168.58.xxx IP设置svn服务器的IP把DocumentRoot "/usr/local/apache/htdocs"改为DocumentRoot "/opt/svn/repository"把<Directory "/usr/local/apache/htdocs">改为<Directory "/opt/svn/repository">另外在最下面添加:<Location /opt/svn>DAV svn 如果没有Loadmodules xxx_dav xxx.so 此处会报错SVNParentPath /opt/svn svn设置AuthType Basic 连接类型设置AuthName "Subversion Authorization" 连接框提示AuthzSVNAccessFile /opt/svn/authz.conf 权限配置文件此文件中有 [group] AuthUserFile /opt/svn/htpasswd 此文件中存的是用 htpasswd 创建的Require valid-user 采用何种认证</Location>重启apache 验证配置/usr/local/apache/bin/apachectl restart 如果没有启动用start打开浏览器访问http://192.168.58.xxx/opt/svn/repository --》弹出登陆框如果不弹出登陆框则配置失败/***********************************/最后:我安装过程中错误千奇百怪的,一点一点上网搜资料,慢慢的就完善了!也预祝你们顺利!。
用Linux构建高效FTP服务器
由测试可以看出,已经可以下载文件,但不能上传文件(也不能在服务器上创建目录和文件)。
实际上这是一个专门提供下载服务的匿名FTP服务器。
从上面的步骤可以看出,并不需要做什么配置就可以完成一个简易FTP服务器的架设。
这是因为Red Hat已经配置好一个缺省的FTP服务器。
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情况下这个简易的服务器并不能满足需求。
进一步配置FTP服务器
下面将创建一个能够满足常用需求的FTP服务器。
实际应用中,FTP服务器一般要同时提供上传和下载功能。
此外,出于安全考虑,还需要有用户身份验证、用户权限设置及空间管理等。
下面就来搭建这样一个FTP服务器。
1.创建欢迎语。
如果希望使用者在进入目录时,能够看到欢迎语或对本目录的介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5.针对不同的使用者限制不同的速度。
假设用户ylg所能使用的最高速度为500Kb/s,用户user1所能使用的最高速度为250Kb/s,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设置。
在/etc/vsftpd/vsftpd.conf 文件尾部新增以下一行:
user_config_dir=/etc/vsftpd/userconf
修改/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在文本最后添加以下两行:
重启FTP服务器,这时再使用账号gou来登录,就已经没有上传的权限了。
Linux——搭建Apache(httpd)服务器⼀、基本概念Apache(或httpd)是Internet上使⽤最多的Web服务器技术之⼀,使⽤的传输协议是http超⽂本传输协议(⼀个基于超⽂本的协议),⽤于通过⽹络连接来发送和接受对象。
有两个版本:http:超⽂本传输协议,通过线路以明⽂形式发送,默认情况下使⽤80/TCP(也可以使⽤其他端⼝)https:经TLS/SSL安全加密的超⽂本传输协议,默认情况下使⽤端⼝443/TCP⼆、了解Apache的配置⽂件1、配置⽂件的分类在Linux系统中配置服务,其实就是修改服务的配置⽂件,httpd服务程序的主要配置⽂件及存放位置如下:配置⽂件的名称存放位置服务⽬录/etc/httpd主配置⽂件/etc/httpd/conf/httpd.conf虚拟主机配置⽂件/etc/httpd/conf.d⽇志⽂件/etc/httpd/logs⽹站数据⽬录/var/www/html2、主配置⽂件的重要参数主配置⽂件/etc/httpd/conf/httpd.conf参数⽤途ServerRoot服务⽬录ServerAdmin管理员邮箱User运⾏服务的⽤户Group运⾏服务的⽤户组ServerName⽹站服务器的域名DocumentRoot⽂档根⽬录(⽹站数据⽬录)Directory⽹站数据⽬录的权限Listen监听的IP地址与端⼝号DirectoryIndex默认的索引页页⾯ErrorLog错误⽇志⽂件CustomLog访问⽇志⽂件Timeout⽹页超时时间,默认为300秒3、Directory标签<Directory "/var/www/html">AllowOverride None #设置.htaccess⽂件中的指令类型,None表⽰禁⽌使⽤.htaccess,该参数⼀般不改Require all granted #设置权限,默认开启所有客户机访问权限</Directory>三、如何配置Apache服务器⾸先准备:主机名、⽹络、yum源1、更改主机名:[root@localhost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主机名[root@localhost ~]# bash #环境变量重载2、配置⽹络(1)虚拟交换机、⽹络适配器选择仅主机模式,并且配置为192.168.100.0⽹段;(2)编辑⽹络配置⽂件:[root@localhost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修改: BOOTPROTO=static #改为静态IP地址ONBOOT=yes #改为开机⾃启IPADDR=192.168.100.10PREFIX=24 或者 NETMASK=255.255.255.0(3)重启⽹络服务:[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3、配置yum源(1)先在VMware⾥⾯把系统镜像⽂件连接到虚拟机的光驱上;(2)挂载光驱⾥的镜像:[root@localhost ~]# mount /dev/cdrom /media(3)修改yum源配置⽂件:[root@localhost ~]# vim /etc/yum.repos.d/local.repo[rhel]name=rhelbaseurl=file:///mediaenabled=1gpgcheck=0(4)清空yum源缓存信息:[root@localhost ~]# yum clean all(5)检索当前yum源信息:[root@localhost ~]# yum repolist任务⼀:配置简单的httpd服务1、安装httpd服务[root@server ~]# yum -y install httpd2、启动httpd服务[root@server ~]# systemctl restart httpd[root@server ~]# systemctl enable httpd3、配置防⽕墙[root@server ~]#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http[root@server ~]# firewall-cmd --reload4、关闭SELinux[root@server ~]# setenforce 05、客户端测试[root@client ~]# firefox http://IP地址或者 curl http://IP地址任务⼆:配置基于⽤户的个⼈⽹站注意:该⽤户必须在Linux系统中存在1、新建⼀个⽤户(⽹站基于该⽤户)[root@server ~]# useradd user0[root@server ~]# passwd user02、修改⽤户的家⽬录权限,使其他⽤户具有读取和执⾏的权限[root@server ~]# chmod -R 705 /home/user03、创建存放⽤户个⼈主页空间的⽬录,写user0的⽹页⽂件[root@server ~]# mkdir /home/user0/public_html[root@server ~]# cd /home/user0/public_html[root@server ~]# echo "this is user0's web">>index.html4、修改基于⽤户的httpd配置⽂件[root@server ~]# vim /etc/httpd/conf.d/userdir.conf修改: UserDir enabled #开启,表⽰让httpd服务程序开启个⼈⽤户主页功能UserDir public_html #去注释,UserDir参数表⽰⽹站数据在⽤户家⽬录中的保存⽬录名称5、配置防⽕墙(同上)[root@server ~]#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http[root@server ~]# firewall-cmd --reload6、修改selinux权限[root@server ~]# getsebool -a|grep home[root@server ~]# setsebool httpd_enable_homedirs on7、重启服务[root@server ~]# systemctl restart httpd8、客户端测试[root@client ~]# firefox http://IP地址/~username 或者curl http://IP地址/~username任务三:配置基于域名访问的虚拟主机1、新建虚拟主机的⽹页⽂件[root@server ~]# mkdir /www/one /www/two[root@server ~]# cd /www/one[root@server ~]# echo "this is a web for virtual host one">>index.html[root@server ~]# cd /www/two[root@server ~]# echo "this is a web for virtual host two">>index.html[root@server ~]# chmod o+x /www2、配置虚拟主机的⽂件[root@server ~]# cd /etc/httpd/conf.d[root@server ~]# vim vhost.conf<Directory /www/one> #设置⽹站⽬录权限Require all granted #开启所有客户机访问权限</Directory><VirtualHost 192.168.100.10> #虚拟主机ServerName #定义服务器名称DocumentRoot /www/one/ #⽹站数据⽬录</VirtualHost><Directory /www/two>Require all granted</Directory><VirtualHost 192.168.100.11>ServerName DocumentRoot /www/two/</VirtualHost>3、做域名解析⽂件server/client[root@server ~]# vim /etc/hosts192.168.100.10 192.168.100.11 4、配置防⽕墙(同上)[root@server ~]#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http[root@server ~]# firewall-cmd --reload5、修改虚拟主机⽹页⽂件的selinux上下⽂类型[root@server ~]# semanage fcontext -a -t httpd_sys_content_t '/www(/.*)?'[root@server ~]# restorecon -RFv /www6、重启服务[root@server ~]# systemctl restart httpd任务四:配置基于端⼝访问的虚拟主机1——新建虚拟主机的⽹页⽂件[root@server ~]# mkdir /www/8088[root@server ~]# echo "this is a web for port 8088 ">>index.html[root@server ~]# mkdir /www/8089[root@server ~]# echo "this is a web for port 8089 ">>index.html2——配置虚拟主机的⽂件[root@server ~]# cd /etc/httpd/conf.d[root@server ~]# vim vhost.conf<Directory /www/8088/>Require all granted</Directory><virtualHost 192.168.100.10:8088>DocumentRoot /www/8088/</virtualHost><Directory /www/8089/>Require all granted</Directory><virtualHost 192.168.100.10:8089>DocumentRoot /www/8089/</virtualHost>3、配置防⽕墙[root@server ~]#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add-port=8089/tcp[root@server ~]#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add-port=8088/tcp[root@server ~]# firewall-cmd --reload4、关闭SELinux[root@server ~]# setenforce 05、重启服务[root@server ~]# systemctl restart httpd6、使⽤浏览器访问任务五:配置基于TLS加密的虚拟主机注意:经TLS/SSL安全加密的超⽂本传输协议,默认情况下使⽤端⼝443/TCP 1、安装TLS加密软件,⽹站内容不⽤明⽂传输[root@server ~]# yum -y install mod_ssl2、⽣成密钥[root@server ~]# openssl genrsa >tlsweb.key3、⽣成证书请求⽂件[root@server ~]# openssl req -new -key tlsweb.key > tlsweb.csr4、⽣成证书⽂件[root@server ~]# openssl req -x509 -days 365 -key tlsweb.key -in tlsweb.csr >tlsweb.crt5、修改ssl.conf配置⽂件[root@server ~]# vim /etc/httpd/conf.d/ssl.confSSLCertificateFile /etc/pki/tls/certs/tlsweb.crtSSLCertificateKeyFile /etc/pki/tls/private/tlsweb.key6、把证书⽂件拷贝到ssl.conf配置⽂件⾥的对应路径下⾯[root@server ~]# cp tlsweb.crt /etc/pki/tls/certs/7、把秘钥⽂件拷贝到ssl.conf配置⽂件⾥的对应路径下⾯[root@server ~]# cp tlsweb.key /etc/pki/tls/private/。
