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秘书史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秘书史》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31105

课程总学时:48

课程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秘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7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中国秘书工作文化与传统的基本认识,培养学生的秘书工作的基本素质。该课程先导课程有秘书理论与实务、公共关系学、中外秘书比较、中国文化概论等。

2.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秘书必须具备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了解秘书职业在纵横时间上的背景,掌握秘书职业的优良文化传统与发展过程,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积累基础。这是设置本门课程的理论依据。中国秘书史研究的对象之一是中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秘书活动与秘书工作变化规律,专业知识较为系统,在教学内容上侧重选取各个时期秘书机构的设置、秘书人员的来源、秘书工作的内容等方面来探讨历代的秘书工作发展变化,探讨中国秘书史的发展规律。本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学过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可辅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可以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中国秘书工作的基本脉络和框架,认识历代秘书工作的变迁和规律,从而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思路,为当前的秘书工作服务。同时通过对中国古代秘书工作历史的考察,亦能加深对今天秘书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更好的角色和素质意识。

知识目标:

(1)掌握我国历代秘书机构的设置、职能、作用、地位及演进过程,历代秘书人员的名谓、来源、选用、素质及传统,历代秘书工作的基本制度。

(2)理解和把握我国秘书工作的萌生及形成理论,历代秘书工作的经验与基本规律。

能力目标:

能运用秘书工作发展的相关规律与理论,分析以往与当前秘书工作。

素质目标

了解古代秘书工作的优良传统、秘书人员的职业精神。

4.课程重点、难点

秘书史研究的对象之一是中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秘书活动与秘书工作变化规律,专业知识较为系统。重点在于教导学生利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和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利用秘书学的知识和历史学的知识,掌握历代秘书工作的特点,总结中国秘书史的发展规律。

本课程的难点是教导学生打好两个基础,掌握两种方法。两个基础是指掌握秘书学的知识和历史学的知识,两种方法是指历史研究的方法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针对在教学重点与难点上,在教学应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教学形式上以讲授为主,配合以案例分析、学生小组讨论方式,力求将理论知识讲解透彻。

5.教学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 48 学时, 3 学分,讲授 48 学时,课内实践 0 学时。

6.实施建议

6.1教材及参考资料选用

(1)教材选用(或校本教材)

《中国秘书史》,杨剑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杨剑宇是中国秘书史研究较为权威的学者,所主编的《中国秘书史》系列教材在该领域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所选用教材以时间为主线讲解历代秘书工作,分别介绍秘书机构、人员、相关工作等方面情况,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易于学生消化、吸收,符合教学需要。教材不足之处在于,对于欠缺历史知识的学生而言,部分内容历史背景交代不足,影响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注意补充相关历史背景知识。

(2)参考资料选用

参考教材:

1.《中国秘书史》,杨剑宇,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中国秘书史》,聂中东,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3.《中国秘书史》,刘演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4.《中国秘书史》,黄泽元、吕文英,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

6.2其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参考网站:1、秘书工作官方网站,网址:/

2、中共中央办公厅主管秘书工作,网址:/

6.3 教学方法手段

课程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教师授课为主,多媒体及教具运用、课堂演示、教学辅导、习题课、讨论课、案例分析、课堂提问、自学指导、作业与考试安排为辅。

6.4考核评价

(1)考核类型

考试

(2)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评价的目的: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与灵活运用能力状况,检验教学目标完成状况,总结教学经验,完善后续教学。

考核评价的内容:宏观层面——的秘书工作规律,秘书工作的经验、教训

微观层面——各单元重要内容

考核标准——理论知识掌握熟练,具备一定的案例分析能力与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考核方法:动态测试(30%),终结性测试(70%)

动态测试内容:作业成绩评价(20%)、课程综合表现评价(10%)。

终结性测试:总结性书面考试(70%)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中国秘书史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1.教学内容

1)“中国秘书史”课程的设置:介绍“中国秘书史”在秘书学科中的地位如何?“中国秘书史”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什么??

2)中国秘书史研究的历程和存在的问题:学科地位和取得的成就;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避开“秘书”两字的误区;宜从界定古代秘书工作范围着手;界定古代秘书官署;界定秘书官职)

2.教学要求

主要梳理两方面内容:一是具体介绍目前学术界对这门学科的研究现状,让秘书学专业的学生知道“学史明志”的道理;二是介绍《中国秘书史》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个宏观的了解,初步的建立学习“史”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中国秘书史”主要讲述些什么内容。

教学难点: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3.其它

避开“秘书”两字的误区;宜从界定古代秘书工作范围着手;界定古代秘书官署;界定秘书官职

第一章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

1.教学内容

1)“秘书”一词的古今区别:

现代“秘书”一词源于拉丁文“secretarius”,意思是“可靠的职员”。现代西方认为“秘书”有三种含义:一种职位(job);具有这种职位、从事这一职业的职员;指一种高级官员。我国现代“秘书”一词的概念是从国外引进的。

我国古代的“秘书”含义包括:第一,宫禁中的秘藏之书;第二,谶纬图录等类书;第三,官职名称;第四,官署名称。这四种解释,除了曹操时的秘书令一职和清代的秘书院承担一些秘书工作之外,其余均与秘书工作无关。

2)古代秘书官署和官职的界定

从古代秘书工作的范围入手,界定古代秘书官署;根据对古代秘书官署和部门的界定,对古代秘书官职做界定。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秘书的起源;理解“秘书”一词的含义;了解秘书的工作范围;掌