启动服务:service服务名start停止服务:service服务名stop重启服务:service服务名 restart重新装载配置文件:service服务名reloadftp 配置步骤服务名Vsft pd一、注册用户1、创建用户tes tuser,给testus er添加口令2、关闭防火墙3、在window s的c:\下用记事本创建一个上传文件a.txt4、在/home/testuser中创建一个下载文件b.txt5、在Linux服务器上启动v sftpd服务6、在window s的命令提示符窗口登陆F TP : FTP 192.168.1.1, 输入用户名te stuser输入口令进行文件上传下载的命令lcd 改变当前目录put 上传(/home/testuser)get 下载(当前目录)mkdir ftpdir(创建目录)7、在window s的浏览器窗口登陆FTP :在地址栏输入:f tp://testuser @192.168.1.1二、匿名用户1、匿名用户的默认共享目录是/var/ftp/pub2、查看pub的权限(修改为777,在PUB中建立一个下载文件)3、打开脚本文件/etc/vsftpd/vsftpd.conf,将匿名用户的有关权限打开,保存文件修改后退出4、重新装载配置文件5、在window s的命令提示符窗口登陆F TP :FTP 192.168.1.1,输入用户名an onymou s6、将PUB中文件的下载到D:\7、在window s的浏览器窗口登陆FTP :在地址栏输入:f tp://192.168.1.1vsftpd.conf文件解析/etc/vsftpd/vsftpd.confSmb 配置步骤服务名smb1.建立testu ser 的smb 口令由于Window s和LIN UX的用户密码算法不一样,因此,LINUX上的原有用户密码文件,不能作为SMB 服务的密码文件。
Linux搭建Socks5代理服务器下⾯笔者将⽤SS5在亚马逊云服务器上的Linux搭建⼀台Socks5 Proxy Server,具体过程如下:1、⾸先,编译安装SS5需要先安装⼀些依赖组件yum -y install gcc gcc-c++ automake make pam-devel openldap-devel cyrus-sasl-devel openssl-devel 3、解压后开始编译安装:tar zxvf ./ss5-3.8.9-8.tar.gz cd ss5-3.8.9./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4、让SS5随系统⼀起启动chmod +x /etc/init.d/ss5chkconfig --add ss5chkconfig --level 345 ss5 on5、在ss5.conf中找到auth和permit两⾏,按照下⾯的格式进⾏修改6、ss5 默认使⽤1080端⼝,并允许任何⼈使⽤,如果要修改默认端⼝,请修改 vi /etc/sysconfig/ss5 在/etc/sysconfig/ss5这个⽂件中,添加下⾯这⼀⾏命令,-b后⾯的参数代表监听的ip地址和端⼝号 # Add startup option here SS5_OPTS=" -u root -b 0.0.0.0:8080"7、启动ss5service ss5 start8、⼀定要记得配置安全组开放SS5监听的端⼝9、使⽤QQ代理测试:后记:如果需要配置访问权限,请按如下修改:a、开启⽤户名密码验证机制 vi /etc/opt/ss5/ss5.conf在ss5.conf中找到auth和permit两⾏,按照下⾯的格式进⾏修改auth 0.0.0.0/0 - upermit u 0.0.0.0/0 - 0.0.0.0/0 - - - - -b 、设置⽤户名和密码 vi /etc/opt/ss5/ss5.passwd⼀⾏⼀个账号,⽤户名和密码之间⽤空格间隔,例如:user1 123user2 234c、重启服务⽣效service ss5 restart。
配置DNS服务一.DNS简介1.IP地址和主机名的转换方法主机名便于记忆类UNIX中有3种技术来实现主机名到IP地址的转换host解析:主要指本地/etc/host 例192.168.88.57 ping 在一个大型网络中Hosts文件较繁琐而又复杂,在DNS中起备份作用NIS,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网络信息服务系统,NIS将所有主机数据都保存在中央主机上,由中央主机将所需数据分配给所有的服务器,简单数据库适用于像局域网这样的中型网络DNS,Domain Name system它使用一种层次的树型结构的分布式数据库来处理Internet上的主机和IP地址的转换2.DNS 的组成:DNS是基于C/S模型设计的,每个服务器包含指向其他域名服务器的信息,DNS包括3个部分域名空间:标识一组主机并提供他的有关信息的树结构的详细说明,树上的每一个结点都有其控制下的主机的有关信息的数据库域名服务器:保持和维护域名空间中数据的程序,一个域名服务器拥有其控制范围(区域)内的完整信息解析器:解析器是简单的程序或子程序库,它从服务器中提取信息以获得对域名空间中主机的查询,用于DNS客户3.域名注册:例当子网需连接Internet并且需要由自己管理这个域时,InterNIC 会把相应信息放进.com域的服务器上,使其传播,DNS服务器周期性和其他DNS服务器上的各种数据库同步,并检查其他服务器上的新表项,一个新的域名大约会在3~4天完成传播二.DNS域名空间的分层结构FQDN(Full Qualified Domain Name),域名是层次的,位于右边,左边是主机名,"域"是DNS域名空间的基本单位1.根域(Root Domain):全世界的IP地址和DNS域名空间都是由位于美国的InterNIC负责管理或进行授权管理,全世界共有13台根域服务器,根域服务器中只保存着顶级域的DNS 服务器和IP地址的对应数据,根域是默认的不需要表示出来2.顶级域(top-level domain,TLD):顶级域由InterNIC统一管理,数目有限且不能轻易变动.顶级域有两种划分:地理域和机构域只包括顶级的服务器和IP地址负责解析顶级域的IP地址。
Linux搭建ftp服务器简单教程及使⽤⽅法步骤概括如下:安装:yum install vsftpd操作: service vsftpd start|stop|restart配置部分(重点):1. 为了系统安全,⼀般会建⽴⼀个ftp⽤户,此⽤户不能登陆系统,且只能访问⾃⼰主⽬录下的⽂件。
useradd -d /var/ftp/test -g ftp -s /sbin/nologin ftpuser其中,-d命令是指定⽤户主⽬录,-g是指定⽤户分组,-s /sbin/nologin 是禁⽌⽤户登陆系统,最后ftpuser是本次新建⽤户的⽤户名。
然后设置密码:passwd fptuser2. 配置⽤户可登陆名单,并将新建⽤户添加进⼊ftp可登陆名单中。
配置⽤户名单的⽅式是:打开配置⽂件,找到如下两⾏⾏,去掉其注释符号。
chroot_list_enable=YES# (default follows)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这样就定义了⼀个⽤户名单,只有名单中的⽤户可以登陆系统。
3. 创建这个/etc/vsftpd/chroot_list ⽂件,将可以访问的⽤户名 ftpuser添加进去。
然后重启ftp服务即可。
操作解释:-d /var/ftp/test ---------------------------------- 远程机器访问这台ftp服务器的根⽬录,⽂件列表与这个⽬录⼀致。
useradd/passwd --------------------------------- 本地的⽤户名和密码/etc/vsftpd/chroot_list --------------------------- 将本地⽤户名XX作为ftp⽤户名ftp及scp命令的使⽤ftp :1. ftp 192.168.26.662. 输⼊⽤户名和密码3.get 下载格式:get [remote-file] [local-file] 将⽂件从远端主机中传送⾄本地主机中.注意:⽂件都下载到了linux主机的当前⽬录下。
如何在Linux上安装和配置Tomcat服务器Tomcat是一个开源的Java Servlet容器,它提供了一个实现Java服务并运行Java Web应用程序的环境。
在Linux操作系统上,安装和配置Tomcat服务器是常见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Linux上安装和配置Tomcat服务器的步骤。
一、安装JDK在安装Tomcat之前,需要先安装Java Development Kit(JDK)。
可以从Oracle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版本的JDK,并根据Linux的系统架构选择正确的安装包。
下载完成后,执行安装过程并设置JAVA_HOME环境变量。
二、下载Tomcat访问Tomcat官方网站,选择最新版本的Tomcat并下载。
下载完成后,将Tomcat压缩包解压到合适的目录中。
例如,可以将Tomcat解压到`/opt`目录下。
三、配置环境变量打开终端,使用编辑器(如vi或nano)打开`~/.bashrc`文件,并添加以下内容:```export CATALINA_HOME=/opt/apache-tomcat-x.x.xexport PATH=$PATH:$CATALINA_HOME/bin```保存并退出文件。
然后使用以下命令使环境变量生效:```source ~/.bashrc```四、配置Tomcat用户为了增加安全性,可以创建一个专门用于运行Tomcat的用户。
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来创建一个新用户:```sudo adduser tomcat```根据提示设置新用户的密码。
五、修改Tomcat目录权限为了保护Tomcat目录的安全性,需要将所有者设置为刚刚创建的`tomcat`用户。
使用以下命令修改目录权限:```sudo chown -R tomcat:tomcat /opt/apache-tomcat-x.x.x```六、启动Tomcat现在,可以启动Tomcat服务器了。
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cd /opt/apache-tomcat-x.x.x/bin./startup.sh```七、配置防火墙如果启用了防火墙,需要打开Tomcat所使用的端口。
一、vsftp服务器 (1)
1、将光盘挂载在/tmp/cdrom/目录下面 (2)
2、首先测试在linux中是否安装FTP服务 (2)
3、设置vsftpd服务开机启动ntsysv (3)
5、查看21端口是否开启netstat-an|grep21 (3)
6、给vsftpd添加运行级别 (3)
7、匿名从windows7登陆到IP为192.168.0.220的linux vsftp服务器 (4)
8、进入vsftp的配置文件etc/vsftpd/vsftpd.conf (4)
9、使用FLASH FXP软件测试通过账号cl登录ftp服务上传 (5)
二、DHCP服务器 (6)
1、检查linux中是否安装DHCP软件包、查看需要安装哪些软件包 (6)
2、安装以上两个软件包rpm-ivh (6)
3、将DHCP安装目录下usr/share/doc/dhcp-3.0.5下的dhcpd.conf.sample复制到etc下更
改名称为dhcpd.conf (6)
4、vi进入etc/dhcpd.conf (7)
5、重新启动服务 (7)
6、在windowsXP中测试 (8)
7、打开cmd测试 (8)
三、LAMP服务搭建 (10)
1、安装apache (10)
2、启动服务service httpd start (10)
3、安装mysql (10)
4、启动mysql (11)
5、给mysql235级别 (11)
6、完成后修改mysql root账号的密码为123456 (11)
7、进入数据库show databases;查看数据库 (11)
8、创建一个名为chkh的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chkh; (12)
9、复制PHP网站源码至/var/www/html (12)
10、修改apache的配置文件 (12)
11、重新启动httpd (13)
12、安装PHP (14)
14、更改/var/www/html目录下的文件权限 (14)
15、测试 (16)
四、webmin+DNS (18)
1、首先检查时候在linux中安装了webmin (18)
6、登录后选择DNS (19)
7、创建一个主区域 (19)
8、进入编辑主区域选择地址 (19)
9、更改本地连接设置测试 (20)
10、设置主机头 (21)
11、测试 (21)
一、vsftp服务器
1、将光盘挂载在/tmp/cdrom/目录下面
mount/dev/cdrom/tmp/cdrom
2、首先测试在linux中是否安装FTP服务
rpm-qa|grep vsftp
由上图可知已经安装了VSFTP服务
3、设置vsftpd服务开机启动ntsysv
在终端中输入ntsysv将vsftpd选中设置开机自动启动4、启动vsftpd服务
service vsftpd start启动vsftpd服务
5、查看21端口是否开启netstat-an|grep21
6、给vsftpd添加运行级别
先查看chkconfig--list vsftpd
给予35的运行级别chkconfig--level35vsftpd on
7、匿名从windows7登陆到IP为192.168.0.220的linux vsftp服务器
匿名登录账号与密码分别是ftp ftp
8、进入vsftp的配置文件etc/vsftpd/vsftpd.conf
上图将YES更改成NO将不允许匿名登录
上图中将94、95行的注释去掉,然后在/etc/vsftpd目录中创建chroot_list文件夹
上图中删除注释允许用户上传文件
9、使用FLASH FXP软件测试通过账号cl登录ftp服务上传上传成功!
二、DHCP服务器
1、检查linux中是否安装DHCP软件包、查看需要安装哪些软件包
需要安装dhcp-3.0.5-18.e15.i386.rpm和dhcp-devel-3.0.5-18.e15.i386.rpm
2、安装以上两个软件包
安装过程如上图
3、将DHCP安装目录下usr/share/doc/dhcp-3.0.5下的dhcpd.conf.sample复制到et etc c 下更改名称为dhcpd.conf
4、vi进入etc/dhcpd.conf
我需要分配172.16.0.0网段中220-222地址设置如上图所示5、重新启动服务
6、在windowsXP中测试
将IP地址都修改为自动获取
7、打开cmd测试
ipconfig/release释放已经有的IP地址ipconfig/renew重新获取IP地址
自动获得172.16.0.222
三、LAMP服务搭建
Linux apache mysql php
1、安装apache
Apache的服务器名称为httpd
首先检查是否安装如下图所示
已经安装了所需要的软件包
2、启动服务service httpd start
在浏览器中输入本机ip看到如下图的测试页面
3、安装mysql
检查需要安装哪些软件包和已经安装了那些软件包如下图所示
使用yum安装余下软件包
其他软件包如上面的操作
4、启动mysql
service mysqld start
5、给mysql235级别
chkconfig--level235mysqld on
6、完成后修改mysql root账号的密码为123456
7、进入数据库show databases;查看数据库
8、创建一个名为chkh的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chkh;
9、复制PHP网站源码至/var/www/html
10、修改apache的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位于/etc/httpd/conf/httpd.conf文件中
修改配置文件
(1)删除注释更改为servername192.168.0.220:80
(2)注释下面的选项不现实目录连接
(3)添加PHP
(4)防止其语言不支持将UTP-8更改成gb2312
因为我们将源码复制到了其默认文件夹所以不需要更改其路径11、重新启动httpd
service httpd restart
12、安装PHP
安装上图标示中的两个软件包
13、在浏览器中打开得到如下图
14、更改/var/www/html目录下的文件权限
chmod777./ucenter/data/
chmod777./ucenter/data/cache/
chmod777./ucenter/data/view/
chmod777./ucenter/data/avatar/
chmod777./ucenter/data/logs/
chmod777./ucenter/data/backup/
chmod777./ucenter/data/tmp/
chmod777./home/config.php
chmod777./home/attachment/
chmod777./home/data/
chmod777./home/uc_client/data/
chmod777./bbs/config.inc.php
chmod777./bbs/attachments/
chmod777./bbs/templates/
chmod777./bbs/forumdata/
chmod777./bbs/forumdata/cache/
chmod777./bbs/forumdata/templates/
chmod777./bbs/forumdata/threadcaches/ chmod777./bbs/forumdata/logs/
chmod777./bbs/uc_client/data/cache/
chmod777./home/data/tpl_cache/
进行安装!
在上面输入刚才创建的数据库名已经账号
删除html文件夹下面的install目录rm-rf install 15、测试
重新刷新IE
四、webmin+DNS
利用实验三的网站测试DNS服务器的作用
1、首先检查时候在linux中安装了webmin
将此文件复制到linux中安装
2、启动webmin服务service webmin start
3、给webmin添加访问级别chkconfig--level235webmin on
4、查看端口是否开启netstat-an|grep10000
5、在客户端上面登录webmin服务器https://192.168.0.220:10000
输入root登录
6、登录后选择DNS
7、创建一个主区域
8、进入编辑主区域选择地址
点击地址
9、更改本地连接设置测试
删除网关将DNS填写为刚刚创建的DNS服务器的IP地址
10、设置主机头
在etc/httpd/conf/httpd.conf编辑
11、测试
在windows7本机中打开浏览器输入http://192.168.0.220
能够通过DNS解析到刚才搭建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